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桃園市立大成國中 106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定期評量七年級國文科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分數:


【測驗說明】試卷採雙面印刷,共 4 頁, 2 張,手寫卷 1 張,共 3 張。本次測驗總分共 100 分,有 35 題 單選題,每題 2 分共 70 分,
另有非選擇題共 30 分。*非選擇題 請直接在 手寫卷 上作答。
三、單選題(共 35 題,每題 2 分。請將答案畫在答案卡上)
1. 下列選項的字形,何者前後相同? (A)名「ㄗㄠˋ」一時/枯「ㄗㄠˋ」乏味 (B)難以「ㄐㄩㄝˊ」擇/「ㄐㄩㄝˊ」別
(C)肌肉「ㄐㄧㄥˋ」攣/大相「ㄐㄧㄥˋ」庭 (D)「ㄑㄧㄠˊ」首盼望/箇中「ㄑㄧㄠˊ」楚 。

2. 下列選項「」中的字音,何者前後相同? (A)「殯」儀館 / 男女「儐」相 (B)「饒」富趣味 / 不屈不「撓」 (C)羊腸小


「徑」 / 疾風知「勁」草 (D)荒「謬」絕倫 / 未雨綢「繆」 。

3. 下列選項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 (A)碩大無「朋」/「朋」比為奸 (B)張「袂」成陰 / 連「袂」出席 (C)「遂」至承天


寺 / 殺人未「遂」 (D)「以」叢草為林 / 楚人「以」晏子短 。

4. 下列選項,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觀光夜市裡熙熙攘攘,逛街的人無不摩肩接腫,各個汗流夾背 (B)他那巧言


另色,諂媚上司的行徑,實在令人不恥 (C)他那偏剖的言論驚世害俗,使得舉座譁然 (D)蘇軾才華洋溢,信手拈
來就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5. 下列文句「」的量詞,何者使用不恰當? (A)坐火車時,我最愛搭乘最後一「列」車廂,從窗戶欣賞美景 (B)昨日看


中醫帶回三「帖」中藥,務必按時服用 (C)英國王妃穿著一「襲」洋裝,風光出席記者會 (D)我在花圃撿到一「方」手
帕,不知是誰遺落 。

6. 下列文句「」的成語,何者使用不恰當? (A)為了國家的富強,他終日「摩頂放踵」,不敢稍有懈怠 (B)他們兩人在


質詢時當面直指對方缺失,「指桑罵槐」的行為,令人無法苟同 (C)人生處處峰迴路轉,時時「柳暗花明」,不要太
過悲觀 (D)管理公司的財務一定要謹慎透明,萬不可有「瓜田李下」之嫌 。

7. 下列句子中,何者不具有因果關係呢? (A)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B)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C)當局


者迷,旁觀者清 (D)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8. 據《全唐詩話》記載:唐代主考官魏扶,他曾於試院壁牆上題詩:「□□葉落滿庭陰,□□朱門試院深。□□當年辛
苦地,□□今日負初心。」前兩句描寫試院的環境及肅穆氣氛,接下來表明自己科舉出身,在選拔應試諸子時,必
勿忘初衷。請問:本詩每句句首□□中的字依序是那些字?(A)菡萏、幾戶、可是、莫非 (B)楊柳、扶疏、慚愧、不料
(C)桃夭、明豔、寂寞、不教 (D)梧桐、鎖閉、曾是、不將 。

9. 蘇東坡自述:「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
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符合東坡
的飲食原則? (A)招待客人時,擁有爵位的客人才配食肉 (B)招待尊客,最少須準備三道盛饌 (C)受邀作客時,
也希望主人在準備菜肴時有所節制 (D)待客準備菜餚時,無須在意菜餚費用。

10. 蘇東坡說:「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依據本詩詩意,下
列何者是作者最想表達的概念? (A)太過瘦弱的人必須食用肉食增肥,否則將病入膏肓 (B)口腹之欲的重要性不
如心靈層面之涵養 (C)俗人喜歡觀賞竹,瘦子喜歡食肥肉 (D)食肉邊欣賞居屋之竹,才是作者心中最理想的生活
方式。

11.「陸宅之善謔。每語人曰:『吾甚愛東坡。』或問曰:『東坡有文,有賦,有詩,有字,有東坡巾,君所愛愛何居?』
陸曰:『吾甚愛一味東坡肉。』聞者大笑。」文中陸宅之藉由喜愛東坡肉一事來嘲諷他人,下列哪種人是他嘲諷的對
象? (A)貪嘴好吃,腦滿腸肥的人 (B)故作正經,心口不一的人 (C)不識大體,自以為幽默的人 (D)附庸風雅,
俗不可耐的人。

12. 各行各業的人以其專業揮灑人生,就是一種創作。下列何者的人物敘述與其職業的連結錯誤? (A)王政忠仁心仁


術,從業以來兢兢業業,享譽杏林二十年--教師 (B)妙手丹青的瞿子峻師出名門,年紀輕輕即名揚海外,不少
人爭相收藏他的作品--畫家 (C)李聖經丹田渾厚,每次登台都大獲好評,給人餘音繞樑之感--歌手 (D)蘇筱
青自幼喜愛文學,並以顏、柳為師,如今筆鋒遒勁、力透紙背,許多學子都拜服門下--書法家 。

(一) 請閱讀下列文字,回答第 13-16 題

1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
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3. 由本文可知蘇軾夜遊的季節,和下列詩句中哪個最相近? (A)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


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B)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C)古木陰中繫短
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D)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
並作南樓一味涼 。

14. 有關記承天夜遊一文中的「寫景」,何者敘述錯誤? (A)善用譬喻技巧,強調水光粼粼的波面,水草的縱橫交錯


清晰可見 (B)以幻景寫實景,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不著痕跡地營造出空靈之美 (C)描述明月如水的景致,
完全沒用到「月」字,極富巧思 (D)描述月色如水的清靜澄澈,以及搖曳生姿的竹柏影,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更顯
其靜 。

15.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有關這段話的詮釋,何者錯誤? (A)意指明月恆存,但人心


不能常閒的道理(B)點出世上佳景無限,可惜懂得欣賞的人不多,只有自己與好友豁達而能欣賞 (C)東坡當時被貶,
便以「閑人」表達遭貶謫的慨嘆,並指出生活的枯燥 (D)「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希冀世人懷抱閒情
逸致才能享受美景 。

16. 以下所引之詩文,何者歌詠的人物為蘇軾? (A)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B)甲


兵富於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憂樂關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臺 (C)英傑那堪屈下僚,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
雞爭食,莫怪先生懶折腰 (D)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二) 請閱讀下列文字,回答第 17-20 題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
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
在,何為無人﹗」
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賢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
故宜使楚矣﹗」

17. 晏子使楚一文出現好幾次詞性、詞義不同的「使」字,請選出與「晏子『使』楚」詞性與詞義用法皆相同的選項:(A)
其賢者使「使」賢主 (B)不賢者「使」使不肖主 (C)齊命「使」,各有所主 (D)然則何為「使」子 。

18. 「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說這句話的目的是: (A)自認能力在齊國敬陪末座,出使楚國名實相符,與楚王


的想法不謀而合 (B)懾服於楚國強盛的國力,為顧全大局只好說出陽奉陰違之言論 (C)藉自嘲以反諷楚國國力如
此強盛,卻不知國際禮儀與待客之道 (D)貶低自己以韜光養晦,避免在楚王面前外露鋒芒 。

19. 讀完晏子使楚這篇故事後,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A)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B)不經一事,不長


一智 (C)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爐香(D)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

20. 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展現巧妙的外交辭令,充分表現出晏子的機智。請問:晏子所採取的策略為何? (A)殺敵


一萬,自損三千 (B)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C)反客為主,欲擒故縱 (D)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

(三) 請閱讀下列文字,回答第 21-24 題


生活,也許可以這樣說,就是我們以自己的身體、行為、語言和心靈,為一枝抽象無形的筆,在光陰這張碩大
無朋的稿紙上,去從事創作的歷程吧?每一天清晨醒來,我們豈不都是筆尖正飽蘸墨水的作者,面對著人生中剛
被翻啟的全新的一頁—今天?
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在這雪白嶄新的紙面上,我們會塗上什麼色調?留下什麼樣的痕跡?當歲月流逝,我們
會把生活,創作成一部精整富麗的鉅著?一卷清新自然的小品?還是一齣荒謬的鬧劇?
我想起在多次座談、演講中,一些對寫作躍躍欲試的聽眾,所提出的問題—忙碌的現實生活,使人無暇寫
作,或寫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來。也許,楊逵先生的話,正可以幫我們化解、消釋這樣的苦惱吧!因為作為一個
人,如果他真能認真生活,忠於自我,活出真正的自己來,那麼寫得好或不好,甚至寫與不寫,其實並不是頂重
要的事情。而作為一個筆耕者,如果,他不能先把生活過得充實,又怎能寫出真誠豐富的作品呢?

2
21. 「生活,也許可以這樣說,就是我們以自己的身體、行為、語言和心靈,為一枝抽象無形的筆,在光陰這張碩大無
朋的稿紙上,去從事創作的歷程吧?」請問上文涵意為何? (A)寫作如同種花一般,要出賣勞力並勤加耕耘 (B)創
作要在生活中時時累積靈感,才有素材寫出好作品 (C)每個人都可在自己人生稿紙上盡情揮灑,創作精采的作品
(D)作者祈願像農夫一般耕作,與大自然為伍 。

22. 畫線部分的文字,作者連續使用五次詰問,請問五次詰問的作用為何? (A)強調自己的疑惑不解 (B)引導讀者進


行思考 (C)以強烈口吻批判蹉跎光陰之讀者 (D)以反覆提問來讚頌充實生活的美好。

23. 「而作為一個筆耕者,如果,他不能先把生活過得充實,又怎能寫出真誠豐富的作品呢?」此句運用了「激問」修
辭法,下列何者用法與其相同? (A)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B)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C)兒童相見不
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D)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24. 「每一天清晨醒來,我們豈不都是筆尖正飽蘸墨水的作者,面對著人生中剛被翻啟的全新的一頁—今天?」這
段話所強調的重點與下列何者相同? (A)兩個明天,抵不過一個今天 (B)一日之際在於晨,必須早起不可賴床
(C)除惡務盡,才能改過自新 (D)將希望寄託於明天,對未來充滿憧憬 。

(四) 請閱讀下列文字,回答第 25-26 題


「先生,請讓我看看櫥窗裡的那條藍色串珠好嗎?」小女孩開口。
彼得拿出了項鍊,展示給小女孩看,藍綠色的寶石在他蒼白的手中閃著美麗的光芒。
「太完美了。」小女孩對自己說。「請您幫我包裝得漂漂亮亮的好嗎?」
彼得面無表情的看了看她,然後開口問:「妳要買來送人?」
「要買給我姐姐的。都是她在照顧我。這是媽媽死後的第一個耶誕節,我一直在找一樣最棒的耶誕禮物送給她。」
「妳有多少錢?」彼得小心翼翼的問。
小女孩忙著打開手帕的結,倒出一把硬幣,放在櫃臺上。「這是我全部的積蓄。」她簡單的解釋:「我一直在存錢要
買禮物送給姐姐。」
彼得若有所思的看著她,然後小心的收起項鍊,遮住標價,不讓小女孩看到。他能告訴她項鍊的價錢嗎?小女孩
大大的藍眼睛裡流露出的信任,像舊傷發作一樣打動了他。
25. 以上的文字沒有提到關於小女孩的哪項資訊?(A)小女孩送禮的對象 (B)小女孩討價還價的能力 (C)小女孩對於
送禮物這件事情的重視 (D)小女孩能用來買禮物的積蓄不多。

26. 「彼得若有所思的看著她,然後小心的收起項鍊,遮住標價,不讓小女孩看到。」以上敘述顯現彼得的何種人格特
質?(A)體貼仁厚 (B)小心謹慎 (C)優柔寡斷 (D)富而好禮 。

27. 康有為在其遊記中寫著:「七月八日晚七時,汽車自挪威行,九日晨抵瑞典京士多貢(瑞典首都)。始以為瑞、挪
同,國小民貧,必不足觀。驗行李訖,甫出汽車場,流觀道路之廣潔,仰視樓閣之崇麗,周遭邂逅士女之昌豐妙麗
與挪威幾有仙鬼之判。豈止挪威不及,乃可稱為冠冕歐洲,雖英、法亦遠遜焉。」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有關康有為遊
歐的敘述何者正確?(A)先遊瑞典後至挪威,比較之後認為兩者相差無幾(B)認為瑞典較挪威進步,但英、法又遠勝
於瑞典 (C)到瑞典首都後的第一印象是國小民貧,無可觀之處 (D)由道路、建築、人民三方面認定瑞典是進步的國
家。

28. 1006 的房客在進行漢字形體演變的爭論,請問下列何者說法錯誤?(A)繼柔:楷書書寫方便,是現代漢字的通用


字體,名家有顏真卿、柳公權 (B)家樂:金文為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青銅器中以鐘與鼎最多,故又
稱「鐘鼎文」 (C)震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堪稱草書千古佳作,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一書」 (D)大軍:甲骨文主要通
行於殷商時代,已經是具有六書意義的文字,並非圖畫。

29. 下表為關於楷書、隸書、篆書的敘述,表格內的哪一個選項敘述錯誤?

字體圖示

(A)字體: 楷書 隸書 篆書
筆畫平直,尾部有波勢挑法 結構較篆書繁複, 筆畫粗細一致,左右對稱,
(B)特色:
易於書寫及辨識 筆畫則方折多於圓轉 轉折處呈弧形
(C)演變過程: 篆書→隸書→楷書
(D)說明: 「隸書」是漢字定型的轉折點。

30. 張潮:「□□如文人,□□如武將;行書介乎兩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處。」上述文字說明:行書介
於某兩種字體之間,□□內分別指不同的書法字體,請按照書體特色,從下列字體中,依序填入正確書體代號:
3
(A)丙甲(B)丙乙 (C)甲丙 (D)乙甲 。
甲、 乙、 丙、

(五)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第 31-33 題

景公好弋,使燭雛主鳥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殺之,晏子曰:『燭雛有罪,請數之以其罪,乃殺之。』景公曰:
『可。』於是乃召燭雛數之景公前曰:『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二罪也;使諸侯
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三罪也。』數燭雛之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說苑.正
諫》

註:弋:用帶有繩子的箭射獵 數:責備 命:命令,這裡指教導。

31.「使燭雛主鳥而亡『之』」 、
「景公怒而欲殺『之』」 、「使諸侯聞『之』」以上三個「之」皆為代詞,依序分別代替什麼?
(A)鳥、燭雛、景公熱愛射獵鳥類這件事 (B)鳥、燭雛、景公因為鳥而殺人這件事 (C)鳥、燭雛、景公為鳥而遷怒晏子
這件事 (D)鳥、燭雛、晏子下令殺人這件事 。

32. 景公最後不殺燭雛的原因是: (A)審情度勢,懼怕諸侯來犯 (B)遵守律法,以維持司法體系的公正 (C)禮賢下士,


拉攏忠心的臣子 (D)察納雅言,不願傷仁敗德 。

33. 晏子所說的關於責備燭雛的話語,主要用意為何? (A)凸顯景公名顯諸侯的仁德之心(B)表現自己出眾的口才(C)


勸諫景公不要重物輕人 (D)詳細說明三罪以坐實燭雛的罪責 。

(六)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第 34-35 題

對蚊子來說,視覺很重要,也可能是母蚊最先察覺到我們的方法。物體越黑,蚊子越感興趣,因蚊子的眼睛對
顏色並不敏銳,分辨不出彩虹中的色彩,所以黑色物體很能激起牠們的興趣,如果是會移動的黑色物體再加上「閃
爍」的效果,那就更理想了。例如黑色物體在黑白相間的背景前移動,蚊子就能立刻發現。一個人在正常時,會散
發百種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按照不同比例互相混合會對蚊子發出不同化學訊號,但要辨識這些物質的比例,是最
困難的部分。

有個日本人的研究發現,人的腳最容易招來蚊子,其次是手,再來才是臉。研究更指出,喝了啤酒會更容易遭
蚊子叮咬。目前已確認人類散發出的某些氣息對蚊子有吸引力,根據對蚊子觸鬚上神經細胞的信號紀錄結果,以及
觸鬚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圖片資料合併研判,蚊子觸鬚細胞中有百分之九十的設計,都是為了偵測空飄的化學物
質,因此,人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體熱和乳酸,對蚊子來說都有非常強的吸引力。 (網路文章
改寫)

34. 若要為此文章下一個標題,下列何者最適合? (A)被蚊子叮咬的原因 (B)如何避免蚊子叮咬 (C)破解人類氣味的


祕密 (D)病媒蚊氾濫的害處 。

35. 根據本文所提供的資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蚊子的觸鬚細胞可偵測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以避免其侵害(B)


人類的體溫以及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會吸引蚊子接近 (C)蚊子最喜歡明亮的顏色,所以在野外活動應該穿黑色
衣服 (D)日本人發現蚊子最喜歡叮人的臉,其次是手,最後是腳。

◎選擇題題目到此結束,請將答案劃記在答案卡上!
前兩大題印在手寫卷上,收卷時務必繳回手寫卷!
桃園市立大成國中 106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定期評量七年級國文科手寫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分數:
4
一、 國字注音(共十題,每題 1 分,共 10 分)

1 令人「ㄜˋ」腕 6 來龍去「脈」

2 商店打「ㄧㄤˊ」 7 餐飲烘「焙」

信手「拈」來
3 「ㄉㄧㄥˇ」力相助 8

官「宦」世家
4 高潮「ㄉㄧㄝˊ」起 9

體「恤」
5 「ㄅㄧㄢˋ」才無礙 10

二、 注釋(共十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

1 躍躍欲試

2 藻荇交橫

3 顧影自憐

4 「以」晏子短

5 碩大無朋

6 心折

7 庭下如積水空明

8 福至心靈

9 各有所主

10 坦然

※請仔細檢查,尤其是確認答案卡是否劃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