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8

第八章

關稅與配額

1
緒論

 傳統的貿易理論多強調自由貿易所帶來的貿易
利得 , 但在現實世界上完全採自由貿易的國家
可說非常少。
 基於保護國內幼稚工業、平衡國際收支、獲取
關稅收入、甚至基於國家安全等非經濟理由 ,
政府多希望能對貿易作某一程度的管制。
 在傳統的貿易管制措施中 , 以關稅與配額最為
常見 , 前者管制價格 , 後者管制數量。

2
貿易政策
 價格政策
 課徵關稅
 給予補貼
 數量政策
 進口限量或限額

 出口限量或限額

3
關稅種類
 從價關稅( ad-valorem tariff )

 Td = td * Pm * M

Td :從價稅收; td :從價稅率;

Pm :進口單價; M :進口量;
 從量關稅( specific tariff )

 T s = ts * M

Ts :從量稅收; ts :從量稅率

4
關稅種類
 混合關稅( combine tariff )
 Tc = (ts + td Pm )* M

Tc :混合關稅稅收;

td :從價稅率; ts :從量稅率;

Pm :進口單價; M :進口量
 關稅配額( tariff quota )
 配額內外的進口課以歧視性的關稅,在特定進

口量內採取較低的稅率,但超過臨界數量時,
則課以較高之稅率。
5
關稅種類

→ 配額外進口汽車課徵 60 %關稅
6
關稅種類
 臨時性關稅( temporary tariff ) - 調節關稅
 各國為了進行貿易報復、傾銷、或解決短期
進口過多對於國內生產者與市場所帶來的干
擾與衝擊,所採取的臨時性關稅課徵措施。
 調整進口關稅以便進口品的國內價格維持在某
一固定的水準 , 以達成穩定國內價格的目標。
→ 外國供給價格下跌→提高關稅。
→ 多用於農產品(歐盟、加拿大)

7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 關稅稅率的國際趨勢
世界各國的平均關稅率長期以來呈下跌趨
勢 ,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縮寫:
GATT )多次回合的談判實係此一趨勢的重
要推手。

8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 各國

9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 台灣

10
8.2 補充– 消費者剩餘 (Consumer
Surplus)
一、意義:針對既定消費數量商品的消費者願
意支付的最高價款與實際支付的價款間之
P 差額。


願意支付的價款 =□O M E Qo
實際支付的價款 =□O Po E Qo
Po
E → 消費者剩餘 (C.S.)=∆ M E Po

D( 需求曲線 )

0 Qo Q

11
8.2 補充– 生產者剩餘 (Producer
Surplus)
二、意義:針對既定數量商品的生產,生產者實
際銷售的價款與願意銷售的最低的價款間之
P 差額。

實際銷售的價款 =□ O Po E Qo
S( 供給曲線 )
願意銷售的價款 =□O N E Qo
Po → 生產者剩餘 (P.S.)=∆ N E Po

0 Qo Q

12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一國是否具有影響國際價格的能力 , 將影響
其課徵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因在國際市場的經濟影響力小 , 多為價
格的接受者 (price taker), 關稅的課徵並不會
影響國際價格 , 故關稅將由其自行負擔 , 國
內價格將隨關稅的課徵而作等額的調漲。
 小國所面對的進口供給曲線 , 是彈性無窮大
的水平線。

13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部分均衡分析( 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
 課徵從量關稅 t
t :從量稅率
國內價格: P0↑→ P1

國際價格: P0 不變

→ P1 P0 = t

14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保護效果
 國內生產量

OA↑→OA’ (增加 AA’ )


15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消費效果
 國內消費量

OB↓→OB’ (減少 BB’ )


16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國際收支效果
 進口量

AB↓→A’B’ (減少 (AA’+BB’) )


→ 國際收支(出口 - 進口)改善
17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財政收入效果
 政府關稅收入

Td = t*M=P0P1 *GH (增加□ c )


18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社會福利效果

19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小國

→ b: 生產扭曲之損失
d: 消費扭曲之損失

20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 大國之進口量的大小足以影響國際價格

 大國所面對的進口供給曲線不再是彈性無
窮大的水平線 , 而是一條具有正斜率的供
給曲線。

21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2)

22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 部分均衡分析( 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
 課徵從量關稅 t
t :從量稅率
國內價格: P0↑→ P1

國際價格: P0↓→ P2

→ P1 P2 = t

23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國內價格: P0↑→ P1
國際價格: P0↓→ P2
→ P1 P2 = t
24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進口國進口量 A’B’= 出口國出口量


C’D’ 25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 保護效果
 國內生產量(進口國)

OA↑→OA’ (增加 AA’ )


26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 消費效果
 國內消費量(進口國)

OB↓→OB’ (減少 BB’ )


27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 國際收支效果
 進口量

AB↓→A’B’ (減少 (AA’+BB’) )


→ 國際收支(出口 - 進口)改善
28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 財政收入效果
 政府關稅收入(進口國)

Td = t*M=P2P1 *A’B’ (增加□ c+e )


29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 貿易條件( Terms of Trade )效果


 貿易條件(出口價格 / 進口價格)改善

進口價格 P0↓→P2
30
補充:貿易條件( Terms of Trade )

 外銷一單位出口品所能換取之進口品數量。
 貿易收支平衡
→ 出口值 PXX =進口值 PMM
→ PX/PM = M / X → Terms of Trade
→ 輸出財價格 PX 與 輸入財價格 P M
之比例

31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32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1)

 貿易條件改善效果: e
 貿易數量惡化效果: b+d
33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2)

34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 – 大國 (2)

35
8.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 最適關稅率:能夠使得正面的貿易條件效果( e )愈
大,而負面的貿易數量效果( b+d) 愈小,使得本國
之福利水準達到最大。
 小國因未能產生貿易條件效果
→ 最適關稅為 0
 大國在什麼情況下 , 貿易條件效果會大於貿易數量
效果 ?
除本國進口需求曲線 DIM 與外國出口供給曲線 SEX
的斜率會影響貿易數量效果與貿易條件效果的大小
外 , 關稅率的高低也是因素之一。

36
8.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 最適關稅率: t0
37
8.4 禁止性關稅( prohibitive tarif
f)

→ 禁止性關稅稅率: t = PP”
→ 進口量 =0
38
8.5 有效保護理論

 一國對於進口財所課徵的關稅 , 稱為名目關
稅率 (nominal tariff rate) 。

 但名目關稅率的大小 , 未必代表廠商所受到
的真正保護程度。

 唯有同時考慮所有生產階段的關稅結構後 ,
才能了解有效保護水準的高低。

39
8.5 有效保護理論
 假設本國為小國 , 且生產所需中間財的比例為
固定 ( 亦即生產係數固定 ) 。
 令 V *j 代表 j 產品在自由貿易下的附加價值 :

 其中 P* j 為商品 j 的國際價格 , P* i 為中間財 i


的國際價格 , aij 為生產商品 j 所需投入的中間
財i。

40
8.5 有效保護理論
 關稅政策下 , 本國對最終產品的進口課以 tj 的
關稅 , 對中間財課以 ti 的關稅 , 則附加價值變

 有效保護率 (ERPj ) 視課徵關稅前後 , 該產品 (j)


附加價值的變化而定 : Θij = aijPi*/ Pj* 。

41
8.5 有效保護理論
 ERPj 表示平均每一元附加價值所受到關稅保
護的水準。

(1) 若產品 j 的名目關稅率大於中間財的加權平均


稅率 , 則 ERPj 為正 , 表示整個關稅結構對於
該產業的有效保護水準為正。反之 , 則表示對
於該產業的有效保護水準為負。

42
8.5 有效保護理論
 ERPj 表示平均每一元附加價值所受到關稅保護的
水準。
(2) 若產品 j 的名目關稅率大於每項中間財的名目關
稅率 ( tj > ti ), 則有效保護率大於名目關稅率
( ERPj > tj ) 。最終財名目關稅率大於中間財名目
關稅率的關稅結構 , 稱為階梯式關稅結構
(escalated tariff structure) 。
(3) 在階梯式關稅結構的前提下 , 一個產業的附加價
值愈少 , 所受的有效保護水準愈高 ; 也就是
1 −Σθij 愈小 , ERPj 愈大。
43
8.6 進口配額

 進口配額 (import quotas) 是進口國對於進口產


品設定一數量的限制 , 規定廠商只能在該限制
之內進口的一種管制措施。
 進口配額是非關稅貿易障礙中最嚴格的一種政
策工具。由於從數量管制起 , 故對價格的影響
乃是間接的 , 此與關稅之直接影響價格的情況
並不相同。

44
8.6 進口配額 – 小國採取配額的經濟
效果

 保護效果
 國內生產量(進口國)

OA↑→OA’ (增加 AA’ )


45
8.6 進口配額 – 小國採取配額的經濟
效果

 消費效果
 國內消費量(進口國)

OB↓→OB’ (減少 BB’ )


46
8.6 進口配額 – 小國採取配額的經濟
效果

 國際收支效果
 進口量

AB↓→A’B’ (減少 (AA’+BB’) )


→ 國際收支(出口 - 進口)改善
47
8.6 進口配額 – 小國採取配額的經濟
效果

 配額租( quota rent )


 進口配額拍賣所得(進口國)

Td = t*M=P0P1 *A’B’ (增加□ c )


48
8.6 進口配額 – 小國採取配額的經濟效

49
8.6 進口配額 -- 大國採取進口配額的經濟效果

50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 關稅與配額的等價性 (the equivalence of


tariff and quota)

如果商品市場與配額拍賣市場均為完全
競爭 , 則在進口數量相同的情況下 , 配額
與關稅的經濟效果 ( 收入效果除外 ) 相同

亦即配額與關稅政策在價格、生產與消
費方面所帶來的影響一樣
51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 配額與關稅經濟效果不相同

若考慮動態效果 ( 例如需求的變動 ) 、
配額分配所引發的配置扭曲、或獨佔力量
存在時 , 配額與關稅所帶來的經濟效果其
實有相當的差異。

52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 茲分別說明如下 :

(1) 從資源分配效率來觀察 , 關稅政策優


於配額政策。此乃因關稅允許價格機能的
運作 , 但配額則否。

(2) 在進口配額政策之下 , 配額的分配方


式可能造成進一步的經濟扭曲。

(3) 配額政策可能引發獨占力量
53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54
附錄 : 小國課徵關稅的效果 - 一般均
衡分析

55
附錄 : 大國課徵關稅的效果 -- 一般
均衡分析

56
附錄 : 最適關稅理論

57
附錄 : 最適關稅理論

5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