You are on page 1of 14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黄学杰 丁振森*

摘 要: 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各主


使


要经济体均制定了车用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本文





简要分析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重





点梳理了我国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探究了未来





我国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技术提升路径。锂离子作为动力电






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持续提





高,未来10 年 预 期 有 约50% 的 性 能 提 升, 成 本 有 约50% 的
下降。

关键词: 动力电池 产业 锂离子电池 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能量存储与转换装置的基础单元, 是新能源汽
车的核心零部件, 其技术发展水平是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 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形成共识, 各主要经济体均制定了车用
电池发展规划。 目前国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强劲, 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上多环
节拥有一半以上产能。 未来十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旨在基于产业
和技术的分析与预测, 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支撑。

* 黄学杰, 博士,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丁振森, 研究员, 中汽中心中汽政研新能


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

143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一 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在低碳环保出行的压力下, 多国积极通过 “ 禁售燃油车” 和


“ 规划新能源汽车比例” , 推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 进而带动动力电池产业
发展向好。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巨大, 行业竞争趋于国际化, 关键材料市
场需求激增, 退役电池利用技术进步明显。


使

(一)全球市场渐入佳境,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加速, 国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强劲。 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 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总出货量达 193GWh, 同比增长




30% , 其中装机量达 137GWh, 同比增长 17% ( 见图 1) 。 2020 年全球动力





电池 装 机 量 TOP 10 企 业 中, 中 国 电 池 企 业 占 据 6 席, 合 计 市 场 份 额 达





41. 1% ; 韩系电池企业占据 3 席, 合计市场份额达 31. 7% ; 日系电池企业

占据 1 席, 合计市场份额达 20. 2% 。

图1 2019 ~ 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资料来源: SNE Research。

144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0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 63. 6GWh, 同比上升 2. 3% 。 其中三


元电池装机量 38. 9GWh, 占 61. 2% , 同比下降 4. 1% ;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
量 24. 4GWh, 占 38. 4% , 同比增长 20. 6% , 是驱动整体装机量同比上升的
主要类型。
2018 ~ 2020 年,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配套量前两名始终为宁德时代、 比
亚迪; 2020 年, 动力电池配套量前十企业中首次出现国外品牌, 两家头部
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由 2019 年的 68. 33% 下降到 2020 年的 64. 89% , 行


使
业国际竞争加剧。 其中宁德时代仍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市场份额虽略有降




低, 但仍接近全国市场的一半 ( 见表 1) 。








表1 2018 ~ 2020 年度中国车用动力电池配套量企业排名




单位: GWh,%





2018 年度 2019 年度 2020 年度



排名


企业 配套量 占比 企业 配套量 占比 企业 配套量 占比


1 23. 43 41. 19 会 31. 73 51. 02 31. 79 49. 98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
2 比亚迪 11. 43 20. 09 比亚迪 10. 76 17. 31 比亚迪 9. 48 14. 91
3 国轩高科 3. 07 5. 40 国轩高科 3. 31 5. 33 LG 化学 4. 13 6. 49
4 力神电池 2. 05 3. 60 力神电池 1. 95 3. 13 中航锂电 3. 55 5. 58
5 孚能科技 1. 91 3. 36 亿纬锂能 1. 74 2. 79 国轩高科 3. 32 5. 22
6 比克动力 1. 74 3. 05 中航锂电 1. 49 2. 40 松下 2. 24 3. 52
7 亿纬锂能 1. 27 2. 24 孚能科技 1. 21 1. 95 亿纬锂能 1. 18 1. 86
8 国能电池 0. 81 1. 42 时代上汽 1. 14 1. 84 瑞浦能源 0. 95 1. 49
9 中航锂电 0. 72 1. 26 比克动力 0. 69 1. 11 力神电池 0. 92 1. 45
10 卡耐新能源 0. 63 1. 11 欣旺达 0. 65 1. 04 孚能科技 0. 85 1. 34

资料来源: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二)全球产业链集中度较高,中国上游材料需求增长明显

从产业链来看, 全球已经形成了中、 日、 韩 “ 三国鼎立” 的局面。 日本


技术实力雄厚, 产业自动化程度高, 产品质量好; 韩国凭借其特有的大财团
优势, 集中资源重点发展; 中国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 动力电池
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 欧洲动力

145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电池产业相对薄弱, 据日经亚洲评论统计, 动力电池约五成依赖中国进口。


2020 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约 51 万吨, 同比增长 26. 2% 。 其中, 三元
材料占比由 2019 年的 48% 降至 46% , 磷酸铁锂占比由 22% 上升到 25% 。
正极材料 TOP 10 企业销量占比 56% , 市场集中度相对于负极、 隔膜、 电解
液较低。
2020 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 36. 5 万吨, 同比增长 37. 7% 。 其中, 人
造石墨占比达到 84% , 天然石墨占比 16% 。 2020 年 TOP 3 企业市场占比仍


使
为 53% , 市场集中度较高。 含硅新型负极材料未能实现进一步增长。




2020 年中国隔膜出货量为 37. 2 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 35. 8% , 保持快速





增长态势。 其中, 湿法隔膜出货量 26 亿平方米, 占隔膜总出货量的 70% ,





干法隔膜出货量 11 亿平方米。 未来头部企业产能规模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2020 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 25 万吨, 同比增长 36. 6% , 增速超过预





期。 下游需求跃增叠加新增产能不足, 电解液产业链整体供需偏紧, 带动电
解液及原材料价格上涨。

(三)退役动力电池利用技术显著进步,不同技术路线优势各异

梯次利用商业化主要对象为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电池由于安全性及寿命
后段衰减不确定性等问题, 仅在少量梯次利用试验、 示范中被使用。 在拆解
测试方面, 由于不同厂家、 不同类型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设计的差异性, 电池
系统性能快速解析及模块柔性快速拆解主要依赖机器识别技术, 难以实现完
全自动化。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 铜、 镍、 钴、 锰的综合回收率大于
90% , 锂的综合回收率超过 70% , 铁的综合回收率约 90% , 铝的综合回收
率超过 80% ,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废
料, 湿法回收形成的产品为碳酸锂和磷酸铁, 与三元电池废料相比, 磷酸铁
锂电池废料价值低, 回收产品难以抵消其成本, 已成为制约磷酸铁锂电池废
料产业化回收利用的最主要因素。

146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 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高端动力电池产品与国外领先产品技术水平差距不大, 磷酸铁锂动力
电池技术水平领先, 在大规模工业化稳定生产、 应用经验及低成本和高安全的
车用动力电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总体而言, 电池系统和大宗材料技术与国
外水平基本同步, 少数先进材料、 新体系电池和回收技术还需进一步提升。


使


(一)动力电池单体技术






三元电池方面, 方形铝壳三元电池重量能量密度达到 240Wh / kg ( 软包





三元电池达到 270Wh / kg, 三元圆柱电池达到 230 ~ 260Wh / kg) , 体积能量





密度为 540 ~ 630Wh / L。 此外, 高比能动力电池和高比功率长寿命动力电池





的研发 ( 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安全性均满足




国标要求的前提下, 已开发出比能量达到 304Wh / kg 的软包锂离子电池样

品, 该样品采用高镍正极材料和少量添加一氧化硅的石墨负极材料, 样品容
量 65. 9Ah, 循环寿命可达 1500 次; 已开发出比功率达到 2210W / kg 和比能
量达到 203Wh / kg 的能量功率兼顾型软包锂离子电池, 容量为 41. 6Ah。
磷酸铁锂电池方面, 单体重量能量密度超过 170Wh / kg, 体积能量密度
为 360 ~ 390Wh / L; 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 以及扁平化和
超长结构叠片创新性工艺技术 ( 刀片电池) , 实现了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技术
水平的大幅提升, 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180Wh / kg, 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并实
现了规模量产和装车配套。

(二)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

国外主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集中在 120 ~ 160Wh / kg, 成


组效率在 60% 左右。 国内产品能量密度及成组效率普遍高于同期国际其他
产品, 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集中在 140 ~ 160Wh / kg; 商用车 ( 大巴车
为主) 电池系统比能量主要集中在 135Wh / kg 左右。 批量配套应用的三元电

147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系统比能量最高分别达 182Wh / kg 和 145Wh / kg。 热管理


系统方面, 热管理系统技术类型主要包括风冷、 液冷、 直冷、 相变材料冷却
等, 在主流的风冷与液冷技术方面, 国内外相差不大, 均能将电池系统温差
控制在 5℃ 以下。 电池管理技术方面, 国外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软硬件架构、 关键元器件和产业链基本成熟, 中国正处于追
赶阶段。 状态监测方面, 国内对各种算法的精度、 计算量、 运算速度等均有
深入研究, 电压精度、 温度精度、 状态估算 (State of X, SOX) 精度方面与


使

国外同步, 并根据实际工况在电池系统中得到了工程化应用, 其中主被动均




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提高了电池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 功能安全方面, 部




分产品已实现达到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最高级 ( Automotive Safety Integration





Level D, ASIL-D) 的功能安全。 热失控检测及热扩散防控技术方面, 装车的






电池系统如发生热失控事故, 能够实现提前预警, 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三)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

固态电池方面, 目前正在研发的固态电池多数是固液电解质混合的锂离
子电池; 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大容量全固态电池尚处于实验室研发
阶段,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巨大挑战。
金属锂二次电池方面, 目前仅法国 Batscap-Bollore 开发的金属锂聚合物
二次电池成功应用于 Autolib 共享汽车, 但电池系统比能量不超过 120Wh / kg,
低于锂离子电池技术水平。
锂硫电池在寿命和安全性方面还面临巨大挑战, 硫正极中间产物多硫化
物可溶于有机电解液, 充电过程会迁移至负极, 形成穿梭效应, 导致电池循
环寿命缩短; 金属锂负极存在界面不稳定和枝晶问题, 导致电池安全性能
差。 此外, 硫正极密度低、 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低, 尚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使
用要求。

(四)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已经规模化生产的正 极 材 料 主 要 包 括 橄 榄 石 结 构 磷 酸 铁 锂、 层 状 结

148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构镍钴锰三元材料 ( 含镍钴铝) 及尖晶石结构锰酸锂等。 国外动力电池


企业的产品以锰酸锂、 镍钴锰、 镍 钴 铝 或 其 混 合 材 料 为 主, 并 掌 握 高 端
材料制备技术。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 中, 三 元 材 料 和 磷 酸 铁 锂 材 料
共存, 随着汽车企业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要 求 的 快 速 提 升, 乘 用 车 电 池
材料逐渐转向三元材料 ( 镍钴锰、 镍钴铝) , 并且三元材料也向高镍化发
展, 高镍三元材料 ( NCM811) 的 比 容 量 达 到 205mAh / g, 综 合 考 虑 能 量
密度、 安全和寿命, 当前单晶高电压三元材料 ( NCM523 ) 体现出较为突


使

出的技术优势。




负极材料目前以碳材料为主, 人造石墨占比最大且增长迅速。 根据使用





功能可分为高比能、 快充、 超高功率等方向, 快充型负极材料充电倍率可以




达到 1. 5C ~ 3C, 极速快充可达到 5C。






隔膜材料通常在表面涂覆无机陶瓷涂层或有机涂层来提高隔膜的耐温性





能, 以保证满足动力电池安全性要求。



电解液以碳酸酯类溶剂、 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为主, 开发了多款功能型
添加剂, 优化组合出高电压电解液、 磷酸铁锂快充电解液、 阻燃电解液、 低
温电解液、 高镍 NCA 和 NCM811 用电解液等。

(五)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装备的国产化率已达到 80% 以上, 且产能排名前三


的动力电池企业主要使用国产化设备。 国产化设备的核心 工序制程 能 力
(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Cpk ) 在 1. 33 ~ 1. 67, 产 品 直 通 率 在
92% ~ 94% , 材料利用率已提升到 92% , 但在制造工艺优化、 设备可靠性
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六)动力电池测试评价技术

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 系 统 的 动 力 电 池 测 试 评 价 方 法 和 规 范, 相 关 研
究成果已上升为国家标准, 如电 性 能、 环 境 适 应 性、 安 全 性 和 循 环 耐 久
性等, 并成为动力电池公告试验的检验依据。 电池热失控触发 / 电池系统

149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热扩散等研究结果已被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 ( EVS-GTR) 和 动 力
电池安全性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采纳, 成为动力电池 安 全 性 能 测 试 评 价 的
核心内容。
在电池管理系统测试评价方面, 国内外进展保持同步, 基于硬件在环
(Hardware-in-the-Loop, HIL) 的仿真测试已经开展, 但兼顾全生命周期、 宽
温度和全荷电状态范围的精准评价工作尚需完善, 国外在功能安全测试评价
方面进展较中国略快。


使


(七)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利用技术







梯次利用的主流技术方式是将电池模组从电池系统中拆解, 并进行重组





检测。 动力电池要实现大规模梯次利用, 经济性是面临的主要难题。 电池系





统直接梯次利用经济性优, 但存在电压等级不匹配、 电池管理系统不兼容、





内部电池一致性差、 安全隐患等问题, 保障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产品安全可靠



性的技术需要提升。
欧洲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主要采用火法技术。 湿法回收是中国动力电池循
环利用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近年来三元电池回收逐渐形成了 “ 物理拆
解破碎分选—酸浸—净化分离—过渡金属硫酸盐和碳酸锂产品” 和 “ 物理
拆解破碎分选—酸浸—净化与组分调控—前驱体制备—锂电材料再生” 两
条技术路线, 均实现了产业化。

三 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进步、 成本降低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动力电池产


业将在补贴政策退坡的倒逼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动力电池产业将伴随着新
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逐渐由追求 “ 量” 的增长转变为 “ 量” 与 “ 质” 同
步发展。 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将趋于白热化, 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国内企业
“ 走出去” 将成为主流趋势, 国外动力电池企业也将利用创新优势逐步发力
参与竞争。

150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财政补贴即将退出,国际电池竞争加剧

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 财政补贴也即将退出,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


走向依靠市场驱动, 并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 正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一方面, LG 化学、 松下等跨国动力电池企业不断开拓中国市场, 中国动力
电池产业竞争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 孚能科技
等纷纷与特斯拉、 戴姆勒等跨国整车企业合作, 并积极在欧洲布局动力电池


使
工厂, 加快 “ 走出去” 。 为强化欧洲动力电池产业链, 欧盟于 2020 年 12 月





发布新电池法草案, 计划建立新的电池管理框架。







(二)市场前景广阔,成本平价有望实现






2021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同比增长 30% 以上, 接近 100GWh, 全





球锂电池市场需求也将明显提升。 据韩国 SNE Research 预测, 动力电池出




货量将在 2025 年和 2030 年分别达到 1400GWh 和 3500GWh。 随着锂电池成

本持续下降, 电动汽车作为消费品的性价比优势将逐步体现, 渗透率持续提


升, 预计 2021 ~ 2025 年电动汽车将实现 TCO 平价, 到 2025 ~ 2030 年, 动力
电池的价格将降至 50 ~ 70 美元 / kWh。

(三)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优势明显,欧美或将利用创新优势追赶

中国抓住了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发展机会, 同步发展电动公交等商用
车和乘用车动力电池, 现已在第二代正极材料动力电池方面占据从材料、 电
池制造直至回收整个产业链产能的 50% 以上。 欧美政府注意到发展电池产
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除了美国方面有所动作之外, 2021 年 1 月, 欧盟批
准了来自 12 个成员国的 29 亿欧元补贴, 用于支持发展电池产业, 从而摆脱
对亚洲进口的依赖。 此外,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 Maros Sefcovic 曾于 2020 年 11
月表示, 到 2025 年, 欧盟将可以生产足够的电池, 而无须再依赖进口电池
芯。 与中、 日、 韩三国相比, 欧美虽然还没有动力电池巨头企业, 但汽车工
业和化工工业发达, 创新研发能力强, 尤其是近些年汽车企业向电动化转型

151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这将对欧美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和带
动作用。

四 技术发展趋势

2020 年, 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在工艺技术水平提升方面 “ 向上求索” , 通


过无模组或大模组设计提升电池包成组效率, 如宁德时代无模组 ( CTP) 技


使
术、 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 国轩高科卷芯到模组 ( JTM) 技术等, 推动动力





电池能量密度等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 长寿命、 高





环境友好性和低成本等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并需从关键材料、 单





体、 系统、 制造、 测试、 回收等方面同步发力, 基于新材料和结构的高比能





动力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焦点。






(一)不同场景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各种类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结合不同使用场景, 长期处于互补共存的
状态。 与此同时, 动力电池也将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技术路线和使
用场景定向提升其技术指标。 比如, 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技术是具有高功率
特性的锂离子电池 (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等) ; 新能源乘用车的首选技
术是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的三元电池, 众多动力电池企业在安全技术发展的
前提下, 积极布局高镍三元电池研发, 以满足长续航里程和能耗需求; 商用
车和经济型乘用车的主要需求是具有高安全、 长寿命和低成本特性的磷酸铁
锂电池, 并需通过更换负极材料及电池设计优化等, 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经
济性; 经济型乘用车和电动两轮车的主要需求是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特性的
锰酸锂电池, 同时锰酸锂材料可与其他高性能正极材料混合使用, 作为降低
电池成本的有效手段。

(二)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支撑新能源汽车实现长续驶里程, 需要采用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

152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料, 如高镍三元材料、 高电压尖晶石材料、 富锂锰基材料、 高克容量高压密


石墨材料、 添加硅 / 锡等合金化元素的复合负极材料等; 开发薄基材技术、
高效封装技术、 厚电极技术、 薄隔膜表面改性技术等, 减少电池内部非活性
物质占比, 提高电池有效体积利用率; 通过模组 / 电池系统结构设计和优化,
提高电池系统的体积利用率, 如大模组 / 无模组集成技术等。 通过以上技术
方案, 可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和锰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借助其成本优
势, 可同时满足纯电动乘用车的成本和续驶要求。


使


(三)动力电池系统技术







开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模块化平台, 实现动力电池的模块





化、 标准化; 开发全天候、 全工况和全生命周期条件下可安全可靠使用的动





力电池系统; 开发能够实现热失控预警, 防止热扩散发生, 循环寿命、 日历





寿命和充电时间等满足使用要求的动力电池系统; 通过系统设计和寿命预测



技术适应梯次利用和回收要求, 以开发全生命周期低使用成本的动力电池
系统。

(四)固态电池技术

固态电池涉及高电导率高稳定性固态电解质、 高稳定性正负极、 固相
界面修饰调控、 新型工艺装备、 系统成组设计等诸多技术难题。 未来 3 ~ 5
年, 首先能够规模化生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电池与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
池类型。 例如, 固液混合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比能量和能量密度有望达
到 300 ~ 400Wh / kg 和 800 ~ 1000Wh / L, 首先在某些细分市场得到应用, 随
着循环性、 安全性以及综合技术指标的逐渐提升, 逐步拓展到新能源汽车
领域。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电解液, 由于材料体系兼容性和热
稳定性良好, 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均有望实现大幅度提升, 能量密度可达
到现有锂离子电池的 2 倍以上。 目前, 全球尚无比现行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
能量密度更高的全固态电池产品, 固 - 固界面的接触稳定性、 空间电荷层、

153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颗粒间体积效应、 金属锂枝晶生长等问题仍是限制全固态电池发展的核心
问题。

(五)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技术

正极材料向高比容量和低成本两个方向发展, 材料体系仍是层状、 橄榄
石、 尖晶石结构材料多元化齐头并进。 低钴或无钴层状材料技术、 三元材料
单晶化技术、 磷酸铁锂高密度化和低成本生产技术、 高压尖晶石镍锰酸锂材


使

料技术、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及电解液匹配技术将支撑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动




力电池的技术发展。 负极材料仍以碳材料为主, 石墨材料将进一步向提升比





容量、 倍率和降低成本方向发展; 无定型碳材料将进一步向提升比容量、 首





次库伦效率和降低成本方向发展; 高比容量硅基、 锡基及其复合负极材料需





要进一步提升循环寿命和首次库伦效率, 以满足其在碳材料中适量添加的要





求。 隔膜材料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涂覆和耐高温两个方向。 聚烯烃基膜表


面涂覆 ( 包括聚合物涂覆、 陶瓷涂覆、 纳米复合材料涂覆和离子导体涂覆

等) 技术持续进步; 耐高温材质 ( 包含聚酰亚胺、 聚偏氟乙烯和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等) 的新型聚合物基膜、 玻璃纤维膜以及耐高温聚合物纤维 /
纳米陶瓷材料复合隔膜技术和产业化进程开始加速。 电解液技术在提高耐久
性的前提下, 向高电压、 高功率、 高低温和安全性方向发展。

(六)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未来动力电池制造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分别为现有制造工艺装备
创新升级和新型工艺装备创新。 现有工艺装备创新升级主要表现在高速化、
集成化和数字化方面, 进而实现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是利用工业
互联网平台, 基于大数据、 云计算和工业人工智能技术, 建立垂直领域工业
互联平台, 提升动力电池制造质量、 安全性和效率。 新型工艺装备创新主要
指面对材料技术、 电池技术升级开发的新型工艺和装备, 如预锂化设备、 干
法制片制备设备、 多层极片复合设备、 极片隔膜复合设备、 智能化成设备以
及极片、 电池 3D 打印成型设备等。

154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七)动力电池测试技术

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包括: 针对材料性质和电池性能的构效关联测评,
发展失效分析技术和材料全寿命周期评测技术, 揭示材料特性与电池特性存
在的多对多耦合复杂关系, 解决电池黑箱测试的难题; 结合电化学、 力学、
热学、 原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 CT) 等多学科测试
技术、 方法和模型仿真, 发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化 - 电 - 热 - 力多物理场


使

耦合特性测试分析技术; 结合动力电池发生安全事故的具体现象及测试数据,




开展动力电池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建立分级标准; 开展基于中国汽车行驶




工况 (China Automotive Testing Cycle, CATC) 的动力电池工况循环寿命测试






评价技术研究, 结合相应的寿命预测模型, 建立测试规程, 实现动力电池工





况循环寿命的准确评估和快速预测; 结合动力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开展





动力电池设计和生产过程失效模式分析技术研究, 提高动力电池使用的安全



可靠性; 开展无损的电池失效和缺陷分析技术研究, 提高失效分析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研究全生命周期内电池的一致性、 热失控 / 热扩散、 防护 ( Ingress
Protection, IP) 等的测试评价技术及方法, 尤其是生命中后期电池系统的可
靠性及安全性; 研究电池系统安全性量化测评技术及方法, 明确安全边界、
危险性分级、 致灾后果等; 结合公共云端大数据平台, 开展生命周期范围内
电池系统的机械 / 热 / 电气安全的在线监控、 测试和安全性预测技术研究。

(八)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利用技术

低成本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未来的核心突破方向, 具备经济性优势是其
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需基于应用场景建立统一的残余价值评价体系,
建立基于数据训练的电池白箱模型和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及以电化学机理模型
为主的电池黑箱模型; 结合备电、 储能、 低速电动车等不同应用场景, 围绕
电池荷电状态、 健康状态、 功能状态和安全状态等多影响因子, 深化对电池
电化学特性及外特性表征关联关系的判定。
退役动力电池的绿色回收已成为发展趋势,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将在长期

155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处于火法和湿法技术共存的状态。 随着中国机械制造和智能控制水平提升,
退役动力电池火法冶炼技术与装备, 基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设计回收利用
流程、 开发绿色回收和污染防控技术, 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五 总结

本文分析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并重点从全产业链技术


使

现状和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路径, 剖析了我国动力




电池在关键材料、 单体、 系统、 制造、 检测和回收等环节的技术趋势。 我国





动力电池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但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将进一步向具有技





术优势的企业集中, 锂离子电池是未来一段时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不二之





选。 技术进步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一代材料, 一代电池, 通过发展无




钴 / 微钴正极材料, 提升负极、 隔膜、 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技术水平, 优化电





池设计, 提升电池寿命, 以梯次利用发挥价值, 预期可做到电池性能提升
50% , 成本降低 50% 。 全固态电池, 需要突破性的思维, 设计出新的结构
和工艺, 把大电池做出来和发展出可量产的技术工艺。

参考文献

李凌云: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 电源技术》 2020 年第


4 期。
张微: 《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瓶颈分析及建议》 , 《 汽车工程师》 2020 年第 12 期。
王晋军: 《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现状及发展》, 《质量与认证》 2020 年第 8 期。
吴学科、 黄持伟、 阳如坤: 《 锂离子电池制造装备标准化现状分析与研究》 , 《 新材
料产业》 2020 年第 4 期。
赵丹、 马建: 《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与未来》 , 《 长安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2020 年第 4 期。
任海: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 当代化工研究》 2021 年
第 6 期。

1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