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9

思想与探索

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论文第二集

中国
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2024 年 02 月
物理学家、哲学家 罗正大
1
罗正大

中国、物理学家。

中国宜宾正大宇宙天体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研究员。

罗正大研究员是四川宜宾人,1952 年生,早年在攀枝花钢铁研

究院工作时,就开始致力于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至今己有 40 多年,

他是自然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理论的创立者。

罗正大研究员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认为:自然正能外力是空间整

体共性的力,自然负能斥力是天体个性的力,外力与斥力互为来源相

互作用。力即能量,力的属性是能量,能量即宇宙中不可视觉的空间

场,宇宙则由质量与能量构成,自然外力用符号和数字表示为+1,自

然斥力用符号和数字表示为-1,同时,自然外力与斥力交替运动形成

零和力,用符号和数字表示为±0。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人类生存的宇宙和世界,一切物质都是自然外力与斥力及

零和力构成。

罗正大研究员的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

成若干论文、著作、讲座视频等,论文有的在中国《前沿科学》等刊

物上发表,著作由中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有《统一的宇宙—

—惯性外力原理》
《宇宙自然力——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
《不可视觉

物质——暗能量和自然外力》,讲座视频《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

等在中国相关互联网站上播出。

邮箱;2418801532@qq.com

2
前 言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边,肉眼望去只是满天的星星,给人们以无

限地遐想,引发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究。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宇

宙到亚里士多德的以太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

说”;从牛顿的“引力”和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和宇宙常数”
,再

到现代的“引力与斥力”论;从唯心的“上帝创造”宇宙观,到唯

物的可视觉宇宙物质的宇宙观,无不体现人们对宇宙探索宇宙时代

特征的认知过程。时至今日,本人经数十年的潜心研究,以可视觉

物质(质量物质)和不可视觉物质(能量物质)的广义物质观,提

出了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论,并以此撰写了 60 集自然外力与自然斥

力的系列讲座。

该系列讲座,以广义物质观阐述了宇宙由质量物质(宏观和微

观天体)和能量物质(空间)组成,质量物质即可视觉的聚集形态

的物质,而能量物质即是不可视觉的离散形态的物质。以质量物质

和能量物质的属性,质量物质没有自我运动的属性,质量物质的运

动(位移)是能量物质作用的结果;能量物质具有流动的属性,能

量物质驱动质量物质随能量物质的流动而运动。在此基础上,从力

的物理学角度,这就定义了能量是力的本质,或者说力的本质就是

能量。

该系列讲座还阐述了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形成原理,即宇宙

中,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总是被极冷的空间能量物质(能

1
量场)包裹,能量物质(能量场)也总是以质量物质为扑捉对象,

以冷收缩的形式将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相互聚集,并全周

聚射入每一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且渗入质量物质(宏观和

微观天体)中心形成焦点对抗,促使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

中心能量囤积,使其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核心产生高温高

热,进而质能转换,最终形成源自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核

心能量的热辐射(释放)
,形成以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为载

体的热辐射能量物质(能量场)
。如以能量与力的关系,空间极冷的

能量物质(能量场)可定义为自然外力,源自质量物质(宏观和微

观天体)核心的热辐射能量物质(能量场)可定义为自然斥力,这

即是宇宙原生的、自然存在在的——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

该系列讲座论述了宇宙中每一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在

自然外力的作用下,都会源自核心释放热辐射能量物质(能量场)

形成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自身的斥力场,反之,所有宇宙

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个体的斥力场在宇宙空间相互交融、

叠加即形成整体的宇宙空间自然外力,所以,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

互为来源,这即是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相互关系,这其中也蕴含

了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的相互转换,质量物质(宏观和微观天体)

的永恒运动(包括宏观和微观天体的螺旋渐进、公转、自转,及水

星进动等)和演化。

该系列讲座在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形成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

阐述确定了宇宙物质为左右旋的键链耦合异构体,并自然存在三属

2
性和三属性数。即宇宙中,能量物质总是介质于宇宙质量物质(宏

观和微观天体)的流进(右旋)与流出(左旋),自然形成自然外力

(右旋)与自然斥力(左旋)的相互对称对流和相互交错、摩擦和

对抗,在自然外力(右旋)与自然斥力(左旋)的相互对称对流和

相互交错、摩擦和对抗的过程中,也自然形成宇宙左右旋的键链耦

合异构体能量物质(自然外力和自然斥力)的正(+1)、负(-1)、

零(±0 或±2)三属性和三属性数+1、-1、±0 或±2 源代码。同

时,在宇宙三属性左右旋键链耦合异构体能量物质(自然外力和自

然斥力)的作用下,随宇宙三属性能量物质(自然外力和自然斥

力)的流动而运动的宇宙质量物质,自然形成宇宙左右旋的键链耦

合异构体的质量物质,及左右旋的键链耦合异构体质量物质的正

(+1)
、负(-1)
、零(±0 或±2)三属性和三属性数(源代码)。

这也是自然外力和自然斥力理论,首次对宇宙能量物质和宇宙质量

物质赋予“数”的的量化。

除上述原理,在该系列讲座中运用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

阐述了“电性力与磁力的区别”
、“星体多级‘四季’”
、“物体质量增

加与物体运动无关”
、“布朗运动与水分子运动”……等;对历代宇

宙学家和思想家给予宇宙物质自然属性数的关键词,如:“道、

器”
,“形上道、行下器”
,“道一分二、道二合一”……等予以解

读,正本清源,最终将其统一在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理论体系

下。

3
目 录

1.《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白皮书 (1)

2. 《星球悬浮在空中是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作用》(3)

3. 《解读轻力与重力》(4)

4. 《物质重量产生的原因》(6)

5. 《旋转陀螺不倒的原因和本质》(7)

6. 《宇宙三属性能量贯穿作用下的三属性(数)元素》(9)

7. 《天体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的原因》(11)

8.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本质是自然外力》(13)

9. 《宇宙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的波性及光的成因》(15)

10. 《原子核内、核外“电子云”的成因》)16)

11. 《天体“公转”和“自转”的成因》(19)

12. 《
“黑洞与白洞”的成因及本质》(21)

13. 《自然外力与斥力论》(23)

14. 《宇宙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是微观粒子“自旋”的原动力》(26)

15. 《天体的横向运动及“宇宙第一推动力”》(29)

16. 《行星须经历三种自然规定的顺转、停转、逆转》(31)

17. 《太阳系行星三种不同姿态“自转轴”形成的原因》(33)

18. 《太阳 11 年周期 180 度径向运动和“磁极”转换的原因和本质》

(35)

19. 《太阳“黑子”及“黑子”11 年周期爆发的原因》(38)

1
20. 《太阳黑子“磁极”11 年周期性相互逆转的原因》(39)

21. 《日冕超高温的原因》(41)

22. 《“蒙德尔极小期”的原因》(43)

23. 《太阳耀斑、日珥的成因》(45)

24. 《太阳五分钟振荡(日震)的成因》(47)

25. 《太阳能量的来源》(49)

26. 《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制的成因》(50)

27. 《彗星、卫星、行星、恒星爆发的成因》(52)

28. 《卫星、行星、恒星星云的成因》(54)

29. 《火星近日点“大尘暴”的原因》(56)

30. 《太阳 25770 年周期四季及大冰期和大热期的原因》(57)

31.《地球南半球的四季是地球真实的基本四季》(59)

32. 《天体 N、S 磁双极及朝向的成因》(61)

33. 《指南针的成因和本质》(63)

34. 《地球大冰期、大热期的原因》(65)

35.《正负键链耦合偶体电子的成因和本质及宇宙物质三属性和三属

性数源代码》(67)

36.《地震的成因和动力来源》(69)

37.《地震光产生的原因》(71)

38.《木星冲日最大朔望月四星连珠诱发大地震》(73)

39.《海啸的成因》(75)

40.《火山爆发的原因》(77)

2
41.《地球徐徐变暖的天文原因》(78)

42.《宇宙再生大小不等天体同时起源的原因》(81)

43.《
“钱德勒摆动”的原因》(82)

44.《地球“膨胀”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84)

45.《地球“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成因》(86)

46.《土星环的成因》(89)

47.《土星环和环缝的成因》(90)

48.《脉冲星的成因》(92)

49.《双极星云的成因》(94)

50.《自由落体偏东的原因》(96)

51.《星光弯曲(偏折)的成因》(97)

52.《外力与斥力是宇宙物质运动和演化的原动力》(99)

53.《太阳及行星绕邻近恒星系周期进动约 2.6 万年》(101)

54.《时空弯曲的成因》(103)

55.《宏观银河旋臂与微观 DNA 交错双螺旋的成因和原动力》(105)

56. 《“正、负电子”湮灭的原因》(107)

57. 《银河系旋臂的成因》(109)

58.《奥伯斯佯谬》(111)

59.《物质重量与固体破坏的原因》(112)

60.《
“光速”三属性及三属性数源代码》(115)

61. 《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结束语》代为后记(117)

3
《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白皮书》

大家好,此前我们播出了《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

一季》共 61 期节目,在这些知识讲座节目中,罗正大先生以广义物

质观阐述了宇宙由质量物质和能量物质组成,质量物质即可视觉的

聚集形态的物质,而能量物质即是不可视觉的离散形态的物质。质

量物质没有自我运动的属性,质量物质的运动是能量物质作用的结

果;能量物质具有流动的属性,能量物质驱动质量物质随能量物质

的流动而运动。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能量是力的本质,或者说力的

本质就是能量。该系列讲座阐述了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形成原

理;论述了宇宙中每一质量物质运动与演化过程;还阐述确定了宇

宙物质为对流交错左右旋的键链耦合异构体,自然存在三属性和三

属性数等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节目播出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收

到良好社会和学术效果,并结集为《思想与探索:罗正大自然外力

与斥力论文第一集》刊发。

应广大观众和读者的要求,我们将再次邀请罗正大先生,继续讲

述其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制作成《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

第二季》节目,本季知识讲座节目共 60 集将分期发布。我们制作和

播出《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就是为了进一步促进

对自然外力与斥力的研究,今天这期节目题目是《罗正大自然外力与

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白皮书》,将作为《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

二季》的第一期节目播出。

1
罗正大先生是四川宜宾人,1952 年生,早年在攀枝花钢铁研究

院工作时,就开始进行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40 多年来他始终不渝地

致力于这项研究,是自然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理论的创立者,这一理

论认为:自然正能外力是空间整体共性的力,自然负能斥力是天体个

性的力,外力与斥力互为来源相互作用。力即能量,力的属性是能量,

能量即宇宙中不可视觉的空间场,宇宙则由质量与能量构成。自然外

力用符号和数字表示为+1,自然斥力用符号和数字表示为-1。罗正大

先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若干论文和著作,分别在国

内外有关知识平台、刊物上发表,出版的著作也都公开发行。

目前,罗正大先生在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中,主要致力于的研究

方向是:一是牛顿单一的引力是问题“引力”;二是哈勃红移等同于

单一的斥力,单一的斥力是问题“斥力”;三是爱因斯坦的“引力与

斥力”是假矛盾体,是问题“引力与斥力”。

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此前罗正大先生又创办了宜宾正大宇宙天

体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并任院长和首席研究员。

《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各期节目将以不定期

形式发布。

谢谢大家!

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2023 年 10 月 11 日

2
《星球悬浮在空中是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作用》

在天文学中,解读星球悬浮在空中的现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尽管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提供了星球间的相互吸引的见解,但星球

间相互吸引的结果得到的是死寂的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宇宙不存在非物质,所以说宇宙中,无论

是质量物质(宏观星球、微观粒子)还是能量物质(宇宙空间)都

是物质,宇宙是质量物质(宏观星球、微观粒子)和能量物质(宇

宙空间)共存的宇宙。以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力的本质是能

量,能量物质即力。自然外力具有收缩是属性,是宇宙空间即整体

能量的力的表述;自然斥力具有膨胀是属性,是源自个体质量物质

(宏观星球、微观粒子)核心的,或者说是以个体质量物质(宏观

星球、微观粒子)为载体的辐射能量的力的表述。因此,我们也可

以说:宇宙是质量物质(宏观星球、微观粒子)与自然外力和自然

斥力共存的宇宙,星球(质量物质)悬浮在空中是自然外力与自然

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的作用下,宇宙质量物质(宏观星球、

微观粒子)在能量物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从视觉上判断既有

局部的扁平分布,如:太阳系、星系;也有整体的立体分布,如:

星系群(团)等。也就是说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它在宇宙尺度上

起着维护整体稳定性的作用。星系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我们所观察

到的星系运动和分布,都是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3
这是自然天成。不存在假设没有自然外力或假设没有自然斥力宇宙

会怎样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在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力)共

存的宇宙中是不存在的问题。

自然外力和自然斥力的作用和属性,揭示了星球悬浮空中的奥

秘。证明了这两种力的相互作用是维持星球悬浮状态的关键所在。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是

对现有宇宙天文学理论的颠覆。

《解读轻力与重力》

以自然外力、自然斥力理论解读轻力与重力,其实轻力与重力

就是一对互反交错的对流物质力。以自然外力、自然斥力与能量的

关系,轻力是源自天体核心对外流出的辐射流-1,是以天体为载体

的负能量(场),天体的负能量(场)是排斥、膨胀的能量,反映的

是天体自身物质的损失(质转能),天体的负能量(场)可视为天体

场释放的自然斥力-1(轻力)
。宇宙各级天体流出的轻力与轻力之和

(叠加),即是宇宙空间整体背景能量场,宇宙空间整体背景能量场

是对天体的重力,也可以说重力是宇宙空间背景的自然外力(背景

场聚射流+1)
,是以宇宙空间为载体的正能量(场)
,空间正能量

(自然外力+1)是收缩、聚集的能量,反映的是对天体的的物质供

给(能转质)
。因此,重力体现+1(正能量)
,轻力体现-1(负能

量),重力+1(正能量)与轻力-1(负能量)是相互互反交错的对流

4
体(交错力)
。宇宙同一零偏压零性能量(同一零偏压零和力)介质

质量天体几何中心(零节点)转换/交换频率,形成两个分支力——

重力、轻力(正能量、负能量)
,对天体而言,流出的是个性轻力

(负能量),流进的是共性重力(正能量);没有流进流不出,没有

流出流不进。

轻力-1(负能量)与重力+1(正能量)互反交错对流可以通过

空间可视觉物体的运动(位移)表现出来,如聚集态的雨雪从空中

坠落,离散态的水蒸气从地面升腾空中,虽是冷、热交替现象,但

反映地却是轻力-1(负能量)与重力+1(正能量)两力(两能)互

反交错的对流的结果。通过向下坠落地表的雨雪与向上升腾离开地

表的水蒸气这一现象,也说明看不见的流进天体的重力+1(正能

量)与流出天体的轻力-1(负能量)互相是显著性的对流状态,且

轻力-1(负能量)与重力+1(正能量)相互互反对流不重合、不混

沌。

轻力-1(负能量)与重力+1(正能量)在互反对流的过程中相

互交错、对抗和摩擦,形成仅此一次因对抗、摩擦而形成的零节点

(焦点),随即变换换位形成下一次的对抗、摩擦的另一零节点(焦

点)。因轻力-1(负能量流)是减速的、个体的长波频率,而重力+1

(正能量流)是加速的、整体的共性短波频率。所以,轻力-1(负

能量)与重力+1(正能量)各自的频率和波性迥异,故轻、重两力

(两能量)互反交错对流时只有相互的对抗和摩擦,而不可以重

合,这也说明了古人思考的混沌的宇宙是不存在的。轻力-1(负能

5
量)与重力+1(正能量)立体交错互反对流的相互作用是清晰显著

性的。

《物质重量产生的原因》

在经典力学中,物质的重量是物质之间有万有引力的结果,是

重力大小的表达。一个在地球赤道海平面称量为 100g 的物体,在地

球的两极极点称量,则为 100.5g;当将这个物体送到距离地球

6371km 的高空称量会发现,该物体仅为 25g。上述例子说明物质因

为具有质量,所以会产生相互“引力”
,物质之间“引力”相互作用

的结果产生了物质的重量,物质的重量(引力)随物质质量正比增

大或减小,随距离的平方反比减小或增大。但这只是“引力”观对

物质重量产生的解读。

以宇宙背景场自然外力+1(聚射流、重力)的观点,天体表面

物质的重量是宇宙背景场自然外力+1(聚射流、重力)作用的结

果。天体表面物质受背景场自然外力+1(聚射流、重力)的作用表

现为物质的重量,物质的重量(重力)梯度能级的大小是由其周围

天体(物质)对背景场自然外力聚射流的阻挡程度所决定的。

例如:一只苹果如果周边没有其他天体(物质)作背景(参

照),在背景场自然外力(聚射流)的均等囚禁下(相当于在真空

中),这只苹果的重量其数值为零。如果将这只苹果放在月球上称

量,其重量(质量)为 0.5kg;如这只苹果在地球上称量,其重量

6
(质量)为 1kg;如在将这只苹果放在木星上称量,其重量(质

量)会达到 nkg,也就是说木星质量大于地球多少倍,苹果重量就

会增加多少倍。由此可见,物质重量的产生,物质重量的大小,取

决于背景有无参照物,及背景天体质量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冷热

温差等因素而定。

《旋转陀螺不倒的原因和本质》

早在十七世纪,陀螺问题是著名的世界难题,号称“数学水

妖”,吸引了众多的名家潜心研究,欧拉、拉格朗日等泰斗都曾为

此付出心血,但是却没有找到最终答案。为此,法国科学院曾三次

向全世界征解,最终由俄国天才女数学家索非亚于 1888 年借用椭圆

积分中的阿贝尔函数“解决”,陀螺问题告一段落。事实上,索非

亚的数学公式解,并没有从力的角度解决旋转陀螺不倒的原因,仍

至今日世界上很多人依然在努力地求解旋转的陀螺不倒的本质均未

果。

以自然外力(正能外力)和自然斥力(负能斥力)理论,宇宙

空间即满态状的能量,而能量即力。宇宙中,蕴含在空间的天体受

自然外力(正能外力)的作用自然释放负能量辐射流,即自然斥力

(负能斥力)-1;各级天体负能量辐射流(自然斥力、负能斥力)

之和(叠加),为一宇宙背景整体正能量聚射流,即自然外力(正

能外力)+1,这即是自然斥力(负能斥力)-1 与自然外力(正能外

7
力)+1 的相互关系。源自天体的负能量辐射流(自然斥力、负能斥

力)-1 流速是由快至慢,体现 A 频流(减速频移);源自背景场正

能量聚射流(自然外力、正能外力)+1 流速是由慢至快,体现 B 频

流(加速频移);而负能量辐射流与正能量聚射流对抗焦点处的

正、负能量中和为零能量流(零中和力、零能和力)±0 或±2,体

现 BA 零频流(零速频移),-1、+1、±0 或±2 是宇宙能量在相互

对称互反交错摩擦键链过程中的正负零三属性(数)。

倒伏状态的陀螺,好比处在相对静态(BA 零频流)的最低零能

量态(±0 或±2)之中的陀螺,如要使陀螺不倒,就需要调动陀螺

周边相对静态的零能量,使其零能量(BA 零频流)流动起来,即对

陀螺人为的施加一个使其旋转的力,至陀螺周边键链正、负合一的

零能量对称反向交错流动,使其陀螺旋转不倒。故不倒的陀螺是旋

转的陀螺,旋转的陀螺好比处在正、负(A、B 能量频流)能量流相

互反向交错键链中的陀螺。所以,陀螺周边正、负能量(频流)对

称互反交错键链是陀螺不倒的力学原因和本质。

陀螺的旋转,拉动了键链正、负合一的零能量(BA 零频流)的

流动,促使两个叠加并中和在一起的正、负合一的零能量(BA 零频

流)相互朝着相反的方向偏压(偏位)流动。之所以键链正、负合

一的零能量(BA 零频流)中的 B 频流,A 频流能够各自朝相反方向

偏压(偏位)流动,原因即是中和键链的零能量(BA 零频流)中的

B 频流和 A 频流各自的频率不同(且各自频率不相同故不重合),B

频流是收缩态的加速频移流(短波),A 频流则是膨胀态的减速频

8
移流(长波),正性的 B 频流与负性的 A 频流相互属性与频率均不

一样,所以 B、A 频流偏压(偏位)频流的方向正好互反 180°。

陀螺的旋转拉动了陀螺周边 B、A 能量频流的隐形对称反向交错键链

流动,致外部加速度的 B 能量频流(正能外力、自然外力)流向旋转

的陀螺,在增强对旋转陀螺强力囚禁约束的同时,B 能量频流(正能

外力)对旋转陀螺的囚禁冲击力又导致旋转陀螺的反作用力,等同增

强了陀螺微量负性的 A 能量频流(负能斥力)递增的排斥性,致使两

个相反方向不同的能量频流产生强力的对称交错键链的相互纠缠,从

而稳定支撑旋转陀螺不倒。从力的角度,陀螺周边正性 B 能量频流与

负性 A 能量频流相互互反交错,即是自然外力(正能外力)与自然斥

力(负能斥力)两力隐形对称反向交错和相互纠缠,这是陀螺不倒的

力学原因和本质。

《宇宙三属性能量贯穿作用下的三属性(数)元素》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能量物质与质量物质两种物质形态的宇宙,

是能量物质与质量物质相互转换的宇宙,由此确定了宇宙物质的永恒

运动和演化。

质量(天体)是负能量的载体和源,各级质量(天体)热辐射出

的负能量在宇宙空间相互交融、叠加,即构成宇宙整体能量场的正能

量,反之,宇宙整体能量场的正能量又是以质量(天体)为扑捉对象,

对质量(天体)冷收缩、聚射(能转质)
,并渗透到质量(天体)核心

9
焦点对抗,促使质量(天体)核心由质转能,并热辐射出负能量。由

此可知,正、负能量互为来源,且相互对称交错,可视为同一能量的

两分支正、负能量。

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故元素均是质量物质(微观质量物质)
。以广义物质观,质量

物质没有运动的属性,质量物质的运动是能量物质作用的结果。所以,

蕴含在能量中的质量的微量元素是随能量的流动而运动。

以力的本质是能量的原理,宇宙整体右旋的正能量即是外力(+

1),质量(天体)左旋的负能量即是斥力(-1)。正能量与负能量互为

来源,相互对称反向交错,自然规定外力(+1)与斥力(-1)的相互

对称反向交错、键链、摩擦和对抗,在反向交错、键链、摩擦和对抗

的焦点处自然同时形成左、右旋的“双向耦合力对”
。如再将摩擦、

对抗的能量焦点及宇空中正能量即外力的起点和负能量即斥力的终

点处能量(转换节点)也视为一种零旋的零属性的“零能量”即“零

和力(±0 或±2)
”,即构成宇宙自然力的正(+1)、负(-1)、零(±

0 或±2)三种不同属性的“耦合能量”即“耦合力”,同时也就自然

规定了三种不同属性的“耦合能量”即“耦合力”的属性数和源代码:

(+1)
、(-1)
、(±0 或±2)

以质量物质没有自我运动的属性,质量物质的运动是能量物质作

用的结果的原理。随右旋正能量(外力+1)的流动而运动的微观质

量——元素,受右旋正能量(外力+1)的贯穿作用被自然规定为右

旋的微观质量——元素(+1)
;随左旋负能量(斥力-1)的流动而运

10
动的微观质量——元素,受左旋负能量(斥力-1)的贯穿作用被自然

规定为左旋的微观质量——元素(-1)
;而处在零旋零和力处的微观

质量——元素,受零旋零和力的贯穿作用被自然规定为零旋的微观质

量——元素(±0 或±2)。以此,自然规定了同一微观质量——元素

的三属性和三属性数:
(+1)
、(-1)、
(±0 或±2)源代码。所以,由

能量(力)贯穿而形成的能转质的任一质量物质——元素,依然是双

向交错键链耦合的正、负、零三属性的异构体的质量物质——元素,

并同时存在质量物质——元素的三属性和三属性数:
(+1)、
(-1)、

(±0 或±2)源代码,即宇宙属性数密码。

《天体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的原因》

众多天体自然辐射流的叠加,形成了宇宙背景场自然任意点聚

射流 。背景场自然聚射流的收缩、聚集的属性又促使各级质量天体

核,如夸克级核、小行星级核、行星级核、恒星群级核、星系级核

发射机制的形成,并源自天体核心向外发射负能辐射流。天体自身

发射出的立体的辐射流 “包裹”天体,形成以天体为载体的自然斥

力场。这些充满宇宙空间的自然斥力场相互对抗、相互挤压、相互

排斥、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搅动、相互交错、对流摩擦、碾

磨和搓揉,促使并表现出大大小小不同质量天体间的相互参照的螺

旋渐进运动。

在自然外力聚集作用的推动下,小质量天体参照大质量天体螺

11
旋渐进至大质量天体梯度能级的强圈层时,虽然小质量天体与大质

量天体并没有实质的直接接触,但在强大的背景场聚射流与大质量

天体自身的辐射流的摩擦、碾磨、搓揉的作用下,小质量天体最终

被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成为小块质量物质。小块质量物质

因质量小,自身辐射流减弱,继而在背景场聚射流 的进一步作用下

靠近大质量天体,加速螺旋渐进进入大质量天体的强圈层,直至最

终融入大质量天体。这是大、小质量天体在自然外力作用下,相互

自然斥力对抗而形成的天体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所必须经历

的过程 。

例如 1994 年“苏梅克—列维 9 号”彗木相撞,天文学家通过观

测和计算发现 SL9 闯进太阳系已有相当长时间,于 1992 年 7 月 8 日

到达离木星中心只有 11 万 km 左右的距离,对于半径 7 万 km 的木星

来说,这是个很近的距离了。21 块碎片排成一列全长超过 16 万

km。半数的碎块直径超过 2km。最大的碎块的直径大约是 35km,它

是第一个撞上木星的。1994 年 7 月 17 日 4 时 15 分到 22 日 8 时 12

分的 5 天多时间内 SL9 的 21 块碎片接二连三地撞向木星。

SL9 参照木星横向公转,因此 SL9 本质上已是木星的小卫星,

木卫 SL9 在被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之前,其直径大的近

100km 左右。木卫 SL9 在背景场聚射流 的作用下螺旋渐进至木星天

体场梯度能级的强圈层,与木星天体场辐射流 强相互间接碾磨、摩

擦和搓揉,致使木卫 SL9 被木星天体场辐射流 间接固体破坏,解体

成 21 块大碎片。由于 21 块 SL9 碎片自身排斥力减弱,故失去与木

12
星排斥、对抗的能力,致使 21 块 SL9 碎片最终被自然外力加速横向

推动融入木星。

自然外力致天体在梯度能级强圈层的相互自然斥力对抗、碾

压、摩擦、搓揉,是造成天体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的原因。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本质是自然外力》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 3K 背景辐射),是一充满整个宇宙的

电性物质的微波背景辐射,与特征和绝对温标 2.725K 的黑体辐射相

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

宇宙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

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

1964 年,他们用它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为了降低噪声,他们甚

至清除了天线上的鸟类,但依然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他们认

为,这些来自宇宙的波长为 7.35cm 的微波噪声相当于 3.5K。1965

年,他们又修正为 3K,并将这一发现公诸于世。目前为科学界一部

分学者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宇宙

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引力无限制地奇点收缩引发的“大爆炸”的

“余烬”,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宇宙空间。

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认为,宇宙中所有天体在自然外力收

缩、聚集的作用下,都源自其天体核心向外辐射能量。以物质不灭

13
的原理,不仅质量物质不灭,能量物质同样不灭。所有天体向外辐

射的能量不可以消失,而是相互交错对流交融、相互介质渗透、相

互叠加,形成各向同性的整体共性的宇宙能量场自然外力+1,这些

能场本质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当然,在自然外力+1 中不乏

存在天体核心在质能转换过程中未转化为负能量的各种粒子,包括

各种射线等。所以,以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宇宙微波背景辐

射不是宇宙“奇点大爆炸”的产物,而是自然外力+1 整体共性物质

作用下的各级天体自然斥力-1 相互叠加的产物。对地球而言,将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改称为宇宙自然外力更为恰当。

没有流进流不出,没有流出流不进,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以质

量为介质自然形成两个奇数+1 与-1,这是自然的规定。在自然外力

作用下,一天体与另一天体之间的对抗可视为是两天体之间的相互

斥力对抗,若是一天体与周围众多天体之间的对抗,则可视为是一

天体自然斥力与自然外力之间的对抗,这是因为众多个体天体自然

斥力的叠加已是整体共性的力,是对这一天体起收缩和聚集的力。

从矛盾的角度,自然外力是以空间为载体,自然斥力是以质量

为载体,因载体的不同而构成矛盾的双方,所以,自然外力是以空

间为载体,自然斥力是一真实的矛盾体,是宇宙真实的自然力。

比如我的自然斥力与自然斥力之和,是对你任意点共性自然外

力,即宇宙第一推动力。你的自然斥力与它们的自然斥力之和,是

对我的任意点共性自然外力即宇宙第一推动力。

14
《宇宙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的波性及光的成因》

以广义的物质观,宇宙由质量(M)物质和能量物质所组成。质

量物质是聚集形态的实体物质,质量物质的大小,从已知的微观夸

克至宏观星系等由小到大依次排列;能量(E)物质是离散形态的非

实体物质,能量物质的强弱,则通过能量物质流动的波长、频率、

振幅等表现出来。所以,能量具有波性,称其为能波。以自然外力

与自然斥力理论,力的本质是能量,能量具有波性,所以力也有波

性,称为力波。

各级天体梯度能级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之和(叠

加)即是无限宇宙整体共性的任意点梯度能级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

(聚射流)。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聚射流)对天体的收缩、聚集

(能转质),并在天体核心焦点(靶点、零节点)对抗,促使天体负

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的发射(质转能),由此形成正能量的

自然外力+1(聚射流)与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的两力循

环,相互两力反向交错、对抗、阻尼、摩擦和搅动,使正能量的自

然外力+1(聚射流)和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此起彼伏形

成波长、频率和振幅,表现出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聚射流)和负

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迥异的正负属性能波、力波。

正性的自然外力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自然斥力波-1(辐射

流)相互两力波互反对流交错、对抗、阻尼、摩擦和搅动,产生即

生即灭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
。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

15
对”在正性的(正能量)自然外力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负能

量)自然斥力波-1(辐射流)相互两力反向交错、摩擦连线上的排

列组合,即形成光带(光线),光带(光线)集合为整体的光,所

以,正性的(正能量)自然外力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负能

量)自然斥力波-1(辐射流)互反交错对流才能键链耦合为光,否

则一盘散沙不为光带(光线)或整体的光。

交错键链耦合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在正性的正能量外力

波+1(聚射流)与负性的负能量斥力波-1(辐射流)的某一波长、

频率和振幅上的排列,则统一表现出光的波性,事实上光的波性是

对正能量的外力波+1(聚射波)和负能量的斥力波-1(辐射波)的

相互对抗卷曲的波动反映,而不是单个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

对”有波性。光的波性,本质是背景场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聚射

流)与天体场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辐射流)相互对抗、阻尼引起

的能量交错、对流、摩擦,连续此起彼伏的结果,而不是两力反向

交错、摩擦产生的仅此一次的即生即灭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

子对”这一能量点。

《原子核内、核外“电子云”的成因》

“电子云”是 1926 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德布罗意关系式的基

础上,对电子的运动作了适当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著

名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的解,如果在三维坐标系中以图形表

16
示,就是“电子云”

“电子云”是近代对电子用统计方法,在核外空间分布方式的

形象描绘,它的区别在于行星轨道模型。电子有波粒二象性,它不

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有确定的轨道,因此画不出它的运动轨迹。

之所以画不出“电子”的运动轨迹,是在于“电子”没有运动

轨迹,而且原子核外的“电子”不是单个出现,而是成对出现,即

为双向的“光电子对”。

1、原子核内“电子云”的成因

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背景聚射流)收缩、聚集作用原子核,

并渗透到原子核核心焦点对抗、摩擦,使原子核核心产生“光电子

对”,原子核核心“光电子对”的集合,即是原子核核心的“电子云

(团)
”。

2、原子核外“电子云”的成因

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在收缩、聚集原子核的

过程中,与原子核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原子核辐射流)在原子核

次级梯度能层相互纵向两力对流交错、摩擦,使其在原子核次级梯

度能层产生由密至疏分布的、纵向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

对”。原子核次级梯度能层相互纵向两力对流交错、摩擦连线上由密

至疏闪现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的集合,形成以原子核

为中心的、纵向的由亮至暗的光带(光线)

正能量的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在收缩、聚集原子核的

过程中,与原子核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原子核辐射流)在原子核

17
次级梯度能层相互横向两力交错、摩擦,在原子核次级梯度能层产

生由密致疏分布的、横向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
,这是

原子核外梯度能层横向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
。原子核梯

度能层相互横向两力交错、摩擦圈层上由密至疏闪现的交错的左右

旋双向“光电子对”的集合,形成以原子核为中心的、横向的由亮

至暗的光圈层。

纵向的和横向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均是正能量的

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与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原子核辐射

流)相互反方向两力交错、摩擦的产物,且此起彼伏,即生即灭的

闪现。基于核外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的这一特性,原子

核外“电子云”即是纵向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与横向交

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相互闪现和集合,由此构成围绕簇拥

着原子核的由密至疏、由亮至喑的“电子云”。这即是原子核外“电

子云”的成因。

原子核外次级梯度能层纵向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

与原子核外梯度能层横向的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此起彼

伏,即生即灭的闪现,被近代电子统计方法描述为电子在原子核外

的分布方式,所以画不出电子的运动轨迹。

原子核外交错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是正能量的自然外力

+1(背景场聚射流)与负能量的自然斥力-1(原子核辐射流)相互

反方向两力交错对流、摩擦的产物,且交错的左右旋的能量点,不

是刚性粒子,所以即生即灭,没有速度,也不相互远离,也没有运

18
动轨迹。

《天体“公转”和“自转”的成因》

天体公转和自转是宇宙中天体运动的普遍现象,而现代天文学

对天体公转和自转的成因,则分别是用“万有引力”、宇宙“大爆

炸”和太阳系的起源来描述和说明。目前,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

就有四十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灾变说、星云说、俘获说。其中

的星云说是以太阳系在形成过程中,星云自带的“角动量”来说明

天体(太阳、行星)的自转。但至今对太阳系的起源以及其运动机

理还存在争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以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天体(可视觉物质)没有自我运

动的属性、天体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身具有的“公转”和“自

转”。所谓的天体的“公转”和“自转”都是在宇宙自然力相互推动

作用下的天体的“公转”和“自转”。既然天体是在宇宙自然力作用

下形成的“公转”和“自转”,那么天体是在什么宇宙自然力的作用

下形成天体的“公转”和“自转”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天体的

“公转”和“自转”是在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和自然斥力-

1(天体场辐射流)的相互作用(推动)下的“公转”和“自转”,

即天体在自然外力的收缩、聚集的作用下,天体之间又存在相互自

然斥力对抗、相互排斥,这种既收缩,又排斥的相互作用,使天体

斥力场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搓揉”与“搅动”,就好比

19
我们用手拿捏几个健身球使其转动一样,最终表现出天体围绕椭圆

轨道螺旋渐进地“公转”和天体的“自转”

星系群(团)在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的收缩和聚集作

用下,使其星系群(团)中的星系与星系之间相互斥力对抗、相互

“拥挤搓揉”与“拥挤搅动”即形成星系级别的“公转”和“自

转”;星系在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的收缩和聚集作用下,使

其星系中的恒星与恒星之间相互斥力对抗、相互“搓揉”与“搅

动”形成恒星级别的“公转”和“自转”;太阳系在自然外力+1(背

景场聚射流)的收缩和聚集作用下,太阳系中太阳(恒星)与行星

相互斥力对抗、相互“搓揉”与“搅动”形成行星级别的“公转”

和“自转”;地月系统在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的收缩和聚集

作用下,行星与卫星相互斥力对抗、相互“搓揉”与“搅动”形成

卫星级别的“公转”和“自转”
。显然,这都是在自然正能外力+1

(背景场聚射流)、自然负能斥力-1(天体场辐射流)的相互作用下

的“公转”和“自转”,而不是天体真正具有自我运动的属性。

以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自然正能外力+1(背景场聚射

流)、自然负能斥力-1(天体场辐射流)是不可视觉物质,虽然我们

看不见,摸不着,但宇宙背景的自然正能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

与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天体场辐射流)、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天

体场辐射流)与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天体场辐射流)之间的相互

对抗和相互“搓揉”与“搅动”可以通过天体的“公转”和“自

转”表现出来。天体所处椭圆轨道的空间位置、天体自身质量的大

20
小和天体所受自然正能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和自然负能斥力-1

(天体场辐射流)对抗的强弱,决定了天体的“公转”速度和天体

的不同“自转”态势。

《黑洞与白洞”的成因及本质》

什么是“黑洞”?“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

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

体,被著名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称之为“黑洞”。经典黑

洞理论认为,黑洞是由一个质量是够大的恒星在能量耗尽后因引力

坍缩形成的,认为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其中心是一

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围绕在奇点

四周的是一片空空如也的区城,这便是黑洞视界。根据爱因斯坦的

广义相对论,黑洞会吞噬邻近宇宙区域的所有光线和任何物质,只

要进入黑洞视界就有去无回。这种解释与另一种基本理论产生了冲

突。量子力学认为,任何物理演化过程都应满足因果律,即信息是

守恒的,没有信息能从宇宙中永远消失。不少秒学家试图使用数学

的方法来让两种理论形成统一,但都无功而返。自此,关于黑洞中

的信息是否丢失的问题就成了一个谜。现有“黑洞”理论一直把

“黑洞”看成是超高密度的质量天体。

什么是“白洞”?“白洞”是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性质正

好与“黑洞”相反的特殊天体。
“白洞”是宇宙中的喷射源,可以向

21
外部区域提供物质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

射。所以,“白洞”是一个只发射,不吸收的特殊天体,与“黑洞”

正好相反。

以自然外力+1 与自然斥力-1 理论,


“黑洞”是自然外力+1 作用

下的天体相互斥力对抗所形成的能量旋涡湍流,或是天体质能转换

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能量旋涡湍流,其中包含能量的“纬进点”和能

量的“极出点”。宇宙天体受自然外力+1 的收缩和聚集作用,均会

在天体核心或多星体相互斥力环绕对抗焦点处形成质能转换,质能

转换本身就包含能量物质的“压进”(自然外力+1 的右旋进)和能

量物质的“挤出”(自然斥力-1 的左旋出)。所以,能量(力)的旋

涡湍流(无论是宏观的旋涡湍流,还是微观的旋涡湍流)
,既有表现

为“压进”的正能量流——“黑洞”,又有表现为“挤出”的负能量

流——“白洞”。
“黑洞”与“白洞”是正负能量流(正外力与负斥

力)相互交错的能量湍流异构体,这就是“黑洞与白洞”
(能量湍

流)的成因及本质。

宇宙中,在自然外力(+1)的收缩和聚集作用下,除多星系和

星系中心的“黑洞与白洞”(能量湍流),还有多星系群(团)相互

斥力对抗焦点处形成的“黑洞与白洞”
(能量湍流)
,星系内部多恒

星群(团)、多星相互斥力对抗焦点处形成的“黑洞与白洞”(能量

湍流)
,以及单星核心在质能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中、小型的“黑

洞与白洞”(能量湍流)。

在宇宙中,存在两种形式的“黑洞与白洞”
(湍流):

22
一种是在背景场自然外力+1 作用下,众多天体(如:众多的星

系、恒星团、恒星群)之间自然斥力-1 场与自然斥力-1 场相互斥力

对抗焦点处产生的“纬进极出”的“黑洞与白洞”
(能量湍流)
,“黑

洞”体现正性+1 的右旋能量聚射流湍流,“白洞”体现负性-1 的左

旋能量辐射流湍流,
“黑洞与白洞”的转节点体现零性±0 或±2 的

中和性的零能量。

一种是单个质量天体(无论质量大小)
,在自然外力+1 的收缩

和聚集作用下,在天体核心(天体内部中空空腔)的正负能量转节

点处(能质转换点)自然形成能量的“纬进极出”及能量的流向。

流进天体核心(天体内部中空空腔)的能量可视为右旋+1 正性聚射

流——“黑洞”;流出天体核心(天体内部中空空腔)的能量可视为

左旋-1 负性辐射流——“白洞”
。因此“黑洞与白洞”是一对被自

然规定的二元异属性的必须的正负能量(外力与斥力)相互作用的

异构体,它必含同时性正性+1 与负性-1 及±0 或±2 的三属性,是

自然正能外力+1 与负能斥力-1 相互对抗、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外力与斥力论》

上世纪 80 年代,我在中国四川攀枝花钢铁研究院炼钢室工作,

实验中发现将固态的钒钛钢铁块放入高温感应炉熔炼,钒钛钢铁块逐

渐溶液成铁水。通过对钒钛钢铁块逐渐溶液成了铁水这一物理变化过

程的长期观察,同时对物理学不断的学习,使我对物理学中经常被人

23
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天体中心是否存在固态的高密度“中子星”这

个物理学问题有了自己的认知,我认为任何天体中心不存在固态的高

密度“中子星”,由此提出了自然外力与斥力论。

经典物理学认为:天体中心存在固态的高密度“中子星”,这是

受单一 “引力” 无限制的收缩的结果,如同“奇点”被无限制的引

力收缩,这是天体中心存在高密度的 “中子星”经典物理学的认知

和依据。

而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理论认为:宇宙天体受自然外力的收缩和

聚集作用,其天体(星球)中心均是高温高热的液态的流体物质,并

同时源自天体中心向外斥力释放,所以,在天体中心不存在固态的高

密度“中子星”。这是天体中心不存在固态的高密度“中子星”的自

然外力与斥力的认知和依据。

天体中心既然是溶液流体就不会有高密度的固态物,并且溶液可

以传递无限大的压强力,例如海洋平面海水和深海海水,海平面海水

所承受的是梯度能级的不足一个大气单位的压强力,而深海海水所承

受的梯度能级的压强力显然更大,但是深海海水没有变成“高密度的

固态海水”,它依然是液态海水。

通过对天体中心不存在固态的高密度的“中子星”的认知,使我

发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等经典物理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由此我

发现了自然外力+1 与自然斥力-1 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创立了自然外

力与斥力理论。

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论认为,浩瀚的宇宙空间是极“冷"的能量

24
场,宇宙空间能量场因“冷”而具有收缩和聚集的自然属性,能对宇

宙空间的质量天体起到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使质量天体之间表现出相

互聚集和使质量天体产生“重力”现象。因此,从力的角度,可以把

整体的空间能量场定义为自然存在的力,简称自然外力。自然外力收

缩和聚集的自然属性不仅使质量天体之间相互聚集,还渗透到质量天

体核心焦点对抗,使其质量天体核心高温高压,导致质量天体核心质

转能和能量囤积,形成源自质量天体核心的能量释放即热辐射。质量

天体释放的热辐射能量具有膨胀和排斥的属性,它使质量天体之间表

现出相互排斥和远离现象。因此,从力的角度,可以把个体质量天体

释放的热辐射能量定义为自然存在的力,简称自然斥力。

自然外力和自然斥力的本质均为能量。处在宇宙空间能量场中的

每一质量天体(无论宏观天体,还是微观天体)均受自然外力的收缩和

聚集作用,且是瞬时的作用。天体质量的大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天体质量愈大,所受到的外力愈大;天体质量愈小,所受到的外力愈

小。对于两个天体而言,它们之间除受外力的收缩和聚集作用而相互

靠拢外,还存在相互面对面的斥力对抗作用,天体质量与天体斥力的

大小成正比。天体质量愈大,斥力愈大;天体质量愈小,斥力愈小。

两天体斥力对抗的大小与两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天体之间的距离

成反比。自然外力具有收缩和聚集的属性,从能量的角度可视为聚射

能量流,可表述为聚射力,聚射力也就自然外力,他聚射进质量天体

表现出由能转质,是对质量天体的供给。自然斥力具有膨胀和排斥的

的属性,从能量的角度可视为辐射能量流,可表述为辐射力,辐射力

25
也就是自然斥力,他辐射出质量天体表现出由质转能,是质量天体的

损失。宇宙能量物质与质量物质相互转换,体现出宇宙物质的永恒运

动和演化。

以自然外力、自然斥力观,力的本质是能量,而能量具有流动性、

波性,因此力也具有流动性波性。自然外力是宇宙空间整体的力,具

有收缩和聚集的属性,自然斥力是源自天体中心的力,具有膨胀和排

斥的属性。自然外力对天体的收缩、聚集并渗透到天体核心焦点对抗,

促使天体核心质能转换和斥力热辐射,宇宙中每一天体斥力在宇宙空

间相互交融和叠加,即形成宇宙空间整体能量场,即整体的自然外力,

因此,外力与斥力互为来源。以自然外力的广义物质观,能量与质量

都是物质。能量是离散形态的不可视觉物质,而质量则是聚集形态的

可视觉物质。以力与能量的关系,力的本质是能量,天体辐射出的能

量流与背景聚射进的能量流隐形对称、相互交错、对抗和摩擦,本质

是辐射斥力与聚射外力的隐形对称、相互交错、对抗和摩擦。

对宇宙自然力的认识最终可归结为四种力学观:单一引力观、单

一的斥力观、引力与斥力观、外力与斥力观。

《宇宙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是微观粒子“自旋”的原动力》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自旋被认为是粒子所具有的内禀角动量,

即粒子可受外力的作用而具有自我转动的禀性。最早提出粒子自转与

相应角动量概念的是 1925 年美国物理学家克罗尼格、荷兰物理学家

26
乌伦贝壳和古兹密特三人所为。然而,在以后的量子力学中,透过理

论以及实验验证发现基本粒子可视为是不可分割的点粒子,故物体自

转无法直接套用到自旋角动量上来,仅能将粒子自旋视为一种内在秉

性,即粒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角动量,并且其量值是量子化、无法被改

变的(但自旋角动量的指向可以透过操作来改变)

自旋对原子尺度的系统格外重要,诸如单一原子、质子、电子甚至是

光子,都带有正半奇数(1/2、3/2 等等)或含零、整数(0、1、2)

的自旋;半整数自旋的粒子被称为费米子(如电子)
,整数的则称为

玻色子(如光子)。复合粒子也带有自旋,其由组成粒子(可能是基

本粒子)的自旋通过加法所得,例如质子的自旋可以从夸克自旋得到。

以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观,宇宙中整体场的正能外力+1 来自于个体

天体场负能斥力-1 的叠加;反之,整体场的正能外力+1 又持续不断

地作用于个体天体,使其个体天体源自核心斥力释放,从而保持正能

外力和负能斥力的两力(两能)循环,并由此推动质量天体永恒的运

动和演化。就宇宙中整体场的正能外力而言,正能外力+1(场)对处

在正能外力+1(场)中的所有质量天体的作用都是均等的、同一同时

的。正能外力+1(场)不仅对大质量的宏观天体起收缩和聚集的作用,

同样对小质量的微观天体(如粒子等)同样起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也

就是说,正能外力+1 对宏观天体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微观天体(包括

宏观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作用,只不过科学家把正能外力+1、负能

斥力-1 在微观粒子领域的表现称其为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从

另一个角度来说,宇宙宏观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相互聚集而成,如一

27
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相互聚集形成质子,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

相互聚集形成中子,质子和中子相互聚集形成原子核,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相互聚集形成原子,原子相互聚集形成分子,无数原子、分子等

相互聚集形成宏观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星系)。显然,从微观粒

子到宏观天体的形成是一持续的连续过程。在宏观天体形成之初的微

观粒子阶段,微观粒子就已受到宇宙空间正能外力+1 的收缩和聚集

作用,正是由于正能外力+1 的收缩和聚集的“力”的属性,才使宇宙

空间的微观粒子相互聚集,并逐步演化聚集成宏观天体。因此,我们

不能说宏观天体的收缩和聚集是受到正能外力+1 的作用,而微观粒

子受到的是另一种“力”的作用。

宇宙是统一的,宇宙正能外力+1 与负能斥力-1 也是统一的。根据正

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理论,在微观物质领域起作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

互作用,可视为正能外力+1、负能斥力-1 在微观粒子领域的表现形

式,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本质上仍是正能外力+1、负能斥力-

1。以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理论,能量物质具有自然流动(或运动)

的属性,而质量物质没有自我运动的属性。所以,微观粒子没有自我

转动的禀性,微观粒子的自旋和运动是正能外力+1、负能斥力-1 交错

对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布朗的花粉运动(水分子的运动)等。正能

外力+1、负能斥力-1 是微观物质领域粒子“自旋”的原动力。

《天体的横向运动及“宇宙第一推动力”

28
天体(星体)的横向运动或行星(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第一

推动力”问题,一直是天体力学中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揭示天体(星

体)横向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是天文物理学家们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

牛顿万有引力描述的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

直线吸引力,万有引力在天体(星体)的横向运动或行星(地球)围

绕太阳的运动中只提供“向心力”
,而不能产生天体(星体)横向的

第一推动。牛顿自己也承认万有引力不能解决天体(星体)的横向运

动,于是把天体(星体)横向运动“第一推动力”归于“上帝”之手。

单一的引力对天体(星体)的作用只能是直线相吸引,不会产生

天体(星体)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运动,因此,牛顿单一的引力理论

不可以诠释天体(星体)的横向运动,引力不是宇宙“第一推动力”。

以星系红移宇宙膨胀为根据的单一的斥力同样不可以诠释天体(星体)

绕日的横向运动。单一的斥力的作用只能是直线相互远离,不会产生

天体(星体)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运动,因此,单一的斥力理论不可

以诠释天体(星体)的横向运动,斥力不是宇宙“第一推动力”。

爱因斯坦以“时空弯曲(引力)”和“宇宙常数项(斥力)
”组合而成

的“引力、斥力”的宇宙模型,连爱因斯坦自己都觉得这是一个死寂

静态的宇宙,而特声明放弃了以“宇宙引斥力”配对的宇宙模型!试

想同一天体怎么可能既有引力,同时又有斥力?天体在向外斥力辐射

的同时,又如何将已向外斥力辐射的“斥力”以“引力”拽回?这显

然是荒谬和不自洽的。如将同一质量天体(星体)为载体的引力与斥

力视为一矛盾体,则是假的、杜撰的矛盾体,更是对哲学的矛盾学说

29
的错误理解和运用。因此,以同一天体为载体的引力、斥力理论不可

以诠释天体(星体)的横向运动,
“引力、斥力”不是宇宙“第一推动

力”。

古今中外的学者在宇宙学领域已经建立起诸多的模型和理论,虽然理

论的论述与物理名词的运用迥异,但总体都是在单一的引力,单一的

斥力,以同一天体(星体)为载体的引力、斥力这三种力学观指导下

建立的理论,这些理论试图诠释天体(星体)横向运动的宇宙

第一推动力,但终因上述三种力学观是错误的,才导致不能诠释天体

(星体)的横向运动,陷入不能揭示宇宙“第一推动力”的困惑。

宇宙所有天体(星体)都是在发光发热表现出向外的热辐射,表明天

体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更不存在天体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在

太阳系内天体(星体)绕日横向运动的“切线力”
,本质是太阳系在

宇宙背景整体场正能外力+1 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太阳系内天体(星

体)之间相互负能斥力-1 对抗、搓揉、搅动的结果。

宇宙背景正能外力(+1)收缩和聚集的自然属性,促使“浸泡”在正

能外力(+1)中的天体(星体)随正能外力(+1)的收缩和聚集而相

互靠拢和聚集,而天体(星体)在相互靠拢和聚集的同时,天体(星

体)之间又相互在负能斥力(-1)对抗、相互排斥,导致天体(星体)

之间的相互搓揉、搅动和缠绕,从而形成天体(星体)之间的横向运

动。

自然正能外力(+1)作用太阳系使太阳系行星向太阳聚集,由于太阳

负能斥力场(-1)与行星负能斥力场(-1)的存在,使其行星在向太

30
阳聚集的过程中与太阳斥力场相互斥力对抗、相互搓揉、搅动和缠绕,

从而形成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横向运动,即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

的螺旋渐进运动。这就是天体(星体)横向运动的原因,同时也说明

正能外力(+1)和负能斥力场(-1)的相互作用即是“宇宙第一推动

力”。

《行星须经历三种自然规定的顺转、停转、逆转》

科学家用雷达探测金星表面,根据反射回来的雷达波特征发现金

星相对于太阳系其他行星是处于逆向自转。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

东落。金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且与黄道

面接近重合,其公转速度约为 35km/s,公转周期约为 224.70d。不过

金星逆向自转十分缓慢,其自转周期却为 243d,也就是说,金星的自

转日一天比一年还长。金星的逆向自转使天文学家们产生了极大兴趣,

为金星设想了许多逆向自转的理由和假设,如金星被一个大质量天体

碰撞,使金星上下颠倒;太阳对金星的潮汐作用;地球、水星的引力

拖拽等。由于这些理由和假设均未脱离引力观的束缚,因此不可以诠

释金星逆向自转的原因。

以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天体没有自我运动的属性,天体的运动

是“力”作用的结果,而“力”的本质是能量。因此可以说,推动天

体运动的“力”是能量(流),天体的运动反过来又是对能量(流)运

动(流动)的反映。依此原理,通过金星的逆向自转,反映出推动金

31
星逆向自转的“力”或能量(流)是逆向自转的能量(流)。

金星虽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但金星最初自转轴原本就是向

下的低于银道平面的行星。因此,西升东落是自转轴向下低于银道平

面的金星的“顺向自转”
(同天王星)
。东升西落是自转轴向上高于银

道面的行星的“顺向自转”
。如以向上高于银道面的行星的“顺向自

转”来理解金星的“顺向自转,金星的“顺向自转”自然就被误读为

“逆向自转”
。在自然外力的作用下随着金星螺旋渐进太阳,金星与

太阳的斥力对抗进一步增强,金星自转轴逐步向下竖立。以金星的现

状,金星已外于与太阳相互斥力场对抗的梯度强圈层。随着金星螺旋

渐进太阳,金星将受到太阳斥力场的“碾磨”而间接固体破坏,直至

爆炸、解体,这是金星(包括太阳系其他行星)演化的必然趋势和结

果。

太阳在自然外力收缩、聚集的作用下,太阳源自核心能量释放形

成太阳的斥力场,太阳的斥力场在与邻近恒星系斥力场的相互对抗中

成为椭圆,且椭圆的短径朝向恒星系,椭圆的长径背离恒星系。太阳

的椭圆斥力场便是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道。同理,太阳系行星在自然

外力收缩、聚集的作用下,都源自自身核心能量释放形成行星的斥力

场,行星斥力场与太阳斥力场的相互对抗,使行星斥力场成为椭圆,

且椭圆的短径朝向太阳系,椭圆的长径背离太阳。太阳系在自然外力

收缩、聚集的作用下,太阳与太阳系行星相互斥力场对抗、搓揉、搅

动和交错对流摩擦,由此形成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公转”

和“自转”的角动量,使其太阳系行星形成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的“公

32
转”
“自转”。以自然外力的观点,太阳的椭圆斥力场即行星运行的轨

道并不是封闭的椭圆轨道,而是开放的螺旋渐进的椭圆轨道。在自然

外力作用下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轨道螺旋渐进,随着太

阳系行星逐步螺旋渐进至太阳斥力场的梯度强圈层,行星与太阳的相

互斥力场对抗增强,使行星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相对于之

前减慢,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对于之前变长,致行

星由原本的“顺向自转”转为“矢步停转”,进而“逆向自转”,即自

转轴向下低于银道平面的行星由西升东落的“顺向自转”转换为东升

西落的“逆向自转”
,而自转轴向上高于银道面的行星由东升西落的

“顺向自转”转换为西升东落的“逆向自转”
,这种转换才是行星真

正意义上的“逆向自转”。这就是行星必须经历三种自然规定的顺转、

停转、逆转的原因。

《太阳系行星三种不同姿态“自转轴”形成的原因》

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在太阳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和

“自转”,而且每个行星的自转轴均表现出不同的倾斜姿态。

是什么原因造成八大行星如此不同的自转轴倾斜角?以自然外力和

自然斥力观,行星距离太阳远,说明行星处在太阳相互斥力对抗的梯

度能级的弱圈层;行星距离太阳近,说明行星处在太阳相互斥力对抗

的梯度能级的强圈层。行星极轴的倾斜角与太阳的距离成正比,与行

量的质量成反比。

33
太阳系在自然外力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椭圆

轨道螺旋渐进,从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的梯度能级的弱圈层,螺旋渐

进至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的梯度能级的强圈层。行星在螺旋渐进太阳

的过程中,行星斥力场与太阳斥力场相互斥力对抗增强,行星“自转

轴”从最初与太阳纬向自转的赤道水平面斥力场大致平行的状态(太

阳纬向自转的赤道水平面斥力场,是自然外力作用下八大行星共同纬

向螺旋渐进太阳大抵同一水平面上的公转运行轨道)
,逐步转为与太

阳纬向自转的赤道水平面斥力场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姿态。而远离太阳

的行星(天王星)的“自转轴”之所以表出现睡姿态的“自转轴”
,原

因是远离太阳的行星(天王星)处在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的弱圈层,

所以行星(天王星)的“自转轴”与太阳纬向自转的赤道水平面斥力

场成水平状态,犹如同水平于太阳纬向自转的赤道水平面斥力场上的

“漂木”
。随着行星(天王星)在自然外力的推动作用下逐步螺旋渐

进太阳,与太阳斥力对抗逐步增强,行星(天王星)的“自转轴”便

会徐徐由水平姿态转为倾斜姿态,如地球自转的倾斜自转轴。

在自然外力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行星始终螺旋渐进太阳,其睡姿态

的“自转轴”参照太阳的自转轴朝向成为倾斜的“自转轴”。随着行

星螺旋渐进进入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的强圈层,行星的自转轴便“竖

立”起来,例如金星在自然外力作用下,已螺旋渐进至太阳梯度能级

的强圈层,金星在与太阳相互强斥力的对抗中,实际上金星的“自转

轴”已过渡为“垂直竖立的自转轴”,也就是说,金星“垂直竖立的自

转轴”已与太阳的“垂直竖立的自转轴”的姿态一致。

34
远离太阳的行星(天王星)在自然外力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均会由

“睡姿态的自转轴”→“斜姿态的自转轴”→“竖姿态的自转轴”,这

是太阳系行星在螺旋渐进太阳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依据天体能量和质量物质显著性的“纬进极出”的原理,太阳系行星

在围绕太阳纬向水平面斥力场公转的过程中,如果行星距离太阳纬向

水平面斥力场较远,行星处在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的梯度能级的弱圈

层,行星自转轴(行星南纬、北纬)只能与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呈

平行的睡姿态。这说明,行星处在太阳梯度能级的弱圈层,行星表现

为“睡自转轴”的运动姿态,行星自转轴如同海洋漂木,平躺在公转

的轨道面上。行星在梯度能级的弱圈层中行星自转轴不可以翘起来,

更不可以竖立起来。因为,行星与太阳因距离较远,相互斥力场对抗

强度不够,行星自转轴只能水平于公转轨道面。行星自转轴水平于公

转轨道面“睡着自转”,这是所有太阳系行星必须经历的初始过程,

是普遍性的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1)的互反交错对流

的相互作用下,宇宙中每一天体都会产生“自转”和“磁”的现象,

因此每一天体也都存在自转轴和磁极轴,且天体的自转轴与磁极轴不

重合。

《太阳 11 年周期 180 度径向运动和“磁极”转换的原因和本质》

宇宙背景自然正能外力对银河系的收缩、聚集并渗透到银心焦点

35
对抗,促使银心自然负能斥力发射,由此形成梯度能级的正能外力(+1)

与梯度能级的负能斥力(-1)的两力交错键链耦合、对流和摩擦。银

河系外梯度能级的正能外力(+1)聚射流可视为正电场 A 磁极(N 磁

极)的聚射流,银心梯度能级的负能斥力(-1)辐射流可视为负电场

B 磁极(S 磁极)的辐射流。河外梯度能级的正能外力(+1)聚射流

(正电场 A 磁极)与银心梯度能级的负能斥力(-1)辐射流(负电场

B 磁极)两力相互反方向交错对流,使其偏压正电性 A 磁极(N 磁极)

的聚射流与偏压负电性 B 磁极(S 磁极)的辐射流,在银河系互反交

错对流作用于猎户座支旋臂并贯穿作用于太阳,促使太阳磁极轴通过

弯曲的猎户座支旋臂——双螺旋旋臂的路径而朝向银心,太阳磁极轴

朝向(弯曲指向)银心的一端电偏压为负电性的 S 磁极,而另一端则

电偏压为正电性的 N 磁极,从而既定太阳的 N、S 磁极的固定朝向。

天文观测发现,每隔 11 年,太阳就会经历一次 180 度的磁极完

全转换,此时太阳的南北磁极就会颠倒过来,即磁北极会变成磁南极,

磁南极则变成磁北极。

实际上太阳磁极的转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阳磁北极变成磁

南极、磁南极变成磁北极。太阳的“磁极”转换只反映太阳每 11 年

受木星的一次支点的撬动作用的径向运动,即在木星的这一支点撬动

下,太阳南半球径向“转动”到北半球,太阳北半球径向”转动”到

南半球,这只是太阳南北半球的转换,而太阳的磁极并没有转换,在

自然正能外力(+1)聚射流和自然负能斥力(-1)辐射流(两力)互

反交错对流的作用下,太阳南磁极仍然是通过猎户座支旋臂弯曲中指

36
向的是银心,太阳的北磁极仍背离银心。就好比指南针,无论指南针

托盘怎样转动,指南针始终朝向南极。太阳磁极的“转换”,说明太

阳除了在背景正能外力作用下有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和自转的纬向

运动,同时还存在太阳“磁极”转换的径向运动,是太阳的径向运动

导致太阳的“磁极”转换。那么,太阳的径向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以太阳 11 年周期“磁极”转换为线索,我们搜寻到太阳系中的木星。

如太阳黑子、日冕、耀斑、日珥的爆发均存在 11 年周期,且都与木

星 11 年周期性光顾太阳近日点、远日点存在必然联系。每当木星运

行到太阳的近日点或远日点,除了太阳黑子数量增加之外,太阳耀斑

和日冕的爆发也处于高发期,异常频繁。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

个支点,可以撬动天体。而符合撬动太阳的这个支点正好是木星。

当木星 11 年一次运动至太阳近日点时,以木星质量所释放的自

然负能斥力足以成为太阳“磁极”转换阻尼的支力点。此时,木星辐

射流的电偏压负电性负能斥力的推斥、拨动,迫使太阳径向运动 180

度,太阳南半球转换到北半球,太阳北半球转换到南半球,而太阳的

N 磁极和 S 磁极并没有随之转换。太阳每 22 年经历两次“磁极”转

换,完成“自转”一周(360 度),22 年称为海尔周期。

结论:太阳虽然受木星近日点的拨动而发生 180 度自转轴径向倒

转,但贯穿于太阳的两力反向交错的 N、S 磁力线使其太阳的磁极轴

始终固定指向。太阳的自转轴径向倒转,而磁极轴 N、S 磁极的朝向

不倒转。

37
《太阳“黑子”及“黑子”11 年周期爆发的原因》

自从 1610 年伽利略发现了太阳“黑子”现象后,人类便对太阳

“黑子”活动乐此不疲地观测和研究。1826 年,德国的天文爱好者施

瓦贝用一架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他发现每过约 11 年,太阳活

动就很激烈。在最活跃的时候,太阳“黑子”数目增多,称作“黑子

极大”过 5-6 年,太阳“黑子”数目减少到极小值。这时太阳几乎没

有一个“黑子”。然后,太阳“黑子”活动重新又开始,直至太阳“黑

子”数目再一次达到极大值。他把这种周期性现象称作一个“太阳黑

子周期”。太阳“黑子”的多少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强弱程度,所以。天

文学家常把太阳“黑子”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
。国际天文学界将

“黑子”变化周期进行了排序,从 1755 年开始的那个 11 年称作第一

个黑子周,到了 1998 年,太阳进入了第 23 个黑子周。1861 年,德国

天文学家施伯雷尔发现,在每一次太阳黑子(11 年)周期,“黑子”

的出现都遵从一个规律:当每个周期终了时,太阳“黑子”开始在高

纬区两极出现,然后数量不断增加,向低纬区赤道发展,直到达到周

期的顶峰。那么是什么引起太阳每 11 年出现一次“黑子”高峰期呢?

太阳是太阳系恒星,太阳斥力风的“搅动势能”可以直接影响行

星,使行星发生诸如近日点地球南半球“厄尔尼诺”、近日点火星南

半球发生大尘暴、近日点木星南半球发生气旋湍流——“大红斑”等

现象。既然太阳能够影响行星,那么反过来行星可以影响太阳吗?答

案是肯定的!

38
在宇宙背景场正能外力作用下,木星围绕太阳的椭圆负能斥力场

轨道螺旋渐进。木星绕日公转周期约 11.86 个地球年,恰好与太阳黑

子 11 年周期基本相吻合。以此推论,太阳“黑子”活动周只能参照

木星,是木星与太阳的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当木星运行至太阳的近日点,在背景场正能外力收缩、聚集的作

用下,木星与太阳在梯度能级的强圈层相互对抗的势能增强。此时木

星与太阳在近日点相互对抗,促使太阳表面间接“固体破坏”形成“黑

子”,或者说是太阳受木星的影响产生斑点湍流,太阳“黑子”出现

极大值。当木星运行至太阳的远日点时,木星与太阳的斥力对抗势能

减弱,木星对太阳的间接“固体破坏”减轻,太阳“黑子”出现极小

值。这就是自然外力作用下,太阳与木星相互斥力对抗太阳“黑子”

11 周年爆发负原因。

《太阳黑子“磁极”11 年周期性相互逆转的原因》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

这就是太阳“黑子”
。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

缓慢地从 6000 C°降至 4000 C°,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

阳表面。在“黑子”中心最黑的部分被称作本影,本影是磁场最强的

区域。本影周围不太黑、呈条纹状的区域被称为半影。“黑子”随太

阳表面一起旋转,大约经过 27 天完成一次自转。
“黑子”具有明显的

磁场,且太阳南北两半球“黑子”的磁极是相反的。如果北半球处在

39
“黑子”群前面的先行“黑子”具有正磁极的话,那么在南半球的先

行“黑子”则具有负磁极;但同一半球“黑子”的极性是相同的。它

们的对应关系随着“黑子”11 年周期性变化而相互逆转,所以根据

“黑子”磁场极性来划分一个太阳活动整周期不是 11 年,而是“黑

子”11 年周期的两倍,即 22 年,称为磁极性转换周期,简称为太阳

活动磁周期。
“黑子”的这一重要特征是 1913 年海尔(C.E.H2aⅠe)

发现的,所以太阳“黑子”22 年磁周期又叫“海尔周期”

在前面论文中,已阐述太阳 11 年周期“磁极”转换并不是太阳

真正意义上的“磁极”转换,而是太阳受木星在近日点、远日点的撬

动作用而发生的太阳 180 度径向倒换运动,致使太阳南北半球的相互

转换。因太阳 N、S 磁极轴并不随太阳 180 度径向运动,所以太阳南

北半球相互转换后,太阳南半球由原来朝向南磁极转为朝向北磁极,

太阳北半球由原来朝向北磁极转为朝向南磁极。这一现象被误认为是

太阳的“磁极”转换。同理,太阳“黑子”11 年周期性变化而相互逆

转,也不是太阳“黑子”真正意义上的磁极相互转换,而是太阳受木

星撬动作用太阳南北半球相互转换后,原太阳南半球的“黑子”仍留

在原处成为北半球的“黑子”,太阳北半球的“黑子”仍留在原处成

为南半球的“黑子”
。这一现象也被误认为是太阳“黑子”的相互逆

转。

银河外梯度能级的自然正能外力(背景场聚射流)与银心梯度能

级的自然负能斥力(天体场辐射流)两力反向交错贯穿太阳系,使太

阳系 N、S 磁极轴固定朝向(指向)银心。就是说,太阳及行星无论

40
纬向“公转”和“自转”,还是径向 180 度“自转”
,太阳和行星的 N、

S 磁极轴都是通过弯曲的猎户座支旋臂固定朝向(指向)银心。所以

太阳“黑子”磁极的转换,本质是木星撬动作用下的太阳南北半球 180

度径向倒换转动,也仅是太阳南北半球的相互转换,而不是太阳“黑

子”跟随太阳南北半球的相互转换而转换,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磁极

转换。

《日冕超高温的原因》

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日冕层,它是大气层中最厚的一层。可以

延伸至几个太阳半径处,且无明显的边界。

在 1869 年和 1870 年观测日全食时,人们发现一条绿色谱线。起

初天文学家以为是太阳上的一种新元素,给它起名为“氦”。经过多

年研究后,瑞典光谱学家艾德伦发现它是一种残缺的铁原子——铁离

子,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铁,它被剥夺了近一半的电子。剥掉外层电

子是容易的,但驱逐内层电子却很不容易,它们消耗的能量相差二三

十倍。如此剥离电子,说明日冕温度超过 100 万 C°。

日冕层为什么具有如此高的温度呢?最初,人们提出一种“声波

加热机制”
,这种解释一直采用了 30 年。20 世纪 70 年代末,科学家

们从太阳内部结构或其他种类波进行思索,但都没有找到答案。

以自然外力(+1)和自然斥力(-1)的观点,宇宙中自然外力(+1)

和自然斥力(-1)都是能量物质。自然外力(+1)是宇宙背景场整体

41
的具有冷的收缩和聚集属性的能量物质;自然斥力(-1)是源自个体

天体(星体)核心具有热的膨胀和排斥属性的能量物质。宇宙中每一

质量天体(星体)的形成和演化都源于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

1)的相互作用。所以,太阳日冕层的形成理应是自然外力(背景场

聚射流)与太阳自然斥力(天体场辐射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的冷收缩与太阳自然斥力(天体辐射

流)的热辐射在太阳表面附近的梯度能级强圈层相互对称交错和对抗

(阻抗)
,自然形成一个罩在太阳表面的囚禁、约束圈层,如同微波

炉的炉壳。

太阳在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其太阳

内部核心自然形成因自然外力的聚集而形成的高温、高压的对抗焦点,

且对抗焦点因高温、高压进而质能转换形成源自太阳内部核心的超高

温的微波辐射(流)
。太阳发射出的超高温的微波辐射(流)被太阳

表面的囚禁、约束圈层罩住,使太阳辐射出的超高温微波辐射不能完

全逃逸至深空,但被囚禁、约束在圈层内的微波辐射通过不断地积累

持续冲击着囚禁、约束圈层,最终形成太阳表面超高温的日冕层。

日冕层时大时小的原因,与太阳活动周期相关联,如当 11 年周

期的木星运行至近日点吋,太阳与木星的斥力对抗增强,太阳日冕层

扩大;当木星运行至远日点时,太阳与木星的斥力对抗减弱,太阳日

冕层就缩小。

总之,宇宙背景场整体自然外力(+1)与太阳自然斥力的相互作

用是太阳日冕超高温的原因。

42
《“蒙德尔极小期”的原因》

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天文学家斯波勒发现,在 1645 年到 1715

年期间,人们很少看到太阳黑子活动。紧接着,英国天文学家蒙德

尔指出,这 70 年太阳活动一直处于极低水平,太阳黑子平均数比通

常 11 年周期中黑子极少的年份还要少,有时连续多年连一个黑子也

没有,称之为“蒙德尔极小期”
。地球在“蒙德尔极小期”的 70 年

正好处于小冰河期。

2015 年 7 月 10 日,英国《每日邮报》援引英国女科学家瓦伦

蒂娜.扎尔科瓦(VaⅠentinaZharkova)在 2015 年英国国家天文会

议上的报告内容报道称,2030 年后,太阳活动将减少 60%,太阳会

休眠,地球将大幅降温,气温将接近 1645 年的“小冰河期”。2015

年 7 月 13 日,瓦伦蒂娜告诉彭博新闻,根据她提出的太阳活动的新

模型,15 年后,在 2030 年左右,太阳活动将会急剧减少,而这一

状态将持续约 33 年。她强调,人类可能因此经另一小冰河期,因为

太阳辐射会减少 2W/m2,但前提是,太阳活动减少到 1645 一 1715 年

的水平。另根据 2010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地球再次经历长达

70 年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只会比不经历

极小期低大约 0.1 C°。与此同时,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地球升温

幅度却可能高达 3~4 C°。

为什么会有“蒙德尔极小期”呢?其原因是,在自然正能外力

43
(背景场聚射流)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当太阳运行至恒

星系或恒星群(团)椭圆斥力场的短径时,太阳处于“夏季”
,这时

如木星也运行到太阳椭圆斥力场的短径,就形成多级短径的叠加,

相互之间斥力对抗更加强烈,此时,太阳的黑子可出现持续性极大

值,这是木星 11 年周期由太阳长径运行至太阳短径导致太阳黑子极

大值的原因。反之亦然,当太阳运行至恒星系或恒星群(团)椭圆

斥力场的长径时,太阳处于“冬季”,这时如木星也运行到太阳椭圆

斥力场的长径,就形成多级长径的叠加,相互之间斥力对抗持续减

弱,太阳的黑子出现持续的“蒙德尔极小期”。太阳黑子的极大、极

小影响到地球,就使地球出现炽热期和寒冷期。由此可见,宇宙中

天体多级四季(夏季和冬季)的叠加及木星绕太阳的周期变化,是

影响太阳黑子周期变化的原因。地球 70 年的小冰河期可参照地球随

太阳多级四季叠加的原理,而地球 11 年气侯的冷热变化,可参照木

星围绕太阳近日点和远日点 11 年周期的运动的原理。

既使地球出现瓦伦蒂娜.扎尔科瓦所预言的“小冰河期”,但按

照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相互作用理论,随着

地球螺旋渐进太阳,地球与太阳相互负能斥力对抗增强,地球接收

到的太阳辐射会增加;所以在“小冰河期”地球的气温降低是有限

的。另一方面,在自然正能外力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地

球除了与太阳相互负能斥力对抗增强外,自然正能外力在地球核心

的焦点对抗,质能转换会更强烈,即使在“小冰河期”地球核心的

温度也只会升高,不会降低。这是在自然正能外力(+1)作用下地

44
球螺旋渐进和“纬进极岀”的原理所决定的。

《太阳耀斑、日珥的成因》

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一般认为

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

上(常在黒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

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

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2014 年 10 月 22 日,太阳表面释放一个超

级太阳耀斑,被命名为“AR12192”
,其面积比地球大 14 倍,接近于

木星。它的等级达到 X1.6 级,是迄今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观测到最明

亮的太阳耀斑。耀斑是太阳上一种强烈的、短暂的能量释放过程。从

地面光学观测来看,耀斑是太阳表面亮度增强的区域。从 X 射线和射

电辐射观测来看,耀斑是一种噪声爆发。它们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几个

小时。耀斑是先在日冕低层开始爆发的,后来下降传到色球。用色球

望远镜观测到的是后来的耀斑,称为次级耀斑、色球耀斑。色球耀斑

按面积分为 4 级,由 1 级至 4 级逐渐增强,小于 1 级的称亚耀斑。耀

斑的显著特征是辐射的品种繁多,不仅有可见光,还有射电波、紫外

线、红外线、X 射线和伽马射线。耀斑向外辐射出的大量紫外线、X 射

线等,到达地球之后,就会严重干扰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使得部分或全部短波无线电波被吸收掉,短波衰弱甚至完全中断。

日珥是色球层的耀斑爆发产生的,耀斑爆发时,大量物质被抛射到空

45
中,即日冕层中。这些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又落回色球层,被抛射又

落回色球层的这部分物质形成了日珥。日珥是非常奇特的太阳活动现

象,其温度在 5000~8000K 之间,大多数日珥物质升到一定高度后,

慢慢地降落到日面上,但也有一些日珥物质漂浮在温度高达 200 万 K

的日冕低层,即不降落,也不互解,就像炉火熊熊的炼钢炉内居然有

一块不化的冰一样奇怪。另外,日珥物质的密度比日冕高出 1000~

10000 倍,两者居然能共存几个月,今人费解。

以自然外力和自然斥力理论,自然外力即是能量物质的正能外力,自

然斥力即是能量物质的负能斥力。正能外力对太阳的收缩和聚集是对

太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供给,这为太阳的持续

燃烧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正能外力在太阳核心的焦点对抗,使太

阳核心能量囤积,进而促使太阳源自核心负能斥力发射,为太阳耀斑、

日珥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来源,这是太阳耀斑、日珥产生的内在因素。

以太阳耀斑 11 年活动周期,这不得不考虑太阳外部的天文因素,那

就是木星的作用。木星每 11 个地球年周期性的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

“公转”,要么处在太阳的短径(近日点),要么处在太阳的长径(远

日点)
。当木星处在太阳的短径(近日点)时,木星与太阳的相互斥

力对抗增强,太阳进入活动期,促使太阳耀斑爆发和日珥的产生。木

星处在太阳的长径(远日点)时,木星与太阳的相互斥力对抗减弱,

太阳的耀斑和日珥相应的减少。这就是太阳耀斑和日珥产生的外部的

天文因素。

46
《太阳五分钟振荡(日震)的成因》

太阳是银河系猎户座支旋臂里的一颗普通恒星,为炽热的气体星

球。表面温度 5770K,中心温度 1500 万 K。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

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太阳的化学成分:氢约占 71%。

氦的占 27%,其它元素包括氧、碳、氖、铁和别的重元素占 2%。太阳

核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核聚变是在核心将氢聚变成氦。每秒中

有超过 400 万 t 的物质在太阳的核心转化成能量,产生中微子和太阳

辐射。到目前为止,太阳大约转化了 100 个地球质量成为能量。根据

对太阳光谱线的观测,太阳光谱线一会儿红移(呈膨胀)
,一会儿紫

移(呈收缩),约隔 5min 转换一次。按多普勒效应原理,这意味着太

阳在有规律地涨缩,犹如太阳在呼吸。有人曾根据谱线位移计算,太

阳表面起落的垂直速度约为 200m/s,人们把太阳的这一特殊现象称

之为太阳 5min 振荡。1960 年发现的太阳 5min 振荡如同地球上的地

震,并导致十余年后日震学的确立。但至今人们不了解太阳 5min 振

荡的激发机制。

太阳每秒中有超过 400 万 t 的质量物质在其核心转化成能量物

质,但太阳的质量物质并不因此而减少。以自然正能外力+1 和自然负

能斥力-1 理论,这是因为大于力的自然正能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

在对太阳(太阳系)收缩、聚集的过程中,会将能量物质和太阳周边

宇宙空间的微观质量物质全周立体地注入太阳。同时,自然正能外力

+1(背景场聚射流)在太阳核心焦点(惯性囚禁约束靶点)对抗和能

47
量囤积,引发太阳核心核聚变(质能转换)并产生辐射能量,当太阳

核心囤积的辐射能量达到极限时,便由太阳核心向外释放出能量,表

现出太阳的膨胀,即出现紫移(针对地球,紫移是向我们而来的物质)。

太阳核心的能量得以释放后,太阳在自然正能外力(+1)的收缩和聚

集的作用下,太阳整体被收缩恢复为常态,即出现红移(注:针对地

球,红移是离我们而去的物质)
。太阳表现出的紫移、红移每 5min 出

现一次,即形成太阳 5min 振荡。5min 振荡是“小日震”,50min 振荡

是“大日震”。总之,自然正能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在太阳核心焦

点(靶点、零节点)对抗,同时源自太阳核心焦点(靶点、零节点)

自然负能斥力-1(太阳辐射流)辐射,是太阳 5min 振荡(包括太阳

50min 振荡)及太阳物质供给(+1)与物质损失(-1)的激发机制。

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1)聚射流在太阳核心焦点对抗,不仅形

成太阳 5min 振荡(包括太阳 50min 振荡),也使太阳中心温度高于表

面温度,形成核反应区、对流层、大气层的圈层结构。太阳表面产生

的“日震”
“太阳风(斥力)”
“日珥”
“冕洞”
“黑子”
“米粒组织”
“熔

渣”
“耀斑”
“日海”
“可视觉日晕”等现象。这些均是背景场自然正能

外力(+1)聚射流以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在对太阳的能量物质供给,

并同时也聚集在太阳核心焦点对抗,促使太阳核心能量囤积,质能转

换,负能斥力发射所产生的结果。宇宙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1)与

太阳自然负能斥力(-1)的互反交错对流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太阳天文

现象的根源和动力。

48
《太阳能量的来源》

据计算,太阳在一秒钟内辐射的能量高达 3.8×1025J,相当于

1.1×1016t 标准煤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能量。那么这么巨大的能量 E

是从哪来的呢?

以广义物质观,宇宙物质包括“质量物质”和“能量物质”
。“质量物

质”和“能量物质”仅仅是不同的物质形态。从传统的视觉特性角度

来理解,质量物质(M)是可视觉物质,能量物质(E)是不可视觉物

质;质量物质(M)是聚集形态的物质,能量物质(E)是离散形态的

物质。如从物质实体的角度,质量物质(M)是可视觉的质量体物质,

能量物质(E)是不可视觉的非质量体物质。

以广义的物质观,质量物质和能量物质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种转换

过程在宇宙中表现为质量天体(可视觉物质)与空间能量场(不可视

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这种相互转换最直观的形式,就是人们常

说的天体的演化。宇宙可视觉物质(天体)与不可视觉物质(空间能

量场)的相互转换过程,也是宇宙可视觉物质(天体)和不可视觉物

质(空间能量场)的运动过程。

宇宙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1)具有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表明自

然正能外力(+1)对天体的收缩和聚集是对天体的物质供给,所以,

本质上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1)聚射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对太阳的收缩和聚集就是太阳能量的来源。宇宙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

(+1)聚射流渗入到天体核心焦点(靶点)对抗,使天体核心能量囤

49
积,促使天体核心产生高温高压,引发天体内部质量物质向能量物质

的转化,迫使天体表现出发光发热、膨胀和能量释放。从天体核心向

四周立体辐射出能量物质(发射斥力=自然负能斥力-1),这一过程我

们视为天体能量物质的损失(质量亏损),如太阳的能量辐射(斥力

发射=自然负能斥力-1)。以物质不灭定律,天体辐射出能量(负能量

-1)是不会消失的,所有天体辐射的能量在宇宙空间相互交融、相互

叠加,即为整体的空间能量场(自然正能外力+1)
。反之,空间背景

能量场是整体共性(+1)的正性能量场,空间正性能量场(+1)以收

缩、聚集和囚禁的“力”的形式作用于太阳,由能 E 转质 M,这就是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制的成因》

20 世纪 70 年代太空探测发现,在地球轨道附近存在着实测值

约为 450km/s 以上的太阳风。对太阳风权威的解释是:太阳的最外

层大气,即日冕中的冕洞物质,诸如质子、电子、氦原子核等,持

续不断地向外膨胀,形成太阳按径向向外释放等离子流。由于日冕

层中不断进行着热核反应,有大量的热核能量被释放出来,使这一

区域的等离子体温度非常高,甚至超过 3×107 C°。在大量耀斑出

现时,核裂变与核聚变反应同时加强,使日冕局部区域的等离子气

温的温度超过 5×107 C°,核裂变产生的氢核以及聚变产生的氦核

及其他原子核的体积因高温而膨胀,膨胀力使得等离子流向太阳高

50
空浮升并远离太阳,形成太阳风。目前,人们认为,太阳风使彗星

形成的长长的彗尾朝着远离太阳的方向延伸;在地球高纬度区看到

的多彩的极光现象,也是推测,在约 100 个天文单位以外,太阳风

将与起源于银河系的星际气体交汇。太阳风所经过的空间范围称为

“日球层”。研究太阳风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已成为空间物理学中一

个新的科学分支一一日球层物理学。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太阳风的物理性质有了基本了解,

但是至今仍然不清楚太阳风是怎样起源和怎样被加速的。新近的太

空探测发现,不仅仅是太阳等恒星要产生太阳风,许许多多行星也

会出现“行星风”,即出现物质、能量外泄现象,而在行星上是没有

持续的“核爆炸”的。为此,人们会问:太阳风的真正成因是什

么?一些善于思索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太阳大气

通太阳风的形式不断地耗损其质量和能量,可是太阳风怎样得到等

离子体和能量供应的呢?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理论,

在自然(正能)外力(+1)的收缩、聚集作用下,宇宙中任何天体

都存在“立体进”“立体出”和“纬进极出”的两种质能相互转换的

走势。自然(正能)外力(+1)对太阳的收缩、聚集,一方面是对

太阳核心的核聚变(质能转换)体一一“类星体”的“立体进”“纬

进”的质量和能量的供给,另一方面是促使其太阳核心核聚变(质

能转换)体一一“类星体”以“立体出”“极出”的方式释放(损

失)质量和能量,被释放到太阳体外的质量和能量物质即是(形

51
成)源自太阳核心的太阳风(斥力场)
。以现有太阳质量,太阳获得

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的能量流是加速度的聚射能量流,太阳有能量

流的流进就有太阳能量流的流出,这就是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

制的成因。

通常认为,太阳风的等离子体来源于太阳大气层,来源于日冕

层熔沸物质的热核反应。太阳表面的热核反应虽然也能形成物质的

质能相互转化而产生能量释放,但这是局部的,并不能将太阳表面

的等离子体推向深空,只有悬于日核空腔中心,焦点对抗所成的核

聚变体一一“类星体”所产生的能量释放,才能将太阳表面的等离

子体及日冕层内因受到自然正能外力(背景场聚射流)囚禁、约束

的核反应物质,即未被转化的质子、电子、氦原子核等发射出太

阳。太阳表面持续不断的热核反应,使得太阳风更加强烈,更容易

被人们所观察,但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的相

互作用才是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制原动力。

《彗星、卫星、行星、恒星爆发的成因》

根据估算,在银河系大小的星群中,超新星(大质量恒星)爆

发的概率约为 50 年一次。大质量恒星爆炸时,光度相当于整个银河

系的总光度。恒星爆炸解体成为一团向四周膨胀扩散的气体和尘埃

的混合物,最后弥散为星际物质,恒星的生命就此结束。

依据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1)相互作用的理论,在自

52
然外力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宇宙中任一星体都将融入某

个星系系统之中并最终向星系中心螺旋渐进,这就是星系的“纬进

极出”的显著走势。
“纬进极出”的走势反映了宇宙物质的质能相互

转化,说明星系中任一星体在“纬进极出”总的趋势下,终将由质

转能,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星系中超新星爆发是一普遍现象,

是“纬进极出”的质能相互转换所决定的。

星系在自然外力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星系内部的恒

星螺旋渐进星系中心,致星系中心周围形成恒星“堆积”
,使其恒星

之间的相互负能斥力对抗、相互搓揉、碾磨更加强烈,也使星系中

心表现出更加明亮,热辐射显著。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某个恒星因不

能承受周边某个恒星或多个恒星对它的强斥力作用,或某个恒星在

与周边某个恒星或多个恒星的强负能斥力对抗中被搓揉、碾磨,被

间接破坏,便会引发这个恒星的爆发解体。这是发生在星系中心周

围的恒星级的超新星爆发。

在自然外力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彗星、卫星、行星

等大小不同质量的星球,从星系纬度进入星系,与星系中的恒星构

成相对独立的天体系统(如太阳系等)
。在这样的天体系统中大小不

同质量的星球(彗星、卫星、行星等)受自然外力收缩、聚集的自

然属性作用,围绕恒星螺旋渐进“公转”和“自转”,当螺旋渐进致

恒星梯度能级的强圈层时,这些大小不同质量的星球(彗星、卫

星、行星等)与恒星相互斥力对抗增强,被恒星强斥力场搓揉、碾

磨,致使这些大小不同质量的星球(彗星、卫星、行星等)的自转

53
速度变慢、矢步停转、逆向自转或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形成

尘埃星云、间歇性脉冲等。依此原理,宇宙中不存在,也不会产生

有高密度固态物的“中子星”或“奇点”。

如彗木相撞,彗星在梯度能级的强圈层与木星相互对抗和挤压中,

被间接固体破坏而解体,成为小块物质后,在自然外力收缩、聚集的

自然属性作用下被横向推入木星与木星相撞爆炸。所以,自然外力与

自然斥力的相互作用是彗星、卫星、行星、恒星爆发的成因。

《卫星、行星、恒星星云的成因》

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星云里

的物质密度很低,可是星云的体积十分庞大,常常方圆达几十光

年。星云的形状多姿多态,弥漫星云边界无规则:有环状星云、亮

星云、变光星云、球状星云、反射星云、暗星云等多种形状的星

云。无论是卫星星云、行星星云、恒星星云,本质上它们都是宇宙

自然正能外力(背景场聚射流)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天

体斥力场之间相互对抗、摩擦、碾磨所形成的气体尘埃。星云是体

外部的尘埃物质,而双极星云是星体内通过两极喷射出的能量气态

物质。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相互作用理论解

读,卫星星云、行星星云、恒星星云基本上都是以双星、多星在自

然正能外力(背景场聚射流)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双

54
星、多星相互自然负能斥力对抗、搓揉、碾磨、摩擦,至间接“固

体破坏”产生的气体尘埃。这些星体的气体尘埃因受自然外力收

缩、聚集的囚禁势能作用,星体表面产生的尘埃不能很快消失,尘

埃弥漫在星体周围形成以光年计算的多姿多态的星云。小质量天体

如卫星被“碾磨”形成卫星星云,卫星星云聚集和离散时间快于恒

星星云。如月球、金星现在已处于矢步停转,接下来随着月球、金

星在自然正能外力(背景场聚射流)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

螺旋渐进地球或太阳,月球、金星会逆向自转。在自然正能外力

(背景场聚射流)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地球负能斥力场

如同碾子与月球相互负能斥力对抗、搓揉和碾磨,终将月球表面间

接固体破坏而产生月球尘埃,月球产生的尘埃可以包裹着月球本

身,也可以至地球而包裹着地球形成环状卫星星云,也可以是在地

球与月球相互负能斥力场对抗的焦点处,形成不规则的弥漫卫星星

云。同理,太阳负能斥力场与太阳系任一行星相互负能斥力对抗

(金星已处于逆向转动的时期)
,同样会将行星表面间接固体破坏产

生行星气体尘埃,形成行星级星云。在自然正能外力(背景场聚射

流)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邻近恒星系负能斥力场太阳负

能斥力场相互斥力对抗、搓揉和碾磨,太阳表面被邻近恒星系负能

斥力场间接固体破坏,产生气体尘埃,形成恒星级星云。所以,自

然正能外力(+1)和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的相互作用是卫星、

行星、恒星星云的成因。

55
《火星近日点“大尘暴”的原因》

火星距离太阳约 2.28 亿 km,在地球轨道外侧,公转周期比地

球长。火星距离地球在 5570 万~12000 万 km 之间,太阳系八大行

星中除金星外,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观测数据证实火星的

结构与地球相似,它也有“地壳”“地幔”,火星直径为 6790km 大约

是地球的一半,体积约为地球的 1/7,质量约为地球的 1/9。火星的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火星自身轴线转一周是 24h37min,火星上的

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长 41min。

火星表面并不是死气沉沉,也有和地球类似的火星气侯现象,

最为著名的应该算是火星“夏季”尘暴。火星每 687 个地球日围绕

太阳椭圆轨道公转一周,用时差不多是 2 个地球年。火星的每个季

节变化持续的时间,比地球上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长近一倍(火星

每个季节约 171~172 个地球日)


。由于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它

的大气也非常稀薄,荒漠化的火星表面常常会有强大的尘暴出现,

影响的区域也非常大,甚至遍及全球。火星尘暴的持续时间很长,

一般是 3~4 月。火星大尘暴多发起于南半球和“诺阿奇斯”地区。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理论,太阳系在

自然正能外力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火星负能斥力与太阳

负能斥力相互对抗,同时也在围绕太阳的椭圆负能斥力场螺旋渐进

“公转”和“自转”运动。当火星运行至太阳椭圆负能斥力场短径

(近日点)时,火星南半球和“诺阿奇斯”地区与太阳距离相对较

56
近,至火星负能斥力场与太阳负能斥力场相互(天体场辐射流)对

抗增强,火星接受太阳的负能斥力热辐射能量也最多。此时,火星

处于炽热期,炽热期的火星在近日点受太阳强负能斥力热辐射流的

冲击作用,是火星近日点形成大尘暴的主要原因。

《太阳 25770 年周期四季及大冰期和大热期的原因》

我们把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太阳系,

太阳系处于银河系银盘边缘的猎户座支旋臂之中。在太阳系中还存

在许多恒星系、恒星群(团),太阳受邻近恒星系的作用,以“三星

一线”相互参照形成太阳自身的椭圆斥力场,太阳的椭圆斥力场便

是太阳系中行星运行的轨道。同理,太阳邻近的恒星系受恒星群

(团)或银心斥力风的影响,也会形成恒星系自身的椭圆斥力场,

太阳邻近恒星系的椭圆斥力场便是太阳的运行轨道。

天体的椭圆斥力场是形成天体“四季”变化的基本条件。太阳

围绕邻近恒星系的椭圆斥力场运动,表明太阳也有“四季”。我们把

太阳受自然外力+1(背景场聚射流)的推动,横向围绕着邻近恒星

系椭圆斥力场运动所形成的四季,称为太阳的基本“四季”。需要说

明的是,太阳的基本“四季”表明的是太阳运行在邻近恒星系的椭

圆轨道的(短径)近恒星系点和(长径)远恒星系点中太阳与邻近

恒星系斥力对抗的强弱,以及太阳处在邻近恒星系椭圆斥力轨道的

(短径)近恒星系点和(长径)远恒系点中所反映出的太阳的炽热

57
程度,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有与地球一样的四季。我们把处在邻近恒

星系椭圆斥力场(短径)近恒星系点的太阳,确定为太阳的“夏

季”,当太阳运行至邻近恒星系椭圆斥力场的(短径)近恒星系点

时,太阳的斥力与邻近恒星系的斥力对抗增强,太阳的炽热程度增

加,同时,也使太阳系中行星的温度增加。我们把处在邻近恒星系

椭圆斥力场(长径)远恒星系点的太阳,确定为是太阳的“冬季”。

当太阳运行至邻近恒星系椭圆斥力场的(长径)远恒星系点时,太

阳的斥力与邻近恒星系斥力对抗减弱,太阳的炽热程度降低,同

时,也使太阳系中的行星温度降低。恒星系椭圆斥力场的远恒星系

点和近恒星系点连线的两侧则是太阳“春、秋”两季。

太阳基本“四季”的周期,可根据水星进动与太阳围绕邻近恒

星系运动的相互关联来确定。水星绕太阳一周的进动,实质上是因

为水星依附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运动引起的。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

运动,其自身的椭圆斥力场也会随之摆动,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水星

围绕太阳每百年 1°39′70″的进动值看成是每百年太阳围绕邻近

恒星系椭圆斥力场运动的摆动值。这样我们就根据水星的进动值,

计算出太阳大约需要 25770 个地球年才能绕邻近恒星系 360 度一周

的进动。也就是说,太阳基本“四季”的一次轮回(周期)大约需

要 25770 个地球年(太阳每一季节平均为 6442.5 个地球年)。太阳

在 25770 个地球年的一次基本“四季”中,曾经历一次与邻近恒星

系椭圆斥力场在(短径)近恒星系点强斥力对抗和(长径)远恒星

系点的弱斥力对抗。相应在太阳椭圆斥力场内的八大行星,因为太

58
阳与邻近恒星系(短径)近恒星系点的强斥力对抗,而出现相对较

热的炽热期;或因太阳与邻近恒星系在(长径)远恒星系点的弱斥

力对抗,而出现八大行星相对较冷的寒冷期。太阳“四季”是太阳

25770 年周期性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形成,也是太阳(包括八

大行星)炽热期(膨胀)和寒冷期(收缩)产生的根源。除了太阳

“四季”外,还有恒星系、恒星群(团)、星系级的四季,如多级夏

季叠加、多级冬季叠加可以使太阳周期性的大冰期(收缩)和大热

期(膨胀)。以自然外力理论,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相互作用是太阳

25770 周期四季及大冰期和大热期的原因。

《地球南半球的四季是地球真实的基本四季》

地球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运动,出现冷暖气侯交替,形成地

球的四季。地球四季反映了地球处在太阳椭圆斥力场的不同位置,

所受到太阳不同的光照强度和不同的斥力对抗强弱,而显示出不同

的气候和温度变化。实际上地球在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公转的过

程中,由于地球赤道倾斜度的变化,使地球获得太阳热辐射能量有

梯度能级强弱的差异。一年中,在 12 月 22 日左右,地球处在太阳

椭圆斥力场短径(近日点)时,太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

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在 6 月 22 日左右,地球处在太阳椭圆斥力

场长径(远日点)时,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为冬季;在 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左右,地球处在太阳椭圆

59
斥力场远日点和近日点连线的两侧,太阳光直射在地球赤道上,分

别是北半球的春季、秋季和南半球的秋季、春季。以南北半球区

分,地球就有两个四季,一个是北半球的四季,一个是南半球的四

季。在这两个四季中究竟哪四季个能反映地球的真实四季呢?

以自然外力(+1)和自然斥力(-1)理论,宇宙中大、中、小

天体三星一线相互参照、相互作用是大、中、小天体(星体)椭圆

斥力场的成因,再有大天体的椭圆斥力场是中天体的运行轨道,中

天体的椭圆斥力场是小天体的运行轨道。如:太阳在自然外力

(+1)收缩和聚集的自然属性作用下围绕邻近恒星系椭圆斥力场螺

旋渐进运动,并与邻近恒星系斥力场相互对抗,致使太阳相对正圆

的斥力场成为椭圆的斥力场,太阳的椭圆斥力场便是地球围绕太阳

螺旋渐进的“公转”轨道。所以,邻近恒星系、太阳、地球三星一

线相互参照,由此形成太阳的椭圆斥力场和地球围绕太阳椭圆斥力

场螺旋渐进的“公转”轨道。

地球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公转”不仅受太阳光照强度的影

响,而且受太阳斥力对抗强弱的影响。所以,要从地球与太阳相互

斥力场对抗强弱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定义:地球运行至太阳的

近日点(太阳椭圆斥力场短径)是地球的夏季;地球运行至太阳的

远日点(太阳椭圆斥力场长径)是地球的冬季;地球运行至太阳的

远日点和近日点连线的两侧是地球的春、秋季。即:当地球处在太

阳的短径(近日点)时,地球南半球受到太阳光的直射,且与太阳

的斥力对抗增强(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当地球处在太阳

60
的长径(远日点)时,地球北半球受到太阳光的直射,且与太阳的

斥力对抗减弱(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地球处在太阳椭圆

斥力场远日点和近日点连线的两侧时,是地球的春、秋季。故地球

南半球的四季是地球真实的基本四季。

《天体 N、S 磁双极及朝向的成因》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理论,单由自然

正能外力(+1)的收缩、聚集而形成的单个球形天体,其天体内部

质量物质结构的排列总是均一的,均一的天体是不可以产生 N 磁极

和 S 磁极的,或者说球形天体自身不会产生偏正压的正电场(极),

或偏负压的负电场(极)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理论,对银河系

起收缩、聚集作用的梯度能级的自然正能外力(+1)是偏正压的正

电性(场)力,是共性的、大于力的供给能量流;源自银河系核心

的梯度能级的自然负能斥力(-1)是偏负压的负电性(场)力,是

个性的、小于力的损失能量流。没有流进流不出,没有流出流不

进。偏正压的正电性(场)力作用各级天体相互聚集,形成太阳

系、恒星系、恒星团等天体系统,并驱动这些天体系统最终螺旋渐

进银河系银心。

偏负电压的负电性(场)力的与偏正电压的正电性(场)力相

互交错、对流,改变和制约了银河系内各级天体内部质量物质的结

61
构和排列,并确定了银河系内各级天体的磁极极轴 N、S 的形成和固

定指向,即银河系内各级天体受正电性(场)力贯穿作用为偏正电

性的 N 磁极,而受负电性(场)力贯穿作用为偏负电性的 S 磁极。

同时,被自然正能外力与自然负能斥力贯穿的所有天体,被自然规

定只有顺逆单循环路径的磁力线,而没有互反交错的双向循环路径

的磁力线。单循环的磁力线不产生交错,也就没有磁力线之间的

“摩擦”,因此,银河系内各级天体 N、S 磁双极极轴及磁体仅是自

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相互交错对流贯穿作用下

的天体质量物质的一种顺逆结构和排列,故银河系内各级天体 N、S

磁双极所表现出的只是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

相互作用下天体自身质量物质表现出的磁力,而不是自然正负外斥

力。

银河系中,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两力

(能量流)反向交错对流、对抗,自然形成滚筒串珠电缆式缠绕方

式的双螺旋旋臂,太阳系位于猎户座旋臂的一支臂上,介于人马座

和尔修斯之间。受猎户座旋臂的支配,虽然地球受太阳的影响,在

宇宙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作用下围绕参照系太阳“公转”
,可地球及

太阳系行星的磁极极轴(N、S)并不直接指向太阳。原因是在自然

正能外力(+1)收缩和聚集作用下,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而太阳则携带太阳系行星围绕着邻近恒星系“公转”,恒星系则携带

太阳系围绕由恒星群组成的猎户座一支旋臂“公转”,支旋臂则携带

恒星系围绕着猎户座主旋臂“公转”,进而随猎户座主旋臂(滚筒串

62
珠电缆式缠绕旋臂)螺旋渐进银心。因此,太阳系、恒星系、恒星

群是在一条弯曲的旋臂上以滚筒串珠电缆式缠绕的方式在围绕银心

螺旋渐进,使其太阳及太阳系内行星的 N、S 磁极(轴)并不是就近

直接指向(朝向)“公转”的恒星系或太阳等背景物,而是通过弯曲

的猎户座对流反向交错的双螺旋旋臂(正负能量流路径)指向(朝

向)银心。所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贯穿

河内所有天体,这就是河内天体 N、S 磁双极及朝向的成因。

《指南针的成因和本质》

上节以自然正能外力与自然负能斥力的相互作用,解读了河内

各级天体 N、S 磁双极极轴及极轴固定朝向的成因。 以此原理可解

读指南针的成因和本质。

通常人们认为天体自身自然存在 N 磁极,和 S 磁极,其实,这

是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两力相互交错对流,

贯穿河内天体的结果。在背景场共性自然正能外力(+1)即偏压正

电性力(聚射流)与天体场个性自然负能斥力(-1)即偏压负电性

力(辐射流)的作用下,天体物质结构的顺逆排列被改变,且确定

了河内天体 N.S 磁极极轴的形成和指向。

天体物质结构原本是均一的并无 N、S 磁双极,银河系外侧背景

场偏压正电性力(聚射)贯穿银河系内所有天体,并通过弯曲反向

交错对流的双螺旋旋臂的路径直达银河系银心,而银心发射的巨大

63
的偏压负电性力(辐射)同样贯穿银河系所有大小天体(通过弯曲

反向交错对流的相互介质形成双螺旋旋臂的路径指向)直达河外。

自然正能外力(正电性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负电性力-1)在相

互穿越和贯穿银河系所有天体时形成了河内正荷磁感线和负荷磁感

线,河内正荷磁感线和负荷磁感线两线相互反方向贯穿、交换、交

错,形成了银河系内所有天体磁极极轴的固定指向。天体磁极极轴

(通过弯曲反向交错对流的双螺旋旋臂的路径指向)朝向银河内侧

的一方为 S 磁极(负极)
,天体磁极极轴(通过弯曲反向交错对流的

双螺旋旋臂的路径指向)朝向河外侧的一方为 N 磁极(正极)
,这就

是天体存在 N、S 磁双极的原因和根源。银河系各级天体无论质量大

小,其 N 磁极(正荷 A 磁极)均统一朝向银河外,S 磁极(负荷 B

磁极)均统一朝向河内,是固定的、普适的。因此,狄拉克猜想的

磁单极不存在,磁单极只能是狄拉克的错误猜想。

自由悬挂的“指南针”或“指北针”之所以始终固定的指向

“南”或指向“北”
(北斗星群参照系)
,也是依附于地球的磁性物

质,随地球 N、S 磁双极的固定指向,朝向河内为 S 磁极(负磁

荷),朝向河外为 N 磁极(正磁荷)。所以,指南针朝向(指向)的

方向是地球 N、S 磁力的方向,而不是正负外斥力的方向。

共性的正磁荷与个性的负磁荷归属于不同能量流的作用,共性

的正电磁荷是河外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聚射流作用的结果,个性的

负电磁荷是源自银河系自然负能斥力辐射流作用的结果,由此构成

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另一方面,由于共性的正磁荷与个性的负磁荷

64
各自频率不同,所以相互交错对流和通过而不重合。自然正能外力

(正电性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负电性力-1)相互渗透、交换、

交错形成银河系所有天体磁极极轴固定指向,形成地球的 N 磁极

(正荷 A 磁极)和 S 磁极(负荷 B 磁极),于是也就有了指南针。

上述即是河内所有的大小质量天体 N、S 磁双极极轴成因,也是

指南针固定指向的成因和本质。

《地球大冰期、大热期的原因》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冰川广泛分布时

期,如 6 亿~7 亿年前震旦期大冰期,2 亿~3 亿年前的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以及近二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据地质研究结论,地球平

均每二亿多年便会经历一次大冰期,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將地球

冰川周期与太阳系运动周期联系比较,我们会发现,银河系旋臂上

的地球随太阳绕邻近恒星系、恒星群团至银河系中心螺旋渐进运动

一周恰好也是二亿多年,这绝不是简单的巧合。这表明银河系自身

的斥力场或是银河系内的恒星系、恒星群(团)的斥力场,受周边

邻近星系或是受银心斥力场的影响,其自身斥力场均呈椭圆状,有

椭圆状的天体自然斥力场,就有天体潜在的、同时性的“四季”。

地球大冰期和大热期的产生是多因结果,不仅仅是地球围绕太

阳“公转”一种原因,就像因为有太阳系之外恒星系等的影响,水

星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近日点进动那样。由于地球随太阳绕邻近恒

65
星系、恒星群(团)一级围绕着一级绕银河系中心螺旋渐进运动,

致太阳所处的宇宙大环境也会随着太阳运行轨道周期性的变化,从

而也导致地球气侯随着太阳的周期性变化而周期性变化。如在星系

级别上,如两星系之间相互自然斥力对抗,对抗一面的斥力场自然

呈压缩状,表现出相对较热的椭圆短径区域,即为潜在的夏季;两

星系相互背离一面的斥力场自然呈远离状态,表现出相对较冷的椭

圆长径区域,即为潜在的冬季,相应地在长、短径的两侧,即为星

系潜在的春、秋季。再如地球随太阳、恒星系、恒星群(团)绕银

河系中心螺旋渐进运动,当地球螺旋渐进至银河系椭圆斥力场的长

径(远银心点)或短径(近银心点)时,就会出现地球的大冰期和

大热期的冷暖交替。在时间上,地球随太阳、恒星系、恒星群

(团)绕银河系中心一周约 2.5 亿年,地球随太阳、恒星系、恒星

群(团)螺旋渐进至银河系椭圆斥力场长径(远银心点大冰期),再

至银河系椭圆斥力场短径(近银心点大热期)约需 1.2 亿多年,按

银河系四季计算每个季节约需 6000 万年,这与人们考古发现恐龙在

6000 万年其中的一季节消亡吻合。

需要说明的是,地球在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公转”

的过程中,同时也在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恒星群(团)的椭圆

斥力场螺旋渐进运动,并随邻近恒星系、恒星群(团)围绕银河系

中心螺旋渐进运动。所以,地球在银河系的大四季里面,也包含着

因围绕太阳、邻近恒星系、恒星群(团)的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运

行而形成的若干中、小恒星群(团)级别、恒星系级别和太阳系级

66
别的四季,即形成地球的中、小冰期和中、小热期。地球运行至

大、中小级别椭圆斥力场叠加的长径时为地球的大冰期,地球运行

至大、中小级别椭圆斥力场叠加的短径时为地球的大热期,这就是

地球大冰期、大热期的原因。

《正负键链耦合偶体电子的成因和本质及

宇宙物质三属性和三属性数源代码》

以自然正能外力(+1)和自然负能斥力(-1)的观,宇宙中不

存在完全独立的正电子,也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负电子,更不存在依

附于同一微观质量载体的完全独立的“偶性正负电子”,或依附于同

一微观质量载体的完全独立的两个“正性正电子”或是两个“负性

负电子”。

以自然正能外力(+1)和自然负能斥力(-1)的观,宇宙相对

静态能量(±0)介质于质量天体几何中心(靶点)自然派生出互反

交错对流的正性能量(自然正能外力+1)和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

力-1)
,即立体流进质量天体的能量为偏压的正性能量(自然正能外

力+1)
,立体流出质量天体的能量为偏压的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力

-1);正性能量(自然正能外力+1)是对天体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的

供给,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力-1)是天体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的

损失。偏正压的正性能量(自然正能外力+1)以宇宙空间能量场为

载体,偏负压的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力-1)以质量(天体)为载

67
体,由此形成介质于质量(天体)的正负性能量流的相互交错对

流、对抗和摩擦,通过相互交错对流、对抗和摩擦于是产生任意摩

擦点的两个孪生的、互反的正负电性键链耦合异构体的“双电子”

(或正负 n2 电子偶)。之所以称其为:正负电性键链耦合异构体的

“双电子”(或正负 n2 电子偶),是因为偏正压的正性能量(自然正

能外力+1)是以外部整体空间为载体的来自外部整体空间的聚射能

量,是流进天体的供给,供给是大于(大于是剩余效应)
。因此,可

视正性能量(自然正能外力+1)为右旋的凹性能量物质,即待键链

耦合异构体的一方。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力-1)是以质量(天

体)为载体负的源自质量(天体)核心的辐射能量,是流出天体的

损失,损失是小于。因此,可视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力-1)为左

旋的凸性能量物质,即待键链耦合为异构体的一方。所以,正性能

量(自然正能外力+1)与负性能量(自然负能斥力-1)的相互交

错、对流和摩擦,本质是右旋的凹性键链耦合异构体与左旋的凸性

键链耦合为异构体的相互交错、对流和摩擦,我们把正负性能量流

的相互交错对流、对抗和摩擦生成的“双电子”称其为(或定义

为)正负电性键链耦合异构体的“双电子”
(或正负 n2 电子偶)。

宇宙由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组成,能量物质介质于质量物质而

相互交错无处不在,正性能量与负性能量的相互交错无处不在。所

以,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正负键链耦合偶体电子都是正性能量与负性

能量相互交错、对流和摩擦的产物。正性能量与负性能量相互交

错、对流和摩擦无处不在,正负键链耦合偶体电子无处不在,这就

68
是正负键链耦合偶体电子的成因和本质。

如果,将宇宙正性能量和负性能量用“数”来表达,即正性能

量为:+1;负性能量为:-1,正性能量与负性能量相互交错的转节

点为:±0 或±2。那么在正负性能量在相互交错对流的过程中,自

然规定了能量物质自身的三属性和三属性数源代码:即奇数+1、奇

数-1 和±0 或±2。并且在三属性能量物质的作用下同时也规定了宇

宙质量物质的自然三属性和三属性数源代码:即奇数+1、奇数-1 和

±0 或±2。因此,宇宙中,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能量物质或质量物

质)必是自规定的三属性数源代码:+1、-1、±0 或±2。

上述是自然规定的,不可以以感知和观察,或以实验和计算能

得出的宇宙物质的三属性及三属性数源代码。而那些试图以现有引

斥力观解读看不见的、同时存在的宇宙物质的三属性及三属性数源

代码,均是错误的,是不可实现的。

《地震的成因和动力来源》

在地球表面几乎布满了地震点,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

500 多万次,而强度达到严重破坏建筑物程度的有一二十次。地震

是众天灾之首,人口密集地区的大地震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

损失。我国是多震国家,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始终受到地震的威胁。中国是最早研究地

震的国家,并拥有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公元 132 年,张衡发明地

69
震仪)
。然而至今,地震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地震的内在动力机制,包

括其他国家在内的学者仍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科学家们只依据弹

性回跳的地震模型推测,认为地表岩石的大规模迅速错动是强烈地

动的原因,地球深层构造力造成地球外层大规模形变是地震的根

源;沿地质断裂的突然滑移则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等。然

而这样的推测是肤浅的。弹性回跳、地表岩石错动、沿地质断裂的

突然滑移都是地震发生时的地质表象,而不是地震产生的原因。如

说地球深层构造力造成地球外层大规模形变是地震的根源,那“地

球深层构造力”是哪里来的?以上推测并没有回答和涉及地震形成

的本质问题,即地震的动力来源问题。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我们用宇宙背景场正能外力(+1)

聚射流与天体场负能斥力(-1)辐射流相互作用的观点来分析地震

的成因,则可以诠释地震的“原动力”
,并可揭示地震的成因。

在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收缩力、重力)的作用下,

地球围绕太阳的椭圆负能斥力场(-1)
“公转”和“自转”
,并始终

与太阳负能斥力场(-1)相互对抗、搓揉和碾磨。随着地球逐步螺

旋渐进至太阳椭圆负能斥力场(-1)的强圈层,地球的“公转”和

“自转”速度逐步减慢,这是地球负能斥力场(-1)与太阳负能斥

力场(-1)在强圈层强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球负能斥力场(-1)与

太阳负能斥力场(-1)的强相互对抗、搓揉和碾磨,导致地球间接

固体破坏破裂(所谓地球的间接固体破坏,是指通过地球负能斥力

场与太阳负能斥力场的相互对抗、搓揉和碾磨引起的对地球的破

70
坏,而不是地球与太阳的直接接触、碰撞引起的对地球的破坏)。这

是引起地球地震的原因之一。二是地球受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

射流(收缩力、重力)的惯性囚禁约束的作用,背景场正能外力

(+1)聚射流在地球地心焦点对抗,导致地心产生炽热的高温、高

压熔岩物质和囊囤积能量气体(质转能)。高温、高压、囊囤积的能

量气体因膨胀而形成外推惯性势能,以地球负能斥力场(-1)辐射

流(膨胀力、轻力)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地球释放流出的负能量

在地球周围形成立体的以地球为核心的负能斥力场(-1)

所谓地震是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在地心焦点对抗所产

生的高温、高压、囊囤积的外推势能——负能斥力热辐射的结果。

即地球核心在释放高温、高压、囊囤积的热辐射的过程中,将地球

内部高温、高压的熔岩流体从地幔熔岩层向地壳表面外推,并冲破

地壳从地壳的薄弱处外溢于地表形成地震,从而引起地壳的错位、

断裂、凸起、海啸,甚至火山爆发等地质变化和地质灾害。地球在

向外释放负能量发生地震的同时,受到背景场正能外力(+1)
)的囚

禁、收缩和聚集作用,使其凸起的地幔、地壳被压、迫缩,形成弹

性回调,如此反复。

故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在地心焦点对抗是地震的成因

和动力来源。

《地震光产生的原因》

71
地震光是地震时人们用肉眼都可以观察到的天空发光的现象,

地光闪耀的同时,常伴随着轰隆的地声。地震光在文献中有不少记

载。震前的地光现象很突出。地光的出现大多与地震同时产生,震

前和震后一段时间内有时也可以看见。地光其形状有带状光、闪

光、柱状光、片状光,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低空大气中出现的片状

光、狐状光和带状光等多为青白色,地面上冒出的火球、火团则多

为红色。

地震光的形成,若依据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收缩力、

重力)与天体场负能斥力-1(辐射流、膨胀力、轻力)理论,是背

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在地球核心焦点对抗的结果。具体来

说,背景场正能外力+1 以收缩、聚集的自然属性渗入地球核心焦点

对抗,使地球核心产生高温、高压的熔岩流体,同时形成惯性囚禁

约束的囊囤积的零性能量±0,当地球核心囊囤积的零性能量±0 累

计达到一定的极限,便源自地球核心向外释放热辐射——负能斥力

(-1)辐射流。这种突如其来的超乎常规的地球负能斥力(-1)辐

射流流出的热辐射量,反过来又同时启动了背景场正能外力+1(重

力)聚射流的倍增的加速流进,形成远比平常更强的、高温高压的

交错对流和摩擦,这种高温高压的对流摩擦显著性的造就了各式各

样地震光的呈现。地球内部囊囤积能量的膨胀、辐射,由里向外惯

性推斥,使地壳交错搓动,出现裂缝,发生断裂,致地心热辐射能

量通过裂缝被释放出地球,因而形成震前和震后的地光,这如同

“纬进极出”的两极极光,是质能相互转换的一种方式。因此,源

72
自地球核心形成的高温、高压和能量惯性约束囚禁囊囤积,并通过

地球的两极释放,这就是极光和地光的成因。

至于“轰隆隆”的地声源同样自于地球内部负能量的膨胀和释

放,形成对地球表面地壳的冲击如同“吹口哨”所产生,或是背景

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与地心负能斥力-1(辐射流)互反交错对

流摩擦的增强,发出的“轰隆隆”地声。通过地声预示着地球内部

的搓动摩擦,地壳断裂、地光的出现和地震的发生。地裂多发生在

地球的低纬度区域,所以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低纬区域。

《木星冲日最大朔望月四星连珠诱发大地震》

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周,木星 11.86 年绕太阳一周。每过一年零

34 天,地球与木星在轨道上达到并行的位置,此时太阳、地球、木

星排列成一条直线——三星一线,这就是“木星冲日”。木星绕日公

转约 11.86 年里,木星冲日约 11 次。木星冲日如遇朔望月即形成最

大朔望月的四星连珠,即太阳、月球、地球、木星最大朔月的四星

连珠和太阳、地球、月球、木星最大望月的四星连珠,最大朔望月

四星连珠是两者的统称。从最大朔月的四星连珠至最大望月的四星

连珠间相隔约 200 天左右。

最大朔望月四星连珠前后引发的大地震有单发大地震、双发大

地震或连发大地震等。如四星连珠之前已发生大地震,至四星连珠

之后的一个月之内,如果没有再发生大地震,那么,四星连珠之前

73
发生的大地震就称为最大朔望月四星连珠期间发生的单发大地震。

单发大地震是四星连珠之前所发生的大地震。如四星连珠之前已发

生大地震,四星连珠之后的一个月之内,再次发生大地震(或多次

发生大地震)
,那么就称为最大朔望月四星连珠期间发生的双发大地

震或连发大地震。

在自然外力作用下,地球、木星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螺旋渐

进“公转”和“自转”。当太阳、地球、木星已处在近日点的连线上

而月球即将进入近日点的连线上时,月球已靠近近地点或是远地

点,此时月球与地球的强斥力对抗、搓揉和碾磨已经形成。在月球

斥力场的作用下,地球表面间接“固体破坏”,地壳薄弱处被月球斥

力碾压,回弹起伏,使地球极易诱发大地震、海啸及火山爆发。如

此时地球发生大地震为单发大地震。当月球完全进入近地点或远地

点的连线上,形成与太阳、地球、月球、木星或是太阳、月球、地

球、木星的四星连珠,月球与地球的斥力对抗、搓揉和碾磨更为强

烈,月球对地球的间接“固体破坏”更为直接,地球发生大地震、

海啸及火山爆发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之前如已发生过大地震,而此

时再次或多次发生大地震,则称为双发大地震、连发大地震。

木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约 11 年,并且木星绕日也是螺旋渐

进太阳的运动,因此,每间隔一次的太阳、月球、地球、木星或是

太阳、地球、月球、木星最大朔望月四星连珠形成时间,具体到

月、日是不固定的。这给地震统计和准确预报带来困难,地震发生

被认为是随机性的、不确定的。木星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

74
运动,存在远日点和近日点,因此,太阳、月球、地球、木星或是

太阳、地球、月球、木星最大塑望月的四星连珠,引发地震的强弱

也存在差别,近日点的四星连珠引发的地震强,远日点的四星连珠

引发的地震弱。最大朔月的四星连珠与最大望月的四星连珠相比,

引发地震、海啸及火山爆发的概率较后者要低,引发地震、海啸及

火山爆发的强度较后要弱。另外,还存在太阳、月球、地球三星一

线的最小朔月约为 14 次的普通地震,太阳、地球、月球三星一线的

最小满月也约 14 次,即便引发地震,其地震强度也较弱,危害较

小,可忽略不计。

《海啸的成因》

海啸一一海洋中一种骤发性巨大海浪,它和我们所谈到的潮汐

不同,其发生毫无规律性可言。导致其产生的表象原因也有许多,

大气层中强对流现象,如台风可以引发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也可以

引发海啸,而地震海啸,顾名思义就是由深海地震而引起的,这也

是最具有破坏力的灾害性海浪。有深海地震才有海啸,但不是所有

的深海地震都能引发海啸。据统计,在 1.5 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

约只有一百多次能引起海啸,概率不到百分之一。然而,就是这不

到百分之一的海啸,却在 2004 年末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据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

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形成机制有两种形成:

75
“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凹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

剧下降,海水首先突然向错动下凹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

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

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凹型海

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隆起型”凸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

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

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

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降起

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

象。

因地震引起的海啸的成因,其引发机制还是地震,只是表现形

式以海啸的发生体现出来。

以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收缩力、重力)与天体场负能

斥力-1(辐射流、膨胀力、轻力)理论。

地心受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的作用,地心产生高温、

高压和能量囊囤积,地心质量物质转为能量物质造成地球内部热膨

胀,地球的内部热膨胀将海底地壳胀裂,形成“漏斗”(裂缝)凹式

的下降。在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的作用下,地球内部因能

量聚积和炽热熔岩流体能量物质增加,而不断向外热膨胀以释放能

量。炽热熔岩流体物质在热膨胀一一外推势能的作用下,穿透或胀

76
裂地幔,从壳幔的薄弱处胀破裂地壳,形成地震和“漏斗”(裂

缝)
。“漏斗”周围的海水在正能外力+1,即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回

填涌进“漏斗”,这时我们就看到附近海岸的海水快速退去的现象。

然而,
“漏斗”下面的炽热熔岩流体在外推势能的作用下,沿着“漏

斗”继续向上凸式运动,与涌入进“漏斗”海水发生凸式向上顶

撞。迫使海水以“漏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海啸(形同核爆

炸的二次回波回填冲击)
。被外推势能推出地表的炽热熔岩流体物

质,被海水冷却凝固,形成新的海洋地壳,并把原来的地壳推向两

边。

由此可见,用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与天体场负能斥力-

1(辐射流)相互作用的观点,不仅能解释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还

能清晰地认识到地震发生的本质机理,而作为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所

谓“万有引力”,似乎与地震和海啸无关,而被“遗忘”。

《火山爆发的原因》

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强下,岩浆便会从薄

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出来,造成火山爆发。火山可分活火山,

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夏威夷群岛上的火山,现在还在

活动,是活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有过活动,但历史上无喷发记载'

的火山。我国境内的 600 多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有些火山在历

史上过活动的记载,但是后来一直没有活动,这种火山称作休眠火

77
山。休眠火山可以突然爆发,成为活火山。

地球上,每年大约就有 50 多次规模不等的火山喷发。火山爆发

喷出的是高温岩浆。高温岩浆是地球内部高温、高压形成的岩石熔

融流体,地球内部高温、高压使地球膨胀地壳搓动、升降引起地壳

断裂出现裂缝,岩石熔融流体顺着裂缝上升。当地球内部熔融流流

体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的压力时,便冲破地壳向外喷发形成火

山。

以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1)相互作用的观点,自然外

力(背景场聚射流)的收缩和聚集,促使地球核心产生高温、高

压,能量囤积和斥力释放,地球核心原本固态的物质被熔融为炽热

的熔岩流体。炽热的熔岩流体因热膨胀而向外地球表面推进,使地

球板块搓动错动形成地壳断裂,并从地壳的断裂和薄弱之处喷发出

去形成火山爆发。因此,自然外力(+1)在地球地心的焦点对抗,

所产生的能量、炽热的熔岩流体是火山爆发的物质来源和原动力,

对于死火山的复活,依据宇宙天体多级四季的自然规律,地球随太

阳运动至近恒星系、近恒星群(团)、近银河系中心,是地球的大热

期、大夏季。此时,在自然外力(+1)作用下处于太阳梯度能级强

圈层的地球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搓揉和挤压增强,使地球地壳被

间接固体破坏,诱发地球上的死火山复活成为活火山。

《地球徐徐变暖的天文原因》

78
地球正在逐步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

其中之一便是温室效应,这也是目前科学家研究最频繁的课题。近

两个世纪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石油产品、天然气和煤炭,使得人类

释放在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剧增。科学研究显示,近一百年

来,地球表面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 0.6C 度,气温上升存在各种因

素。

然而,以天文因素,地球逐渐变暖(增温)是宇宙演化的必

然,是地球历程不可逆转的趋势。地球气候的整体变迁更大程度上

是取决于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状态的变迁,而发生在地球上的一些

“偶然性”事件一一温室效应,的确能够改变地球气候,但是温室

效应对地球气侯的影响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史上仅仅是极为短暂的一

瞬,并且因温室效应原因导致的地球气侯变化甚至是可逆的,因

此,人类在关注温室效应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导致地球逐渐变暖的

天文因素,这就是太阳系的演化和地球作为宇宙中普通天体的一般

运动规律,所带来的地球逐渐变嗳的天文原因。

1、太阳及八大行星的运动对地球变暖的影响

太阳受自然外力的作用,既与邻近恒星系相互斥力对抗,又要

围绕邻近恒星系的椭圆斥力场轨道螺旋渐进运动,并随恒星系螺旋

渐进星系的中心(银心)
。在螺旋渐进银心的过程中,太阳与太阳

(系)周边邻近恒星系、恒星群(团)
、银心的斥力场对抗会逐渐增

强,使得太阳的质能转换会愈加剧烈,太阳的螺旋渐进变化使得地

球所接收到太阳的辐射能也相应增加,从而促使地球逐渐变暖。

79
另一方面,太阳系内八大行星受自然外力的作用,围绕太阳螺

旋渐进“公转”与太阳的椭圆斥力场对抗增强,也使得行星与太阳

之间的质量相互转换愈加剧烈,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辐射能以及源

自身产生的热辐射能也会增加,在这种的情况下,地球也会逐渐变

暖。

太阳系受自然外力的推动,围绕恒星系、恒星群(团)、银心螺

旋渐进运动和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的螺旋渐进运动,导致太阳和太阳

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系周边邻近的恒星系、恒星群(团)
、银心的斥

力对抗逐步增强,以及太阳系内太阳与八大行星的斥力对抗增强,

是使太阳“燃烧”更猛烈的根本原因,也是地球变暖最重要的外在

的天文因素。一篇引自《中国新闻网》的报道也许是支撑本人论点

的一个佐证。该报道称:据欧洲一项新研究指出,太阳才是地球暖

化的“元凶”
,因为阳光在最近 60 年比过去 1000 年的任何时候都燃

烧得更猛烈,使地球变得起越来越热。

2、地球自身螺旋渐进运动对地球变暖的影响

在太阳系中,地球在自然外力的横向推动作用下向太阳靠拢,

但由于地球的斥力场与太阳斥力场的相互对抗、相互排斥,使地球

不能直接靠拢太阳,而只能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太阳。

距离火堆越近的人,就越加感到火焰的灸热,这是多么浅显的道

理!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在太阳系的演化中地球会逐步螺

旋渐进太阳,距离太阳这个巨大的“火球”越来越近,地球所感受

到的太阳带来的温暖也会越来越强烈,这将是不争的事实。

80
综上所述,在自然外力收缩、聚集的作用下,地球随太阳螺旋

渐进恒星系、恒星群(团)、银心和地球自身螺旋渐进太阳,是地球

徐徐变暖的天文原因。

《宇宙再生大小不等天体同时起源的原因》

以广义物质观,宇宙是能量物质(空间能量场)和质量物质

(天体)组成的宇宙。宇宙能量物质介质于质量物质(天体)冷收

缩流进质量物质(天体)
,并由能转质,继而渗透到质量物质(天

体)核心焦点对抗,形成质量物质(天体)核心的高温、高压和能

量囤积,由质转能,形成源自质量物质(天体)核心流出的热辐

射,最终完成能量物质与质量物质的相互转换。所以,宇宙不存在

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现实的宇宙不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而是现

有宇宙能量物质与宇宙质量物质相互转换,相互共存的宇宙。

现实的宇宙中不存在众多天体同时性大爆炸式的解体,而只存

在单个天体在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的作用下,在围绕背景

物螺旋渐进的过程中因承受不住背景物和周边其他天体负能斥力-1

(辐射流)的相互对抗、搓揉、摩擦和极限碾压,而发生这个天体

的间接固体破坏——爆炸解体。

在银河系中,再生的卫星、行星、恒星等多数集中在银河系梯

度能级的强圈层,即近银河系中心区域。近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再生

星远多于远离银河系区域的再生星。这是因为,银河系受背景场正

81
能外力(+1)的聚集和收缩作用,银河系内的行星、恒星、红巨星

等围绕银河系心螺旋渐进,使银河系中心区域成为行星、恒星、红

巨星相互聚集的集中区域,成为行星、恒星、红巨星相互自然负能

斥力(-1)对抗,或与银心自然负能斥力(-1)相互对抗、搓揉、

摩擦和极限碾压的最强圈层。所以,在银心周围发生爆炸解体的行

星、恒星、红巨星等多于远离银河系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渐进

进入银河系心的行星、恒星、红巨星等,多为个体较大的行星、恒

星、红巨星。就红巨星而言,近银河系心的气态红巨星多为老年气

态红巨星。气态红巨星其质量本身具有成千上万个普通恒星的质量

和体积,此时的气态红巨星负能斥力(-1)与周边邻近其他天体的

负能斥力(-1),或是与银心的负能斥力(-1)相互强斥力对抗、搓

揉、搅动和碾磨,形成对单个气态红巨星空腔的间接“固体”破

坏,使气态红巨星“爆炸”解体,生成 n 多大小不等或不规则的质

量天体。这些大小不等或不规则的质量天体一部分在背景场正能外

力(+1)收缩、聚集的作用下被推向银心,被加工为尘埃或是高

温、高压能量;一部分在背景场正能外力(+1)收缩、聚集的作用

下被重新“搓揉”成为球状的卫星、行星、恒星,形成同时性起源

的再生天体。这就是宇宙再生大小不等天体同时起源的原因。

《“钱德勒摆动”的原因》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运动。

82
1765 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 年,德国的屈

期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1891 年,美国天文学家钱

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

是近 14 个月的周期,称为钱德勒周期或钱德勒摆动。传统观点认

为,前者主要是由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

于地球的非刚性体引起的地球的自由摆动。极移的振幅为±0.4",

相当于地面上一个 15m×15m 的范围。依据近一百年的天文观测资

料,发现极移包含各种复杂的运动。除了上述周年周期和钱德勒周

期外,还存在长期极移,周月、半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种短周期极

移。其中长期极移表现为地极向着西径约 70 度~80 度方向以每年

0.0032"~0.0035"的速度运动。传统观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地球

上北美、格陵兰和北欧等地区冰盖的融化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

导致地球转动惯量变化所致。其他各种周期的极移主要与日月的潮

汐作用以及与大气和海洋的作用有关。为研究极移现象,1899 年专

门成立了国际性的纬度服务机构监测地极移动,直到现在,对地球

极移动的解释还没有新的理论突破。

以背景场自然外力(+1)与天体场自然斥力(-1)相互作用的

观点,地球极移除了受日月的潮汐及大气的海洋的作用外,还要受

邻近恒星系的影响,这是因为地球的地轴始终是朝向恒星系所反证

的。需要说明的是,日月的潮汐不是引力潮汐,而是斥力潮汐,是

在自然外力(+1)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地球、月球之间相互斥力

对抗、搅动和碾压形成的潮汐。地月系统受自然外力的作用围绕太

83
阳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形成地月与太阳的相互斥力对抗和搅动;

太阳系受自然外力的作用围绕邻近恒星系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形

成太阳系与邻近恒星系的相互斥力对抗和搅动。这种环环相扣的相

互斥力场对抗和搅动,使得处于太阳系中的地球始终受到来自上

下、左右各个方向天体(包括太阳糸其他行星)的斥力作用,这些

斥力作用虽然引起地球自转轴(包括磁极轴)的摆动,但这并没有

改变地球自转轴(包括磁极轴)的既定朝向。说明地球自转轴(包

括磁极轴)的朝向不受周边小范围自然外力与自然斥力相互作用的

影响,而是受星系级自然外力(聚射流)与自然斥力(辐射流)相

互作用的影响,即“包裹”银河系的自然外力与银心自然斥力相互

交错对流、对抗和摩擦作用贯穿河内所有天体,致地球自转轴(包

括磁极轴)始终通过弯曲的猎户座旋臂上的北斗星定位而朝向银河

系中心,并以双螺旋搅动的运动姿态绕银心晃动,使得地球自转轴

(包括磁极轴)一个地球年搅绕一周(小周期),从而引起地球地极

的移动(钱德勒摆动)。地球自转轴(包括磁极轴)进动一周(360

度)约 25800 个地球年为一大周期。这就是地极移动的原因。

《地球“膨胀”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

德国气象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1880 一 1930)1910 年在偶

然凝视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一一欧洲和

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杨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

84
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

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

整体。

魏格纳以他的考察和经历,认为这绝不是一种巧合,由此推

断:在距今 3 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起的,

构成一个完整的原始大陆,叫作泛大陆。之后在距今约两亿年时,

泛大陆先后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板块,向相反方移动。

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

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

悉的陆地分布状态。1912 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协会的会上

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板块运动涉及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板块构造说认为:地幔对流是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原因,刚性的岩石层被构造运动的作用而分

割成一些大小不等的球面体块,成为岩石层块。它坐落在软流圈之

上,彼此之间发生很大的水平移动,规模可达几千公里,这就是大

陆板块漂移的机理所在。然而,板块构造说的“地幔对流”“地幔岩

浆层的内部应力”等只是表象,而不是地球板块原动力。

大陆板块的漂移可解释为地核内部的剧烈运动,导致了地幔岩

浆层的内部应力发生强大的变化,内应力的变化使扩张和收缩压力

的分布极不均匀,从而使陆地各大板块的部分板块不断的产生下沉

和隆起,形成了相对的陆地板块漂移运动。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引

起地核内部的剧烈运动,地核内部剧烈运动的动力来自哪里?板块

85
构造说没有更深层次的说明。

以自然外力(+1)和自然斥力(-1)观,自然外力(+1)对天

体的收缩、聚集不仅在天体核心焦点对抗,由能转质,使天体质量

增加,同时也使天体核心由质转能,形成高温高压的能量囤积,并

源自天体核心斥力辐射。这是所有天体在自然外力作用下的必然结

果。依此原理,初始的地球原本是相对均一物质结构的地球,在自

然外力作用下在螺旋渐进太阳的过程中,地球受自然外力持续不断

地在其核心的焦点对抗作用,地球核心原本固态的质量物质被熔融

为高温高压的熔岩流体物质,进而由质转能,能量囤积和斥力辐

射。地球辐射的斥力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斥力场,地球斥力场是地

球在自然外力作用下与太阳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相互斥力对抗,并保

持相应空间距离的排斥力。地球斥力场的存在反证地球核心能质转

换的存在。地球高温高压的熔岩流体通过地球核心向外膨胀、外

溢、势必胀裂地球初始的地幔、地壳。无伦是地球对流层的形成、

大陆板块的形成、大陆板块的漂移、海水地幔的形成、大洋中脊扩

张、海沟的形成、造山运动甚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等,均是在自

然外力作用下地球核心高温高压熔岩流体向外膨胀、外溢所产生的

效应和结果。自然外力在地球核心的焦点对抗、由质转能,是地球

产生上述效应和结果的根本原因和原动力。

《地球“厄尔尼诺”
“拉尼娜”的成因》

86
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源于西班牙

语,意思是“圣子”
“圣婴”。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在南美洲的秘鲁

和厄瓜多尔的沿海地带,海水的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在

圣诞节前后海水应该变冷,但海水往往却在这个季变暖,导致鱼类

大量死亡,影响到了当地渔民的生活。因为该自然现象多发生在 12

月圣诞节前后,所以人们将它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一

词也源于西班牙语,并与“厄尔尼诺”相对应。“厄尔尼诺”现象是

使海水的温度升高,而“拉尼娜”现象则是使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

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偏低。人们还发现,一旦发生厄尔尼诺之后,

接下来的年份往往会出现“拉尼娜”现象。但是,与“厄尔尼诺”

现象对地球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的不良影响相比,“拉尼娜”的危害要

小得多。

19 世纪地球共出现 12 次较大的“厄尔尼诺”现象,相当于约 8

个地球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
(地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不

发生的年份,可视为是正常年份,忽略不计)。参照太阳系八大行

星,筛选出与地球“厄尔尼诺”周期性发生有关联的行星就是大体

积的木星。木星绕太阳椭圆斥力场“公转”形成木星的四季,木星

绕太阳“公转”一周约 11.86 个地球年,据此,木星每个季节约为

3 个地球年。近日点的 3 个地球年是木星的夏季,远日点的 3 个地

球年是木星的冬季,木星近日点与远日点对称两侧是木星 3 个地球

年的春季和木星 3 个地球年的秋季。

以宇宙自然正能外力(+1)和负能斥力(-1)观,木星在正能

87
自然外力收缩、聚集作用下,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螺旋渐进过程

中,经历了春、夏、秋、冬约 12 个地球年周期的基本四季。木星约

有 3 个地球年处在近日点,当木星处在近日点时,如果此时地球围

绕太阳“公转”也至近日点,就形成太阳、地球、木星三星连珠,

从而使地球受到来自木星和太阳的双重强斥力场的对抗和碾压,从

而导致地球的“潮汐”、海水堆积和温度差,形成地球“厄尔尼

诺”。木星夏季在近日点约 3 个地球年,因此“厄尔尼诺”连续几年

都有发生,这是木星夏季在近日点的 3 个地球年连续作用的结果。

如果大于 3 个地球年连续 3 年以上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是特

殊的个例。其原因是遇到多星连珠的特殊天文现象。当木星和地球

都处在远日点时,是木星和地球的冬季,木星和地球均远离太阳,

且木星、地球、太阳之间间距较大,虽是太阳、地球、木星三星连

珠,但相互之间斥力场对抗较弱,此时,地球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

海水温度,相比木星基本四季的“春季”和“秋季”各 3 个地球年

的正常年份必然偏低,形成地球的“拉尼娜”。木星绕太阳椭圆斥力

场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公转”一周约的 12 个地球年,除去木星近

日点约 3 个地球年的“厄尔尼诺”,其余近 9 个地球年为正常年份,

这与“厄尔尼诺”平均 7、8 年发生一次基本上相符合。

上述是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1)相互作用下,近日点

和远日点木星、地球、太阳三星连珠,相互强斥力场对抗或弱斥力

对抗,形成地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原因。

88
《土星环的成因》

1610 年,伽利略在土星旁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亮物,1659 年,

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也发现了这个亮物,并认证为土星的光环。此

后,科学家们又相继在其他行星边也发现了光环。

1980 年 11 月 12 日,当“旅行者 1 号”宇宙探测器从土星发回

照片时,人们才发现,照片上的土星光环要比人们从地球上观察到

的要复杂得多。人们看到的那些大光环原来是由数以百计的小光环

组成,小光环里还有更小的光环。都是由细小的冰粒、或带冰壳的

尘埃、岩石颗粒组成,围绕着土星旋转。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至 80 年代后期,土星环、天王星环、木星环和海王星环的相继发

现。

以自然正能外力(+1)和负能斥力(-1)观,在正能外力收

缩、聚集的作用下,天体之间总是相互环绕或小质量围绕大质量天

体螺旋渐进,这就是宇宙物质“纬进极出”的显著走势。以银河系

为例,银河系中心凸起明亮,边缘扁平暗淡,银河系中心温度高,

边缘温度低,是典型的“纬进极出”结构。银河系“纬进极出”的

结构恰好应证了在银河系边缘是能质转换区,银河系中心是质能转

换区。作用于银河系的自然正能外力在银河系边缘附近由能转质,

或使已形成的微粒物质从银河系边缘纬度螺旋渐进银河系,这些微

粒物质在螺旋渐进的过程中相互聚集,质量不断增加形成大小不等

的块状物质,直至形成球状星体。

89
在宇宙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作用下,由于天体之间总是相互环

绕或小质量围绕大质量天体螺旋渐进形成天体系统。依此原理,在

自然正能外力作用下,银河系边缘的冰粒、尘埃、岩石颗粒、块状

的大小不等的质量物质进入初始土星的斥力场范围,被土星排斥力

排斥在土星的纬度位置不能直接进入土星,而只能横向运动围绕土

星螺旋渐进,并在土星纬度依次形成梯度能级的冰粒、尘埃冰粒、

岩石颗粒、砂砾、块状不等的质量物质圈,即“土星光环”,这是土

星光环形成原因之一。同理,在正能外力作用下,土星在螺旋渐进

银心的过程中进入太阳的负能斥力场范围,土星携带光环围绕太阳

螺旋渐进,即成为太阳的行星,成为太阳系系统的一员。土星在进

入太阳系后,土星周边因能质转换形成的冰粒、尘埃冰粒、砂砾、

岩石颗粒、块状等物质,或从太阳斥力场边缘纬进绕日螺旋渐进致

土星斥力场范围的冰粒、尘埃冰粒、岩石颗粒、块状等物质,在自

然外力作用下纬进被土星拦截而改变参照系围绕土星纬向(横向)

螺旋渐进,日积月累,形成土星环。这是土星光环形成因之二。

如跳出太阳系观测太阳,那么八大行星就是太阳的“光环”。太

阳系中的地月系统、天王星环、木星环、海王星环和小行星带都是

自然外力作用下“纬进”的结果,体现的是宇宙物质质能相互转换

“纬进极出”的显著走势,而不是在太阳系内部爆炸形成。

《土星环和环缝的成因》

90
1675 年,法国科学家卡西尼发现土星光环之间有一圈又细又暗

的缝隙,被称为“卡西尼环缝”
。开始,人们只发现了土星的 3 三个

同心光环,即 A 环、B 环和 C 环,“卡西尼环缝”就在 A 环和 B 环之

间,后来又发现了 D 环和 E 环。在 B 环和 C 环之间,人们又发现了

“法兰西环缝”。在“卡西尼环缝”和 A 环之间,又发现了“恩克环

缝”。1979 年,“先驱者 11 号”宇宙探测器又发现了 F 环和 G 环。F

环和 A 环之间的空隙被命名为“先驱者环缝”。这样,土星的光环就

增加到了七个。

以正能外力(+1)和负能斥力(-1)的观点,宇宙每一天体受

正能外力作用,均源自天体核心负能斥力释放,形成以天体为载体

的天体斥力场。如银河系受正能外力作用源自银心负能斥力辐射,

银心负能斥力作用恒星群(团)斥力场为椭圆斥力场,恒星群

(团)椭圆斥力场即为恒星系的“公转”轨道;恒星群(团)斥力

场作用邻近恒星系斥力场为椭圆斥力场,邻近恒星系椭圆斥力场即

为太阳“公转”的轨道;邻近恒星系斥力场作用太阳斥力场为椭圆

斥力场,太阳椭圆斥力场即为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轨道。太阳椭

圆斥力场面向邻近恒星系的一面为短径,背离邻近恒星系的一面为

长径,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椭圆斥力场螺旋渐进,形成太阳系行星

的基本四季。在此,我们定义土星围绕太阳的“公转”是呈逆时针

的上行和下行的“公转”
。土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 29.5 个地球

年,土星逆时针上行从远日点至(冬季→春季→夏季)近日点呈收

缩的约 15 个地球年;土星逆时针下行从近日点至(夏季→秋季→冬

91
季)远日点呈膨胀的约 15 个地球年。土星在逆时针上行的 15 个地

球年里,与太阳呈强相互收缩的斥力对抗,加之土星逆时针上行为

面向太阳和邻近恒星系风作用的一面。因此,冰粒、冰粒尘埃、岩

石颗粒块状物质来源丰富,从土星纬度进入,所以形成显著性的土

星环。而土星在逆时针下行的 15 个地球年里,与太阳呈弱相互膨胀

的斥力对抗,加之土星逆时针下行为背离太阳和邻近恒星系风作用

的一面,冰粒、冰粒尘埃、砂砾、岩石颗粒块状物质来源欠缺,土

星纬度流入的冰粒、冰粒尘埃、砂砾、岩石颗粒块状物质稀少,所

以形成土星的环缝。需要说明的是,土星围绕太阳“公转”的 29.5

个地球年是形成土星环和环缝的情形之一,是小周期。而土星随太

阳围绕恒星系“公转”一周约 26000 个地球年是形成土星环和环缝

的情形之二,是大周期。

简言之,土星在 29.5 个地球年围绕太阳“公转”由冬至春、夏

的 15 个地球年中,或土星在 26000 个地球年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

“公转”经历叠加的冬至春、夏的 13000 个地球年中,土星纬度流

入冰粒、冰粒尘埃、岩石颗粒块状物质,形成土星环;土星在 29.5

个地球年中由夏至秋、冬的 15 个地球年中,或土星在 26000 个地球

年随太阳围绕邻近恒星系“公转”经历叠加的夏至秋、冬的 13000

个地球年中,土星纬度没有冰粒、冰粒尘埃、砂砾、岩石颗粒块状

物流入,形成土星的环缝。这就是土星环和环缝的成因。

《脉冲星的成因》

92
脉冲星(puⅠsar)
,又称波霎,被认为是“中子星”的一种,

会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的星体,直径大多为 20km 左右,自转极快。

1967 年 10 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安东尼.体伊什教授

的研究生乔丝琳.贝尔检测射电望远镜收到的信号时,无意中发现了

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但在接下来不到半

年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发现了数个这样的脉冲信号。后来人们认

为这是一类新的天体,并把它命名为“脉冲星”。脉冲星与类星体、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 20 世纪 60 年代天

文学“四大发现”。

以自然外力(+1)聚射流与自然斥力(-1)辐射流相互作用的

理论来解读,脉冲星不是实质天体,更不是刚体高密度的“中子

星”,而是在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作用下,星体(天体)之间

斥力场相互对抗的焦点处所形成的囊囤积的能量点(湍流),这个囊

囤积的能量点即是脉冲星。具体来说,星体(天体)在自然外力

(+1)收缩、聚集的作用下而相互之间斥力场对抗、搓揉、碾磨、

摩擦,并在相互斥力场对抗的焦点处形成能量的囊囤积(湍流),当

星体(天体)之间斥力场对抗焦点处的能量囊囤积(湍流)达到极

限时,便从这一能量囊囤积(湍流)的两极向外释放能量束,这一

能量束就是脉冲信号,这就是脉冲星的成因。

当星体(天体)之间相互斥力场对抗焦点处的能量囊囤积(湍

流)周期性的释放脉冲(能量束),即是周期性的脉冲星。脉冲星有

93
单星脉冲、双星脉冲和多星脉冲,其形成原理都一样。另外,脉冲

星和类星体都是星体(天体)之间斥力场相互焦点对抗的产物,形

成原理也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受自然外力(+1)的收缩和聚集作用,星体(天体)之间总是

相互自然斥力(-1)焦点对抗、碾磨和挤压。随着星体(天体)螺

旋渐进,星体(天体)之间相互斥力对抗、碾磨和挤压会不断增

强,促使星体(天体)之间相互斥力对抗的焦点处产生脉冲(能量

束)现象。脉冲(能量束)现象是星体(天体)相互斥力对抗的焦

点处周期性释放囊囤积能量的过程。

《双极星云的成因》

双极星云,也被称为双喷流星云或蝶翼星云、双集星云、双云

朵星云、双瓣星云。

双极星云、卫星星云、行星星云、恒星星云是不同物理现象的

星云。卫星星云、行星星云、恒星星云的形成主要是外部因素,如

在自然外力(背景场聚射流)的作用下,小质量星体如卫星、行星

螺旋渐进致大质量星体如大质量的恒星、恒星系、恒星群(团)

时,小质量星体(卫星、行星、恒星)被大质量的星体(恒星、恒

星系、恒星群)的斥力场间接摩擦、碾磨、产生气体尘埃形成卫

星、行星级的星云。而双极星云则主要是星体从内部向外释放能量

时,是从星体两极向外释放能量,星体释放出的能量表现为两极喷

94
流气体尘埃,所以称其为双极星云。除以上两种情形的星云外,还

有其他表现形式的星云:一种是恒星显著性的两极喷流形成的双极

星云;另一种是多星体(天体)之间斥力场相互焦点对抗形成能量

囊囤积的“类星体”
,并表现出显著性的两极喷流的双极星云。

1、恒星两极喷流的双极星云

要形成恒星两极喷流的双极星云,取决于该恒星的质量和所处

宇空中的位置。稀疏恒星群中的恒星或宇空中相对独立的恒星所产

生的双极喷射的气体尘埃喷程不远或不显著,而处在密集恒星群中

心部位的恒星因所处位置居中的特殊性,受周边 n 个恒星以他为中

心的自然斥力的焦点对抗。居中的恒星在 n 个恒星斥力场(天体场

辐射流)相互焦点对抗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大量的能量囊囤积,并被

n 个恒星斥力场碾磨和驱动产生“自转”和两极,形成恒星两极显

著喷流气体尘埃的双极星云。而单个恒星如未受到周边 n 个恒星斥

力场的共同作用,则很难得到更多的能量囊囤积,也就不能形成

“双极星云”

2、能量囊囤积“类星体”的双极星云

n 个天体(n 个星系)斥力场相互对抗,在宇宙空间形成一个斥

力场相互交汇的对抗焦点(靶点),n 个天体(n 个星系)斥力场在

对抗焦点(靶点)的相互摩擦、搓揉、惯性囚禁约束形成高温、高

压,能量囊囤积的转动着的湍流一一“类星体”。以旋转湍流生两

极、“纬进极出”原理,当”类星体“内部高温、高压的能量囊囤积

达到惯性囚禁约束极限时,便从能量囊囤积“类星体”两极喷流出

95
去,形成双极星云。

任一天体在自然外力(+1)聚射流和自然斥力(-1)辐射流的

相互作用下都会形成“角动量”的双向极轴而产生转动,天体因转

动自然产生两极,由此形成“纬进极出”的双向显著走势,无论天

体质量大小都遵循这一原则。

每一天体“纬进极出”的表现形式的形态各异,但原理是一样

的。如双极星云,往大的说有星系级的两极喷流、
“类星体”的两极

喷流、活动星系的两极喷流。往小的说有太阳的两极风、恒星的两

极喷流、地球的两极光、月球的两极辉光、分子的两极衰变等。表

现形态有显著的有不显著的,但形成原理是共通的,是自然外力作

用下的天体间的斥力对抗所致。

《自由落体偏东的原因》

天体场负能斥力(辐射流)是个性的力,背景场正能外力(聚

射流)是共性的力、叠加的力。共性的正能外力(聚射流)是大于

力,个性的负能斥力(辐射流)是小于力,所以,共性的正能外力

(聚射流)大于力与个性的负能斥力(辐射流)小于力是一不对称

的力。共性正能外力大于力的收缩和聚集作用,促使天体(质量物

质)的相互靠拢和聚集,因此共性的背景场正能外力(聚射流)是

大于力的剩余效应。

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作用地球是向心的收缩和聚射。

96
由于地球自身的天体负能斥力-1(辐射流)对正能外力+1(聚射

流)的阻抗(对抗)
,宇宙背景正能外力+1(聚射流)与地球负能斥

力-1(辐射流)交错对流的相互作用、相互对抗、相互贯穿、相互

搓揉和搅动,促使原本相互直线运动(流动)的正能外力+1(聚射

流)与负能斥力-1(辐射流),在相互对抗(阻抗)中产生弯曲倾

斜。以正能外力+1(聚射流)和负能斥力-1(辐射流)的观点,力

本质是能量,能量流动的方向,即是力作用物体运动的方向。因

此,偏东雨、自由落体的偏东是正能外力+1(聚射流)与地球负能

斥力-1(辐射流)两力(两能流)相互对抗(阻抗)产生的弯曲倾

斜的“力”(能量流)作用的结果。背景场正能外力+1(聚射流)虽

然是向心的收缩和聚射,但受到地球负能斥力-1(辐射流)的阻抗

(对抗),改变了正能外力+1(聚射流)的直线运动(流动)成为弯

曲的正能外力+1(聚射流),随弯曲倾斜的正能外力+1(聚射流)而

自由落体的物体不是垂直指向地心掉落,而是倾斜偏东掉落,这是

自由落体偏东的原因。

如果以现代的引力观,在引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的物体只能

是被直线的拉向地心,而不会出现偏东的“自由落体”运动。自由

落体偏东掉落说明地球不存在引力,只存在以地球为载体的向外的

负能斥力-1(辐射流),以及由“自由落体”运动表现出来的弯曲倾

斜的正能外力+1(聚射流)。

《星光弯曲(偏折)的成因》

97
1915 年,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引力场理论,预言星光经过太阳

边缘时会发生弯曲。他说时空的弯曲会使星光在一个强引力场源附

近经过它的路径改变。广义相对论断言,光子循测地线传播。那么

光线看起来就会从稍微不同的方向射来。如果光线来自恒星,恒星

的位置与不发生弯曲时相对,就会显得稍微不同,星光产生偏移。

1919 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为了寻找相对论的证据,特意率

领一支远征队,远渡重洋来到非洲的一个小岛上观测日全食和拍摄

照片,并提出了星光在经过太阳旁边时确实发生了偏折。随着爱丁

顿考察结果的宣布,爱因斯坦一夜之间轰动了世界。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斥力(-1)理论,力的本质

是能量,所以自然正能外力(+1)即是满态状的宇宙背景能量场,

宇宙中所有天体均浸泡在自然正能外力(+1)场中。自然正能外力

(+1)因“冷”而具有收缩和聚集的属性。在自然正能外力(+1)

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宇宙任一天体都源自核心自然负能斥力(-

1)辐射,形成依附于天体的立体的负能斥力场,天体负能斥力(-

1)因“热”而具有膨胀和排斥的属性。

介质于天体的自然正能外力(+1)的流入和源自天体核心的自

然负能斥力(-1)的流出,自然形成自然正能外力(+1)对宇宙天

体的“包裹”
“惯性囚禁”和“约束”,及自然正能外力(+1)和自

然负能斥力(-1)的相互交错、渗透、对流、对抗和摩擦和自然正

能外力(+1)的“冷”和自然负能斥力(-1)的“热”的“冷、

98
热”交替。从能量的角度,星光也是能量即光能,宇宙中星光均以

天体为载体,星光源自于天体核心的热辐射(光辐射),即蕴含在自

然斥力之中与自然斥力同体。也可以说,天体热辐射(自然负能斥

力-1)包含星光,星光随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热辐射)的辐射

(流动)而辐射(流动)
。因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热辐射)与背景

场自然正能外力+1(冷收缩)呈相互交错、渗透、对流、对抗和摩

擦的关系,当天体连线上的另一天体发出的星光通过某天体时,会

受到某天体自然负能斥力-1(热辐射)的排斥作用而不能直线穿

过,所以在自然正能外力+1 作用下只能沿着某天体立体的球形(弯

曲)的自然负能斥力-1(热辐射)场表面通过,这就形成了星光的

弯曲(偏折)
。其实在自然正能外力+1 作用下天体球形斥力场之间

的对抗,本身就是球形的光、能同体的弯曲斥力场之间的对抗,这

才是星光弯曲(偏折)的成因,是普适的自然 天成现象,而不是引

力作用。

《外力与斥力是宇宙物质运动和演化的原动力》

1917 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宇宙考察》的论

文,它将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用于整个宇宙,建立起一种宇宙

模型。爱因斯坦想从引力场方程人手,得出一个宇宙是静止的、均

匀的、各向同性的结论,但他得到的解却是不稳定的。这表明空间

和距离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变化的。为了得到一个空间是稳定的

99
解,他引入了“宇宙常数项(斥力),从而得出了一个有限无边的静

态宇宙模型。几年后,当爱因斯坦得知河外星系退行,宇宙在膨胀

的消息后,非常后悔在自己的模型中加了一个宇宙常数项,认为这

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的确是爱因斯坦的错误,因为同一天体不可以既是引力的载

体,同时又是斥力(宇宙常数)的载体。如果同一天体既有引力,

同时又有斥力(宇宙常数),那爱因斯坦只能得到一个静态的宇宙模

型。同一天体既存在引力,有存在斥力是现今物理学的主流认知,

学术界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古今中外有之,且不在少数。但从矛盾

的角度,如把引力和斥力牵强地附在同一天体上,视引力和斥力为

“矛盾体”,那么这个“矛盾体”是主观杜撰的,是虚构的实际不存

在的“矛盾体”。再有,以同一天体为载体的引力、斥力观,忽略了

宇宙整体暗能量(暗物质)的存在和暗能量的作用。

爱因斯坦在引力场方程中加入宇宙常数项(斥力)错了,因为

同一天体的引力和宇宙常数项(斥力)
,只能构成一个有限无边的静

态宇宙模型,这不符合宇宙物质永恒运动的观点,且引力与宇宙常

数项(斥力)不是真实存在的矛盾体,而是杜撰的,实际不存在的

假“矛盾体”

爱因斯坦在引力场方程中不加入宇宙常数项(斥力)也错了,

因为他是单一的引力观,以单一的引力不能说明宇宙的膨胀现象。

所以爱因斯坦对宇宙常数项(斥力)加也不是,不加也不是,问题

的根源在于对“苹果”落地的先入为主的“引力”定性。

100
以自然正能外力(+1)和自然负能斥力(-1)理论,
“苹果”落

地既不是牛顿的地球“引力”,也不是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或

“引力子”所为,而是空间能量场即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1)收

缩、聚集的自然属性所致。自然正能外力(+1)是收缩、聚集共性

力,以空间能量物质为载体;源自天体核心的自然负能斥力(-1)

是膨胀、排斥的个性力,以天体质量物质为载体,自然正能外力

(+1)场的收缩与自然负能斥力(-1)场的膨胀分属不同载体的矛

盾双方,构成一真实的矛盾体。因而,自然正能外力(+1)场与自

然负能斥力(-1)场的相互作用是宇宙物质运动和演化的原动力。

《太阳及行星绕邻近恒星系周期进动约 2.6 万年》

以正能外力(+1)和负能斥力(-1)理论,水星和地球同为太阳

的行星,在正能外力的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水星和地球自身斥力场

在与太阳椭圆斥力场相互斥力对抗的过程中,水星和地球在太阳椭圆

斥力场的轨道上以螺旋渐进的方式围绕太阳径向运动,同时也在随太

阳围绕邻近恒星系横向(纬向)运动,这就形成了水星和地球的“进

动”
(螺旋渐进)
。所以,从宇宙力学结构来说,正能外力与负能斥力、

负能斥力与负能斥力之间的相互对称双向交错、对流、对抗和摩擦是

宇宙天体运动的动力和源泉,是所有天体进动的成因和本质所在。

牛顿引力理论计算的水星理论进动值 5557.62 角秒是没有观测

依据的计算,显然是含混不准确的数值,因为天文学家是以引力摄动

101
来理解和定义水星的进动,但引力摄动并不是水星进动的动力和源泉,

因此不能说明水星进动的成因和本质。

而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计算的水星百年进动值 43.03 角秒与

纽康重新计算补充的 43.11 角秒差值接近。爱因斯坦与利.英费尔德

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第 169 页有这样一段话:“这种椭圆轨

道的转动体现了广义相对论的新效应。新理论还预测了这个效应的数

值,水星的椭圆轨道在 300 万年之内才完成全转一次。”爱因斯坦把

43.03 角秒当成了水星百年进动值,并以此推算出的“水星 300 万年

完成全转一次”
,显然与上述地球地轴进动值,以及牛顿引力理论计

算的水星百年进动理论值严重不符,且相距甚远,同样是没有根据的

所谓的理论计算。

水星和地球的横向(纬向)运动被称为近日点进动,水星的横向

(纬向)运动要以水星、太阳、恒星系三星一线相互参照,只有通过

三星相互参照才能看出(表现出)水星的进动。而地球的横向(纬向)

运动则通过地轴进动表现出来,且以地球、太阳、恒星系三星相互参

照,通过三星相互参照才能看出(表现出)地球(地轴)的进动。按

照三星一线相互参照的原理,以水星百年进动的理论计算值 5600.73

角秒为据,可知水星每年进动值为:56.0073 角秒/年;水星每天进

动值:56.0073 角秒/年÷365d/年=0.153 角秒/d;水星围绕太阳

一周的进动值为:0.153 角秒/d×88d/周=13.5 角秒。水星绕太阳

“公转”约 96000 周,同时也随太阳绕邻近恒星系“公转”一周(96000

周×88d/周),我们可以把水星绕太阳 96000 周的“公转”,视为水

102
星随太阳绕邻近恒星系“公转”96000 次横向(纬向)进动(位移)

每次横向(纬向)进动 13.5 角秒。按 13.5 角秒计算,约 23145 年随

太阳完成围绕邻近恒星系一周(360°)的进动。地球地轴进动一次

实际观测值约 50.29 角秒,地球在每年逆时针围绕太阳一周(360°)

后,地轴每年顺时针转动(进动)50.29 角秒,约 25800 年完成随太

阳绕恒星系一周,形成地轴北极星指向的更替。以水星每百年进动

5600.73 角秒计算,水星随太阳绕邻近恒星系一周约 23145 年。以地

球地轴每年进动 50.29 角秒计算,地球随太阳围绕恒星系一周约

25800 年,水星与地球随太阳围绕恒星系公转一周的实际误差值只有

2655 年。水星、地球随太阳绕恒星系进动一周均为 2 万多年,水星、

地球同是太阳系里的行星,进动原理相同,彼此可以相互印证。

《时空弯曲的成因》

1913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这一理论不同

于牛顿的引力理论,他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等圆

的时空弯曲)
,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

短程线的自由运动。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

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虽与牛顿的引力

理论有所区别,但他们使用“引力”这个名词,并没有抛弃“引

力”是物质与生俱来的错误观点,因此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本质依

然是引力的自然观。

103
爱因斯坦猜想,当没有任何物质或能量存在时,空间应该是平

直的。很显然,爱因斯坦论述的是一个含混的等圆的“时空弯曲”

的概念,于是问题也就出来了,开普勒的椭圆轨道具有普遍性,也

就是说椭圆时空弯曲具有普遍性,说明宇宙中不存在“等圆的引力

场时空弯曲”

以背景场自然外力(+1)聚射流与天体场自然斥力(-1)辐射

流相互作用的理论,天体在自然外力(+1)作用下源自核心自然斥

力发射而形成天体斥力场。在自然外力作用下天体斥力场相互对

抗、排斥,使天体原本正圆的斥力场成为椭圆斥力场,即天体斥力

场相互面对的一面为椭圆斥力场的短径,天体斥力场相互背离的一

面为椭圆斥力场的长径,这就是天体椭圆斥力场的成因。如太阳在

自然外力作用下源自核心自然斥力释放形成太阳的相对正圆的斥力

场,太阳斥力场与邻近恒星系斥力场相互对抗,使太阳的相对正圆

的斥力场成为椭圆斥力场。太阳斥力场面对恒星系斥力场的一面为

太阳椭圆斥力场短径,即近日点,太阳斥力场背离恒星系斥力场的

一面为太阳椭圆斥力场长,径即远日点。太阳的椭圆斥力场便是太

阳系行星的运行轨道。在自然外力作用下地球与太阳相互斥力对

抗,排斥,使地球相对正圆的斥力场成为椭圆斥力场,地球椭圆斥

力场面对太阳斥力场的一面为地球椭圆斥力场短径,即近地点,地

球斥力场背离太阳斥力场的一面为地球椭圆斥力场长径,即远地

点,地球的椭圆斥力场便是月球的运行轨道。同理,在自然外力作

用下月球斥力场与地球斥力场相互对抗、排斥,使月球相对正圆的

104
斥力场成为椭圆斥力场,月球椭圆斥力场面向地球斥力场的一面为

月球椭圆斥力场短径,即近月点,月球椭圆斥力场背离地球斥力场

的一面为月球椭圆斥力场长径,即远月点,月球的椭圆斥力场便是

登月飞行器运行的椭圆轨道。由此可知,只要存在自然外力与自然

斥力、自然斥力与自然斥力的相互作用,就存在以天体为载体的天

体椭圆斥力场——时空弯曲。这就是“时空弯曲”的成因。

而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时空弯曲是一个含混的“等圆引力场时空

弯曲”概念。在地球椭圆时空斥力场的形成过程中,我们看不到引

力的影子,引力场时空弯曲不存在。以单一的引力观,单一的斥力

观,同一天体为载体的引力、斥力观均不可以诠释宇宙中普遍性椭

圆斥力场的成因及其天体的横向运动和进动,因为单一的引力只能

直线相吸,单一的斥力只能直线相离,同一天体的引力、斥力本质

是一个静态的假“矛盾体”。

《宏观银河旋臂与微观 DNA 交错双螺旋的成因和原动力》

在《银河系、太阳、地球左旋“公转”
“自转”的成因》一文

中,我们定义银河系为左旋星系。那么,左旋的银河系要能与周边

其他星系产生相互斥力对抗,其他星系也只能是左旋的星系。以自

然外力(+1)和自然斥力(-1)理论,银河系外自然外力(+1)是

银河系外其众多左旋星系斥力场的叠加,众多左旋星系斥力场叠加

的自然外力对银河系而言是右旋的自然外力。银河系在右旋自然外

105
力的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源自银心自然斥力发射,银河系自然斥

力在与周边众多星系斥力场的对抗中形成银河系的左旋自转,因而

也形成银河系左旋斥力场。

河外自然外力(+1)右旋聚射流与源自银心自然斥力(-1)左

旋辐射流可视为同一力的两个分支力,但却存在于两个不同的载

体,河外自然外力(+1)右旋聚射流以空间(整体能量场)为载

体,源自银心的自然斥力(-1)左旋辐射流以银河系为载体。由于

载体的不同,河外自然外力(+1)右旋聚射流与源自银心的自然斥

力(-1)左旋辐射流相互渗透、相互排斥、阻尼、对抗和摩擦,且

反向交错对流的左、右旋不重合(不混沌)
。因此,河外自然外力

(+1)右旋聚射流与源自银心的自然斥力(-1)左旋辐射流的两力

反向交错,相互贯穿和缠绕,是宏观银河旋臂与微观 DNA 双螺旋成

因的动力机理和源泉,是形成互反交错双螺旋的根本原因。

正是河外自然外力(+1)右旋聚射流与源自银心自然斥力(-

1)左旋辐射流反向交错,以左、右旋射流贯穿银河系,使银河系内

各级天体形成了相互串联的交错的双螺旋旋臂,才不至于使银河系

内各级天体无序。

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1)的两力反向交错不仅对银河

系旋臂起到了磁双极的串珠连星作用,而且也是对生命 DNA 双螺旋

起作用。DNA 双螺旋是相同的磷酸、脱氧核糖组成的双链,虽然 DNA

双螺旋同是磷酸、脱氧核糖组成的双链,却存在显著性差异,如

“3'→5'”“5'→3'”的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相同的磷酸、脱氧核糖

106
组成的 DNA 为什么会是反向平行交错的呢?说明了两链的磷酸、脱

氧核糖单键存在交错的逆头顺尾,或者说存在偏正负电性梯度能级

的波频,存在正负电性两力反向交错、摩擦的双向逆头的偏正电性

和双向顺尾的偏负电性。或者说双向“3'→5'”的 5'波频偏正电

性,“3'→5'”的 3'波频偏负电性。依据相同的磷酸、脱氧核糖 DNA

双螺旋反向平行的“3'→5'”
、“5'→3'”的双链,说明了动、植物

微观系统依然受自然两力反向交错的贯穿作用,生命细胞分裂的动

力机理受制于正电性的自然外力(+1)与负电性的自然斥力(-1)

两力的交错作用,否则生命 DNA 相同的磷酸、脱氧核糖不可以是反

向平行的双链。故正电性的自然外力(+1)与负电性的自然斥力(-

1)两力反向交错是一切宏观和微观物质,即宏观银河旋臂与微观

DNA 交错双螺旋的成因和原动力。

《“正、负电子”湮灭的原因》

宇宙背景场整体的共性能量流,可视为偏压正性能量流,而源

自天体中心的个性能量流,可视为偏压负性能量流。偏压正性能量

流介质天体流进天体中心焦点对抗,致天体中心流出偏压负性能量

流,偏压正性能量流与偏压负性能量流两者因频率的不同而不重

合,形成为互反交错的相互对流和摩擦的能量流。这一过程如同宇

宙整体同一能量介质天体几何中心焦点对抗、对流,同时因偏压自

然形成两个分支能量流。也可以理解为,宇宙相对静态的、没有属

107
性的同一零性能量(±0 或±2)因介质于天体而产生流进和流出,

流进是对天体物质的供给,可视为(+1)
;流出是天体物质的损失,

可视为(-1)

以摩擦生电原理,宇宙中的“电子”是零性能量(±0 或±2)

介质天体在中心焦点对抗形成的两个分支正、负能量流的互反交

错、对流和摩擦而产生,且正、负能量流互反交错、对流和摩擦所

产生的“电子”是左、右旋的,正、负的“双向光电子对”。也就是

说,偏压的正性能量流(+1)中的右旋的“正电子”并非是独立存

在的右旋的“正电子”;偏压的负性能量流(-1)中的左旋的“负电

子”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左旋的“负电子”,而是正、负能量流互反交

错、对流和摩擦同时成对产生的“正电子”和“负电子”
,即“双向

光电子对”。所以,宇宙中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不存在独立的“正电

子”,也不存在独立“负电子”,

通常偏压的正性能量流(+1)与偏压的负性能量流(-1)相互

对流和摩擦是随机的,在某一焦点处的摩擦仅此一次,即各自换位

下一次的另一焦点处的摩擦,对于仅此一次对流交错瞬间摩擦产生

的“双向光电子对”
,因偏压的正性能量流(+1)与偏压的负性能量

流(-1)各自换位下一焦点处的摩擦,而失去持续的能量供给,于

是随即湮灭,这才是“正、负电子”湮灭的原因。而不是物理学界

普遍性理解的“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碰撞即湮灭”
,因为自然界根本

就不存在独立的“正电子”,也不存在独立的“负电子”,更不存在

同一载体里的“正负偶体电子”
。不仅如此,宇宙万物也是不零不一

108
不二的三属性的悖论原理,即不±0 或不±2、不-1、不+1,三属性

悖论原理也即宇宙三属性数源代码:+1、-1、±0 或±2。所谓“不

零不一不二”是指“零性能量、正性能量、负性能量”是变化的,

是相互转换的。所谓“三属性数源代码”是指以数字符号+1、-1、

±0 或±2 表达“零性能量、正性能量、负性能量”的属性。

《银河系旋臂的成因》

宇宙中存在着大、小形态各异的星系,科学家按其形态把星系

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四类。其中前三

类占绝大多数。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占 80%,椭圆量系占 17%。不规

则星系仅占 3%。银河系属旋涡星系。1951 年,耶基斯天文台的天文

形态学者威廉.摩根提出,银河是螺旋形的。根据摩根的说法,银河

系有三条炽热恒星群组成的旋臂,分别是英仙座、猎户座和人马座

旋臂。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天文学家罗伯特·本杰明说,近年

来,人们普遍坚持的是,银河系有四条主要旋臂,分别是定规座旋

臂、半人马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太阳坐落在位于人

马座和英仙座之间的一条小旋臂一一猎户座旋臂附近。新浪科技讯

2008 年 6 月 6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们一

直认为银河系有四个对称排列的旋臂,但美国科学家最新公布的照

片显示,银河系其实只有两个旋臂,它们分别是半人马座旋臂和英

仙座旋臂。银河系到底有多少条旋臂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旋

109
臂是怎样形成的。

要揭示星系旋臂的成因,先来了解太阳系。在土星环的成因一

文中,我们已阐述太阳系行星系统形成的两种情形,一是在螺旋渐

进太阳系之前就已形成,二是在进入太阳系之后形成。无论哪种情

形,现实的太阳系八大行星除有的行星没有系统结构,多数行星存

在系统结构、如地月系统、土星环、天王星环、木星环和海王星环

等。

以自然外力(+1)与自然斥力(-1)的相互作用观点,在自然

外力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相互斥力对抗,

并围绕太阳的椭圆斥力场轨道螺旋渐进“公转”和“自转”。八大行

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彼此的运行轨道相互间隔,泾渭分明。

假设某个轨道上不是一颗行星围绕太阳螺旋渐进,而是一窜行星围

绕太阳螺旋渐进,就会形成太阳系的“旋臂”,同理,在自然外力收

缩和聚集的作用下,银河系中所有星体相互聚集成太阳系、恒星

系、恒星群(团)等天体系统,并占据同一轨道以一条带的形式螺

旋渐进银河系,这就形成了银河系的旋臂。银河系旋臂有多条,有

粗有细,每条旋臂都不是均匀的,其中有隆起凸出的地方,这是星

体被拦截、堆积、相对密集的区域,正是星体在“纬进”的过程中

疏密无序的排列,才表现出银河系旋臂的现有形态。

银河系旋臂显示出了银河系在自然外力作用下“纬进极出”、

“质能相互转换”的显著走势。

110
《奥伯斯佯谬》

什么是奥伯斯佯谬?奥伯斯佯谬又称夜黑佯谬或光度佯谬。奥

伯斯佯谬由德国天文学家亨利希.奥伯斯于 1832 年提出,于 1826 年

修订。奥伯斯指出,一个静止、均匀、无限的宇宙模型会导致如下

结论:黑夜与白天一样亮,但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理论同观测的

这种矛盾称为奥伯斯佯谬。

受静态宇宙观的影响,1915 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在

他的方程中引入了宇宙常数项(斥力)以平衡宇宙间各物质的相互

吸引,结果形成了静态的宇宙。这个理论在以后被爱因斯坦称为是

“一生中最不可原谅的错误”。对无限静止的宇宙论首先发难的通常

认为是奥伯斯。

奥伯斯根据热力第二定律与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指出:如果恒

星的辐射始终发生,那么,光的积累量则会越来越大,就会使空间

的亮度也越来越高,这个宇宙就会“一片光明”,不再有”黑夜”的

存在。这就是著名的光度怪论,而事实则是:黑夜是永存的。

实际上对奥伯斯的解释涉及对宇宙本质的认识。以广义物质

观,宇宙由质量物质和能量物质组成,从物质的具体形态来理解,

质量物质即为宏观天体和微观粒子等质量物质,能量物质即为满态

状的非质量的空间能量。因能量是力的本质,宇宙又可表述为由天

体和能量力组成,这一表述更直接的反映出宇宙是运动的、非恒稳

态的宇宙,而不是静态的宇宙。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自然负能

111
斥力(-1)相互作用的理论,宇宙空间为整体的能量场,具有收缩

和聚集的自然属性,即为自然正能外力(+1)。在自然正能外力

(+1)的收缩和聚集的作用下,宇宙天体之间被相互靠拢和聚集,

且自然正能外力还渗透到天体核心焦点对抗,促使天体核心高温高

压、能量囤积,由质转能而自然负能斥力(-1)热辐射(光辐射),

形成源自天体核心的自然负能斥力(-1)场(光场)。

自然正能外力(+1)介质天体核心焦点对抗、转换/交换,与自

然负能斥力(-1)互反交错、对流和摩擦产生双向偶性的“光电子

对”。所以,因摩擦而生的双向偶性的“光电子对”总是遵循随摩擦

点的产生而产生,随摩擦点的换位而湮灭,此消彼长,持续不断集

合成天体的星光。光也称光能,源自天体核心流出的光能呈由快至

慢,由强至弱的趋势。距离天体核心越近是正能外力(+1)与负能

斥力(-1)互反交错、对抗和摩擦的高速和强能集中区,因摩擦所

产生的双向偶性的“光电子对”越密集,表现出天体的光亮度越

高,照亮天体周围使其成为明亮的星光体。而远离天体核心的宇宙

空间是正能外力(+1)与负能斥力(-1)互反交错、对抗和摩擦的

低速和弱能稀疏区,宇宙空间的零性能量(±0 或±2)互反偏压对

流运动摩擦率极低,互反交错对流摩擦非常缓慢,所产生双向偶性

的“光电子对”少而稀疏,不能照亮宇宙深空。所以,宇宙深空只

能是永存的黑夜。这就宇宙黑夜的根本原因。

《物质重量与固体破坏的原因》

112
300 年前,伽利略在他的著作《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门新

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中讨论了固体的破坏问题。他敏锐地注意

到了影响固体破坏的一些因素。例如,伽利略指出,固体会因自身

尺度过大而产生自重破坏。他写道:“一只小狗也许可以在背上驮两

三只同样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马也许连一匹和它同样大小的马

也驮不起。”伽利略没想梁的断裂是以纵向纤维断裂的形式发生的,

这就导致最大正应力达到断裂强度,而这个断裂强度则需要靠经验

或实验来确定。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虽然发展了许多不同的强

度理论,但破坏强度仍需靠经验或实验来确定。

如以共性自然正能外力(+1)与个性自然负能斥力(-1)相互

作用理论解读,在共性自然正能外力作用下固体物质有两种破坏形

式:一种是在明显的塑性变形后不能继续承载而断裂,叫作韧性断

裂;另一种是在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叫作脆

性断裂。20 世纪 20 年代,格理菲斯认识到,固体中存在的细小的

裂缝可能是导致上述巨大差异的原因。

固体破坏问题不仅是由于大跨度引起的。不同环境、载荷条件

下,不同固体物质的破坏形式和物理机制都有所不同。除塑性变形

引起的韧性破坏以外,还有脆性断裂的破坏;温度和加载速度的变

化又会造成韧性破坏与脆性破坏之间的转变。长期载荷会导致固体

蠕变破坏;周期载荷会引起疲劳破坏;冲击载荷则会引起固体几种

特殊的破坏。无论哪一种破坏,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固体物质原有

113
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除去人为因素,固体物质破坏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呢?

从宇宙的视角,造成固体物质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宇宙背景场自

然正能外力(正性能量聚射流)所导致固体物质重力物理机制所

致,这是固体物质破坏的内因。背景自然正能外力的收缩和聚集属

性作用于各级天体,致天体间相互自然负能斥力对抗作用而造成的

固体物质破坏是普适的,就如同太阳系受背景场自然正能外力的收

缩和聚集作用,致地球与太阳或是与周边行星相互负能斥力对抗是

地球上苹果重量产生的原因,苹果的重量随时空即太阳负能外力和

太阳系其他行星对地球作用的强弱变化而变化。所以,固体物质破

坏是由于固体物质受自然正能外力所致的周边背景物天体自然负能

斥力对地球的加载、扰动而发生的。这里我们可以把太阳斥力和太

阳系行星斥力视为对地球的外力。当固体物质所受加载的力超过固

体物质的承受极限,固体物质原有形态会发生显著改变,为使固体

物质处于另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于是固体被破坏。固体物质破坏取

决背景参照物(天体)的质量,当背景参照物(天体)的质量随着

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时,所受正能外力的作用越大,所产生的负能

斥力越大,背景参照物(天体)负能斥力对地球固体物质的破坏作

用就会越强。背景参照物(天体)的负能斥力是对地球的正能外

力。如果地球固体物质远离背景参照物(天体),或者固体物质所受

到的背景参照物的正能外力是均匀衡的,受正能外力作用的固体物

质内部的原子键非但不会受到破坏,其紧密性反而还会增强。因

114
此,固体物质破坏是受正能外力(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正

能外力(重力)作用于固体物质的一种宏观表现形式。

《“光速”三属性及三属性数源代码》

据百度搜索记载:“SS433 是指宇宙中既有红移又有蓝移的恒星

状天体。它位于牛郎星附近。SS 是天文学家斯蒂芬森和桑度列克两

人合编的星表,取姓氏首字母,称为 SS 星表。SS433 是该表中 433

号天体。

一般认为,星体光谱线发生红移代表它正离我们远去,星体光

谱线发生蓝移代表它正接近我们。SS433 既有红移又有蓝移,还有

正常的波长,说明它的部分物质在远离我们,部分物质又在迎我们

而来,还有部分物质相对不动。红移时,速度高达 5 万公里/秒,蓝

移时也有 3 万公里/秒。一般恒星移动速度不过每秒数百公里而已,

SS433 的视相速度竟达光速 1/6 和 1/10,只有星系和类星体才能做

到”。SS433 恒星为什么同时性存在既有远离的红移物质,又有迎面

的蓝移物质和相对不动的物质,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唯物论认为,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离不

开力的作用。以广义物质观,宇宙由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组成,所

谓能量物质即宇宙中存在的整体的空间能量场,空间能量物质具有

流动(运动)的自然属性;所谓质量物质即宇宙中存在的聚集形态

的宏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质量物质则没有自我驱动(运动)的自然

115
属性。因此,从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的属性上可以定义能量即力,

力的本质是能量,能量是驱动质量物质运动的原动力。以此解读了

SS433 表现出的“部分物质在远离我们,部分物质又在迎我们而

来,还有部分物质相对不动”均是能量物质流动即力作用的结果。

SS433 所表现出既有红移物质,又有蓝移物质和相对不动的物质这

一宇宙现象,印证了宇宙物质(能量物质和质量物质)同时性存在

三种属性。

以正能外力和负能斥力理论,宇宙空间整体聚射流能量是对天

体的物质供给,定义为正能量(正能外力+1);源自天体个性辐射流

能量是天体的物质损失,定义为负能量(负能斥力-1),而介质于天

体核心正负能量转换节点处的能量或在宇宙空间任意正负能量相互

转换节点处的能量,定义为相对静态的零能量(零能和力±0 或±

2)
,以此自然规定了能量物质同时性存在的+1、-1、±0 或±2 三属

性。因质量物质被能量物质贯穿受制于能量物质,并随能量物质的

运动而运动,这就自然规定了质量物质也同时性存在的+1、-1、±0

或±2 三属性。

“光速”是光的运行速度,而光本身是一种能(光能),所以,

光的运行速度实际上是能量的运行(流动)速度。综上,因能量存

在三属性,同样光(光能)和“光速”也存在三属性:即“向我们

运动而来的”为蓝移正性递增的正变光速+1、“离我们运动而去的”

为红移负性递减的负变光速-1、
“相对于我们不运动的”为相对零移

的中和的零变光速±0 或±2(如对流摩擦的任意零节点、焦点、靶

116
点、几何中心、特征交汇处的“零光速”
)。所以,在正能量(正能

外力+1)介质于天体核心流进、流出,与负能量(负能斥力-1)相

互交错对流、对抗和摩擦的作用下,无论何种能量物质(包括质量

物质),只要是能量的或质量的均同时性存在三属性和三属性数源代

码:+1、-1、±0 或±2。

《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结束语》代为后记

大家好,《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自 2023 年 10 月

11 日开播以来,到 2024 年 2 月 10 日止,在 4 个月时间里共制作播

出了 60 期讲座。

在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 60 期讲座中,我们邀请中国

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研究员,物理学家、哲学家罗正大

先生,就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讲解,实现了我们开

播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的目的。

在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 60 期讲座中,罗正大先生讲

述了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原理,这一理论认为宇宙是由能量物质和

质量物质组成,能量物质即宇宙中不可视觉的空间场,具有流动的

自然属性;质量物质即宇宙中聚集形态的可视觉的宏观天体和微观

粒子等,质量物质没有自我运动(位移)的属性。以力与能量的关

系,力即能量,能量是力的本质。宇宙空间能量场即整体共性的自

然外力,源自天体核心的能量场即天体个性的自然斥力。自然外力

117
与自然斥力介质天体相互交错对流,互为来源,共同驱动天体永恒

运动(位移)
、演化,促使质-能相互转换,这就是现实的宇宙。

在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 60 期讲座中,罗正大先生运

用自然外力与斥力理论,对自然界一些天文、物理现象进行了解

读,如:《旋转陀螺不倒的原因和本质》《太阳能量的来源》
《地球

“膨胀”“大陆漂移”的原动力》
《“正、负电子”相遇“湮灭”的原

因》《
“光速”三属性及三属性数源代码》《地球大冰期、大热期的原

因》《地震的成因》
《天体的横向运动及宇宙第一推动力》等,在相

关平台发布后,受到读者、观众朋友的好评。

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 60 期节目,我们分别制作了视

频版和文字版,连同罗正大先生已经出版的著作等,发布在国内外

相关互联网知识平台,欢迎大家通过百度、今日头条、B 站和谷

歌、Scribd 等观看、转发、下载,也可以通过百度网盘和谷歌硬盘

罗正大电子图书馆观看、转发、下载。我们已经将自然外力与斥力

知识讲座第二季 60 期节目结集为《思想与探索:罗正大自然外力与

斥力论文第二集》文字版,由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作为

内部资料刊发。

人类社会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还十分浅显,如果宇宙可知的知

识是 100%,那么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占宇宙知识占比约为 5%,这

是科学证实给出的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但是人类社会对宇宙和自

然的认识与探索从未停止,产生了很多科学巨人,推动了人类社会

的发展。罗正大先生用其对自然外力与斥力的研究成果,证明他是

118
不断探索宇宙和认识自然的众多物理学中的佼佼者。

《自然外力与斥力知识讲座第二季》到这期就结束了,在此谢

谢大家一路相伴相随!

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2024 年 2 月 10 日

119
思想与探索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论文
第二集

中国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思想与探索罗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论文第二集

作者:罗正大

编辑:中国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编辑部

发行:CYZINERF

设计:L·Z

电邮:2418801532@qq.com

电话:(86)19938121082

版次:2024 年 02 月第一版

内部刊物 CYZINERF 1952-2024-000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