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8

GPRS/EDGE 原理

GPRS/EDGE 原理

GPRS/EDGE 的产生与发展
CSD/GPRS/EDGE 比较
GPRS/EDGE 逻辑结构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GPRS/EDGE 主要业务流程
EGPRS 对于 GPRS 的改进
GPRS/EDGE 的产生
GPRS (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
现有的 GSM 移动通信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移动分组数据业
务。 GPRS 通过在 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分组交换的功能
实体,以完成用分组方式进行的数据传输 (GMSK) 。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又称为增强型 GPRS


技术,它是介于 2.5G 网络与 3GWCDMA 网络之间的一种过渡型
网络。它在空中接口引入了一种新的调制方式 (8PSK)    
GPRS/EDGE 的产生
GPRS/EDGE 的发展
GPRS 通过在原 GSM 网络基础上增加一系列的功能实体来完成分组数据功
能,新增功能实体组成 GPRS 网络,处理来自分组数据,完成 GPRS 业
务,原 GSM 网络则完成话音功能,尽量减少了对 GSM 网络的改
动。 GPRS 网络与 GSM 原网络通过一系列的接口协议共同完成对移动
台的移动管理功能。

GPRS 新增了如下功能实体:服务 GPRS 支持节点 SGSN ,网关 GPRS 支


持节点 GGSN ,点对多点数据服务中心等,及一系列原有功能实体的软
件功能的增强。 GPRS 大规模的借鉴及使用了数据通信技术及产品,包
括帧中继、 TCP/IP 、 X.25 、 X.75 、路由器、接入网服务器、防火墙等。
GPRS/EDGE 的发展
欧洲最早是在 1993 年就提出了在 GSM 网上开通 GPRS 业务, 1997 年
GPRS 的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0 月份 ETSI 发布了 GSM02.60
GPRS Phase1 业务描述。 1999 年底完成 GPRS Phase2 的工作。

2000 年 12 月 21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宣布:正式启动称为 " 移


动梦网 " 的 GPRS 网络建设。 2001 年 6 月,中国移动 GPRS 一期工程
已完成, 2001 年 10 月正式投入商用。

EDGE 提供了一个从 GPRS 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方案,从而使现有


的网络运营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设备,为用户提供个
人多媒体通信业务。由于 EDGE 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
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 2.75G” 技术。
CSD/GPRS/EDGE 比较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简单对比
分组交换 : 数据被分成一定长度的包(分组),每个包的前面有一个
分组头 ,数据传送之前并不需要预先分配信道建立连接,而是在每
一个数据包到达时,临时寻找一个可用的信道资源。
优点:信道资源可以可以看作是由所有的用户共享使用。
缺点:突发性的业务特点,不能保证传送数据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电路交换: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信令过程,为特定
的信息传输过程(如通话)分配信道,建立连接。数据传输过程结束
以后再释放信道资源。
优点:恒定带宽,时延小,稳定。
缺点:占用大量的信道资源。
CSD/GPRS/EDGE 的比较
GPRS 之前, 2G 的 GSM 网络也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过它是低速率的,
我们称之为 CSD( 电路交换 ) 方式。

传统的 GSM CSD 业务属于电路交换,其特点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独占


信道资源。而分组业务只是需要传送数据时占用资源,而且可以多个
用户共享资源。 GPRS 是一种分组交换系统,因此, GPRS 特别适
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
大数据量传输。
CSD/GPRS/EDGE 的比较
EDGE 是从 GPRS 演进而来的一种空中接口技术,因此对于能同时提
供 EDGE 和 GPRS 的网络有时也被称为“ E-GPRS” 。与 GPRS 采
用 GMSK 调制方式不同, EDGE 采用 8PSK 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每
个相位可以编码为 3bit ,因此理论上 EDGE 是 GPRS 速率的 3 倍。

CSD 的数据速率为 9.6kb/s ;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每个 GPRS 时


隙最多可以处理 20kb/s 的用户数据,当所有 8 个时隙同时被一个 MS
使用时其理论峰值速率为 160kb/s 。相比之下,一个 EDGE 时隙最
多可以处理 59.2kb/s 的用户数据,而当 8 个时隙全被一个 MS 使用
时总处理能力可达 473.6kb/s 。
GPRS/EDGE 逻辑结构
GPRS/EDGE 逻辑结构
  GPRS 是建立在 GSM 系统之上的,在 GSM 网络基础上增加新的单
元及必要的软件升级:
   - 在原有的 GSM 中引入了两个新的节点: 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和 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 PCU (Packet control Unit) ,分流控制 GPRS 用户的分组
交换业务,无线资源分配,无线信道管理。主要负责分组单元的处
理并将分组数据送到 SGSN 进行处理。 PCU 和 SGSN 之间的接口
是 Gb 接口,在现网中有些厂商的 PCU 设备单独设置,位于 BSC
和 SGSN 之间,有些厂商 PCU 功能设置于 BSC 的机架内。

- TRX 等进行软件升级
SGSN 主要功能
  SGSN : SGSN 的作用类似与 MSC ,负责转发所有附着在本 SGSN
服务区内的手机的 IP 包,它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 本 SGSN 服务区内手机的 IP 包的路由与转发。一个 GPRS 手机可以
由任意一个 SGSN 来服务,这取决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SGSN 从
GGSN 那里接收 IP 包,转发给 BSC ,再经 BTS 到达手机。
– 鉴权和加密。
– 移动性管理。手机可能会改变它的位置, SGSN 要负责手机的路由
区更新、小区更新、 GPRS 附着以及分离的管理。
– 会话管理。这类似于 GSM 中的连接管理, GPRS 手机与外部 IP 网
络之间交换数据之前,必需先激活相应的 PDP 上下文, PDP 上下文
的管理即属于会话管理。
– 面向手机的逻辑链路管理。
– 提供到 HLR 、 MSC 、 BSC 、 SMS-GMSC 、 SMS-IWMSC 和
GGSN 的接口。
  -计费。
GGSN 主要功能
GGSN : GGSN 叫网关 GPRS 支持接点,主要作用是提供 GPRS 网络
到各外部 IP 网络的接口,它的功能如下:
-  GPRS 网络到外部 IP 网络的接口。从外部 IP 网络看, GPRS
手机构成一个或多个 IP 子网,而 GGSN 就是通向这些子网的路由器,
因此 GGSN 需要与外部 IP 网络交换路由信息。
- 会话管理。
- 计费。
GPRS/EDGE 三种网络操作模式
在原有 GSM 网络引入了 GGSN/SGSN 核心网络设备以后,电路域和分
组域的寻呼可以通过 GGSN/SGSN 进行下发,为此根据是否存在 Gs 接口
和 PCCCH 信道可将网络操作模式划分为三种:即模式一、模式二和模式
三。
模式一,必须有 Gs 接口,但 PCCCH 可以不存在。
SGSN 不仅负责分组域寻呼而且也负责电路域寻呼, VLR 将电路
域寻呼消息传送至 SGSN ,通过 PPCH 或 PCH 进行 MS 寻呼;
模式二,也即现网的运行模式,不需要有 Gs 接口,也不要定义
PCCCH ;
SGSN 只负责分组域寻呼,通过 PCH 将寻呼消息传送到 MS
模式三不需要 Gs 接口,但要定义 PCCCH 。
A 类 MS 分别通过 PCH 和 PPCH 的电路域和分组域寻呼消息, B
类 MS 进入级别 C 的操作模式即电路域优先模式
三种网络操作模式下寻呼信道协调关系
网络操作模 电路域寻呼 分组交换域寻呼 是否有联合寻呼和
式 LA/RA 更新
(NMO)

PPCH (分组寻呼信道) PPCH

CCCH 中的 PCH CCCH 中的 PCH


一 是

PDCH
/

CCCH 中的 PCH CCCH 中的 PCH


二 否

CCCH 中的 PCH PPCH

三 否
CCCH 中的 PCH CCCH 中的 PCH
移动台类别

Class A Class B Class C

支持语音和数 只支持语音或
据业务,但不 只支持数据业
能同时进行 能同时使用; 务的操作,所
数据传送中有 有单纯的
语音和数据
语音呼入时, GPRS 终端和
业务传送。 可暂时中断数 非 GPRS 终
据传送直到通 端都是 C 类终
话结束。 端
移动台多时隙能力
多时隙级别 最大时隙数
  RX TX Sum
1 1 1 2
2 2 1 3
3 2 2 3
4 3 1 4
5 2 2 4
6 3 2 4
7 3 3 4
8 4 1 5
9 3 2 5
10 4 2 5
11 4 3 5
12 4 4 5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GPRS 传输面协议层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MS-SGSN 控制面协议层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物理层:无线编解码、信道复用与映射、无线链路控制和无线测量。
 RLC/MAC :无线接口的媒体接入和链路控制功能,将 LLC 数据包变为
RLC 数据包,通过无线接口传送并采用 ARQ 机制予以传送确认, MAC 层
提供多个 MS 共享同一物理信道的控制机制。
 LLC : 在 MS 与 SGSN 之 间 提 供 一 条 可 靠 的 逻 辑 链 路 用 于 数 据 传
输。 LLC 协议可同时支持有确认和无确认两种模式,支持加密和不加
密两种方式。
 SNDCP :层三传输协议,作为网络层与子网层的过渡,提供不同协议种
类接入功能,对 IP/X.25 用户数据进行分段 / 组装、压缩 / 解压缩等处理。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GMM/SM : MS 和 SGSN 之间实现移动性管理以及网络接入的相关控制
 L1bis :物理传输层,基于 E1 或 T1
 NS :基于帧中继网络基础上提供逻辑虚连接用,用于保证上层的
BSSGP PDU 的正确传送
 BSSGP :在传输平台上,该协议用于在 BSS 与 SGSN 之间提供一条无连
接的链路进行无确认的数据传送;信令平台上用来传送与无线相关的
QoS 、路由等信息,处理寻呼请求,对数据传输实现流量控制,提供
PCU 和小区管理功能,以及 Gb 接口的管理功能,如 Gb 链路之间的负
荷分担。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L1/L2 :底层传输网络相关的协议,底层传输网络可以是 ATM 、以太
网、 DDN 、 ISDN 、帧中继等;
 IP :用于骨干网内的路由选择。
 UDP/TCP : UDP 提供差错保护,用于承载不要求可靠传输的 PDU ; TCP 提
供流量控制以及丢失和差错保护,用于承载要求可靠传输的 PDU 。用户
数据的传输可以采用 UDP 也可采用 TCP ,信令传输采用 UDP 。
 GTP 协议:用于 GPRS 骨干网 GSN 之间的数据和信令的隧道传输。 GTP-U
封装是将数据包头部添加 GTP 包头,格式为 TID=IMSI+NASPI , IMSI 用
于区分某个移动用户, NSAPI 用于区分同一用户的不同 PDP 进程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GPRS 无线接口编码方式


据 抗
速 干
率 扰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计算公式:数据块 ×8/20ms 。

Sche me Ra dio Tra nsfe r Da ta Multi


Block Time (ms) Ra te Slot
Size (kbps) (kbps)
(bit)

CS-1 181 20 9.05 72.4


CS-2 268 20 13.4 107.2
CS-3 312 20 15.6 124.8
CS-4 428 20 21.4 171.2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EDGE 无线接口编码方式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计算公式:数据块 ×8/20mS 。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根据每种 MCS 编码方
案包含的有效负荷的大小
将 MCS1-9 分为不同的
Family 。主要用于重传。
如右图所示: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GPRS 复帧结构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GPRS 采用了不同于 GSM 的 51 帧或 26 帧的复帧结构, GPRS 的一个
复帧为 52TDMA 帧,从网络层的数据包到无线射频层的 Burst 的打包、
映射过程如图 1.3 所示,较大的网络层数据包最终被分拆成一个个小
的无线块( Radio Block ),一个无线块映射到 4 个连续的 Normal
Burst 在空中接口发射,每 4 个连续的 Normal Burst 称为一个无线块
( Radio Block ),一个复帧共有 12 个无线块,另外还有 4 个空的
Burst 。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Master PDCH 是一个承载了 Packet Broad Control Channel (分组
广播控制信道,简称 PBCCH )和 Packet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分组公共控制信道,简称 PCCCH )的 PDCH ,在爱立信系统中
简称为 MPDCH 。
• PBCCH 用来广播 GPRS 网络的系统信息,是下行信道,如果小区中
没有定义 MPDCH ,那么 GPRS 的系统信息由 GSM 的 BCCH 来广
播。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PCCCH 包括以下一些逻辑信道:
• ( 1 ) Packet Random Access Channel (分组随机接入信道),上
行信道,移动台用此信道来发起上行的信令或数据传输,如果小区中
没有定义 MPDCH ,那么就用 RACH 来替代 PRACH ;
• ( 2 ) Packet Paging Channel (分组寻呼信道,简称 PPCH ),下
行信道,网络用此信道来寻呼移动台,如果小区中没有定义 MPDCH ,
那么就用 PCH 来替代 PPCH ;
• ( 3 ) Packet Access Grant Channel (分组接入允许信道,简称
PAGCH ),下行信道,在分组传输的建立过程中,网络用此信道来
给移动台指配无线资源,如果小区中没有定义 MPDCH ,那么就用
AGCH 来替代 PAGCH ;
• ( 4 ) Packet Notification Channel (分组通知信道,简称 PNCH ),
下行信道,此信道用于点对多点( PTM )的业务中,目前系统并不
提供 PTM 业务。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Packet Data Traffic Channel
• 即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双向信道,是用来传输数据(和信令)的业务
信道,简称 PDTCH 。
• Packet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
• 即分组专用控制信道,它包括以下三种逻辑信道:
• ( 1 ) Packe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分组随路控制信道,
简称 PACCH ),双向信道,它用来传输与特定移动台相关的控制信
息,如数据包的确认、功率控制等,它与 PDTCH 共享无线资源;
• ( 2 ) Packet Timing advance Control Channel , Uplink (分
组时间提前量控制信道 / 上行,简称 PTCCH/U );
• ( 3 ) Packet Timing advance Control Channel , Downlink
(分组时间提前量控制信道 / 下行,简称 PTCCH/D )。
• 在目前的网络中是没有定义 MPDCH 的,所以 GPRS 要使用
BCCH 和 CCCH 。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
• Gr 接口: SGSN 与 HLR 之间的接口,该接口为 SGSN 接入 HLR 并
获取用户管理数据和位置信息。通过 MAP 信令交换信息;
• Gb 接口: SGSN 和 BSS 间的接口。该接口既传送信令又传输话务
信息。这个接口通过基于帧中继 (Frame Relay) 的网络服务 (Necwork
Services) 提供流量控制,用以传送小区管理和路由区切换信息,并进
行 MS 和 SGSN 之间的数据传送;
• Gn 接口:同干一 PLMN 和两个 GSN 间的接口。 Gn 提供数据和信
令接口,在基于 IP 的骨干网中 Gn( 及 Gp) 接口使用 GPRS 通道协
议( GTP ), Gn 接口一般支持域内静态或动态路由协议, GTP 规
程仅在 SGSN 与 GGSN 之间实现。
• Gi 接口是 GPRS 网络与外部数据网络的接口点,它可以采用
X25 、 X75 或 IP 协议等接口方式;
• Gs 接口为 SGSN 与 MSC 之间的接口,在 Gs 接口存在的情况
下, MS 可以通过 SGSN 进行 IMSI/GPRS 联合附着、 LA/RA 联合
更新,并采用寻呼协调通过 SGSN 进行 GPRS 附着用户的电路 寻呼,
从而降低系统无线资源的利用 , 提高网络性能。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无线资源分配
• 无线资源分配和无线传输以无线块( BLOCK )为基本单位
• 一个 PDCH 可以为多个 MS 使用;一个 MS 可以同时使用多个
PDCH
GPRS 终端移动性管理状态
在 GSM 中, MS 有三种状态: Idle 、 Busy 和关机状态,同样在
GPRS 中 MS 也有三种状态: Idle 、 Ready 和 Standby ,其中
GPRS 的 Idle 状态类似于 GSM 中的关机状态,但不能将其他两种状
态与 GSM 中的状态类比。准确地说,这三种状态叫 GPRS 移动性管
理状态,每一个移动台都要维护一个自己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并且
SGSN 还要为每一个附着在本 SGSN 服务区的移动台维护一个移动
性管理上下文,在移动性管理上下文中有移动台的位置、状态等信息。
GPRS 终端移动性管理状态
• Ready 状态:通俗地讲,就是,( 1 ) SGSN 知道移动台位于那一
个具体的小区,这时如果 SGSN 有数据包需要下发给移动台,那么
不需要先寻呼移动台,只需直接为移动台指配 PDCH 信道即可;
( 2 )移动台在选择了新的服务小区后,需要通知 SGSN ,也就是
要进行 Cell Update 过程。在 SGSN 中, Ready Timer 的缺省值为
44 秒,移动台处于 Ready 状态时开始计时,传输数据时计时停止并
复位,当计时超过 44 秒时移动台转换到 Standby 状态。

• Standby 状态:通俗地讲,就是,( 1 ) SGSN 不知道移动台位于那


一个具体的小区,只知道移动台的处于那一个路由区( RAI ),这时
如果 SGSN 有数据包需要下发给移动台,那么需要先寻呼移动台,
再为移动台指配 PDCH 信道;( 2 )移动台在选择了新的服务小区,
但并没有改变路由区时,不需要通知 SGSN ,也就是不需要进行
Cell Update 过程。
GPRS 终端移动性管理状态
GPRS/EDGE 协议及接口无线资源管理
概述:

理解 GPRS 无线资源管理的原理对进行 GPRS 无线网络优化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GPRS 是建立在 GSM 系统之上的,它的出色之处
就是与 GSM 共享无线资源,使得有 GSM 覆盖的地方就有 GPRS 覆
盖,并利用 GSM 的剩余容量来传输 GPRS 的数据业务。鉴于
此, GPRS 无线资源管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小区中 PDCH 的分
配策略,二是上下行数据传输中无线资源的分配策略。
GPRS/EDGE 空中接口-无线资源管理
( 1 )小区中 PDCH 的分配策略

一个小区中可以有两种 PDCH 信道: Dedicated PDCH


(专用 PDCH 信道)和 On-demand PDCH (动态 PDCH 信道)。
专用的 PDCH 信道只能被 GPRS 使用,不能用作 TCH 信道,如果小
区中定义的专用 PDCH 信道太多,将会降低小区的话务容量;动态
的 PDCH 信道是在 GPRS 数据传输需要时从空闲的 TCH 信道自动转
换而来,由于 GPRS 数据通信的优先级要比 GSM 的语音通信低,所
以当小区的话务太高时,可以清空已被激活的动态 PDCH 信道。
GPRS/EDGE 空中接口-无线资源管理
( 2 )上下行数据传输中无线资源的分配策略(爱立信设备)
在上下行的数据传输中,无疑需要先分配无线资源,一个小区
内的多个移动台可以共享相同的无线资源,小区中的 TCH 和 PDCH 被视
为公共资源池。在规范中,一个移动台最多可以获得 8 个 PDCH 信道,但
在目前网络中,一个 MS 最多可以获得 4 个 PDCH 信道。
上下行数据传输中无线资源分配策略的第一个要点是: PDCH
的分配单位是 PDCH SET (简称 PSET ), PSET 由同一载频的 1 至 4
个连续的 PDCH 信道构成,同时只能为一个移动台分配一个 PSET ,同
一个 PSET 可以同时分配给多个 MS ,这取决于 BSC 参数 TBFLIMIT/UL
和 TBFLIMIT/DL 的设置,但最多下行可以同时分配给 8 个 MS ,上行最
多是 6 个,图 5 是 PSET 分配示意图,其中 PSET 1 有 4 个连续的时隙,
分配给了 5 个移动台, PSET 2 有 3 个连续的时隙分配给了一个 MS 。
GPRS/EDGE 空中接口-无线资源管理
• GPRS 数据传输的几个术语:
• TBF ( Temporary Block Flow ):移动台发送或接受分组就称为
TBF ,移动台可以在上下行方向上都有一个 TBF (移动台在同时进
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或只在一个方向上有 TBF (移动台进行单方
向的数据传输);
• TFI ( Temporary Block Identify ):网络为每一个 TBF 分配一个
TFI ,这样即使多个移动台共享相同的无线资源(共享同一 PSET )
来传输数据,网络也可以将 TBF 定位到正确的移动台,也就是说 TFI
用于 RLC 层的寻址,当网络为移动台分配 TBF 时,网络会通知移动
台所使用的时隙和 TFI ;
• USF ( Uplink State Flag ): USF 是用来避免上行 TBF 争抢无线资
源,它长为 3 比特,这就是为什么一个 PSET 同时最多只能分配给 8
个移动台的原因。在上行数据传输中,如果多个移动台共享一个
PSET ,由于移动台之间缺乏约定,可能出现多个移动台同时发送上
行数据的现象,这样会造成空中接口出现碰撞,为了避免碰撞,网络
在为移动台分配上行 TBF 时,除了分配 TFI 之外,还要分配一个
USF 。网络轮流下发 USF 信息,移动台只有发现下发 USF 与自己的
USF 相等时,才会在下一个无线块上发送上行 TBF 。
• TFI 和 USF 可以用 TEMS 、 CDS 软件观察到,它们是动态变化的,
一旦没有数据传输,就很快被释放了,当又有数据要传输时再重新分
配。
• P-TMSI (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为了支持用户安全保密业
务, SGSN 可以给访问的 GPRS 用户提供 P-TMSI ,而且 SGSN 必须
把 P-TMSI 和用户的 IMSI 联系起来。
• NSAPI (网络层业务接入点标识) NSAPI 在 MS 中用于标识分组数据
协议的接入点,即用户接入哪种网络业务,在 SGSN 和 GGSN 之
间, NSAPI 作为 TID 的组成部分用于标识与一个 PDP 地址相对应的
PDP 上下文;
• TLLI (临时逻辑链路标识)在 MS 接入的起始阶段,移动台应与 SGSN
交换信令,以便与另外一些 MS 区分开来,但并不发送 IMSI ,为此,规
范采用了 TLLI , TLLI 与 IMSI 是一对一的关系,只有 MS 和 SGSN 才
知道,它在 MS 和 SGSN 之间唯一的表示逻辑链路,如果 MM 上下文中
不知道 TLLI 属于哪个路由区,那么 TLLI 就与 RAI 一起使用;
• PDP 地址是用于 外部分组数据网络识别 MS 的 PDP 上下文时使用的地
址;
• TID (隧道标识) TID 有 IMSI 和 NSAPI 组成,存在于 GTP 字头中,用
于在 GPRS 骨干网的 GSN 之间或新的 SGSN 和原 SGSN 之间唯一地标
识一个 PDP 上下文,以利用隧道传输机制转发其用户数据,当 PDP 上
下文激活是, TID 被转发给 GGSN ,并且用于 GGSN 和 SGSN 之间的
用户数据传输,来识别出 SGSN 和 GGSN 内移动台的 PDP 上下文。
• RAI ( 路由区标识 ) MS 在 GPRS 分组业务状态下按照路由区 RA 来进行
位置管理, RAI=LAI+RAC
GPRS/EDGE 主要业务流程
APN 分类
• APN ( 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称在 GPRS 网络中作为接
入网络号码。任何一个终端接入 GPRS 网络必须向网络提交 APN 信息,
网络根据用户提交的 APN 才能够正确的让用户 PDP 激活。只有激活的
用户才能通过 GPRS 使用 INTERNET 上的资源。

• APN 和我们 CSD 方式下的接入号 17266 、 17200 、 17201 等类似,


不同之处是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 APN 定义为字母组合,类似于浏览
网页使用的域名。其实任何一个 APN 其在 GPRS 网络中的真正意思也
就是一个域名,我们平时说的 APN 只是这个域名的简写,例如我们经常
使用的 APN CMWAP 其实完整的应该是 cmwap. mnc000.mcc460.gprs ,
其中 .GPRS 后缀也和我们常用的 .COM 等一样。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
SGSN 上解析一个国内的 APN 只需要写入最前面几个字母即可,但是如
果要解析一个国际上的 APN ,则必须将域名写全,这是因为在国内的
SGSN 上我们都将属于国内的 APN 做了一些翻译,因此无须写全,但是
国际 APN 则必须写全,否则无法正确解析。解析任何一个 APN 在
GPRS 网络内通过 DNS 解析都是解析到一个制定的 GGSN ,因此我们
可以说一个 APN 是和某个或者某些 GGSN 相关的。
GPRS/EDGE 主要业务流程
• CMNET&CMWAP
• CMNET 和 CMWAP 是我们开通的两个通用 APN 。他们两个的不同
之处在于两个 APN 在配置上的不同,因此可接入的业务不同。
• CMNET 和我们普通的 163 等拨号上网完全一样,我们所有的用户
PDP 激活以后获得的私有 IP 地址,通过 GGSN 做地址转换后都翻译
成一个公网地址,因此所有用户就象直接连在公网上一样,可以使用
INTERNET 上的任何业务。
• CMWAP 我们知道只能在手机上连接到 WAP 网站,同时还可以通过
CMWAP 来发送彩信。这是因为我们将 CMWAP 用户的路由全部都
指向了 WAP 网关,因此只能接入和 WAP 相关的业务。
GPRS/EDGE 主要业务流程
主要业务流程
ATTACH 流程
PDP 上下文激活流程
小区更新过程
RAU 路由区更新过程
CCCH 上的分组接入流程
GPRS/EDGE 主要业务流程
• ATTACH 流程
ATTACH 流程
流程说明:
(1) MS 向网络侧发送 GPRS 附着请求消息。消息中带有该 MS
的 IMSI 和 TLLI 。
(2) SGSN 在收到 MS 的 GPRS 附着后,将向 GGSN 请求对应
MS 的 IMSI 的鉴权三元素。
(3) SGSN 与 MS 进行鉴权流程。
(4) 鉴权通过后, SGSN 向 GGSN 发送位置更新消息。
(5) GGSN 将 MS 的用户数据发送给 SGSN 之后,向 SGSN 回
位置更新确认消息。
(6) SGSN 向 MS 回附着接受消息。消息中带有 MS 上报的 TLLI 。
DATTACH 流程 ( 分离类型、关机指示 )

MS BSS SGSN GGSN MSC/VLR

1. Detach Request
2. Delete PDP Context Request

2. Delete PDP Context Response

3. IMSI Detach Indication

4. GPRS Detach Indication


5. Detach Accept
DATTACH 流程
流程说明:
( 1 ) MS 向 SGSN 发送 Detach Request 消息(分离类型、关机指
示)。分离类型指示了是仅 GPRS 分离、仅 IMSI 分离还是联合
IMSI/GPRS 分离。关机指示指明了分离是否由于关机产生的。
( 2 )如果分离类型为 GPRS 分离,则 SGSN 向 GGSN 发送 Delete
PDP Context Request ( TID )消息去激活 GGSN 中针对此 MS 激
活的 PDP 上下文。 GGSN 向 SGSN 回 Delete PDP Context
Response ( TID )消息进行确认。
( 3 )如果分离类型为 IMSI 分离, SGSN 向 VLR 发送 IMSI Detach
Indication ( IMSI )消息。
( 4 )如果联合 IMSI/GPRS 附着的 MS 只进行 GPRS 分离, SGSN 向
VLR 发送 GPRS Detach Indication ( IMSI )消息。 VLR 收到消息
后将删除此 SGSN 的信息,并不再通过此 SGSN 下发寻呼及位置更
新。
( 5 )如果关机指示指明分离不是由于关机原因, SGSN 应向 MS 发送
Detach Accept 消息。
GPRS/EDGE 主要业务流程
• PDP 上下文激活流程
PDP 状态包含激活和未激活两种状态。 PDP 状态表示 PDP 地址
是否激活即是否可以进行数据传送,在激活的状态下可以进行数据传
输,在未激活的状态下不能进行数据传输。这两种 PDP 状态在相关
事件的触发下可以进行转换。
由 IMSI 标识的某个 GPRS 用户可具有一个或多个 PDP 地
址, PDP 地址应与网络层的业务一致。 PDP 地址主要有 IPv4 地址、
IPv6 地址和 X.121 地址。
MS 在激活 PDP 上下文之前,如果其 MM 状态为 IDLE ,则应首
先执行 GPRS 的附着流程。 MS 进入 STANDBY 或者 READY 状态
后,如果需要和外部数据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EMAIL 、 FTP
等), MS 将申请建立一个上行的 TBF ,并在该 TBF 上向 SGSN 发
送 PDP 上下文激活的请求,
MS 发起的 PDP 上下文激活流程
MS SGSN GGSN

1. 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

2. Security Functions
3. Create PDP Context Request

3. Create PDP Context Response

4. 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


MS 发起的 PDP 上下文激活流程
根据 PDP 上下文签约记录中的相关内容来对 MS 提供的 PDP
类型、 PDP 地址(若为静态地址)、 APN 进行验证。

接着 SGSN 把完整的 APN 发到 DNS ,并从中获得与之对应


的 GGSN 地址。 SGSN 如果不能从 APN 解析出 GGSN 地址,或判
断出该激活请求无效,则拒绝该 PDP 激活请求。
MS 发起的 PDP 上下文去激活流程
MS 发起的 PDP 上下文去激活流程
流程说明:

MS 向 SGSN 发送 De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 消息,该消息


中含有需要去激活的 PDP 上下文的事件标识符( TI )。执行安全性管
理规程(可选)。

SGSN 向 GGSN 发送 Delete PDP Context Request ( TID )消息,


GGSN 删除 PDP 上下文,并向 SGSN 返回 Delete PDP Context
Response ( TID )消息。如果 MS 正在使用动态 PDP 地址,则
GGSN 释放此动态 PDP 地址,并标记此地址可被后续其他 MS 激活
时使用。 Delete PDP Context 消息在整个 GPRS 骨干网上传送。

SGSN 向 MS 返回 De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 ( TI )消息。


小区更新过程
( 1 )空闲模式下处于就绪状态下的 MS 小区更新程序

当 MS 处于 READY 状态时由一个小区进入同一路由区中的另
一个小区,该 MS 会发起小区更新规程。对小区更新规程的描述如下:

MS 通过发送一个任意类型的、包含 MS 的 ID 的上行 LLC 帧给


SGSN 来启动小区更新规程。

BSS 收到该 LLC 帧后,在相应的 BSSGP 帧头带上新小区的 CGI


(包括 RAC 和 LAC )给 SGSN 。

SGSN 收到该 BSSGP 帧后,将 MS 驻留的新小区的 CGI 保留到该


MS 的 MM 上下文中,以后给该 MS 的业务都直接发向该新小区。
小区更新过程
( 2 )传输模式下处于就绪状态下的 MS 小区更新程序

如果 MS 在分组传输期间,通过信号的测量和 PBCCH/BCCH
上广播的小区选择参数,发现一个更合适的邻小区,则 MS 将停止收听
小区的系统消息并开始收听新小区的系统消息。接着, MS 将接入到该
新小区,并向 SGSN 发送一个小区更新消息( CELL UPDATE )。这个
消息被透传到 PCU 。当 SGSN 收到小区更新消息后,发现在该 MS 上
正在进行下行分组传输, SGSN 将会向 PCU 发送一条“清空”消息
(含旧小区的识别 BVCI ,新小区的识别 BVCI , MS 识别 TLLI ),告
诉 PCU MS 已经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
小区更新过程
PCU 可以通过旧小区的 BVCI 来找到这个小区,当 PCU 找到旧小区后,
将把存在旧小区中关于该 TLLI 的未传送的及未被确认的 LLC 帧或者输
出到或者转移到新小区的队列中去。随后, PCU 将重新给 MS 在新小
区中分配新的资源,于是 MS 在新小区中将建立起新的 TBF 流,数据
传输接着开始启动。注意,若小区更新是在两个不同的 BSS 内的小区
中完成的,那么 PCU 将删除掉旧小区内和该 TLLI 相关的 LLC 帧。

如果 SGSN 提供的数据传输工作在 LLC 确认模式下时,那么被


PCU 删除掉的 LLC-PDU 将会重传。如果小区重选程序工作在 LLC 非
确认模式下,那么被 PCU 删除掉的 LLC-PDU 将会被丢弃。
RAU 路由区更新过程
路由区更新包括 SGSN 内的路由区更新、 SGSN 间的路由区
更新、 SGSN 内的联合 RA/LA 更新和 SGSN 间的联合 RA/LA 更新
四种情况。

联合 RA/LA 更新发生在同时处于 IMSI 附着和 GPRS 附着的


MS 进入一个工作在网络操作模式 I 的路由区时。
RAU 路由区更新过程
RAU 路由区更新过程
流程说明:

( 1 ) MS 向 SGSN 发送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 消息(带旧


RAI 、旧 P-TMSI 签名、更新类型)。更新类型指明此次更新是路由
区更新还是周期性路由区更新。 BSS 在转发此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
过程中增加新小区的 CGI (包括 RAC 和 LAC )。

( 2 )安全性功能可选。
RAU 路由区更新过程
( 3 )如果 MS 不允许附着到新路由区或 IMEI 检测(可选)失败,则
SGSN 拒绝此路由区更新请求。如果 MS 允许附着到新路由区并且 IMEI
检测(可选)成功, SGSN 更新此 MS 的 MM 上下文,分配新的 P-
TMSI ,并向 MS 回 Routing Area Update Accept 消息(带新的 P-TMSI
和 P-TMSI 签名)。

( 4 )如果 P-TMSI 重分配成功, MS 向 SGSN 回 Routing Area Update


Complete 消息(带新的 P-TMSI )。

( 5 )如果在最大允许的路由区更新流程次数内路由区更新均失败或
SGSN 向 MS 回 Routing Area Update Reject 消息, MS 进入 IDLE 状态。
上行 TBF 建立及数据传送流程
当上层有数据传送时, MS 的 RLC/MAC 将发起分组信道请
求, BSS 为其分配无线资源,建立 TBF 连接, MS 开始传送数据。
数据传送结束释放 TBF 。
MS 的信道请求类型一般分为:
         当要传送的数据少于 8 个 RLC block 时, MS 的信道
请求类型将为短接入,其中数据包个数按 CS-1 编码来计算。
          如果数据多于 8 个 RLC block 且要求的 RLC 模式
为确认模式,则 MS 的信道请求类型将为一阶段接入或两阶段接入。
        如果要传送的是 MS 的测量报告,则信道请求类型为不
建立 TBF 的单个块请求。
          信道请求类型还有寻呼响应、小区更新、移动性管
理等,但对于这些信道请求类型, BSS 一般作为一阶段或两阶段接入
处理。
短接入和一阶段接入的处理流程
对于短接入和一阶段接入, BSS 一次即为 MS 分配好无线资源(例如
TFI 、动态分配 USF 或固定分配的无线块位表等), MS 开始传送数据。
两阶段接入 TBF 建立流程
• 对于两阶段接入信道请求, BSS 第一次只为 MS 指配一个无线块
( Radio block ), MS 在指配的单个无线块上传送 PACKET
RESOURCE REQUEST 消息; BSS 再为 MS 进行第二次资源指配
(包含 TFI 、 USF 或无线块位表), MS 开始在指配的资源上传送
数据。
两阶段接入 TBF 建立流程
下行 TBF 建立及数据传送流程

当 MS 处于 Ready 状态时, SGSN 可以传送下行数据给 MS ,


具体流程如下:
  ( 1 )下行数据经 Gb 接口传送给 BSS 。
   ( 2 ) BSS 发起下行 TBF 建立流程。
( 3 ) BSS 收到数据包后,直接在 PAGCH/AGCH 上给 MS 发下
行指配,并要求 MS 回控制确认消息。
    ( 4 )如果收到 MS 的控制确认消息, BSS 即开始下行数据传
送。
下行 TBF 建立及数据传送流程
( 5 ) 数据传送过程中, MS 对所接收的数据块进行确认, BSS 根
据确认情况对传送错误的数据进行重传。
  ( 6 )当传送到最后一个数据块时, BSS 将 RLC/MAC 数据块头中
的 RRBP 域置为有效,并将 FBI 置为 1 。
  ( 7 ) MS 收到这个数据块后,发送 PACKET DOWNLINK
ACK/NACK 消息。  如果 MS 正确收到所有数据块,则将该消息中
的 FBI 置为 1 , BSS 收到该消息后启动 T3193 , T3193 超时后
BSS 释放 TBF ,重用该 TBF 占用的资源。
如果 MS 收到的数据有错误,则 BSS 会根据确认情况重传错
误传送的数据,直到全部接收正确为止。
下行非确认模式数据传送与确认模式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数
据重传。
下行 TBF 建立及数据传送流程
EGPRS 对于 GPRS 的改进
 RLC/MAC 层改进
( 1 ) GPRS RLC/MAC 层的 ARQ 窗口大小为 64 ; EGPRS 窗口最
大为 1024
( 2 ) EGPRS 基于 MCS 编码和多时隙分配,引入了可变的 ARQ 窗
口大小,从 64-1024 ,对于同一个手机,上下行滑动窗口大小可能是
不同的。一旦为一个手机选择了滑动窗口大小,只可能变大,不可能
变小,这是因为如果滑动窗口变小,则有可能会丢弃部分未被确认的
包。滑动窗口大小是在 PUAS/PDAS 和 PTR 中给出。
 增量冗余(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 1 )增量冗余是在数据块传送过程中出现不能正确解码时的重传组
合机制;
( 2 )组合的算法叫做 PS (打孔算法 Puncturing Scheme )
EGPRS 对于 GPRS 的改进
 增量冗余(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3 、 IR 的机制
存储 重传 组合 解码四个步骤
4 、 GPRS 网络中产生错误的数据包被直接丢弃, EDGE 网络中,
将存储产生错误的数据包并通过重传机制利用 PS 算法进行组合
EGPRS 的链路适配和 MCS 选择
• Link Adaptation(LA) 是动态调整 RLC 数据块的调制和编码方案( MCS )
,适应物理信道的无线条件,达到 Throughput 最大的一种机制。 Link
Adaptation 是以 MS 为对象进行调整的机制; 如果物理信道条件较差,会
选用具有较多保护 Bit 的编码方案(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而有效数据速
率会较低。如果物理信道条件较好,会选用较少保护 Bit 的编码方案,从而
获得较高的有效数据速率。
• Link Adaptation 对于物理信道评估采用 Link Quality Measurements(LQM)
方案; Link Adaptation 对于 MCS 的选择,是依据 LQM 测量结果,在 LA
adaptation Table 中查询后获得; Link Adaptation 在重传时, MCS 只能
在同一分组中选择; LQM 的上、下行链路质量分别由手机和基站进行测试
; LA Table 是定义了不同的 LQM 测试值与 MCS 的对应关系。该表由参数
定义,也可以进行参数优化。
EGPRS 的链路适配和 MCS 选择
MCS 选择的步骤因素如下:
1 、链路适配表 (LQM) ;
2 、重传;
3 、与 GPRS 手机复用;
4 、 Backhaul(ABIS 、 AGPRS 资源受限 ) 。
EGPRS 的链路适配和 MCS 选择
LQM 提供以下两个测量报告:
• – MEAN_BEP : Mean Bit Error Probability
• – CV_BEP :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Bit Error Probability
• 都是通过计算原始的数据 bits 的 BEP ( 纠错之前 ) 。 MEAN_BEP 是
平均值,体现了误码率, CV_BEP 体现了变化趋势。
EGPRS 的链路适配和 MCS 选择
• LQM 测量算法:
• DL: 手机通过计算连续 4 个 burst 无线块的 mean_BEP 和 CV_BEP ,然后
进行平均和加权,当网络 polling 手机时,上报该测量值至 PCU ; 根据接收
Radio Block 的编码方式的不同,测量结果须标明 GMSK/8-PSk 的类型;在
两次 Polling 期间,手机既接收到 GMSK 的 Radio Block ,也接收到 8-PSK
的 Radio Block , 那么分别计算 GMSK 和 8-psk 测量结果,并将两种测量报
告同时上报 BTS 。
• UL: BTS 基于每一个接收到的无线块计算 mean_BEP 和 CV_BEP ,如果测
量类型是 GMSK ,则转换为对应的 8PSK 测量值,上报至 PCU 。
• MEAN_BEP 和 CV_BEP 并非是实际值,而是一个映射值。该值越大表示无
线链路质量越好。
• MEAN_BEP: 0 to 31
• CV_BEP: 0 to 7
• 通过链路适配选择 MCS ,是经过 LA 表进行计算得到。测量报告 Mean_Bep
、 CV_Bep 作为输入值;
• Mean_bep 数值作为行号;
• CV_bep 数值作为列号
EGPRS 的链路适配和 MCS 选择
• 重传
MCS 被分为不同的 families A B C , 每种 family 的有各自的基本负
荷大小, A 为 37 字节, B 为 28 字节, C 为 22 字节。当进行包重传
时,只能用与原传输所用 MCS 相同 family 的 MCS 进行重传。如果
LA 所得到的 MCS 与原 MCS 不属于同一 family ,则会降到与原
MCS 相同 family 的 MCS 进行传送。重传时可能需要将一个 RLC
block 分割为 2 个块,这是由于 LA 决定用较低的 MCS 重传较高的
MCS ,比如 MCS3 重传 MCS6 的包,由于 MCS6 的包长度为 37×2
, MCS3 为 37 ,则需要用 2 个 MCS3 包重传 1 个 MCS6 包。
EGPRS 的链路适配和 MCS 选择
• EDGE_Backhaul_Evolution(EDGE 的 Backhaul 资源评估 )
Backhaul ,简单的说就是指 Abis 和 Agprs 链路,也就是指 Abis 和 Agprs
的 PCM 链路。对 GPRS 业务每个 PDTCH 需要的 Abis/Agprs 带宽是固定,
也就是使用 1 个 16kbits/s 的子时隙。对 EDGE 业务,每个 PDTCH 占用的
Abis/Agprs 带宽根据选用的 MCS 而定。由于 MCS9 最高能达到 59.2 kbps
,此时 1 个 16kbits/s 的子时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需要在
Abis/Agprs 上用多个 16kbits/s 的子时隙来传递数据,这些增加的时隙被称
为 Joker TS ,原来 GPRS 使用的 16kbits/s 的子时隙被称为 Main TS 。

同一条 AGPRS PCM 的资源可以在不同小区间动态调整,这就是动态


AGPRS 功能。这样可以优化 AGPRS 链路的占用情况,提高利用效率。
专业 专注
专心

谢 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