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NGÔN NGỮ VÀ VĂN HÓA TRUNG QUỐC

汉语语言文化中的禁忌研究

TIỂU LUẬN CUỐI KÌ MÔN CÁC CHUYÊN ĐỀ VỀ


NGÔN NGỮ VĂN HÓA TRUNG QUỐC

Sinh viên: Vũ Trần Sơn Nguyên


Lớp: QH2019C3
Giáo viên: Trịnh Thanh Hà

Hà Nội, ngày 02 tháng 05 năm 2022


目录
一、禁忌的概念.................................................3
1. 禁忌的原来.................................................3
2. 禁忌的定义.................................................3
3. 禁忌代表的意义.............................................4
4. 禁忌产生的原因.............................................4
5. 了解中文与中国文化中的禁忌的必要性.........................5
二、语言中的禁忌...............................................5
1. “死”的禁忌...............................................5
2. 命名和称谓的禁忌...........................................5
3. 送礼的禁忌.................................................7
4. 饮食的禁忌.................................................7
5. 婚姻禁忌...................................................8
6. 节日的禁忌.................................................9
7. 话题禁忌...................................................9
8. 生理词汇禁忌..............................................10
三、 其他禁忌.................................................10
附录:参考的材料..............................................12

2
一、禁忌的概念

1. 禁忌的原来
禁忌是基于文化观念对某事(通常是针对某种言论或行为)的隐性
禁止,认为它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令人反感或过于神圣。这种禁令几乎存在
于所有社会。在比较的基础上,禁忌,例如与食品有关的禁忌似乎根本没
有意义,因为习俗或宗教可能宣布不适合某一群体的事物可能完全被另一
个群体接受。
“Taboo”一词来自玻里尼西亚,意思是“明确识别”(玻里尼西亚
语 ta,“标记”,pu,强度副词,因此 tapu,“明确识别”)。在 18 年
纪,航海家兼探险家詹姆斯·库克 (James Cook) 在他的航海日志中描述
了波利尼西亚人的行为。当时,他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
- 某些东西只允许特定的头等人物使用。
- 某些东西只允许使用于特定的用途。
- 某些东西不只允许某些人使用。
最后,他们使用 “tapu” 这个词来表示任何被禁止做、看或触摸
的事情。

2. 禁忌的定义
禁忌是一个社群基于一套共同认定的社会规则或文化改革的协议,
以基本的方式命令或禁止某些行为。禁忌通常被认为是不需且不可怀疑的
严格的、无条件的,它们是普遍存在的,它们经常是正常运转的人类社会
的一部分。禁忌作为社会规范仍然不言而喻,或者透过间接主题化(例如
反讽)或雄辩的沉默来表示:在这方面,被禁忌所覆盖的东西被排除在任
何合理的辩护和批评之外。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认定、隐含的特性,禁忌
不同于成文法律领域中带有正式处罚的明示禁令。几乎所有进入人类视野
的生物、物体或情况都可以成为禁忌。禁忌可以涉及语言、事物(例如食
物禁忌)、行为(例如乱伦禁忌)、冲突话题、植物和动物、资源的使用
个人或社会群体等。

3
3. 禁忌代表的意义
禁忌是代表“崇高的”,“神圣的”,例如是不能说出皇帝的名字
禁忌还代表“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例如:
床头不能对着镜子。
禁忌通常是为了保护人类个体,但它们存在的原因还有很多。许多
禁忌都有明显的生态或医学背景,包括一些在原始出处被视为与宗教或灵
性有关者。禁忌可以帮助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但是当仅应用于社群的一个
子部分时,它们也可以被用于压制目的。被特定群体或部落承认为他们
(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的禁忌有助于该群体的团结,帮助该特定群体在他
人面前脱颖而出并保持其认同,从而创造一种“归属感”。

4. 禁忌产生的原因
禁忌中有些消极不合理的,但他有积极、科学和合理的因素。
“禁忌”一词的含义在社会科学中有所扩展,严格禁止与基于道德
判断、宗教信仰或文化规范的神圣或禁止的人类活动或习俗的任何领域有
关。
禁忌是普世文化通则之一;不过尽管所有的文化都把杀人、强奸和
母子乱伦等给视为禁忌,所有的文化也都有自己的禁忌语(例如脏话)和
饮食禁忌,禁忌的实际内容通常是因文化而异的。
过去,禁忌现象多半是由于对人类自己 无法控制、无法解释的神秘
力量,或对 祖先、家庭利益的畏惧心理造成的,所 以带有迷信和封建色
彩。
现在,禁忌现象多半是由于对自己和对 方的一些不愿不便提及的事
件的回避心 理造成的。 例如:不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或身体的缺
陷等。

5. 了解中文与中国文化中的禁忌的必要性
为了了解一种新的语言,同时了解它的文化,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语
言、文化中存在什么禁忌。如果我们不知道,一定有可能会闹出笑话或者
造成交障碍,甚至会引发事端。所以,我们最好要掌握目的与中的禁忌,
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二、语言中的禁忌

1. “死”的禁忌
如果一个人死了,我们经常不能说“他死了”。一般都对这件事说
去世了、不在了、老了、没了、过世、去了、走了、等。对于很重要的人
物,如果他死了,我们要说“逝世”。对于英雄死亡,我们要说:“牺
牲”、“捐躯”或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汉语中,中国人一般都不喜欢用“4”这一数字,因为“四”与
“死”是两个谐音词。他们的电话号码、房间号、车牌号忌讳带“4”的
数 字 , 最 忌 讳 的 是 “ 514” 的 数 字 。 对 中 国 人 来 说 , 他 们 最 喜 欢 用
“8”、“9”的数字,因为“八”与“发财”的“发”谐音,而“九”与
“长久”的“久”是谐音词。
2. 命名和称谓的禁忌
封建时代,全国都要避用皇帝的名字,比如:秦始皇的姓赢名正,
所以老百姓都要改“正月”为“端月”,或者将“正月”读成“征月”。
在一家的范围内,全家要避用祖先和尊长的名字,比如:宋代苏轼
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每次作序时不把“序”写成“叙”,就是改为
“引”。
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
的名称,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标志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说称谓语的
作用举足轻重,它不仅是人与人得以顺利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更能从细微之处体现出人们的深层情感。若称谓语使用得当,可在一定程
度上拉近谈话双方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反之,则会使对话双方产生隔阂
甚至引起更大的麻烦与误会,而这便涉及到我们所说的“称谓禁忌”的问
题。
许慎《说文解字》云:“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而其它古
籍中则进一步解释到:“林者,君也”,“示者,语也,以示告人曰示
也” 由此可知,古时“禁”便含有浓厚“禁止”之义,且一般是指君上
(社会)或神祇(宗教)的外力干预。而对“忌”,《说文解字》中的解
释则为:“忌,憎恶也”。由此观之,“禁忌”一词从字面意思上来看,
便是人们出于憎恶之感而对某种行为或言语的禁止和避讳。顾名思义,
5
“称谓禁忌”便是指由于种种原因而对于人或事物名称避忌的行为习惯与
风俗。
通常情况下,禁忌总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
方面紧密相连的,因而在不同国家之间,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皆
可存有很大差异。而作为“禁忌”中的一种——称谓禁忌亦是如此。但仔
细分析起来,无论古今中外,称谓禁忌大体都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人们
不敢随意提及的神圣、尊崇之人(物);另一种则是人们不愿随意触及到
的不祥、不洁之人(物)。 《礼记·内则》言:“凡名字,不以日月,
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正是这个道理。这
其中,命名忌以日月、忌以国不仅是为避忌神圣之意,且国名、日月皆是
人们常常提到的名称,不易保密,相反,很容易为仇家所害。而忌隐疾,
则是指忌讳用身上的残疾痣疤等命名,否则,恐难以治愈,况其本身即为
不祥。禁与世子同名,则是由宗法观念制约,出于对世子的尊敬。
由于文化传统和风格习惯的差异,中国人在称谓方面的禁忌语同西
方人虽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也俯拾皆是。
古代的一些称谓禁忌将会长期存在。例如:子辈和父辈的名字。如
果是单名,那就必要避免同音字(如:张建和张剑),或音近字(如:张京
和张敬)。
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接称呼,晚辈称呼长辈时一般应以
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称谓,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
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英语国家里的人们没有类似中国的名字 禁忌,小孩可
以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
在社交场合中,出于尊敬和礼貌,中国 人一般不会直接称呼对方的
名字,而是 用职务或职业的称谓。例如:王老师、孙大夫、张经理,等 。
对比较熟悉的人一般用:“老+姓”或“小+姓”。
3. 送礼的禁忌
一年中有各式各样节日和活动,大多数人都会赠送礼品给亲人或朋
友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加上“礼尚往来”的礼节,因此“送礼”就成了一
门学问。除了考虑收礼人的喜好,也要注意传统习俗的忌讳,例如:与数
字 4 谐音、黑色、白色等等。也许送的礼物无法完全投对方所好,礼节却
6
是不能少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送的,所以挑选礼物
一定要谨慎仔细。
凡是大贺大喜的事,所送的礼均喜欢“双”,忌讳“单”(4 除外),
因为“好事成双”。送礼的时候也要考录我们打算送给礼物是谁。比如:
不能给老人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送梨、伞,或者不能给健康人送药品、
不能给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
到中国人家里做客,可以带一些水果,也可以带一些有特色的礼品
表示心意就可以。中国人一般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当面打开会被
认为是贪心、不礼貌。
4. 饮食的禁忌
中国古代进食的时候讲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饭不能
说话等等。几乎中国古人对吃饭的每一个细节都作了要求。某些规矩是出
于礼貌和身分,也就是古人说的“尊品”;有一些规矩源自习俗;还有一
些规矩是对人们不必要的约束。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这些规矩都曾经存在
过,也能多多少少放映出古代人们的饮食生活和饮食文化。是否遵守这些
规矩,决定着一个人在别人眼里的地位,别人也能从中看出你的文化底蕴
和家庭教养如何。中国人特别爱请客吃饭,不论谈生意、论交情、混官场
请客吃饭时必须的。所以,人们才更应该注意自己吃饭时的仪表,也要遵
守中国的饮食禁忌。比如:
- 倒酒可以倒得满一些,倒茶时忌倒得太满。
- 吃鱼的时候不说把鱼“翻”过来,一般说把鱼“正”或 者“划”
过来。
- 盛饭不说“盛”(因为与“沉”同音),而称“添”。
- 做客时,主人把筷子放在碗口上,意思是下逐客令。而客人吃完
饭后,把筷子放在碗口上,表示 还没有吃饱,是对主人的不敬。
- 吃饭前,绝对不能把筷子直插在饭中。
- 结婚时一般要用红色的筷子,老人去世时一般用白色的筷子。
- 比较正式的宴会,座位也很讲究,有上座、下座之分,上座是留
给主宾或年长者的,最年轻的或辈分最低的要坐在下座。
5. 婚姻禁忌
7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
好坏,对于当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颇多。比
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中式婚礼婚礼禁忌也很严格。这里我们谈
一些常见的有关中式婚礼方面的禁忌。
首先,婚姻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婚姻时间不能超过中午 12 点,有个
句子:“婚姻的早,日子过得好”。一般都认为,下午结婚一般表示二婚。
不过天津人结婚时喜欢在下午结婚的。
接下来是婚期确定。婚期要选择吉利的日子,忌讳不吉利的日子结
婚。一般都要看“黄历”,在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属相来确定最佳
的结婚日期。
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人尤其是城市人结婚日期的选择也比
较随意,一般选择在假期或者周末。每年五一、十一或春节结婚的比较多
大家更喜欢年月日为“8”的日子。
除了以上的禁忌以外,婚姻还有一些以下的禁忌:
生肖禁忌:鼠羊不到头、牛马难携手、蛇龙如仇寇、猪猴泪长流。
传统的婚礼:中国人的新娘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新浪带大红花、门
窗上贴大红字,而西方的新娘喜欢穿白色的婚纱。现在,随着文化交流,
许多中国人的新娘也很喜欢穿白色的婚纱。
6. 节日的禁忌
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因为它是新的一年年运的开始,所以过年的
时候禁忌特别多。首先是初一那天的禁忌:
在语言方面,老百姓一般都禁忌说出 “破”、“坏”、“没”、
“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
布吉利的字。
第二,孩子们哭也是禁忌的,因为预示着疾病、凶祸。即使小孩惹
了祸,也不能打他或骂他。
第三,端杯、盘、碟、碗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小心打坏时
要说“岁岁平安”来弥补。
而且,还有忌酒水、扫地、倒垃圾(散财),忌讳吃药。
7. 话题禁忌
8
中国人习惯通过问候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为了表示关心和亲切
中国人往往在初次见面时就问及对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如果你想要跟中
国人谈到金钱问题,这个情况也相当普遍,一般人也愿意回答。
中国人在交际中常常不会对自己或自己 的亲人表示称赞,当别人夸
奖时一般也 会谦虚的回答“哪里、哪里”。
而且,政治和宗教信仰等在中国也不是禁忌的。
但是,话题禁忌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现在,中国人也有
忌讳被问及年龄的倾向,尤其是过了三十岁的女士们。离婚现象逐渐增多
对于婚姻、家庭,初次见面时谈论的也表较少了。
以前,中国人一见面总是称对方为“胖了”、“发福了”,忌说人
瘦。(瘦:不吉利,表示有病或者家庭比较穷、生活困难)。现在,减肥
开始流行,年轻女性以“瘦”为美。所以,不忌讳说“瘦”,反而忌讳说
“胖”、“发福”等。
8. 生理词汇禁忌
有关人的排泄行为、排泄物及排泄场所:不说“拉屎”、“撒尿”
“大使”、“小便”,一般会说:“解手”、“方便”、“去卫生间”、
“去洗手间”、“去方便一下”。
妇女怀孕一般不直接说,而说 “有了”、“有喜”、“快做妈妈
了”。妇女来月经一般说来“例假”。
除了,生病的时候会说:“不舒服”、“不活”、“欠安”。对残
病人,人们更敏感,一般都说“聋子”、“瞎子”等,而说“腿脚不方
便”、“耳朵有点背”、“失聪”、“眼晴不好使”。
三、 其他禁忌
1. 上海人去医院深视病人,一般会带“苹果”,因为在当地语言中,
“苹果”与“病故”谐音,这样更不符合希望病人早日康复,早早出院的
本意。
2. 山东人,正月初一忌吃猪头肉,当地称猪头为“眉眼”,怕一年
中看人眉眼、脸色;也忌讳吃鸡,因为“鸡”和“饥”谐音,怕一年没有
好的日子。
3. 与婚丧嫁娶相关的谐音:
9
- 婚姻时,新娘上门禁吃瓜类,因为“瓜”与“寡”谐音,以免将
来做寡妇。
- 在山西省,平遥县,嫁妆忌带“鞋”,因为当地方言“鞋”和
“害”同音,否则会给新郎家带来“害”。
- 在宁武县,一带结婚时,讲究“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了妹子
的命”,意即姑姑不能当迎亲,姨姨和姐姐不能当送亲。因为“姑”谐音
“孤”,“姨”谐音“一”,“姐”谐音“结”(了结、终结),怕婚后
生活遭遇不幸。
- 在台湾,一带不能一手巾赠人,因为闽南话中“巾”和“根”同
音,送“巾”有“断根儿(没有孩子,孙子)”的含义。
4. 与饮食有关的谐音:
- 在湖南,下餐馆一般不点“芹菜”,因当地语言中,“芹”与
“穷”音近,故湖南人把“芹菜”叫“喜菜”。
- 山东人饭桌上,忌言“祘”,因为“祘”谐“散”,以避与家人
分散质讳。
- 上海人,忌饭桌上讲“鹅”,因“鹅”与“我”同音,“吃鹅”
与“吃我”同音,易让人产生不 适之感,于是“鹅”被称为“白乌龟”。
- 北方,有很多人忌说“蛋”,因为有很多骂人话中有“蛋”,如:
坏蛋、混蛋、笨蛋、王八蛋等。所以有人把“鸡蛋”叫“鸡子儿”,“鸡
蛋汤”叫“木须汤”,“摊鸡蛋”叫“摊黄菜”。
- 蛋糕不能切对半:通常寿星切蛋糕不会一刀到底,要第二刀由寿
星继续切下去,分两次切,切到底有一刀两断的不好意涵,结婚蛋糕也记
得不要切到底,分两次切完。
- 在别人家做客吃饭,忌讳转着碗吃饭,因为“转”与“赚”谐音,
你赚了人家的饭碗。

10
附录:参考的材料
1.郑青霞老师的讲课。
2. https://m.fx361.com/news/2019/0416/5175834.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饮食禁忌/15550669
4. https://www.chinaqw.co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首页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