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草案)公聽會版

草 案 條 文 立 法 理 由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一、規定本準則之授權依據為教育基
本準則依教育基本法(以下簡稱本 本法第八條第二項:「學生之學習權、
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
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
罰及霸凌行為,造成身心之侵害;校
園霸凌防制機制、處理程序及其他應
遵行事項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教育行
政機關定之。」(修正草案)
第二條 一、規定校園霸凌之定義。
【甲案】 甲 案 : 參 考 美 國
本準則用詞定義如下: Delaware、Georgia、Massachuset
一 霸凌:指故意、持續的以言語、文 ts、New Hampshire 等州,於其反
字、圖畫、符號或肢體動作等方式,直 霸凌法案中對於霸凌之定義及挪威學
接或間接對他人實施排擠、欺負或騷 者 Dan Olweus 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於
擾等行為,致被害人(以下簡稱被霸 「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中對於霸凌所
凌人)處於劣勢、弱勢的地位,並產 下的定義,並參酌國內學者之見解。
生下列情形之一: 有鑑於網路霸凌之情形日益嚴重,
(一)難以或無法抗拒侵害行為。 爰於第二項規定,以電信、電子通訊
(二)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 設備透過網際網路、電信網路為第一
的損害。 項之行為者,亦屬霸凌。為明確規範
(三)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本準則之適用對象,第三項明定學生
(四)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 之範圍包括各級學校在學學生及交換
校園學習環境。 學生。
二 校園霸凌:指相同或不同學校學 乙案:參考「反霸凌安全學校推動
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 手冊」中之校園霸凌定義。
霸凌行為。
三 學生:指各級學校具學籍之在學
學生及不具學籍之交換學生。
四 網路霸凌:指以電信、電子通訊
設備透過網際網路、電信網路所為霸
凌行為。
【乙案】
本準則用詞定義如下:
一 霸凌,指具備以下要件之行為:
(一)具有欺負他人之行為。
(二)具有故意傷害之意圖。
(三)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
(四)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
二 校園霸凌:指相同或不同學校學
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
霸凌行為。
三 學生:指各級學校具學籍之在學
學生及不具學籍之交換學生。
四 網路霸凌:指以電信、電子通訊
設備透過網際網路、電信網路所為霸
凌行為。
第三條 本條明定主管機關。
本準則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
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一、第一項規定校園霸凌防制之原則
各級主管機關、公立及已立案之私立 與應採取之措施。強調主管機關及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