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5 年第 1 期 南 洋 问 题 研 究 No.

1 2005
(总第 121 期)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General No.121

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
清朝与安南的礼仪之争
牛军凯
(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清朝定鼎中原后,以三跪九叩的拜天之礼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礼,这一礼
仪也适用于朝贡之国与清朝的礼仪。已习惯了五拜三叩的安南从此与清朝进行了长达百年的
礼仪之争。其间清朝使臣出使安南时,对此礼仪之争采取了并不一致的态度。引起双方关注
的主要有杭奕禄使团和德保使团,杭奕禄使团与安南的争执使安南专门就礼仪之争问题向清
廷上了奏章,德保使团的争执使双方最终解决了礼仪之争。
关键词:三跪九叩; 五拜三叩; 清朝; 安南
中图分类号:D8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05)01-0046-07

清朝定鼎中原后,在大多数方面继承了明朝的政策, ① 但也尽可能展现其不同于明
朝的一面,在对外政策上也如此。在清初对待安南的政策上,清朝继承了明朝时期对安
南黎莫政权的双重承认政策, ② 但在对莫氏的册封、对黎朝助剿南明势力的奖励上,清
朝都提出要对明朝的政策有所改变[1]。而在拜天之礼上,清朝改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礼
为三跪九叩之礼,这种礼仪的改变不只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诸蕃国③。在中越关系中,
这一礼仪却引起了争执,最终经历了三代清帝、百年之久,才得以确立。在中越之间,
这一礼仪之争主要体现在清朝使臣带诏书出使安南期间,安南国王及大臣以何种礼仪拜
受代表清朝天子的诏书,是以清制的三跪九叩呢?还是以成为安南“国俗”的五拜三叩?
学术界未曾对此有所注意,而了解这一礼仪之争的前因后果、发展变化,对于理解中越
关系、清朝的对外政策无疑将有很大的裨益。

收稿日期:2004-11-25
作者简介:牛军凯(1971-),男,河南林州市人,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博士。

可见费正清的评价,见费正清、赖肖尔: 《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第 228 页。

参阅[日]山本达郎:《越南中国关系史》,东京山川出版社 1975 年,第 387 页;余定邦、喻常森:
《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10-11 页。

参阅赵尔巽等:《清史稿·礼志十》,中华书局 1977 年。

46
礼仪之争的缘起与发展

明朝初年,明太祖简化各种繁琐的礼仪 ① 。遣使至蕃国时,该国王对香案及诏书行
五拜礼,并跪香案前,三上香,俯伏,实即五拜三叩之礼[2]。明朝与安南的多次交涉,
安南当权者都对代表天朝天子的龙亭和诏书行五拜三叩头之礼。明朝时对天子行五拜三
叩的礼节,在安南国内也是一样的。在安南,对皇帝之礼是“拜凡五拜三叩头”。 [3]安
南的五拜三叩之礼源于何时,由于资料阙如,难以得知。或许与明朝对安南文化的影响
有关系。不管其发展如何,至明末清初时,安南人对天子之礼已习惯了五拜三叩,并称
之为“国俗” ② 。清朝初年,制定了新的礼仪,对天子要行三跪九叩之礼,这种礼仪不
只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诸蕃国。清朝的礼制与安南“国俗”产生了矛盾。
康熙六年(1667 年),清朝与安南第一次发生了关于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的礼仪之争

。清朝以内国史院侍讲学士程芳朝为正使,礼部郎中张易贲为副使,册封安南国王。
使臣与安南朝廷定于三月十六日行接诏、颁诏礼,使臣要求安南方面行三跪九叩之礼。
黎帝“命报以国俗五拜之三叩之礼,并有参酌损益”,使臣“再书欲行三跪九叩”,安南
再复书行五拜之礼,使臣“三咨书临就前说”,此后安南以“促期行礼,不复办”为由,
回避了言辞上的争执,在接诏时行五拜三叩之礼[4]。
康熙八年(1669 年)初,李仙根等因高平之事出使安南。双方议定接诏时间为二月二
十九日。二十七日,清使要求“迎接开读交拜皆照会典行”,又抄录《会典》内容传示。
二十八日,安南提出行“旧习五拜礼”,清使谓“三跪九叩头乃本朝议制,尔国既为大清
之臣,安敢违越。”安南“旋禀报云皆如谕。”拜诏之时,安南国王黎维禧, “拜稽不甚了
了”,副使杨兆杰“就教之”,维禧“警惧欲避状,左右捉刀者拥至”,李仙根笑曰:“何
(PP88-89)
胆怯,乃尔连叩头即是矣”,至是以三跪九叩之礼接诏书[5] 。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清朝遣翰林院侍读邬黑、礼部郎中周璨等前往安南谕祭前
王并册封新王。黎朝向清使提出“不谙天朝礼,照该国仪注行”,清使回文: “天朝制度,
薄海内外,无不遵行,尔国既归命天朝,请封祭,自应恪遵以光大典,何得渎?”次日安
南又提出,“圣人不变俗,以从俗,本国王受封,又两先王受祭,不常有之,大典调集,
合国大小官目多至千百,贤愚不等,依天朝礼,恐有参差,有亵国体,获罪非轻。”清使
指出, “习仪易事耳”,昔日安南贡使至北京及其他交接之礼, “各官亦克如仪,其他岂俱
是愚的”,参与交涉的安南官员无言以对。此后安南迟迟不行接诏礼,安南官员又向使臣
请允,使臣大怒,与来请的安南官员“自清晨直至午后,逐一辨论,(阮公)望等屡次辞
穷,闭口无言。”次日,安南官员前来禀告:“本国非敢抗违,实因不谙故,连日恳请天
使,既不允,自然遵行天朝礼,不敢再渎。”接诏礼之前,安南官员来文说:“本国王一
心恭顺天朝,自然遵行典礼,不敢有违,但小国人愚者多,虽演习,临时未免稍有差错,
望天使宽恕。”清使回文说:“宽恕,乃我皇上素念,诸外国来觐者有小失,我皇上含笑


参阅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6 章,《宾礼》。

在安南国王与清使争执的言辞中,均将五拜三叩称为安南国俗,可见本文第 2 节所引文。

吴光:
《使交集》,前附刘承干跋与李仙根撰《太史长庚公传》两文,载康熙三年(1664 年),清朝遣
内秘书院编修吴光为正使、礼部司务朱志为副使远谕祭安南前国王黎维祺,清使与安南也发生了礼仪
之争,这次礼仪之争的内容是清使是否“南面宣读”敕谕,而没有关于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的争议。
该书载“吴兴丛书”第 173 册。其实当时的中越礼仪之争还有其他内容,如关于郑主的待遇问题等,
可见第 2 节第 2 段引文。

47
不问,今尔国行礼,若大差错,本部院必令复行,次则仰体皇仁相谅耳,何苛为。”①此
后则以天朝三跪九叩之礼行事。
康熙五十八年(1719 年),清朝派内阁中书邓廷喆、成文等册封安南国王。安南又提
出行五拜三叩的“国礼”, “以便演习”,双方“辨复数回”,清使“勉从之”[6]。不过为
了对出使任务有更好地交待,邓廷喆在公文报告中可能将所行之礼记为三跪九叩 ② 。对
于这几次礼仪之争,雍正年间,安南在向清廷的在一篇奏文中称:“臣国拜册拜诏之仪,
向来康熙三年,内院吴光、礼部朱志远钦赐卹;康熙六年学士程芳朝、郎中张易贲钦册
封;康熙七年侍读李仙根、郎中杨兆杰钦宣旨谕;康熙二十二年翰林明图、邬黑、周粲
钦册封,当日拜受,许行国俗五拜三叩头礼。康熙五十八年,典籍邓廷喆、编修成文钦
册封,初欲令行三跪九叩礼,后以演习未谙,勉从国俗……” [7]。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
真实,是安南方面为了达到让清朝同意其采用“国俗”的目的而故意歪曲事实。实际上,
这些使团对三跪九叩的礼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此后,清朝赴越使团继续与安南进行着
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的礼仪之争,各使臣也因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对策。清廷
自然对这些争议是有了解的,因为回国的使臣都要交上出使报告,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
有李仙根的《安南使事纪要》、周璨等人的《使交记事》等。这些报告都记述了当时的礼
仪之争,但清廷没有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而是让使臣们自己相机处置。

礼仪之争的典型事件——杭奕禄使团与安南的争执

雍正六年(1728 年),清朝遣副都御史杭奕禄、内阁学士任兰枝出使安南,解决边
界争端,清使与安南再生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的礼仪之争。此次争礼后,安南曾就礼仪
之争问题向清廷上过奏疏,在中越两国引起颇多关注。关于此次争议,有关的文献记载
较为丰富,因此特别提出加以详述,以便更好地了解礼仪之争的特点。
当年六月初八日,清使抵达升龙(河内),次日清使发仪注给安南,要求安南于十
一日接诏,接诏时,按照康熙五十八年的礼节,行三跪九叩的礼仪。安南国王回文“请
照该国敬天之礼,惟行五拜三叩”, [8]并说康熙五十八年邓成(正使邓廷喆、副使成文)
使团用的是五拜三叩之礼。由于礼仪上的争执,十一日没有颁诏。当日,钦差发文给黎
朝国王③,文曰:
“钦差为移知事,都院部堂恭膺简命,宣布恩福。昨经移应,贵国王於本月十一日
奉敕宣读,今接来柬所开三次仪注,其中跪拜入门迎送之礼,总与五十八年所行之礼不
符。事关典礼,罔敢陨越。今将五十八年钦差邓、成至仪注附上,贵国阅视,此系近年
之事,贵国王其忘却之耶。况洪恩远播,尤宜倍加虔敬。何得以身亲行过之礼,忽欲更
变,有失恭顺之道,贵国王其敦思之,而它处之。若照五十八年钦使邓成行过仪注行礼,
即於十二日宣读,倘有异议,本都院部堂即当捧回京请旨定夺,不敢有违定之礼,以辱
君命也。为此移知,烦即答覆。再简内所用辅政郑者,必贵国辅理国政之陪臣,今辅政
之辅字,与恩典之恩字,钦使之钦字,並肩抬头,恐自开辟以来未必有是理也,来柬未


周璨:《使交纪事》,载《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 219 册,齐鲁书社 1996 年,第 266-269 页;该文
又见《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 11 辑,中华书局 1984 年,《丛编》所载为当代学者所译该使团满文奏
本,其中文与四库存目本有差异,但内容相同。

《南北往来柬札》,越南汉喃院藏手抄本,编号 A276,vhc2653,第 1 页载,雍正年间杭奕禄使团所
拿出的邓成使团的仪注载明,邓、成等人记载,使团用的是三跪九叩之礼。

此节以下引文除注明者外,均引自《南北往来柬札》,第 1—13 页。

48
便攸好,并仪注三册发回。须至咨者,安南国王黎。雍正六年六月十一日咨。”
次日早,黎朝国王来文,再次辨称邓成使团行的是五拜三叩,并说明要实行五拜三
叩的缘由,文中说:“照得本国累蒙恩典,钧奉钦使大人酌从国俗,行五拜三叩头礼,仪
注节目具存在案,本国非擅自增损。而五拜三叩,通国之人,少习长行,素所惯熟。且
礼容冠服,必要相宜,加以在此衣冠而行跪拜之礼,未免容有失。其抄录三次仪注,乃
是新所履行,非有一毫文饰,妄自尊更变。”
清使仍然要求按三跪九叩之礼接诏,当即回文,文中又提出琉球为例来激励安南君
臣,
“窃思拜跪之节,大典攸关,圣天子抚有万邦,薄海内外,无不遵行定制,罔敢陨越。
即如琉球,僻在海隅,其行礼亦遵三跪九叩,现有明文可稽。况贵国密迩中土,礼教素
闲,何得转有推饰耶。”然而文中又说,“且三跪九叩,並无繁缛难行之处,即贵国向来
未行,合蒙圣天子天覆地载之仁,降恩特沛,亦宜鼓舞力从,以昭感激之意”,似乎认可
以前安南实行过的五拜三叩之礼也是可以的,三跪九叩之礼只是要“鼓舞力从”。
当日午时安南官员胡丕绩将柬文带给黎王,黎王复文又进行辩驳,并不因琉球之例
的激励而头脑发热,甚至不愿与琉球相提并论,文中说:“照得本国逖居午徼,遥扶宸枢,
初逢圣祖章皇帝奄有区夏,本国先诸国以来朝,擒逆废顺,屡蒙恩赏奖。琉球乃海岛化
外之国,各有规例,宁忍比而同之,此三跪九叩之仪,未必伊国能行,纵使勉而行之,
未免傍儿失笑。”并再次指出邓成使团采用了三跪九叩之礼,希望清使能体谅安南的难处,
“酌从国俗”。
次日,清使向黎王指出,琉球王国确实在严格执行清朝礼仪,并附送一本琉球纪供
安南君臣参考(真是书生之举),清使又提出实行天朝之礼的一个理由,安南官员在南关
拜龙亭时,行的就是三跪九叩之礼,文内说:“但以目前之事言之,候援范谦益、范廷境、
丁有真、阮有用、裴仕暹、冯伯奇者,皆贵国大臣也,前月二十四日在昭德台(在南关)
拜龙亭时,伊等行五拜三叩头之礼乎,此即万目共睹,较著之大骄也。今以贵国官员新
进行过之礼,而必曰从未行过,是非不能也,是心不肯遵行之意,更张大典也。”
安南方面辩称,到南关的范谦益等在“天使前来之始,本国迅即遴委候接,勒令演
习最久,仅有可观,而动容周旋,举止闲雅,亦未能见也”,并再次指出邓成使团未实行
三跪九叩之礼,希望使臣“体悉酌从,早赐宣读”,仍不愿行三跪九叩之礼。
次日,清使再次坚持行三跪九叩之礼,并称即使演习需数月之久,使臣也可以耐心
等候。当日,安南再次解释五拜三叩头礼乃敬天之礼,安南并不是不崇敬天朝,只是安
南君臣的长期习惯而已,文中曰:“五拜三叩头,乃事天尊大之礼,幼习长行,上下同然,
三跪九叩之仪,素所不惯,陪臣千官,能一一演习,一时勉强,祗恐失容”。
六月十五日,钦差再次要求行三跪九叩之礼,又提出可由清朝官员帮助演习三跪九
叩之礼,时间上也可宽限。清使随即又附上仪注给安南官员。安南官员将仪注带回后,
安南方面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答应次日展诏。但是,虽然安南文人与中国官员一样读
四书五经和使用汉字著文,但安南人会讲和听中国“官话”的人並不多 ① ,因此,安南
方面又提出,为使行礼过程不致出现意外,使参与礼仪的安南官员不致失容,请用安南
鸣赞官用安南音宣读礼节。钦使见安南同意行三跪九叩之礼,也同意用安南音鸣唱礼文,
认为“此则情理之言”。最终杭奕禄使团与安南以三跪九叩完成了接诏之礼。
虽然在一些越南文献中将当时的礼仪记述为五拜三叩, ② 但钦使的报告及安南方面


如十八世纪后期越南著名文人黎贵惇,是当时的科举状元,其出使中国期间,由于不会讲“官话”,
与清朝官员和朝鲜使臣交谈时也要用笔谈,见黎贵惇《北使通录》(越南汉喃院藏本,编号 A179)和
《见闻小录》(越南汉喃院藏本,编号 A32,vhc2665)。

《南北往来柬札》,第 11 页。越南文献将历次接诏礼仪均记载为五拜三叩,包括此次安南承认行过三

49
此后的奏书都表明,该使团展诏时行的是三跪九叩之礼。[9]
此次争礼过程中,双方争论的内容由上次礼仪的举行,到琉球之例、南关之例以及清
朝官员帮助演习等,几经辩驳,双方都在寻找各种理由说服对方以自己的想法实行接诏
礼。其实在历次礼仪之争中双方都要经过类似的争执过程,这些争执还可能深入到儒学
问题,康熙初年李仙根使团和邬黑使团与安南的争执都涉及到了经学问题[10]。
对于多次礼仪之争,不但清使感到不便,安南方面也颇觉厌烦。杭奕禄使团回国后
不久,安南国王向清朝提出“明定拜诏礼”,希望清廷同意安南拜诏时酌从国俗,[11]
其奏文中说:
“……臣国拜册拜诏之仪,向来康熙三年,内院吴光、礼部朱志远钦赐卹;康熙六
年学士程芳朝、郎中张易贲钦册封;康熙七年侍读李仙根、郎中杨兆杰钦宣旨谕;康熙
二十二年翰林明图、邬黑、周粲钦册封,当日拜受,许行国俗五拜三叩头礼。康熙五十
八年,典籍邓廷喆、编修成文钦册封,初欲令行三跪九叩礼,后以演习未谙,勉从国俗。
钦使彼此不同,似各出于意见也,于理亦合,陈请为此,臣备以前情,历叙颠末,上叩
帝阍,臣伏望天慈垂谅,睿鉴广施,旨下部议,凡臣国奉贡文书规例,酌从臣先祖旧规,
庶获于趋王会者,同沐恩光,以及拜受诏册,跪叩之礼,明示一定,俾臣得以世守,钦
遵奉行,臣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但此后未见清朝对此请求提出任何意见。雍正十二年(1734 年)册封使春山等至安
南时,黎王“抄旧录仪注就呈”,清使未提出反对意见,接诏时行五拜三叩头之礼[12]。

顾如修事件与礼仪之争的解决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清朝遣德保、顾汝修为正副使,册封安南国王。安南“欲
以彼国王拜事天之礼受封”,清使“执不可,随如仪,礼成” [13]。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初,
广西巡抚熊学鹏将德、顾使团与安南来往文书备录上交。其中有一封副使顾汝修单衔斥
责安南国王的书信,[14]其发文时间在使臣回国之后。书信中斥责安南不愿遵行天朝之
礼,又说,该国筑馆旷野,多陈兵卫,是要“蔽人之明,塞人之聪”,还说安南要加害于
二使,看到安南接待时街衢立有大象,也以为是安南为加害二人的特殊安排等。据正使
德保说,他曾经加以劝阻,顾汝修不听,并单衔副之[15]。该使团的活动反映到了清廷,
在乾隆帝看来,顾汝修的行为“适足以形见小气怯耳”, “而所争执者,又不识大体”;而
书信的内容,则“可鄙可笑之处,不一而足”,“支离悠谬,迥出人情之外”[16]。乾隆
帝要求吏部对此“严加议处”, 吏部议奏“大理寺少卿顾汝修奉使安南,于出境后,擅
用单衔移书诘责该国王,有乖大体,应照例革职”, 乾隆帝下旨, “顾汝修著革职”。 乾
隆帝及清朝官员们认为,顾汝修“或自许为不辱君命,欲将此稿夸耀入集,则不可付之
不问也”,因此,乾隆帝又要求“顾汝修如将此付梓,可备录此谕及硃批,一并刊刻,俾
寓目者皆知别白。倘敢私自单行,异日发觉,朕必重治其罪,用昭欺世盗名之戒。”而对
于身为满洲翰林的正使德保,因其未能履行应有的职责,阻止顾汝修“迥出人情之外”
之举,被降三级调用[17]。
对于安南是否恭顺,乾隆帝认为,“安南蕞尔边藩,世奉朝贡,今以嗣封请使,其
恭顺自不待言而见”,“若既恭顺将事,则一切无关紧要体式,并可无庸介意。”对于礼仪
的争执,乾隆帝认为,“安南世为本朝属国,凡遇朝使册封,至伊国内,自应遵行三跪九

跪九叩的一次,可参阅黎统《邦交录》、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邦交志及《南北往来柬札》的有关内
容。

50
叩头礼。乃该国狃于小邦陋见,与朝使商论拜叩仪注,原属无知。经德保、顾汝修援从
前杭亦禄指示成例,始知恪遵。外藩不谙体制,部臣应预行宣示。”对于安南国王故意违
犯天朝礼仪的行为,乾隆帝予以宽容, “该国王于使臣莅境时,先请商五拜之仪,必待使
臣驳定,始克如礼,未免狃于鄙俗,实为弗当。但念该国王一经使臣指示,即遵定制,
(PP7-9)
亦可从宽弗论矣。”[18]
为了解决礼仪之争,乾隆帝决定从使臣和安南两个方面确立三跪九叩的礼仪,乾隆
帝要求,“著传谕礼部存记,嗣后遇有安南册封等事,即将应行典礼,并雍正六年及此次
(P9)
业已两次遵行三跪九叩首之处,告之派出之正副使,令其永远遵循,无愆仪节。” [18]
乾隆又让礼部传谕安南国王,“俾知永遵三跪九叩之仪,毋再陨越”,并令“俟该国王谢
恩使回之便,令其携往,礼部详悉行文该国王知之。” [19]。此后不再见双方在此礼仪上
的争执,从此才解决了长达百年之久,历经三代清帝的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的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所反映的中越关系的特点

清朝对此礼仪之争的反应反映出清代与安南关系的几个特点:
(一)使臣个人在中越关系中的作用。在多次礼仪之争中,有时遵循了三跪九叩的
天朝之礼,有时遵循了五拜三叩的本土之礼。两种情况的背景并不能截然分开,且在几
乎相同的背景下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当时的历史背景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争议的结果还要看使臣个人的态度。使臣个人对此态度温和,自然会“勉从之”,若态度
强硬,则可能“执不可”,最终行天朝之礼。实际上,官员个人在中越交涉中常常会起到
重要的作用,正如史学界在研究明朝嘉靖年间对莫氏的政策、万历年间对黎莫双重承认
政策的形成、清朝乾隆年间对西山起义的态度等方面,参与交涉的官员们在政策建立过
程中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① 。在清朝与安南的礼仪之争中,清朝使臣的个人态度也是不容
忽视的。
(二)中越交涉时,不必固执于某些成规,相机处置即可。清使与安南的历次礼仪之
争,多有遵循安南“国礼”之结果,但参与的使臣并没有受到朝廷的惩罚,说明清朝并
不是很在意这个结果。正如乾隆帝所说, “若既恭顺将事,则一切无关紧要体式,并可无
庸介意。”[20]就象清朝对待安南朝贡时的态度,朝贡的次数、贡物的多少,其实都不
重要,只要其“倾心向化,诚意可嘉”[21],就达到了目的。安南方面之所以一直要求
行五拜三叩之礼,其原因并不复杂,正如安南君臣所指出的,五拜三叩,乃安南“通国
之人,少习长行,素所惯熟”。而三跪九叩,必于行前多所演习,而即使多次演习,在行
礼时,仍会“未免稍有差错”,或致“失容”。对安南君臣来说,五拜三叩与三跪九叩,
均为“事天尊大之礼”,并不是不崇天朝。而有了使臣同意循安南“国俗”之后,就又成
为安南要求五拜三叩的旧制,并以此作为后来的使者们的前例。安南历次争礼并未引起
清帝的关注,若没有顾汝修事件,清朝对待三跪九叩与五拜三叩的礼仪之争,可能会继
续采取令使臣相机处置的态度。我们再来看英使马嘎尔尼使团,该使团拜见清帝时,乾
隆帝允许他们以英国之礼拜见,实际上再次表明了,清朝对于外国人的态度,并不看重


可参阅郑永常: 《明嘉靖年间(1522-1542)中国对安南莫氏的政策》,载《新亚学报》第 17 卷;冷东:
《明嘉靖朝之安南事件》,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 年第 3 期;牛军凯:《明清两朝与安南莫氏
高平政权的关系》,载(新加坡) 《南洋学报》第 56 卷;张友林: 《中越关系中的干涉与朝贡(1788-1790)》,
in John.K.Fairbank(ed),“The Chinese World Orde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上述文章均十
分注重中国官员在中越交涉中的个人作用。

51
其礼仪上的一些小节。对外国人礼仪上的宽容又表明,对各地风俗的尊重也是古代中国
社会思想之一。中国人到海外也会尽量保存自己的礼仪习俗,据说南明卜弥格使团抵达
威尼斯时,威尼斯的大公就同意了卜弥格的中国助手沈安德向其行中国之礼。[22]
(三)礼仪是否得到严格遵守也可以被作为中越交涉的手段。1669 年,李仙根出使安
(P102)
南时,深知任务艰难,因此抱着“不能屈一安南,何以昭示万国”[5] 的心态,在
各种礼仪上都坚决要求安南严格执行。如敕书内容不能抄白,安南国王必须出门迎诏等,
安南君臣行三跪九叩礼接诏正是使臣坚持的礼仪之一,以严格的不能通融的态度来表明
天朝的威严。李仙根成功帮助莫氏政权收回高平之地,圆满完成出使任务不能说与此毫
无关系。可见礼仪在中越关系中不仅仅是形式,有时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清圣祖实录:卷 2[Z].12-13,20.
[2]明史:礼志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25.
[3][越]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礼仪志[M].越南汉喃院藏手抄本,编号 vhc2703.16-17.
[4][越]黎统.邦交录[M].越南汉喃院藏手抄本,编号 A614,vhc1966.228.
[5]李仙根.安南使事纪要[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 56 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6] [越]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M].东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8.1045.[越]潘清
简等.钦定越史通鉴纲目[M].台北: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1969.3240-3241.[越]陈文为.黎史纂要:
卷 7,裕宗纪[M].越南汉喃院藏手抄本,编号 A1354.15.[越]潘辉注.历宪章类志:邦交志[M].32.
[7]明清史料:庚编,第 1 册[Z].35。
[8]清世宗实录:卷 74[Z].12.
[9]清世宗实录:卷 74[Z].11-13.明清史料:庚编,第 1 本,安南国王黎维祹请复文书旧规並明定
拜诏礼奏本[Z].35-36.
[10]李仙根.安南使事纪要[M].97. 周璨.使交纪事[M].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 219 册.济南:齐鲁书
社,1996.266-267.
[11]明清史料:庚编,第 1 册,安南国王黎维祹请复文书旧规並明定拜诏礼奏本[Z].35-36.
[12]南北往来柬札[Z].越南汉喃院藏手抄本,编号 A276,vhc2653.19.
[13]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633-14644.
[14]明清史料:庚编,第 1 册,吏部题本[Z].72.
[15]清高宗实录:卷 659[Z].8. 德保奏文[Z].中国第一档案馆藏清军机处档[Z].编号清档 7773-19.
[16]清高宗实录:卷 656[Z].7-9. 清高宗实录:卷 659[Z].14-16.
[17]清高宗实录:卷 656[Z].7-9. 清高宗实录:卷 659[Z].8. 清高宗实录:卷 659[Z].14-16. 明
清史料:庚编,第 1 册[Z].72-74.
[18]清高宗实录:卷 656[Z].
[19]清高宗实录:卷 659[Z].9.
[20]清高宗实录:卷 656[Z].7. 明清史料:庚编,第 1 本,吏部题本[Z].72.
[21]清圣宗实录:卷 106[Z].2.
[22][法]沙不烈.卜弥格传 [A].[法]伯希和.卜弥格传补正[A].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第 3 卷[C].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95.211.

[责任编辑:廖大珂]

(英文摘要转第 98 页)

52
(上接第 52 页)

Dispute over Protocol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Annam: ‘Wu
Bai San Kou’ or ‘San Gui Jiu Kou’
Niu Jun Kai

Abstrac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rite of ‘San Gui Jiu Kou’(Three Genuflects
with Nine Kowtows) replaced the Ming Dynasty’s rite of ‘Wu Bai San Kou’ (Five Bows with Three
Kowtows), and also applied to the diplomatic protocol between tributary states and the Qing Dynasty.
Henceforth, Annam which was used to the rite of ‘wu bai san kou’ disputed with the Qing Dynasty over
the protocal for one hundred years. The Qing Dynasty dispatched several diplomatic missions such as Hang
Yi Lu mission and De Bao mission to Annam to deal with the ritual disputes. At last, the De Bao mission
succeeded in solving the disputes.
Key words: the rite of ‘San Gui Jiu Kou’(Three Genuflects with Nine Kowtows); the rite of ‘Wu Bai San
Kou’ (Five Bows with Three Kowtows); Qing Dynasty; Annam

(上接第 59 页)

Changes in Chinese Cognition of Singapo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Zhang Xu Dong

Abstract: After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have entered a new era. Since then, what has been Chinese cognition about Singapore? What has
its concern focused on? And what have been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its cognition?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reports and articles about Singapore in National Index
to Chi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1991-2003) and http://www.edu.cnki.net/ (1994-2003), thjs paper
tries to take on the track of the changes in Chinese cognition of Singapo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m.
Key words: China; Singapore; cognition

(上接第 87 页)

Colonial Power, Indigenous State and Chinese Migrants in


Southeast Asia: Some Historical Dimensions
Of Chinese Transnationalization
Wu Xiao An

Abstract: By focusing on multi-ethnic and cross-state power rela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illustrate an

9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