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第 18 卷 第 4 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l. 18= No.4

2005 年 10 月 Journal of Henan Radio & TV University Oct. 2005

忘形而得神 神明而章成
—王安石
—— 《游褒禅山记》构思艺术探讨
孙 !辉
( 信阳市浉河区教育局, 河南 信阳 464000 )

摘 要: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反游记常规, 忘形而得神, 千古传诵。其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这篇游


记具有很高的构思艺术。主要表现在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以“求思”为文眼安排结构和以“求思”为归宿进行论
证等方面。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构思艺术
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2862 ( 2005 ) 04- 22- 02

《游褒 禅 山 记 》写 的 是 一 次 半 途 而 废 的 游 览 , 用 作 者 王 安 字给后文议论留下话题而紧扣“求思”的精湛技巧。接着是描
石的话说, 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 这样的 述游洞见闻。写前洞, 只用四句十九字, 言约意丰, 字字珠玑。
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 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 华山前洞空间 的 博 大 , 泉 水 的 灵 透 , 游 者 的 陶 醉 , 令 人 回 味 无
其成功原因就 在 于 : 他 一 反 游 记 常 规 , 忘 形 而 得 神 , 确 立 了 以 穷。写后洞, 不作具体描写, 全用说明和叙述, 着力渲染它的幽
“求思”为主旨, 并进行了精心的构思。 邃、奇特、险峻, 让读者根据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积淀去联想, 去
一、以“求思”为中心展开内容 补充, 增强了它的文学意蕴。作者似乎还不满足于此, 又补叙
主题的确立和提炼是构思的核心环节。一次“不得极夫游 所见后洞的奇景。只是十分之一, 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这
之乐”的游览 , 虽 然 也 看 到 一 些 奇 景 , 但 未 看 到 那 更 为“奇 伟 、 就留下了更大的艺术空白, 给读者提供了更充分的想象空间,
瑰怪、非常之观”, 谁不后悔、遗憾, 甚至埋怨、责难。而王安石 使文章产生了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文章至此嘎然而止 ,
就没有停留在“不得”之悔上, 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 而是存 未尝不是一篇游记佳作。但是作者的意图不是要记游写景, 动
疑 于 心 , 感 叹 古 人“往 往 有 得 ”之 真 谛 , 反 思 自 己“不 得 ”之 原 人以情, 而是要借 景 拟 议 , 晓 人 以 理 , 因 此 , 在 有 人“咎 其 欲 出
因。因而, 由事及理, 顿悟出发人深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者时”,“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一个“随”字, 从另
确立了处事治学都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主题。作者于 一方面将似乎 以 记 游 为 目 的 这 段 文 字 , 一 下 子 归 结 到“求 思 ”
不得之中求有 得 , 发 前 人 之 所 未 发 , 使 文 章 构 思 别 开 生 面 , 于 的中心之上。很明显, 活泼而不游离地展开内容, 这是作者构
平淡中出神奇, 成为独具一格的游记。 思的匠心独运, 是为文内议论作形象的铺衬。而后文就是紧扣
主题又制约着构思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和运 前文记游的文容, 围绕“求思”展开议论和深化, 使记事和议理
用。王安石游褒禅山所见所闻不算少。如果与一般游记一样 , 结合紧密, 相得益彰。
采用细腻描绘风光见闻的写法, 就用选入文中的材料, 也可成 二、以“求思”为文眼安排结构
一篇文字优美的游记。但是, 王安石一反常规, 只用极简略的 文章的结构, 实质上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形式, 而思路表现
文字记游叙事, 接着便大发议论。读者觉得既不失游记体裁的 在文章中的结构形式又往往自成一个系统。《游褒禅山记》是
文学意味, 又有政论文体的论辩性。 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呢 ?
“求思 ”的 主 旨 一 旦 确 立 , 文 章 的 内 容 都 要 围 绕 这 个 中 心 一是巧设文眼, 统摄全篇。由悔“不得”而引出感叹古人观
展开。介绍褒禅山两个名字的由来, 没有佳物美景, 没有即景 之往往有得, 由究其古人观之得的原因而充分肯定古人的“求
抒情, 连一个“游”字 也 没 有 , 更 不 见 与“求 思 ”沾 边 , 倒 酷 似 一 思”精神, 从而效法古人“求思”, 总结游山不得的教训, 得出处
段说明文。但一仔细品味就会发现, 由院写到洞, 由洞写到碑, 事治学之至理。在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立片言以居要”, 巧妙地
是按照游踪的空间和方位移步换形, 明写名称考究, 暗写游览 安设了“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这一文眼。它是结构的枢纽, 使
见闻。这种言之有据、精心开头的作法, 本身就充分体现了“求 记游圆转流利地过渡到议理, 把全篇衔接得浑然一体。它是内
思之深而无所不在”的探索精神, 更不必说结尾时用“音谬”二 容的聚合点, 有了它, 所记所议之事理, 顿然生辉, 显出“神”来。

收稿日期: 2005- 05- 28


作者简介: 孙辉( 1966- ! ) , 女, 信阳市浉河区教育局教师。
・ 51 ・
二是巧设伏 笔 , 前 后 呼 应 。 考 证 碑 文 , 结 论 是“言‘华 ’如 三、以“求思”为归宿进行论证
‘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音谬是“其文漫灭”造成无疑, 但 用辩证的观 点 看 ,“ 不 得 极 夫 游 之 乐 ”并 不 等 于“不 得 ”游
是, 作者只指出了谬音讹传的客观原因, 有意地省去了主观原 之快。头两段就写了二得: 一得一山二名的由来, 二得众人游
因, 这样就在无疑之处巧妙地设下了伏笔, 为后文议论奠定了 洞之情形。这样的游山之得, 只不过没有达到尽兴的“极”境。
基础。后文自然要议论讹传的主观原因。照应伏笔。结论用了 可 见 , 作 者 是 用 进 洞 前 和 进 洞 时“其 见 愈 奇 ”(即“得 ”)的 欣 赏
一个双重否定 句 , 强 调 治 学 必 须“深 思 而 慎 取 ”, 可 见 , 教 训 该 心情, 与出洞 后“不 得 极 夫 游 之 乐 ”的 懊 悔 心 情 的 辩 证 关 系 和
是 多 么 深 刻 ,“ 求 思 ”该 是 多 么 重 要 ! 第 二 段 写“与 之 俱 出 ”之 鲜明对比, 把文章引向“求思”的中心, 为下文议论张本。
悔, 客观原因是“怠 而 欲 出 者 ”的 鼓 励 , 而 不 是 力 不 足 以 入 , 火 从论证的角度看, 把处世治学比作游山, 抓住并围绕它们
不足以明。主观原因是什么呢 ? 一个“随”字, 虽然能够窥见是 的共同点, 进行记述和议论。记叙为议论打下基础, 也是论证
对欲出者的缺乏思辨, 但是并没有从正面明说, 从而又巧妙地 论点的事实论据; 而议论升华记叙, 是从游山之事中领悟出来
埋下伏笔。第三段与之照应, 说明办什么事情, 要达到“非常之 的哲理。作者运用由个别事例到一般原理的归纳推理方法, 从
观”, 主观上必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它是尽其志的保证。这 实到虚, 从事到理, 从游褒禅山这个特殊事例中概括提炼出处
样的构思的设伏照应, 不仅分析了事物的客观因素, 反映了作 事治学的道理, 论据与论点高度统一, 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者的朴素唯物 主 义 观 点 , 更 辩 证 地 突 出 了“求 思 ”的 主 观 因 素 因而, 笔者 认 为 , 第 三 段 先 充 分 肯 定 古 人 的“求 思 ”精 神 ,
对于成就事业成功学问的关键作用。其设伏之巧, 就住于不在 是巧妙地提出了这段的论点, 也是全文的论点, 接着阐述游洞
字面上下功夫, 而是从更深层着眼。 之感 慨 —志
—— 、力 、物 三 者 条 件 很 重 要 , 其 根 本 目 的 在 于 说 明
三是巧设词语, 形成文脉。文脉是紧扣文眼, 贯穿全篇并 这个感慨是“求思”的结果( 即“所得”) , 从而证明办事要有得,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词语线索。经验丰富的作者都善于 就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论点。第四段是用仆碑文字漫灭
用文脉结构文章。王安石用“与之俱出”和“随之”, 说明主观上 造成山名讹传的事实, 类而广之, 推理出学者要“深思而慎取”
没有深思而盲从于人, 从反面扣住“求思”。在议论志、力、物的 的论点。将两段的论点总而言之, 作者是用游山所获的两个事
关系时写道:“ 有 志 矣 , 不 随 以 止 ”,“ 有 志 与 力 , 而 又 有 随 以 实 (随出音谬 )分别作论据 , 从 两 个 角 度 提 炼 概 括 出 一 个 道 理 ,
怠”。这两处连用“不随”二字, 反复强调了“求思”对尽志尽力 即处事和治学都要深思广思而慎取, 才能达到“非常之观”。不
的极大作用。“此余之所得也”, 照应古人“往往有得”, 值得注 同的是, 第三 段 是 广 而 言 之 , 第 四 段 是 具 而 言 之 , 它 们 是 普 遍
意的是这句话省去了“求思”二字, 变得十分含蓄, 因而常常有 道理与特殊道理的包含关系。这样严谨的思维, 周密的论证,
人忽略“所得”的条件。“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的 显示了王安石散文长于议论, 逻辑性强的特点。
“深思”, 更是直从“求思”而来, 深化了议论。这些词语无论怎 一次不成功的游山, 写出了文学性、论辩性很强而又有机
么布设, 正面的, 反面的, 直接的, 含蓄的, 它们上下呼应, 前后 统一的名篇, 其 主 旨 又 是 那 样 精 新 而 富 有 启 迪 , 真 可 谓“不 得
契合, 纵横驰 骋 , 都 限 于 文 眼 , 形 成 了 一 条 缜 密 的 词 语 线 索 而 之大得, 求思之所得。”作者这种“求思”的探索精神, 当今于我
连贯全篇。 们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 1 ] 陈振鹏, 章培恒 . 古文鉴赏辞典[ M]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 1316.
[ 2 ] 杨金鼎 . 古文观止全译 . [ 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4 : 1121.

Explor ing on the Ar t of Conception


of Wang Anshi’s Baochan Mountain Travel Note
SUN Hui

Abstr act : Wang Anshi’s Baochan Mountain Trval Note is distinct from any other travel notes. Its deep understanding derives from
the superficial observation of the sight .The perfect art of conception of this piece of travel note contributes to its success. The first is to
develop its content by “seeking comprehension ”. The second is to organize all parts by “seeking comprehension ”. And the last is to
testify by“seeking comprehension ”.
Key wor ds: Baochan Mountain Trval Note ; art of conception; explore ( 责任编辑: 彭燕彬)

・ 5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