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宇宙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的波性及光的成因》

罗正大

以广义的物质观,宇宙由质量(M)物质和能量物质所组成。

质量物质是聚集形态的实体物质,质量物质的大小,从已知的微观

夸克至宏观星系等由小到大依次排列;能量(E)物质是离散形态的

非实体物质,能量物质的强弱,则通过能量物质流动的波长、频

率、振幅等表现出来。所以,能量具有波性,称其为能波。以自然

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力的本质是能量,能量具有波性,所以力也

有波性,称为力波。

各级天体梯度能级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之和(叠

加)即是无限宇宙整体共性的任意点梯度能级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

(聚射流)。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聚射流)对天体的收缩、聚集

(能转质),并在天体核心焦点(靶点、零节点)对抗,促使天体负

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的发射(质转能),由此形成正能量的

自然外力+1(聚射流)与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的两力循

环,相互两力反向交错、对抗、阻尼、摩擦和搅动,使正能量的自

然外力+1(聚射流)和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此起彼伏形

成波长、频率和振幅,表现出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聚射流)和负

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迥异的正负属性能波、力波。

正性的自然外力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自然斥力波-1(辐射

流)相互两力波互反对流交错、对抗、阻尼、摩擦和搅动,产生即
生即灭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
。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

对”在正性的(正能量)自然外力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负能

量)自然斥力波-1(辐射流)相互两力反向交错、摩擦连线上的排

列组合,即形成光带(光线),光带(光线)集合为整体的光,所

以,正性的(正能量)自然外力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负能

量)自然斥力波-1(辐射流)互反交错对流才能键链耦合为光,否

则一盘散沙不为光带(光线)或整体的光。

交错键链耦合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在正性的正能量外力

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负能量斥力波-1(辐射流)的某一波长、

频率和振幅上的排列,则统一表现出光的波性,事实上光的波性是

对正能量的外力波+1(聚射波)和负能量的斥力波-1(辐射波)的

相互对抗卷曲的波动反映,而不是单个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

对”有波性。光的波性,本质是背景场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聚射

流)与天体场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相互对抗、阻尼引起

的能量交错、对流、摩擦,连续此起彼伏的结果,而不是两力反向

交错、摩擦产生的仅此一次的即生即灭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

子对”这一能量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