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异构能量隐形对称相互交错—核聚变与核裂变

罗正大 中国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邮 箱 2418801532@qq.com

以正能外力+1 与负能斥力-1 理论,个体质量天体是负能斥力的

源,各级个体质量天体负能斥力之和(融合、叠加),即是宇宙整体

背景场任意点正能外力。因此,负能斥力与正能外力均介质天体质

心相互转换,互为来源。且力的本质是能量。

质量物质内部微空间存在异构能量流,且是相对静态的能量

流,质量物质内部的能量流如同一把未开的“弓”,如果外部正能

量流介质质量物质质心引发质能相互转换把“弓”拉开,那么,质

量物质内部微空间相对静态的能量流就会各自互反偏压交错流动起

来,瞬间形成正负能量流的快速交错摩擦同时产生“高密度”的、

左右旋的“双向光电子对”,即光和热。以原子弹为例,其内部核

物质(铀-235 或钚-239)之间的能量流原本相对静态,但通过触发

装置使其核物质(铀-235 或钚-239)由质转能即形成核爆炸。由核

爆炸中心点向外扩散的始终是负能量流,可理解为是减速频移力、

负能斥力辐射、核裂变,而由外部背景场向核爆炸中心点瞬间聚集

的始终是正能量流,可理解为是加速频移力、正能外力聚射、核聚

变。因此,要使质量物质内部相对静态的正负能量流隐形对称交错
的流动起来,就必须借助于外因(触发装置),才能促使质量物质

内部的正负能量流各自电偏压对称反向交错的流动起来。

处在宇宙空间能量场中的质量天体(无论宏观天体,还是微观

天体),均受到背景场正能外力(正能量流)加速频移的收缩和聚

集作用,且是瞬时的作用。因此,原子弹核爆炸产生的能量大小取

决于原子弹核物质质量的多少。原子弹核爆炸的巨大能量来源,除

原子弹自身核物质质转能,大部分由宇宙背景场正能外力(正能量

流)瞬间加速频移收缩和聚射提供。背景场正能外力(正能量流)

是大于力,是供给,是加速能量流,是剩余效应;原子弹在核爆炸

的瞬间,会同时受到正能外力(正能量流)对核爆炸中心点的瞬间

收缩和聚射,迫使核爆炸中心点快速能量囤积,并同时释放巨大的

负能斥力(负能量流)辐射,原子弹核爆炸的负能斥力辐射是小于

力,是损失,是减速能量流。

依原子弹核爆炸当量,核爆炸几何中心瞬间启动(拉动)了空

间相对静态的正负能量流,使其正负能量流隐形对称反向交错流动

起来。背景场正能外力(正能量流)朝着核爆炸中心瞬间快速聚集

(输入);而经过核爆炸中心转换为负能斥力(负能量流)向外瞬

间快速辐射(输出)。原子弹核爆炸时,同时有正能外力(正能量

流)聚射的瞬间快速输入(流进)的供给,有从核爆炸中心斥力

(负能量流)辐射的瞬间快速输出(流出)的损失。虽然正负能量

流隐形对称反向交错、相互摩擦,因其加速减速不同,相互双向输

入输出是瞬间纠缠同步的。
背景场正能外力(正能量流+1)聚射——核聚变;核爆炸中心

负能斥力(负能量流-1)辐射——核裂变,核聚变与核裂变其实是

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正负能量流)隐形对称反向交错偏压和相互

作用的结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