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产经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报告(2023)
文/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

40 000 60
业绩与突破 53 36 544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25 35 000 32 848


50
30 000 28 153

容量/万kW

同比增长/(%)
亿k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7.5亿kW,带动了可再生能 40
25 000 34 34
源装机容量超过12亿kW,装机总容量历史性超过全国 31 21 005
20 000 1 8426 30
25 16 367
煤电装机容量,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 15 000
14 864
12 934 17
23 20
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9 637 13
10 000 7 716
6 266 10
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占全国新
4 784 15 14 10
5 000 11

增装机容量的78%,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国新 0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增发电量的55%,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新增装 累计并网容量 同比增长

机容量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全国大部分地区风电、 图2 2011—2022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

光伏发电平均出力占平均用电负荷的15%左右,最高 稳居全球第一。2011—2022年我国新增和累计并网容
可达40%,风电、光伏发电保供作用越来越明显。 量及在全球的占比如图3和图4所示。
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 8 000 80
75
7 000 70
现新突破,进入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
1. 风电并网装机情况
6 000 60
容量/万kW

同比增长/(%)
5 000 48 50.91 50
45 45
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3 763万kW, 43
43
37
42 44
4 000 40
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65亿kW。2011—2022年我国风电新 3 000 29 30

增并网装机容量和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如图1和图2所示。 2 000 20

2. 我国风电规模领跑全球 1 000 10

0 0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实现从跟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新增并网容量 占比
跑到领跑。自2009年开始,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稳
图3 2011—2022我国新增并网容量及在全球的占比
居全球第一;自2011年开始,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规模
40 000 45

35 000 41.4 40
8 000 200 39 35
30 000
同比增长/(%)

7 167
35 35 35 36
容量/万kW

34
7 000 178 30
150 25 000 31
29 25
6 000 26 27
20 000
同比增长/(%)
容量/万kW

72 4 757 100 20
5 000
15 000
15
4 000 33 37 3 763 50
25 10 000 10
13 3 297
3 000 -2
-10
-22 2 059 2 574 0 5 000 5
1 921 1 930
2 000 1 653 1 483 1 449
1 503 0 0
-21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34 -50
1 000 -41 累计并网容量 占比
0 -100 图4 2011—2022我国累计并网容量及在全球的占比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新增并网容量 同比增长 3. 我国各类电源装机占比情况
图1 2011—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 近年来,在我国各类电源累计装机中风电累计装

14 | 电气时代·2023 年第 5 期
产经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机占比按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速上升,至2022年达
到 14.3%。2022年我国各类电源累计装机占比如图5所
示。2016—2022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累计总装
机容量的比例如图6所示。
核电2.17% 生物质能发电1.61%

风电14.28%

图8 2016—2022年我国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

5. 消纳形势持续好转
太阳能发电15.32% 风电利用时间稳步增长,弃风率逐渐下降。2015
年,我国风电利用时间为1 728 h,风电弃风率为
15%。2016年,我国风电利用时间增长至1 742 h,风
火电50.45%
电弃风率上升至17%。2017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
水电16.16%
消纳情况预警监测,“三北”地区装机量受到限制,
图5 2022年我国各类电源累计装机占比 弃风情况开始明显好转。2022年, 我国风电利用时间
增长至2 221 h(中电联数据),弃风率降低至约3%。
2011—2022年我国风电平均利用时间如图9所示,
2011—2022年我国弃风率变化情况如图10所示。

图6 2016—2022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累计总装机容量的比例

4. 我国各类电源发电量占比
2022年,在我国各类发电电源中风电发电量占比
达到8.78%,太阳能发电量占比达4.91%。近年来,风 图9 2011—2022年我国风电平均利用时间
电发电量占比年均增速约0.8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量
占比年均增速约0.6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各类电源发
电量占比如图7所示,2016—2022年我国风电发电量占
比如图8所示。
水电13.88%

风电8.78%

太阳能发电4.91%
图10 2011—2022年我国弃风率变化情况

6. 海上风电发展态势良好
核电4.83%

生物质能发电1.77%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 690万kW,
累计达到2 638万kW。
火电65.84%

来自中电联的最新消息: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
图7 2022年我国各类电源发电量占比 并网容量达到3 046万kW,新增超过400万kW。自2018

www.eage.com.cn 2023 年第 5 期·电气时代 | 15


产经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年开始,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英国排名第一; 如2021年明阳智能推出MySE 16.0-242混合驱动风电机


自2021年开始,中国海上风电风电累计装机跃居全球 组,2022年中国海装发布了H260-18.0 MW海上风电机
第一! 组。2022年11月23日,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
2010—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累计装机容量 的16 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
占全球海上风电新增、累计装机容量的比例如图11和 园成功下线,成为当时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机容量
图12所示。 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机组。
2023年年初,由中国船舶集团牵头,中国海装自
主研制的H260-18 M W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省东营经
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研制成功,单机功率、风
轮直径的全球纪录再次被刷新。中国海装后续将研
制25 M W以上机型,风轮直径达300 m以上。2023年
1月10日,明阳智能正式发布18 M W全球最大海上风
电机组MySE18.X-28X,搭载叶片长度超140 m,叶轮
直径超280 m,并下线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
MySE16.X-260。
图11 2010—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海上风电 8. 漂浮式风电扬帆起航
新增装机容量的比例
2021年12月7日,全球首台抗台风漂浮式风电机组
“三峡引领号”在阳江海域并网发电。2022年5月,
中国海装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
“扶摇号”进入示范阶段。2022年9月,明阳智能发布
蓝色能动号“OceanX”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
总容量16.6 MW,搭载2台MySE8.3-180机组,计划在
2023年择机安装于中国南海海域。我国首座水深超百
米、离岸超百公里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
机组2023年初下线, 计划2023年6月全面投产。
9. 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引领全球
图12 2010—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海上风电
累计装机容量的比例 2022年12月29日,明阳智能重磅发布了全新一代
陆上大兆瓦风电机组MySE8.5-216机型,并获得北京鉴
7. 海上风电机型迭代速度加快,进入“超大”时代 衡认证中心颁发的机组认证证书。同日,中车株洲所
目前10 MW级风电机组已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的主 面向“沙戈荒”大基地推出的最新旗舰机型8 MW+风
流机型,11 MW、13 MW、16 MW和18 MW机型相继 电机组在河北张家口市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为“沙
下线。 戈荒”大基地推出的专用机型最大功率突破9 MW。
2019年研发的机型以10 MW风电机组为主,如东 2023年1月,运达股份陆上9 MW风电机组已斩获
方风电的DEW-D10000-185直驱永磁海上抗台风型风电机 近2 GW订单。其中,WD200-8340机组已交付150台,
组,明阳智能的半直驱抗台风型MySE8-10 MW海上风电 将陆续开展吊装工作,成为全球首批交付的陆上9 MW
机组,以及中国海装的H210-10 MW海上风电机组。 风电机组;WD215-9100、WD215-10000风电机组将于
自2020年开始,11 M W风电机组陆续下线,如 2023年6月在山东滨州进行交付、吊装。
2020年明阳智能发布了MySE 11 MW-203半直驱海上 2023年2月8日,远景能源发布E N-220/10 M W型
风电机组,2021年电气风电发布了最新机型Petrel平台 风电机组,其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均是目前全球最大
SEW11.0-208海上风电机组。 水平。该机型专为新疆及三北中高风速区域和“沙戈
2022年13 M W机组陆续下线,如东方风电的 荒”场景设计,目前已获得鉴衡颁发的认证证书,预
13 MW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金风科技的13.6 MW 计2023年8月开始交付。
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 10. 风电产业链配套齐全,技术基本成熟
从2021年开始,16 MW海上风电机组走向市场, 目前,中国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业逐步成熟,

16 | 电气时代·2023 年第 5 期
产经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风电装备产业链不断完善,现代化制造水平不断提 压缩成本埋下的安全隐患,以及风机机型、叶型快速
升,已形成涵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塔 迭代导致的供应链质量问题。风电企业应加大研发投
架及主轴等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体系。风电行业企业已 入,以产品质量为驱动力,形成健康的市场氛围,为
掌握了大兆瓦风电机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流 风电更大规模的制造、部署和高效稳定利用做好准
器、塔架、主轴及法兰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技术 备。
成熟度快速提高,并在叶片设计和塔筒结构等方面推 3. 技术差距与技术壁垒
出了许多个性化技术。 我国风电整机装备企业 “出口”困难较大,整机
装备在国外风电市场占有率较低。2021年我国风电整
问题与挑战 机制造企业出口风电机组3.3GW(占国外市场的比例
1. 并网消纳面临挑战 约为7%)。2007—2021年累计出口风电机组9.6 G W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面临 (占国外市场的比例不到2%)。
诸多掣肘,新能源消纳形势依然严峻。高比例可再生 我国风电制造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技术差
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日益凸 距。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为适应平价上网,机组
显,使电力系统运行压力持续增加。传统电力调度方 大型化升级迭代速度快,从设计到批量商业化应用速
式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业态,调控技术手段、调度 度更快,缺乏相关产品的验证数据与经验。
机制、信息安全防护等亟待升级。电力关键核心技术 认证是我国风电机组出口的一大障碍。除经济壁
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偏低,电力系统科技创新 垒之外,国外检测机构和检测标准对我国风电装备出
驱动效能需持续提升。电力系统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 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壁垒,我国风电装备要获得国外
面临诸多障碍和风险挑战,亟需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 检测机构的认证需要花费比国外整机厂商更长的时间
统的体制机制。 和费用。
2. 市场竞争激烈,内卷日趋严峻 4. 风电核心技术存在短板
风电面临平价上网压力,整机价格一路走低。风 风电机组属于高度机电一体化设备,核心部件的
电机组大型化降本叠加竞争加剧,风电机组中标均价 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涉及多个工业基础领域,
持续下降。2022年,风电机组价格战持续,从1月到 虽然我国风电机组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但一些关键技
12月,陆上风电设备公开招标的中标价全年降幅达 术仍制约着风电机组国产化的发展。
13%。海上风电则更为严重,全年下降幅度23.5%。 大功率风电机组主轴轴承、齿轮箱、发电机轴
2011—2022年我国陆上及海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含 承、主控系统中的PLC模块、变流器中的IGBT模块,
税)如图13所示。 以及风电行业使用的主流工业设计软件等,仍需实现
技术突破。
除机组制造技术外,大功率风电机组以及关键零
部件的检验试验技术和装置竞争力有待提升。

规划与未来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触发新的临界条件屡创
高温纪录,同时面临着能源短缺、气候危机、地缘政
治等诸多问题,通过发展新能源、减少碳排放寻求人
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解决方案,各国政府、专业机构

图13 2011—2022年我国陆上及海上风电机组中标均价(含税) 对此达成了普遍共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


源转型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已
我国风电价格战绵延,风电机组设备事故及批量 成为大趋势。
质量缺陷增多。不断走低的风电机组价格侵蚀整机厂 1. 风电的优势
商的利润,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低价内卷埋 (1)风电是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
下的隐患,影响我国风电行业的创新能力。 研究表明,80%以上的大气污染物是由化石能源
2023年,风电设备进入低价交付期,需警惕企业 燃烧造成的。为避免全球升温超过2℃以上带来的灾

www.eage.com.cn 2023 年第 5 期·电气时代 | 17


产经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难性后果,在今后的30年内,必须调整原有的发展模 3. 风电发展相关规划
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1)国家层面相关规划
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也是近年来可再生能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在全球蓬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展开清洁能源基地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 战略布局,“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布局九大清洁能源
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每千瓦时发电量CO2排放中值分别 基地、五大海上风电基地。
为11g和12g,与核电持平,是水电的50%。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确保实现2030
(2)风电成本最低 年前碳达峰,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数据,2010—2020年陆上 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对我国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出
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 C O E)分别下 更高要求,新能源即将由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量的补充
降56%和48%,陆上风电已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 转为增量的主体,现代能源体系构建由起步蓄力期进
2010—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 入全面加速期。同时,国内各省竞相将新能源产业作
下降60%。 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新能源规
(3)风电占地最少 划和建设方案全面铺开。
我国国土空间有限,国家严格控制“三条红 2021年11月24日,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
线”,为支撑风电大规模快速发展,风电节地技术研 地项目清单公布,总规模为97.05 GW。覆盖内蒙古、
究与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对于一台5~10 MW的风电机 山西和青海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
组,若采用圆锥塔筒,地下基础部分深埋至少2 m,不 古、陕西、 青海、甘肃和吉林位居前五,建设规模
会影响耕种,且露出地面的承台部分占地不足100 。 分别为20.20 GW、12.50 GW、10.90 GW、9.55 GW和
若采用桁架式塔架基础,支撑塔架的四个角各占地1.5 7.30 G W。目前已全部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预计
左右,总占地面积不到10 。 2023年全部完成并网。
2.发展风电的重大意义 2021年12月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第二批风光大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地项目建设名单, 重点布局沙漠、戈壁、荒漠地区,
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结合
体系。”这为新时代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跃升式发展 生态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积极解决消纳问题,
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外送电力为主,到2030年,规划建设第二批风光大基
我国新能源行业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 地总装机容量约455 GW。目前第二批的部分项目已经
呈现以下新特征: 开工建设,预计到2025年完成并网装机容量200 GW。
1)大规模发展。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 第一批、第二批 总 规 划 装 机 容 量 超 过 5 . 5 亿 k W ,
快提高发电装机占比。 “十四五”完成装机容量约3亿kW
2)高比例发展。由能源电力消费增量补充转为增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量主体,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在大力推进以沙漠、戈
3)市场化发展。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 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展,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 的同时,在东中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
4) 高质量发展。兼顾大规模开发、高水平消纳 布式开发。
及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2021年,国家能源局正式提出“千乡万村驭风行
对于我国而言,大力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有效替 动”。提出积极推动风电分布式就近开发,规划以县
代化石能源,减少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步实现能 域为单位推动乡村风电建设,推动100个左右的县、
源自足,同时也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技术进步 10 000个左右的行政村风电开发。发布风电伙伴行动具
的重要途径,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拉 体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分散式风电总装机容量
动有效投资、稳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都具有重要的意 达到50 GW。
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产业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四五”风电、
革命的主战场,发展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是减排不 光伏发电规划
减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支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月,西藏“十四五”

18 | 电气时代·2023 年第 5 期
产经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风电、光伏发电规划尚未公布,云南省规划数据到2024 2023—2025年核算,我国风电、光伏年平均新增并网
年,其他省份的规划目标基本明朗。我国各省(自治 装机容量2.1亿kW,其中风电年均新增约7 500万kW,
区、直辖市)“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发电规划装机 光伏发电年均新增约13 500万kW。
容量合计达13.88亿kW,预计提前5年完成我国“2030 到2025年,内蒙古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仍处
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kW”的目标。 于领先地位,达到1.34亿kW;列第二位的是河北省,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CWEEA) 装机容量达到9 700万kW;然后依次是云南、山东、甘
统计测算,为完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目 肃、山西、新疆、江苏、青海、陕西、广东和宁夏,
标,按2022—2025年核算,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年平 装机容量都将达到5 000万kW及以上。
均新增并网装机容量1.88亿k W,其中风电年均新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
约6 600万kW,光伏发电年均新增约12 000万kW;按 规划装机容量见表1。

表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规划装机容量

(单位:万kW)

省份 风电 光伏发电 省份 风电 光伏发电
内蒙古 8 900 4 500 安徽 800 2 800
河北 4 300 5 400 浙江 641 2 762
云南 1 774 6 810 四川 1 003 2 200
山东 2 500 5 700 湖北 1 002 2 198
甘肃 3 853 4 169 江西 700 2 400
山西 3 000 5 000 吉林 2 000 800
新疆 3 860 3 561 黑龙江 1 686 868
江苏 2 800 3 500 湖南 1 200 1 300
青海 1 650 4 580 福建 900 500
陕西 1 999 3 789 西藏 - 1 000
广东 2 564 2 797 海南 329 640
宁夏 1 750 3 250 天津 200 560
河南 2 700 2 175 上海 262 407
贵州 1 080 3 100 北京 30 350.1
广西 2 450 1 500 重庆 220 150
辽宁 2 821 1 000

(3)海上风电“十四五” 规划 达1.6亿kW,同比增长超33%。
我国11个沿海省(市)中,天津、河北(除唐山 据各方机构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风电招标
外)尚未公开发布“十四五”海上风电并网规划目 量超过100 G W,远超2021年招标量(约60 G W)。
标。沿海各省(市)规划的“十四五”海上风电开发 其中,陆上风电招标约85 G W,主要集中于“三
目标超过6 000万kW,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 北”地区;海上风电招标约15 GW,主要集中于粤鲁
山东的规划体量较大。全国海上风电每年平均新增约 浙三省。
1 000万kW。中远期规划总量超过3.3亿kW,若在2035 国际紧张局势使各国将能源安全提到了更高的层
年基本落实,年均新增装机将不少于2 000万kW。 面,在碳中和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的持续激励下,预
4. 2023年风电发展预测 计海外风电将呈现高增长态势。经过多年的自身能力
2022年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 与海外配套体系建设,我国风电整机商已经拥有了深
京召开。会议提 出 要 加 强 风 电 和 太 阳 能 发 电 建 设 , 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各整机企业纷纷加快
预计2023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亿k W、太阳能 “出海”步伐。EA
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9亿k W。两者累计装机容量达 (本文根据祁和生在"第三十四届全国风能装备行业年会暨
9.2亿kW,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合计将 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www.eage.com.cn 2023 年第 5 期·电气时代 |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