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心電圖判讀順序

♦ 節律(SA-node=70/min,Atrium 及 Junction=50/min,Ventricle=30/min)
♦ 傳導間距
♦ 心軸
♦ P 波(有出現嗎?速率正常嗎?形狀有異常嗎?)
♦ QRS 波(有隨 P 波出現嗎?寬度是否異常?)
♦ ST 段(上升?下降?)
♦ T 波(高尖?平坦?倒置?)
正常的心電圖
♦ PR 間距:< 1 大格 (3~5 小格,120~200ms)
♦ QT 間距:< 2 大格(400ms)
♦ RR 間距:3~5 大格(600~1000ms)
♦ P 波:寬 < 3 小格(120ms)、高(深)< 2.5 小格(2.5mm)
♦ Q 波:寬 < 1 小格(40ms)、深< 2 小格(2mm)
♦ QRS 波:< 3 小格(120ms)

♦ 心臟左方:I、aVL 右心房

♦ 心臟下方:II、III、aVF
♦ 右 心 房:aVR

♦ LV 側壁+LV 前壁:V5、V6 心臟
左方
♦ LV 前壁+心中隔 :V3、V4
心臟
♦ 右 心 室:V1、V2 下方

心軸 (-30~+90);過渡點 ( V3→V4)
♦ 心軸右偏(RAD):I (+)、aVF(-)(肺栓塞、高瘦者)
♦ 心軸左偏(LAD):I (-)、aVF(+)(傳導障礙)
♦ Clockwise-Rotation:V4→V5、V5→V6
♦ Contra-Clockwise-Rotation:V1→V2、V2→V3
P 波異常
♦ P 波變高、變尖:右心房肥大(三尖瓣狹窄、肺動脈高壓)
♦ P 波變寬、分岔:左心房肥大(二尖瓣狹窄)
Q 波異常
♦ 寬>1 小格,深> 2 小格:出現在心肌梗塞處
QRS 波異常
♦ 窄的 QRS 波( < 3 小格):心室上節律(supraventricular rhythms)
♦ 寬的 QRS 波( > 3 小格):心室節律(ventricular rhythms)
心室上節律+束分枝傳導阻斷
ST 段上升異常
♦ 急性心肌損傷、最近的 MI、心包膜炎
T 波倒置異常
♦ 心肌缺血、心室肥大、束分枝傳導障礙、毛地黃治療、WPW 症候群
竇性頻脈(Sinus Tachycardia)
♦ R-R 間距<3 大格(HR>100/min)
竇性緩脈(Sinus Bradycardia)
V1 V6
♦ R-R 間距>5 大格(HR< 60/min)
右心室肥厚(RVH,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 心軸右偏,順時針旋軸
♦ V1:QRS(+),T 波倒置
♦ V6:QRS( -)
左心室肥厚(LVH,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 V5 or V6 的高 R 波+V1 or V2 的深 S 波 )>35mm
♦ I、II、V5、V6 出現 T 波倒置 V1 V6
♦ 可能出現心軸左偏
右心房擴大(RAE,right atrial enlargement )
♦ II:P 波前半部高度增加( >3mm)
♦ II:P 波持續時間不變(< 3 小格,120ms)
左心房擴大(LAE,left atrial enlargement )
♦ II :P 波持續時間增長(> 3 小格,120ms)
♦ V1:P 波後半部時間增長(> 1 小格,40ms),向下偏折增大(>1mm)
第 1 級房室阻斷:
♦ 每個 QRS 波之前都有 P 波
♦ PR 間距延長(>1 大格(200mm))
♦ 冠狀動脈疾病、急性風濕熱性心肌炎、
毛地黃中毒、電解質不平衡
第 2 級房室阻斷 (Mobiz - type 1)
♦ Wenckebach type
♦ PR 間距越來越長
♦ QRS 波有些遺漏不見
第 2 級房室阻斷( Mobiz - type 2)
♦ PR 間距固定
♦ QRS 波有些遺漏不見

第 3 級房室阻斷:
♦ P 波(快)、QRS 波(慢)都固定出現
,但房室解離,各跳各的

RBBB(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 QRS>3 小格(120ms)
♦ V1:RSR’,T 波倒置
♦ V6:S 波變寬、變深

LBBB(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 QRS>3 小格(120ms),Q 波消失
♦ V6:M 形波,T 波倒置
♦ V1:W 形波(但少見)
APC、JPC(心室上期外收縮)
♦ P 波消失 or 形狀異常
♦ QRS 波提早出現
VPC(心室期外收縮)
♦ P 波消失,但下一個 P 波會依預期位置出現
♦ QRS 波變寬、且形狀異常
♦ T 波形狀異常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 心房=250~350/min
♦ P 波呈鋸齒狀
♦ P 波:QRS 波=2:1 或 3:1 或 4:1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 Lead II
♦ P 波消失,基準線不規則
♦ QRS 波形狀正常,但速率不規則
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s)
♦ HR=120~250/min
♦ P 波消失
♦ QRS 波形變寬,形狀異常
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QRS 波形無法辨認
♦ EKG 非常混亂
陣發性心室上頻脈 (PSVT)
♦ HR=150~250/min,規則
♦ 可能出現反相 P 波
♦ 頸動脈按摩可能使其終

Torsades de Pointes
♦ ORS 不斷改變電軸及高度,
看起來向是繞著基準線轉
WPW 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 PR 間距變小
♦ QRS 波變寬
♦ V3、V4 出現 δ 波
Pacemaker EKG:刺激右 心室
♦ QRS 波變寬
♦ QRS 波前有一短的刺狀 波
高血鉀(Hyperkalemia)
♦ T 波高尖
♦ ST 段消失
低血鉀(Hypokalemia)
♦ T 波平坦
♦ U 波出現(T 波後的隆起)
高血鈣:QT 間距縮短
低血鈣:QT 間距延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