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哈姆雷特》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 (1564-1616)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


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 学习拉丁
文, 哲学和历史等, 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 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
时, 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 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 1585 年前后, 他去伦敦, 先在
剧院打杂, 后来当上演员, 进而改编 和编写剧本。 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 还广泛

接触社会,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到乡间, 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莎士比亚把一半时间花在伦敦,另一半花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1596 年,本地室安脑
入新房子之前的一年,莎士比亚住在泰暗士河的北岸圣海伦郊区。1599 年,他粉到丁河的南
岸, 同年剧团在那裡建造丁环球剧场, 1604 年, 他再度搬到了河的北岸圣保罗座堂北面一个
有很多高档房子的区域。他从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夫·芒乔伊的人那裡租房子住.芒乔伊是法

国雨格诺派,制作女士假发和其他头饰。

1616 年 4 月 23 日, 莎士比亚逝世, 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女儿。大女儿苏珊娜和内科医


生约翰·霍尔于 1607 年结婚, 二女儿朱迪思在莎士比亚逝世前两个月嫁给了酒商托马斯·基

内尔。

莎士比亚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 37 部戏
剧,154 首 14 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2-1593)和《鲁克明兰
爱记》(1593-1594) 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 主题是描写爱情小可抗拒以及
遣责违背 “荣誉" 观 念的兽行。14 行诗 (1592-1598) 多采用连续连的班中北式,主题是歌
颂友谊和爱情,,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 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 中 晚

3 个时期。

《哈姆雷特》 主题思想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作者通过剧中的矛盾与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 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
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
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哈姆莱特》对于颠倒混乱的 社会现实表现出深深
的忧虑, 呼唤理性, 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 社会理想。除此以 外, 《哈姆莱特》 还表达了对美

好人性的追求向往, 对现实中被欲望和罪恶玷污的人性的深刻批判。

《哈姆雷特》之剧情简介

《哈姆莱特》 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 1602 年,哈姆莱特是


丹麦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 他有魄力、 好思索, 接近人民, 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他
正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狄斯篡夺王位,母亲改嫁
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 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 父亲的鬼魂告诉
了他自己被害的经过: 克劳狄斯趁老哈姆莱特在花园里午睡时, 把致命的毒草汁滴进了他
的耳朵, 并使毒液流入他的全身血管, 使他的身上起了无数疱疹, 最后夺取了他的生命。 老
哈姆莱特要求儿子为他报仇, 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 哈姆莱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 他整天

穿着黑色的丧 服, 一心想着复仇。

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奥菲利娅, 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 奥菲利娅把王子


的情况告诉了波洛涅斯,波洛涅斯又报告了克劳狄斯, 克劳狄斯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
的享, 但他心中有鬼, 派人试探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一方面想复仇, 一方面又 碍于母亲的
面子, 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 哈姆莱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
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 他安排了一出戏, 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
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 戏演时, 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
狄斯,见克劳狄斯坐立不安, 中途就离去。 哈姆莱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 克芳狄
斯派王后劝说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与母亲发生争执, 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波洛涅斯。
克劳狄斯以波洛涅斯的儿子要复仇为由, 要将哈姆莱特送往英国, 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姆莱特。 哈姆莱特识破克寺狄斯的诡计, 中途返回丹麦, 当时, 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 落水


身亡。 克劳狄斯挑拨奥菲刘娅的哥哥同哈姆莱特决斗, 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 哈
姆莱特第一会合获胜, 克劳狄斯假意祝贺送上毒酒, 但哈姆莱特没喝。 哈姆莱特第二回合
获胜, 王后非常高兴, 端起原准备给哈姆莱特的毒酒喝了下去。 决斗中, 哈姆莱特中了对手
的毒剑, 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 王后中毒死去, 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
刻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 哈姆莱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狄斯, 自

己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情节内容分析

《哈姆莱特》 这部 戏剧一共有五幕: 第一幕 (深夜幽灵) 、 第二幕 (哈姆莱特装疯),


第三幕 (葬送爱情、 贻误良机、 误杀大臣), 第四幕 (流放的阴谋、 奥菲利娅之死)和第五

幕(最后的决斗).

第一幕: 深夜幽灵

[情节概要] 霍拉旭向哈姆莱特讲起有关鬼魂的事时, 困惑中的哈姆莱特立刻相信了,


并决定当天晚上一起见父王的鬼魂, 哈姆莱特看见鬼魂, 果然和霍拉旭他们描述的一模一
样, 鬼魂示意哈姆莱特跟它到人少僻静的地方去好一吐为快。 霍拉旭他们竭力劝阻哈姆莱
特不要跟鬼魂去, 生怕鬼魂露出狞恶的面目 吓坏了他。但哈姆莱特挣脱了霍拉旭他们的阻
碍, 跟着鬼魂走了。 当四处无人的时候, 鬼魂打破了沉默,说它正是哈姆莱特父亲的鬼魂。
鬼魂说它是被人害死的, 凶手就是他的亲弟弟克劳狄斯, 目的是为篡夺王位 、霸占王嫂,哈

姆莱特听说之后立誓要为父亲报仇。

[内容解读] “深夜幽灵” 这则故事发生在小说的第一幕, 作为故事的开端, 它通过幽灵


的倾诉为读者填补了情节上关于先王之死的空缺, 这同时也解决了戏剧开头设置的悬念,但
紧接着又设置了新的悬念, 哈姆莱特是怎样为父亲复仇的呢? 因为 《哈姆莱特》 的另一名字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叫 《王子复仇记》, 所以此处点题了, 但又有产生新的悬念, 对于哈姆莱特王子,一般的看法


是他忧郁, 缺少果敢的行动。 但在此处所表现出的果决 和勇敢也应该是他丰富形象中必
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对幽灵鬼魂这一想象的东西, 总是心存戒备和
畏惧的。 然而哈姆莱特没有任何的畏惧, 反而挣 脱朋友 们的劝阻, 一个人去倾听鬼魂的倾
诉, 这说明哈姆莱特是一个勇敢的王子, 其中包含对叔叔的怀疑。 这种疑虑加上他对父亲
的敬佩, 让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寻 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幕: 哈姆雷特装疯

[情节概要] 在得知整个宫廷阴谋之前, 精神的痛苦就使哈姆莱特的身体虚 弱, 精神


颓唐, 鬼魂揭开秘密又在他心灵上增加了极其沉重的负担。哈姆莱特生怕这样下去会引起
克劳狄斯的注意, 于是就作出了一个奇特而大胆的决定: 假装发疯, 这样一来, 克劳狄斯可
能就不会认为他有什么图谋, 也不会有什么猜忌了。 而且, 假装发疯不但可以巧妙地掩盖
他内心中真实的不安, 也可以给他机会冷眼窥视克劳狄斯的一举一动。 从此, 哈姆莱特在
言语、 服饰及各种行动上都装得疯癫怪诞。 他装疯十分肖似, 以至国王和王后都被他哄
骗了过去。

[内容解读]装疯的原因一,父亲的暴亡和母亲匆忙的改嫁。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哈姆莱特说: “人类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 ” 他父母的婚姻在他心目
中也是坚贞的典范, 这其中蕴涵着他对爱情, 对友谊, 对人性的一整套人文主义的看法。 而
父王的突然死去,母亲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 就急忙和新登基的叔父
结了婚,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 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彻底破灭了。 装疯的原因二, 鬼魂的出
现。 第一幕四五场鬼魂 的出现又给哈姆莱特重重的一击。 哈姆莱特与鬼魂见面, 通过鬼
魂的口吐露了不可见人的宫廷丑闻, 然而他一个人的肩头担负了过重的责任,而他的力量也
过于渺小, 他又无可避免, 无法推诿, 所以只好装疯, 寻找其他的解决途径。哈姆莱特装疯
原因三,一方面有效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有时间思索,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如何把危机
变成转机。 这个行为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智慧和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第三幕:

a. 葬送爱情

[情节概要] 波洛涅斯给国王献计, 用女儿奥菲利娅做引诱, 让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见


面, 然后国王, 王后和波洛涅斯藏起来偷听他们的对话, 从而窥探王子装疯的原因。 哈姆莱
特面对着该不该复仇的困惑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的疑虑, 然

后用 “疯子” 的言语深深伤害了奥菲利娅.

[内容解读] “偷听” 的行为隐含了三个人各自的想法: 国王想知道哈姆莱特的真实想


法: 波洛涅斯想证实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乔特鲁德希望奥菲利娅的温柔能够治愈儿子的病,
而作为主角的哈姆莱特也有他的想法。 先前亲情和友情的打击, 让他越来越忧郁,也无从
选择, 所以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发问, 这是他选择忍耐和选择反抗的矛盾心理的体现。
但是从伤害无辜的奥菲利娅的一幕中, 我们又看到他的决心, 不惜亵渎爱情,伤害恋人, 以保
证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仇的计划中。 奥菲利娅的形象在这一幕中是描绘得比较深刻的。 她
甘心做父亲试探王子的工具, 并遵从父命将定情信物还给恋人, 这深深打击了哈姆莱特对

爱情的信念。 这也可以看出奥菲利娅的单纯、 不明世事, 同时也奠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b.贻误良机

[情节概要] 为证实鬼魂的话,哈姆莱特决定利用戏班子演出鬼魂所说的谋杀场面试
探, 然后仔细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究竟是不是凶手。 国王和王后都被邀请前
来看戏,哈姆莱特便坐在他的旁边, 仔细地察看克劳狄斯的神情, 当剧情发展到琉西安纳斯
把毒药灌进在花园里熟睡的贡扎古的耳里时, 哈姆莱特发现他的篡位的叔叔再也看不下去
了, 国王忽然大喊点起火 炬回宫, 装作身体不舒 服的样子, 匆匆离开了剧场。 哈姆莱特终
于断定鬼魂说的全是实话。 这个一直困扰着他的疑问终于得到解决, 可而后, 当克劳狄斯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对弑兄夺位的行为忏悔时, 哈姆莱特没有抓住从他背后经过的机会动手,以至于失去了最好

的复仇机会。

[内容解读] “戏中戏”是哈姆莱特聪明和机智的体现,然而接下来的错失复仇良机又是
他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 他的人文主义性格的矛盾性在这里体现的最为集中而深刻,他为什
么要这样拖延贻误机会呢?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增加剧情, 延长剧本; 可以看做是他犹豫
多虑、 优柔寡断性格的体现; 可以认为是人文主义理想和杀人复仇的动机的 冲突;也可以
看成哈姆莱特把较多的精力花费在决定上, 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 还可以看成是哈姆莱特

意志软 弱的表现·或者杂而有之。

C. 误杀大臣

[情节概要] 正当哈姆莱特盘算着该如何去报仇时, 王后奉克劳狄斯之命派人叫他去


后宫谈话, 并向他表示, 他俩都不 很高兴他刚才的举止。 篡位的国王生怕乔特鲁德会偏袒
儿子,隐匿起一些他很想知道的话,所以就吩咐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躲在王后内宫的帷幕后面,
王后很温婉地责备了哈姆莱特的举止行为,说王子己经得罪于他的“父亲” 了, 哈姆菜特听到
“父亲"这个词时非常吃惊和生气,便毫不客气地冲撞王后.当王后生气了想要离开的时候, 哈
姆莱特想利用这个好不容易的单独的机会, 叫她意 识到自己的堕落, 于是就抓住王后的手
腕, 按住她让她坐了下来. 王后十分害 怕, 担心他由于疯狂会做出伤害她的事, 于是就大声
嚷了起来. 而此时躲在帷幕后面的波洛涅斯也大声叫喊 “救王后”,哈姆莱特以为是国王藏在

那里, 于是拔出佩剑向幕布后刺去。 当他把尸体拖出来才发现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

{内容解读] 哈姆莱特的复仇的决心和行为在这个场景中体现得最为坚决, 但遗憾的


是死去的不是他的杀父仇人, 而是他女友的父亲, 在这个复仇过程中, 悲剧的角色不止是他,
另外还有两个女人的悲惨命运也让我们同情, 其中之一便是他的母亲乔特鲁斯。 乔特鲁斯
是一个不守妇道、 没有主见、善恶不分、 是非不明、 性格软弱的傀儡式的人物。 儿子
对她在送葬时所穿的鞋子还没有破旧就嫁给了克劳狄斯的指责, 便是对她性格的经典概括。
但她对自己的过错也有醒悟, 当哈姆莱特指责她 “你觉得羞愧” 时, 她就觉得 “这些话像刀子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一样戳进我的耳朵”, 但是她的性格缺陷决定了她的悲剧。 然而作为一个母亲, 她又是真心


爱自己的儿子的,从规劝闷闷不乐的儿子, 到找儿子谈心, 再到为儿子的婚恋操心等等, 都可
以看出她对儿子的疼爱和担忧, 而且在哈姆莱特告诫她要保守自己装疯的秘密时, 她也欣

然允诺。

第四幕:

a. 流放的阴谋

[情节概要] 国王以波洛涅斯的死为借口把哈姆莱特驱逐出境, 送他到当时丹麦附属


国英国, 并安排两个大臣陪同坐船到英国去, 以避免所谓的处分。 同时, 克劳狄斯给英国朝
廷写了封信, 要他们把哈姆莱特处死, 哈姆莱特怀疑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于是在夜里偷偷从
那两个大臣处拿到那封信, 巧妙地把自己的名字擦掉,换上 那两个大臣的名字。 不久,船受
到海盗的袭击, 哈姆莱特拿着剑杀上了敌人的船,而两个大臣却驾着船逃跑了,把他丢下, 带
着改过的信件急急忙忙跑到英国去接受应得的惩罚了。 海盗俘虏了主子以后, 希望王子在

朝中替他们说些好话, 然后就把他放了。

[内容解读] 从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克劳狄斯一直没有放松对哈姆莱特的警惕,只
要有一丝机会便会立即抓住, 克劳狄斯的凶险、 奸诈在这个情节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要借刀杀人, 却找一个驱逐犯人的借口: 要大臣看管, 却以避免处分为借口, 由此可见一
斑。 这段情节还是对哈姆莱特勇敢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他杀上敌船是直接展现其勇敢:

陪同的大臣逃跑,是对比衬托出她的无畏。

b.奥菲利娅之死

[情节概要]老波洛涅斯死了之后,奥菲利娅受了很大刺激,神经也变得不正常起来,因
为她没想到父亲居然会死在她所爱恋的王子手里, 她疯疯癫癫地跑来跑去, 把一束束鲜花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撒给宫里的女人们, 说是在给她父亲举行葬礼;又时常 唱一些爱情和死亡的歌儿。 她喜欢


痴痴地坐在一条小河边. 有一天, 她溜了出来,来到小河旁, 编结了一只小小的花圈,然后爬上
一棵柳树, 想把花圈挂到伸向河中的柳条上, 可是树枝一下折断了, 奥菲利娅便带着她编的

花圈掉进了水里。

[内容解读]奥菲利娅是哈姆莱特复仇之路上的另一个悲剧的女性。她性格单纯,对爱
痴情, 对哈姆莱特更是一往情深, 然而她所爱的人却是她的杀父仇人,一个简单的姑娘怎能
承受这样矛盾的打击, 这是性格的悲剧, 也是命运的悲剧。 同时这个情节也推动了后文雷

欧提斯的复仇和两人决斗情节的发展.

第五幕:最后的决斗

[情节概要]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对其父亲, 妹妹惨死的忿愤, 设奸计唆使雷区城斯


同哈姆莱特挑战比剑. 狠毒的国王利用被仇恨所支配的雷欧提斯,让他使用一把深前每约的
开刃尖头剑。 比赛前,哈姆莱特挑了一抨钝剑时,也没用检查雷欧提斯的剑,剑后, 雷欧提斯
没拿出真实本领来,故意让哈姆莱特占些上风,好趁他掉以轻心之时主刀一击, 这时国王克劳
狄斯也故意称赞哈姆莱特的胜利,大声喝彩. 这一切都分散了哈姆米特的心神。 几个回合
过后,哈姆莱特剑势就有些松弛, 这时,雷欧提斯凶狠地拿出本领,用毒剑一下刺中了哈姆莱
特。 但这一击激起了哈姆莱特的怒火和勇气。 激烈的拼斗中,哈姆莱特夺过那把毒剑并用
它回敬了雷欧提斯. 正在这紧张的时刻, 王后喝下那杯克劳狄斯准备给哈姆莱特庆祝胜利

的毒药, 国王忘了事先关照王后, 王后就倒地身亡了。

[内容解读] 克劳狄斯的阴险, 奸诈、 狠毒再次集中体现, 既虚伪地利用雷欧提斯的


复仇心理,又设计双重诡计, 可谓用心险恶. 而哈姆莱特对比赛规则的信任也让他粗心地献

出了无辜的性命。

《哈姆雷特》戏剧的悲剧性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一部充满悲剧的戏剧. 《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可

从四个方面来谈论即王子 (哈姆雷特) 的悲剧、爱情的悲剧、 亲情的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1.王子的悲剧性

它的悲剧根源有两个, 即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冲击 和社会的现实与性格碰撞,


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 对“人” 抱有美好的看法。 他甚至称赞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在他眼中人类简直就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他无视
封建规范和习俗, 重视友谊, 爱情, 主张人们应该平等互爱, 老国王一去世, 原本心目中像圣
女一样贞洁的母亲, 在父亲葬礼举行后还不到两个月内就嫁给了自己的叔父克劳狄斯,“钻
进了乱伦的衾被”,对于这场变故,他不能释怀,成为了一个忧郁的王子。 从人文主义者来说,
哈姆雷特信奉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与当时封建制度还 很强大的制度及当时的周围环境
格格不入。 哈姆莱特单纯地想实现自己“重整乾坤" 的抱负, 同时又想用最正义的手段: 但
是他并没有真正看清社会的现实, 低估了对手的强大,因此造成了最终的悲剧。 这是 那个
时代像哈姆莱特一样的人文主义者自身局限造成的悲剧.关于社会的现实与性格碰撞方面,
哈姆莱特深刻的思想或喜欢深思的性格, 形成了他意志的耗散, 信念的不坚定, 在行动上迟
缓, 拖延,“生存还是毁灭”, 这个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 对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更是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是由于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 哈姆莱特才长期 踌睹
和拖延着他早应该采取的复仇行动理相与现实的矛盾, 使得他陷入了严肃的,优郁的流思,从
而失去了果断的行为,内心的激列的结果, 使他时常变得对前途感到淀然,这神气氛深深笼罩
着他,使他不能自拔、使他外部表现为怀疑、 忧郁、 犹豫; 表现得意志薄弱。 而他犹豫的
不是做什么的问题,而是必须怎么做的问题, 莎士比亚通过这个人物的悲愤与失望, 苦闷与
彷徨, 批判了丑恶的现实,也揭露出哈姆雷特悲剧的必然性。

2.爱情的悲剧性

此外, 爱情亦是 《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之一。本来, 哈姆莱特是热恋着奥菲利娅的,


这我们可以从奥菲利娅的口中得知,也可以从波洛涅斯对国王和王后的谈话中得知 。但是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父王的死与母后迅速的改嫁对年轻的哈姆莱特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使他对世界产生怀疑,甚
至对爱情的信念发生动摇,又因复仇之事踌躇、 装疯,不得不冷淡奥菲莉亚。 由此可见,哈
姆莱特把自己的复仇重任看得比奥菲利娅要重要得多, 这也 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至于
可怜的奥菲莉亚, 她对此却毫不知情,她怀着极度失落而又还抱着一丝希望的矛盾心情与哈
姆莱特见面, 听到的却是自己心爱的人冰冷, 绝决、 疯癫的话语。 她以为她最心爱的人-哈
姆莱特真的已经疯了。 尔后, 她的父亲又被自己所爱的人错杀, 而深爱的人又将被放逐英
国。 一连串的打击致使她焦虑、 悲伤过度, 精 神失常了, 最后在河岸失足而亡, 其实从奥
菲莉亚爱上自己的杀父仇人这一点而言,就注定了她与哈姆莱特的爱情是不会有好 结果的
了。 她不可能和自己的杀父仇人在一起, 甚至生活。 因此, 奥菲莉亚的死在 《哈姆莱特》
这部戏中亦是必然的。 换言之, 奥菲莉亚是为爱情而死的, 而哈姆莱特是造成奥菲莉亚死

亡的最直接原因。

3.亲情的悲剧性

再者, 王后乔特鲁德之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可以看作是亲情的悲剧的体现, 在《哈


姆莱特》 这部戏中,王后可 谓是乱伦下的悲剧, 她与自己丈夫的弟弟成亲, 使得自己的儿子
(哈姆莱特) 对自己不甚谅解, 认为自己不知廉耻。 在丈夫过世仅仅两个月就匆匆改嫁, 完
全把自己的丈夫抛诸脑后, 抹杀了 她与丈夫之间所发生过的爱情。 而且, 克劳狄斯娶乔特

鲁德的重大原因乃是为了巩固自己 (国王)的地位,堵住那悠悠之口。

虽然如此, 王后对哈姆莱特的关爱和柔情是真挚的。 她利用奥菲莉亚试探他是否真


疯也是出于母爱, 希望他的疯癫是由于爱情引起, 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样就能在自己力
所能及范围内替他解决, 然而哈姆莱特对母亲却是爱恨交织, 他在精心安排了一场演出,确
定父亲的鬼魂所言真实之后, 在母亲寝宫里,面对母亲的不满,先是自我告诫不能杀死母亲,
只能用言语来伤害,尔后,犀利刻薄的言语却又在无尽的羞辱中含着深深的爱, 从中,亲人间
的真情实感流露得淋漓尽致。 然而, 王后终究还是逃脱不了 道德的谴责和哈姆莱特的蔑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视与批评。 最后阴差阳错替儿子喝下那杯毒酒, 似乎也正昭示着上帝专赐予她为自己的不

坚贞和对家人不忠赎罪的机会。

克劳狄斯身为哈姆莱特的叔父, 不仅杀害了自己的兄长 (老哈姆莱特), 夺取丁王位,


还娶了自己的嫂嫂 (乔特鲁德) 为自己的王后,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及资念, 不惜一切代
价, 对亲人下毒手,最后死在哈姆莱特的剑下。 亲人间理应相亲相爱,共聚天伦之乐,无奈<

《哈姆莱特》 这部戏中的亲人间却不得不粕互残害, 可真 谓是人间一大悲剧。

4.人性的悲剧性

人性亦是 《哈姆莱特》 这部戏的悲剧根源之一。 新国王克劳狄斯的死是必然的, 他


是哈姆莱特复仇的对象, 也是野心与欲望的祭品。 他是剧中最大的反派, 是王位的篡夺者,
是道德的败坏者。 他觊觎兄长的王位, 对王后怀有欲望, 但命运注定他本该得不到这一切。
他用别人的鲜血换来不属于自己的一切。 当他发现哈姆莱特可能得知真相后, 又开始拯救
自己可能会失去的辛苦到手的 “幸福”. 他曾做过无力的忏悔, 想置哈姆莱特于死地, 他徘徊

在罪孽和理性之间, 最终还是死在被自己淬了毒的剑下。

哈姆莱特亦曾为友情欢 唱, 他对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曾非常友善, 年少时候亲


密的情谊, 多年的交情, 是他认为的始终不渝的友好. 可是他们之间的友谊竟如此廉价, 他
们为国王卖命, 陷害哈姆莱特,这是友情的毁灭。 对于哈姆莱特来说, 现在也算是 “众叛亲
离” , 只有在威登堡读书时的同学霍拉旭可以信任。 这友情的一次背叛,深深地刺痛了内心

早已千疮百孔了的哈姆莱特, 使他更加认清了人情的险恶、 世情的凉薄。

有人认为所有人都死了的结局太不人性, 可这就正是 《哈姆莱特》 的悲剧性所在. 波


洛涅斯, 奥菲莉亚、 雷欧提斯,都是死于哈姆莱特复仇的犹豫之下, 王后遭受了上天对她的
惩罚, 克劳提斯的死是邪恶的必然结局,而哈姆莱特的死正是体现了人处于不光明的、彷徨
的时代中的性格悲剧。 《哈姆莱特》用它悲剧式的精神,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悲剧,人生的意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义, 存在的价值, 个人的选择……它给我们以 很深的启示, 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很大的帮

助.

《哈姆雷特》艺术特色

首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点在上文的分
析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这里着重提一下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阐述的艺术见解。他说:
“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
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他还强调艺术表现“不能越过自然的常道”,既不能过分,也不能
懈怠。这些先进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观点,不仅为莎士比亚本人所竭力遵循,就是在今
天 也 仍 有 着 很 强 的 借 鉴 价 值

其次,作品结构的复杂和情节的生动也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卓越的艺术才能。剧
本的结构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丹麦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丹麦与挪威、英国的外交往来,
丹麦朝廷对德国威登堡(人文主义中心)的态度;哈姆莱特的家庭关系,波洛涅斯的家庭
关系,以及这两家之间的冲突;对剧情的转折起重大作用的戏中戏和比剑的安排;哈姆莱
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父亲的亡魂、作为对手的叔父、波洛涅斯、他的两个同学、王后、
奥菲莉娅、霍拉旭、雷欧提斯、剧团伶人、两个掘墓人以及作为旧式官僚的代表的奥斯里
克)。所有这一切的剧情结构和人物关系都被莎士比亚巧妙地安排在这一悲剧里,不仅增
强了剧本的现实性,更为剧中众多人物展示其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空间
环 境 。

第三,为了更加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莎士比亚为他们设计了大量的独白。尤其是
在刻画哈姆莱特这一中心形象时,为了把他塑造成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了更好展现他
的内心矛盾和性格发展过程,莎士比亚大大发挥了独白的作用。哈姆莱特的重要独白有六
处之多(前文多有引述),是莎士比亚所有剧本中独白最多的一个。这些独白都安排在人
物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通过这些独白,我们不仅把握了人物思想发展的脉络,也把握了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剧情展开的线索。这些独白本身也是优秀的诗篇。如果删除了这些独白,剧本无疑将大为
逊 色 。

最后,剧中不同人物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也是莎士比亚该剧的重要成就之一。在这里
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物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哈姆莱特的直截了当,波洛涅斯的咬文嚼
字,两位同学的躲躲闪闪,奥斯里克的矫情迂腐,掘墓人的俗俚简洁均恰到好处地体现了
人物所特有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教养。而同一个哈姆莱特针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也在不断变
化着语言,有时是一针见血的褒贬,有时是晦涩难懂的疯话,有时是温情脉脉的表白,有
时又是粗俗不堪的市井俚语。哈姆莱特的独白也同样具有多样性,时而诗体,时而散文,
诗体意味着庄重与典雅,散文意味着诙谐与粗俗。这种不同文体的使用在其他角色身上也
有体现,比如掘墓人使用的民谣。运用这种个性化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文体不仅丰富了人物
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作者为我们精心描绘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风俗画。

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他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展现了一段历史,一段精神与思想的历
史,同时也是一段文学与艺术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被一种激情和悲壮感召着,

激励着,去咀嚼已逝的过去,去思考未至的将来。

《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是整部剧中的主人公,他的父亲被人毒害、母亲被人霸占,自己却生活在仇人的权
威之下,使他的性格变得十分的暴躁与刚烈。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哈姆雷特是丹麦的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王子,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克劳迪斯害死母亲又被其霸占,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真相,
可以说是认贼作父,父亲的幽灵告诉了他的真相。期初他还不敢确定父亲的幽灵告诉他的
是真是假,他为了避免克劳迪斯的怀疑就开始装疯卖傻,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
人。他精心设计一部父亲被害死的剧,他在暗中观察克劳迪斯的反应,当克劳迪斯出现了紧
张的不正常反应时,他确定了父亲确实是被他害的。在爱与复仇之间他充满了矛盾,在处理
母亲的事情上他也充满了矛盾,还有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极大推崇者,他的行为也处
处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自由博爱自然受到了群众的拥戴。他在大学时候就开始学习
人文主义思想,替父报仇就不再是他个人的行为了而是上升到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幸福
上了。他的性格中又有一些优柔寡断,他有几次机会可以杀死克劳狄斯,当克劳狄斯在神的
面前忏悔的时候,他本可以就杀死他但他认为他是在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会受到神的怪罪,
于是放弃这个极佳的机会,也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他的思虑要多于行动,在行动之前都
要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这就造成了他性格中的那份快乐与忧郁的矛盾统一。造成哈姆雷特
悲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也和其性格有着巨大的关系,他的
性格养成也和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有关。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形象,但当
他面临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压迫、钩心斗角又感到了极大的迷惑,在宫廷之中充满了尔虞我
诈、权利的斗争,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获得一己私利宁愿违背事实真理屈服于强大的专制制
度前。这都让哈姆雷特感受到深深的困惑,是逃避还是去战斗是哈姆雷特面临的选择,最后
他勇敢地选择去与封建专制战斗,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值得人们赞扬。可以说哈姆雷特所
处的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宗教建思想相碰撞的时期,也是新兴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对抗
的时期,同时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兴阶级在传统思想和封建势力面前
还显得很弱,这正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哈姆雷特看不上一般的民众,他也不会采取
暴力手段推翻克劳迪斯的政权,尽管克劳迪斯担心由于民众都喜欢哈姆雷特会对他的统治
造成影响,但暴力手段与哈姆雷特心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相差太远,这也注定了在那个时代他
是很难成功的。哈姆雷特的悲剧不是他自己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成
功。同时他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在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还不足以推翻封建制
度但对人们却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哈姆雷特的死也象征着其对封建势力、旧制度旧思想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的胜利,他没有屈服于强大的旧势力、封建专制面前,他的做法也极大地鼓舞了后人与旧制

度的战争,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奥菲利娅的人物形象分析

奥菲利亚是一个善良纯洁并且十分美丽的女孩,但由于其处于的特殊位置使她的很多行为
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爱情她选择藏在了心中,她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
的劝说,她就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和大胆地去追求。她非常的纯洁体现在她的不谙世事,把
一切都想得那么好和那么单纯,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她美貌、善良、纯洁就
像天使一样降落在人间,但她的不幸是生活在一个封建父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里,她
十分听父亲的话,父亲在她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连她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都会因为
父亲和哥哥的劝说而放弃,这在她经常地说的一句话:“父亲,我一定听您的话。”就可以看出
来。由于生活在父权社会环境下,她的顺从只能使她的人生会以悲剧收场。对父亲、哥哥
的绝对顺从使她的生活充满了矛盾,恋人的厌恶与父亲、哥哥的不理解加快了她的死亡。
似乎只有死亡才能让她解脱烦恼和远离现实的纷争。奥菲利亚的悲剧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
所造成的,她和哈姆雷特一样,都拥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对人对事都充满爱心,与当时封建统
治阶级的所作所为不一致。同时她所处的父权环境下,一个弱女子是没有话语权的,很难得
到男人的真正关心与帮助,与哈姆雷特的关系也深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总之在她的身上我
们看到了一个温柔善良、但又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孩在那个时代如何走向尽头的过程。
奥菲利亚的死也没有唤醒哥哥的觉悟,反而增加了他对哈姆雷特的仇恨,于是就与克劳狄斯
密谋要害死哈姆雷特。可以看出奥菲利亚的死不足以改变当时的现状,她只是一个权利斗
争的牺牲品而已,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封建专制和旧思想的痛恨,在惋惜中我们更坚信封建
专制和旧思想必将走向灭亡,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些流血和牺牲。

(三)克劳狄斯的人物形象分析

克劳狄斯是作为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他杀死了自己的兄长也
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还霸占了他的母亲。对待周围的人处处提防,时刻警惕着周围人对他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的威胁,害怕自己失去这来之不易的王位。他奸险狡诈,人面兽心,有过人的手段,他骗得了哈
姆雷特母亲的信任同时又使得一群大臣对他效忠,例如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
二的。为了巩固统治他可以说是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优势的地位上,例如在一开始的时候
他就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来让大家忘掉因老国王而产生的悲伤,进一步地让大
家明白现在他是新的国王,你们现在要专心为我服务。之后他还给挪威的老国王写信,让他
劝阻小福丁布拉斯的冲动行为。总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善于利用一切资源来为
自己服务,同时他也懂得身边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懂得怎样平衡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虽然
最后雷欧提斯告诉了哈姆雷特真相,他也被哈姆雷特杀死,我们也能深深地认识到他是一个
典型的封建罪恶统治者的君主形象。通过他的一系列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善于伪装自
己的真实面目,善于虚情假意,对待哈姆雷特表面上充满了爱心,背地里却时刻提防他要将他
置于死地。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代表,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惜一切手段杀害
周边的亲人。从他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利和高高在上的特俗地
位对与人是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为了取得统治地位可以不顾亲人的死活,可以说在他的心中
没有亲情与友情爱情,权利是他获得一切资源的基础,就像服丧期还没满的时候就着急地迎
娶哈姆雷特的母亲一样。总之,克劳狄斯的死预示着封建制度将要走向灭亡,新兴阶级和新

思想将会取代封建制度和旧思想,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平等自由。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 哈姆雷特身上的人文思想

1.哈姆雷特对待别人的善良。哈姆雷特是这部剧中的主人公,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仆
人和其他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叔父克劳迪斯的邪恶与狠毒。他的
善良体现在很多方面,他其实有几次机会都可以杀掉克劳迪斯,例如当克劳迪斯在神面前忏

悔的时候,他就可以杀掉他,但他放弃了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会受到神的谴责的。

2.哈姆雷特对于人类的态度。《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对于人类的态度上,他
主张人类的自由与博爱,认为人类的灵魂和生命都应该充满着自由的气息。人文主义思想
就是宣扬要以人为本,认为人才是宇宙的主宰,反对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提倡人个性的充分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表达。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人是多么了不起的物品,理性是多么的高贵,力量是多么的无穷,
行动多么像天使,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他对于人
性的肯定,认为人是天地间的最高贵的生物,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后面他所遇见的现实世界

与理想的对立,也为他后来与封建旧势力做斗争的做法提供了依据。

3.哈姆雷特对于人和事物的平等观念上。哈姆雷特待人平等,反对压迫和歧视,这可以通过
他所做的一系列事看出来,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行为,而是要同封建旧势力做
斗争,要推翻封建统治解放民众。正是因为接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影响,对于现实世
界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统治阶级的残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充满了厌恶
所以他才将个人的恩怨上升为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进行斗争的崇高行为。他本可以提前
就杀死国王克劳迪斯,但由于克劳迪斯在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他担心这样做会受到神的怪罪,
同时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审判克劳迪斯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民众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国
王,使民众不再受他的压迫统治。追求人们之间的平等与自由,是哈姆雷特与封建制度做斗
争的动力,就像作品中体现的对普通大众的深深同情一样,哈姆雷特也在追求者人们之间的

平等,反对封建压迫。

(二)戏剧内容中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中处处表现着人文主义思想,戏剧一开始就介绍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
黑暗,老国王被人害死,新国王上位并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在大学中就接受了人
文主义思想的教育,他代表着新思想与新阶级。他拥有着人文主义先知所提倡的暗中智慧、
理智、推崇科学,不迷信权威并且敢于与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做斗争。他的爱人奥菲利亚赞
扬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
《哈姆雷特》 曾侨安、许宇杰、李慧盈、俞明慧

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连他的叔父克劳狄斯都承认他被民众所喜爱,一般的民众对
他都十分有好感。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宫廷中的各种权利斗争,统治者
的傲慢,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自己的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克劳狄斯生活腐
朽堕落,却得到一帮大臣的拥护,邻居挪威蠢蠢欲动,总之这与哈姆雷特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
差甚远。他的理想开始破灭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要将个人的复仇上升到为国家、人民幸
福的奋斗。哈姆雷特在剧中的犹豫表现可以看作是新势力与旧势力的斗争,但由于旧势力
的强大使他不得不考虑得更多,当父亲的幽魂告诉他事情的真相时,他并没有马上进行复仇
行动,而是经过反复考虑先采取实验克劳狄斯的办法来判断真伪,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中
提倡的理智、不冲动。戏剧中的时代背景正是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在英国所处的时代环境,

整部戏剧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