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时变信道估计与均衡

1. 问题描述
OFDM 系统具有高的频率利用率和良好的抗多径衰落性能。通过并行传输机制,它把宽

带的无线通信信道,划分成一个个并行的窄带信道。通过增加符号持续时间与添加循环前

缀,可以最大可能地降低多径延迟带来的符号间干扰。从频域角度看,当循环前缀长度大

于最大多径时延时,多径时延带来的影响在频域看来可以当作乘性作用,这可以很方便频

域均衡。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终端或收发端之间散射体的快速移动,都会导致多普勒频移,

当系统存在多普勒频移时,信道会随时间变化,并且大的多普勒频移会破坏 OFDM 系统子载

波之间的正交性,引起 ICI(子载波间干扰)。当移动速度增加,载波频率提高或符号持续

时间变长时,多普勒频移带来的影响就会更严重,从而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本系统采用的载波中心频率为 512MHz,当移动速度为 40Km/h 时,最大多普勒频移为

19Hz,当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最大多普勒频移为 28.4Hz。在这种最大多普勒频移比较小

的场景下,每一个 OFDM 符号内子载波间的干扰可以忽略(通过仿真也可以看出)。但当帧

长较长时(本系统考虑帧长 8.4ms,每帧 84 个 OFDM 符号),由于信道的时变性,通过前导

估计的信道不能用于整帧信号的均衡。因此,要想获得可靠的接收性能,要跟踪信道的变

化情况。

2.信号模型
本系统考虑的 OFDM 系统为 1024 个子载波,则在一个 OFDM 符号传输间隔内,等效复基

带信号可以表示为:

其中 为第 个子载波上的传输符号,这里没有考虑循环前缀。在信道有 条可辨

路径的宽带通信系统中,接收到的等效基带信号可表示为:

式中, 为接收信号的第 个离散采样值,在一个 OFDM 符号内, ,


为高斯白噪声离散取样值, 为第 条传输路径的时变传输系数, 为其相应

的时延。当最大多径时延 小于保护间隔长度时,相邻符号间就没有干扰。

在接收端对去掉 的接收信号做 ,得到第 个子载波上的频域接收信号为:

其中 为第 个子载波上的加性频域噪声, 体现了信道对第 个子载波上

传输数据的影响, 体现了信道对第 个子载波上的数据加于第 个子载波

上的干扰的影响。其中 可表示如下:

当 时,(5)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 。

即为信道对第 个子载波上传输数据的影响,也即第 个子载波上的理想频域

信道估计值;当 时, 为信道对第 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对第 个子载波

上数据干扰的影响。从公式(5)可以看出,当信道时变衰落幅度不变时,即
都有 此时 即子载波之间没有干扰,

也即各个子载波之间严格正交;当信道时变衰落幅度变化时, 此时,子

载波间存在相互干扰,这时信道为时频选择信道。同时,由公式(5)也可以看出,当信道

时变衰落幅度在一个 OFDM 符号内变化较小时,子载波间的干扰可以忽略。

3.信道跟踪与估计
a) 分段线性化方法
所谓分段线性,即用逐段的小直线段连成的曲线来分别描绘多径信道的每条可辨路径

的变化趋势。由数学知识,任意曲线都可以由任意短的小直线段连成的曲线来逼近,因此

只要小直线段长度足够短,可以用分段线性的模型来精确描述信道每一条可辨路径的变化

显然,用分段线性来描述多径信道的路径衰落时变特性,需要知道每一条小线段的变化趋

势,即每一条小线段的斜率。可以利用循环去前缀或连续的 OFDM 符号来提取这一变化信息。

首先,可以利用导频来获得信道的局部信息,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若信道的归一化长度(信道最大多径时延对采样间隔的归一化)为 ,且导频数目

,导频在频域等距分布,即导频 分布在序号为

的子载波上。可以利用导频数据估计得到导频子载波上的信道频域采样值:

其中 为来自其他子载波上的干扰, 为频域加性高斯噪声。

则可以利用 个等间隔分布的导频估计的信道来得到 ,即:

若系统导频分布或数目不满足上面的特点,则不能用简单的 变换来得到信道可

辨路径的时域衰落幅度。此时可分两种情况来处理:

1) 导频分布不满足等间距分布,但导频数目

此时,由公式(6),导频信道频域采样值为:
定义傅里叶变换矩阵 ,则导频子载

波上的信道频域采样值可写为:

其中 为导频在载波上对应的信道频域采样值,即 ,

为 中 与 导 频 子 载 波 对 应 的 行 组 成 的 矩 阵 ,

,当最大归一化时延满足条件时,即 ,

公式(10)可进一步简化为:

其中 为 矩阵的前 列,由于 ,所以(11)式有唯一解,即:

2) 导频分布不满足等间距分布,同时

此时,式(11)没有唯一解,可以利用矩阵运算求出其最小二乘解,即:

另外,也可以忽略时延较大,功率很小的信道路径,使得(11)式有唯一解,此时仍

可用(12)式来求解 ,当忽略的多径功率较小时,这一影响可以忽略,然而,运算量

会减小,系统所需导频数也可减少。
由公式(6)可以看出,当系统无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频移较小,从而载波间干扰

可以忽略时,可以直接利用(12)或(13)来估计信道。当系统的多普勒频移较大,系统

存在子载波间干扰时,就可以利用分段线性模型来估计信道时变系数,这就需要利用
(12)或(13)估计出来的 当作信道时变衰落在第 个采样点上的信道幅度值

(可以证明,这是最合理的,即此时的均放误差最小),然后利用循环前缀或相邻符号的

两个 OFDM 符号来估计每段小线段的斜率,从而估计出信道每一条可辨路径的时变衰落幅

度。
另外,当系统多普勒频移很小时,可以假设多径信道的每条路径在几个,OFDM 符号

传输时间内均为线性变化,即 ,其中 为单个

OFDM 符号间隔内的采样点数, 为信道衰变系数保持不变的 OFDM 符号传输间隔数。由

(6)式可得:

其中 。

由公式(14)可以看出,信道的频域采样值也会在几个 OFDM 符号传输时间内线性变

化。
因此,当系统多普勒频移较小时,除了可以直接利用(8)、(12)或(13)来直接获

得信道信息以外,还可以利用信道的分段线性特性,利用相隔几个符号的频域信道估计值

进行线性插值来获得整个时间段内的信道信息。其原理如下:
图 1 利用块导频来内插来估计信道原理

图 1 为利用一定间距分布的前导与块导频、块导频与块导频上估计的信道来内插其间

信道的示意图。
为减小信道数据存储量,还可以做进一步简化,即把前导与块导频或块导频与块导频

之间的信道近似分为几个阶梯,以一个固定的信道估计值来代替此段的所有信道估计值。

b)基展开模型(BEM)
这种方法是用一族相互正交的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来表示信道每条可辨路径的时域变化

规律。例如 complex-exponential BEM(CE-BEM),它的基函数是相互正交的周期与 OFDM 符

号间隔相同的一族复指数函数。由数学知识,任意周期的信号都可以由一族复指数函数的

线性组合来表示,所以,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 Generalized CE-BEM(GCE-BEM),其实是

CE-BEM 的改进,实际上是一种在频域过采样的 CE-BEM,其相邻两个基函数在频域间隔

更小,因此可以利用较多、较密的基函数来获得更好的性能;Polynomial BEM(P-BEM)用一

族多项式来拟合信道的变化规律。

c)判决反馈法
判决反馈法的原理图如下:

图 2 判决反馈系统框图

这实际上是一种迭代方法,首先用估计得到的信道(一般认为不太准确)来对信号做

均衡,然后对均衡后的信号做判决,再把判决信号重新送回给信道估计模块,这样,迭代
来提高信道估计的可靠性。
另 外 , 在 判 决 反 馈 中 还 可 以 使 用 AR 模 型 , 即

,其中 为第 个符号传输间隔内的第

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值, 为为第 个符号传输间隔内的第 个子载波上

的信道估计值, 为第 个符号传输间隔内的第 个子载波上判决反馈后估得的信

道估计值, 为一阶 AR 模型的系数。

这种方法单独使用效果会很差,一般与前两种方法结合,可以使前两种方法取得更好

的性能。

4.本系统可用方案
考虑到本系统多普勒频移很小,可以直接利用上面 a)中给出的方法直接估计得到

,再做傅里叶变换来得到信道的频域采样值。

也可以利用公式(14)中给出的方法。也可分别用这两种方法与 c)结合,即先对信道做初

步估计,然后在用判决反馈做迭代,可进一步提高性能。
仿真结果均是在每帧持续时间为 8.4ms,即帧长为 84 个 OFDM 符号条件下得到的结果。

1)单独的判决反馈应用到本系统的仿真结果如下:
反 馈 步 长 为 1时 判 决 反 馈 与 未 处 理 性 能 比 较
0
10

-1
10

-2
10
未处理
arp=0
arp=0.05
arp=0.5
arp=0.95
-3
10
20 25 30 35 40

图 3 判决反馈步长为 1 时判决反馈与未处理性能比较
上图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反馈步长为 1 时,单独使用判决反馈时的性能。由上图

可以看出,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系统的误比特率基本为 0.1,随着信噪比提高,误

比特率降低并不明显,这是由于信道变化引起的。并且,在判决反馈步长为 1,AR 模型的系

数越小,系统误比特率性能越好。但都有较高的误比特率,这是由于判决不准确造成的星

座点旋转引起的。

0
反 馈 步 长 为 3时 判 决 反 馈 与 未 处 理 性 能 比 较
10
未处理
arp=0
arp=0.05
arp=0.5
arp=0.95

-1
10

-2
10
20 25 30 35 40
图 4 判决反馈步长为 3 时判决反馈与未处理性能比较
上图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反馈步长为 1 时,单独使用判决反馈时的性能。由上图

可以看出,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系统的误比特率基本为 0.1,随着信噪比提高,误

比特率降低并不明显,这是由于信道变化引起的。并且,在判决反馈步长为 3,AR 模型的系

数越小系统误比特率越低。但都有较高的误比特率,这是由于判决不准确造成的星座点旋

转引起的。
比较图 3 和图 4 还可以看出,判决反馈的步长越小,这种方法的性能将就越好,这是

由于行道变化在较长的符号间隔后,导致信道变化更多。 AR 模型系数也会影响系统性能,

从仿真看,在判决反馈后,把判决反馈得到的信道直接作为当前信道估计值性能最好。

3) 插入块导频的时域线性内插仿真结果:

本部分给出 6M 带宽下,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不同调制方式下信道跟踪的性能,以

及移动速度为 120Km/h 时,16QAM 调制下的信道跟中性能。

a)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16QAM 调制性能

0
移 动 速 度 为 60Km/h 16QAM调 制 频 域 线 性 插 值 性 能
10
理想信道估计
-1 20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10
25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30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2
10 35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3
10
BER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SNR( db)

图 5 移动速度为 60Km/h 16QAM 调制频域线性插值性能


上图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16QAM 调制,在 OFDM 传输符号中,通过每隔 20—35

个符号插入一个块导频符号,然后利用两个块导频上估计的信道来线性插值获取中间其他

符号上信道频域响应来做均衡时的系统性能。由图可以看出,每隔 20—35 个符号插入一个


块导频符号时,系统性能相当,都有较低的误比特率,但由于处理误差,其性能与理想信

道估计相比要差,但都有较好的性能。
由上图,综合考虑性能与传输速率,可以选定块导频的插入间隔为每隔 30 个符号插入

一个块导频,下面给出每隔 30 个符号插入一个块导频时系统的性能。

b) 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QPSK 调制性能

0
移 动 速 度 为 60Km/h QPSK调 制 下 频 域 线 性 插 值 性 能
10
理想信道估计
30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1
10

-2
10
BER

-3
10

-4
10

-5
10

-6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SNR( db)

图 6 移动速度为 60Km/h QPSK 调制频域线性插值性能


上图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QPSK 调制时,在 OFDM 传输符号中,通过每隔 30 个

符号插入一个块导频符号时系统性能。
c) 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BPSK 调制性能
0
移 动 速 度 为 60Km/h BPSK调 制 下 频 域 线 性 插 值 性 能
10
理想信道估计
-1 30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10

-2
10

-3
10
BER

-4
10

-5
10

-6
10

-7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SNR( db)

图 7 移动速度为 60Km/h BPSK 调制频域线性插值性能

上图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BPSK 调制时,在 OFDM 传输符号中,通过每隔 30 个

符号插入一个块导频符号时系统性能。
下面再给出移动速度为 120Km/h,16QAM 调制时,不同块导频间隔插值时,系统性能。

0
移 动 速 度 为 120Km/h时 频 域 线 性 插 值 性 能
10
理想信道 估计
20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1
10 25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30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2 35个 符 号 间 隔 插 值
10

-3
10
BER

-4
10

-5
10

-6
10

-7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SNR( db)

图 8 移动速度为 120Km/h 时频域线性插值性能


上图为移动速度为 120km/h 时,16QAM 调制,在 OFDM 传输符号中,通过每隔 20—

35 个符号插入一个块导频符号,然后利用两个块导频上估计的信道来线性插值获取中间其
他符号上信道频域响应来做均衡时的系统性能。由图可以看出,每隔 20—30 个符号插入一

个块导频符号时,系统性能相当,35 个符号间隔插值时,性能略差,但都有较低的误比特

率,由于处理误差,插值处理的信道均衡性能与理想信道估计相比要差,但都有较好的性

能。
比较图 5 和图 6,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的插值性能略好于移动速度为 120Km/h 时的插

值性能,这是由于移动速度小时,相应符号间隔内的信道线性程度更好。但从仿真结果可

以看出,两者的信道频域响应在一定间隔内都有比较理想的线性变化。

4) 前导与块导频或块导频与块导频之间的信道阶梯近似仿真结果

-1
分段线性内插性能
10
阶长为5
阶长为7
-2
10 阶长为9
阶 长 为 11
阶 长 为 13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图 7 前导与块导频或块导频与块导频之间信道分段内插性能

图 7 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前导与块导频之间或块导频与块导频之间信道分

段内插的性能仿真曲线。分段内插即把前导与导频或导频与导频之间的信道按照线性

关系分为几个线性变化的台阶,用每一段的一个代表信道估计值(容易看出利用台阶

中点值来代表效果最好)来代替此段间隔内的信道估计值,这样可以减小信道估计数

据的存储量。由图可以看出,台阶长度越短,系统性能越好,当台阶长度为大于 9 以后,

系统误比特率开始出现“地板”,但阶梯长度为 11 时,系统误比特率任然可以达到 10-

6

5) 不同莱斯因子下的仿真结果:

-2
移 动 速 度 为 40Km/h时 不 同 莱 斯 因 子 下 性 能
10

-3
10

-4
莱斯因子5,未判决反馈
10 莱斯因子10,未判决反馈
莱斯因子5,判决反馈
-5 莱斯因子10,判决反馈
10

-6
10

-7
10

-8
10
20 25 30 35 40 45

图 8 移动速度为 40Km/h 时不同莱斯因子条件下性能


图 8 为移动速度为 40Km/h 时,不同莱斯因子(5、10)条件下,应用判决反馈算法的

性能。由图可见,当莱斯因子为 5 时,如果直接利用长前导估计信道来均衡,系统误比特率

较大,且有误比特率“地板”高达 10-3。但利用判决反馈则会使系统误比特率大大降低,且

随着信噪比增大变误比特率可降为 0;当莱斯因子为 10 时,直接利用长前导估计信道来均

衡,系统误比特率性能已经很好,利用判决反馈反而在低信噪比时误比特率性能变差,这

是因为判决反馈算法,一旦星座点判决出错,将会造成错误扩散现象,而利用长前导估计

信道不会存在星座点判决错误。同时也说明,在移动速度为 40Km/h、莱斯因子为 10 时,信

道可以看做准静态信道,可以不用任何附加算法,直接利用长前导估计的信道来均衡,就

可以达到较低的误比特率。
-2
移 动 速 度 为 60Km/h时 不 同 莱 斯 因 子 下 性 能
10

-3
10

-4
10
莱斯因子5,非判决反馈
莱斯因子10,非判决反馈
-5
10 莱斯因子5,判决反馈
莱斯因子10,判决反馈
-6
10

-7
10

-8
10
20 25 30 35 40 45

图 9 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不同莱斯因子条件下性能


图 9 为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不同莱斯因子(5、10)条件下,应用判决反馈算法的

性能。由图可见,当莱斯因子为 5 时,如果直接利用长前导估计信道来均衡,系统误比特率

较大,且有误比特率“地板”高达 10-3。但利用判决反馈则会使系统误比特率大大降低,且

随着信噪比增大变误比特率可降为 0;当莱斯因子为 10 时,直接利用长前导估计信道来均

衡,系统误比特率比莱斯因子为 5 时明显降低,但仍然有高达 10-4 的误比特率“地板”。利

用判决反馈也会使系统误比特率大大降低,且随着信噪比增大变误比特率可降为 0。

比较图 8 和图 9,可以看出,当莱斯因子为 10 时,移动速度为 40Km/h 时,信道可以

认为是准静态的,可以直接利用长前导估计的信道来做均衡;移动速度为 60Km/h 时,信

道变化变快,表现在用长前导估计的信道均衡时较大的误比特率“地板”,这时需要辅助

其他信道跟踪算法来跟踪信道的变化,以达到系统可接受的误比特率性能。

5.结论
由以上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线性内插具有较好的性能,因此可以选择作为本系统的信

道跟踪方案,但需要较大的信道估计数据存储量。利用分段近似地线性内插,在阶梯长度

较短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达到较好性能,但可以大大减小信道估计数据的存储量。仿真结

果表明分段长度不大于 11,就可以使系统误比特率达到 1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