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不同文体课文的阅读教学

•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学段的实
际,编入了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
•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表达
方法,尽管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
法大体一致,基本适用,但是各种文体的
形式毕竟有所差异,所以在教学上必然也
有不同之处。
• 根据不同文体,采用相应变化的教学方
法,
•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基本
写法上的特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同类文
章的能力,收举一反三之效。
• 一、记叙文的教学方法
• 1.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主题思想
• 记叙文的主题思想,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之
中,只有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把握,才能把课
文的主题思想揭示出来。怎样理解课文中的人
物形象呢?
• 抓主要情节。我们理解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人物的
矛盾斗争中的态度、表现和作用,这是揭
示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
• 抓表现手法。在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作
者经常用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环
境、细节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性格,表
现主题思想。
• 当然,一些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没有过多的
人物刻画,只重点写了一个中心事件,但这
件事是通过人做出来的,理解这类文章,要
抓住事件的中心线索,从中揭示人物的精神
面貌和思想意义。
• 2. 抓住文章线索来理清课文结构
• 为了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抓住文
章线索,理清文章结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点上:
• 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弄清文章的结构形
式,抓住文章的构思线索,理清作者思
路;探究结构因素,表现记叙形式的结构
因素包括开头、结尾、过渡、伏笔、照应
等等。
• 3. 抓住关键字、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 这主要集中在学习、研究记叙文语言方
面。记叙文的语言理解,要根据课文内容
来确定,一般应作以下考虑:
• 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
• 有些词语对揭示课文的主题至关重要,紧紧扣
住这些对表现中心思想有重大作用的词语,结
合录像,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激情抒发,将感
悟语言、运用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语言
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 作者议论和抒情的语言。
• 描写性语句。它包括形容词、夸张语、比喻
语。
• 有些课文还要注意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
描写等重要语句,根据课文内容有重点地进行
研究。
• 教学中,诸如比喻、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都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就要引导学生细心咀
嚼,认真体味。
• 4. 注意读写结合指导学生有读到写
• 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的比重最大,而小学
生的作文也以记叙文居多,因此要结合记叙文
• 的教学指引学生由读到写,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点:
• 揣摩记叙文写作特点时,要和指导学生写作相结
合;拟出与课文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学习课文写
法,进行写作练习;学习课文某一写法有关的知
识时,指导学生做一些单项练习。
• 如写一段人物对话,写一个场面,或写一个人的
外貌,或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或写一段景物,
或写某一种结构形式,或写某一种开头、结尾等
等。
• 二、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 说明文在于说明某种事物,它的语言具有
确切、简洁、通俗的特点,说明的内容层
次清晰,结构有一定方式。
• 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可以抓住以下
几点:
• 1. 学习说明文要把学习知识和学习语言有
机结合起来
• 说明文总是说明某种事物的,阅读教学中要
通过字、词、句的研究、理解,获取知识,
诸如太阳、地球、日食、望远镜、显微镜乃
至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学了
说明文,对这些知识自然会增进理解。
•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显得准确
严密。
• 为了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说明
文经常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 有时用比喻、对比;有时用举例说明。教学时可以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从而学得许多说明事物的
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 2. 学习说明文要弄清说明的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
• 在说明文中,作者说明一个事物,往往要涉及事物
好些方面,这些方面必须有适当安排,这就是文章
的层次结构。
• 通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学生对课文内容
能有较透彻的理解。
• 说明文的层次结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说明的对象不同,层次结构的安排也有一些
不同,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研
究课文是怎样提出问题,是按什么顺序说明
的,从而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认识说明文
的一般结构特点,切忌生搬硬套某一种固定
的程式。
• 3. 说明文教学要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 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教学说明文要和写
作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
事物的能力。
• 例如学了《参观人民大会堂》,就可以指
导学生按空间位置说明学校大门、礼堂和
教室等等。
• 三、诗歌的教学方法
• 教学诗歌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领
会诗的意境,激起他们的感情。诗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
点:
• 1. 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理解诗的艺术形象
• 写景的抒情诗,先要理解诗中形象的个别部分,后综合
起来,再现诗中的完整形象。
• 例如《小小的船》中有月亮、小船、星星、蓝天等个别
形象,描绘了一个小朋友在月亮上看见的美丽景象,这
些个别形象构成了夜空景色的完整形象,先分解,再综
合,学生能获得完整、明晰的感受。
• 写情的抒情诗,主要表达诗人的心情和感
触,往往用一两行诗表达主要意思,其余
各行为表达主要意思服务。
• 教学时就应该着重理解表达主要意思的诗
行,其他诗行则向主要意思靠拢。
• 儿童科学诗,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固有特
性,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赋予事物以
人的性格。
•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就把植物称作“妈妈”,
给人以十分亲切的感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 教学这类诗歌,要运用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在反复朗
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有关科学知识的
基本内容。
• 2. 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 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是诗歌
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
栩如生的图画,从而进入诗的意境,得到美的陶冶。
• 3. 要加强朗读吟诵
• 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反复朗诵有利
于体会感情,进入意境。
• 4. 要注意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
•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材里选进了不少古
诗词,这些古诗词意境清新,意味深长,
形象生动,音韵优美,引导学生学习、记
诵很有必要。
• 古诗词教学除了体现诗歌教学的一般特点
和具体方法之外,还有它的特殊性。
• 首先,必须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
平。
• 例如《早发白帝城》,就要介绍诗人李白
遭流放、被赦还的背景,对诗中所表现的
无限喜悦之情才能体会得更加真切。
• 其次,必须注意古诗词的特点,着重理解
古今词义的不同和特殊句式。
• 四、童话的教学方法
• 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
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来的新奇有趣的故
事。
• 童话中的那些新奇故事富于幻想,切合儿
童的心理,它在发展语言、发展智力、培
养阅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具有独
特作用。
• 一般说来,童话有如下主要特点:
• 要着丰富的幻想,这是童话最重要的特点;
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
节。
• 由于童话本身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
点:
• 按童话本身的故事来阅读。教学时不必说明
动物、植物的拟人和情节的虚构,以增强吸
引力,促进儿童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感受课
文,大胆想象。
• 要注意人物的理解和评论,从而揭示作品的
基本思想。
• 学习语言,注重朗读表演。童话大多来自民
间口头创作,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生动讲述
故事,或者分角色表演,把孩子们带进美妙
动人的童话境界,更好地感受作品所创造的
艺术形象,内化吸收范文的语言。
• 五、寓言的教学方法
• 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寓言中的形象。
• 例如,《会摆尾巴的狼》就通过形象的语
言,把狼的凶残面目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
把它在绝望中挣扎的丑态暴露无遗,这要让
学生自己去感受。
• 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寓言中艺术
形象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寓言寓意的领会。
• 这就要充分运用插图、幻灯片,最好能配
上合适的音乐,效果会更好些。
• 可以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 寓言讽刺的对象不是寓言本身的形象,寓
言寓意的揭示是寓言教学的关键。教师要
让学生结合故事的内容进行评价。
•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
的寓意。
• 六、议论文、戏剧和文言文
•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议论文、戏剧和文言
文是很少的。
• 议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就是提
出观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证明观点的正
确。
• 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大多采用正面立论的方
法,论证的方法也大多从正面证明,少有反驳
错误观点而使正面观点成立的。
• 所选论据,一般说来是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小
学语文教材的议论文的论据大多为事实论据。
• 例如,《说勤奋》先提出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
是依靠勤奋获得的。然后选用一古一今两个事
例,以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都是靠勤奋,证明
了观点的正确。
• 教学议论文,要让学生自读课文,悟解文章观
点,然后探究怎样证明的,比较议论文引用事例
与记叙文描写叙述人物、事件的手法的不同。
• 戏剧作品通过提示交代进入剧情,由人物
对话阐明事理,表现品格,给人以深刻感
受。
• 教学戏剧作品,一要抓戏剧冲突,把握剧
情的变化发展;二要抓人物语言,看怎样
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给人以深刻教
育的;三要指导学生表演,揣摩人物心
理,感受台词魅力。
• 教学文言文关键在于让学生读懂意思,这就要
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弄清相关实
词的意义,还有一些虚词的作用,尤其是一些
有难度的文言句式,教师必须适当点拨。
• 同时,短小的文言文要强化朗读,力求熟读成
诵,在朗读中加深误解。
• 以上三种体裁的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不多
见,但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
探讨,以便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