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中国香博园”是香魁投资的第一期项目。园区总投资 2 亿人民

币,占地 16 亩,建筑面积 15000 平方米。设有国家香检仙游业务中

心、非遗展示区、全国香产业大数据平台、天然香文化博物馆、产业

培训研学中心等多个场馆,已打造成国内天然香行业头部品牌示范园

区,是全国功能性最齐全的香文化园区

中国香博园于 2022 年 10 月 1 日正式开园

中国香博园开园揖客,并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旅韵

香博园、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点,吸引 2 万多人次

的游客前往体验香文化。

中国香博园是仙游县延伸工艺美术产业链的项目,也是目前我国

首个天然香产业集中的示范园区,面积 1.2 万平方米。中国香博园负

责人、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协会会长陈剑锋介绍,中国香博园集检测、

体验、培训、研学、香料种植、原料集散中心、产品研发于一体,培

养专业性人才,是仙游县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目前,园区内设置了品香室、非遗制香小工厂、香文化博物馆、

历史文化长廊以及具有莆仙建筑风格的香包铺、香料铺、胭脂铺等,

成千上:百种香品香具供游客免费参观。下一步,还将建设香产业品牌

旗舰店、电商直播间、产业服务培训中心。

仙游枫髓香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游制香产业历史悠久,枫髓香制作技艺

以枫髓为主要原料,纯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枫髓香有隔

火空熏(这种方法在唐代盛行,后传入日本,在日本香道中使用广

泛)、印香(篆香)、线香、香丸、塔香 5 种不同表现形态。目前,

莆田为全球最大沉檀香集散地,原材料年交易额超百亿,制香企业超

千家,从业人员超 3 万人,总产值超 120 亿,荣获“中国香文化产业

基地”称号。(摄影/图 1-2 张力,图 3-4 陈剑峰)

首届《中国(莆田)香文化产业大会》近期在福建省莆田市举办,此

次大会聚集了 100 位美好生活发声者,100 件传统香器,100 种传统

香料,24 个香文化主题空间,共同为建党 100 周年献礼。全国各地的

香文化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他各界代表纷纷

前来,共同研讨交流“中国传统香文化”知识。其中,顾霆作为历代

香文化、香器具研究学者、沉香鉴定专家被盛邀到场,共赴香文化

“盛宴”。

探寻“香文化”溯源,看中华民族五千年风雨

大会上,顾霆老师讲到“中国传统香文化”肇始于春秋,成长于

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但反观近现代香文化的发展状况,由于中

华民族命运多舛,尤其是晚清以来,战争的来袭和政局的动荡,使香

文化受到了亘古未有的打击,如今提起“香”,大多数人将其视为宗

教文化之一隅,局限于庙宇神坛之中,甚至将“香”与封建迷信归为

一体,实属时代之遗憾。
如今,走过风雨激荡的中国人,需要重新审视中国香文化,以更

清澈的目光给予更睿智的热爱,让更多的知香、喜香、乐香者能够满

怀信心,跨越波折之后,再次展现香的迷人光华,发展中国香文化。

恢复“香文化”本质,品草木香料之天然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于屈原的《离骚》,

由此可见人们喜欢香木香草,犹如蝶恋花、木向阳,是与生俱来的天

性。

顾霆老师从香料、香味、外观、用途阐述了香的本质,讲到春秋

战国时期,仅以我国现有的香料植物为原料,如泽兰、白芷、蕙兰、

香茅等,通过熏烧、佩带、熬膏、入酒等方法进行使用。到秦汉时期,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更多的香料传入中国,沉香、鸡舌香、苏

合香开始在王公贵族中盛行。在众多香料中,有些香味道醇和,使人

身心放松;有些香气清新,使人静心爽神;有些香恬淡适中,使人滋

养身心。而香的原料经过粉碎、搅拌处理,制成线香、盘香,使其融

入到日常起居生活和厂书斋琴房。

完善“香文化”体系,赏自然改变心灵历程

最早品香、用香可以称之为“奢侈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安定繁

荣,以及道家思想的盛行与佛教的传入,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在汉

代出现了熏笼、熏炉等器具,一直到唐代,大批的文人、医师、道家
及佛家人士开始了对香的研究,使香文化进入系统化及精细化阶段,

通过用香、品香来安神养生、陶冶心灵、净心明志。

顾霆老师最后说到,香高贵、深邃,但又朴实、无华,香文化既是精

英文化,亦是大众文化。香造化于自然,让自然改变心灵。中国传统

香文化,虽然历史悠远,但还有残缺,我们将继续传承香文化、弘扬

香文化、完善香文化。
香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祭祀,到宋代,焚香已成为“生活
四艺”之一。唐宋以来,莆田的海外贸易也逐渐繁盛,香料通过海路 ,
到达海上丝路沿岸国家,这也使得香文化深深扎根莆田,现已成为
“全球最大沉香檀香木集散地之一”,莆田工艺美术城拥有 600 多家

制香企业,总产值超过 60 亿元。2022 年 10 月,中国香博园落户莆


田市仙游县,香与莆田已经密不可分。

在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莆田在产业集成、平
台搭建、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积极推动香产业发展,并与工艺美术、鞋
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跨界联动,让传统香具有“现代范”,打造新的城
市名片。

为打造具备莆田特色的中国香文化产业名片,自 2021 年起,莆


田开始举办中国(莆田)香文化产业大会。从首届提出“香空间”,
到“品牌化”,再到今年“中国香文化数字化”,香业之路越走越
“新潮”。

大会现场除香炉、香料、香囊等传统产品展示外,还设置了数字
AI 展示区,吸引众多游客纷纷打卡驻足。

走进数字 AI 展示区,中国古代香器文脉以香炉为媒串联起来。

“我们是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 100 个香炉的形象,了解当时的历史文


化背景,甚至经济、政治等等。”香产业大会总策划罗子杰介绍,游
客还可以与利用当下 AI 技术,开发设计香文化特质的 AI 人物形象—
—“香木兰”对话,了解用香历史、制香方法、香料分类等等。

“我相信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香的应用会更广泛,比如‘药香同
源’,可以用科技的力量测算不同的人他的身体状况应该运用哪些香
方,甚至通过分析成分解决香料细分领域运用问题。”提及香的未来
发展,罗子杰表示,梳理中国古代香器文脉只是第一步,以后这个数
据库将不断充盈,香文化普及也将会有更多方式。

为实现香文化产业链高端化转型升级,莆田将香材香料种植融入
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规划种植沉香树及香料种植基地 6666.67 公
顷;仙游县出台《仙游县奇楠沉香种植基地建设方案》,计划在全县
种植 3 万亩。此外,还将推动中国香博园打造成国内首家综合性直播 、
网红文化艺术生活馆。(高肖幸子)

香产业
从莆田走出的新名片
本报记者 俞靓
曾经的丝绸之路上,中国香文化的交流是其中重要一环。今天,“一带
一路”建设正当时,香产业寻求突破,既守正,又创新。
4 月 29 日,首届中国(莆田)香文化产业大会在莆田开幕。这一盛事带动
了国内香产业的融合。“在这里,我们将传承与创新、技术与艺术、经典和
时尚、线下与线上结合起来。”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劳动学
会会长杨志明说,借此搭建起国内香文化交流与互鉴的专业平台,也正式推
出一张具备莆田特色的中国香文化产业名片。
搭空间 聚人才
首届“香业大会”为期 7 天,以“香,美好生活”为主题,现场设有香
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官方艺术空间展区、24 个香文化艺术生活展区、首届
“中香杯”香器香具设计大赛作品展区、现场直播区四个展区。
迈过厚重的木门槛,只见唐宋风采的木构建筑下,24 个艺术空间错落有
致,其间,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四般闲事”一个不少,策展人结合莆
田工艺美术产业优势,将莆田市的家具、木雕、竹编、金银器等产品融入空
间。此外,每个空间里,还突出一个主题,或雅乐,或禅,或弈棋,或篆印…

“过去参加不少展会,但像这样重视空间与建筑,营造香事的‘无用之
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来自广州的主理人罗永坚说。
罗永坚所在的空间为 10 号香文化空间,取名“弈棋之香”。“宝鼎茶闲
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红楼梦》,游客可以结合
实体空间细品这句诗。罗永坚介绍他特意找来一个绿色的宝鼎,再置一个日
本淘来的棋盘,摆一局棋圣吴清源的经典棋谱,来者可闻香、可看棋,熏陶
身心。
4 月 22 日,来自上海的王晔收到消息,他的作品“香山水”入选参加首
届“中香杯”香器、香具设计大赛。一周后,王晔在莆田会展中心的一楼展
厅内,搭建起实物版“香山水”。
连日来,他分批次“点燃”连绵的山脉。香气生,灰烬落,又是一幅别
致的山水画。五一假期,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感叹于这种“打香”的
新玩法。“这只是我创作的 demo1.0 版本,在国内玩的人不多,想不到感兴
趣的人还不少,我希望将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美,传播得更广。”王晔说。
此次大会期间,像王晔这样的香业界人才济济。借此良机,4 月 30 日,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在莆田举行成立大会,公布了第一
届委员会共 67 名,旨在组建起香文化行业中坚力量团队,进一步弘扬中国香
文化,展现“文化自信”。同时,也为香文化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其
他各界代表与爱好者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专业平台。
“看到孟晖、扬之水等一辈深耕传统文化的人加入其中,我相信国内的
香文化艺术发展会越来越蓬勃。”到场的香文化爱好者宋颖说。
传家宝 走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香文化作为其中一门,历史渊源流长。它萌芽
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成熟于盛唐,普及于两宋,兴盛于明清。
莆田在香文化形成过程中有其历史传承性。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香文化艺
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清分析,其一是莆田文蕴深厚,历代文人辈出,而用
香又是古代达官贵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宋明时期的大量文字记载为证;
其二是由于地域亲近,莆田与南洋自古往来甚多,南洋盛产香料,因而莆田
逐步形成香料交易中心,从而带动香产业。“所以谈论香文化,当代研究者
绕不过莆田。”
“工艺美术产业是莆田的传统优势产业,未来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莆田第
二个千亿产业”,莆田市常务副市长傅冬阳说,近年来,莆田重点培育和打
造香产业作为工艺美术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沿至今天,莆田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沉檀香集散地之一。“我很
惊叹莆田在香料上与国际的交流这么频繁,此次物色到不少新品,不虚此
行。”一从事香产业贸易的商人介绍。据统计,目前,莆田工艺美术城 500
多家商户中,经营香文化相关产品的占 90%。
但继往,还需开来。
3 月 8 日,莆田市出台促进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九条措施。其中一条提
到要丰富产业品类,培育发展香产业,支持成立国家级学会香文化专业委员
会,引进各类高端资源及专业人才,制定香产业发展规划;推进香业展销中
心、香业种植基地建设,打造国内首家香产业垂直互联网平台,在团队运营
补助、场地装修补贴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对建设香业展销中心可采取“一
事一议”。
香业大会是个起点,它唤起了香产业发展的诸多可能,“让我们从中国
传统香文化中提炼精髓、用现代语言和产业化模式,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
共建中国未来的香文化之城”。
4 月 29 日,“全国沉香协会会长代表联席会议”和“百家企业天然香倡
议活动”相继召开,共谋中国香文化产业之守正创新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也为莆田的香产业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
据了解,接下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将持续为香文化主题“美好生活”发
声,为“香文化艺术”树立行业标杆,探索新模式、构建新业态、创优新环
境,聚心聚力打造莆田为“中国香料交易中心”“中国香文化艺术中心”的
全新城市名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