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

第 三单 元




古 代
散文

63
64
第三单元 古 代散文

单元特点说明

单元中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名篇。《愚公移山》是寓言故事
说明做事要有决心和毅力。《伤仲永》《陋室铭》和《猫捕雀》写的是现实
生活中存在的情景,一写人,一写居室,一写动物,可教育学生不要
太信赖自己的天资聪明,要靠后天的努力;不要太重视乃至标榜自己
的外在条件,而要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要憎恶残忍的暴行,树立人
道主义精神。在写作上,各有特点:《愚公移山》用寄寓的手法,在故
事中隐藏寓意;《伤仲永》和《猫捕雀》原文都是在记叙了一件事之后就
事论理,但《伤仲永》选作课文时,议论部分删去,就课文而言,和
《陋室铭》一样,中心隐含在故事之中。
几篇散文都不算很难读,但有些语句的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这
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视学生的理解程度,讲
一些古代汉语句式的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1.利用课文的内容,进行坚毅、人道、勤奋、修身等道德教育。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古文词语。
3.学习理解和欣赏文中精美的语句。

65
第三单元 古 代散文

单元教学整体设想

古代散文的学习,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使
他们能独立地阅读更多的古文,而不仅仅是学会课本中的几篇。每教一
篇都要重视课文中古汉语常用词汇的掌握。常用词语,包括实词与虚词
但以实词为主。所以一定要字字落实地进行讲解或细读。不可用略知大
意,不求甚解的学法。
单元中的选文不算太深,借助注释,学生应该是可以读懂的,可
以把教师讲解和学生自读结合起来。比如《愚公移山》由学生阅读后,
分段在课堂上进行直译训练,发现学生阅读中的主要障碍,提醒学生
注意;然后由教师讲解《伤仲永》《陋室铭》,讲解中着重分析在阅读中
遇到的难点,再由学生阅读直译《猫捕雀》;或者在每一课中,都体现
学生自读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不管是指导学生阅读还是教师讲解中,都要注意字字落实,直译
中尽量用增字的方法,把古文中的单音词译成双音词。不能用增字法的
也要对字翻译,不宜用意译法。对字翻译后不成句的,就存在古今词序
不同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对句中的词序进行比较说明。这是古文阅
读的一个难点,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必须重视。
本单元的选文,除了《猫捕雀》最后点出主题外,其余都用描述的
方法表现(《伤仲永》最后议论的一段删去),主题要由读者从作者的
记述中去体会和概括。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从文中关键语句把握主
第三单元 古
题。 代散文
《愚公移山》和《猫捕雀》的故事部分属于寓言,可以进行寓言特点
的复习。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 9 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分配建议如下:
单元学法指导 0.5 课时
《愚公移山》 2.5 课时

66
《伤仲永》 2 课时
《陋室铭》 2 课时
《猫捕雀》 2 课时

第九课
愚公移山 课文备课资料

67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复习寓言及记叙文的特点,理解本篇寓言的寓意。
2.使学生对“如……何”的句式有所认识。

二 作者资料与时代背景

课文选自《列子》,原书作者列御寇,战国时郑人,生平不详。《庄
子》书中,多次提及,并有《列御寇》篇,可见其在庄子之前无疑。其学
说“贵虚”,近于庄子。唐天宝原年,诏号列子为“冲虚真人”,其书
为《冲虚真经》,成为道教经典之一。但前人研究认为,今本《列子》八
篇,已经不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原书,而是魏晋时候人的作品,或
谓就是《列子注》作者张湛所作。
第九课 愚
《列子》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 公移山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
出自书中第五《汤问篇》。《汤问篇》所记,多为夏商周时期的传闻故事
《愚公移山》是其一。

三 课文简析

体裁:寓言。

68
中心思想:借愚公搬走两座大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
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坚持不懈地斗争
到底,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胜利。

结构:这篇课文分四个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写故事背景,为下面开展情节作铺垫。
第 2 自然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立即开始行动。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 3 自然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智叟的出现,带来了故
事的高潮。
第 4 自然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这里是以神话结尾。

写作特点:
1.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形成了一些
生动的细节,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重要的作用。
2.使用对比和烘托。
第九课 愚 公移山
本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本文是是篇寓言,应帮助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分析与把握关键词
语来领会文中的寓意。

四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 1.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
2.出入不须绕远路。
3.尽一切力量把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
汉水南岸。
4.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5.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
6.两座山非常大;愚公年老力衰,参与的人员少;工具简陋,运
土路程远。

69
7.愚公年岁大,就连山上的草木都拔不掉。
8.自己死了,还有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可能再
增高。
9.天帝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感动,命大力神搬走两座山。

二 寓言中愚公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
最能体现故事的寓意,它告诉我们:人的群体力量是无穷的,只

有决心和恒心,是可以战胜自然的。

三 愚公的“愚”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大智若愚”;智叟的
“智”
第九课 愚
公移山
是老于世故,鼠目寸光。作者在命名上特意将两个人物颠倒过来,
使人物与其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四 首先,《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是一种用假想的故事来说明某种
哲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从实而论,挖山挖不动
天帝又不存在,智叟的意见是对的。就其象征意义看,人类发展史
上多少创举受到常情常理的压制啊!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的

宙运行理论,血液循环的被发现,经典力学的成熟,相对论的建

和发展,哪一项不遭到按常理常情来思考的“智叟”们的反对呢?
从这个角度看,愚公藐视困难,挖山不止,其实是人类血战前进

历史的一个写照。其次,即使从实来谈,“搬家论”也有破绽:就
个人而言,我们也许能“逐水草而居”,选择搬家,但就民族、国
家而言,我们则只能挖山不止。譬如说,我们能不能设想把国家中
落后地区的人民都移到发达地区去呢?我们能不能考虑把条件差的
民族来个大迁移呢?不能,我们只能“挖山不止”,把自己的家乡、

70
祖国建设好。这也正是“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五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一) 《愚公移山》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分四个自然段:
第 1 段:写故事背景,为下面开展情节作铺垫。写山的“方”和
第九课 愚
“高”,就是要为后面移山之不易作铺垫;“本在”一句,也为后面
公移山
移了山设下伏笔。
第 2 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立即开始行动。当他
提出移山的想法时,大家是“杂然相许”;当妻子提出一些实际问题
时,大家的答疑也表示了移山的决心。这可以说是语言描写。接着是行
动描写:愚公带领一家中能“荷担者”三人率先开始行动了。在行动描
写中,还特别写了“邻人京城氏孀妻”之遗男参加移山。这些描写,都
是从正面写移山的行动是得到大家支持的。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 3 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智叟的出现,带来了故事的
高潮。从他的“笑”中,我们可以感到他自作聪明的神态。他的尖酸的
话,句句都是对愚公的讥笑。但愚公面对智叟的讥笑,却以“长息”置
之,说明他是胸有成竹的。“长息”之后,就是“斥”:“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以“斥”对“讥”,令人痛快。“斥”
后是“驳”,“驳”的语句,环环相扣,气势恢宏。正是这气势,这决
心,使得“智叟亡以应”。
第 4 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这里是以神话结尾。山已搬动,与故
事的开端照应。
分析这篇课文,首先要认识寓言中所创造的愚公的艺术形象。他有
远大的抱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人力是“无穷
匮的”,而山是不会“加增”的,即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
会变化的,依靠几代人的坚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征服自然。愚公这种

71
抱负和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形
成了一些生动的细节,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重要的作用。开头写二山
既高又大,而愚公仅以全家力量来“平险”,可见其“愚”;接着写
第九课 愚
他们以十分小的“箕畚”来运土石,而且土石要运到很远的“渤海之
公移山
尾”,看来的确是“愚不可及”。但是当他和智叟对话说出了“子子孙
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后,他在我们面前的形象就变得高大
了。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了一般人,超出了智叟:他不是 “愚”,而是
“大智若愚”!这样由表及里地刻画人物,人物性格就显得极其鲜明
了。此外,对愚公妻子的“献疑”,孀妻之子的“跳往助之”,智叟的
“笑而止之”都写得很生动,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使用对比和烘托,也是很突出的。开头以“方七百里,高万
仞”的太行、王屋二山反衬“年且九十”的老翁,“子孙荷担者三夫”
“孀妻弱子”,突出了愚公等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表达了
以无限的生命力制服有限的大山这一辩证思想。用智叟与愚公对比,愚
公有长远眼光却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名为“智”,故意颠倒,
取得讽刺的效果。愚公形象被反衬得更加高大。以智叟的眼光短浅,安
于现状,反衬愚公的胸怀大志,敢于斗争,不畏艰难险阻的可贵精神
说明“智者”不智,“愚者”不愚,“智者”愚也,“愚者”智也。此
外,寓言开头写环境,结尾写操蛇之神的“惧”,写天帝的“感”,
对烘托愚公的形象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 译文

太行、王屋 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
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 90 岁了,对着大山
居住。苦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家人
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障碍,(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
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尚且不能削低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再说哪儿搁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

72
第九课 愚 公移山

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
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
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回家一次呢。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说:“够严重了,你的智商低下!
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尚且不能摧毁山
上的一棵草,将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之
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尚且比不上寡母孤儿。虽然我(会)死,还有
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
孙子 ;子子孙孙无穷无 尽呀,可是山 却不会更加 增高, 哪里担忧
(挖)不平?”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这件事。惧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
报告了。(天帝)感动(于)他的诚心,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
儿子背走两座山,一座 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
时(起),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
了。

(三)补充注释

①“杂然相许”的“相”字,是指代性副词,这里不是互相的意
思,而是用在动词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关系,在意思上相当第
三人称代词宾语。“相许”等于说“许之”,赞成他的主张。
②“跳往助之”,“跳”,唐人殷敬顺《释义》“跳音调,跃也”
一般都据殷说用“跳”的常用义理解,译为“跳跃着”“蹦蹦跳跳
地”。唯清人任大椿《列子释文考异》云,“《汉书·高帝纪》:‘汉王
第九课 愚
跳。’晋灼曰:‘跳,独出意也。’即下文‘独与滕公出成皋玉门’是
公移山
也。《列子》此节述愚公移山无与为助,而遗男独往助之,故云跳往助
之也。”任大椿“独往助之”之说较“跃往助之”于义为长,且不为无
据,录之以备一说。
③“而山不加增”的“加”不是动词“增加”,而是程度副词,
表示程度比原来有所增加,可译为“更”“更加”“越发”等。“加
增”可译为“更增加”或“再增高”。
④“何苦而不平”的“何……而不……”是一个固定格式,它由

73
疑问代词“何”和连词“而”、否定副词“不”相配合,用反问的形式
表示强烈的肯定。“何苦而不平”,即“何愁”“何患”不平,意思是
不愁山不平,山一定能平,表示出强烈肯定的意思。

第十课
伤仲永

74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提高学生对勤奋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2.加深对关键性词语的把握。

二 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 - 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
荆公”。临川(今属江西)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1058 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
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神宗熙宁二年
(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实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遭阻碍
熙宁七年辞职,次年再任宰相,九年又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今存《王临川集》等著作。 《伤仲永》是作者 23 岁(庆历四年)时所作,
第十课 伤
初步显示了作者长于议论的散文特色。 仲永

三 课文简析

文题:文章以“伤”发端,贯串始终。伤,可作损伤、伤害、悲伤
等多解。这里是悲伤之意,可引申为惋惜之意,即为仲永而惋惜。作者
究竟“伤”仲永什么?“伤”仲永之父“利其然”“不使学”“伤”仲
永被世人“捧”杀;一句话,“伤”神童之泯灭。

体裁:原文先叙后议,属议论体。选作课文时,删去了议论部分,
变成以记叙为主,当以记叙体看待。课文记叙了一人一事。写人,不在

75
于描绘肖像,着重传达神情;记事,只叙不议,寓理于事。全篇并不明
点“伤”字,而“伤”却处处表现出来。作者“伤”的表面是人,实质
是理。

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五岁能诗至“泯然众人”的具体事
例,批评了只凭天资、不肯学习的错误思想,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在
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结构: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
第 1 段,写方仲永幼年聪颖异常的传闻。
第 2 段,写方仲永被父亲利用来求利而停止了学习。
第十课 伤
仲永
第 3 段,写方仲永才智日渐消失,终于成了常人。

写作特点:
1.线索明晰,章法缜密。叙事以“闻”“见”“闻”为线索;“不使
学”三个字是一篇之警策。前面“异”和“奇”的赞美渲染,都成
了揭示天才致命伤的表现。
2.先扬后抑的写法。
3.前后对比方法的运用。

本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继续教会学生把握文中的关键性词语以领会主题,正确认识一个
人的智商与勤奋的关系;并使学生对古今汉语词序差异有感性认识。

四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 1.第 1 段:“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 2 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第 3 段:“泯然众人矣。”

76
二 “伤”是哀伤、惋惜的意思。作者是因仲永的才能被扼杀而感到哀
伤。

三 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
个人是否成才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十课 伤 仲永
四 目光短浅 贪图小利

五 (略)

五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一)《伤仲永》分析

这篇文章共分三个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写方仲永幼年聪颖异常的传闻。开头先交代方仲永的
籍贯和家世。“世隶耕”,世代耕田。与下文方仲永“未识书具”有关
接下来写方仲永天资聪颖。五岁,还未识得纸张笔砚这些“书具”,就
哭着要索取;找来之后就能写诗题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诗
写得有内容,有意思。五岁能诗成了异闻,所以“传一乡秀才观之”。
方仲永作诗并不止这一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才思敏捷,写作速
度很快。而“文理”“可观”,可见诗写得好。接着写邑人的反 应:
“奇之”,认为方仲永人才难得。
第 2 自然段,写方仲永被父亲利用来求利而停止了学习。方仲永父
亲渐渐被人们当宾客对待,并且用钱来求取仲永的诗作。这样写,一方
面反映了方仲永的书法、诗歌作品,得到人们的喜欢;但更重要的是为
下文写他父亲的态度及其对方仲永的影响。
在上述情况下,方仲永父亲的表现如何呢?“利其然”三字揭示
了他急功近利的思想;“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写他利用
儿子赚钱而导致方仲永停止了学习。

77
第十课 伤 仲永
第 3 自然段,写方仲永才智日渐消失,终于成了常人。“余闻之也
久”,承接上段,说明上文所叙是作者以前听说的。接着写亲见的情况
当时方仲永已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令作诗”,已“不能称前时之
闻”,可见方仲永的智慧才能已经减退。再过七年之后,此时方仲永已
成长为一个青年,作者“复到舅家,问焉”,青年的方仲永已经“泯
然众人”了。作者在这里既流露了对方仲永这种变化的哀伤,也暗示了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与前文说的“父利其然”而“不使学”密切有
关。方仲永天资的消退,他父亲当然有责任。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与当
时不爱惜人才的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关系。
文章通过方仲永幼年天赋颖异最后变成常人的故事,运用前后对
比的方法,说明了天资不可恃,后天必须努力学习接受教育的道理。
本文的写作,如下两个特点是很明显的。
一、明晰的线索,缜密的章法。
全文叙事以“闻”“见”“闻”为线索,把十四五年间方仲永的
演变集中略叙,十分紧凑,一气呵成。第 l、2 自然段都是“闻”的具体
内容。这部分叙述,先叙其父的“异”,后写邑人的“奇”,用“不使
学”为演变过渡。由“闻”,进而叙述到“见”,百闻不如一见,而
“见”时,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随时间推移,由
“见”又到“闻”,最后以“泯然众人矣”写出可悲的结局。
“不使学”三个字是一篇之警策。前面“异”和“奇”的赞美渲染
都成了揭示天才致命伤的表现。真是凝聚着千钧笔力,使得文气陡转,
峭劲惊人。
二、先扬后抑的写法。
文章开头简要交代了方仲永的家世,然后详叙他从小聪颖,天资
可造。“忽啼”“即书”“立就”等生动描述,使一个才思敏捷的神童
第十课 伤
跃然纸上。这是扬。接着述叙仲永因误于父及乡人,后天不学,这已隐 仲永
寓着抑。后略叙亲历见闻,神童已名不副实,最终“泯然众人”,从扬
到抑,写出一个大跌宕,深刻地反映了全文的主旨。

(二)译 文

金溪人方仲永,世代当农奴。仲永长到五岁,(还)不曾认识书写

78
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这件事感到很惊异,就向邻
居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亲自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把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主题。传给全乡秀才阅读。从此指定
事物(为题材)作诗,立即就能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
地方。
县里人觉得他很不平凡,渐渐地把他父亲当宾客来对待,有人还
用 钱来求方仲永写的诗。(他)父亲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领
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
方仲永,他已经有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水平)不能符合以前听说
的(那样)。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里,问
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幼年的聪敏)已经不特出,跟普通
人一样了。”

(三)有争议的问题

1.《伤仲永》的“伤”字,一般理解为“哀伤、惋惜”之意,旨在
第十课伤
为方仲永的不务学而哀伤、惋惜。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伤”应是“伤
仲永
害”之意,全题是“遭到伤害的方仲永”,全文正是紧扣“伤害”,
展开叙事和议论的。
第 1 自然段叙仲永的奇才异能为钱币所伤的传闻,其父贪钱而不
使学是仲永才能遭到伤害的起源。第二自然段叙作者亲见方仲永和七年
后听到的消息,证实了其父“不使学”铸成的大错,使人们加深了对
“伤害”的理解。
作者对仲永的哀伤和惋惜之情自然也是深沉的,但那只是作者动
情于内,而溢之于言的自然流露,决不是作者为文的本意。
2.《伤仲永》的文旨,一般认为是“批判只凭天资而不肯学习的错
误思想,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这—观点我认为值得商榷。
试想,方仲永为什么会从一个神童演变成“泯然众人”呢 ?是他只凭
天资不肯学习吗?不是。“不使学”的是他的父亲,扼杀天才,罪在其
父!从王安石的立意看,是借方仲永被泯灭的故事,针砭“不使学”
的时弊,指出父兄师长不重视培养人才,不懂得“受之人”的重要。王

79
安石所慨叹的不是为神童不能成才而可惜,主要是谴责糟蹋神童之可
恶。
这还可以从王安石强调造就人才的一贯思想找到根据。他写过《材
论》阐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还写了《取材》,批评有些
父兄师长的错误教育:“勋其”子弟、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
取世资也”。根据以上分析,《伤仲永》的文旨应该是:“作者通过记
叙神童诗人方仲永被泯灭的事例,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时弊
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对人才成长的决定作用。”
3.分段
(1)《伤仲永》原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是课本中节选
部分,第二部分是议论,强调了“受之人”的重要性,正是为了突出
第十课 伤
“伤”这个主题。一般的初中课本都删去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文字
仲永
是这样的: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
之人,且为众人矣;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
而已邪?”
这样一删,使原文失去了“神”,把“伤仲永”变成了“记仲
永”。从文道统一的原则看,这样的删节值得商榷。

(四)清人沈德潜对《伤仲永》的评述

劝学之语,婉转切至。伤仲永,不独为仲永也。聪明子弟,宜悬为
座右箴铭。
(《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卷三十)

80
第十一课
陋室铭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 领会文中精警的语句。
2. 加深对古文语句中词序的认识。

二 作者资料

作者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自幼好
学,对诗书百家广泛涉猎。贞元九年(793)中进士。顺宗即位任用王叔
文改革政治,刘禹锡参加了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顺宗被迫退位,
王叔文赐死,刘禹锡也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

81
宪宗元和九年(814)应召还京,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
一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 (千树桃花有象
征得意的新贵之意,此言这些得意忘形的新贵,不过是我被排挤后才
第十一课 陋
得以青云直上的。)被认为“语涉讥刺”,再次被放连州(今广东连
室铭
县)等地任刺史。文宗大和二年(828)又调回京都,这次又写了《再游
玄都观绝句》,中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以种桃道士喻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或已死
或失势,又换了另一批人上台,他们怎会料到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又回
来了呢?)表现了他倔强的性格。
他为官有德政,深受人民欢迎。苏州人民把他和也曾作过苏州刺史
的韦应物、白居易称为“三贤”,并建“三贤堂”纪念他们。晚年因足
疾退居洛阳,临终前还写了自传,公开为他早年参加的永贞革新运动
辩护,为王叔文洗雪。中有“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
兮!”这样的话,给自己一生做了最好的总结。
他被时人称为“诗豪”。诗歌创作有多方面成就,有政治讽刺诗、
怀古抒情诗、阐发哲理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还写了不少民歌风味的好诗,如《竹枝词》。
他的散文也很有特色。有议论文《天论》,小品文《观博》《观市》,
风土游记《洗心亭记》等。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传世(后改名《刘禹锡
集》)。

三 写作背景

《陋室铭》具体写作年代无可考,但写在作者政治上遭打击、生活
上受窘困时是可以肯定的。一个没受过挫折的人,很难发出“案牘劳
形”的感叹,也不会从反面去汲取教训而“独善其身”。所以本文写在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刘禹锡被贬之后是无可置疑的。

四 课文简析

82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文题:“陋室”一词可联系到《论语·雍也》中语:“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刘禹锡、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失败后,几受贬谪。从
《陋室铭》这一文题的本身,我们不难领略到作者对待失意与坎坷的态
度。如从座右铭角度来看,将该“铭”理解为作者乐观的信念,也未尝
不可。“铭”原本是古人刻在碑石或器物上,用来赞颂或鉴戒的带韵短
文,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形式上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也可
重于议论)。陋室铭,赞颂陋室的一篇铭文。

体裁:“铭”,是一种用于警戒、勉励或述功记行的文体。它可以
自戒自励,也可以戒人励人。要戒励别人,就需讲明为什么,使别人认
识、理解,这就有一个述理证明的过程。本文就是一篇述理文,属于议
论文类。

主题思想: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赏,表达了作
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结构:
全文 81 个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至“惟吾德馨”):比兴
起篇,引出主题。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写
居室环境、日常生活,表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层(“南阳诸葛
庐”到结尾):以类比法说明陋室不陋。
第十一课 陋
比兴起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推出
室铭
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之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之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至此陋室不陋的蕴义已然写足。
陋室不陋:以两个历史人物类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最后引《论语》“何陋之有”束住全文。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
陋之有?”文章没有全引,暗含了作者君子自许的意思,反映了他安贫

83
乐道的思想,再次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主题。用反问句作结,收束有力,
并且收到了首尾照应的艺术效果。

写作特点:
1.虚实结合。
2.语言运用上的两个特点:①含蓄精练,富有表现力。②语言流畅,
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

本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欣赏文中精美、简洁的语句,加深对文章内涵的认识。

五 课文练习参考答案

一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2.德馨。

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 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龙比喻自己。 
 
四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
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五 (略)

六 (略)

84
六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一)《陋室铭》的写作特点和议论结构

虚实是我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审美概念,也是艺术辩证法的总纲。
《陋室铭》是虚实结合的佳作。全文 81 个字,虚实相生,变化有致,耐
人寻味。
开篇以形象的议论起笔:“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推出全文
题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虚代实,出笔不凡。第二层进入对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陋室”的描写。先写清幽景物——“苔痕上阶”“草色入帘”,渲染
恬静气氛,反映出主人的淡泊心志。此为实景描写。次写“陋室”往来
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前句为实写,后句为虚写,虚实
相配,尽写“陋室”儒雅之风。最后写“陋室”中生活之事。“调素琴
阅金经”为实写,表现主人高雅的生活情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为虚写,反映主人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厌恶。这一层没有出现
“德”字,但处处扣紧“惟吾德馨”这一题旨。在对“陋室”的“景”
“人”“事”三方面的实写之中,巧妙地穿插了“三无”的虚写。加上
引入题旨的“二有”虚笔,真是虚实相间,烘托有术。最后的结尾,又
用“诸葛庐”“子云亭”“孔子云”三个历史掌故,类比、引证,以虚
映实,反映了作者闲适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寥寥 81 字,虚写占一半
有余,如果我们把文中虚写部分去掉,不仅内容会显得单薄、无味,题
旨难以酣畅表达,文章的形式也将变得局促、呆板,绝无此文之多彩风
姿。
《陋室铭》的语言很有特色,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含蓄精练,富有表现力。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
“乘一总万,举要治繁”,要求语言以少胜多。作者仅用 81 字就为我
们描绘出一幅君子安居陋室的图画。作品把议论、记叙和描写有机地结
合起来,前六句议论、以比兴推出主题。“苔痕”两句的色彩描摹,用
“上”“入”富有动感,生意盎然。引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最
后以孔子云作结,语言凝练,言简意丰。

85
(2)语言流畅,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铭本是颂扬功德或
自勉的文体,多采骈体对偶句来写。本文前六句为四字句,接用五字句
再转为六字句,然后复用五字句,结尾三字、四字交错,读来音调铿锵
琅琅上口。
若把《陋室铭》作议论文分析,则明显地具有论点、论证、结论,符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合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论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二有”类比推出。
论证:
1.物证。“绿苔上阶”“草色入帘”可谓陋矣。但作者却以拟人手
法,用了“上”“入”二字,把苔藓急上阶头,青草欲进住居写得栩
栩如生,原因是什么呢?是它们羡慕主人的才德,作者虽未直说,但含
蓄地表现出来。鹾
2.事证。先说往来的是鸿儒,又说室内的活动“调素琴,阅金
经”,再说室内“无丝竹”“无案牘”。静以养身,俭以养德。作者强
调德之难得,而陋室皆有。
3.人证。列举诸葛亮、扬雄居陋室的事例,证明“德”可使陋室
“馨”。
4.言证。引孔子之语,启发读者遥忆颜回为人,理解“德”与
“陋”的关系。
四个论据层层递进,而结论就在“言证”当中,论证推到“言
证”结论已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以上资料摘自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学语
文教参新编》)

(二)译 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神灵。这虽
是(一间)简陋的居室,由于我的品德而芬芳。青苔的痕迹布满台阶,
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竹帘,郁郁青青。谈笑有大学者,往来没有
无知的人。可以(在这里)弹弹素琴,读读佛经。没有弦管(声音)扰
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比得上)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
扬子云的亭子。(正如)孔子(所)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86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三)铭文知识

铭文,在中国流行已有三四千年,刻在浴盆上的叫盆铭;刻在砚
台上的叫砚铭;刻在镜子上的叫鉴铭等。商代有条刻在浴盆上的:“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既符合浴盆的实际功能,又寄寓了对盆主人
立身处世的勉励。它的意思是:(洗脸后)今天脸面一新,明天脸面一
新,还要天天脸面一新。它还包含了带普遍性的深刻的哲理。比如说学
习,天天也要增长新的知识。

(四)有争议的问题

1. “惟吾德馨”一句,有的理解为“只是我的道德高尚”。
“馨”是对德的修饰词。认为“德馨”一词出自《书经》“黍稷非馨,
明德惟馨” 。山与仙,水与龙,陋室与德馨,这三组意象警策朴实。在
作者眼中,仙、龙、德馨都是一类。如同山因仙成名,水因龙显灵一样
陋室也因陋室主人的德馨而陡增价值,倍添风色。
有的理解为“因为我的道德而芳香,”“馨”是对“陋室”的修
饰词。“馨”的意思是“芳香;特指散布很远的香气”,“比喻好声
誉”。“馨”在此应指“陋室”的名声飞扬远方,“陋室”是狭隘简陋
的房子。但刘禹锡的陋室,因主人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又与博学之士
往来,故“陋室”就具有了好声誉,远近闻名了。文中以“陋室”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不但突出了他的道德高尚,更证实了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陋室”的“香”之远闻,名扬四方。 “馨”字这样解释,就与起首两
句紧密联系,互相照应了。另外“惟”字此处也并非“只”的意思,而
应是“由于”的意思。“惟吾德馨”译成现代汉语应是“由于我的道德
高尚,(陋室就)出名了。”
2.对《陋室铭》的主题思想的另一种理解:
“通过对居住房屋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希图得到统治阶级赏识的
心迹和对前途充满信心并积极进取的态度。”

87
理由有以下四点:
(1)从作者参政意识的心态剖析中看,作者并非安贫乐道。纵观
作者一生的宦海生涯和思想操守,他 12 岁中进士,后参与革新。新政
失败他被贬朗州司马,这时正是年轻有为之时。心中激愤不能自平。又
岂能轻易改变强烈的参政初衷?九年之后,被召回长安,游玄都观所
写的《戏赠看花诸君子》中固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之句影射新贵而再度被贬,可是他并未收敛政治锋芒,14 年后再度被
召回时又写《再游玄都观》一诗,仍以嘲笑口吻写道:“种桃道士何处
去,前度刘郎今又来。”其讽刺比前一首更辛辣,哪有苟合取容的媚态
但他并未放弃政治上的努力,当他被任太子宾客一职时仍欣然前往。可
见避世隐名、养素全真、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他潜意识的入世思想相去甚
远。
(2)从作家艺术思想的规律性与作品价值取向的一致性看,作者
也并非安贫乐道。作品的倾向性能从作家为数众多的作品中反复地体现
出来。纵观刘禹锡各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不外乎“吐词多托幽
远”。在艺术上也多采用比兴手法,堪称“文章委婉”,讽托深刻。贬
官 20 多年后,回京途中仍奋力喊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这激发人奋进的诗句。不但含有人事新陈代谢的哲理,而且也是参
政心迹的自然流露。观此诗,一个救世济民的灵魂兀然出现于天地之间
看出他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救民于水火的责任感。那么,让这样一个人安
贫乐道,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吗?
(3)从《陋室铭》的类比及引用手法的蕴意和创作缘由看,作者更
非安贫乐道。作品开头类比出主题,以“仙”“龙”类比“德馨”,是
在隐喻自己的道德高尚,并希图以此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白丁”的原意指什么?唐朝的官服以黄赤为最
贵,红紫为次,蓝绿较次,黑褐最低,白色无地位。这种明显看不起社
会低层的价值观,反映了作者的权欲感。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仍属类比手法。引出诸葛亮这个人物恐也有隐衷。须知刘备也曾
“枉驾顾之”于茅庐,诸葛亮才出山辅佐刘备的。草庐孕育着绝世英豪
而扬子云也是一代才子。此句的弦外之音是说:“我刘禹锡也非等闲之
辈,宏图再现的日子不会太远。”这层意思作者用孔子的话代为出之,
这是运用了“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春秋笔法。史料有关于刘禹锡被

88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贬和州刺史时三迁住室的记载。先临江而居,撰对联曰:“面对大江观
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对昔日政治斡旋念念不忘。再迁北门,又撰
联曰:“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看出他对政治的关注。
最后迁至陋室,写“陋室铭”,其前后的创作心迹应该是一致的。如果
说前面对政治还是那样的关注,怎么会突然间“安贫乐道”起来呢?
(4)再看铭文本身,表现了作者恬然自适的高雅情趣,似与积极
参与革新虽败仍不向政敌低头的刘禹锡不甚合拍。但一个人的思想层面
是很复杂的,有主流也会有支流。刘禹锡一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是坚持
政治节操的。但作为一千多年前,封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流露出一些
消沉的情绪,本也不足为怪。刘少时曾从学于诗僧,佛教思想对其有—
第十一课 陋 室铭
定影响;后又屡受挫折,难免精神苦闷。 和州任期恰值“灾旱之后,绥
抚诚难”,他积极向朝廷报灾,调运救灾物资,兴修水利,使生产很
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公事之余退居陋室,过着恬适的生活。和铭文表
达类似情趣的诗也有不少。可以说,《陋室铭》流露的正是作者另一方
面的素常爱好和生活情趣。《陋室铭》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句,今之论者多认为是作者以诸葛亮、扬子云自况,说明他居陋室而
具雄心。此说诚然不错,但作者仍有以两个人的品德自况之意。因为全
文就是扣住“德馨”二字的。诸葛亮的品德自不必说,而扬雄的品德可
看班固对他的评价:“家产不过十金,乏无担石之储”,“不汲汲于
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邀名当世”(《汉书·扬雄传》)。扬
雄安贫乐道之德,不恰与刘禹锡相通吗?
3.“陋室”究竟在何处?
“陋室”处所有两说,一说在河北定县(旧中山郡),理由是刘
是中山人,今定县南三里庄有陋室存世。另一说在安徽和县(旧和州)
根据是刘曾任和州刺史,和县城中也有一陋室。以后说为确。
刘禹锡世系源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七世祖刘亮逢魏孝文帝西迁,随
行至洛阳,定居。因此刘家祖茔在洛阳北山,后因“地陋不可依”改葬
荥阳之檀山原。刘禹锡之父刘绪天宝末年应进士试后,逢安史乱举族东
迁,移家苏州一带,刘禹锡即在江南出生。青少年时期基本在江南度过
由此推定,他出生和青少年时期与定县无关。
刘入仕后也未涉及定县。查其诗作并无此行至中山的记载,因此,
刘禹锡陋室在定县一说没有根据。和县陋室是刘在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89
《历阳典录》载:“陋室,在(和)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
铭,柳公权书碑。”晚唐以后,和州屡遭兵燹,陋室连同碑铭毁于兵火
今存陋室位于和县城关历阳镇中。一正两厢,坐北朝南,正室四檐
第十一课
如翼,庭前阶除三五级,旁植桐树,绿荫满地,环境清幽。 陋 室铭
不远处即夫
子庙。陋室中原有石碑一方,镌刻着岭南人金福保补书的陋室铭。碑首
篆书“陋室铭”三字,正文楷书,文后有记。金氏于后记中称:“唐和
州刺史刘梦得先生陋室,旧有碑铭,为柳诚悬(公权)所书,兵燹久
□(缺字),碑亦无存。……”由于文革中此碑亦遭破坏,已断裂残损
但除个别字外,文字仍清晰。现知陋室于乾隆年间再行重建。清人起宝
复碑之说,于理当有依据。
4. 《陋室铭》是否出于刘禹锡之手?
或谓刘禹锡集中未收,历来不多见(始见《古文观止》),加之铭文
情绪低沉,有读经之语,似非出于刘手。此文确实宋时即很少见,但考
刘氏诗文结集情况,刘亲自编定的集子并未收其全部作品,《新唐书·
艺文志》载刘集四十卷,宋初散佚十卷。如果刘结集时未收《陋室铭》,
或收入后又亡佚,在陋室及碑铭又遭毁坏的情况下,此文长期不为人
知亦不足为怪。
(见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学语文教参新
编》)

90
第十二课
猫捕雀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 学会通过找出关键性词语,把握文章中心。
2. 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二 作者资料

薛福成(1838 - 1894)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 。同治六年


任副贡生,曾参赞曾国藩军务,曾上治平六策万言书,随李鸿章办理
洋务,除浙江宁绍台道,充任清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是洋务派中
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人物。擅长写散文,文笔平易晓畅,颇多政论之作
著有《庸盦全集》。

三 课文简析
第十二课 猫 捕雀
文题:文章以核心内容命题。文中虽然多写四五雏噪个不停,而皆
因猫捕噬其母,所以“猫捕雀”是事件的核心。第 2、3 自然段也因“猫
捕雀”而展开议论与联想。
体裁:本文体裁是杂记,加插了作者的议论,类似现在的杂感,

91
属议论文。

中心:文章通过凶残的猫捕杀雀母,令小麻雀悲哀不已的事件,
来抨击依仗权势,残民自肥的贪官酷吏。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结构:
第 1 自然段记叙猫捕雀的经过。细分四层:
第一层:第一、二句描述了猫捕雀的环境是在一个枣林之中,当其
时,小雀正在枣树下学飞。
第二层:“一日”三句,写猫噬雀母。虽然只有 12 字,但这是事
件的核心。后面的文字皆为此而开展。
第三层:“其雏”至“犹望室而噪也”,写雀母被噬后,四五雏
雀“噪而逐猫”;猫入室,雏先是“绕室啁啾”,继而再三“飞入
室”,数日后还“望室而噪”,表现了众雏悲愤之极 ,但终于无力报
仇。
第四层:“哀哉”。虽然是两个字,却体现了作者对事件深沉的感
叹。
第 2 自然段:写人对猫捕雀的态度:一是对雀母被害应有恻隐的
同情心,二是对猫的残忍应该感到愤慨。
第 3 自然段:联想到人类社会,加以议论。指出社会中也有人像猫
一样残忍:“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最后以“何也”收笔,
第十二课 猫
捕雀
引导读者思索:对动物相残,况且恻隐于衷,而人对同类何以也是以
强凌弱?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写作特点:
1.以事件引发议论,在议论中又饱含抒情。三个自然段都有感慨的成
分,第 1 段自然结尾用“哀哉”,是面对猫捕雀事件的情景的感慨;
第 2 自然段结尾用“乌虖,何其性之忍耶”,是作者通过理性的思
考,对猫性之残暴的质问;
第 3 自然段结尾用“何也”,进一步诘问人类社会中得权势者何以
也像禽兽一样残忍?表现了作者对非人道行为的极度憎恨。

92
2.比喻。猫捕雀的故事比喻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对老百姓的压迫剥夺;
猫比喻有权有势的人;雀比喻受欺压的老百姓。猫和有权有势的人
都是自私、残忍的;雀和老百姓都是无力反抗的弱者。

本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找出关键性词语,把握文章中心;欣赏文章以动物形象表现
人间情态,从而了解作者极力表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四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 1.B.
2.D.
3.A.


第十二课 猫
捕雀
第 1 自然段是记叙事件的经过的。第 2、3 自然段是议论。三段都
有感慨的成分:第 1 自然段结尾用“哀哉”,第 2 自然段结尾用
“乌虖,何其性之忍耶”,第 3 自然段结尾用“何也”。

三 (略)

四 1.群众(鼓噪)
2.(攫夺)大权
3.小鸟(啁啾)
4.巨蛇(吞噬)
5.虎视(眈眈)

五 1.枣林
2.母雀
3.母雀
4.雏雀

93
5.物与物相残

五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译 文

窗外有(一片)枣树林,小雀在枣树下学飞。有一天,猫把身体隐
第十二课 猫 捕雀
藏在枣林中,突然跳出来咬雀母。 那四五只小雀,叫喊着追逐(那只)
猫,每次进攻(都)越来越愤怒。猫奋力扑抓小雀,无法取胜,转身跑
进屋里。雀母死了,那些小雀围绕屋子鸣叫,飞进屋子好几次。经过几
天(之后)还望着屋子叫喊。可怜啊!
猫一抓就夺去四五(只)小雀的母亲(的生命),人们虽然来不
及救援它们,没有不从心里感到悲伤的。而猫还凶狠狠地注视着,惟恐
不吃完它的同类呢。唉呀,它的本性多么残忍呀!
动物与动物相互残害,人们尚且憎恨它;但有些凭着权势地位,
张牙舞爪,残害人民来养肥自己的人,(算个)什么(东西)呢?

94
教 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

《单元学法指导》 0.5 课时
1.了解单元学习要求。
2.复习学过的古代散文知识
3.强调直译,对文言文中的多义词、副词、通假字等多加注意。

《愚公移山》 2.5 课时
预习课(0.5 课时)
1.要求学生参考注释进行默读,阅后提问一些生词与难句,或点
名学生进行一些段落的直译。

第一课时:
1.分段进行朗读,思考本文的文体。
2.通过朗读加强语感。朗读时要注意对虚词的辨别:一般来说,
只跟语气有关的虚词都可以轻读,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中的“者”“且”“而”;但对句意有关的虚词,
则可
重读,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中的“而”强调
转折,“不”强调否定,都与句意有关,可重读。学生如能懂

如此区分虚词是否重读,经过一定时期的联系,就能从感性上

95
教 学设计建议
认识虚词的作用了。

第二课时:
1.讨论本文文体,学生可能有的说是寓言、有的说是记叙文,都
应肯定。然后复习寓言及记叙文的特点。
2.讨论练习第四题。此问题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很容易激发学
习兴趣,也有利于思维训练。

《伤仲永》 2 课时
第一课时:
1.反复朗读课文后,复习第一单元“事件经过”的口头叙述。

第二课时:
1.点名叙述课文中的故事。
2.讨论练习第一题,着重训练学生把握文中关键性语句以概括段
意。

《陋室铭》 2 课时
第一课时:
1.教师解题,着重说明“铭”的文体特点。
2.点名学生多次朗读,熟悉课文。
3.以讨论的方式,逐句了解课文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 学设计建议
1.深入了解课文的句子。
开头六句:注意语句的表层意义的理解与深层意义的发掘;对
第五、六句的具体分析(可摆出不同的理解);指出第一、二句
与第三、四句的排比关系,及其对第五、六句的比兴、衬托关
系;指出第五、六句在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七、八句:说明这是描写句,点出这样的描写有什么意义。

96
第九、十句:指出写这两句的意图。
“可以”一句:表示自由自在,摆脱尘世(指出“素”与“金
经”的思想倾向)
“无丝竹”二句:乐于清静。注意“丝竹”与“调素琴”的区
别,指出为什么同是音乐而效果不同。
“南阳”二句:介绍两个典故及其含义,指出作者引用的意图。
最后一句:先理解“何陋之有”的词序特点;指出为什么要引
用孔子语录;此句在全文表现主题中的作用。
2.讨论练习第五题。

《猫捕雀》 2 课时
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1)学生默读,提出不懂的词语。
(2)教师解答、重点讲解难点(板书):
读音:噬 雏 攫 啁啾 眈 虖
词义:突出 奋攫 反奔 眈眈然 乌虖 何其
词语:习飞其下 飞入室者三 恻焉动于中者
教 学设计建议 不尽其类焉 自肥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3.完成练习第四题,点名分段语译课文一遍。

第二课时:
1.学生朗读课文。
2.通过讨论练习第二题,并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
3.讨论课文写作的特点(比喻、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4.讨论第三题。总结学生发言。附带提示:本题大案就是读后感。

写作训练 2 课时

资料索引
《愚公移山》:

97
《愚公移山及其他》 《中华活页文选》12, 中华书局 1961 年版,通
辽师院中文系古代文选组编《中学古文简析》
赵丕杰:《中学文言难句析疑》,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10 月版
张少军:《“愚”与“智”的辩证——〈愚公移山〉教学片段》,
《中学语文教学》1996 年第 7 期。
法希文主编《初中语文教案》(第五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3 月版
京文:《〈愚公移山〉精讲导读》,《语文教学通讯》1985 年第 7 期
南木子:《愚公移山》,《语文教学通讯》1992 年第 10 期

《伤仲永》:
教 学设计建议
张厚感:《命题立意隽永──读〈伤仲永〉》,《中学语文教学》 1982
年第 6 期
文可义:《〈伤仲永〉释译》,《语言文学》1982 年第 5 期
陆继椿:《〈伤仲永〉备课笔记》,《中学语文教学》1982 年第 7 期
陈宝庆:《〈伤仲永〉语法简析》
钟祥、石泽镒:《〈伤仲永〉教学谈》,《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 年
1112 期
金凯:《〈伤仲永〉不应该删节》,《语文学习》1983 年第 3 期
徐荣华:《〈伤仲永〉教学设计》
叶灵飞、陈子成:《〈为学〉
〈伤仲永〉组合教学的设计》,《中学语文
教学》1982 年第 6 期
张拱贵、曹希白:《〈伤仲永〉难句分析》,《语文月刊》1982 年第 5

赵增科:《〈伤仲永〉一文“伤”的是谁?》,《中学语文教学》1993
年第 7 期
余天仁:《点睛入神情至意尽──〈伤仲永〉授课记》,《广东教
育》1991 年第 4 期

《陋室铭》:
姚麟园主编《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年 12 月

98
陈师旅:《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教学与研究》1982 年第 10

邹桓桓、肖吴:《德高志洁鉴千秋──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学语文教学参考》1990 年第 9 期
辛科:《〈陋室铭〉译注》,《语文教学》1982 年第 3 期
教 学设计建议
陈钩:《殊途求同归──〈陋室铭〉教学探异》,《语文教学之
友》1996 年第 4 期
法希文主编:《初中语文教案》(第四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3 月版
卢昌友、吴玉生:《虚实相生 凝练含蓄〈陋室铭〉浅析》,《中学语
文教学参考》1993 年第 8 期
《〈短文两篇〉大家谈》(摘竺柏岳语),《语文教学通讯》1982 年第
11 期
任瑞麟《〈爱莲说〉〈陋室铭〉语法简析》《内蒙古教学》1983 年
《〈短文两篇〉大家谈》(摘王增辉语),《语文教学通讯》1982 年第
11 期
鄢炳林:《对〈陋室铭〉景色描写分析的商榷》,《中学语文教
学》1988 年第 5 期
陈永安:《〈陋室铭〉主题新论》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年第 2 期
刘国杰:《(陋室铭)的由来质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 年第
11 期
钱德车、陈友冰:《关于〈陋室铭〉的两个问题》
邓启光:《〈陋室铭〉探幽》,《语文教学之友》1983 年第 7 期
余映潮:《连环问 顶针问──〈陋室铭〉教例评析》,《教学与研
究》1996 年第 10 期
王学车:《〈陋室铭〉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91 年第 6 期
马玉峰:《谈〈陋室铭〉 〈爱莲说〉的陪笔》,《中学语文教学》1982
年第 12 期
吴凉玉:《试论“略加提示”说──我教〈陋室铭〉》,《中学语文
教学参考》,1984 年第 11 期
靳旭:《〈陋室铭〉简析》,《中学语文》(初中版)1989 年第 10 期
王景华:《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愤世疾俗的清廉诗——试谈〈陋室

99
铭〉的主题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3 年第 11 期
李应林等:《教学艺术镜头──〈陋室铭〉教学艺术》,《语文学
习》1996 年第 7 期

10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