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選擇題:

1. 以下有關審計抽樣與查核風險之敘述,何者正確?(105 高考審計)
(A) 審計抽樣與查核風險有關,查核風險越高,應越少用審計抽樣
(B) 審計抽樣與查核風險有關,查核風險越高,應越多用審計抽樣
(C) 審計抽樣與查核風險並不相關
(D) 查核風險包括偵查風險,偵查風險中的抽樣風險與審計抽樣有關

2. 查核人員執行控制測試而使用統計抽樣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06CPA)
(A) 通常假設母體的規模很大,如果母體的規模不大,查核人員應該採用抽出放
回的選樣方式
(B) 使用的抽樣方法稱為變量抽樣法
(C) 其他因素不變下,查核人員若將過度信賴風險定的越高,則需要樣本越大
(D) 當最大可容忍偏差率與預期母體偏差率差距越小時,所需的樣本量越小。

3. 以下有關審計抽樣之敘述,何者正確?(105 高考審計)
(A) 若審計人員進行查核時採用抽樣,非抽樣風險即不存在
(B) 縱使審計人員進行查核時不採用抽樣,非抽樣風險仍可能存在
(C) 非抽樣風險為一種固有風險,審計人員可控制
(D) 非抽樣風險為一種控制風險,審計人員應評估

4. 下列那些查核程序可以用來測試銷貨交易真實發生?(複選)(104CPA)
(A) 從銷貨日記簿分錄核對至顧客訂單、銷貨單及銷貨發票
(B) 從銷貨日記簿分錄核對至出貨單
(C) 重新計算發票金額之正確性
(D) 追查出貨單至銷貨日記簿分錄
(E) 銷貨日記簿所記錄之買方若為十大客戶,檢視其是否為本年新增

5. 針對銷貨收入查核,相對於完整性聲明,查核人員為何較為關注交易發生之
聲明?(104 高考會計)
(A) 受查者收入高估之風險較高
(B) 受查者低估收入的情形通常多於高估收入的情形
(C) 備抵壞帳通常被低估
(D) 查核人員很難判斷何時該認列銷貨收入

1
6. 查核人員決定採用抽樣方式來進行控制測試時,應考量:(104 高考審計)
(A) 初步判斷之重大性水準
(B) 過度信賴風險
(C) 信賴不足風險
(D) 偵查風險水準

7. 下列那一種方法可以降低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可能產生的潛在偏
誤?(103CPA)
(A) 使用若干個起始點
(B) 使用隨機亂數表
(C) 儘量將金額大的項目納入樣本
(D) 將母體進行分層

8. 下列那一項不是查核人員設計查核樣本時所須考慮之因素?(103CPA)
(A) 分層
(B) 查核目的
(C) 母體中實際之誤差
(D) 可容忍誤差

9. 關於審計抽樣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102CPA)
(A) 統計抽樣可以提供足夠與適切之查核證據,非統計抽樣則否
(B) 採統計抽樣的好處之一,是查核人員在設計樣本及選取樣本時,只須依據
統計原理執行即可,毋須運 用其專業判斷
(C) 信賴不足風險及不當拒絕風險與查核之效率有關
(D) 固有風險及控制風險之存在與審計抽樣程序有關

10. 有關統計抽樣、非統計抽樣與抽樣風險等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102CPA)
(A) 統計抽樣與非統計抽樣均存有抽樣風險
(B) 非統計抽樣的抽樣風險無法作成統計檢定推論
(C) 查核人員要求之信賴水準愈高,樣本量應愈大
(D) 執行審計抽樣時,只要樣本量愈高,偵查風險即愈小

11. 假設某帳列數(booked value)為$5,000,查核數(audited value)為


$3,000,抽樣區間(sampling interval)為$1,500, 則運用元單位抽樣
(monetary unit sampling)執行審計抽樣,請問推測誤述(projected
misstatement)金額為何?
(A) $600
(B) $900
2
(C) $1,500
(D) $2,000

12. 執行屬性抽樣,下列何者非影響樣本量之因素?
(A) 預期母體偏差率
(B) 偏差上限
(C) 抽樣風險
(D) 容忍偏差率

13. 有關採用機率與金額大小成比率抽樣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08CPA)
(A) 樣本分配必須趨於常態
(B) 高估的科目餘額被選取為樣本的機率,較低估的科目餘額高
(C) 抽樣區間的計算方式,為母體中的實體單位數除以樣本量
(D) 相較於其他變量抽樣方法,PPS 最具有效率。

14. 有關「銷售和收款交易循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銷貨及應收帳款是否少計,可經複核帳齡分析表之程序查核之
(B) 收到現金應於當天全數存入銀行,此一控制程序之目標為保護資產
(C) 可自運貨單據追查至日記帳之程序,查核銷貨及應收帳款是否少計
(D) 企業將出貨通知單、銷貨發票與運送單據等預先連續編號,可以查出貨單、
銷貨憑證等是否遺漏

15. 甲會計師查核乙公司,該公司應付帳款由 12,000 個明細帳戶所組成,帳列金


額總數為$15,000,000, 會計師選出 600 個明細帳戶進行查核,總查核值為
$750,000,該樣本項目帳面值之加總數為$728,400, 假設甲會計師採用「差
額估計法」(Difference Estimation)估計母體金額總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5CPA)
(A) 母體金額總數$14,568,000
(B) 母體金額總數$15,000,000
(C) 母體金額總數$15,432,000
(D) 母體金額總數$15,444,810

16. 選用機率與金額大小等比例之抽樣方法(Probability-Proportional-to-Size
Sampling),下列敘述何者最不正確?(105CPA)
(A) 本法適用於母體變異性未知時
(B) 本法適用於抽樣初期母體大小未知時
(C) 本法適用於預期有很多錯誤時
(D) 不適用於母體中帳戶餘額為負數或零之情形
3
17. 應收帳款帳載金額為$4,000,000,查核人員採用機率與大小成比例(PPS)抽
樣,抽樣區間為 20,000,若抽查結果發現 三項錯誤,分別為帳面金額
$25,000,查定金額為$15,000;帳面金額$10,000,查定金額為$7,000 及帳面金
額$5,000, 查定金額為$4,000。則應收帳款的估計總錯誤金額為若干? 
(A) $14,000 
(B) $15,000 
(C) $18,000 
(D) $20,000

18. 關於客戶聲明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用以確認查核目的與範圍
(B) 於查核開始前由審計人員撰擬,經受查者同意後簽還
(C) 應由審計委員會簽署
(D) 若未包括對必要事項之聲明,將造成查核範圍受限制

19. 審計人員於 X2 年 3 月 5 日結束甲上市公司 X1 年年度財務報告審計之外勤


工作,甲公司董事會於 X2 年 3 月 14 日核准通過發布該財務報告,於 X2 年 3 月
26 日上傳該財務報告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 X2 年 5 月 2 日股東會承認該財
務報告。審計人員對該財務報告所出具查核報告之日期不得早於:
(A) X2 年 3 月 5 日
(B) X2 年 3 月 14 日
(C) X2 年 3 月 26 日
(D) X2 年 5 月 2 日

20.客戶聲明書日期應與下列何項日期一致?
(A) 查核報告日
(B) 資產負債表日
(C) 財務報表附註提及的最後一個期後事項的日期
(D) 會計師接受委任日

21. 下列何種情事最可能不必列入期後事件揭露之,雖然發生時間在報表日與查
核報告日之間?
(A) 委託人股票市價大跌
(B) 因火災造成廠房設備嚴重損毀
(C) 委託人發行增資股票

4
(D) 纏訟已久之索賠案終獲解決

22. 會計師於查核報告日後至財務報表發布日前,注意到一筆查核年度當期所發
生之特殊交易,而該交易若於外勤工作中及早發現,必會深入追查。請問會計
師應如何處理?
(A) 不必採取行動,因為查核人員對發生於查核報告交付日後的事件可不須負

(B) 與公司管理階層討論,視需要執行必要之查核程序
(C) 要求公司管理階層對該年財務報告增加一未經查核的附註,揭露此新近發
現之交易可能造成之影響
(D) 與可能信賴該財務報告的所有個體聯繫,通知他們財務報告可能有誤

23. 下列有關期後事項與查核報告雙重日期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會計師查核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編製之財務報表時,其查核報告日得採
用雙重日期
(B) 查核人員於財務報表發布後始獲悉之事實,若更新或修改其查核報告亦不
得採用雙重日期
(C) 財務報導期間結束日後至查核報告日間發生之事項,其查核報告日不得採
用雙重日期
(D) 查核人員於查核報告日後至財務報表發布日前始獲悉之事實,其查核報告
日不得採用雙重日期

24. 下列何項不是查核人員要求受查者提出客戶聲明書之目的?
(A) 提醒受查者應對財務報表之允當表達負責
(B) 印證已查得之資料
(C) 避免查核人員誤解受查者之口頭聲明
(D) 取代其他必要之查核程序

25 下列有關執行協議程序之敘述,何者有誤? 
(A) 會計師執行協議程序時,得不具獨立性 
(B) 執行協議程序之目的,在使會計師履行其與委任人及相關第三者所協議之
程序 
(C) 會計師應對受查者財務資訊整體是否允當表達提供確信服務 
(D) 協議程序由委任人決定,該程序是否足夠,會計師不表示意見

26.下列何者應不在會計師協議程序執行報告中敘明(108CPA)

5
(A) 會計師所執行之程序
(B) 採用之協議程序是否足夠,會計師不表示意見
(C) 敘明依據一般公認審計準則查核,並敘明財務資訊整體允當表達
(D) 敘明本報告僅供同意協議程序者使用

27.依我國審計準則公報,會計師受託執行協議程序時出具之報告內容應包含何
者(106CPA)
(A) 協議程序係由會計師專業判斷決定
(B) 會計師依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執行協議程序
(C) 協議程序執行報告中之財務資訊與整體財務報表有關
(D) 會計師若不獨立,協議程序執行報告中應適當說明

28. 根據我國審計準則公報,有關會計師核閱企業財務預測之敘述,何者正確
(101CPA)
(A) 對企業編製之財務預測是否達成,提供積極的確信
(B) 對企業編製之財務預測是否達成,提供消極的確信
(C) 對企業編製之財務預測是否達成,不提供任何確信
(D) 對企業編製之財務預測是否達成,視當時經濟環境而定

29. 會計師受託執行上市櫃公司財務報表核閱時,下列何者敘述正確(108CPA)
(A) 以積極確信文字表達核閱結論
(B) 會計師應瞭解受核閱者之內部控制
(C) 會計師應執行第四季財務報表核閱
(D) 通常運用查詢函證分析比較等程序,執行核閱工作

30. 有關核閱財務報表所執行程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107CPA)
(A)核閱人員應向管理階層查詢截至財務報表日所發生可能須於財務報表中調整
或揭露之事項是否均已辨認 *是核閱報告日
(B)核閱人員所執行之程序通常限於查詢(主要向受核閱者負責財務與會計事務
之人員查詢)、分析性程序及其他核閱程序 
(C)核閱人員通常無須驗證管理階層對有關訴訟或索賠之查詢所作之回應,因此
無須函詢受核閱者之律師 
(D)核閱人員仍應向管理階層取得書面聲明 .

31. 查核人員執行應收帳款控制測試,以確認應收帳款授信額度是否經適當人員
核准,樣本量 40 計算的偏差率上限設為 5%。如在前 10 筆樣本中已發現 8 筆未
經適當人員核准 ,此時查核人員最可能之因應方式為何?( 107CPA)
(A) 繼續其他 30 筆樣本的測試 
6
(B) 重新計算樣本量大小 
(C) 增加可接受的偏差比率 
(D) 停止測試,重新設定應收帳款的控制風險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