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识字教学的方法

 A 。字音教学
 1 。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 教学拼音字母作为认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 汉语拼音字母一共 26 个,用来表示汉语语音的声
母、韵母,把它们拼合起来,表示汉语的 400 多
个音节。
 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就能够读出汉语的 400 多
个音节,也将能够读出书写这些音节的成千上万汉

2 。教学要根据汉字字音的特点
 i. 字音教学首先要将字音教准
 在儿童反复练习读音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
指导,注意正音,对于那些难读的音更应注
意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读音方法。
 ii. 多音字的教学
 要据词定音、定调:如,“会”,开会、会
计;“一”,一天、一会儿、一、二、三。
要向儿童讲清楚。
 进行读音练习,还要通过连词造句,让儿童
掌握不同的读音。
 iii. 同音字的教学
 可以利用同音的熟字带出生字的方法:如
哥、歌;湖、蝴等。
 要注意指导儿童分辨清楚字形和字义上的差
别,不然就容易因字的同音而形成错别字。
iv. 近音字的教学
 1 。声母同,韵母不同:孩 (hai) ;含 (han)
 2 。韵母同,声母不同:兰 (lan) ;男 (nan)
 3. 声母发音相似,早 (zao) ;草 (cao)
 教学时要读清字音,区分清楚,突出差别,不
能含糊。
 儿童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更容易辨别近音字之
间的读音上的区别。
v. 轻声、儿化韵或变调的教学
 应该指导儿童从意义的区别上来体会读法,
并让儿童多练习,逐步掌握规律。
B 。字形教学
 目的:使学生认清字形,牢记字形,减少错
别字。
 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辨别能
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
 把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独体字教好,
因为这都是识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
 字形教学的具体方法:
 1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字形
 字形教学刚开始时,应按笔顺分析笔画。
 随着识字增加,就可用一个字的部件为单位
来分析和辨认。
 掌握较小的部件组成的较大部件之后,就以
较大的部件为单位分析。
 如:教“中”、“禾”字,教师要引导儿童
按笔顺分析笔画;后面教“种”字,就可以
引导儿童用偏旁来分析字形。
 教了“言”、“身”、“寸”字,后面,就
可以引导儿童利用熟字相加学生字“谢”。
 利用熟字相减学生字“射”。
 利用熟字“清”换部位结构学生字“请”。
 由熟字带入生字的办法,不仅使学生识字心
理过程趋于简化而且复习巩固了熟字,从中
学习分析字形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 2 。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教字形
 i. 用象形规律来教:如,日、月、山、水等
 ii. 用会意规律来教:如,尘、明等
 iii. 用形声规律来教:如抱、清、功等
 3 。利用比较法教字形
 要重视形近字的比较:
 a. 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
 如,土、士;由、甲等
 b. 字形状相似,只有一两笔的笔形不同
 如,处、外;干、千等
 c. 偏旁的形状相似,而笔画的多少不同
 如,日、月等
 d. 形状相似,而结构单位多少不同
 如,床、麻;今、令等
 e. 结构单位相同,而位置不同
 如,部、陪等
 f. 音同形近。如,辩、辨等
 g. 音近形近。如,狠、恨等
 h. 音异形异。如,贪、贫等
 比较法对于提高儿童精细的辨别事物的能
力,促进他们认识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教育
作用。
 4 。利用直观法来教字形
 普遍使用的是通过实物、动作、语言等直观
法来教字形。
 例:“看”字是上下结构。
 5 。利用游戏形式来教字形
 选择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如:顺口溜、猜
谜语 ( 包括字谜 ) 、唱儿歌等识记形式。
 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儿童分析、概括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 如教“新”字,可说成“左边亲,右边斤,
祖国面貌日日新”。
 应注意,不可越搞越繁,过于复杂了,不仅
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把儿童的注意力
引导到不必要的地方去。
 6 。利用写的方法来教字形。
 A 。书空
 方法: 1 。对着板书 ( 生字 ) 书空
 2 。身体向左或右背着板书书空
 3 。在桌上书空
 4 。闭眼书空
 5 。在手心上书空等等
 书空时要一边写笔画,一边说出笔画的名
称。
 写完一个字就把字音读一读,字义说一说。
 有些字的间架结构也可以让儿童读一读,使
儿童分化字形,再综合字形,进而记整个字
形。
 如,“粱”字,读“梁”,上下结构,“米
字底,高粱的粱”。
 许多字的结构单位,儿童已经熟悉,就可以
不必再书空。
 生字中出现新笔画、笔顺和结构单位不易辨
认的,要叫儿童书空。
 教儿童把手指的运动看作是实际运笔动作的
放大。
 把手指的运动同视觉感知字形和头脑中的表
象结合起来。
 做到手、脑、眼三者密切结合
 引导儿童用心地去书空
 B 。书写
 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对字形进行细致的
观察。
 能帮助学生更精确地分析、综合字形结构,
提高辨认与识记字形的效果。
 教师示范,儿童模仿
 形成习惯以后,可以减少儿童写错字,大大
提高教学质量。
 要求教师往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的字应当
正确、工整、美观。
 笔顺、笔画要写得缓慢而且有停顿,应该让
学生看得一清二楚。
C 。字 ( 词 ) 义教学
 方法:
 1 。直观法:充分利用实物、图画、模型、
标本、实验、参观、幻灯和动作、表情以及
象形化的语言来帮助儿童理解字 ( 词 ) 的含
义。如:“渗透”
 2 。联词法:字离开词就会变成空洞的符
号,让儿童记忆它是很困难的。
 字义教学与词义教学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 3 。造句法:有些字 ( 词 ) ,儿童难以理解,
要用造句法来加深儿童对它含义的理解。
 有些虚词更适于用造句方法,如,“并且”。
 4 。构字法:从汉字的结构方式上去理解它的
含义。
 如:“小土为尘”、“日月为明”、“双木为
林”等。
 “ 桃、松、柏”等与“木”有关;“搅、拖、
拔”等与“手”有关。
 5 。注释法:利用儿童已经熟悉的字 ( 词 )
来解释不懂的字 ( 词 ) 。
 如:昔就是从前的意思。
 注意防止以词解词,越解越深和让儿童死记
硬背。
 6 。会意法:有些字 ( 词 ) ,很不好解释,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 可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通过课文中的上
下文领会它的含义。
 7 。举例法:利用儿童生活经验中的具体事来
说明,或联系他们参加过的活动,看过的电
影、书报,就比较容易理解。
 8 。比较法:利用同义字 ( 词 ) 、近义字
( 词 ) 、反义字 ( 词 ) 、多义字 ( 词 ) 作比
较。
 这对训练儿童用词准确,区别客观事物或思
想感情的细微差别,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
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如:爱护、爱戴。
 9 。分解法:词的构成成分为人们了解词的
含义提供了一些线索。
 如,“歌颂”,“颂”有赞美的意思,儿童
懂得了这个字,就等于一并学习了“赞
颂”、“颂扬”这些词。
 10 。类推法与概括法
 类推法是通过熟悉的总概念来认识个别概念
 概括法是通过熟悉的个别概念来认识总概念
 根据儿童对字 ( 词 ) 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可
把课文中的生字 ( 词 ) 分为三类:
 1. 有些字 ( 词 ) ,儿童口头上已经会说,
知道它的含义,只是不认识字,教师主要是
让儿童认识它的书面形式,用不着多解释。
 2 。有些字 ( 词 ) ,虽然儿童也在口头上
说,可是理解得不正确,往往会用错,教师
主要是让儿童得到正确的概念。
 3 。有些字 ( 词 ) ,儿童完全不熟悉,这又
分为两种:
 A 。儿童对于组成新词的字的音、形、义完
全不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三方面进行教
学。
 B 。儿童对于组成这个新词的字都认识,但
是对词义却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
解词方法使儿童理解。
 汉字具有一字多义性、复杂性,这就决定着
字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
里,意义会有变化的。例,报告。
 字 ( 词 ) 义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如何把解字 ( 词 ) 的方法教给儿童,培养他
们解字 ( 词 ) 的能力 .
 如: 1 。教儿童联系上下文捉摸,领会字
( 词 ) 的含义的方法。
 2 。字典中对一个字 ( 词 ) 有好几条注解,
教儿童善于联系课文选择其中适当的 一
条,而放弃其它几条的方法。
 3 。对一个字 ( 词 ) ,要教儿童善于先查重
点字、查难字、查生字方法等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