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第五章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本章内容要点 
• 概率、期望、方差的概念与计算,它们在不确定性事
件考察中的作用与意义
• 期望效用的概念与计算,三种不同风险偏好的特点,
它们的效用曲线的形状,风险贴水的概念
• 风险规避的三种方法:多样化、购买保险、获取更多
的信息,它们的作用原理及计算
• 资产与资产报酬的概念,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概
念与区别,不同风险偏好的消费者的资产组合方式
第一节、风险的衡量
一、概率
概率( probability )表示当某种行为或某个事件
有多个可能的结果时,其中某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有多大。事件结果 X 发生的概率记作 P ( X ),它
的取值为 0 和 1 之间的实数并包括 0 和
1 。 P ( X ) =0 或 1 分别表示结果 X 一定不发生或
者结果 X 一定发生的确定情形。
概率的形成有时是客观( objective )的,即它建立在
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观察的基础之上。
有时候,我们没有过去的类似试验可以借助衡量概率,
这时概率的形成就是主观( subjective )的,即个人
依靠直觉对某一事件的结果进行主观推测。
二、期望值
期望值( expected value )是对不确定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结果的一个加权
平均,而其中的权数就是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期望值反映的是事件结
果的集中趋势( central tendency ),也就是平均结果。
期望值并不是几种结果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而是加权平均。

如果事件 X 有 n 种结果: X1 , X2 , X3…Xn ,它们的概率分别是 P1,P2,P3…Pn


则事件 X 的期望值表示为:
E(X)=P1X1+P2X2+P3X3+…+PnXn
其中有:
P1+P2+P3+…+Pn=1
预测开发成功的概率为 80% ,失败的概率为 20% ,成功时将会有 200
万元的利润,如果失败则会亏损 100 万元。那么根据定义,我们可得此
项产品开发收益的期望值为:

收益期望值 =P( 成功 )·200+P (失败) · ( -100 )


=0.8·200+0.2·(-100)
=160-20=140 万元
假设甲乙两位推销员,设定的销售目标都是每日完成销售额 200 元
一个月以来销售情况如下:

甲 乙 甲 乙
销售额 概率 销售额 概率 离差 概率 离差 概率
(元) (元) (元) (元)
180 10% 180 10% - 20 10% -20 10%
190 20% 190 10% -10 20% -10 10%
200 30% 200 50% 0 30% 0 50%
210 40% 210 30% +10 40% +10 30%

甲乙营业额的期望值相同:
甲: 180·0.1+190·0.2+200·0.3+210·0.4=200( 元 )
乙: 180·0.1+190·0.1+200·0.5+210·0.3=200 ( 元 )
离差( deviation )也称偏差,是实际数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额的绝对值;
方差 (variance) 是离差平方的期望值(用 σ2 表示);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是方差的平方根(用 σ 表示)。
根据定义算出甲、乙距销售目标的离差:
方差为: σ2 甲 =202·0.1+102·0.6+02·0.3=100; σ2 乙 =202·0.1+102·0.4+02·0.5=80
标准差为: σ 甲 =10; σ 乙 =8.94
一、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表 5-3 择业面临的不确定性Ⅰ
结果 1 结果 2
(理想情况) (不理想情况)
概率 收入 概率 收入
商务工作(A) 0.5 3000 0.5 800
行政工作(B) 0.9 2000 0.1 1000
两种工作的期望收入是相等的:
0.5·3000+0.5·800=0.9·2000+0.1·1000=1900( 元 )
商务工作期望收入的方差为:
σ2A=0.5·(3000-1900) 2+0.5·(800-1900) 2=1210000
σA=1100 ( 元 );
行政工作期望收入的方差为:
σ2B=0.9·(2000-1900) 2+0.1·(1000-1900) 2=90000
σB=300 ( 元 );

• σA 明显大于 σB ,说明在期望收入相同的前提下,商务工
作的风险大于行政工作。换言之 , 商务工作期望收入水平
高,面临的风险也大,而行政工作期望收入水平低,但承
担的风险也小。
• 总之 , 期望值衡量收益,方差衡量风险。
第二节 对于风险的偏好
一、风险与效用
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只与他获得的收入有关,即效用只由收入决定。图 5-
1 是某消费者在面对风险时的效用状况:

•假定该人当前收入为 15000 元,新工作可


效用

E
能会使他的收入翻番达到 30000 元,也可能
18
D 降到 10000 元,每种结果的概率都是 0.5 。
16
14
13 C •期望效用 E(u) (Expected utility) 是各种结果
B
10 A 下所得效用的加权平均,其权数为各种结果
发生的概率。在这个例子中,消费者的期望
效 用 为 : E(u)=1/2·u(10000)+1/2·u(30000)
=0.5·10+0.5·18=14
同当前工作的效用水平 13 相比,新
O 10 15 16 20 30 收入(千元)
工作提供的期望效用水平更高,该消费者为
图 1 风险规避者的效用曲线
了增加自己的效用,必然会选择这份新工作。
• 二、不同的风险偏好
• 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或者说是风险倾向( attitude to risk )也是
迥 然 不 同 的 。 有 些 人 是 风 险 规 避 型 或 风 险 厌 恶 型 ( risk
averse )的,有些人是风险爱好型 (risk loving) 的,还有些人
是风险中性 (risk neutral) 的。
风险规避者是那些在期望收入相同的工作中,更愿意选择确
定性收入的工作的人们,这些人的收入的边际效用往往递减。
这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风险所持的态度。
• 风险中性者的收入的边际效用为一个常数,在图 2 中表现为效用曲线 OE
是线性的。风险的大小和增减并不影响他们的决策结果。

图 2 风险中性者的效用曲线
• 图 3 表示的是风险爱好者,期望
收入 20000 元的不确定收入带来
的期望效用高于确定性收入 20000
元带来的效用,即:
E(u)=0.5·u(10000)+0.5·u(30000)
=0.5·3+0.5·18
=10.5>u(20000)=8
实际中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人在某
些事情上是风险规避型的,而在
另外一些事情上是风险爱好型的。
10.5

图 3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曲线
• 三、风险贴水(风险溢价)
对于风险规避者来说,如果花费一定成本来降低风
险水平是值得的,这就是风险贴水( risk premium )
或风险溢价,它指的是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意
付出的代价,它等于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时所选择的
不确定性期望收入与确定性收入之间的差额部分。
图 4 风险贴水 AG, BF
• 风险规避程度取决于本人的收入和风险的性质。一般而言,风险规避
者总是求稳 , 希望结果出现的变化越小越好。
• 比较两种情况下的风险贴水:第一种情况是消费者面临 10000 元与 300
00 元两种结果,概率各为 0.5 ,这时他的风险贴水是 4000 元。另一种
情况是消费者在正常时获得 40000 元收入,概率为 0.5 ,而在不理想的
情况下会一无所获,概率也是 0.5 。这两种情况下的期望收入都是 200
00 元
第一种情况的期望效用为 14 ,
而在第二种情况下的期望效用为 0.5·u(0)+0.5·u(40000)
=0+0.5·(20)=10
• 确定型收入 20000 元的效用为 16 ,当该消费者接受第二份不确定工作
时将损失 6 个单位的效用,只能获得 10 单位效用,第二份不确定工作
的风险贴水为 10000 元,对应 AG 的长度。
第三节     降低风险的策略
三种方法
多样化( diversification )
购买保险( purchase of insurance )
获取更多的信息( obtaining more information )。
一、多样化

表 5-7( 多样化之后)
晴天 雨天 全家收入
概率 0.5 概率 0.5
大女儿专卖雨伞 价格 销售量 收入 价格 销售量 收入
5 10 50 10 100 1000 稳定值
1050
小女儿专卖鲜花 价格 销售量 收入 价格 销售量 收入
10 100 1000 5 10 50

只要经济活动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之间不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多样
化策略就能产生降低风险的效果。
“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许多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使
得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各个领域的收益可以相互交叉补充,也可以看作是
该策略的运用 。
二、购买保险

表 5-8 购买保险对消费者财产的影响
发生风险时 不发生风险时 财产期望值
的财产额 的财产额
不购买保险 5000 10000 9500
购买保险 9500 9500 9500
概率 0.1 0.9
• 假定消费者初始财富为 W 元,发生灾祸的概
率为 P ,损失为 L 元,发生灾祸后保险公司
将支付给他 q 元赔偿费,但他事先向保险公司
支付的保险费为
q 
元,其中 为购买每一元
保险的支出比例,即费率。
•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如果发生灾祸,它的收
入为   q  q 元,不发生灾祸时的收入为  q元。
我们将公司的成本和长期利润都看作为零,那
么会有它的期望利润 :
1  p q  p  1 q  0
即 1  p   q  p  1    q
• 这表明   p ,即意味着保险公司所规定
的每单位保险的购买价格  等于灾祸发生
的概率 p 。如果灾祸发生的概率越大,保险
费率就越高,反之则越小。
• 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追求自己的期望
效用最大化,用数学方式描述为:
max [ pU (W  L   q  q)  (1  p)U (W   q)]
q

式中,(W  L  q  q)为消费者投保以后在发生灾
祸情况下所拥有的财富量,(W  q) 为消费者投
保以后在不发生灾祸情况下所持有的财富量。
• 消费者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

pU  W  L   1    q   1      1  p  U   W   q    0

pU  W  L   1    q  

 1 p U  W   q 1 

将上文中   q 代入该一阶条件表达式中:
 U  W  L   1    q  

 1   U  W   q 1 

即:U  W  L   1    q   U   W   q 
W  L   1   q  W   q
这意味着 L  q ,表明若是风险规避型的消费者,他
所选择的最优保险金额应该等于全部的可能遭受损失
的财富量,这会使得不管灾祸发生与否,他都能够确
定地保持自己的财富量 W  q  。
三、收集信息
• 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研究的是完全信息的价值 (valu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 ,它指的是信息完全时进
行选择的期望收益与信息不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
收益之间的差额。
• 目前的信息不完全时商场的可能收益状况:

表 5-9 不确定条件下商场的收益
进价 售出 200 台 售出 100 台 售价 退回厂家 期望收益
(概率 0.5) (概率 0.5) 的价格
1、订 200 台 100 元 20000 元 7500 元 300 元 50 元 13750 元
2、订 100 台 120 元 8000 元 8000 元 300 元 ━ 8000 元
• 在没有进一步信息的情况下,风险中性者的经理一定会选择订货 200 台,
因为这样做的期望收益是 13750 元,高于第二种做法的期望收益值 8000
元。如果经理是风险规避型的,他或许会选择订货 100 台,因为这样将使
商场获得 8000 元的固定收益。
• 如果有了完全信息,经理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销量为 200 台的情况
下,他会订购 200 台,收益为 20000 元;在销量为 100 台的情况下订购 1
00 台,收益为 8000 元。
• 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商场的期望收益为 14000 元( 20000*0.5+8000*0.5
= 14000 元)。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期望收益 -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收益

= 完全信息的价值
14000 元 -13750 元 =250 元(信息费)
也就是说,为了获得下个月里彩电销量的准确预测而支付 25
0 元的信息费是完全值得的。
第四节     资产选择
一、资产
• 所谓资产( asset ) , 广义的含义是指能够持续多次地给所有者带
来服务流( flow of service )的东西 , 典型代表是消费者所拥有的
耐用消费品;狭义的含义指的是能够给所有者提供货币流
( monetary flow )的东西,如提供租金收入的房产、带来红利的
股票等等。我们在这里的研究对象是狭义的资产。
• 资产所有权带来的货币流既可能是有形或称为显性的
( explicit ),即以货币形式获得的报偿;也可能是无形或无性的
(implicit) ,它不能即该以货币形式获得。前者如房屋出租者每月
获得的租金、债券持有者获得的利息、股票所有者取得的股息等
等;后者如价值升值但还没有进行买卖交易的房地产或股票的增
值部分。资产价值的增加称为资本利得( capital gain ),资产价
值的降低称为资本损失( capital loss )。

• 以不同的标准,可对资产进行多种分类。从资产形态上可以把它分为金融
资产(如股票和债券)和非金融资产(如房屋);从收入的稳定性把它分
为风险资产 (risky asset) 和无风险资产 (riskless asset) 。
二、资产报酬率
• 资产报酬率又被称为资产赢利率( asset returns )是资产产生的货币报
酬与资产价格之间的比率,它是人们在进行资产选择与组合时必须考虑的
另一个因素
• 资 产 报 酬 率 有 真 实 报 酬 率 ( real returns ) 和 名 义 报 酬 率 (nominal
returns) 之分,真实报酬率等于名义(或账面)报酬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在不确定条件下,资产报酬率还存在着实际报酬率( actual returns )与期


望报酬率 (expected returns) 的区分:实际报酬率是在实际中所获得的报
酬率,是一种事后的计量;期望报酬率是各种报酬率可能性的加权平均,
其中的权数为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它是一种事前的计量。
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期望报酬率,一般情况下,
越高的报酬率伴随着越大的风险。
表 5-10 不同资产的报酬率和风险
实际报酬率(%) 风险(标准差)
普通股 8.8 21.2
公司长期债券 2.4 8.5
美国国库券 0.5 3.4
三、资产选择与组合
• 假设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为 R f ,由于它是无风险的,
所以它的实际报酬率等于期望报酬率。再假设风险资
e a
R R
产的期望报酬率为 r ,实际报酬率为 r,而实际报酬
率带有不确定性,这使得风险资产的期望报酬率必须
要高于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即 r > R f ,否则,厌
e
R
恶风险者就不会选择风险资产而只选择无风险资产。
• 投资者将他的储蓄投放在风险资产市场上
的比率为 b , (1-b) 就是他投放在无风险
资产市场上的比率,他的总资产的期望报
酬率是两种资产报酬率 RP 的加权平均:
RP  E  bRra   E  1  b  R f   bE  Rra    1  b  R f  bRre   1  b  R f

(1)
• 如果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为 5% ,风险资产
的期望报酬率为 10% , =1/5 ,则总的期望
RP =6%
报酬率为

  E bR   1  b  R f  RP 
2 a 2
P r (2)
• 将( 1 )代入( 2 )中得:
P 
  E bR  1  b  R f  bR  1  b  R f
2 a
r
e
r  2

 E b  R  2
a
r R
e
r  b 2 r2 ......3
对它开方,得
:  P = b r
此表达式表明,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的组合
的报酬率的标准差  P 等于风险资产所占总资产
比例 b 乘以风险资产报酬率的标准差 。r
• 前面的( 1 )式可写成

RP  R f  b Rre  R f  ......4
根据 b   P  r 4也可写成

RP  R f 
 Re
r  Rf 
P ......5
r
这个等式表明,组合资产期望收益 RP 随着报酬的标准差
上升而上升我们将该预算线的斜率  Rre  R f   r 称为单位
风险的价格( price of risk )。
( 5) 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注意
 =0 f

e e
Rp  R f Rr  R f Rp  R f Rr  R f
= 或 =
p 0 r 0  p  f  r  f
图中的三条无差异曲线中的
预算线 每一条都代表了一种风险和
Rre 报酬率的组合,投资者在曲
线上的每一点都能获得相同
的满足程度。
RPE
U3 E 无差异曲线向上倾斜而且
U2 凸向右下方,因为投资者是
风险规避的,风险越大就必
Rf U1 须使投资者能够得到更大的
预期报酬。越靠左上方的无
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
O PE r P 越高;在给定相同报酬率的
前提下,位置越靠左上方的
图5 投资组合的选择 曲线对应的风险越低。在当
前条件下的均衡点,即投资
者将选择与预算线的切点。
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是各不相
同的,图 5-6 中,
A 所获得的资产报酬率较低
,所冒的风险也较小,
而 B 所获得的资产报酬率较
高,但所冒的风险也较大。

图 6 不同风险偏好者的资产选

• 小 结
 本章的内容似乎验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流行语“态度决定一切”,人们对
于风险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效用曲线的不同形状,进而导致他们面对收
益和风险作出的选择不同。但是这些内容仍然是以理性人前提、效用理论
模型和边际分析工具等基本理论为框架的,与我们在前面所学的内容是连
贯相承的。概率、期望、方差等数学工具运用的目的在于把收益和风险进
行量化分析,使我们对经济现象与行为的理解更加清晰准确。
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经济学对
不确定条件下经济行为的考察日益详细和深入。本章介绍了不确定条件下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初步理论和模型,是对前面消费者选择理论的不可缺少
的补充和组成部分。它也为以后研究相关经济学的专门问题提供了必要的
知识基础。
The en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