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104 年度中程個案計畫書(第一年)

審議編號:104-1406-02-04-02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資源部水保及地礦署)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 2 期(1/4)

計畫全程:104 年 1 月至 107 年 12 月

103 年 3 月

1
目 錄

壹、 計畫緣起 5
一、 政策依據 5
二、 擬解決問題之釐清 6
三、 目前環境需求分析與未來環境預測說明 7
四、 本計畫在機關施政項目中的定位,可發揮之加值或槓桿效果 8
五、 執行與不執行本計畫對國家安全、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之影響
說明 8

貳、 計畫目標 10
一、 目標說明 10
二、 達成目標之限制、執行時可能遭遇之困難、瓶頸與解決的方式或
對策(可用 SWOT 分析、PDCA 循環或其他方法描述) 15
三、 目標實現時間規劃 19

參、 前期或相關計畫之過去成果、績效及決算情形 20
一、 前期或相關綱要計畫報告及績效如下 20

肆、 執行策略及方法 35
一、 主要工作項目 35
二、 分年執行策略 41

伍、 預期效益及主要績效指標(KPI) 44
一、 預期效益 44
二、 主要績效指標 45
三、 評估方法 47

陸、 有關機關配合事項及其他相關聯但無合作之計畫 48
柒、 就涉及公共政策事項,是否適時納入民眾參與機制之說明 48
捌、 其他補充資料 48

2
圖 目 錄
圖 1 本計畫擬解決之問題魚骨狀圖 7
圖 2 全台活動斷層分布圖 12
圖 3 位於人口密集區附近的活動斷層位置圖 14
圖 4 本計畫之目標魚骨狀圖 15

圖 5 生長斷層之數值模擬結果與剪切帶位置之評估 23
圖 6 本計畫完成之線型判釋成果 24
圖 7 梅山斷層以地下剖面評估斷層參數(好收場址) 25
圖 8 本區域之地質圖及 0327 地震及 0602 地震之主震及餘震震央分布圖 25
圖 9 利用 GPS 移動站及連續站資料解得之同震時期水平位移分布圖 26
圖 10 利用地電阻探勘研判地下構造形貌(引自葛岳淵,2010) 35
圖 11 利用淺層震測及鑽井,綜合研判斷層帶位置與範圍 35
圖 12 無人飛行載具之三維地形及特徵的側視 37
圖 13 地面上所拍攝之相片所建置之擬真地形三維側視 37
圖 14 新城斷層槽溝挖掘之成果,可以用以評估斷層的變形行為 38
圖 15 利用斷層的古地震紀錄,評估斷層之重要參數 38
圖 16 利用鑽井柵狀剖面評估斷層抬升速率 39
圖 17 長期滑移速率(紅色線)和短期滑移速率(藍色線)之比對 39
圖 18 構造變形模擬,此法可同時求取剖面中多條斷層之長期滑移速率 40

3
表 目 錄
表 1 經過人口密集區或震央位置鄰近人口密集區的重要活動斷層 13
表 2 本計畫優劣勢分析表(SWOT) 17
表 3 本計畫策略分析表(SWOT) 18
表 4 本計畫分項目標實現時間規畫表 19
表 5 本計畫前期計畫之達成情形與預算情況總表 27
表 6 前期計畫之績效指標與達成情形 30
表 7 前期計畫之計畫目標達成情形 31
表 8 分項目標之執行策略說明表 41
表 9 重要活動斷層目前長期滑移速率的調查現況 43
表 10 本計畫主要績效指標表 46
表 11 本計畫分項目標之評估方法 47

4
壹、計畫緣起

一、 政策依據:

1.10VISION-20110503010100; 黃金十年國家願景 1.1 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政策


綱領及行動計畫。
2.STWB-95120602000000;二、重視環境保護,追求永續發展
3.NSTP-20090306010300;(三)研擬颱洪乾旱及大規模地震之減災策略:研擬兼
顧水資源管理、坡地災害防治、降低都市與河川淹水災害之綜合流域治
理與防減策略,以及研擬大規模都會區地震減災策略。
4.NSTP-20090306010200;(二)提升颱洪、乾旱、地震災害監測與預警技術:強
化氣象、水文、海象與地質環境之監測技術,精進颱風、豪雨、淹水與坡
地災害之預警與災害潛勢推估技術,以及推動強震即時警報之研發與應
用。
5.NSTP-20050405020000;(二)環境科技與永續發展
上次政策依據與本計畫之關聯性如以下說明:

我國位處於板塊碰撞之邊界,國土中有許多斷層分布,如「氣候變遷調適政
策綱領」計畫中,第 3 章「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指出我國具有「台灣本島位
於太平洋東緣,有北迴歸線通過,本島山多平原少,屬於高山型島嶼,地質年代
年輕而地形起伏大。受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運動影響,台灣地震頻繁,
斷層分布全台各地,地質特性脆弱。」之挑戰。該計畫 3.2.1 節指出我國台灣同
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與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為 73%,而暴露
於兩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與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為 99%,屬於全世界災
害高風險的區域。 因此政府實必需有嶄新的思維與明確的行動才能面對這些即
將面臨到的環境變遷課題。在追求永續發展方面,大規模地震絕大多數的發生都
與活動斷層活動有關,因此,政府亦必須針對斷層的特性進行了解,方能對於達
成永續發展、地震防、減災之策略。

然而,中央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本所)為全國主管地質資訊的主要單位,依
據法規及職掌從事「地質災害調查及應用」
。本所有責任對活動斷層進行調查及
觀測,提供明確資訊,以達預警及防災的目標。本計畫則以重要活動斷層之調查
為主要調查目標,以暴露在斷層活動威脅下的人口密集區為主要調查區域;以斷

5
層明確的位置、構造形貌、斷層活動的特性為主要研究目標,因此本計畫即依據
此一政策綱領及行動計畫及相關會議決議,實際投入資源與人力,期能取得關鍵
之斷層資訊。

同時黃金十年願景五:永續環境願景中,施政主軸 3 中第 3.推動整體性治
山防洪及災害潛勢區劃設,以減輕天災之威脅;5.強化複合性災害預警監測及疏
散撤離能量。本計畫中亦以此為目標,將以斷層位置與斷層帶變形資料之調查成
果實際應用於地質敏感區之劃定,而斷層參數資料求取之結果,則投入強化複合
性災害預警監測。

二、擬解決問題之釐清:

我國位處於板塊交界之位置,長久以來存在許多地震現象導致之災害問題,
921 地震後,本所陸續提出活動斷層調查的計畫,斷層位置之資訊已由原來對活
動斷層位置的普查而至精查,由斷層性質的調查而至活動性質的調查,由斷層地
表地質調查而至斷層帶地下構造調查,出版的圖幅亦由小比例尺斷層分布圖(五
十萬分之一)提至斷層條帶地質圖(二萬五千分之一),部分斷層並已精進至斷層
精確位置分布圖(五千分之一),逐步健全對國土的細部認知,進而實際應用於土
地之利用與管理。

現今,雖大部分之斷層位置精確度的大幅提升,成果已落實於清查鄰近活動
斷層重要建築物及設施之清查上,但在地質敏感區之劃定上,需更精細之斷層位
置資訊,為本計畫此階段亟欲釐清之問題。

此外,斷層重要參數的調查上,受限於調查條件等主、客觀因素,長期滑移
速率和再現週期等參數的進展仍有限,目前 17 條重要活動斷層中,在長期垂直
變動速率方面,目前尚有湖口斷層、三義斷層、屯子腳斷層尚未求得長期垂直變
動速率,非重要活動斷層的 16 條斷層中,更有 10 條活動斷層尚未取得長期垂
直變動速率。在斷層活動再現周期方面,目前 17 條重要活動斷層中,僅有車籠
埔斷層、新城斷層與新化斷層求得斷層再現周期,尚有 14 條斷層缺乏再現周期
之地質證據,因此用以評估斷層活動潛勢的斷層參數資料仍有欠缺。

再者,經過了前期(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計畫之研究,即將完成

6
全台 33 條活動斷層沿線高精度數值地形(光達 Lidar)資料的構造地形判釋。其中
高精度數值地形(光達 Lidar)資料的構造地形判釋結果,雖已提供全台活動斷層
構造地形特徵與位置,但在缺乏近斷層之地形地貌情形下,對於斷層近期活動所
造成的細微地形特徵亦有誤判,若再佐以新興且高精度的無人載具攝製近斷層
影像資料,則更可以判斷斷層、褶皺等新期構造的活動狀況。

地表變形特性研究方面,前期計畫即將完成正移斷層、逆移斷層、橫移斷層
等不同斷層型態的近地表變形特性研究,已建立初步斷層活動時近地表變形之
初步模式,但由於此類型之模式分析,急需如覆土層厚度、基盤深度、變形帶寬
度等、斷層帶幾何形貌等不同的條件因子加以驗證評估。若能利用運用淺層鑽探、
地電阻探勘、淺層震測與透地雷達等調查方法,即可增加前述變形特性研究成果
之可信程度,更可加強對於斷層位置之評估準確度。

圖 1 本計畫擬解決之問題魚骨狀圖。

三、目前環境需求與未來環境預測說明

臺灣地處板塊碰撞邊界,斷層多且地震頻繁,由歷史紀錄顯示斷層的活動常
引發災害性的地震。在此一地體架構下,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在可預見的將來
亦是如此,而都市化程度的日益升高,未來因斷層活動所引致的災損可能更為嚴
重。因此,進行活動斷層調查與觀測,針對重要活動斷層的構造特性進行分析就
顯得非常的急迫與重要。

近年來天災地變不斷,規模和頻度都超乎想像,檢討起來,除了自然的因素
外,一個重要的人為原因是人與自然爭地,人類居住在不適合居住的地質脆弱的
7
地區,也因而一再上演慘痛的事件。植基於此,本所除提出地質法作為地質調查
之法源依據外,以「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健全地質調查制度,有效管理國土地質
資料,建立國土環境變遷及土地資源管理之基本地質資訊,以提醒政府單位與國
人重視自身居所及工作環境的安全。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為地質敏感區之一種,
亟需斷層錯移時地表可能變形範圍之相關科學資料支持,並將地質資訊落實應
用在工程建設方面。

目前本計畫所處的背景有四:(1)地質法子法相關活動斷層敏感區範圍劃定
所需的基礎研究資料急待補強(2)欠缺活動斷層沿線近斷層高精度影像攝製與分
析(3)活動斷層之長期滑移速率及再現周期等重要參數仍有所不足,尚須持續相
關之調查研究(4)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決議要求本所公布已調查之資料,須持續整
合並公開活動斷層資訊。

四、本計畫在機關施政項目之定位,可發擇之加值或槓桿效果

本所為全國主管地質資訊的唯一單位,依據法規及職掌從事「地質災害調查
及應用」
。本所有責任對活動斷層進行調查及觀測,提供明確資訊,以達預警及
防災的目標。本所活動斷層計畫分為活動斷層調查與觀測二大部份。本計畫著重
在活動斷層之調查,配合觀測計畫成果,可提供重要活動斷層參數,進而評估斷
層活動潛勢。調查與觀測所得基礎資料,及斷層活動潛勢研判分析,可供中央及
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值作災害潛勢的評估分析與災損的分析。上述調查資料及分
析成果,與加值後的衍生資訊,皆可作為國土規劃與災害防救的重要參據。此外,
本計畫所產製之資料將應用於地質敏感區之劃定參考,而依地質法之規定,地質
敏感區之資料將應用於國土資訊之建立、提供,更進而提供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應將地質敏感區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
保育及資源開發之參據。

五、 執行與不執行本計畫對國家安全、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之影響說明。

本計畫如不執行,將欠缺活動斷層敏感區劃定之基礎資料,劃定地質敏感區
之時程勢必耽擱。重要活動斷層之參數亦無法持續獲得,缺乏之斷層參數無法補
齊,用以評估地震潛勢之重要資料,將僅止於此。又,本計畫亦有進行長期跨斷

8
層高精度水準觀測,此工作亦必須中止,連帶著斷層活動潛勢也不能合理評估,
活動斷層致災之高危險區域亦無從得知,後端的災害潛勢亦無法進行分析與因
應。

因此,本計畫如不執行,除無法持續取得國土資訊外,更衍伸影響到國家安
全與社會經濟,依集集地震之例,若斷層活動引發地震,勢必將造成數以億計之
災損。

9
貳、 計畫目標

一、 目標說明

本計畫重點為進行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重要活動斷層的定義
(界定)各有不同,如由地震災害的輕重來定義,則指引發地震可能造成重大傷亡
的斷層。斷層活動時造成重大傷亡的主要區域:(一)鄰近斷層地表錯移位置(斷層
跡)或斷層尖端附近的主要變形區,(二)位在震央附近的區域。就第一點而言,經
過科學的驗證,活動斷層往往有在同一位置附近重覆活動的特性,而斷層錯動的
強大破壞力,在 921 地震時,車籠埔斷層沿線所有建築物無一倖免得到證實,目
前尚無任何結構技術能抗衡大地震時斷層錯動所造成的破壞,由各種發生的案
例來看,斷層沿線無疑是災損相較嚴重區域;就第二點而言,震央位於人口密集
區的地震,是各先進國家專家學者最為擔心的,因鄰近震央區域附近災損會相當
的嚴重。因此,針對具有這些條件的活動斷層,對其構造特性進行調查研究是防、
減災的關鍵課題。

目前本所最新調查成果顯示第一類的活動斷層計 20 條,第二類活動斷層計
13 條,總計 33 條活動斷層(圖 2)。本計畫所謂之重要活動斷層,係指活動斷層
位置經過人口密集區附近或其活動時引發地表的可能震央位置位在人口密集地
區附近,此處人口密集地區暫以每平方公里 1000 人以上來界定。目前符合上述
定義的活動斷層計 16 條(表 1,圖 3):山腳斷層、湖口斷層、新竹斷層、新城斷
層、三義斷層、大甲斷層、屯子腳斷層、彰化斷層、車籠埔斷層、梅山斷層、新
化斷層、後甲里斷層、小崗山、旗山斷層、米崙斷層、利吉斷層。另外考量重要
設施,亦將鄰近核能電廠之恆春斷層列入,共計 17 條。

對於上述 17 條斷層,本計畫提出以下 4 點目標,並整合目標如圖 4 所示:

1. 調查活動斷層近地表構造特性

說明:運用淺層鑽探、地電阻探勘、淺層震測與透地雷達等調查方法,瞭
解活動斷層在近地表區域的變形分布與範圍,以得到劃設活動斷層敏感
區的基礎資料。

2. 攝製與分析近斷層高精度影像

10
說明:藉由新興且高精度的無人載具攝製近斷層影像資料,記錄近斷層
之地形地貌情形,並判釋斷層近期活動所造成的細微地形特徵並與其他
地形資料比對,研究斷層、褶皺等新期構造的活動狀況。此目標為取得
高精度斷層沿線的近斷層影像資料,以研判精確的斷層位置,前期計畫
已進行建議應加入光達技術之高精度構造地形的分析與判釋。

3. 分析與評估斷層滑移特性

說明:利用區域地質構造、鑽探岩心、定年、地表變形觀測、槽構開挖等
資料,進行斷層之長期變動速率及斷層位置評估,以重要活動斷層為優
先,求取斷層參數,提供斷層活動潛勢評估。

4. 彙整與加值應用活動斷層資料

說明:進行地表變形觀測、斷層帶地下地質鑽探及定年分析,並精查斷
層位置,彙整地震地質調查資料,在網路上公開活動斷層相關調查資訊,
除符合立法院要求公布地質資訊之要求,也方便民眾於網路直接查詢獲
取相關資訊,預計每年於網路上公開最新整合的地質成果。

此外,考量性別平等乃 APEC 與國際發展趨勢,因此,本計畫部份與與學


界或業界合作項目,將儘量要求執行單位配合政府政策,考量不同性別之性別差
異管理,力行友善職場計畫,並編列性別預算,加強宣導與推廣,並進行性別比
例之分析,建立友善環境,彰顯兩性平等之政策。

本計畫主要的性別目標有 2:1.產學合作,本計畫將儘力促請受委託辦理之
學界,加強宣導與推廣,鼓勵兩性參與本計畫:由於本學科向來以男性參與度較
高,因此將特別促請學界加強宣導,鼓勵女性參與,以打破性別限制之刻板印象。
2.本計畫將秉持行政院性平政策綱領之要求,執行友善職場工作方案,並於合約
中明定執行單位、委辦研究辦理單位或是外包人員,配合政府之性別平等政策,
建構兩性平等的工作環境。

11
圖 2 全台活動斷層分布圖。

12
表 1 經過人口密集區或震央位置鄰近人口密集區的重要活動斷層
斷層(斷層型態) 斷層跡經過的人口密 震央鄰近的人口密集區
集區

1 山腳斷層(正斷層) 台北市、台北縣 台北市、台北縣

2 湖口斷層(逆斷層) 新竹縣 新竹縣市、新竹科學園


3 新竹斷層(逆斷層) 新竹市 新竹科學園區

4 新城斷層(逆斷層) 新竹科學園區 新竹縣

5 三義斷層(逆斷層) 苗栗縣、台中縣 台中縣

6 大甲斷層(逆斷層) 台中縣 台中縣、台中市

7 屯子腳 斷層 ( 橫移斷 苗栗縣、台中縣 苗栗縣、台中縣


層)

8 彰化斷層(逆斷層) 台中縣、南投縣 台中市、南投縣市

9 車籠埔斷層(逆斷層) 台中縣市 台中縣、南投縣

10 梅山斷層(橫移斷層) 嘉義縣 嘉義縣

11 新化斷層(橫移斷層) 台南縣市 台南縣市

12 後甲里斷層(逆斷層) 台南縣市 台南縣市

13 小崗山斷層(逆斷層) 高雄縣 高雄縣

14 旗山斷層(逆斷層) 高雄縣市 高雄縣

15 米崙斷層(橫移斷層) 花蓮市 花蓮市

16 利吉斷層(逆斷層) 台東縣市 台東縣市

17 恆春斷層(逆斷層) 屏東縣 屏東縣

註:黃色係屬百餘年來伴生災害性地震發生之地震斷層。

13
圖 3 位於人口密集區附近的活動斷層位置圖。黃色區域為人口密度大於 1000 人
/平方公里(依據網路查詢內政部 98 年度人口統計資料繪製)。

14
圖 4 本計畫之目標魚骨狀圖

二、 達成目標之限制、執行時可能遭遇之困難、瓶頸與解決的方式或對策(可
用 SWOT 分析、PDCA 循環或其他方法描述)。

在過去活動斷層的相關研究發展過程中,在既有基礎資訊狀況、開發技術能
力、天然環境發展條件、法規現況等各方面,或有不足或具有主領地位的關鍵優
勢,在此,本計畫擬依據前述之背景敘述,運用優劣勢分析(SWOT 分析),探討
此地區在發展上之優劣勢等內部條件,以及外部環境之機會、威脅因子,做為未
來發展構想與策略研擬之重要依據,經整理分析後各因子整理如表 2 及表 3:

(一)優勢(Strength)

1. 研究人員已具基礎,概況明確:自 921 地震之後,我國快速累計研究與調


查人力,並涉獵外國技術,佐以對我國地質背景、特性與概況已有了解,
有助於調查成果之取得。

2. 觀測技術與硬體均已建構,經費節省資料充足:我國之地震觀測網密度世
界第一,可提供地震地質研究所需之詳盡地震觀測背景資料。

3. 地質背景有利調查:我國地表變形速率大,為進行地表變形觀測之有利條
件。

4. 現行觀測架構運作流暢,已具根基:我國已設置完善的活動斷層觀測網並
15
持續監測中,提供重要活動斷層的基礎分析資訊。

5. 起步雖晚,進步快速:我國活動斷層起步雖晚,但十年的研究成果,已提
供與美日先進國家相近比例尺的斷層條帶地質圖,奠下良好的基礎。

6. 高精度地形資料已備,有利分析:我國除具備光達分析技術及資料外,並
已分析完成高精度近斷層構造地形分析,已具有精確的地形判釋資料。

7. 宣導有成,民意支持:我國在長年的推廣與宣導下,民眾對於活動斷層已
有初步了解,進而逐漸支持對於活動斷層進一步的了解。

8. 地質法已通過,已有法規為依據:我國在地質法通過後,地質調查視必要
性,已有法規為依據,減少地質調查時所需面臨之阻礙。

(二)劣勢(Weakness)

1. 人力欠缺,團隊難以擴充:專業調查人力欠缺,雖已具基本架構,但在團
隊人力無法增加之情況下,產能與動能有限,雖前期計畫審查委員建議增
加人力,惟政府面臨人事精簡,難以請增員額。

2. 自然背景限制:活動斷層調查常受限於野外露頭及調查施測條件,對於斷
層精確定位有其困難性。

3. 技術限制,部分研究已達瓶頸:盲斷層研究受限現有的方法與技術,斷層
位置及相關性質難以掌握,多淪為模式推測。

4. 經費漸減,執行困難日增:但在國家財政的困境下,通盤環境無法大幅改
變,計畫經費在逐年刪減的情況,已早日訂下計畫目標值之狀況下,常影
響求得資料之品質,甚而影響計畫之執行。

(三)機會(Opportunity)

1. 具備基礎,突破有望:我國擁有完善地震觀測網及活動斷層觀測網,對於
地殼變形的相關研究有極大之發展空間。

2. 斷層活動頻仍,國人重視:311 東日本大地震致使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地質
與核能安全,近年來的斷層活動所引致的地震災害更多次引起國人恐慌,
我國前一年度(102 年度)多次發生本島內規模 6 以上的地震,雖造成國人
生命財產的損失,但更加促使國人重視活動斷層相關議題。
16
3. 技術精進,稱勢突破:新興的調查與分析技術日增,雖部分之調查與研究
仍屬開發階段,但隨資料之逐步取得,勢可取得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4. 地質法通過,效益醞釀發酵:地質法已通過,其帶來效益尚無法完全預期,
地質法除有周知地質資訊外,更有收集地質資料之權,所收集之地質資料,
除原本之研究資料外,亦將新增許多工程地質探勘詳細資料,具有拓展視
野之效。

(四)威脅(Threat)

1. 地質環境具災害風險:台灣位在板塊碰撞邊界,地殼變形速率非常高,斷
層的再現週期可能很短。目前第一類和第二類的活動斷層計 33 條。這些
活動斷層未來必定再度活動引發地震造成災害。

2. 土地利用,寸土寸金:我國地小而民稠,扣除高山以外,所能用土地已無
多,這些土地又可能位於活動斷層影響之範圍,勢必衝擊土地所有人權益。

表 2 本計畫優劣勢分析表(SWOT)
優勢(Strength) 劣勢(Weakness)
1. 研究人員已具基礎,概況明確。 1. 人力欠缺,團隊難以擴充。
2. 觀測技術與硬體均已建構,經費 2. 自然背景限制。
節省資料充足。 3. 技術限制,部分研究已達瓶頸。
3. 地質背景有利調查。 4. 經費漸減,執行困難日增。
4. 現行觀測架構運作流暢,已具根
基。
5. 起步雖晚,進步快速。
6. 高精度地形資料已備,有利分析。
7. 宣導有成,民意支持。
8. 地質法已通過,已有法規為依據。

機會(Opportunities) 威脅(Threats)
1. 具備基礎,突破有望。 1. 地質環境具災害風險。
2. 斷層活動頻仍,國人重視。 2. 土地利用,寸土寸金。
3. 技術精進,稱勢突破。
4. 地質法通過,效益醞釀發酵。

17
表 3 本計畫策略分析表(SWOT)
SO 策略(強化優勢、利用機會) WO 策略(減少劣勢、利用機會)
SO1:投入既有人力、設備、資源優 WO1:整合人力資源,利用既有團隊架
勢,除節省經費外,更可整合布局。 構,僅就必要部分補強。
SO2:利用既有資料,針對不足部分 WO2:利用既有地質與觀測資料,評估可
補強,除節省經費外,更可綜整資 行性後,儘量排除自然條件之限制。
料,全面檢討。 WO3:嘗試新技術,補強技術不足之處。
SO3:利用法源、優勢民意,加速調 WO4:整合經費資源,減少不必要開支,
查腳步。 資源集中應用於關鍵問題。

ST 策略(強化優勢、降低威脅) WT 策略(減少劣勢、降低威脅)
ST1:整合調查圖資,劃定地質敏感 WT1:整合人力資源,針對關鍵點補強。
區,減少斷層活動時之災害影響。 WT2:評估既有地質資料,加強地質背景
ST2:加強推廣地質法及其規定,曉 之理解,並以評估風險取代完全釐清,在
予各界,處使民眾降低不安,了解公 現有資源下降低威脅。
開地質資訊之必要。 WT3:加強推廣地質法及其規定,並加強
ST3:整合既有測量資訊,並結合相 土地管理機關對於地質法及其規定之了
關觀測單位,積極研究斷層活動之 解,進而減少民眾不安。
潛勢。

18
三、目標實現時間規劃

本計畫為 4 年期計畫,依計畫書執行期程,針對重要活動斷層擬分年進行
活動斷層近地表構造特性調查、近斷層高精度影像攝製與分析、斷層滑移特性分
析與評估、活動斷層資料彙整與加值應用等工作,相關調查結果除做為應科方案
重點工作之基礎能量外,更應用於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之劃定、斷層活動災害之
預防及地震潛勢之評估。101~104 等 4 年度之工作重點如表 4:

表 4 本計畫分項目標實現時間規畫表
分項
第一年目標 第二年目標 第三年目標 第四年目標 長期目標
目標
分 東部或部分區 分析全台重要活動斷層
北部重要活動 中部重要活動 南部重要活動
項 域重要活動斷 之近地表變形特性情
斷層(1-2 條) 斷層(1-2 條) 斷層(1-2 條)
目 層(1-2 條)之斷 況,應用於投入應用於
之斷層近地表 之斷層近地表 之斷層近地表
標 層近地表變形 防災規劃與地質敏感區
變形特性分析 變形特性分析 變形特性分析
一 特性分析 劃定
分 攝製及分析北 攝製及分析中 攝製及分析南 攝製及分析東 建置全台重要活動斷層
項 部重要活動斷 部重要活動斷 部重要活動斷 部或部分區域 高精度地形與影像之斷
目 層(1-2 條)近 層(1-2 條)近 層(1-2 條)近 重要活動斷層 層圖資,投入應用於防
標 斷層高精度影 斷層高精度影 斷層高精度影 (1-2 條)近斷層 災規劃與地質敏感區劃
二 像 像 像 高精度影像 定

以重要活動斷 以重要活動斷 以重要活動斷 以重要活動斷 求得斷層參數資料,完

層優先分析活 層優先分析活 層優先分析活 層優先分析活 成活動斷層參數表,實

動斷層之斷層 動斷層之斷層 動斷層之斷層 動斷層之斷層 際應用於地震潛勢評估

參數(1-2 條) 參數(1-2 條) 參數(1-2 條) 參數(1-2 條) 與斷層活動潛勢評估。

進行地表變形 進行地表變形 進行地表變形 進行地表變形
觀測、斷層帶 觀測、斷層帶 觀測、斷層帶 觀測、斷層帶

地下地質鑽探 地下地質鑽探 地下地質鑽探 地下地質鑽探 結合歷年之斷層調查資

及定年分析, 及定年分析, 及定年分析, 及定年分析, 料與本計畫 1 期之調查

並精查斷層位 並精查斷層位 並精查斷層位 並精查斷層位 成果,建置台灣活動斷

置,持續彙整 置,持續彙整 置,持續彙整 置,持續彙整 層資料庫。

及建置地震地 及建置地震地 及建置地震地 及建置地震地
質調查資料。 質調查資料。 質調查資料。 質調查資料。

19
參、 前期或相關計畫之過去成果、績效及決算情形:

一、前期或相關綱要計畫報告及績效如下

98-1406-02-05-04 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 (3/4)

99-1406-02-05-06 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 (4/4)

100-1406-02-04-05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 (1/4)

101-1406-02-05-05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 (2/4)

102-1406-02-05-04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 (3/4)

103-1406-02-05-04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 (4/4) (執行中)

本計畫之「前期計畫」
,包括 96-99 年執行的「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
計畫及 100~103 年度現正執行之「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計畫。其
中,
「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計畫主要進行斷層帶地質精查與地下構造研
究,計算斷層長期滑移速率與再現週期,進行地變動潛勢分析,作為研判斷層活
動潛勢的依據。此計畫主要貢獻,在測繪防災基本圖供防減災之用,已修定 33
條活動斷層條帶地質圖,並出版斷層說明書供大眾參考,並已完成台灣西南部、
北部、中部、東部與南部的活動斷層條帶地質圖說明書。100~103 年度之「重要
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計畫,此計畫雖仍在進行中,但已完成正移斷層、
逆移斷層、橫移斷層等不同斷層型態的近地表變形特性之初步評估;台 33 條活
動斷層中之 24 條活動斷層之高精度斷層沿線的構造地形判釋分析;求得 4 條重
要活動斷層之長期抬升速率;1 條活動斷層之再現周期,同時並已完成完成鄰近
活動斷層重大建設及公共工程等清查,以供各單位防災參考;並已將專案報告提
送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更新活動斷層參數資料,供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及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供做地震風險評估使用。並與
考古團隊合作,於基隆和平島進行古海嘯調查工作,報導西元 1867 年 12 月 18
日基隆海嘯事件海嘯事件之地質證據。

以下將分別以科技基礎研究、科技整合創新、科技政策管理、環境安全永續、
產業經濟發展、民生社會發展等 6 個面向加以說明前期綱要計畫之執行績效,

20
並詳如表 4~7 所示:

1. 科技基礎研究

(1)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計畫自 100 年執行至今累計共發表


中英期刊論文 81 篇,中英研討會或研究報告 136 篇,總計 217 篇,其中
25 篇為 SCI 文章。內容介紹近年來創新之研究方法,求得之調查成果,
並深入探討許多地震地質調查的想法與解釋,有助於提升整體調查研究
水準,已優於原預計(預計 4 年達 160 篇以上)。
(2) 「重要活動斷層構造特性調查研究」計畫完成斷層活動特性分析與評估、
活動斷層近地表變形特性研究及近斷層高精度地形資料之判釋與分析,
活動斷層補充地質調查案成果報告書、地質敏感區劃定的規劃與研究—
以車籠埔斷層帶及新竹斷層為例,臺灣中部雪山山脈白冷層初探等成果
報告等…,共計已完成 17 份技術報告,優於原預計(預計 4 年達 12 份以
上) 可提升政府機關對於活動斷層特性之了解,可供政府機關規劃相關重
大建設之參考。
(3) 持續進行國土地變動的觀測工作,即時提供全台 73 個固定站,進行 8 個
地區的 GPS 監測網(臺北、桃竹苗、中部、嘉南、高屏、恆春半島、花
東、宜蘭)
,並協助完成 11 站之 GPS 固定站(連續觀測站)建置,持續收集
地表位移之觀測資料,以了解鄰近斷層區域近期的大地變形情況。
(4) 活動斷層近地表變形特性的研究已分別以山腳斷層、車籠埔斷層與新城
斷層,米崙斷層與新化斷層為例,完成正移斷層(圖 5)、逆移斷層、橫移
斷層等不同斷層型態的近地表變形特性研究之第一階段評估。第 4 年將
針對各種不同斷層型態之斷層進行整合分析與總結。
(5) 近斷層高精度地形資料之判釋與分析之研究利用目前已有 LiDAR 數值地
形模型資料基礎進行活動斷層及鄰近區域之構造地形分析(圖 6)。已進行
台灣中部、南部、東部及北部大部分區域之活動斷層分析,包含車籠埔斷
層、梅山斷層、大尖山斷層、觸口斷層、三義斷層南段、大甲斷層、鐵砧
山斷層、屯子腳斷層、彰化斷層等…,一共 24 條活動斷層之構造地形分
析、構造線形位置數化,並藉以編修活動斷層之條帶地質圖。完成:(1)運
用 LiDAR 所呈現之原始地形資料來製作及呈現三維地形影像。(2)運用
21
LiDAR 資料來研判構造活動產生之線形位置、地形異常與可能之構造活
動性。(3)將過去調查成果、地質圖資料套疊投影於其上比對分析,編修現
有之活動斷層與構造線形位置。(4)依據 LiDAR 資料進行活動斷層沿線附
近二萬五千分之一局部編修後之條帶地質圖三維紅青立體數值影像圖製
作,第 4 年將針對剩餘之活動斷層進行調查分析。
(6) 斷層活動特性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已針對三義斷層、梅山斷層、新化斷層、
米崙斷層與旗山斷層的「斷層活動特性分析與評估」
,以及新城斷層、新
化斷層、米崙斷層、新竹斷層、山腳斷層北段大甲斷層之「活動斷層的精
確位置」調查,並已求取梅山斷層(圖 7)、新化斷層、米崙斷層與旗山斷
層的斷層長期抬升速率。
(7) 活動斷層資料建置與展示計畫中,已針對旗山斷層、車籠埔斷層、池上斷
層、鹿野斷層及大尖山斷層之調查成果可應用於地質敏感區之劃定。
(8) 更新活動斷層參數資料,供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
心及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供做地震風險評估使用。
(9) 本計畫與考古團隊合作,於基隆和平島進行古海嘯調查工作,由考古探坑
中發現與現生海嘯沉積物岩相特徵非常類似的沉積物,藉由碳十四定年
與文化遺物鑑識的成果,指示該沉積物極有可能為西元 1867 年 12 月 18
日基隆海嘯事件時,所形成的海嘯沉積物,為國際首次報導該次海嘯事件
之地質證據。
(10) 完成 102 年 3 月 27 日及 6 月 2 日 2 次地震之地震報告(圖 8~圖 9),提送
本報告至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國家災害防救
科技中心,經濟部水利署,南投縣政府作為防救災之相關應用,並於網路
公開相關資料。
(11) 完成核四地質調查安全評估報告,核四廠為我國未來最重要的經濟建設
之一,其經濟效益在千億元台幣以上,本計畫就該案之歷年與近期調查結
果提供綜論與建議,影響範圍泛及全民,此災害防治的潛藏經濟價值難以
正向估算。
(12) 前期計畫至今之目標達成情形、調查成果概要與預、決算執行情況如表
5~表 7 所示。

22
圖 5 生長斷層之數值模擬結果與剪切帶位置之評估

23
圖 6 前期計畫完成之線型判釋成果

24
圖 7 梅山斷層以地下剖面評估斷層參數(好收場址)。

圖 8 本區域之地質圖及 0327 地震及 0602 地震之主震及餘震震央分布圖。

25
圖 9 利用 GPS 移動站及連續站資料解得之同震時期水平位移分布圖。

26
表 5 本計畫前期計畫之達成情形與預算情況總表。
計 畫 目 現況缺口
總 目 標 100 年度 101 年度 102 年度 103 年度

確定不同斷 4 年完成正移 以車籠埔斷層為主 以山腳斷層為研究 以米崙斷層為主,新 綜整前 3 年之調查 本計畫在 101 年度
層型態錯動 斷層、逆移斷 與新城斷層為輔完 目標完成正斷層近 化斷層為輔完成橫移 成果,並視資料缺 前與原規劃相近,因
時地表可能 層、橫移斷層 成逆斷層近地表變 地表變形特性評估 斷層近地表變形特性 乏者加強研究,以 此無缺口產生。其後
影響的範圍 等不同斷層 形特性評估 評估 瞭解斷層在近地表 年度因經費刪減,致
型態的近地 區域的變行形為、 使實驗組數減少,並
表變形特性 破壞模式及災害範 且 原 規 劃 現 地 採 樣
研究 圍。 之補強驗證亦無法
進行,。
原估經費 預算 4,000 千元 預算 4,100 千元 預算 3,895 千元 預算 3,400 千元
4,000 千元 決算 3,956 千元 決算 4,097 千元 決算 3,800 千元 執行中
取 得 高 精 度 4 年至少完成 完成全台 33 條活 完成台灣南部區域 進行台灣中部區域的 利 用 目 前 已 有 本案於經費刪減後,
斷 層 沿 線 的 28 條活動斷 動斷層,全島 5 公 的九芎坑、木屐寮、 車籠埔斷層、梅山斷 LiDAR 數值地形模 取 消 原 規 劃 就 必 要
構造地形的 層 光 達 尺解析度之數值地 六甲、新化、後甲 層、大尖山斷層、觸 型資料進行至少 6 地區補充實測 Lidar
精確位置 (LiDAR) 資 料 形構造地形分析與 里、左鎮、小崗山、 口斷層、三義斷層南 條活動斷層之構造 資料之調查項目,僅
構造地形分 調查。 旗山及潮州等 9 條 段、大甲斷層、鐵砧 地形分析,並藉以 能 就 現 有 資 料 加 強
析與調查 完成台灣北部山腳 活動斷層之構造地 山斷層、屯子腳斷層、 編修上述 6 條活動 分析。
斷層、東部之瑞穗、 形分析,並藉以編 以及彰化斷層等 9 條 斷 層 之 條 帶 地 質
玉里、池上、利吉及 修上述 9 條活動斷 活動斷層之構造地形 圖。
鹿野等 6 條活動斷 層之條帶地質圖。 分析,並藉以編修上
層 之 光 達 (LiDAR) 述 9 條活動斷層之條
資料構造地形分析 帶地質圖。
與調查。
原估經費 預算 4,500 千元 預算 3,800 千元 預算 3,705 千元 預算 3,300 千元
6,000 千元 決算 4,145 千元 決算 3,800 千元 決算 3,705 千元 執行中
確 定 重 要 活 4 年至少求得 完成新化斷層之斷 完成米崙斷層與旗 完成梅山斷層之斷層 完成 1 條以上活動 本 研 究 需 大 量 之 鑽

27
計 畫 目 現況缺口
總 目 標 100 年度 101 年度 102 年度 103 年度

動斷層之長 8 條重要活 層參數求取,新城 山斷層之斷層參數 參數求取,三義斷層 斷層之斷層參數求 井 與 地 質 調 查 增 加
期滑移速率 動 斷 層 的 長 斷層與新化斷層等 求取,新竹斷層與 之斷層參數評估,山 取,2 條斷層之精確 研 究 成 果 之 可 信 程
與 再 現 週 期 期滑移速率 2 條斷層之精確位 米崙斷層之精確位 腳斷層北段與大甲斷 位置調查 度。但因經費逐年減
之重要參數 置調查 置調查,龍船斷層 層等 2 條斷層之精確 少,因此自計畫第 2
之區域補充調查 位置調查 年起每年之鑽井數
均減少,用以驗證斷
層位置及評估斷層
參數之資料均減少。

原估經費 預算 7,700 千元 預算 7,400 千元 預算 7,125 千元 預算 6,279 千元


9,000 千元 決算 7,630 千元 決算 7,378 千元 決算 7,000 千元 執行中
進行地表變 預計每年於 進行旗山斷層的野 完成車籠埔斷層與 完成鹿野斷層及大尖 進行活動斷層補充 本案地質鑽探部分
形觀測及地 網路上公開 外調查及鑽探調 池上斷層之補充地 山斷層之調查,成果 地質調查。 搭配地質敏感區之
下地質調查, 最新整合的 查;並整合野外地 質鑽探調查,並完 可應用於地質敏感區 持續協助 GPS 固定 劃定進度執行,但因
整合地質資 地質成果 質調查與鑽探之地 成「池上斷層地質 之劃定。 站(連續觀測站)建 經費縮減,原定進度
料並公開活 質構造剖面資料繪 敏感區劃設草案」。 協助完成 3 站 GPS 固 置,並進行 GPS 監 均往後調整 1-2 年,
動斷層相關 製斷層跡位置。 協助完成 5 站 GPS 定站。 測網監測及精密水 調查細項並有所減
資訊 協助完成 3 站 GPS 固定站。 更新活動斷層參數資 準等地表位移之觀 少
固定站。 更新活動斷層參數 料,供國家地震工程 測資料。 因前述年度計畫仍
更新活動斷層參數 資料,供國家地震 研究中心等單位做地 持續更新活動斷層 有缺口,103 年度暫
資料,供國家地震 工程研究中心等單 震風險評估使用。 參數資料,供國家 規劃就三義斷層、九
工程研究中心等單 位做地震風險評估 完成 102 年 3 月 27 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芎坑斷層及新竹斷
位做地震風險評估 使用。 日及 6 月 2 日 2 次地 等單位做地震風險 層之部分區域先行
使用。 於基隆和平島進行 震之地震報告,提送 評估使用。 調查,期能於後期計
完成鄰近活動斷層 古海嘯調查工作, 本報告至行政院災害 如有發生規模 6 以 畫之經費補齊現狀
沿線之臺灣自來水 為國際首次報導該 防救委員會等相關單 上並造成傷亡之地 缺口。
公司等重大建設及 次海嘯事件之地質 位作為防救災之相關 震,將彙整地震報
公共工程等清查, 證據。 應用,並於網路公開 告,並於網路公開
28
計 畫 目 現況缺口
總 目 標 100 年度 101 年度 102 年度 103 年度

以供各單位防災參 相關資料。 資料。
考。 完成核四地質調查安 持續彙整資料,更
全評估報告。 新網站與資料庫提
供各界使用。
原估經費 預算 20,657 預算 18,653 預算 15,839 預算 14,641
27,000 千元 決算 19,543 決算 18,192 決算 15,984 執行中
原 估 每 年 預算 36,857 預算 33,953 預算 30,564 預算 27,420
46,000 千元 決算 35,274 決算 33,467 決算 30,489 執行中
4 年總經費
138,000 千元

29
表 6 前期計畫之績效指標與達成情形

指標 績效預估值(4 年) 達成情形(迄 102 年底) 成效說明

論文 統計發表於國內外重要研討 累計共發表中英期刊論文 81 篇, 內容介紹近年來創新之研究方法,求得


會或期刊之數量,預計 4 年達 研討會或研究報告 136 篇,總計 之調查成果,並深入探討許多地震地質
160 篇以上。 217 篇,其中 25 篇為 SCI 文章, 調查的想法與解釋,有助於提升整體調
已優於計畫預期。 查研究水準。

博碩士 統計本計畫培訓之專業調查 累計已培育 46 名學、碩、博士研 培養大地測量、活動斷層、地震地質、


培育 人力數量,預計 4 年達 40 人 究人員,與 3 員專業調查人力,已 工程地質、構造地形之獨立研究專業人
以上。 優於計畫預期。 才。

技術報 統計本計畫撰寫發表專業研 累計已完成 17 份年度研究成果報 可提升政府機關對於活動斷層特性之


告 究報告數量,預計 4 年達 12 告,已優於計畫預期。 了解,可供政府機關規劃相關重大建設
份以上。 之參考。

辦理技 統計辦理國內與國際研討會 累計已辦理 3 次國際研討會及 2 次 舉辦「2011 臺灣活動斷層與地震災害研


術活動 及其他教育推廣活動之參與 學術討論會,總累計參加人次已超 討會」及「2012 大台北地區防災地質研
人數,4 年預計達 500 人次以 過 1000 人次,已優於計畫預期。 討會」。「米崙斷層槽溝野外討論會」、
上 「米崙斷層槽溝野外討論會」及「基隆
和平島考古探坑海嘯堆積層現地研討」

資訊服 設立專業網站提供服務,統計 累計上網訪客人數已達 154763 人 持續更新台灣活動斷層網頁,提供民眾


務 上網訪客人數,4 年達 40,000 次。 最新的活動斷層調查成果。
人次以上

30
表 7 前期計畫之計畫目標達成情形

目標 目標內容 執行情形(迄 102 年底止)

預計 4 年完成正移斷層、逆移斷層、橫 已完成正移斷層、逆移斷層、橫移斷層等不同斷層型
目標 1:地表變形影響
移斷層等不同斷層型態的近地表變形 態的近地表變形特性研究之第一階段評估。第 4 年將
範圍的評估 特性研究。 針對各種不同斷層型態之斷層進行整合分析與總結。

預計 4 年至少完成 28 條活動斷層,分 已完成 24 條活動斷層光達資料之斷層沿線之構造地


目標 2:取得高精度斷
析可取得之光達攝影像,判釋斷層沿線 形構造地形分析及全島 5 公尺解析度 33 條斷層沿線
層沿線的構造地形 之構造地形。 之構造地形構造地形分析。

預計 4 年至少求得 8 條重要活動斷層 已完成 5 條活動斷層斷層活動特性之分析,6 條活動


目標 3:重要活動斷層
的長期滑移速率。計畫初期為搭配地質 斷層之精確位置調查。
參數 敏感區劃定,改為分別調查活動斷層之
活動特性與精確位置。

進行地表變形觀測及地下地質調查,整 完成 5 條斷層之斷層補充地質調查案
目標 4:整合地質資料
合地質資料並公開活動斷層相關資訊 完成地表變形測量案
進行網頁資料彙整與資料更新

31
2. 科技整合創新

(1) 前期計畫之創新性方面,正移斷層與橫移斷層之近地表變形特性為國際首見
之調查研究,以 LiDAR 高精度地形資料分析構造位置,藉以修正活動斷層資
料,在斷層位置精進調查方面,採用國土測繪中心的 e-GPS 之快速定位方式,
增加斷層位置調查之速率與精準程度,均為具創新之調查與研究方式。
(2) 前期計畫結合考古單位,透過考古研究之資料,進行古海嘯之調查研究,為
國內創新之合作方式,發現極有可能為 1867 年基隆海嘯所造成之沉積物,相
關成果已於本年度陸續發表,屬於具創新性之研究成果,並提供國內對於古
海嘯研究的新觀念與視野。
(3) 除前述 2 點之外,前期計畫大部份的技術都已成熟,惟各學門及應用的技術
都需經綜整研析,始能得到較可信的結論。故計畫的橫向連繫、資料的共同
交流及將來的彙整研判是計畫成功的關鍵處。本計畫透過橫向的工作協調會
來整合,了解各委辦計畫間的成果與遭遇的困難,並邀請相關專業審查委員
提供意見,使計畫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儘可能避開盲點,廣徵意見,以相互
支援,使計畫順利執行。
(4) 在前期計畫之理論基礎及方法方面,本計畫跨多項專業領域,包括地震地質
學(含古地震研究)、工程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含構造剖面分析、運動學分析)、
大地測量學(含精密水準)等,並整合測量、鑽探、探溝、數值模擬等調查成果,
以了解主要重要活動斷層的構造特性。

3. 科技政策管理

(1) 前期計畫進行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報告書草案(引發 921 集集


地震災害,造成 2,400 人以上的死亡及 100 億美元以上有形財物的損失)業經
初審會議審查通過,待送審議大會審議;池上斷層與旗山斷層之活動斷層地
質敏感區亦於劃定的進度當中,此皆為防災地質之重要基本圖資,可提供國
人活動斷層帶兩側危險居住環境之資訊,減少因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財產的損
失。
(2) 重要活動斷層的相關資料無論在重大工程建設(如核電廠、水庫、高速鐵路、
科學園區等)短中長期使用安全評估上,都是非常關鍵的資料,其經濟效益同
活動斷層基礎資料一樣,非以正向估算,本年度本計畫協助經濟部提供核四
32
廠地質安全評估之相關建議,核四廠為我國未來最重要的經濟建設之一,其
經濟效益在千億元台幣以上。
(3) 重要活動斷層的斷層參數以屬於地震風險評估之重要因子,本所更新活動斷
層參數資料,提供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及行政院
災害防救辦公室,進行地震風險評估,可提升地震風險評估之準確性,進而
影響全台地震風險評估結果,影響範圍泛及全民,此災害防治的潛藏經濟價
值難以正向估算。

4. 環境安全永續

(1) 前期計畫將調查成果持續更新台灣活動斷層網頁,本年度並進行重大改版,
透過改版頁面及網站圖台查詢系統提供民眾查詢活動斷層位置,了解土地與
活動斷層之空間位置關係;於網站提供活動斷層之地質資料與訊息,相關法
規與相關查詢方式亦公告於網站之上,並於網頁公開地震調查報告等相關公
開資料,有效提升政府效能。
(2) 本所持續協助內政部辦理申請人查詢土地與活動斷層空間之關係,供其申辦
非都市土地變更或開發使用,並透過網站公開活動斷層資訊,提供民眾查詢
活動斷層資訊,及提供活動斷層知識供民眾了解,在活動斷層相關查詢案件
方面,本年度之辦理查詢總件數達 1,354 件,平均每月辦理之件數約 110-120
件。
(3) 更新活動斷層參數資料,供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及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供做地震風險評估使用。
(4) 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公路總局、南投縣政
府作為地球科學教育、防救災之相關應用。

5. 產業經濟發展

(1) 在人才培育方面,前期計畫共已培育 46 名碩、博士研究人員,與 3 員專業調


查人力,優於原預計(預計 4 年達 40 人以上)。
(2) 舉辦「2011 臺灣活動斷層與地震災害研討會」及「2012 大台北地區防災地質
研討會」。「米崙斷層槽溝野外討論會」、「米崙斷層槽溝野外討論會」及「基

33
隆和平島考古探坑海嘯堆積層現地研討」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舉辦「從
車籠埔斷層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地震」國際研討會。累計已辦理 3 次國
際研討會及 2 次學術討論會,總累計參加人次已超過 1000 人次,已優於計畫
預期(4 年預計達 500 人次以上)。
(3) 法規制度方面,本計畫依據地質法相關規定進行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劃定,
進行車籠埔斷層斷層兩側易受斷層錯動或地表破裂直接影響地區之調查與地
質敏感區劃定,完成「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車籠埔斷層」之劃定計畫書草案
之書、圖文件。
(4) 提供內政部營建署活動斷層資訊,以做為修正「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
範」總編第五點附件一修正規定之內容。

6. 民生社會發展

(1) 前期計畫為執行國家科技發展措施(NSTP-20010300000000)/增進民生福祉與
環 境 生 態 品 質 (NSTP-20010305000000)/ 政 府 防 災 科 技 (NSTP-
20010305020000)/強化防災科技研發(NSTP-20010305020200A1)/活動斷層與
山崩地震災害潛勢調查與監測技術(NSTP-20010305020205B)的政策;亦為執
行環境科技與永續發展(NSTP-20050405020000A1)/ 防災科技之研發與應用
推廣 / 加強對地震、颱風、水災及坡地等災害發生機制及時空變化特性相關
之地球科學調查與研究之政策;前期計畫成果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執行
96-99 年「強化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方案」的一環,目前相關研究成
果及研究方向,亦併入 100-103 年「全國災害管理平台」方案政策的規劃參
考。
(2) 更新版之台灣活動斷層網頁,提供 33 條第一類與第二類活動斷層調查成果
GIS 查詢系統及更加豐富的資料內涵,平均每月約 3000 人次,顯示新版台灣
活動斷層網頁除受一般使用者接受外,所提供之服務亦受資訊展之肯定,本
網站累計上網訪客人數已達 154763 人次,已優於計畫預期(4 年達 40,000 人
次以上)。
(3) 更新臺灣活動斷層調查資料,建置活動斷層觀測,並持續更新活動斷層觀測
資料庫,資料量達 60Gb 以上,提供更便捷的活動斷層觀測資料查詢介面,累
積之觀測資料為評估斷層活動潛勢之重要數據。
34
(4) 另外在運用性別平等加值計畫效益部分,本計畫持續推動男女平權,並落實
於計畫執行,在參與之人力方面,男女性別比率已提升至 4:1,已略優於目前
相關統計結果之男女比。

肆、 執行策略及方法

一、主要工作項目

對應於前述 4 點背景及 4 項目標,本計畫提出下列 4 項主要工作項目,


分述如下,分項目標之執行策略則說明如表 8 所示。

(一) 活動斷層近地表構造特性調查:運用淺層鑽探、地電阻探勘、淺層震測
與透地雷達等調查方法,瞭解活動斷層在近地表區域的變形分布與範
圍(圖 10~圖 11),提供作為研擬相關法規之參據。將分年進行正移斷層、
橫移斷層、逆移斷層等不同型式斷層之研究。

圖 10 利用地電阻探勘研判地下構造形貌(引自葛岳淵,2010)

35
圖 11 利用淺層震測及鑽井,綜合研判斷層帶位置與範圍。

(二) 近斷層高精度影像攝製與分析:在以往地理資訊相對不發達、資料收
集不易的情況下,斷層的研究常基於對地質構造分佈的不連續性來進
行,藉以用來推論及確認斷層所在位置,以提供其他後續的、近斷層所
在位置附近的相關研究工作。由於構造活動容易在地形面上留下線形、
崖面、漥地、隆起、斷錯等地形變位,晚近以來,因數值地形資訊的開
發與獲取,故近來在斷層研究的先期,常常運用 DTM 於構造地形的分
析上,以提供另一可能推測斷層所在的位置的方法。藉由無人飛行載
具所拍攝高解析度影像,來產製超高解析度的地形資料,並建置三維
地形、地物及地貌等影像及地形資料庫;另一方面再結合構造地形中
地表變形特徵所需之經驗,運用無人飛行載具所建置之相關地形、地
貌資料來分析活動斷層的地形構造及所隱藏之活動性跡象。本計畫將
充分利用地質調查所目前已有的研究工作成果中,進行全島 33 條活動
斷層沿線局部區域內更精細的地形、地物資料庫的建置及分析工作。
運用數值地形模型(DTM),一方面研判可能之活動地形;二方面結合數
位航空相片解析地面優於 10 公分精度的無人飛機載具影像,並可能收
集及建置之不同時期歷史影像,來檢核地面上地表作用的形式及地面
特徵物變化。兩者相互配合及印證;同時不僅可以查核所判釋之活動
斷層之地表特徵,也可提供地面地表地質調查所在地之依據,及野外
露頭資料三維視覺資料,並亦可提供到達現地之方式及交通資訊(圖
12~圖 13)。

針對活動斷層研究的進行,一般常採用的方法包括空中的遙感探
測;地表的水準和 GPS 測量、地質調查和地形判釋;地下的地球物理
36
探勘、鑽探岩心分析、槽溝開挖和古地震研究、以及微震監測等。地形
判釋為上述方法之一,在活動構造的研究上,為一前置、經濟、有效、
而全域性的方法。透過本研究,除將能仔細分析斷層所在位置及活動
性之外,針對未來更精細的斷層研究中,亦能提供地表地質調查、斷層
挖溝、乃至於斷層定年等其他研究方法之依據。另一方面,透過影像資
料庫三維地形建置,可以保存地形、地貌,以及露頭上岩層位態、岩性
等資訊,在電腦上可以提供三維視覺影像,供其他分析量測之用,亦達
到地表、地貌變動分析的目的。借助於超高精度、解析度的空間及顏色
資訊,強化地形資料可視性及解讀性,呈現了本資料於構造地形分析、
地貌變動分析及資料保存運用上的潛力。

圖 12 無人飛行載具之三維地形及特徵的側視

37
圖 13 地面上所拍攝之相片所建置之擬真地形三維側視。

(三) 斷層滑移特性分析與評估:利用區域地質構造、地質鑽探岩心、定年資
料、地表變形觀測資料等資訊,配合槽構開挖所獲取的古地震事件紀
錄,建立地質構造模型,模擬斷層的活動行為及特性(圖 14~圖 18)。分
年進行斷層長期滑移速率及區域地質剖面之變形構造模擬。

圖 14 新城斷層槽溝挖掘之成果,可以用以評估斷層的變形行為。

38
圖 15 利用斷層的古地震紀錄,評估斷層之重要參數。

圖 16 利用鑽井柵狀剖面評估斷層抬升速率。

39
圖 17 長期滑移速率(紅色線)和短期滑移速率(藍色線)之比對。(陳文山未發
表資料)

40
圖 18 構造變形模擬。此法可同時求取剖面中多條斷層之長期滑移速率。(陳文
山未發表資料)

(四) 活動斷層資料彙整與加值應用:進行地表水準測量,地表變形觀測,地
下地質鑽探,配合定年分析,每年彙整檢討活動斷層相關調查資料,並
修訂活動斷層網資訊。

41
表 8 分項目標之執行策略說明表
分項目標 細部計畫名稱 執行策略說明(請依細部、子項計畫逐層說明)
活動斷層近地 運用淺層鑽探、地電阻探勘、淺層震測與透地雷
分項目標 1 表構造特性調 達等調查方法,瞭解活動斷層在近地表區域的變
查 形分布與範圍
藉由新興且高精度的無人載具攝製近斷層影像資
近斷層高精度
料,記錄近斷層之地形地貌情形,並判釋斷層近
分項目標 2 影像攝製與分
期活動所造成的細微地形特徵並與其他地形資料

比對,研究斷層、褶皺等新期構造的活動狀況
利用區域地質構造、鑽探岩心、定年、地表變形
斷層滑移特性
分項目標 3 觀測、槽構開挖等資料,進行斷層之長期變動速
分析與評估
率及斷層位置精查
進行地表水準測量,地下地質鑽探,配合定年分
活動斷層資料 析,每年彙整檢討活動斷層相關調查資料,並修
分項目標 4 彙整與加值應 訂活動斷層網資訊。規劃進行兩性平權之宣導、
用 推廣與友善環境之建置。並在辦理相關活動時,
以兩性友善之場所、路線進行規劃。

二、 分年執行策略(含時程規劃)

1. 活動斷層近地表構造特性調查

說明:運用淺層鑽探、地電阻探勘、淺層震測與透地雷達等調查方法,瞭
解活動斷層在近地表區域的變形分布與範圍,以得到劃設活動斷層敏感
區的基礎資料。預計以每年 5 條地下剖面之進度,於 4 年內完成 20 條地
下剖面。

2. 近斷層高精度影像攝製與分析

說明:藉由新興且高精度的無人載具攝製近斷層影像資料,記錄近斷層
之地形地貌情形,並判釋斷層近期活動所造成的細微地形特徵並與其他
地形資料比對,研究斷層、褶皺等新期構造的活動狀況。此目標為取得
高精度斷層沿線的近斷層影像資料,以研判精確的斷層位置,前期計畫
已進行建議應加入光達技術之高精度構造地形的分析與判釋。

42
3. 斷層滑移特性分析與評估

說明:利用區域地質構造、鑽探岩心、定年、地表變形觀測、槽構開挖等
資料,進行斷層之長期變動速率及斷層位置評估,以重要活動斷層為優
先(表 9),求取斷層參數,提供斷層活動潛勢評估,預計 4 年至少求進行
8 條活動斷層的長期變動速率的研究。

4. 活動斷層資料彙整與加值應用

說明:進行地表變形觀測、斷層帶地下地質鑽探及定年分析,並精查斷
層位置,彙整地震地質調查資料,在網路上公開活動斷層相關調查資訊,
除符合立法院要求公布地質資訊之要求,也方便民眾於網路直接查詢獲
取相關資訊,預計每年於網路上公開最新整合的地質成果。

同時,本計畫本計畫之學科以地球科學學科與大地工程學科為主,依據
1111 人力銀行之統計結果,地球科學學院之男女性分別為,男性 74%、
女性 26%,男女比約 3:1;工學院男性佔 86%,女性佔 14%,男女比約
6:1;教育部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統計中,按領域、等級與性別分之統
計結果顯示,科學領域之男女比約 2:1;工程領域之男女比約 6:1。按學
門別統計結果(100~102 年度)顯示自然科學學門之男女比約 3:1;工程學
門之男女比例約 13:2。由相關之前期計畫之執行人力分配而言,在本計
畫研究人員中(含委辦計畫人力)仍以男性居多,整體比例約 4:1。考量性
別平等乃 APEC 與國際發展趨勢,因此,本計畫部份與學界或業界合作
項目,將要求執行單位配合政府政策,考量不同性別之性別差異管理,
力行友善職場計畫,彰顯兩性平等之政策,本計畫主要的性別目標有 2。

1.產學合作,本計畫將儘力促請受委託辦理之學界,加強宣導與推廣,鼓
勵兩性參與本計畫:由於本學科向來以男性參與度較高,因此將特別促
請學界加強宣導,鼓勵女性參與,以打破性別限制之刻板印象。

2.本計畫將秉持行政院性平政策綱領之要求,執行友善職場工作方案,並
於合約中明定執行單位、委辦研究辦理單位或是外包人員,配合政府之
性別平等政策,建構兩性平等的工作環境。

43
44
表 9 重要活動斷層目前長期滑移速率的調查現況。
編號 斷層(斷層型態) 斷層垂直變形速率 斷層重複活動週期

1 山腳斷層(正斷層) 1.2~1.8mm/yr 尚未求得

2 湖口斷層(逆斷層) 尚未求得 尚未求得

3 新竹斷層(逆斷層) <1.2 mm/yr 尚未求得

4 新城斷層(逆斷層) ~1 mm/yr 約 2000yr

5 三義斷層(逆斷層) 尚未求得 尚未求得

6 大甲斷層(逆斷層) 1.7-5.5 mm/yr 尚未求得

7 屯子腳斷層(橫移斷層) 本年度調查中 本年度調查中

8 彰化斷層(逆斷層) 4.3-10.3 mm/yr 尚未求得

9 車籠埔斷層(逆斷層) 3.47 mm/yr 200-700 yr

10 梅山斷層(橫移斷層) 2.5 mm/yr 尚未求得

11 新化斷層(橫移斷層) 3-4.5 mm/yr 1630±170 yr

12 後甲里斷層(逆斷層) 5-6 mm/yr 尚未求得

13 小崗山斷層(逆斷層) ≧3.3±1.1 mm/yr 尚未求得

14 旗山斷層(逆斷層) 0.5~1 mm/yr 尚未求得

15 米崙斷層(橫移斷層) 5 mm/yr 尚未求得

16 利吉斷層(逆斷層) 本年度調查中 本年度調查中

17 恆春斷層(逆斷層) 7.5±0.14 mm/yr 尚未求得

*紅字為前期計畫所求得。

45
伍、預期效益及主要績效指標(KPI)

一、預期效益:

本計畫預期效益如下
1. 公布重要活動斷層調查成果,提供國土整體規劃與科學應用資訊。

2. 透過活動斷層近地表構造特性調查預期效益如下

(1) 綜整前人資料建立近地表構造特性資料庫

(2) 評估斷層近地表位置

(3) 評估活動斷層在近地表區域的變形分布與範圍

(4) 了解活動斷層近地表地質材料分布情況與幾何特性。

(5) 以上各種資訊用於活動斷層等地質敏感地區等資訊、資料庫的建
置及分析,可提供有關政府機關國土規劃之參考。

3. 透過近斷層高精度影像攝製與分析預期效益如下

(1) 三維地形、地貌,以及露頭上岩層位態、岩性等資訊的保存及可
視化

(2) 運用航拍影像資料建置活動斷層之構造地形的 GIS 圖層和屬


性資料

(3) 判釋研究區的活動構造地形特徵及斷層所在精細位置之研判

(4) 以上各種資訊用於活動斷層等地質敏感地區等資訊、資料庫的
建置及分析,可提供有關政府機關國土規劃之參考。

4. 透過斷層滑移特性分析與評估預期效益如下

(1) 評估斷層近地表精確位置

(2) 評估斷層長期抬升速率。

(3) 評估斷層活動再現周期

(4) 以上各種資訊用於活動斷層等地質敏感地區等資訊、資料庫的
建置及分析,並提供斷層活動潛勢評估。

46
5. 每年度整合、更新活動斷層調查資料,並製成網頁,即時公開初步調
查成果,提供各界最新資訊。

6. 提供防救災單位如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內政部營建署、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等作為防災規劃參考。

7. 整合年度活動斷層相關調查資訊,藉由網路進行查詢及展示,以達地
質調查資料公開及提供民眾方便檢索之目的。

8. 瞭解斷層活動特性,奠立斷層活動潛勢評估之基礎,提升地震防災準
備及建構環境安全永續利用。

9. 求取活動斷層各項參數,分析斷層活動特性,持續活動斷層資料庫建
置,以提供評估活動斷層致災風險之基本參數,提供防救災準備之資
訊。

10. 活動斷層相關資訊及未來斷層活動潛勢評估將可作為擬定警訊、災
區研判及決策依據,是地震防災整備不可或缺的資訊。

11. 作為國土規劃、土地開發、環境安全永續利用之參考及依據。

12. 本計畫在執行期間會鼓勵女性參與,提供友善環境。部份須委外執
行之工作項目,將要求受委託執行單位,務必配合政府政策,如人力
招募、運用、培訓乃至基礎培育,都彰顯兩性平等之性別政策,並助
於人力管理時務必注意友善職場,友善家庭計畫,並力行不同性別之
差異管理。

二、主要績效指標:

本計畫屬於調查研究類別,挑選下列 5 項作為績效指標(表 10)


1.調查成果:完成精確斷層位置之斷層位置圖幅數,1 年預計達 10 幅
(比例尺 1/5000)以上。
2.技術報告:統計本計畫撰寫發表專業研究報告數量,1 年預計達 3 份
以上。
3.論文:統計發表於國內外重要研討會或期刊之數量,1 年預計達 15
篇以上。

47
4.博碩士培育:統計本計畫培訓之專業調查人力數量,1 年預計達 5 人
以上。
5.資訊服務:設立專業網站提供服務,統計上網訪客人數,1 年預計達
20,000 人次以上。

表 10 本計畫主要績效指標表
初級產出量化值/ 重大
屬性 績效指標 衡量標準 成果效益說明
單位 突破
學 論文發表數量、國內外期刊 藉 由 新
術 發表數量、重要期刊(SCI、 發 現 或
效 成果,實
益 A 論文 SSCI、EI、AHCI、TSSCI等) 15 篇/年 供政府機關規劃相
際 投 入
(

科 發表數量等 關重大建設之參考。斷 層 災
技 害 防 治
基 之用途

研 系內、校內跨領域、跨校或 3 團隊/4 年 培育研究團隊及專
究 B 合作團 跨組織合作團隊數目 才,團隊人力男女
)

隊養成 比例達 7:2

C 博碩士 參與計畫執行之碩士研究 培養大地測量、活動


培育 生及博士研究生數量 斷層、地震地質、工
5人/年 程地質、構造地形之
獨立研究專業人才。
D 研究報 數量 成果可提升政府機
告 關對於活動斷層特
3 冊/年 性之了解,可供政府
機關規劃相關重大
建設之參考。
E 辦理學 辦理國內、雙邊或國際之研 教育推廣及學術
術活動 討會、工作坊、學術會議座 討 論,促 使 研 究 技
談會、學術研討會、論壇次 2 場/4 年 術 精 進。參 與 人力
數。 男女比例達 7:3
社 Q 資訊服 設立網站、提供客服 達到資料流通、國土
會 務 20000 人次/年 整體規劃、防減災資

響 訊與科學教育等應
用。
Z 調查成 調查結果圖幅數、面積、調 10 幅 / 年 1.調查面積與精密度
果 查點筆數、資料量、影像資 (1/5000 斷層精 2.即時映像環境可輔
料量筆數 確位置圖) 助決策準確度

48
三、評估方法

本計畫之評估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 11 本計畫分項目標之評估方法
目標值訂定
目標 預算 預期成果效益 績效指標 評估方法
之依據
A 論文
活動斷層 瞭解活動斷層 B 團隊養成 A:7 篇/年
在近地表區域 C 碩博士培 B:1 團隊/4 年 經費規模
近地表構 8000 千
的變形分布與 育 C:5 人/年 前期計畫擬
造特性調 元/年
範圍(詳第五章 D 研究報告 D:1 冊/年 定之目標
查 第(一)節) E 辦理學術 E:2 場/4 年
活動
取得高精度斷
層沿線的近斷
近斷層高 層影像資料,
精度影像 以研判精確的
攝製分析, 斷層位置(詳第 A 論文 A:8 篇/年
斷層滑移 五章第(一)節) B 團隊養成 B:2 團隊/4 年 經費規模
18793 千
特性分析 D 研究報告 D:2 冊/年 前期計畫擬
元/年 求取斷層參
評估與活 Q 資訊服務 Q:20000 人/年 定之目標
數,提供斷層
動斷層資 Z 調查成果 Z:10 幅/年
活動潛勢評估
料彙整與
加值應用 活動斷層資料
彙整與加值應

49
陸、 有關機關配合事項及其他相關聯但無合作之計畫

本計畫除調查與研究時,有時須相關單位協助提供土地、資料或前期研究成
果外,並與有關機關的配合情形,現亦無其他機關執行相關計畫。

本計畫之調查以活動斷層為主,為地球科學領域,須結合地質、地震、地球
物理等學科領域之專家學者,涉及之機關包括中央研究院、中央氣象局、國家地
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辦公室等單位。前期工程調查參考資料來源則除
各公家單位外,尚包含國內各大工程於近斷層區域之調查成果。

本計畫所設置之 GPS、水準等觀測網絡,將與中央氣象局、中研院、國土測
繪中心及其他學術機構進行資料交換,建構全台完整之觀測網。

柒、 就涉及公共政策事項,是否適時納入民眾參與機制之說明

本計畫部份成果可作為劃定「活動斷層層敏感區」的參據。
「活動斷層地質
敏感區」係屬審議中之「地質法」下「地質敏感區」的一種,該地質敏感區之劃
定需經過公開展示、公告等法定流程,民眾可於法定流程中參與並提供意見。本
計畫亦會辦理學術或推廣性質的研討會,讓一般民眾、學生、技師或乃至專家學
者,社會賢達有機會交流。

捌、其他補充資料

本計畫之主要參考資料如下,特此予以補充:
1. 黃金十年國家願景,願景五:永續環境,2011。
2. 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白皮書(民國 96 年至 99 年),2010,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
3.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民國 98 年至 101 年),2009,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
4.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2012,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5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