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谈谈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用途很广,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往往都可以用

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归纳性方法,在证题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就是针对一

些简单而具体的场合,实际地检验命题是否成立,这些检验一般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因为这

时只要将 n 的一些具体值,通常是将 n  1 代入所要检验的命题,简单地算一算就可以了。

但是这些检验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通过这些检验,我们才有理由承认所要证明的命题

是有可能成立的。因而才具备了进行归纳的基础。第二个方面,则是要在“命题已对较小的

n 值成立”的假设下,利用命题中的条件,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生活中公认的事实,
进行严密而正确地推理,推出“命题已对较大的 n 值也成立”的结论。这个方面的检验,在

数学上通常叫归纳过渡,这是归纳法应用中更重要并且也更具有难度的一个方面。

下面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 1 设正数 a1 , a2 , 构成了等差数列,证明

1 1 1 n 1
   
a1  a2 a2  a3 an 1  an a1  an

证 记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 ,由于数列的每一项皆为正,知 d  0 ,如 d  0 ,则

a1  a2   ,知等式显然成立。故下面只对 d  0 的情形进行证明。

1
当 n  2 时,有:左式   右式,知等式成立。
a1  a2

假设当 n  k  2 时等式已成立,即有

1 1 1 k 1
   
a1  a2 a2  a3 ak 1  ak a1  ak

则当 n  k  1 时,我们就有

1 1 1 1 k 1 1
     
a1  a2 a2  a3 ak 1  ak ak  ak 1 a1  ak ak  ak 1

 k  1  ak  a1  
ak 1  ak  k  1 ak  a1  ak 1  ak
  
ak  a1 ak 1  ak  a1   k  1 d   a1  a1  kd    a1   k  1 d 
ak  a1 ak 1  ak ak 1  a1 ak 1  a1 k
    
d d d d  ak 1  a1  ak 1  a1

知此时等式仍然成立,故知对一切自然数 n  2 ,等式都成立。

这里首先对 n  2 验证,因为对 n  1 等式没有意义。除了应用归纳假设外,分式变形上

进行了两次相反的操作,一次是将分母有理化,一次是将分母无理化,目的都相同,都是为

了使等差数列的性质在证明中发挥作用。在分式的变形上下功夫,正是为它们创造出可以用

武的条件。这一点正是大家在运用归纳法时应当注意的。

例 2 设 a0 , a1 , a2 , 是一个正数列,对一切 n  0,1, 2, ,都有 an  an  an 1 ,证


2

1
明:对一切 n  1, 2, ,都有 an 
n 1
证 由不等式 a0  a0  a1 得知 a1  a0  a0  a0 1  a0  ,由于 a0  0, a1  0 ,
2 2

1 1
知 1  a0  0 ,再结合平均不等式,即得 a1  a0 1  a0   
4 2
知当 n  1 时,所得的不等式成立。
1
假设当 n  k 时,不等式已成立,即有 ak  ,要证 n  k  1 时不等式也成立。
k 1
1 1 1
分两种情况讨论 (1)  ak  ; (2) ak 
k2 k 1 k 2
1  1  1
(1) ak 1  ak 1  ak   1   ;
k 1 k  2  k  2
1
(2) 由于显然 0  1  ak  1 ,知 ak 1  ak 1  ak   ak 
k2
所以无论何种情况,所证不等式都可对 n  k  1 成立,故知对一切自然数 n ,不等式

都成立。

这里实施归纳过渡时,分成两种情况考虑,用意十分明显,因我们要想从

ak 1  ak 1  ak  得出关于 ak 1 的上界估计,不仅需要关于“ ak 小于多少”的信息,而且需

要关于“ ak 大于多少”的信息,然而这类信息既没有从归纳假设中得到,又无法从数列本

1 1
身性质中得到,迫不得已只好先对 ak 假定有  ak  ,而对另一种情形则采用另
k2 k 1
一种估计的办法。这种需要区分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实现过渡的例子,是常见的。
1 1
例 3 已知 a, b 为正数,且   1 ,试证:对每一个 n  N  ,都有
a b
a  b  a n  b n  22 n  2n 1
n
证 当 n  1 时,左式  0  右式,知命题成立。

假设 n  k 时,不等式成立,即有  a  b  a k  b k  22 k  2k 1
k

那么当 n  k  1 时,

左式   a  b   a k 1  b k 1   a  b   a  b   a k  b k   a k b  ab k
k 1 k
 

1 1 1 1 b a
由于   1, ab  a  b ,又因  a  b      2      4 ,即知
a b a b a b

a  b  ab  4 ,这样一来,便知

 ab 
k 1
a k b  ab k  2 a k bab k  2  2  2k 1  2k  2

根据这一事实及归纳假设,即得

左式   a  b   a  b   a  b   a b  ab  4 2  2

k k k k

k 2k k 1
 
 2k  2  22 k  2  2k  2  右式

所以对一切 n  N  ,所证的不等式都成立。

 a  b   a  b   a k  b k   a k b  ab k , 使 其 中 出 现
k
分析:首先将左式变形为

 a  b  a k  b k ,显然是为了利用归纳假设,表达式中仍然还会有字母 a 和 b 存在,可是
k

1 1
右式中却没有这些字母,可见我们还应当通过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   1 ”,设法将
a b
这些字母通过等量或不等量的转化,使其与 2 的方幂建立起联系。正是基于对这种情况的考

虑,才使得我们在使用归纳法之前,又对 a  b 与 a b  ab 的值在题目所给条件之下先作
k k

了一番细致的分析。正是这种分析的结果同归纳假设的综合运用,帮助我们顺利地实现归纳

过渡。这并不是简单地用一用归纳假设就可以奏效的。

现可将归纳法的要点归纳如下:

1.为了能顺利实现归纳过渡,一定要借助于归纳假设,因此应当为使用归纳假设

创造条件;

2.命题的成立一般离不开题目中的条件,因此在归纳过渡中也离不开这些条件的帮助,

为了能用好这些条件,往往需要对它们作一番细致的剖析,有时还需要对一些代数式或命题

作反复的变形;

3.除了上述两条之外,其它学科中的知识,日常生活常识,数学中的基本知识以及各

种数学技巧,都可以在帮助实现归纳过渡中发挥作用。

下面再看几个例子:
n
例 4 设有 2 个球分成了许多堆,我们可以任取甲、乙两堆,按如下规则挪动:若甲堆

的球数 p 不少于乙堆的球数 q ,则从甲堆中拿出 q 个球放入乙堆,这算是挪动了一次,证明

可以经过有限次挪动把所有的球并成一堆。

证 当 n  1 时,只有两个球,或许它们就在同一堆中;或许把它们分成两堆,每堆一个

球,于是只要挪动一次即可并成一堆,知命题成立。

设 n  k 时命题成立,要证 n  k  1 时,命题也成立。如上所说,这里至关重要的是创

k 1
造条件利用归纳假设。可是,当 n  k 时,有 2 个球,当 n  k  1 时,却有 2
k
个球,球

数多了一倍,该怎么去利用归纳假设呢?

k 1
首先,在由 2 个球所分出的许多堆球中,球数为奇数的堆必有偶数个。于是可将这些

球数为奇数的堆两两配对,并在每一对中的两堆球之间进行一次挪动,便可使所有这些堆中

的球数都变为偶数,当然可能会有些堆中的球数变为 0 。这时,我们再将每一堆中的球都两

k
个两个的绑在一起,视为一个“球”
,于是总“球”数变为 2 个,因而可由归纳假设知它们

可在有限步挪动之后全部并入一堆。

例 5 证明当 n  3 时, 2 可以表成 7x  y ,其中 x, y 均为奇数。(Euler 问题)


n 2 2

证 当 n  3 时, 2  8  7 1  1 ,结论成立。
3 2 2

2 2
1 1
设 2  7 x  y , x, y 为奇数,由于 2  7       ,所以
n 2 2

2 2

  1 2  1 2  2
 x y   7x y 
2 2
 x y   7x y 
2

2n 1   7 x 2  y 2  7         7         7       
  2   2   2 2  2 2 2 2  2 2
x  y 7x  y x y 7x  y x y
由于 x, y 均为奇数,所以 , 都是整数,如果 是奇数,  4x 
2 2 2 2 2
x y x y x y 7x  y
也是奇数;如果 是偶数,那么   y与 都是奇数,所以上式就是
2 2 2 2
所需要的表达式。

注 在这个例子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形如 7x  y 的数相乘后仍为同样形式。所以必须熟
2 2

悉各种有关知识,归纳法才能运用自如。
m
例 6 证明任意正的真分数 可以表为不同的正整数的倒数之和。
n
m
证 对 m 进行归纳, m  1 显然。设命题对小于 m 的数成立,考虑 。由带余除法
n
n  qm  r 0  r  m ( n)

m 1 r
r  0 时结论显然,设 r  0 ,这时   ,根据归纳法假设
n q nq

r 1 1 1
     , n1  n2    nk 都是正整数(由于 r  n, n1  1 ),所以
n n1 n2 nk

m 1 1 1 1
     , q  qn1  qn2    qnk 都是正整数。
n q qn1 qn2 qnk

这个例题采用的归纳假设是“命题对小于 m 的数成立”,这比“命题对 m  1 成立”

要有力得多,因为我们要从 m 退到小于 m 的情况(不一定是 m  1 ),不作这样的归纳

假设就无法进行证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