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第26卷第3期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V01.26 No.3

2006年8月 Journal of Chengde Teachers’CoUege for Nationa“ties Aug.2006

《须弥福寿之庙碑记》解说补正
布莉华

(承德民族师专教务处,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乾隆撰写的《须弥福寿之庙碑记》说明了修建须弥福寿之庙的缘由.阐述了六世班禅的到来所具有的深
远历史意义以及对蒙古王公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看出、.在乾隆时期西藏与清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原有对该碑

文的注释有不妥之处.试一一指出。

关键词:须弥福寿之庙;碑文:词语辨析

中图分类号:K24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一1554(2006)03一()01 4一02

碑文 特意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藏语.研究西藏的历史.派皇六子和

黄教之兴,以宗哈巴为鼻祖。有二大弟子:一曰根敦珠 章嘉国师前往多伦诺尔迎接,赐御用銮驾等为班禅使用.以

巴.八转世而为今迭赖喇嘛.一日凯殊布格埒克巴勒藏.六转 示恩宠。还下令仿效顺治皇帝在北京德胜门外为接待达赖五

世而为今班禅额尔德尼喇嘛。是二喇嘛.盖相递为师.以阐宗 世而修建西黄寺的先例.在承德修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

风.而兴梵教。则今之班禅额.,尔德尼喇嘛.实达赖喇嘛之师 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又称为班禅行宫。须弥福寿之庙占地3

也。达赖喇嘛居布迭拉,译华言为须弥福寿之庙。班禅额尔德 万六千七百平方米.以妙高庄严殿为中心,形成了一组具有

尼居扎什伦布.译华言为普陀宗乘之庙。是前卫、后藏所由分 典型藏式的寺庙群.融汇了汉藏风格.造型优美.气势壮观.

也。 成为西藏与清中央政府关系日益紧密的历史见证。

辛9P年.曾建普陀宗乘之庙于避暑山庄之北山.以祝嫠 碑文解说:

也.亦以土尔扈特归顺也。令之建须弥福寿之庙于普陀宗乘 第一部分简要说明了达赖与班禅在历史上的渊源。宗喀

之左冈者.则以班禅额尔德尼欲来觐,而肖其所居.以资安 巴是黄教的创始人.他有两个大弟子.一个是根敦珠巴.传到

禅.且遵我世祖章皇帝建北黄寺于京师.以居第五达赖喇嘛 今天就是达赖喇嘛八世;另一个是凯珠布格埒克巴勒藏.传

之例也。然昔达赖喇嘛之来.实以敦请.兹班禅额尔德尼之来 到今天就是班禅额尔德尼喇嘛六世。这两个喇嘛,转世相传.

觐.则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来京.以观华夏之振兴黄 互为师徒来阐明教义.振兴了黄教。今天班禅额尔德尼喇嘛

教、抚育群生、海宇清宴、民物敉宁之景象。适值朕七旬初度 实际上是达赖喇嘛的老师呢。达赖喇嘛居住在布达拉宫.译

之年.并为庆祝之举也。夫朕七旬不欲为庆贺繁文.已预颁谕 成汉语就是普陀宗乘之庙,班禅额尔德尼喇嘛居住在扎什伦
旨。而兹喇嘛之来则有不宜阻者。盖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 布,译成汉语就是须弥福寿之庙,这就是为什么西藏分为前

外一家。自昔达赖喇嘛之来,至今亦百余年矣。且昔为开创之 卫、后藏的原因。

初.如喀尔喀、厄鲁特.尚有梗化者j今则重熙休和,喀尔喀久 第二部分说明了修建须弥福寿之庙的原因.阐述了过去
为世臣.厄鲁特亦无不归顺。而一闻班禅额尔德尼之来.其欢 达赖喇嘛的到来与今天六世班禅的到来是不同的,具有深远

欣舞蹈.欲执役供奉,出于至诚.有不待教而然者。则此须弥 的历史意义。辛卯年,曾在避暑山庄北面的山上修建了普陀

福寿之庙之建,上以扬历代致治保邦之谟烈,下以答列藩倾 宗乘之庙.既是祝福也是因为土尔扈特部归顺的缘故。今天

心向化之悃枕.庸可已乎?既为记.复作赞言(从略)。 在普陀宗乘之庙左面的山冈上修建须弥福寿之庙.则是因为

乾隆四十五年岁在庚子夏六月上浣御笔 班禅额尔德尼要来觐见.于是仿照他所居住的扎什伦布寺的

碑文写作背景 样子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以供他居住和静思.这也是依照

须弥福寿之庙.坐落在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面的山麓,普 皇祖世祖章皇帝为迎接第五世达赖喇嘛来京而在京师修建

陀宗乘之庙的东侧.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 780).是外八庙修 北黄寺的先例。五世达赖喇嘛的到来.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

建最晚的一座寺庙。这一年是乾隆七十寿辰.西藏政教首领 邀请.今天六世班禅的觐见,不是因为我们的邀请而是出于

六世班禅长途跋涉二万余里.从卫藏日喀则来到承德为乾隆 六世班禅的自愿.他的目的是看一看内地黄教的振兴,抚育
祝寿。乾隆对六世班禅的到来十分重视.已经七十高龄的他 众生.天下太平安宁.百姓物资充足的景象。恰好也是我的七

十寿辰,一同为我祝寿吧。

第三部分指出六世班掸的到来对蒙古王公产生的巨大
收稿日期:2006一01一04
影响,再次说明祝寿之礼不可阻止。七十岁的生日本不想有
作者简介:布莉华(1964一).女,满族.承德民族师专中
太多的繁文缛礼,已事先颁布了谕旨,而六世班禅祝寿的礼
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教务处副处长。
节是不应当阻止的。国家近百年来太平和睦.四海一家。自从

一14一 .

万方数据
布莉华/著 《须弥福寿之庙碑记》解说补正

五世达赖喇嘛的到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况且当时是建国之 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
初,像喀尔喀、厄鲁特蒙古还有一些不接受教化的人。现在各 [而兹喇嘛之来则有不宜阻者]《注译》翻译为:可是这次
民族安逸和平.喀尔喀蒙古早就成为有功业的旧臣.厄鲁特 班禅六世的到来是不应当阻止的。
也已归顺。他们听说六世班禅到来,高兴的欢欣舞蹈.想在他 按:“不宜阻者”:指班禅来祝寿的礼节不能阻止。

到来后在他的左右服役.伺候饮食.这些都是出于他们的至 [尚有梗化者]《注译》:梗化:顽固不化.意即还有一些顽
诚.没有人指使而这样做。那么这座庙的修建对上天说是发 固不化的人。

扬了前代治国安邦的谋略功绩,对臣民说是答复各族人民倾 按:“梗”:阻塞.抵御。:‘梗化者”指阻塞教化,即不接受教

心向化的真心诚意.怎么可以阻止六世班掸觐见的礼节呢。 化的人.与顽固不化有程度的区别。

词语辨析 [喀尔喀久为世臣.厄鲁特亦无不归顺]《注译》:喀尔喀
[今之建须弥福寿之庙于普陀宗乘之左冈者.则以班禅 蒙古早已臣服.新疆的厄鲁特部也已归顺了。

额尔德尼欲来觐.而肖其所居.以资安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按:“世臣”指历代有功业的旧臣。《孟子・梁惠王下》:

的《外八庙碑文注译》(以下简称《注译》)翻译为:现在在普陀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苏轼《私

宗乘之庙的左边的山岗上建须弥福寿之庙.是因为六世班禅 试策问》之二“夫周之世.诸侯为政之卿.皆其世臣之子孙.则

要来朝见.就照他所居住扎什伦布寺的格式而修的.用来做 夫布衣之士.其进盖亦有所止也。”

他休息和礼佛的地方。 [欲执役供奉]《注译》翻译为:(他们)都想在他到来后供
按:“安禅”:佛教语,是佛教徒修行的方法,即人定、禅 奉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定.安静地打坐。 按:“执役”指在上司左右服役。又指服役的人。“供奉”:

[夫朕七甸不欲为庆贺繁文.以预颁谕旨]《注译》翻译 奉养侍候饮食.又指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 .

为:我本来不想让大家庆祝歌颂,而且事先也下了通知。 [府可已乎]《注译》翻译为:难道不可以这样做吗?
按:“庆贺繁文“:即祝寿的烦琐的仪式或礼节。《淮南子 按:承上述理由.再次说祝寿之礼节不可制止.译为:怎

・道德》:“繁文兹礼.以舁其质.”元稹《王永太常博士》:“明 么能可以制止呢?

A SuppIement and Correction to the Comment on

The Epigraph of Xumifus hou TempIe

BU I。i—hua

(Ed“cationnl AaIniniH,‘ntitnl of Chengde 1’enchers’Cf)llcgc RJr Nu}if J,ln{ifiPs,chFngdc,067000,I—febei)

Abstract:Epigraph of Xumifushou Tcmple by Enlperor Qianlong accounts the reas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Xumifushou Temple;the historical sigllificance;the influence of lhc conling of Banchan

I。anla V1 and l he great influence on thc Mongolian nobilitics.From which wc can sce the close rclationship

betwecn Tibet and t11c Qing goVernmcnt.Therc are some impropcr notes in me original annotation that I

tried t o corrccl thcnl.

Key words:Xumifushou Temple;epitaph;the diffcrentiation and analysis to thc words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