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45577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5.31
(21)申请号 202210181798 .9

(22)申请日 2022 .02 .25

(71)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2)发明人 李江涛 汪毅峰 严泽鑫 徐峥一


赵政 曹晖 李运甲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专利代理师 安彦彦

(51)Int .Cl .
A61B 5/318 (2021 .01)
A61B 5/28 (2021 .01)
A61B 5/308 (2021 .01)
A61B 5/268 (2021 .01)
A61B 5/256 (2021 .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
导联ECG采集系统, 属于医疗仪器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依次复合的顶部元件焊接层、 上层柔性绝缘
薄膜、中间铜箔电极层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 顶
部元件焊接层内部设有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
信号调理模块、通用异步收发器、信号传输模块
和电源模块; 中间铜箔电极层包括若干信号采集
铜箔电极, 通过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与信号调
理模块连接,信号调理模块与通用异步收发器连
接,通用异步收发器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信号
传输模块与外部信号接收终端连接; 所述可穿戴
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通过电源模块
CN 114557700 A

供电。本系统轻薄柔软、穿戴舒适、使用方便、信
号稳定,适合于多种场景下病人ECG长时间动态
监测。
CN 11455770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复合的顶部元
件焊接层(12)、 上层柔性绝缘薄膜(13)、 中间铜箔电极层(15)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14) ;顶
部元件焊接层(12)内部设有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信号调理模块(8)、通用异步收发
器(9)、信号传输模块(10)和电源模块(11) ; 中间铜箔电极层(15)包括若干信号采集铜箔电
极; 若干信号采集铜箔电极通过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与信号调理模块(8)连接, 信号
调理模块(8)与通用异步收发器(9)连接, 通用异步收发器(9)与信号传输模块(10)连接, 信
号传输模块(10)与外部信号接收终端连接; 所述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通过电源模块(11)供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信号
采集铜箔电极包括分别与人体胸前V1‑V6导联位置对应的V1导联铜箔电极(1)、 V2导联铜箔
电极(2)、 V3导联铜箔电极(3)、 V4导联铜箔电极(4)、
V5导联铜箔电极(5)和V6导联铜箔电极
(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信号
调理模块(8)包括SPI通信协议串口、差分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分
别与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连接,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连接, 滤波电路与
SPI通信协议串口连接, SPI通信协议串口与通用异步收发器(9)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超高
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的输入阻抗≥10GΩ, 且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的输入和输出信
号保持同相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信号
调理模块(8)为ADAS1000‑1芯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通用
异步收发器(9)为MAX3100芯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信号
传输模块(10)为HC‑42蓝牙5 .0模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电源
模块(11)包括若干3 .3V纽扣电池。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上层
柔性绝缘薄膜(13)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14)为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

2
CN 114557700 A 说 明 书 1/3 页

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仪器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
ECG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心电图(ECG)包含丰富的人体心脏健康状态信息, 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
床诊断、个人健康管理以及健康大数据服务等活动。 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呈逐年快速
上升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监测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ECG监测的
需求, 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家庭为中心的分布式ECG监测模式, 这就需要可以在日常生活
中长时间、 稳定且舒适度高、 操作方便的动态ECG监测方法。
[0003] 传统ECG采集方法主要依靠金属电极片与皮肤的紧密接触, 并辅以导电胶提升信
号质量。这种电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具有佩戴舒适性差、导电胶凝固硬化、 电极脱落、电
化学反应会损害皮肤等明显的缺点, 无法满足长时间ECG采集过程中信号稳定性、使用舒适
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
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轻薄柔软、穿戴舒适、使用方便、信号稳定, 适合于多种场景下病
人ECG长时间动态监测。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包括依次复合的顶
部元件焊接层、 上层柔性绝缘薄膜、中间铜箔电极层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 顶部元件焊接层
内部设有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信号调理模块、 通用异步收发器、信号传输模块和电源模
块; 中间铜箔电极层包括若干信号采集铜箔电极; 若干信号采集铜箔电极通过超高输入阻
抗缓冲电路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 信号调理模块与通用异步收发器连接, 通用异步收发器
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信号传输模块与外部信号接收终端连接; 所述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
多导联ECG采集系统通过电源模块供电。
[0007] 优选地,信号采集铜箔电极包括分别与人体胸前V1‑V6导联位置对应的V1导联铜
箔电极、V2导联铜箔电极、V3导联铜箔电极、V4导联铜箔电极、V5导联铜箔电极和V6导联铜
箔电极。
[0008] 优选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SPI通信协议串口、差分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 差分放
大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连接,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连
接, 滤波电路与SPI通信协议串口连接, SPI通信协议串口与通用异步收发器连接。
[0009] 优选地,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的输入阻抗≥10GΩ, 且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的
输入和输出信号保持同相位。
[0010] 优选地,信号调理模块为ADAS1000‑1芯片。

3
CN 114557700 A 说 明 书 2/3 页

[0011] 优选地,通用异步收发器为MAX3100芯片。
[0012] 优选地,信号传输模块为HC‑42蓝牙5 .0模块。
[0013] 优选地,电源模块包括若干3 .3V纽扣电池。
[0014] 优选地,上层柔性绝缘薄膜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 本发明公开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通过上下两层柔性绝缘
薄膜以及中间层的若干信号采集铜箔电极耦合ECG信号, 使得该采集系统整体上轻薄柔软,
可以快速植入病人贴身衣物。铜箔电极与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相连接, 其超高的输入阻
抗与电极‑皮肤间阻抗形成分压, 并且缓冲电路的传递函数表现为阻性, 使得电路的输入和
输出信号保持同相位。这两点保证了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的铜箔电极可以隔着柔
性绝缘薄膜、 衣服、空气等绝缘介质非接触式地采集皮肤表皮的ECG信号, 提高了ECG采集的
舒适性和安全性, 从而能够实现各种场景下病人ECG长时间的动态监测。本发明具有轻薄柔
软, 穿戴舒适, 尺寸小、功耗低,使用方便等优点, 适合于多种场景下病人ECG信号的长时间
动态监测。
[0017] 进一步地,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的输入阻抗≥10GΩ, 从而减小电极‑皮肤间阻
抗与缓冲电路输入阻抗的分压比例, 保证皮肤表面的ECG信号更多的分配在缓冲电路的输
入端; 同时,
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的传递函数表现为阻性, 使得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保
持同相位。
[0018] 进一步地, 信号调理模块采用ADAS1000‑1芯片,通用异步收发器采用MAX3100芯
片、 信号传输模块采用HC‑42蓝牙5 .0模块,能够有效降低整个采集系统的功耗和尺寸。
[0019]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若干3 .3V纽扣电池, 稳定安全、体积小。
[0020] 进一步地, 上层柔性绝缘薄膜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采用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
膜, 安全、 无毒、绝缘性能好, 且形变能力强, 能够适应各种身材的患者, 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3] 图中, 1为V1导联铜箔电极, 2为V2导联铜箔电极, 3为V3导联铜箔电极, 4为V4导联
铜箔电极, 5为V5导联铜箔电极, 6为V6导联铜箔电极, 7为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 8为信号
调理模块, 9为通用异步收发器, 10为信号传输模块, 11为电源模块, 12为顶部元件焊接层,
13为上层柔性绝缘薄膜, 14为下层柔性绝缘薄膜, 15为中间铜箔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 如图1,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整体结构, 包
括依次复合的顶部元件焊接层12、 上层柔性绝缘薄膜13、中间铜箔电极层15和下层柔性绝
缘薄膜14; 如图2,顶部元件焊接层12内部设有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信号调理模块8、

用异步收发器9、信号传输模块10和电源模块11; 中间铜箔电极层15包括若干信号采集铜箔
电极; 若干信号采集铜箔电极通过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与信号调理模块8连接, 信号调

4
CN 114557700 A 说 明 书 3/3 页

理模块8与通用异步收发器9连接, 通用异步收发器9与信号传输模块10连接, 信号传输模块


10与外部信号接收终端连接; 所述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通过电源模块
11供电。
[0026]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信号采集铜箔电极包括分别与人体胸前V1‑V6
导联位置对应的V1导联铜箔电极1、V2导联铜箔电极2、V3导联铜箔电极3、V4导联铜箔电极
4、V5导联铜箔电极5和V6导联铜箔电极6。
[0027]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信号调理模块8包括SPI通信协议串口、差分放
大电路和滤波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连接, 差分放大
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连接, 滤波电路与SPI通信协议串口连接, SPI通信协议串口与通
用异步收发器9连接。
[0028]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的输入阻抗≥10GΩ,
且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保持同相位。
[0029]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信号调理模块8为ADAS1000‑1芯片。
[0030]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通用异步收发器9为MAX3100芯片。
[0031]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信号传输模块10为HC‑42蓝牙5 .0模块。
[0032]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电源模块11包括若干3 .3V纽扣电池。
[0033]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 上层柔性绝缘薄膜13和下层柔性绝缘薄膜14为
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
[003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35] 本发明的可穿戴柔性非接触式多导联ECG采集系统, 可以快速植入病人的贴身衣
物, 铜箔电极可以隔着绝缘薄膜、衣物、 空气等绝缘介质将皮肤表面的ECG信号耦合至超高
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的输入端, 超高输入阻抗缓冲电路7的输入阻抗不低于10GΩ, 耦合出的
ECG信号幅值取决于输入阻抗与间隙电容容抗的比值; V1‑V6导联总共6路ECG信号同时输入
ADAS1000‑1信号调理芯片, V2‑V6导联的信号分别与V1导联的信号进行差分放大, 所得到的
5路放大信号经过ADC采样和滤波后输送至ADAS1000‑1的SPI通信协议串口; MAX3100通用异
步收发器将来自ADAS1000‑1的SPI通信协议串口的ECG信号以UART通信协议传输至后端的
HC‑42蓝牙5 .0模块;HC‑42蓝牙5 .0模块将ECG信号无线传送至匹配病人的移动终端或个人
PC上。
[0036] 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 根据本发明所描述的系统所
做的等效变化,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
描述的具体实例做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
义的范围,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
CN 1145577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图1

图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