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1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两部门
均衡国 两部门经
经济:
民收入 济:企业
家庭部 第七节
的决定 部门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章

四部门 影响需 析
三部门经
经济: 求的重
济:政府
对外部 要机制:
部门 门 乘数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二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向

三 两部门经济:有效需求的原理和框架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 什么是国民收入?

 总收入 = 总产出。
• 在本章及以后所说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当年生产出来的总产量。
• 不妨仔细思考,你的收入是钱吗?还是钱能支配的产品?经济总
体的收入是货币?还是货币所代表的产出?
 收入或产量是流量,如同水流。
 财富是存量,如同水库。
 显然,收入是财富的来源。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收入与财富:流量与存量

consumption Labor
财富
accumulation

enhance Human capital


consumption Output
or
Income Technology

Natural Resources Physical capital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收入 生产要素支付
货币市场
私人储蓄 企业储蓄
借 借

税收 税收
家庭 贷 政府 贷 企业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
与服务 政府购买 与服务

消费 产品与服务市场 企业收入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决定
如前所述,总收入就是总产出,国民收入简称为总收入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
的均衡产出。
 总供给侧: GDP ,用 Y 代表
 总需求侧:对当年产出的总支出,用 AE 表示。
 各项开支: C+I+G+NX
消费 C 事前计划 = 事后实现
 总支出有时间点:
投资 I 事前计划 ? 事后实现
• 事前的计划支出
政府购买 G 事前计划 = 事后实现
• 事后的实现支出
净出口 NX 事前计划 = 事后实现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 萨伊定律” 的含义:“供给总是会创造出它
自身的需求”。这意味着只要努力增加供给,需
求自然就会相应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经济不会出现问题。

• “ 萨伊定律”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经济学
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核心观点。

• “ 萨伊定律”成立的条件:市场上的供给普遍不
足。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 萨伊定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取决于其适应条件及其
有限性。

• 如果将“萨伊定律”不讲条件地普遍运用,就会发生错
误。

•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上述观点基本上可以通过下
AD
图表示。 AS1 AS2

E1 E2 AD

O Y1 Y2 Y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
原理:供给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
• 出于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异见,新古典经济学将 20 世
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的“滞涨”归咎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
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强调供给的重要性。
• 新古典经济学基本接受“萨伊定律”。

• 他们强调“萨伊定律”在长期内的有效性。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 经济萧条时失衡的特征:
• 供给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
• 凯恩斯的观点:强调短期
• 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是折中的
•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兼顾长期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经济萧条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 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
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设的情形,是各种可
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
性,并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
与事实不符,应有起来非常槽糕。” ----- 《就
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注:不过,凯恩斯在其《通论》中所提到的
理论,同样也被事实证明是一种特例,适合
用来描述短期的宏观经济行为。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原理
• 市场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
作用
–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考察对象的背景和条件是经济萧
条时期的情况。
– 在经济萧条时,主要问题在于需求不足、供给过剩。
– 所以凯恩斯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的供给是毫无问题
的,关键在于有效总需求的水平。
– 因此,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均衡国贸收入主要由总需
求水平决定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原理和框架:有效需求的价格和框架
在总供求均衡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原理基础上,强调
短期内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
强调总需求(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总需求(有效需求)由四个部分组成: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政府需求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原理:“有效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
——“凯恩斯定律”
• 凯恩斯主义这一理论的具体阐述假定:
( 1 )经济中只有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
( 2 )社会总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提供适应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 “ 凯恩斯定律”:“有效需求总能得到相应的需求”,
而且社会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
动。
( 3 )社会上没有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
( 4 )只考虑短期;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二、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向

本章的假设

 本章着眼于短期分析,短期内,常常是总需求不足
 因此,短期内,总供给 GDP 受到总支出的影响
 相应地,短期均衡产出为: GDP = C + I + G +
NX
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 C 、 I 、 G 、 NX 均为意愿的或
者计划的。于是又事前计划的( C+I+G+NX )→
均衡的 GDP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二、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向

基本方向

 长期而言,决定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
的相互作用
 总供给充足时,决定于总需求
 总需求充足时,决定于总供给能力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供求决定 GDP 的图

财政政策 劳动
货币政策
消费 国际经济形势
三 资本


投资 需求侧 供给侧
车 人力资本
出口
GDP
技术

现实 潜在产出
产出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三、两部门经济:有效需求原理与框架基本方向

 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可以表示为公式:
Y = C + I
也可以表示为
S = I Y=C+I
Y≡C+S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三、两部门经济:有效需求原理与框架基本方向

计划支出线与 45 ° 线之间的垂
计划支出, E 直距离表示非计划的存货量。
实际均衡支出,
E=Y
45 ° 线表示与实际总收入相
(E*,Y)
等的所有实际总支出的点的
计划支出, 集合。计划支出线与 45 ° 线
E=C+I 的交点表示计划总支出中能
够实际达到均衡国民收入的
支出水平。

45°
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显示了其
O Y* Y1 收入、
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
产出 Y
原理。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一 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二 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三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五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效果影响

六 其他消费理论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价格,收入,利率
 消费函数
简单起见,本章只考虑收入或产出 Y 对消费的影响 C = C(Y)
• 短期内,没有收入也有消费
•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
• 消费增加少于收入的增加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 C=C(Y)
C
 平均消费倾向
斜率为
( APC ) MPC
平均每单位收入
C=C(Y
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E )
即: APC = C / Y
 边际消费倾向
斜率为
( MPC ) APC
MPC = ∆C /∆ 45°
Y O
Y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一)平均消费倾向( APC )
• 任意一个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
比例,叫做平均消费倾向。其公式为:
• APC = C / Y
• 其几何表示为消费函数曲线上相应一点到横轴垂
直距离与该点到原点直线距离之比。
• 平均消费倾向也可理解为某一时期内总消费支出
与其间总收入之比。一般来说,平均消费倾向是
岁收入增长而趋于逐渐下降的。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
素:
消费需求和储蓄
(二)边际消费倾向( MPC )
• 每增加 1 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叫
做边际消费倾向。
• 其公式是:
MPC = ΔC / ΔY (或 dC / dY )
其几何表示为,过消费函数曲线上相应一点的切线的斜
率。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随收入增长而趋于逐渐
下降的。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义
– 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就是与这一点对应的边
际消费倾向( MPC ),而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
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对应的平均消
费倾向( APC )。
– 从消费曲线的形状可以看到,随着这条曲线向右延
伸, MPC&APC 都有递减的趋势,但是 APC 始终大于
MPC 。
– 0<MPC<1 , MPC 可以是常数,此时消费曲线是一条
直线。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 C=C(Y)
C
斜率为
MPC

C=C(Y
E )

斜率为
APC
45°
O Y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 一个线性消费函数的例子 C= α+βY

C    Y

45°
O Y
• APC
注:  C / Y  (   Y ) / Y   / Y  
  / Y  0  APC   i .e .MPC 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倾向

 什么是储蓄
储蓄就是收入中没有消费掉的部分,用 S 表示
它决定于收入、利率和价格,但是暂时假定其只受收入的影
响。
S
 储蓄函数 S=S(Y)
用来说储蓄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
S = S (Y)
O
平均储蓄倾向 APS E Y
APS = S / Y
边际储蓄倾向 MPS
MPS = ∆S /∆ Y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倾向

 一个线性储蓄函数的例子
S = Y – C = - α + ( 1 - β ) Y 储蓄函数

S S= - α + ( 1 - β ) Y

O
A Y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 消费与储蓄是一枚硬币的正方两面,是对偶的关系
消费 + 储蓄 = 收入
C(Y)+S(Y)=Y C,S
MPC+MPS=1 C=C(Y)
APC+APS=1
A

 例如:

Y = C+S S=S(Y)
C= α+βY 45°
O
Y1 Y
S=Y-C=-α+(1-β)Y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 加总家庭消费函数可以得到社会消费函数
 加总时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 利率:利率很高时,储蓄的回报增加,家庭会增加储蓄减
少消费支出。
如果考虑到收入效应,结果可能略略不同。利率上升储
蓄者收入增加同时增加现期和未来消费
 价格水平: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家庭财富实际值而影响到消
费开支。
 家庭财产
 对未来的预期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六、其他消费理论
(一)现期收入假定下的消费函数理论
1. 绝对收入假说:即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
2. 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消费函数理论
 相对收入假说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
响来决定自己的现期消费水平
这些影响机制表现为三种效应
• 示范效应
• 攀比效应
• 棘轮效应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六、其他消费理论

 (二)跨期收入的消费函数理论——构建宏观消费函数的微观基础
 恒久收入假说
•消费者会判断自己的收入水平是否具有持久性,以此决定当前的消
费。人们不是仅仅考虑短期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而是在更长的生命周
期内计划他们在各个时期生活中的消费开支。
YP θY  (1 θ)Y  1

•如果收入增加是临时的,那么就认为恒久收入没有变化,消费也就不
改变
•只有收入增加是恒久的时候,才会增加消费。
 恒久收入:是指消费者预期能够长期获得的稳定的收入。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六、其他消费理论

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
 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不仅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联
系,而是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生活中的消费开支,以达
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C=αWR+βYL

其中, WR 为实际财富; α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


费掉的财富的比例; YL 为工作收入; β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
向,即每年消费掉的工作收入的比例。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六、其他消费理论

恒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的异同
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个人的预测与 计划。后者侧重储蓄动机及财富
的作用。
 恒久性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 跨期优化。它们都认为,人们寻求一生效用最大化,将一生收入
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平稳地分配到各个时期,以获得一生效用最
大化。
• 临时性的短期收入变化对消费开支没有大的影响。
• 减税政策对收入的影响是临时的,因此对消费没有刺激作用。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 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

二 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

三 投资和利率

四 投资的 q 理论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果

 资本的边际效率:用来说明投资能够获得的收益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
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的供给价
格或者重置成本。

R1 R2 R3 Rn J
R0   2
 3
 ...  n

1  r (1  r ) (1  r ) (1  r ) (1  r ) n

 R 0 为资本的重置成本, r 就是资本的边际效率 MEC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果

 资本的边际效率就是投资的利润率
假设投资形成的资本 R0 只在未来一期获得收入 R1 就报废 ,
那就有:
𝑅 0 =𝑅 1 /(1+ 𝑟 ) → 𝑟 =( 𝑅 1 −𝑅 0 )/𝑅 0

这表明,投入 R 0 , 一期以后的回报率为 r

如果在今后两期获得收益,那么有
𝑅 0 =𝑅 1 /(1+ 𝑟 )+ 𝑅 2 /(1+ 𝑟 ) 2 → 𝑟 = 【𝑅 1 +𝑅 2 /(1+ 𝑟 )− 𝑅 0 】 /𝑅 0

这同样表明,这表明,投入 R 0 , 有两期回报,相当于一期以后
的回报率为 r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果

 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
MEC (利润率)是随着投资增加而递减的

资本边际效率
(%)
A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C
B
r0 D
E
MEC
r1
投资量(万美元)

O I0 I1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果

 资本的边际效率如何影响投资需求
是否投资,取决于 MEC 和利率的比较:
如果 MEC> 利率,增加投资,直到 MEC= 利率
如果 MEC< 利率,减少投资,直到 MEC= 利率

 在 r 0 处,投资为 I 0
r0
 如果利率从 r 0 降低到 r 1 , 那表明, MEC
r1
之间的投资 MEC 高于 r 1 ,即利润
率高于利息了,因此应该增加投
O I0 I1
资,直到 I 1 为止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果

对投资项目产品的需求预期

 这也是对投资所生产的产品未来市场销路状况的估计。
 未来的市场需求旺盛,预期收益就会比较高,比较有保证。

产品成本

 该政策实际上是将政府对投资者应收的税额全部或部分
归还给投资者。
 这等于增加了企业的盈利。
 收益投资税抵免政策会影响预期收益率。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果

投资税抵免

 如果工资等成本在投资实施后上升,就会最终导致预期收益下
降。
投资风险

 未来的不确定性会造成投资的风险。
 投资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减少预期收
益。
融资条件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 投资者能否顺利融资或能够融资的规模,将会影响到
投资者是否进行投资和投资规模的大小。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三、投资和利率

 是否投资取决于
收益——由资本的边际效率来衡量
成本——需要支付的利率
 投资预期利润率( MEC )既定时,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I = I ( r ), I’(r)<0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四、托宾的 q 理论

 托宾 q 理论的公式是:
企业股票市场价值
q=
新建企业的成本(即重置成本)

 投资决策
q>1, 新建企业合算→投资。 q 大于 1 时,新建企业比购买旧企
业更合算,所以会有新投资
q<1 ,收购企业合算→无投资。 q 小于 1 时,买旧企业比新建企
业更便宜,这时就不会有新投资。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四、托宾的 q 理论

 托宾的 q 理论是在依托资本(证券)市场能够正确定价前提下,将资本
市场(股票市场)价格决定的企业价值(或者说价格)与重新投资建立
一家同样企业所需的资本(或重置资本)相比较,来说明在企业家选择
条件下的投资行为。
 美国股票市场的 Q 值在百年的历史变迁中, (1) Q 值的总体波动幅度较
小,绝对值范围大致处于 0.4 到 1.6 的区域内波动; (2)Q 值大多数年份
在 1 以下的区域运行; (3)Q 值的均值估计在 0.7 左右,并且呈现明显的
均值回复特征。这些特点表明,在大多数年份,美国股票市场的泡沫较
少, Q 值总体在企业真实价值附近波动。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四、托宾的 q 理论

 托宾 q 理论的优点
 避免了投资的当前成本与未来收益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 托宾 q 理论的缺点
回避了股票市场价值的不正常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只能说明个别企业的投资方式选择,不能说明宏观投资问题。
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

一 政府需求

二 政府对社会总需求影响
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政府需求
•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政府财政及政府作
用的看法。
• 只要政府能够保证市场的充分竞争秩序,它就没
有更多的经济职能。所以,他们主张政府的财政
收支平衡。
•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政府财政及政府作用的看法
• 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唯一出路。
第四节 四部门经济:政府部门

一、政府需求

 消费性需求: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开支
 投资性支出:政府公共投资和专项投资

二、政府对社会总需求影响

 政府采购直接增加总需求
 税收通过影响民间可支配收入,间接增加总需求
 转移支付通过增加民间收入,间接增加总需求
 制度与政策的影响:如农产品补贴制度、鼓励出口的关税政策等
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政府需求
• 正是由于凯恩斯看到了政府对总需求的重要作用,才提出
通过政府来拯救经济危机的办法: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
下通过政府的赤字財政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
带动经济中总需求的增长。
• 应该说这在一定条件下也许会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
是,其长期效应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增加的投资在产品
结构上没有变化,那么,只会加剧滞销产品的积压,除
非生产有社会需求的新产品。如果新增投资用于公共产
品和设施,在长期内也会形成饱和。在公共设施比较健
全的国家,政府的公共投资就会受到限制。以至于某些
国家将政府投资(政府采购)更多用到军事物资的生产
上。
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对外部门

一 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

二 净出口的决定

三 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
 这里的国外需求指进出口净额

即 NX=X-M

 其影响因素为:
国内外价格的比较
国内外收入的比较
汇率
其他因素,如国外居民的偏好和消费倾向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 均衡收入决定

二 指出乘数的概述

三 投资乘数和乘数原理

四 其他乘数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火收入的决定

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Y = AE 时, Y 是均衡的
其中 AE= C+I+G + NX ,为计划总支出
 (计划)总支出的决定:支出函数
消费部分: C=α + β (Y-T)
暂时假设只有消费
投资部分: I= I 0
是内生的,其他支
政府部分:G = G 0 , T = T 0 出都是外生的,视
国外部分: NX = NX 0 作常数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或收入的决定

总支出函数 PE=A(Y)
AD (PE)
PE=A(Y)
= +cY
E △PE=c△Y
△Y
𝐴
𝑨
45o
O
Y0 Y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或收入的决定

均衡收入的决定 : 公式计算

Y = AD (or AE)----- 均衡条件


Y = C +I0+ G 0+NX0 AE = AE(Y) =C(Y) + I + G + NX

C = α + β (Y-T
或者
0 )
其中,

)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或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交叉图:均衡收入决定的图示

AD (PE)
AE=AE(Y)

E 其

𝐴0

𝐴0
45o
O
Y* Y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或收入的决定

45° 线图中计划支出和 GDP 的关系

Y=AE
实际总支
出 位于 45° 线之
( AE ) 上的点,计划
总支出大于
GDP 所有宏 观经济
均衡点必然在
45° 线上

位于 45° 线之
下的点,计划
总支出小于 实际国民
45° GDP 收入 / 总
O 产出
(Y)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或收入的决定

45° 线图中的宏观经济均衡

实际总支 Y=AE

( AE )
AE=C+I+G+NX

AE 直线(总支出函
数)与 45° 线相交时,
计划的总支出等于
GDP ,经济处于宏观
均衡中。

45° 实际国民收入
O / 总产出
(Y)
 45° 线图宏观经济均衡的调整过程:存货调整机制

Y=AE
实际总支

( AE ) 计划外存
货减少
计划外存货
增加

导致产
出增加 导致产
出减少

45° 实际国民
收入 / 总
O 产出
(Y)
 45° 线图宏观经济均衡的调整过程:存货调整机制

 存货调整速度的快慢影响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严重程
度和持续时间。

 存货调整机制的重大变化:商品流通体制和效率的变革(从批
发零售为主的销售渠道变革为现代零售业(连锁商店、电商等)的渠
道);库存管理技术(人工盘点到射频技术的变革)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零、均衡总产量或收入的决定

 均衡收入决定小结 : 均衡收入受到如下因素影响
各种自发开支
MPC—— 边际消费倾向
自发开支的影响经由边际消费倾向而放大
在各项自发开支中,转移支付与税收的影响程度要小于政府购
买支出,小于其他自发开支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均衡收入的变动

 乘数原理讨论什么
 均衡收入给出了均衡条件,计算了均衡收入
 静态均衡。
已知均衡收入决定于各项自发支出,那么如果各项自发支出发
生变化,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 比较静态学(比较静态均衡)
乘数效应
 任何自主支出(即不依赖于 GDP 水平的支出)
的增加都会上移总支出函数,并且对均衡 GDP
产生乘数的增加。
 总支出函数( AE=C+I+G+NX )中,计划投资支
出( I )、政府支出( G )和进出口( NX )都
是自主支出。消费( C )中同时包括了自主支出
和引致支出。前者与 GDP 无关,但是后者依赖
于 GDP 。
 乘数效应:自动支出增加导致更大实际 GDP 增
加的过程。
 注:乘数  均衡实际GDP / 自主支出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均衡收入的变动

虚拟的例子

 假设政府为了消化产能,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I 亿元。均衡总
产量会受和影响?
(想想 2008 年次贷危机后的中国四万亿刺激计划)
△I 亿元→资本品产业产值增加△ I 亿元(第 1 轮)→收入增
加(第一轮)
→ 消费开支增加 c △ I 亿元(第二轮)→收入再次增加,数量
为 c △ I 亿元(第二轮)
……
最终?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均衡收入的变动

 乘数原理的代数方法分析
初始状态:

当投资增加时,新的均衡产量:

均衡产量的变化:

投资乘数:每增加一单位投资所带来的均衡收入的增加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均衡收入的变动

 乘数原理的表格方法分析

Round Increase in AD Accumulative Increase in Y


Car △I △I
Food β△I △I+ β △I
Sightseeing β β△I △I+ β △I+ β 2△I
N, Concert β n-1△I △I+ β △I+ β 2△I +…+ β n-1△I

△ Y = ( 1 + β 2 + β 3 + … + β n-1 ) △I
=[ 1/(1- β)] △I
说明:如果阶段 1 是仅仅购买汽车的话,那
么随后的阶段实际上会购买包括汽车在内的
所有商品,不仅限于食物、观光、音乐等。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均衡收入的变动

 乘数原理的图表方法分析

AD(AE F AE
C
) ’
A D
△I △Y
B
AE
△I E

△Y
45 o

Y1 Y2 Y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均衡收入的变动

乘数效应更多的备选图示

实际总支 Y=AE
出 计划投资
( AE ) 增加 ΔI
AE2

AE1
导致均
衡实际
GDP
增加
45° ΔY 实际国民收入
O / 总产出
Y1 Y2
(Y)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 从投资乘数到更多的乘数
Y = C +I0+ G 0+NX0
 回顾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可
知,任何外生支出(自发 C = α + β (Y-T
支出)的增加都会带来乘
0 )
数效应。
 由此可以计算(几乎不用
推导):
)
• 购买支出乘数
• 税收乘数
• 转移支付乘数
• 进出口乘数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 从投资乘数到更多的乘数
Y = C +I0+ G 0+NX0
购买支出乘数:与投资乘
数相同 C = α + β (Y-T

0 )
税收乘数

 转移支付乘数 )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 从投资乘数到更多的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的第一点说明
根据公式可知
税收乘数 = - 转移支付乘数
这是因为在支出函数中, T 是净税收, T = TA –TR 。

• 税收乘数
)
• 转移支付乘数

)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 从投资乘数到更多的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的第二点说明
• 我们改写转移支付乘数的形式:

• 这可以解释为: TR 增加 1 单位→第一次开支增加 𝛽 ∙ 1 单位→最终均


衡收入在 𝛽 ∙ 1 的基础上按照乘数𝛽 /(1− 𝛽 ) 增加到𝛽 /(1− 𝛽 )
改写税收乘数会有同样的逻辑

• 这可以解释为: TA 增加 1 单位→可支配收入减少 1 单位→第一次


开支减少 𝛽 ∙ 1 单位→最终均衡收入在(− 𝛽 ∙ 1 )的基础上按照乘数
(− 𝛽 )/(1− 𝛽 ) 减少到 (− 𝛽 )/(1− 𝛽 )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从投资乘数到更多的乘数
 平衡预算乘数
如果 G 和 T 同时增加相同数量: = 其结果是?
•  ( 因为)
•  ( 因为)
• =  (= )

• 平衡预算乘数为: = () =1
归纳乘数效应
 乘数效应在自动支出增加或减少时都会起作用。
 有了乘数效应,经济对自动支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就要大于没有乘数效应的情况。
 边际消费倾向 MPC 越大,乘数值越大。这种反
比关系的成立,是因为 MPC 越大,乘数过程中
每次收入增加之后都会有更多的消费支出。
 乘数公式, 1/(1-MPC), 只是最简单的表述,因为
它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比如 GDP 增加对出
口、通过膨胀和利率的影响。
1 、假设某一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d , Yd 为个人可支配收
入,投资 I = 50 ,政府购买 G = 200 ,政府转移支付为 Tr = 62.5 ,(单
位均为亿元),税率 t = 0.25 。( 1 )求均衡的总产出。( 2 )求投资乘
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 )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
就业的总产出为 1200 ,试问用增加政府购买、减税或者增税并将增加的税
收全部用于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

答:( 1 )可支配收入 Yd=Y - T + TR=0.75Y+62.5 ,


Y=C+I+G=100+0.8(Y-0.25Y+62.5)+50+200
Y=C+I+G=0.6Y+400 ,所以,均衡国民收入 Y=400/0.4=1000 …… ( 2 分)
( 2 ) KI=KG=1/1-b(1-t)=1/1-0.8 ( 1-0.25 ) =2.5 , …
…( 1 分)
KT=-b/1-b(1-t)=-0.8/1-0.8 ( 1-0.25 ) = - 2 , ……
( 1 分)
KTR=b/1-b(1-t)=-0.8/1-0.8 ( 1-0.25 ) =2 。 ……
( 1 分)
( 3 )∆ G=∆Y/ KG = ( 1200-1000 ) /2.5=80 ,即增加政府购买 80…… ( 1 分)
∆T=∆Y/ KT= ( 1200-1000 ) / ( -2 ) =-100 ,即减税 100 。 ……
( 1 分)
∆T=∆G= ( 1200-1000 ) /KB=200/1=200 ,增加税收 200 并增加政府购买 200 。…
…( 1 分)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凯恩斯交叉图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与乘数原理 小结

 在产能过剩时,总产量或者总收入决定于需求水平,随着
各项开支增加而增加。
 总支出增加对总产量的刺激作用会被乘数放大,即会被边
际消费倾向放大。
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还取决于税率、边际进
口倾向等等因素。
 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当支出增加时,收入或产量加倍增
加;当支出减少时,收入或产量加倍减少。
 (待续)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二、其他乘数

凯恩斯交叉图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与乘数原理 小结(续)

 在各项乘数中
各项自发支出乘数(消费乘数、投资乘数、购买支出乘
数等)方向相同、力度相等。
转移支付乘数与自发支出乘数方向相同,力 度要小一
些。
税收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方向相反,力度相同。
THANKS
谢谢聆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