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突破圆锥----调和点列+极点极线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1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一)基础知识

1.调和点列:如图,在直线 l 上有两基点 A, B ,则在 l 上存在两点 C , D 到 A, B 两点的距离比

值为定值,即
AC AD 2 1 1
 = ,则称顺序点列 A, C , B, D 四点构成调和点列(易得调和关系   )。
BC BD AB AC AD
同理,也可以 C , D 为基点,则顺序点列 A, C , B, D 四点仍构成调和点列。所以称 A, B 和 C , D

称为调和共轭。

2. 调 和 线 束 : 如 图 , 若 A, C , B, D 构 成 调 和 点 列 , O 为 直 线 AB 外 任 意 一 点 , 则 直 线

OA, OC , OB, OD 称为调和线束。若另一直线截调和线束,则截得的四点 A' , C ' , B' , D' 仍构

成调和点列。

AP
3.阿波罗尼斯圆:如图, A, B 为平面中两定点,则满足   (  1) 的点 P 的轨迹为圆 O ,
BP
A, B 互为反演点。由调和点列定义可知,圆 O 与直线 AB 交点 C , D 满足 A, C , B, D 四点

构成调和点列。

5.极点极线:如图, A, B 互为阿圆 O 反演点,则过 B 作直线 l 垂直 AB ,则称 A 为 l 的极点,

l 为 A 的极线.

2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6.极点极线推广(二次曲线的极点极线):

(1).二次曲线 Ax 2  By 2  Cxy  Dx  Ey  F  0 极点 P ( x0 , y0 ) 对应的极线为

x0 y  y0 x x x y y
Ax0 x  By0 y  C D 0 E 0 F  0
2 2 2
x0 y  y0 x x x y y
x 2  x0 x , y 2  y0 y , xy  ,x  0 ,y  0 (半代半不代)
2 2 2
x2 y 2
(2)圆锥曲线的三类极点极线(以椭圆为例):椭圆方程  1
a 2 b2

①极点 P ( x0 , y0 ) 在椭圆外, PA, PB 为椭圆的切线,切点为 A, B

x0 x y0 y
则极线为切点弦 AB :  2 1;
a2 b

②极点 P ( x0 , y0 ) 在椭圆上,过点 P 作椭圆的切线 l ,

x0 x y0 y
则极线为切线 l :  2 1 ;
a2 b

③极点 P ( x0 , y0 ) 在椭圆内,过点 P 作椭圆的弦 AB ,

x0 x y0 y
分别过 A, B 作椭圆切线,则切线交点轨迹为极线  2  1;
a2 b
(3)圆锥曲线的焦点为极点,对应准线为极线.

(二)重要性质

性质 1:调和点列的几种表示形式

如图,若 A, C , B, D 四点构成调和点列,则有
AC AD 2 1 1
 =     OC 2  OB  OA  AC  AD  AB  AO  AB  OD  AC  BD
BC BD AB AD AC

性质 2:调和点列与极点极线

如图,过极点 P 作任意直线,与椭圆及极线交点 M , D, N 则点 M , D, N , P 成调和点列(可由

阿圆推广)

3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性质 3:极点极线配极原则

若点 A 的极线通过另一点 D ,则 D 的极线也通过 A .一般称 A 、 D 互为共轭点.

推广:如图,过极点 P 作两条任意直线,与椭圆分别交于点 MN , HG ,则 MG , HN 的交点必

在极线上,反之也成立。

(三)典例分析

类型 1:客观题中结论的直接运用

例 1(2013•山东)过点(3 ,
1)作圆 ( x  1) 2  y 2  1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A 、 B 则直线 AB

的方程为( )
A. 2 x  y  3  0 B. 2 x  y  3  0 C. 4 x  y  3  0 D. 4 x  y  3  0

1)对应的极线,则方程为  3  1 x  1  1  y  1 ,即 2 x  y  3  0 .故
解析:直线 AB 是点(3 ,

选 A.

x2 x2
例 2(2010•湖北)已知椭圆 C :  y 2  1 的两个焦点 F1,F2 ,点 P ( x0 , y0 ) 满足 0  0  y02  1 ,
2 2
x0 x
则 PF1  PF2 的取值范围为 ,直线  y0 y  1 与椭圆 C 的公共点个数是 .
2

解析:由题知,点 P 在椭圆内部且与原点不重合.则当 P 点在线段 F1 F2 上除原点时,

(| PF1 |  | PF2 |) min  2 ,当 P 在椭圆上时, (| PF1 |  | PF2 |) max  2a  2 2 ,则 | PF1 |  | PF2 | 的

取值范围为 [2, 2 2) .

4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x0 x
点 P ( x0 , y0 ) 和直线  y0 y  1 恰好是椭圆的一对极点和极线,因为点 P 在椭圆内,所以极
2
线与椭圆相离,故极线与椭圆公共点的个数为 0.

点评:因客观题不需要严格证明,所以一些高观点的运用,往往能达到秒解的效果,从这

两个高考题也可看出,用普通方法也可解出结果,但用极点极线理论基本秒解,这就拉开

了尖子生和普通生的差距,达到了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类型 2:解答题中高观点分析

x2 y 2
例 3(2010 江苏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   1 的左右顶点为
9 5

A,B,右顶点为 F,设过点 T ( t , m )的直线 TA, TB 与椭圆分别交于点 M ( x1 , y1 ) , N ( x2 , y2 ) ,

其中 m  0 , y1  0, y2  0 .

(1)设动点 P 满足 PF 2  PB 2  4 , 求点 P 的轨迹;
1
(2)设 x1  2, x2  ,求点 T 的坐标;
3
(3)设 t  9 ,求证:直线 MN 必过 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 m 无关)

解析:方法一(高考标准答案 1):
m m
直线 AT : y  ( x  3) ,直线 BT : y  ( x  3) ,设 M ( x1 , y1 ), N ( x2 , y2 ) ,
12 6
 m
 y1  12 ( x1  3)
联立 AT 与椭圆,则  2 2
 x1  y1  1
 9 5
 240  3m 2 (第 18 题图)
 x1  2 2
得 80  m ,即 M ( 240  3m , 40 m ) ,同理 N ( 3m  60 , 20m ) ★
2

 y  40m 80  m 2 80  m 2 20  m 2 20  m 2
 1
80  m 2

处理一(特殊+验证):

当 x1  x2 ( MN 垂直 x 轴),解得 m  2 10 , MN 方程为 x  1 ,过定点 D (1, 0) ;

5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40m 20m
2 10 m  m 2  10m ,及 M , D, N 三点共线,
当 x1  x2 ,k MD  80  m2  2
,k ND  20
2
240  3m 40  m 3m  60 40  m 2
2
1 2
1
80  m 20  m

即 M , N 过定点 D (1, 0)

240  3m 2 240  3m 2 3m 2  60
 x
处理二(硬解直线方程):由★得 MN 方程为: 80  m 2  80  m 2 20  m 2 ,
40m 40m 20m
y 2 2
( )
80  m 80  m 20  m 2
令 y  0 ,解得 x  1 ,即 M , N 过定点 (1, 0)

方法二(多元未知数整体处理 此法适用于过椭圆两顶点问题):
m m
直线 AT : y  ( x  3) ,直线 BT : y  ( x  3) ,设 M ( x1 , y1 ), N ( x2 , y2 ) ,
12 6
y1 y2
带入直线 AT , BT 消去 m 得 2 ①
x1  3 x2  3

 y 9 x 3
2 2   
x y 9 x 3 5 y
由椭圆   1 可得: x 2  9   y 2 ,即  ,带入①得
9 5 5  y  9 x 3
 x  3 5 y

9 x 3 9 x 3 x 3 x 3 x  3 x2  3
  1 2  2 ,即 1 2 2 ②,①可变形(取倒)为 1   2③
5 y1 5 y2 y1 y2 y1 y2
x1  1 x2  1
(②+③)/3 得:  (对比直线两点式或与(1,0)斜率),即 M , N 过定点 (1, 0)
y1 y2

方法三(伸缩(仿射)变换+调和点列):

补充知识.(1)放射变换为另一专题

(2)如图,在 ABC 中,三条高交于点 F ,高的垂足 DE 交 AF 于 G ,则 A, G , F , H 成调和


AG AH
点列,即 
GF FH

6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本题证明:

x2 y 2
如图,可将椭圆   1 伸缩变换为 x 2  y 2  9 ,因为 AMB  ANB  90 ,则 B 为 ATF
9 5
AD AE
高的交点,由上述性质运用知 A, D, B, E 成调和点列,即  ,设 D (a, 0) ,则
DB BE
a  3 12
 ,解得 a  1 ,即 M , N 过定点 D (1, 0)
3a 6

方法四(二次曲线系):

补充:二次曲线系性质:若三个二次曲线系 f1 ( x, y ), f 2 ( x, y ), f 3 ( x, y ) 过 4 个相同的点,则一

定存在两实数  ,  ,使得  f1 ( x, y )   f 2 ( x, y )  f 3 ( x, y ) .(可根据六个单项式系数关系求

解问题)

本题证明:如图,本题过 A, M , B, N 四点的二次曲线有

x2 y2
抛物线   1;
9 5
直线 AM :12 y  mx  3m  0 和 BN : 6 y  mx  3m  0 ;

直线 AB : y  0 和直线 MN : ax  by  c  0

x2 y 2
所以  y (ax  by  c)   (12 y  mx  3m)(6 y  mx  3m)    1 ,观察 y 与 xy 的系数有
9 5

 c  18m  0
 ,则 c  a ,所以 MN : by  a (1  x ) ,则 M , N 过定点 D (1, 0)
 a  18m  0

方法五(极点极线):

补充:性质 3

本题证明(利用性质 3):如图,点 T 的轨迹方程为 x  9 ,


1 x 0  y
即   1 ,又 AM , BN 交点在 x  9 上,由性质 2 知,
9 5

7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D (1, 0) 为极点, x  9 为对应的极线,即 AB, MN 交点为 D (1, 0) ,即 M , N 过定点 D (1, 0)

点评:2010 年江苏高考题被公认为史上最难高考之一,又一次把葛军老师推向风口浪尖,

此题官方解答为常规解法,看似简洁,其实其中计算量很大,据说当年没有考生在考

场上将此题拿到满分,难度可想而知,但通过高观点(仿射变换/调和点列/二次曲线系

/极点极线)分析,我们会发现原来如此“简单”(直接是结论的考察),所以在平时教

学中渗透高观点下的解题思路十分必要,特别是对尖子生的培养。

(四)巩固练习
x2 y2
1.已知点 P 为 2 x  y  4 上一动点.过点 P 作椭圆   1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 A、B ,
4 3
当点 P 运动时,直线 AB 过定点,该定点的坐标是.

(2014•辽宁)已知点 A(2 , 3) 在抛物线 C:y 2  2 px 的准线上,过点 A 的直线与 C 在第一


2.

象限相切于点 B ,记 C 的焦点 F ,则直线 BF 的斜率为( )


1 2 3 4
A. B. C. D.
2 3 4 3

x y
3.(2011•希望杯)从直线 l :   1 上的任意一点 P 作圆 O:x 2  y 2  8 的两条切线,切点
8 4
为 A、B ,则弦 AB 长度的最小值为 .

x2 y2
4.(2009•安徽)已知点 P ( x0 , y0 ) 在椭圆  1 a  b  0)上, x0  a cos  ,y0  b sin  ,
(
a2 b2

0  ,
2

8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x0 x y 0 y
直线 l 2 与直线 l1 :  2  1 垂直, O 为坐标原点,直线 OP 的倾斜角为  ,直线 l 2 的倾斜
a2 b

角为  .

x2 y2
(I)证明: 点 P 是椭圆  1 a  b  0)与直线 l1 的唯一交点;
(
a2 b2
(II)证明: tan  , tan  , tan  构成等比数列.

5.(2011•四川)椭圆有两顶点 A(1 , 0) 、 B (1 , 0) ,过其焦点 F (0 , 1) 的直线 l 与椭圆交于 C 、

D 两点,并与 x 轴交于点 P .直线 AC 与直线 BD 交于点 Q .

3
(1)当 | CD | 2 时,求直线 l 的方程;
2

x2 y 2
6.(2008•安徽)设椭圆 C :   1(a  b  0) 过点 M ( 2 , 1) ,且左焦点为 F1 ( 2 , 0) .
a 2 b2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当过点 P (4 , 1) 的动直线 l 与椭圆 C 相交于两不同点 A , B 时,在线段 AB 上取点 Q ,
   
满足 | AP || QB || AQ || PB | ,证明:点 Q 总在某定直线上.

参考答案
mx (2m  4) y
1.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是(m,2m  4),则切点弦 AB 的方程为   1 ,化简
4 3

3 3
(3 x  8 y )m  12  16 y ,令 3 x  8 y  12  16 y  0 ,可得 x  2, y  ,故直线 AB 过定点 (2, ) .
4 4
p
2.解析:由题知,   2  p  4 ,则抛物线方程为 y 2  8 x ,设过点 A 作直线与抛物线
2
C 相切与另一

点 D , 则 经 过 这 两 个 切 点 的 连 线 BD 就 是 点 A 对 应 的 极 线 , 其 方 程 是
4 8
3y  4  x  2  y  x  。由于点 A
3 3
4
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则焦点 F 在点 A 的极线上, B、F、D 三点共线  k BF  k BD  ,故
3
选 D.
9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微信公众号:渝城高中数学会 608396916 高中数学资料分享 QQ 群:608396916

3.解析:设 P (8  2m, m) ,易知 P 的极线方程为 my  (8  2m) x  8 ,即 m(2 x  y )  8 x  8 可得

弦 AB 必过 1,
2  ,易得圆 O:x 2  y 2  8 上,过 1,
2  的最短的弦长为 2 r 2  d 2 max  2 3 .

4. 分析:(Ⅰ)由题知, P ( x 0 , y 0 ) 与直线 l1 是椭圆的一对极点极线,则直线 l1 与椭圆相切,

点 P 为切点,
5.解析:
(2)此题可以用常规方法和曲线系法,具体内容请参考上一讲,本专题研究一下其
极点极线性质,

y2
对椭圆  x 2  1 ,若以点 P 为极点,则其对应的极线过点 Q ,设 P (m,0) ,其极线方程为
2
0× y
+ mx = 1 ,即
2
1 1 1
x= ,故可设点 Q 的坐标为 ( , yQ ) ,所以 OP • OQ = (m,0) • ( , yQ ) = 1 ,即 OP • OQ 为定
m m m
值 1.

c 2  2

1 1 x2 y2
6.解析:(1)由题意得  2  2  1 ,解得 a 2  4, b 2  2 ,所求椭圆方程为  1.
a b 4 2
c 2  a 2  b 2

PB QB
(2)解法:已知  ,说明点 P, Q 关于椭圆调和共轭,根据定理 3,点 Q 在点 P 对
PA QA

4  x 1 y
应的极线上,此极线方程为   1 ,化简得 2 x  y  2  0 .故点 Q 总在直线
4 2
2x  y  2  0

10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Word 文档进 QQ 群:608396916 下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