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國立彰化高中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文期末考試題

命題範圍:L1-L8 (20%),L9-論語選讀、〈范進中舉〉(80%)
命題教師:許家瑞
班級: 座號: 姓名:____________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5 題。
1. 下列各組「 」中的字,字型兩兩相同的選項有:
(A) 趨「ㄧㄢˊ」附勢/世態「ㄧㄢˊ」涼
(B) 「ㄇㄧㄣˇ」嘴兒笑 / 「ㄇㄧㄣˇ」滅人性
(C) 自「ㄨㄢˇ」頭髮 / 力「ㄨㄢˇ」狂瀾
(D) 不省人「ㄕˋ」 / 不「ㄕˋ」好歹
答案:( A ) 。解析:(A)炎 (B)抿/泯 (C)綰/挽 (D)事/識
2. 下列「 」內的字,讀音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 踰「庖」而宴/冰「雹」
(B) 項脊「涇」/肌肉「痙」攣
(C) 老「嫗」能解/「傴」僂提攜
(D) 得「隴」望蜀/「壟」斷市場
答案:( D ) 。解析:(A)ㄆㄠˊ/ㄅㄠˊ。(B)ㄐㄧㄥ/ㄐㄧㄥˋ。(C)ㄩˋ/ㄩˇ。(D)ㄌㄨㄥˇ。
3. 下列「 」中的成語,運用正確的選項是:
(A) 小甜甜夫妻婚後風波不斷,所幸化解誤會,幾年來一路扶持,「鴻案相莊」,令人欣羨。
(B) 彰中日式老宿舍經由歸有光一番「肯堂肯構」的改造,終於煥然一新。
(C) 他雖隱居山林許久,卻飽讀詩書,可謂「埳井之蛙」,不容小覷。
(D) 曾國城沒想到會獲得金鐘獎最佳主持人獎,喜出望外,一上臺便「得意忘言」,氣氛超尷尬。
答案:( A )。解析:(A)鴻案相莊:比喻夫妻相敬如賓。(B)此處可改用「改天換地」 。肯堂肯構:比喻子能承繼父業。(C) 埳井
之蛙:比喻見識淺陋的人。(D) 不拘泥於字句言辭,既得其意,則忘其言。。
4. 〈陌上桑〉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部份,寫作策略則各有不同,依序是:
(A)旁述—對話—自陳。 (B)對話—旁述—自陳。  (C)自陳—旁述—對話。   (D)旁述—自陳—對話。
答案:( A ) 。
5.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寫作重點在於:
(A) 側寫羅敷待人親和。 (B)寫漢代風俗輕浮。  (C)寫眾人爭相討好羅敷。   (D)以側寫筆法烘托羅敷之美。
答案:( D ) 。
6. 琦君在〈髻〉中以童稚之眼觀察到:「在當時,鮑魚頭是老太太梳的,母親才過三十歲,卻要打扮成老太太,姨娘看了只是
抿嘴兒笑,父親就直皺眉頭。」細心的你,試判斷琦君的哪種觀察最不可能呢?:
(A) 母親梳鮑魚頭,反映母親個性上的保守。
(B) 姨娘覺得琦君的母親梳起鮑魚頭很典雅清純,以笑暗示認同。
(C) 琦君的父親應該期待母親打扮時髦一點。
(D) 母親在父親心中恐怕已逐漸失寵。
答案:(B) 。解析:姨娘笑母親打扮太過古板保守。
7. 生命的價值不能只停留於感官愉悅的滿足,人生際遇的飛黃騰達,突破外在現實的限制,體現內心的自在安適,也是強大
的生命展示。下列文句,何者最不符合這種超越現實境遇的表現?
(A)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B)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C)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蔬果草木,皆可以飽。
(D) 大隱隱於市。
答案:( A ) 。解析:(A)譯:世局紛亂有如大水氾濫,天下都一樣,你能和誰來改變此種局勢呢?況且你與其追隨孔丘那
種避人的人士,倒不如跟從像我這種避世的隱士呢! (B) 譯:吃粗糙的飯,喝清水,彎著手臂當枕頭睡,這樣的生活我
也樂在其中啊! (C) 譯:凡是事物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只要有值得欣賞的地方,都有我們可寄託樂趣的地方,不一定
要怪奇、新穎、雄偉、美麗的東西。嚼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酣醉;瓜果蔬菜甚至草根樹皮,都可以使人吃飽。 (D) 譯:
指閒逸瀟灑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徑去才能體會得到,更高層次隱逸生活是在都市繁華之中,在心靈淨土獨善其身,
找到一份寧靜。
8.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
1/9
樂也。」,歐陽脩文末總結出禽鳥之樂、遊人之樂及太守之樂,「太守之樂」指的是:
(A)四時轉換之樂 (B)宴遊山水之樂 (C)美酒佳餚之樂 (D)與民同歡之樂
答案:( D ) 。滁人、賓客們從太守遊而樂,是一種政通人和,眾懽宴飲之樂。
9. 閱讀下列詩句選出與〈醉翁亭記〉在文句匹配上,最不相應的選項?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遠近紅。當日辛勤皆手植,而今開落任春風。主人不覺悲華髮,野老猶能說醉翁。誰與援琴
親寫取,夜泉聲在翠微中。(歐陽脩〈憶滁州幽谷〉)
(A) 「滁南幽谷抱千峰」—「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B) 「高下山花遠近紅」—「野芳發而幽香」。
(C) 「野老猶能說醉翁」—「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D) 「夜泉聲在翠微中」—「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
答案:( A ) 。解析:(A)應題「環滁皆山也」。譯:題幹語譯:滁州南部的深幽山谷被千座山峰所懷抱,高高低低遠遠近近
開滿了豔紅的山花。這些都是當日我辛勤親手種植的,而今卻只能隨著春風花開花落。歲月如流,我不禁為年華老大滿頭
華髮而悲傷,村野的老人家到現在仍傳頌著當年醉翁的事蹟。可以交付誰拿一把琴讓我依琴韻寫取這些呢?只聽到潺潺的
夜泉聲在山光水色青翠縹緲中響著。
10. 魯迅是中國現代作家的巨擘,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野草〉,其後更以〈阿 Q 正傳〉極盡諷刺當時中國人的心態。
(B) 撰寫小說以「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為理念,內容多取材自官場失利的人們。
(C) 魯迅的雜文具有烈火一般的諷刺鋒芒,像是匕首與投槍一樣直指一切黑暗的心臟。
(D) 魯迅視雜文為政治與思想戰鬥的武器,作品抨擊了現實狀況,或與其他文人筆戰,雜文收錄於《吶喊》及《徬徨》。
答案:( C ) 。解析:(A)第一篇白話小說是〈狂人日記〉。(B)取材對象為社會中不幸的人們。 ( D 《
) 吶喊》及《徬徨》是小說集。
11. 下列有關明代文學的發展,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明初詩文以明初三大家:宋濂、高啟、劉基成就較高,特別是宋濂雍容大度的文風影響臺閣體的發展。
(B) 明代中期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力求復古,欲打破程朱理學、八股文的束縛,張岱為其中的佼佼者。
(C) 歸有光撰寫文章受《戰國策》 、唐、宋諸家影響,文字清新淡遠,有明代散文第一的美譽。姚鼐編《古文辭類纂》,於元、
明二代散文更只收錄了歸有光ㄧ人之文章。
(D) 明代後期,以「三楊」為主的「公安派」強調重視文章的真情實感、獨創性與自我的表現。
答案:( A ) 。解析:(B)張岱為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不在前、後七子之中。(C)受史記、唐宋諸家影響。(D)三楊為臺閣體代
表人物。
12. 吳敬梓以「對比」手法,寫中舉前無人聞問的炎涼,中舉後眾人臨門的高光時刻,世人多不願雪中送炭,胡屠戶的前倨後
恭是最為鮮明的寫照。請選出反映「胡屠戶」這種前冷後熱的選項:
(A) 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裝大/若是家門
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
了。
(B) 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
替他扯了幾十回。
(C) 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
裡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D) 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隻雞來的/後面跟著一個燒湯的二漢,提著七八斤
肉,四五千錢,正來賀喜。
答案:( C )。(A)均為中舉前對范進的訓斥。 (B)均為中舉後胡屠戶對待范進奉承 (D)均為中舉後的態度。前者為鄰居,後
者為胡屠戶。
13. 吳敬梓擅長利用「對話」刻畫人物個性與心理。下列關於范進喜極而瘋之後,眾人的對話反應,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 胡屠戶詫異道:「難道這等沒福?」──表示胡屠戶無法承受范進聞訊發瘋的意外。
(B) 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表示報錄人和鄰居幸災樂禍,嫉妒范進鯉躍龍門。
(C) 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表示胡氏關心丈夫,一時心慌,不知所
措。
(D) 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什麼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表示范母
愛子心切,關心范進發瘋之後,無法走馬上任。
答案:( C )。解析:( A )表示胡屠戶所關切的,只是范進中舉後的富貴與享樂。 (B) 報錄人和鄰居因為事不關己,對范進
的發瘋,只是驚訝並無幸災樂禍的心態。 (D)表示范母愛子心切,中不中舉對她來說並不重要,而是范進何時才會恢復正
常。
14. 根據引文,試判斷所指涉「人物」為何,並依朝代先後順序,選出正確選項:

2/9
甲、 其學推韓愈、孟子以達於孔氏,著禮樂仁義之實,以合於大道。
乙、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丙、 其文之為婦女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泣。
丁、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A) 乙甲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丁乙甲丙 (D) 甲乙丁丙
答案:( C )。解析:(甲)歐陽脩少年時得韓文殘本,苦心探索,主張「明道致用」。 (乙)蘇軾評韓愈。(丙)歸有光文
章擅長藉日常瑣事抒情,尤其記與女性有關之文最深刻感人。(丁)孔子。
15. 歸有光以「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寫軒中讀書之樂。何者與此樂最為近似?
(A)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B)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C)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D) 夙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誰知明鏡裡,形影自相憐。
答案:( A )。(A)翁森〈四時讀書樂.冬〉。語譯:樹葉掉光了,河水乾涸了,群山枯槁,一片開闊,我可以遼遠地看清自己
的天賦本性。坐著研讀書籍,燈光不停地在牆壁上晃動;讀到深夜,大雪已堆滿屋頂,這時我可以大聲高歌一曲 (B)寫重
返自然的喜悅。陶淵明〈歸園田居〉
。語譯:門庭裡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寧靜的生活環境有的是閒暇的時間。過去長久
地像困在籠子裡面,而今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C)寫民風淳樸,乘月閒遊。陸游〈游山西村〉。語譯: 吹簫擊鼓,
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樸的古風依舊保存。 從今後,如果允許大家在晚上閒逛,那麼我將拄着柺杖,
不定時地會在夜晚敲響農家朋友的柴門。 (D)寫年華老去卻一事無成的惋惜與感嘆。張九齡〈照鏡見白髮〉。語譯:以前,
日理萬機,志向遠大。現在,無事可做,蹉跎歲月,虛度華年。誰知道照鏡子時,才看到自己頭髮白了,老了。我深深感到
孤獨,只是自己的形體與影子相憐
16. 選出說明〈項脊軒志〉正確的選項:
(A) 以項脊軒變遷為軸線,追懷祖母、母親及妻子,並抒發個人壯志未酬的悲痛。
(B) 全文多用隱喻、象徵傳達作者悲喜交集的心情。
(C) 記敘日常生活瑣事,多用對話描繪細節,勾勒人物形象。
(D) 回憶祖母持笏相贈,以祖母的期許反襯自己屢試不第的愧疚。
答案:( C )。解析:(A)抒發物是人非的悲痛,並寄託自己的志向。(B)善用前後對比的手法,烘托作者悲喜交集而又以悲為
主的心情。(D)旨在追懷祖母的慈愛及對自己的期許。
17. 歸有光以「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
也,世何足以知之?」寄寓何種意涵?
(A) 展現自己虛懷若谷,不因功成名就而驕傲。
(B) 懷抱待時而動、志在用世的自許。
(C) 希遇貴人賞識,一舉光耀門楣。
(D) 告誡自己應閉門苦讀,不隨外在功名利祿起舞。
答案:( B )
18. 「咸亨酒店」是魯迅創造的微型社會,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以下人物描述,何者最合乎小說內容?
(A) 短衣幫:處於社會底層的失敗者卻欺負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B) 掌櫃:利字當頭鋌而走險的人。
(C) 丁舉人:具社會地位的讀書人,掌握一定權勢,面對同是讀書人的孔乙己也毫不留情的進行壓迫。
(D) 夥計:始終能在炎涼社會中保持清醒而同情弱者的人。
答案:( C )。孔乙己的偷竊慘遭丁舉人私刑。解析:(A)短衣幫象徵社會中的勞動者 (B)掌櫃要夥計摻水、只記得孔乙己欠錢
是唯利是圖。 (D)在炎涼社會中被潛移默化而漸漸加入冷漠行列的人。
19. 吳敬梓刻意描繪范進中舉失心而瘋,其原因及安排最不可能的推論是?
(A) 范進屢試不中,形成個性的怯懦自卑,所以禁不起這突如其來的悲痛,進而發瘋。
(B) 范進聞知中舉,既喜出望外,又懷疑驚恐,兩者激烈衝突,導致一時心神喪失。
(C) 作者意圖揭示科舉毒害下被扭曲的人性。
(D) 范進在漫長科舉考試的過程中,其精神的脆弱已達崩潰的臨界點。
答案:( A ) 。解析:喜極而瘋,悲痛敘述不符小說實情。
20.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將人的內、外在區分成兩個部份。外顯行為(言語、動作)反映行為者內在情緒、期待及渴望,按此說法,
下列各選項的文句詮釋說明正確的是:
(A) 「(妻子)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諸小妹的話顯示她們對項脊軒的好奇,也反映妻子娘家

3/9
好說八卦。
(B)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曾皙的話顯示了他希望從孔子口中得到其他三者的評價。
(C)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中人以不屑語氣談論桃花源的社會狀況,試圖打消漁人向外宣揚的可能。
(D) 「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母親夜半被歸有光哭聲驚醒,故略帶怒氣的以指敲扣門板,詢問奶媽情況。
答案:( B ) 。解析:(A)反映妻子娘家的好奇,間接反映歸有光夫妻的感情和睦。 (C)村人提醒漁人,口氣無不屑之情。
(D)寫母親對女兒夜半啼哭的關心之情。
21. 閱讀下文,選出錯誤的詮釋: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
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論語•陽貨》)
(A) 孔子與弟子互動良好,並展現幽默輕鬆的一面。
(B) 孔子以「割雞焉用牛刀」為喻,提醒子游在禮樂教化上要特留留心貴族與百姓的先後順序。
(C) 子游的施政理念與「道之以政,齊之以德,有恥且格」的教化觀呼應。
(D) 孔子對子游施政的讚許,反映儒家以禮樂治國,人文化成的政治觀。
答案:( B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說明禮樂教化於在位者、百姓可並行不悖。
22. 安妮亞在伊甸學園的現代文學考試,只差一題就能達到入學標準,於是她偷偷運用讀心術偷聽同學討論,請問她聽到的哪
個人答案錯誤不能選呢?
(A) 約兒:林文月的《飲膳札記》將「食譜與懷舊」組成書寫公式,用食譜來連接與師友的回憶。
(B) 黃昏:琦君文字淡雅,描寫細膩,情感真摯;內容多寫對親人師友、故鄉童年的追懷。
(C) 達米安:魯迅欲以文學喚醒喚醒沉睡的國族靈魂,為中國現代散文的奠基人。
(D) 尤利:詹宏志善於藉由文字記錄自己的童年往事、少年時光,把讀者帶進時間隧道。
答案:( C ) 。解析:應改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
23. 下列關於〈記憶中的一爿書店〉的寫作手法說明,何者正確?
(A) 模擬人的記憶經久斑駁的記敘方式,以詳筆寫店主人的長相,略筆寫店主人對待她的和善舉止。
(B) 作者以兒童視角細膩描寫上學的沿路風景,提供讀者想像作者兒時上學時的光景。
(C) 將受店主人仔細照料的實事實筆作結,營造真實的惆悵感。
(D) 結尾論述小事在人生中無法萌發絲毫的影響,淡化前述平淡小事的力量。
答案:( B ) 。解析:(A) 以「略筆」寫店主人的長相,「實筆」寫店主人對待她的和善舉止。(C)作者將回憶拉回現在,將實事
以虛筆作結,營造好夢已醒的惆悵感。(D)結尾尋思小事在人生中的影響,呼應首段,總結出平淡小事的力量。
24. 孔乙己象徵著舊時代昧於現實、迂腐自持的讀書人,終至與社會眾人格格不入,以下哪一行為最能具體的表現這種困境:
(A)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B) 孔乙己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C) 孔乙己給孩子茴香豆喫,一人一顆。
(D) 孔乙己便在櫃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
答案:( A ) 。解析:(B)敘寫孔乙己裝闊買酒。 (D)描寫孔乙己偷竊遭私刑打折了腿的模樣。
25. 魯迅筆下的人性並不可親可愛,但就〈孔乙己〉一文,何者尚可視為是善良的品行?
(A) 短衣幫要親眼看著黃酒從罈子裡舀出,看過壺子底裡有水沒有,再確認壺子被放在熱水裡才放心。
(B) 掌櫃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
(C) 夥計面對孔乙己教寫字,先是略略點一點頭,然後回過臉去不予理會,最後努著嘴走遠。
(D) 孔乙己從不拖欠,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答案:( D )。孔乙己不會拖欠酒錢。解析:(A)酒店有在酒中摻水的習慣 (B)掌櫃唯利是圖只在乎孔乙己有沒有還錢。 (C)夥
計受眾人影響,也看不起孔乙己。
26. 下列何者最符合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為學觀點?
(A)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B)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C) (君子)弗學而行,弗思而得。
(D)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答案:( B )。解析:題幹強調學思考並重。(A)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譯: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來思考;可是沒
有益處,倒不如去學習好。(B)說明讀書與思考兩者相輔相成。出自朱熹《朱子讀書法‧卷三》。譯:讀書時若是遇到不明白
之處,就停下閱讀來思考;思考時若是遇到不清楚之處,就停下思考來閱讀。(C)說明真正的君子,先天即具有良好品
德,與題幹不符。出自《孔子家語‧卷五‧顏回第十八》。譯:(真正的君子)沒有通過學習,就能行君子之行;沒有通過
思考,就能得到君子的品性。(D)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把自己
搞的精疲力竭而無所獲。
4/9
27.《資治通鑑》:「經師易遇,人師難遭」,「經師」重在傳授知識,但短於人格、精神的啟發與導引,「人師」恰能在經業之外,
以自身言行影響他人。韓愈撰〈師說〉,字裡行間流露對「人師」的看重,以下文句符合「人師」定義的是:
(A)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B)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
(C)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D) (李蟠)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答案:( D )。解析: (A)指出士大夫為子擇師,自己卻恥學於師的矛盾。(B)此為傳授知識的「經師」,教授學子學習文章斷
句等知識。(C)此指不從師問學的不良風氣。凡是拜師學習的人,就會淪為笑柄,更遑論為「經師」或為「人師」 。(D)韓愈不但
為李蟠解惑,還作〈師說〉鼓勵其從師問學之舉,以自身言行教育李蟠。
28. 下列對聯,與「老師」有關的是:  (A)人梯巧搭登攀路,心血勤澆棟樑材  (B)烈日嚴霜三尺法,迅雷疾雨一庭春  (C)
雖無易牙調羹手,卻有孟嘗飽客心  (D)術者岐黃三世業,心涵胞與一家春。
答案:( A ) 。解析:(B)法官 (C)餐廳 (D)醫界。
29.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錯誤的選項:
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道:「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
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
不過意,捨與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
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A) 著墨於言語、肢體描繪,栩栩呈現胡屠戶自大無禮的形象。
(B) 注意人物個性,藉粗鄙言行反襯胡屠戶粗中帶細,故意用激將法使范進更上一層樓。
(C) 善用俚語,語言滑稽幽默,讀來更具諷刺性、趣味性。
(D) 以映襯手法對比城裡老爺方面大耳與范進的尖嘴猴腮,狂酸范進無自知之明
答案:( B )。解析:胡屠戶是打從心底看不起范進,沒有粗中帶細,也沒有激將法之說。
30. 下列文句皆表因果關係,何者屬於先果後因的關係:
(A)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B) 日出而林霏開。
(C) 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D)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答案:( C )。解析:( A ) ( B ) ( D )皆先因後果。
31. 「語氣」是說話的人為了表達立場與看法而呈現的態度與口氣。選出下列各句語氣相同的選項:
甲、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乙、 燕丹之心,苟可以報秦,雖舉燕國猶不顧,況美人哉!
丙、 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丁、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戊、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A) 甲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戊
答案:( D )。解析:( 甲 )反詰語氣 ( 乙 ) 假設語氣 ( 丙 )推測語氣 ( 丁 ) 推測語氣 ( 戊 ) 推測語氣
32.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揭露了文人熱衷功名,以讀書中舉為首要工作,反而飽受科舉摧殘的畸型社會狀態。魯迅的〈孔乙己〉
一文也有這種表示,下列哪一個場景最能反映上述的社會價值扭曲?
(A) 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

(B) 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麼?」孔乙己看著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
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一層灰色,嘴裡說些話,這回可是之乎者也之類
一些不懂了。

(C) 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地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帳要
用。」我暗想我和掌櫃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櫃也從不將茴香豆上帳,又好笑,又不耐煩。

(D) 有幾回,鄰舍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
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

5/9
答案:( B )。解析:(A)掌櫃和群眾針對孔乙己的弱點一再抨擊,暴露殘酷人性 (B)刻意踩孔乙己面對科考無力的痛腳,
顯現以 通過科舉與否來判斷一個人價值的畸型社會狀態 (C)對小夥計熱心教字卻惹來不被尊重的窘態 (D)展現本性善
良的一面

33. 《論語》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反映古代士大夫對於「出仕」或「退隱」能斟酌時局,因


時制宜的態度,下列文意和這種態度最不相關的選項是:
(A)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B)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C)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D) 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
答案:( D )。解析:題幹強調仕、隱應因時制宜。(A)譯:國家政治清明時,他就出來做官,國家政治黑暗時,他就藏而不
露地隱居起來。(B)古代的人,獲得成就,則將恩惠恩澤給老百信,而沒有獲得成功的人,則在這個世上繼續修身養性。得
志顯達時就要造福天下蒼生,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提升個人修行。 (D) 孟子言人能向善,不論出身與環境,終必有成耳。
譯:舜當初住在深山裡,居於樹木岩石之間,行於鹿豕出入之地,這跟深山裡的鄉下人相差沒有多少。
34. 閱讀甲、乙二文,敘述適當的選項是:
甲、「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乙、 蓋三人皆以仕進為心,而道消世亂,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門之狂士,無意用世,孔子驟聞其言,有契於其平
日飲水曲肱之樂,重有感於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覺慨然興嘆也。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豈以忘世自樂,真
欲與許巢伍哉?(錢穆《論語新解》)
(A) 甲文中,孔子不禁意流露除曾皙以外,對其它弟子志趣並不感到贊同。
(B) 甲文中,孔子讚賞曾皙的原因,在於他描繪出當前魯國河清海晏、禮樂治國的景象。
(C) 乙文中,錢穆認為孔子認同曾皙,是因為曾皙契合自己飲水曲肱、浮海居夷的懷抱。
(D) 乙文中,錢穆認為孔子固然欣賞曾皙之境界,實更懷抱著淑世行道的志向。
答案:( D )。孔子在認可同時又對其有深層感觸,鑑於亂世中無法救世,更無法忘世,故而興嘆。解析: (A)由「「何傷乎?
亦各言其志也。」表示孔子引導學生各言其志,而無否定其他志向的看法。 「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豈以忘世自樂,
真欲與許巢伍哉」的反問可推知錢穆並不真心認為孔子希望乘桴浮海,忘世自樂。 (B)並未提及魯國國況或治國之道為何。
(C)曲肱之樂強調安於貧困,浮海居夷是避世之思,錢穆認為孔子更有救世之心,因此並非因「安於貧困」就感嘆、而是突
顯他在亂世中「抱行道救世之志」卻尚未成功的現況,因此嘆息。
乙文譯:這三人皆將進身為官當作志向,但是儒道消弭、世道混亂,他們的志向不一定能達成。曾皙在孔門弟子中屬於狂
放不羈的類型,無心為世用,孔子突然聽到他的言論,感到與自己清心寡慾,自得其樂的心境相契合,又聯想自己在大
道不行時,曾想遠離塵世,隱居他地的感思,所以不知不覺引發他的嘆息。但孔子本來就抱持發揮儒道拯救百姓的志向,
難道真的希望忘卻世俗而感到快樂嗎?真的想要與隱士許由和巢父為伍嗎?
35.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選項:
三十年代的時候,魯迅曾與梁實秋展開多次筆戰。有一回,梁實秋說魯迅把一切主義都褒貶得一文不值。魯迅則反駁
「你究竟在說『褒』還是在說『貶』?褒就是褒,貶就是貶,什麼叫做褒貶得一文不值?」梁實秋無詞以對,只是解釋回應說,
按北京人的用法,褒貶就是指貶。當年這場筆戰似乎魯迅占了上風,然而陳之藩總無法信服魯迅之說,卻也說不出具體的
理由。後來在香港,一位四川籍教授給他看一幅鄧小平的題字:「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落款有「錄魯迅詩」
字樣,陳不禁為之大笑,原來他發現魯迅自己也有與梁實秋類似的用法,陳之藩因而評論魯迅:泯恩仇指的當然是泯
「仇」,「恩」為什麼要泯它呢?(改寫自陳之藩〈一星如月褒貶與恩仇〉)
(A) 梁實秋在筆戰過程中,自知理虧,所以無詞以對。
(B) 陳之藩對魯迅的評論,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C) 魯、梁二人筆戰,在鄧小平題字後一笑泯恩仇。
(D) 相逢一笑泯「恩仇」,取泯「仇」的用法,和「早晚」下三巴,取「早」的用法相同。
答案:( B ) 。解析:(A) 梁實秋無言以對是因當年沒有證據來反駁魯迅對他的批評。(C) 無有此說。(D)前者是偏義複詞,取
「仇」。後者是何時的意思。

二、 多重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10 題。答錯倒扣 1/5 題分。


36. 下列各組「 」中的字,意思前後相同的選項是:
(A)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母立於茲
(B)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石崇每「要」客燕集
(C) 下擔「捋」髭鬚/膽敢「捋」虎鬚
(D) 他喫這一嚇,把痰吐了出來,就「明白」了/王冕看書,心下也著實「明白」了
(E)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陳教授是「專攻」國際經濟相關議題的著名學者

6/9
答案: ( B ) ( E ) 。解析:( A ) 而且、並且。表進層關係。/通「爾」,你。( B ) 邀請。( C ) 用手指順著抹過去,使物體平順
/拔除。 ( D ) 清醒。出自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聰明、不糊塗。出自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E)專門研究
37. 魯迅寫作的本懷是:「揭發病苦,引起療救」,試揣想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一輩子活在眾人的「笑聲」中,魯迅可能想揭發
什麼,引發國人的注意:
(A) 暗示社會底層人民被上層階級壓制住的活力。
(B) 藉由眾人的嘲弄,加深孔乙己的悲劇色彩。
(C) 展現社會大眾羞辱、欺凌弱者的劣根性。
(D) 用歡樂的笑聲反襯眾人行為的麻木無情。
(E) 世事多無奈,藉笑聲轉化孔乙己無能改變現實的悲哀。
答案:( B ) ( C ) ( D ) 。 解析:(A)社會底層的人被壓抑的同情心。(E)無此說。
38. 閱讀下文,試與琦君〈髻〉做一比較,選出正確的選項:
洗完澡後,換穿一身乾淨的衣服,母親覺得舒暢無比,更要求我為她梳理因久臥病床而致蓬亂的頭髮。我們拉了一把
椅子到窗邊。從這裡可以眺望馬路對面的樓房,樓房之後有一排半被白雲遮掩的青山,青山之上是蔚藍的天空。從陰涼的
冷氣房間觀覽初夏的外景是相當宜人的,尤其對剛剛沐浴過的身體,恐怕更有無限爽快的感覺吧。
起初,我們互相閒聊著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不多久以後,卻變成了我一個人的輕聲絮聒。母親是背對著我坐的,所
以看不見她的臉。許是已經睏著了吧?我想她大概是舒服地睏著了,像嬰兒沐浴後那樣......
噓,輕一點。我輕輕柔柔地替她梳理頭髮,依照幼時記憶中的那一套過程。不要驚動她,不要驚動她,好讓她就這樣
坐著,舒舒服服地打一個盹兒吧。(節錄自林文月〈給母親梳頭髮〉)
(A) 兩文皆以「頭髮」作為象徵,象徵母女兩代之間不以言語而以行動表達的幽微情感。
(B) 兩文中關於「洗頭」的書寫,都呈現舊時代女性囿於傳統,只能於固定時間梳洗。
(C) 兩文皆出現為母親梳頭的畫面,作者都試圖透過「梳理頭髮」來排遣母親的哀愁。
(D) 兩文與睡著相關的情節描寫,都呈現了入睡者因內心安全感而放鬆的狀況。
(E) 兩文中的女兒形象都是體貼細膩,母女感情深厚。
答案:( A ) ( E ) 。 解析: ( B ) 林文月作品中並未將頭髮塑造成為某事物的象徵 ( C ) 林文月作品中,母親 久未洗頭的
原因是因為久臥病在床 ( D ) 林文月的梳頭之舉是母親要求,不具有為母親排遣 哀愁的意圖。
39. 有些成語傳至後世,衍生出別的意義,與本義不同,下列選項,何者亦有這種現象?
(A) 〈醉翁亭記〉: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檢方不眠不休地偵辦,這樁棒球場貪污案終於「水落石出」
(B) 〈醉翁亭記〉:「峰回路轉」,有亭翼然/會議原本因意見不同而膠著停滯,幸而他的提案產生了「峰回路轉」的契機
(C)《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課堂裡,老師揮汗淋漓,臺下學生卻神情呆若木
雞,或者形如槁木,更不乏一群夢見「周公」者對臺上夫子殷勤點頭
(D)《論語.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網路時代來臨,查證假
訊息快速,他竟然還在公共場合說謊,簡直「愚不可及」。
(E)《莊子.齊物論》:狙公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世風日下,一夜情普遍,情
感不再專屬,耳聞眼見,多的是「朝三暮四」的薄情郎、負心女。
答案:( A ) ( B ) ( C ) ( D ) ( E )。 解析: (A)描寫冬季之景/比喻事情真相大白。(B)指山路迂迴曲折/比喻情勢轉變(多
為由壞轉好)。(C)孔子年少欲行周公之道,此嘆其道不得行,而人已衰老/指睡著了。(D)謂寧武子於政治黑暗時裝痴作
呆,以免禍害,是一般人比不上的,此處有褒意/非常愚昧,貶意。(E)指改變名目使人上當/比喻心意不定、反覆無常。
40. 《舊唐書.韓愈傳》:「常以為自魏晉以還,為文者多拘偶對,而經、誥之指歸,遷、雄之氣格,不復振起矣。故愈所為文,
務反近體,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後學之士,取為師法。當時作者甚眾,無以過之,故世稱韓文焉。」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 韓愈認為自己能把握文句對偶的寫作手法,亦能欣賞經書要旨。
(B) 「務反近體」,是指寫詩應回歸近體詩,以此作為學習對象。
(C) 「後學之士,取為師法」,點出韓愈領軍的古文運動在唐代取得完全成功的地位。
(D) 「當時作者甚眾,無以過之」,意謂韓愈之文完美無瑕,沒有人能指出其誤謬之處。
(E) 本文可與「文起八代之衰」的評價相呼應。
答案: ( E )。 解析:(A) 是指魏晉以來文沉溺於駢文的形式,反而忽略表現在儒家經典中的古雅純正的思想宗旨,司馬
遷、揚雄豪邁剛健的氣勢格調。(B)「近體」指「駢文」,「務反近體」意謂致力於反對駢體文。(C)晚唐駢文復興,古文運動又
告中衰。(D)「無以過之」,意謂無人能超越韓愈。題幹語譯:韓愈認為從魏、晉以來,一般人寫文章多拘泥於對偶,於是表
現在儒家經典中的古雅純正的思想宗旨,司馬遷、揚雄豪邁剛健的氣勢格調,反而不再振起。所以韓愈寫作文章,致力於
反對當時流行的駢體文,抒發議論,立言說理,自成一派新文風。年輕的文士們,將他的文章作為效法的楷模。當時寫作
文章的人很多,可是沒有人能夠超越他,所以當代稱之為「韓文」。
41. 下列關於孔子與子貢的對話,敘述正確的是: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A) 子貢認為「多學而識之」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並努力實踐。

7/9
(B) 孔子強調學習應掌握基本原則並融會貫通。
(C) 孔子因為能以同理心體察生活中的各種人事物,故成為博學之人。
(D) 由本文可知子貢善於識人,寥寥數語便能看透孔子為學的特質。
(E) 本文可以看到孔子教學重於啟發,引發思考,再歸結重點。
答案: ( B ) ( E )。 解析: (A)「多學而識之」是子貢原本所認為的孔子特質。(C) 孔子之所以成為博學多聞之人,是因為
透過學習了解原則,掌握共通的中心思想後,並將之貫串在所有事理中。(D)子貢原先以為孔子是「多學而識之」之人,但
孔子說自己是「一以貫之」,由此可知子貢並沒有看出孔子真正的特質。
42.「宮廷鬥爭」是近年電視劇的熱門主題,然而在為人處事方面,孔子以「行仁」為準則,「忠恕」為實踐,「鬥」與「爭」並非
《論語》中所贊同的作為。以下『 』中的文句皆出自《論語》,運用恰當的是:
(A) 富察皇后對皇上說:「皇上既然認為臣妾不適合管理六宮,臣妾也只好『用行舍藏』,六宮之事就交高貴妃管理吧」。
(B) 魏瓔珞與吉祥說:「人在深宮,要學會『能近取譬』,以求上位」。
(C) 甄嬛說:「華妃屢次陷害我,欲置我於死地,要我『以德報怨』,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D) 如懿對愉妃說:「妳總是能做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無私心地為他人著想。
(E) 在狩獵場上,五阿哥對爾康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讓我們來較勁一場吧!」
答案:( A ) ( C ) ( D ) ( E )。 解析: (A)指被任用就出仕實踐正道,被捨棄就獨自持守正道。此處可以借用於適時調整作為,
以因應時局。(B)「能近取譬」指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將心比心,為他人設想,和在宮廷中謀求上位無關,故不適用。(C)
「以德報怨」指以公正無私的理性原則,處理恩怨。(D)指能夠「推己及人」。(E)出自《論語‧八佾》。語譯:君子對人沒有什
麼競爭,有的話,只是在行射禮的時候吧!
43. 閱讀下文,並判斷敘述正確的選項有:
中國園林建築中的植物,既點綴了景色,也因不同的生態習性和造型特色,而被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如:被譽為
「歲寒三友」的松、竹、梅,象徵「高潔的品格」;傳說鳳凰棲息在梧桐樹上,因此梧桐樹有了「清高」的意涵;豔麗華貴的牡
丹、芍藥為「富貴」的代表;石榴花則因火紅熱烈的外形,而有「吉祥」的象徵意義。(改寫自中國文化研究院網站)
(A) 人們根據植物的顏色、習性和神話典故不同,賦予其不同的象徵意涵。
(B) 園林建築內栽種的植物,不止是景觀上的造景,也反映園林主人的個性或期許。
(C) 崇尚清高雅潔而喜愛松、竹、梅、梧桐的人,會排斥具有豔麗華貴特質的牡丹、芍藥。
(D) 松、竹、梅象徵高潔的品格,是因為這三者均出淤泥而不染。
(E) 歸有光在庭院雜植蘭、桂等植物,可視為象徵君子美德的一種表現。
答案:( A ) ( B ) ( E )。解析:(A)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象徵高潔的品格,是因為其耐寒的習性;梧桐樹是清高脫
俗的象徵,是因為鳳凰鳥的神話典故;石榴花象徵喜慶吉祥,因為其顏色火紅燦爛。(B)由植物被人賦予了象徵意義,可推
知庭院內的植物能反映主人個性和期許。(C) 文中未有此意。文中僅客觀列出不同植物代表的不同意義,並未指出人的喜
好。(D) 是因為這三者均能在寒冬中生長。「出淤泥而不染」者多指蓮花。(E)由引文敘述中國園林建築中的植物會因其生態
習性和造型特色,而被賦予不同象徵意義可推知。
44. 下列關於〈桃花源記〉一文的說明,正確的是:
(A) 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勾勒桃花源的美麗景致與風土民情,開啟魏晉文人對山水遊記文體的寫作之風與重視。
(B) 以秦代的動亂場景對照桃花源的和平之狀,「先世避秦時亂」一語正暗示了陶淵明厭棄黑暗現實的寓意。
(C) 村民囑託「不足為外人道也」,除表明村民與世隔絕之願,也替後文眾人尋訪不得埋下伏筆。
(D) 為了加強桃花源故事的逼真感,文中融入了不少史實的元素。
(E) 作者寫三個尋訪的人:漁人、太守、劉子驥,最後皆沒有找到桃花源,欲藉此三種不同類型的人,說明人應清楚內心
志向,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答案:( C ) ( D )。解析:(A)本文為〈桃花源詩〉的前序,非山水遊記,且亦無開魏晉對該文體的寫作與重視。(B)本文採以
古喻今的手法,藉桃花源村民對秦代暴政的抗拒,影射魏晉時期的民不聊生和動亂,並無描寫秦代社會動亂的場景,僅
說明村民避居此地之因。( E )三者皆有心尋訪,唯有忘卻機心,才能找到桃花源。
45. 孔子強調君子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應堅守仁心,不為外在環境、物質慾望所動搖。下列語句符合「君子」精神的是:
(A)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B)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C)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惟仁之處,惟義之行。
(E)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答案:( A ) ( B ) ( C ) ( D ) ( E )。 解析:(A)譯:君子是連吃完一頓飯的工夫也不能違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
必須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離困頓的時候也必須按仁德去做。 (B)譯:富貴,如果可以正道求得,雖只擔任執鞭趨避行
人的小職務,我也願意去做;假使富貴不可以正道求得,那寧可放棄富貴,依從我所喜好的正道。 (C)譯:財富和尊貴,
不能搖蕩他的心意;貧窮和卑賤,不能改變他的節操;權勢和武力,不能屈撓他的志氣。(D)譯:不因為貧窮就改變節操,
不因為卑賤就動搖志向,只據守仁德,只施行禮義。(E)譯:就算乾渴也不喝名聲不佳的泉水,就算炎熱也不在不好的樹木

8/9
下乘涼。

9/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