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针对在 RGB 色环上不同配色的格裙对人注意力的影响的研究

【内容摘要】
不同的色彩搭配常常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而格裙作为当代十分流行的一种服装
拥有许多不同的配色方法。本实验将分别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研究在相同纯度和名度的
前提下,RGB 色环上不同色相颜色搭配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及对人注意力的影响。

一、 研究目的: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格裙不同配色对人注意力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
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别使用问卷调查和桌面式眼动仪测量人对格裙不同配色的注
意力。

三、 实验方案设计
A、客观实验方法
1、 实验仪器:桌面式眼动仪
2、 实验对象:调研对象共 7 名,均为服装专业学生,同时对于色彩较为关注敏感,具有
审美品味,年龄在 18 至 20 岁之间。由于此实验对于颜色辨别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故而被测试者无视觉效应的生理缺陷。
3、 实验样本:36 条不同颜色配色的格纹裙。(分为六组)
1)实验的变量:底色和条纹颜色的搭配
2)已控制的变量:所有格裙大小、形状相同,格裙上的条纹图案均相同,条纹图
案的宽均相同,每组实验样本选取的底色相同,本实验选取的所有颜色明度、饱
和度均相同。
3)实验样本的制作:用 AI 软件绘制格裙。明度、饱和度均选取为 50,色环在
RGB 色环上自 0°起每相隔 60°选取一个颜色共选取六种颜色作为为每组六条裙子
的底色。选取明度、饱和度均为 50 且在色相环上与底色分别相隔 30 °的同类色作
为,60 °的临近色,90 °的中差色,120°的对比色,150°的颜色和 180 °的互补色的色
彩作为每组六条裙子条纹颜色。
实验样本展示:
4、 实验步骤
a) 完成 Iview×Red 软件和桌面式眼动仪的连接
b) 将实验样本导入 Iview×Red 软件,完成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c) 主试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d) 被试者坐于距离屏幕约 60cm 的椅子上,主试请被试者双眼注视屏幕,并
引导被试按照眼动仪的提示改变与屏幕的距离,使仪器捕捉到被试双眼
e) 主试引导被试者进行眼部校准,校准时被试者保持身体与头部不动,当
x、y 值均小于 1.0 时,开始实验
f) 被试浏览屏幕以每 8000 毫秒切换的图片,共 6 幅
g) 被试完成实验
B、主观问卷方法
1、问卷对象:参与客观实验的 7 人
2、问卷设计目的:要求问卷对象主观性上选择自己前三条注意到的格裙和自己最为喜
爱的前三条格裙,将问卷结果数据加以处理,并和客观实验数据趋势进行对比,得出
主观注意力以及主观和客观注意力之间存在的差异。
3、问卷结果处理方式:问题一中,人第一眼注意到的颜色搭配角度为 6 分,第二、第
三注意到的颜色搭配角度依次为 5 分和 4 分,未被选择选项设置为 0 分。问题二中,
最受人喜爱的裙子被设置为 6 分,次喜爱的为 5 分,第三喜爱的为 4 分,未被选择选
项设置为 0 分。将每种相对角度搭配的六次得分相加并除以被测总数。得到的值用于
表示吸引注意力能力程度和被喜爱程度。

四、 实验数据处理
1、客观数据分析

通过将具有相同色环相对角度的色彩搭配归纳并计算平均值,我们得到以下表格:

底色条纹

颜色色环 注视时间均值 注视总次 第一次注视时长

相对角度 次序 (ms) 数 (ms)


30 4 967 2.83333333 348

60 4.33333333 1029 3.16666667 280.5

90 2.33333333 1060 3.83333333 290

120 3 1502.666667 4.66666667 336.1666667

150 5.33333333 1016.5 2.83333333 347.1666667

180 4.5 1125.166667 3.16666667 390.8333333


表 1:相对角度各参数均值

由表 1 可发现,对于注视时间均值,除 120°和 180°之外的相对角度都较为平均。


当底色与条纹颜色在色环上的相对角度为 120°时,被测者的注视时间最长,注视总次
数最大。可见,当底色与条纹颜色在色环上的相对角度为 120°,即互为对比色时,最
能长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对比色具有鲜明、明确、丰富、饱和、强烈、不易单调的
特点,刺激强度高,能够受到更高的关注。

注视总次数先随相对角度增大而增大,在 120°达到了峰值,在 150°下降,在 180°


回升,与注视时间均值变化趋势相同。可见相对角度为 120°能够吸引人反复观看。

相对角度为 180°,即两者为互补色比出 120°之外的其他颜色搭配更能吸引人的注


意力。互补色的搭配在视觉上加强了饱和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的注意力。

2、主观数据分析

相对度

数\底色

度数 平均值 方差
0 60 120 180 240 300
30 2.43 0.86 0.86 2 0.86 1.43 1.406667 0.459267
60 3 4.14 0 4.29 3.86 2.29 2.93 2.6356
90 1.29 0.57 1.43 1.43 2 1.29 1.335 0.20991
120 4.29 3 5.71 3.71 3.86 3.71 4.046667 0.836587
150 1.29 2 3 2.86 1.29 3.57 2.335 0.90787
180 2.71 4.43 4 0.71 3.14 2.71 2.95 1.69236
表 2:各相对度数的吸引力数值
相对度

数\底色

度数 平均值 方差
0 60 120 180 240 300
30 4.57 0.86 1.43 4.71 2.86 4.29 3.12 2.80616
60 2.14 1.14 1.14 5.43 3 3.14 2.665 2.58199
90 0 0.57 4.71 3.14 3.71 2 2.355 3.37131
120 0.57 3.29 2.43 1.14 2 2 1.905 0.91587
150 2.57 4.43 3.43 0 2.86 2.14 2.571667 2.214617
180 5.14 4.71 1.86 0.57 0.57 1.43 2.38 4.15432
表 3:各相对度数的喜爱程度

由表 2 可发现,不同相对角度与对被调查者注意力的吸引力间没有明显的规律。
其中,120°吸引力均值最大,可见 120°最能吸引被调查者的注意力。整体方差较小,
可见在相同的相对角度下,颜色本身对注意力的影响不大。
由表 3 可发现,被调查者的喜爱程度先随相对度数上升下降,120°达到最低值,
150°回升,180°再次下降。除 120°以外方差都较大,可见在相同的相对角度下,颜色
本身对喜爱程度的影响较大,而 120°的相对角最不受被调查者的喜爱。

3、主客观结合分析

结合表 1 和表 3 可发现,表 1 的注视总次数和注视时间均值与表 2 的喜爱程度的


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由此可见,被测者的主观意识选择与生理选择存在较大区别,其
中以 120°最为典型。而 30°的相对度数作为同类色形成明暗的层次,给人一种简洁明
快、单纯和谐的统一美,同时,由于缺乏层次感,对比较弱,比较没有存在感。 180°
的注视总次数和注视时间在两表的相对位置相同,可见互补色对被测者注意力主观和
客观的吸引力是一致的。

结合表 1 和表 2 可发现,被测者的客观观测次序与主观观测次序并不统一,只有
60°和 120°的排名比较接近。120°的客观被观测次序与主观观测顺序都最为靠前,可以
明确得出 120°的相对角度最能吸引被测者注意力的结论。

五、 误差分析
本次实验仍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误差。部分误差无法避免,如实验仪器本身造成
的误差,实验对象对颜色本身的偏好造成的误差,实验对象坐下后眼高不同导致视角
不同而产生的误差,实验对象回答调查问卷的设备不同产生的误差等。同时,由于实
验样本总量不大,使用眼动仪实验时不同图片的位置对实验结果易造成较大的影响。

六、 总结与反思
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了结论:在 RGB 色环中,当底色与条纹颜色的色环相对角度为
120°时,由于其强烈的对比效果及其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配色对人注意力的吸引力最
大,也最难以让人喜欢。当底色与条纹颜色的色环相对角度为 30°时,由于其较弱的
对比感和单纯统一的和谐感,配色更容易被人忽略,但也不一被人讨厌。
同时,我们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实验对象的数量可以更多,让实验更
具有普遍性;实验样本可以继续细分,如隔更小的角度取一颜色作为底色或条纹色,
或改变明度和纯度并测量该情况下不同色相的配色对注意力的影响;增加实验样本数
量,使数据更加准确;实验样本可以绘制得更加真实等。
附录 1:眼动仪实验原始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