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2

孟 中


子 文


選 本

讀 材
(

)
目次
1 孟 子 概 述
2 篇 目 說 明
人性之善—牛山之木
義利之辨—何必曰利
王道之始—五十步笑百步
3 延 伸 議 題
1 孟子概述

1 孟子其人
2 孟子其書
孟子其人



1 生平 4 思想

2 師承 5 成就

3 遊蹤 6 相關詩文
說人解字 補 孟母教子 1
孟子的生平

子 • 孟子,名軻,戰國鄒國(今山東鄒城)人。約生於周

烈王四年(西元前三七二),卒於周赧ㄢ 王二十六年

述 ˇ



(西元前二八九),年約八十四。

人 • 孟子幼受良母之教,長而深研儒學,以孔子的繼承人
自居。學成之後,收徒講學。中年以後,周遊列國,
遊說諸侯。晚年則回到故鄉,繼續從事教育工作。
1
孟子的師承 補


子 說法不一,以師事子思(孔子之孫)的門人較為可信。





1
孟子的遊蹤

子 孟子曾遊歷過鄒、宋、薛、滕、齊、梁、魯諸國,所

述 接觸的諸侯,有鄒穆公、滕文公、梁惠王、梁襄王、


齊宣王等。可惜雖受禮遇,卻因理想太高,其政治主

人 張始終未被採納。
補 孟子思想 1
孟子的思想

子 孟子的學說以「性善」為核心,由此發展其政治與道

述 德修養的理論體系。在政治上,他主張王道、仁政、


民貴君輕,強調人民是政治的主體,其福祉是施政的

人 最高目標,民心的向背是政權能否持續的關鍵。在道
德修養上,他肯定人有自覺的本心,具備仁、義、禮、
智等善端,可以由此養性修身,為善成聖。
1
孟子的成就

子 1.繼承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儒家的學術思想,後代

述 奉之為「亞聖」。


2.認為人有自覺的本心,培養擴充此善端,可以為聖

人 賢,彰顯了人的價值。
3.以「浩然之氣」的培養、「舍生取義」的抉擇,樹
立了知識分子的典範。
1
孟子的成就

子 4.認為人民是政治的主體,主張政治必須以道德為基礎,

述 具有普世的價值。


5.文章雄放奔肆,譬喻生動,說理透澈,影響唐宋以後

人 的古文家。
6.許行、告子等人的部分學說,因孟子的批評而得以保
存,使《孟子》一書成為先秦哲學史料的重要寶庫。
1
孟子的相關詩文:王安石〈孟子〉


概 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標!
述 風範品格



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
人 迂遠而不切實際 仍舊、依然

【說明】
此詩表達王安石對孟子的心儀景仰,並寄託其變法時
期受到眾人排擠的寂寥心情。
1
孟子的相關詩文:薛喧〈鄒縣謁孟子
廟〉



鄒國叢祠古道邊,滿林松柏帶蒼煙。 【說明】
述 詩中讚揚孟子談
孟 遠同闕里千年祀,近接宣尼百世傳。 性善,力排楊朱、


孔子的故里 指孔子
人 墨翟之說,治人
獨引唐虞談性善,力排楊墨絕狂言。
心思想之患,其
功成不讓堙洪水,萬古人思命世賢。 功不在禹治洪水
音ㄧㄣ,堵塞 之下。
孟子其書



1 孟子的編撰者

2 孟子的內容與篇名

3 孟子地位的提升
1
孟子的編撰者

子 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述 1. 孟子自己編撰


2. 孟子與門徒共同編撰

書 3. 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共同編撰
其中以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共同編撰,較為可信。
1
孟子的內容與篇名

子 • 《孟子》是記述孟子言行以及孟子與門人弟子、當時

述 人相互問答的書。
孟 • 今本《孟子》有七篇,依序為〈梁惠王〉、〈公孫


書 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
〈盡心〉,每篇各分上下。命名方式,大抵是取每篇
首章前兩三個字作為篇名。
1
孟子地位的提升

子 《孟子》本屬子書,宋代才被列入經書,成為十三經

述 之一。而朱熹又取《孟子》與《論語》、《禮記》中


的〈大學〉、〈中庸〉合編為「《四書》」,之後自

書 元至清,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士子必讀的典籍。
2 目

篇明
1 人性之善—牛山之木
2 義利之辨—何必曰利

3 王道之始—五十步笑百步
人性之善—牛山之木

說 1 前言

2 課文探究

3 問題與討論
2
前言

歷來思想家對人性的看法不一,孟子主張性善,他從

明 人的主體性、自覺心、道德心來論人性,肯定人天生


就具有善性之端,因此人人都有為善的能力。其理論

善 依據大致有三:



1.人與禽獸不同

木 2.人的本心為善
3.聖人與我同類
2
前言

但人們不免質疑:人性既然是善的,那麼,人的惡行

明 又從何而來?其實,孟子並非對世上的惡行視若無睹,


而是他認為那些行為並非人性的表現。人之不善,是

善 由於人們不去保持存養善性、自暴自棄,或是受環境



的影響,因此使得善心善性湮沒不彰,以致自陷於邪

木 惡之途。所以孟子極力主張尋回放失的本心,並加以
培養擴充,以恢復人本有的善性。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69


指茂盛美觀 因為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
修辭 激問


之 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
善 指牛山之木因鄰近國都,伐之者眾,所以失其茂美

牛 ㄋ



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 之生焉,
ㄝˋ

木 指萬物的運行不曾間斷,日夜之間, 辨 草木必有所生長


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 濯也。
ㄛˊ

因此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69

篇 修辭 激問


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


之 也哉?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69

篇 修辭 明喻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

於 對於 何以、為什麼


之 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本 P.169~170
課文探究
篇 修辭 激問


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
意謂清晨未與外界
人 ㄐ

之 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 希。則其旦 ㄧ

善 相接觸,其氣清明之際,良心還必有顯現,但是顯現至微

牛 ㄍ


晝之所為,有梏辨 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
ㄨˋ

木 不能 辨 頂針

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0

篇 修辭 激問


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
說明人性本欲為善,之所以為惡,是因為受到


利欲擾亂而亡失本心
之 之情也哉?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0


ㄧ ㄓ


故苟得其養 ,無物不長 ;苟失其
ㄤˇ ㄤˇ

如果


之 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

牛 ㄒ



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惟心之謂與 。」
ㄤˋ ㄩˊ

木 意謂人心出入無定時也無定處,所以要隨時體察心的要求,
存養擴充人的善性
── 〈告子〉上. 8
問題與討論



問題 問題


之 1 2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71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這個看法不免讓人質疑:既然人

性本善,為何世上仍存在惡人惡行?請問孟子在本篇


中如何辨證澄清?
人 1.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我們所看見的惡形惡狀,並非


善 人之本性,而是善性被汙染、被消耗殆盡。外界的

牛 誘惑引發人的欲望貪念,耗損了原有的善性,自己


木 又不努力存養,於是便有了種種為非作歹之舉。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71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這個看法不免讓人質疑:既然人

性本善,為何世上仍存在惡人惡行?請問孟子在本篇


中如何辨證澄清?
人 2.「仁義禮智」等善端乃人生來就具有的。世上的惡


善 人惡行,乃因放失其本心,所以必須找回原本存在

牛 的善性,使其重新萌發茁壯。存養善心,戒惡斷惡,


木 使善性主宰行為,實踐仁善,這是我們終身學習、
努力的目標。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71

善心需要存養,孟子因而提出「存夜氣」的養心工夫。

「存夜氣」指的是什麼?現實生活中又該如何具體實


踐?請舉例說明。
人 1.夜深人靜至破曉這段時間,人不與外物接觸,心平


善 氣和,「存夜氣」便是護存夜間所養息的一點清明

牛 之氣,如同保護被砍伐後,經雨露滋潤再次萌發的


木 芽葉,從而使人不再墮入禽獸之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71

2.以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為例,過度沉溺其中,將導

致傷身,更可能一步步墜入為惡之途。倘知其惡,


如何戒除?消極層面來看,應禁絕一切誘惑。明知
人 自己意志力薄弱,若將物品放在身旁,總會忍不住



打開使用,那就將其隔離,放得遠遠的,幫助軟弱
的自己,避免忍不住又「淪陷」。等自己習慣沒有





它們、不使用它們,逐步提高意志力。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71

2.真正的最高境界,是做到手機置於前而面色不改、

手指不動、心志不晃蕩,堅定地克制欲望,增進自


己的理性與定力,在該勤奮時勤奮、該玩樂時適度
人 玩樂,使自己的舉止言行「行其所當行、止於所不



當行」。





義利之辨—何必曰利

說 1 前言

2 課文探究

3 問題與討論
2
前言

道義與利益,都是人所追求的目標,然而在兩者之

明 間,該怎麼樣調和呢?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課題。孔子


曾說「見利思義」,之後孟子提出「先義後利」的觀念,

辨 南宋大儒朱熹則強調「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可見



千百年來儒者將義利之辨看做為人、處事、治學的第一

利 關鍵。
2
前言

義利之辨既然如此重要,那什麼是義?什麼是利?

明 儒家所說的義,大致有兩層內涵:一層是指事物或現象


的最適宜狀態,凡是正當的、合理的都可稱為「義」。

辨 另一層是指構成理想人格的道德稟賦,以及超越生命之



上的道德情操(如舍生取義)。至於利,可簡單以小利、

利 大利來區分:小利指一己之利;大利指對大多數人而言
幸福之利益。
2
前言

儒家認為不論大利、小利的取得,都必須合乎義的規範,

明 以義為最高的判斷標準,因此而有義利之辨。


社會的進步和諧,與人民的道德觀念息息相關。人

辨 們如果對「義」與「利」權衡有偏差,所作所為就可能



危害群體,使社會紛亂不安。儒家論述「義利之辨」,

利 正是告誡大家在追求利益之前,都要先思考自己的社會
道義與責任。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3

轉品(形→
篇 動)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
意動用法,「以……為

遠」

之 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3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
修辭 層遞、排比


之 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

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3

篇 修辭 層遞
ㄕ ㄕˋ


萬乘 之國,弒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
ㄥˋ



之 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
辨 不算




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
利 辨 指臣之於君,每十分取其一分,
ㄧ 這種比例不算不多
饜 。 ㄢˋ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3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
遺棄


之 『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
辨 文末重申此句以收結上文,並強調國

何 君重利之禍


何必曰『利』?」

── 〈梁惠王〉上. 1
問題與討論



問題 問題 問題


之 1 2 3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梁惠王問孟子「將有以利吾國乎」,他心中想要的

「利」是什麼?孟子如何回應他?


1.梁惠王想要的「利」是「富國強兵之利」。梁國

利 (魏國)本是強國,但在孟子見梁惠王時,國勢已

辨 式微。此刻的梁惠王希望孟子提供他實質利益、有


必 效而快速的「富國強兵」之法,以雪恥圖強,幫助

利 梁國恢復昔日的榮景。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梁惠王問孟子「將有以利吾國乎」,他心中想要的

「利」是什麼?孟子如何回應他?


2.孟子首先駁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

利 已矣。」接著闡述:如果人人以利為首要目標,其結

辨 果勢必造成利益衝突,互相殘殺,上下離心離德,國


必 家陷於危亡的險境。最後,提出仁義作為治國綱領,

利 若人人親親敬長,不遺其親,不後其君,自然上下和
睦,民生安樂。這才是振興國家的基本策略。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孟子藉由答問,提出他對「義」、「利」的看法。請

問孟子如何看待「義」、「利」?為什麼孟子認為


「義」必須先於「利」?

利 1.「義」與「利」是一組看似對立矛盾的觀念,許多

辨 人以為儒家將兩者截然對立,只容許人民追求


必 「義」而貶抑「利」,實則不然。孟子認為人之行

利 事,必須存心於義,以道德法則作自己行為的原則,
而不可以利害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2.追求「利」,應該以「義」為前提,要在符合正義、

公義的基礎上去追求正當的利益。如此方能有利於


國家的整體發展。如果缺乏了這個前提,那麼不斷

利 地追求外在的利益,只會增長個人的私心與無窮的

辨 欲望,如此將忽略、甚至泯滅內心中本有的美好道



德良知,這種結果是孟子最擔憂的。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2.所以孟子才會將「仁義道德」放在「利」的前面,

提醒世人,在追求「利」之前,要先確認清此


「利」是符合「義」的「利」,而不是「不義」之

利 「利」。也就是說,孟子反對的是競逐私利,他鼓

辨 勵國君要追求公利,這種「利」是聯繫國家、人民



總體上的大利,而不是著眼於個人身家財產性命的

利 小利。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孟子認為治國當「義」先於「利」。在我們的日常生

活中,如果也秉持「先義後利」的原則,能夠產生何


種成效?請舉例說明。

利 【參考答案】

辨 1.人際交往:父慈子孝、兄弟友愛、朋友有信……,


必 這些都是人倫相處的「義」。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1.人一生下來,與親人共同生活,求學時與同學朋友

相交,敬愛尊重,是最自然的相處之道,親情友情,


甚至愛情,都不能以利益衡量。以義相處,才能讓

利 情誼長遠,也才能使內心安適。

辨 2.讀書求學:很多同學聽課、念書,總以考試為標準,



要考的才念、才聽課,不考的就不念、不聽課,一

利 味追求分數的「利」,甚至投機作弊,卻不在乎學
習的「義」(學習態度)。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2.然而,分數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才學,專注探究才

是正確的學習態度。能夠深入探究學問,不追逐分


數,才能厚實學識、培養能力。也許一時的成績無

利 法亮麗,然而學習到的知識學問,是誰也奪不走的。

辨 3.社團活動:參與社團,籌辦活動,應負責盡職,尊



重他人同時也不妄自菲薄,這是處事的「義」 。如

利 果每個人都只在乎自己的私利,不願意為團隊付出,
那麼,社團不會有傑出的表現,活動也不會圓滿。
問題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3 P.175

3.在當今時代,單打獨鬥很難有亮麗成績,能夠與他

人合作、相互激盪切磋,才能在各種場合表現傑出。


以義相交,不為私利侵犯他人權利,別人才願意與

利 你合作,你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王道之始—五十步笑百步

說 1 前言

2 課文探究

3 問題與討論
2
前言

政治的好壞,關係著人民生活的幸福與否。孟子生

明 於戰國之時,諸侯重利輕義,橫征暴斂,干戈不息,以


致民生凋敝。針對現實政治,孟子把道德思想直接延伸

始 到政治,認為施政應該以民本為核心,以仁政為綱領,

以王 ㄤ 天下為最終目標。

五 ˋ






2
前言

從歷史經驗中,孟子認識到民心向背是決定政治成

明 敗的主因。他指出桀、紂之亡天下,就是因為喪失民心;


反之,執政者若能得到人民的擁戴,即可勝過天時、地

始 利。因此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



觀念,強調國君施政應以人民的利益為依歸。




2
前言

基於性善之說,孟子認為仁政才是最合乎人性的政

明 治。至於行仁政的方法,首先要注重民生,使人民有固


定的產業,讓人民休養生息。其次要辦好教育,以道德

始 教化人民。主政者只要能以「仁心」為起點,推己及人,



就能由近及遠,治理好國家。




2
前言

孟子的德治思想影響深遠,只是限於時代環境,他

明 比較側重內容的闡發,至於如何依此思想建構一套客觀


的現代政治制度,則是我們必須進一步思考的。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7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小米,此作糧食的通稱


之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
始 惠王強調能盡心於國事




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百 修辭 映襯、類疊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7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

道 一ˋ
之 之,兵刃既接,棄甲曳 兵而走,或百步而後
始 助詞 已經 有的人




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



如?」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7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道 可見鄰國不恤人民,惠王雖能行

始 小惠,然而兩者並無本質上的差
異,不可以此笑彼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7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修辭 排比
王 ㄕ ㄘ ㄍ
道 ㄨ
之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

食也;數




不入洿 池,
ㄨˋ ㄨˇ





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




勝用也。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7~178




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
頂針
王 ㄙ

之 養生喪 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


五 王道先得民心,人民生活所用充


也。 足,則心無憾恨,故言王道之始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8

轉品(名→
修辭 層遞、排比
篇 動)
說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 一ˋ

明 辨
ㄊ ㄒ


矣!雞豚 狗彘 之畜 ,無失其時,七十者可

ㄣˊ
ㄓˋ ㄩˋ



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



步 ㄒ


以無飢矣!謹庠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ㄤˊ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8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 ㄤˋ

倒裝(未有之
王 也)

之 者,未之有也!







課本
篇旨 語譯 相關事例
課文探究
P.178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 而不知 ㄠˇ

修辭 激問


之 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




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笑 人民餓死是國君施政使然,歸罪於凶歲,是不思責己反省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王〉上.
問題與討論



問題 問題


之 1 2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80

請根據孟子的回答,依序歸納「行王道」的步驟,並

簡要說明其意義何在?


1.養生喪死無憾——不濫用民力而違背農業生產,並

道 且注意漁業、林業的發展,使百姓足以溫飽,做到

始 「養生喪死無憾」。滿足百姓基本生理需求,使百


十 姓生存無虞,這是王道的第一步。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80

請根據孟子的回答,依序歸納「行王道」的步驟,並

簡要說明其意義何在?


2.謹庠序之教——在百姓都能溫飽的基礎上,「謹庠

道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有了道德教化,才能

始 促進人倫和諧,提升精神境界。富而後教之,百姓


十 才能樂於接受,自然來歸,天下治平自是水到渠成。



這是王道的第二步。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80

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歷代讀書人皆奉為施政的圭臬。以

本篇所述「王道」的內涵,與歐陽脩〈醉翁亭記〉裡的


描述比較,其中是否有相互印證之處?請舉例說明。










問題 問題 課本
1 2 P.180

本篇 〈醉翁亭記〉 說明

說 頒白者不 至於負者歌於塗, 〈醉翁亭記〉勾勒一幅

負戴於道 行者休於樹,前者 民生悅樂的情景。負戴


之 路。黎民 呼,後者應,傴僂 於道路上的行者,前呼

不飢不寒。提攜往來而不絕者,後應,頒白者與孩童相



步 滁人遊也。 攜出遊。可見滁州百姓


步 沒有飢寒之苦,老人小
孩並怡然自樂。
3 延伸議題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理想世界的論辯
3
先秦諸子對於理想的世界有諸多看法,你
比較同意誰的觀點呢?為什麼?


動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
廢、疾者皆有所養。

道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
家 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
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居,樂其俗。
3
先秦諸子對於理想的世界有諸多看法,你
比較同意誰的觀點呢?為什麼?


動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
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 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法 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
以吏為師;無私劍之捍, 以斬首為勇。
3


伸 活
動流程

1.首先將不同思想(儒、道、墨、法)代表作籤。
2.請同學分組後,推派代表抽取思想家的籤條,組內
同學詳細討論該學派思想後,推派代表遊說國君
(可由同學扮演,或由教師扮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