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9

唐曜教授一玄長者全集序

一玄長者,姓唐名曜,江蘇青浦人。生於前清光緒二十年甲午正月十二日。
學佛於休休禪庵。游刃教海,深入宗門。華嚴、楞嚴、圓覺、法華,多所發揮。
讀華嚴經記曰:『華嚴為佛教中最高的圓頓教典。頓者,稱性而談,無有方
便漸次;譬如日出,頓照高山。圓者,全事是理(事以理圓),全理是事(理無不遍);
譬如梵網,重重無礙。……』(第十九章)
又云:『本經之打開佛陀正覺之真相,不但在文書記錄上,而同時亦在象徵
寄顯上。故善財之巡歷,即是象徵地說出釋尊自己求道之心路。何以故?釋尊在
最高說法形式之本經中,已將自己的信仰過程,託善財之求道而普示以其內容之
真體。善財五十三參中,由在家人表現者居多數。在家佛教徒,誠能認真奉行佛
陀之教旨,則人間的真正實際生活,即是縛解一如之世界,最為尊貴的「宗教之
極致」。佛教並不缺乏多數出家法師,卻極須要多數在家善知識維護正法的廣大
堅強陣容。』(第十八章)此尤為發前人所未發者也!
有謂楞嚴經為偽造者,讀「楞嚴概介」頁十一至十五可釋其疑。文曰: 『……
因朱子全書之一語謬增,遂爾百世傳實;雖名家如梁任公胡適之亦不免有好出風
頭應聲立異之嫌,其他所謂「辨正」「百偽」等等,更無足論矣。例如南宋某一
史料書所載,當時「莫須有」冤獄,權奸指責岳飛「剋扣糧餉.私設酒坊.妄請
選立太子圖邀擁戴之功」等罪,朱子亦謂「岳飛跋扈」。誰能相信真是晦庵口所
說而非「重言的語增」?故假朱子言以謗楞嚴與假朱子之言以毀岳飛,皆徒見其
厚誣朱子耳。……』
至於圓覺,長者云:『除禪宗正是本經當機外,歷代講教諸宗,無不以本經
作教學課本或悟後印證之寶典。蓋為禪門而「高標頓門.兼備漸法」者,唯本經
最為「契理精到.契機廣大」 ,在適合教課一點上,獨稱殊勝無比也。』 (圓覺經自
課)
妙法蓮華:『本經以「妙法」二字冠以經名,妙法云者,即指諸法實相之祕
妙法門,故妙法之總義,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語攝之。』又示:佛陀體現
宇宙之真理,此真理即依於真理自體德性之「法」而顯。佛陀開示其德性,一歸
於「諸法實相」 ,所謂「現象即實在」,
「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而湛入於
徹底的「真理汎在」思想,此即人皆可得體達於實相妙理之所以也。』又云: 『本
經偈頌中,極多膾炙人口之絕妙名句,如: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今之三界,
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
佛方便說」 ;
「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
「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
「一稱南
無佛,皆已成佛道」 ;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此等偈句,只是說十方一字,萬物一體,三乘無差別(皆可攝入佛乘),凡聖無差別
(皆可得授記成佛),即真空而示妙有,即世間而見實相,言言極盡其深厚偉大之宗
教立場,皆所以表示徹底的「真理汎在」思想者也。』(讀法華經記第五章)

1
宗門語句,有六祖壇經、禪門剩語等,茲不一一。
昔藥山惟儼禪師(西紀七五一~八三四),看經次,僧問:
「和尚尋常不許人看經,
為甚麼卻自看?」師曰:「我祇圖遮眼。」曰: 「某甲學和尚,還得也無?」師曰:
「汝若看,牛皮也須穿!」(指月錄)一玄長者可謂善『遮眼』者!吾儕要學,就
得『看穿牛皮』才行!
長者於民國七十七年戊辰四月十七日入寂,住世九十有五載。昔日長者休休
小庵教席諸學子,編輯長者遺著為全集,即將印行,讀此集者,若有『遮眼』功
夫,則見性、明心,有似「百草頭上西來意」,豈不快哉!

中華民國第二庚午年端午節,沙門會性序於屏東普門丈室

唐教授一玄長者略傳
孫玉君
唐師,一玄老人,本名唐曜,民國前十八年一月十二日生,江蘇省青浦縣人。
父諱仁齋,母任氏,配偶董氏。師生於醫業世家,自曾祖起,累代業醫。父母常
以祖訓告曰:「力耕筆耕!勿求聞達!」
庚子拳亂之年,年方七歲,在家延師課讀,如是三年。十歲,始負笈上海南
洋公學(南洋模範中小學);十八歲畢業於該校中學部,時為辛亥革命次年。在滬八
年,於南洋公學中,除正課外,於校長唐蔚芝先生處,受益良多。太倉唐蔚芝先
生,稱當世文豪,尤精湛於性理之學,言行一以古聖賢為法,一代之純儒也。師
課餘間,常伴左右,聽聞先生講述諸家之學,並讀詩書易禮春秋之文,受其薰習,
於文哲史地之學,多所涉獵。師國學涵養嘉厚,奠基於是。
民國二年七月,師入學於天津軍醫學校(即今國防醫學院前身)。六年夏張勳復辟
之役,校中教師率應屆畢業生設臨時醫院於豐臺,以為救護。事定後回校,分發
見習,期滿後改派浙江陸軍服務。民國九年十二月,重返母校入研究所,選修眼
科,十一年六月結業。時值直(吳佩孚)奉(張作霖)燕郊之役,遂參加中國紅十字
總會臨時醫院之救護工作於白雲觀,事定後遂南歸。
民國十五六年之交.北伐入浙,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野戰醫院少校軍
醫。南京底定後,改任第十九軍中校軍醫。適值龍潭之役,何應欽部長坐鎮南京,
指揮三軍,南京以安。十六年冬,隨軍漢口;十七年春,轉上三湘;後返漢口,
改調第四集團軍軍醫處衛生科上校科長。四集團軍撤銷後,改就漢口市立醫院醫
務長。迨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成立,改任分校軍醫處醫務科中校科長。民國二十年
漢口大水之初,師回南京,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軍醫監部中校科員,二十二年春,
改就海州稅警總團總醫院主任內科。二十六年夏,奉調軍政部軍醫署上校主任秘
書。此後抗日戰起,師隨政府播遷入川。民國二十九年初,離軍醫署,赴昆明西
南運輸處醫務管理處,任醫務科長。三十年十二月,始回重慶參加二十一兵工廠
醫務工作。抗戰勝利後,調南京六十廠。大陸赤化前,又隨六十廠隻身遷台,任

2
醫院上校院長。師育有一子,服役空軍,大陸變色後,亦隨軍來台。民國三十八
年,演習失事,師自斯煢然在台,定身職中。民國四十五年五月,以限齡得假除
役;四十八年一月,正式除役。獻身軍旅共四十六載。
師出於佛化家庭,其父好佛。師之故里青浦有澱山湖,湖中有澱山,宋末元
初,山中有普光王寺,德異禪師(蒙山和尚)任住持,後於湖中設「休休禪庵」而
居之。昔師常詣「休休禪庵」瀏覽群藏,於是皈依。及長雖投身軍旅,戎務倥傯,
仍隨駐驆,四處參訪名山寶剎,並向諸山長老、高僧大德請益佛法。民國十八年,
曾借居武昌千家街佛學苑,以法舫法師之介,得見太虛大師,受讀佛經。民國二
十二年,返居南京,再逢虛大師講經於逸仙橋萬壽寺。抗日時期,冊玉西遷,避
地重慶,雖驅馳於湖江山川之間,於佛法經教,終不忘鑽研;功夫則力求「行起
解絕」、「理至言息」。抗日勝利還都後三年,大陸赤化,東遷台灣,內地法師亦
多相繼渡還弘法。師日常於職務之間,仍不離佛法,常讀經筆記,自課自修,所
書稿件,先後見於佛刊雜誌。並時與耆德相接,參研佛法;或接引青年,講經論
典,闡說學佛之正確主張與態度;並著力提正偏差之修習觀念,鼓勵學人踐履行
持。師之作為,誠如其言:「尊經崇聖,助教化,切實用。」
民國五十四年,師受聘於高雄壽山寺壽山佛學院。後壽山佛學院遷院高雄縣
大樹鄉佛光山,並易名為東方佛教學院,續任教席數年。後又相繼應屏東市東山
禪寺東山佛學院,與台南縣新營鎮妙法禪寺曉光佛學院禮請,講學授課。後以年
歲日高,體力漸衰,不堪舟車勞頓,乃婉辭各院之聘,安居宿舍。偶至東院學生
(現今之心印法師)之道場普門學苑小住,並隨緣設教。師學養俱優,德高望重,聲
譽遠播,教界四眾,莫不景仰,故於安居時日,高雄教界眾多學佛居士,紛紛敦
請於高市設置誨廬,為諸後學指導。乃於民國七十一年,於高市設「休休小庵」,
隨緣施教。師晚年以九十高齡,仍作育學佛青年,不遺餘力,其誨人不倦之德養,
深植學生心中!
師出生於殷厚府第,成長於戰患國難,以其醫學專長,奉獻國家,隨軍顛沛
四地。天性平淡,不喜交遊。閒時除閱讀醫學書籍外,讀佛經以及諸子,讀四書
五經、讀程朱陸王顏李、讀文史哲學,以涵情養性。師言辭清雅,學問篤實通達,
貫通融會,其闡述生動活絡,能引喻儒家,深入佛諦。其行止謙沖平和,聞名而
登門者眾,師皆與方便講解,並釋其疑,其撥正異說,然從不作無益之言。師亦
每好與學子言: 「我一生從未有一句迷信之言。」師一生雖為白衣,出則服公職,
或講學授課;入則淡然獨居陋室,生活簡樸清寂,無異出家僧眾,而師安然甘之。
師性耿介,弟子學生曾擬為闢居,安養晚年,師斷然拒絕。民國七十七年六月一
日正午,師安然終於寓所,長揖娑婆,嘉言懿行,永垂不朽。
師晚年之所為,除獻身授課講學外,亦曾指導東院第二屆學生註釋「六祖壇
經」。其個人佛學著作計有: 「學佛餘言」、
「圓覺經自課」 、
「楞嚴經自課」
、「四卷
楞伽經箋註」 、「楞嚴經概介」 、
「傳心法要」、
「重訂無相頌講話」、
「禪門剩語」、
「參
禪方便條目」 、「禪七實錄」,
「六祖壇經分品講話條目」 、
「湖鄉雜錄」、
「玄奘年譜.
日本佛史雜記」、「禪宗語錄別輯」等十餘著作。

3
圓覺經自課序
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既契於理,復契於機,諸經如是,不獨本經為然也。
本經獨標圓覺,義陳心性,直截分別,毫無隱瞞,如開門見山,森羅宛然。蓋圓
覺乃諸佛之本源,亦眾生之覺性,聖凡同秉,生佛一如,只須灼破,無明便呈,
萬德莊嚴,故文殊章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
提涅槃及波羅蜜。』普賢章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此
皆就理性言自體起用,染淨諸法,歷歷明明,若就機感言,則本經圓頓精鍊,兼
備漸法,如賢善首章云:『是經惟顯如來境界。』普賢章云:『知幻即離,不作方
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直捷了當,皆被頓教之機,不過修習如幻三昧,知
幻即離,離幻即覺,上根固可,初機未獲權巧,恐或聞之迷悶,故開示奢摩他、
三摩缽提、禪那三種方便,為修習圓覺之楷式,而尤以二十五清淨定輪之推演,
單複兼融,重重妙觀,隨機圓成,則雖有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
愛為根本」之癥結,而得此頓漸俱備、利鈍兼資之法門,遵循修習,何患無解脫
之良期乎?
一玄開士潛心藏海,久入玄門,乃今日法門之碩彥,解行具足,宗說兼通,
早讀金剛,悟空生之妙旨,後課圓覺,契眾聖之心要,比年講學東院專四,以本
經為教本,自課課人,匠心獨運,以其心得編成講義,行將付梓,萬里迢迢, 其
高足黃陳二子,轉達屬序之意,自惟謭陋不文,對此佳構,久久未敢下筆。聞其
講義全部資料,乃糅合圭峰略疏大疏及抄,以意摘錄,間亦採擷華嚴天台諸家之
說,並折衷太虛大師之言及涉禪家有關本經之宗趣,凡所立論,各有所據,而示
以己意,不同泛泛。且全經分段標點解釋,亦割經配附,以便學者易讀易解,每
章之首,則先附表解,使展卷者一目了然,其苦心孤詣,有足多者特為揭示,以
冀讀者之注意,如能人手一編,思惟研修,共泛如來大圓覺海,同躋菩提涅槃彼
岸,則不特上報法恩,亦不負講解者自課課人之慈悲乎?

佛紀二五一六年八月竺摩序於馬來西亞檳城之三慧講堂

4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方廣亦稱方等,梵語毘弗略(Vaipulya),為十二分教之一,唯大乘經典有之,
小乘則無此分,故大乘經皆可稱方廣(方等)經以簡別於小乘經。而大乘運動則稱
為方廣運動,大乘學者則稱為方廣道人。方廣之義,亦可分釋之:方者,就法得
名,指方法方正,有義方可守;軌持為義,指軌道軌範,有道軌可循。廣者,從
用得名,指周徧等徧,有普及之用;廣博為義,指廣汎廣眾,有眾多之功。總謂
覺法正直不偏不邪・覺性徧滿無邊際也。
於「方廣」名稱上復加一「大」字者,指摩訶毘弗略(Maha-Vaipulya)而言,謂
係方廣(方等)經中之尤為殊勝者也。其所以殊勝之處,謂圓覺體無涯邊,絕諸分
量,事理一如,性相不二,託本佛果,妙用無窮,故又冠以大字也。
圓覺者,直指法體言,是本經所詮之法。圓者,滿足完全(Complete or Perfect),
此外更無一法;覺者,虛明靈照(Enlightment),無一切分別念想。此覺,非離凡局
聖,非離境局心,心境凡聖本空,唯是靈覺,故言圓覺。又,修行內證之始覺(猶
言後得智),相應合一於本自具足之本覺(猶言根本智),方稱圓覺(猶言如來智慧德性)。
然此圓覺之性,即一切法之平等真如性,亦即一切眾生之平等真如性;故舉
圓覺一名,則一切法性・一切眾生性・攝無不盡,以皆平等真如性故。蓋一切眾
生咸有與生俱來之本覺,無所欠缺,但僅是因性圓耳。唯此經主說,則在正明圓
證佛果菩提,是果證圓而非本覺之因性圓,亦即學人親自到達之證量圓而非僅僅
解釋佛果之理趣圓,故圓覺二字為本經特標之名號。
修多羅,為佛陀十二分教之一,原義為貫線,華文乃以縱線之經字譯之。引
申其義而言:經,徑也,為人生必由之道路,故曰「經・常道也」 。因梵華並擧,
故於經名之末又題經字,猶如般若之梵華並擧則稱般若無分智也。亦有分釋為「修
多羅僅指十二分教之一而經則總包十二分教而言」者。但此「經」字之並擧於「修
多羅」一詞之下,實為譯人所增而非梵文原本如此耳。
了義,歎此一部是諸經決了之義也。是決擇究竟顯了之說,(已明白透徹圓滿具
足,)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譚,(非隱約不露旁敲側擊者,)故云: 「了義」。小乘教是不了
義,大乘教是了義。大乘復有了不了;有大乘,雖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說三乘不
一,亦非了義。若有中道理觀,實教不共二乘;而會歸一極,智海總乎萬流;無
二無三無不成佛,方為了義。茲將大寶積經中所說「了義行相」列表如次,以資
參考。

不 了 義 了 義
1.宣說世俗 1.宣說勝義
2.宣說作業煩惱 2.宣說煩惱業盡
3.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 3.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
4.宣說種種文句差別 4.宣說甚深難見難覺
佛何因緣故說圓覺經?釋如下表所列:

5
┌─圓照淨覺,了無明空;
1、顯示因行有本故─┤
└─發清淨心,方修萬行。
┌─本無菩提涅槃,唯是清淨覺性;
2、泯絕果相成圓故─┤
└─故無始終增減,方為究竟之果。
┌─因起幻智,以除諸幻,幻盡智泯,覺心圓明。
3、抉擇悟理應修故─┤
└─(說空幻者溺在無修,修習之徒縛於有得。)
┌─但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眾生即佛;
4、窮盡甚深疑念故─┤
└─決了窮源,群疑自釋。
┌─發業成種,無明為根;潤業受生,貪愛為本。
5、除斷輪迴根本故─┤ 若不識其相,賊即能為;若不達其空,永不可斷。
└─故答文殊彌勒,盡其根源。
┌─我人眾生壽命,行相深密。
6、搜索菩提隱障故─┤
└─故淨諸業障章,重重搜索。

7、少文能攝多門故──文唯二十八紙,義具頓漸空有悟修性相。
一法一一文中, ┌─普眼觀門被上根,
8、無不標「依圓覺─┤ 三觀諸輪被中根,
」結「入圓覺」 └─道場加行被下根。
,巧被三根故。
9、令修稱性深禪故──三觀皆以悟淨圓覺為本。
┌─佛本是而勤修,惑原無而須斷。
10、勸事離相明師故─┤ 無軌可則,無迹可依;
└─故須親近善知識,觸向曉諭。

本經,託本佛果,正被頓機而注重行履,故無論頓門禪、漸門禪,皆以此經
作指導、作印證,稱為顯教諸宗所共弘之圓頓教。經中所說頓教因地則有三重:

┌─初,了悟覺性。(頓悟本有圓覺妙心,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

頓教因地─┼─次,發行願菩提心。(若不發大心,無由起行。)

└─後,修菩薩行。(修證其所信解,親驗其所悟覺。)

上釋經題,下釋譯人題。
開元釋教目錄云: 『沙門佛陀多羅,唐言覺救,北印度罽賓(罽密之訛)人也,
於東都(洛陽)白馬寺譯圓覺經一部。』不載年月。續古今譯經圖紀及貞元目錄亦
同。或云:『羯濕彌羅(正譯罽密今之喀什米爾)三藏法師佛陀多羅,以長壽二年龍集
癸巳(西元六九三年),持於梵本,方至神都,於白馬寺傳譯兩卷,總二十八紙。』
但此為大周刊定經目錄所無。據太虛大師之推定,此經為覺救於貞觀開元間(八
九十年間)所譯。
一玄案:既未得列大周刊定經錄,則此經之譯出,當在神龍以後之二三十年
間。閱藏知津列本經於華嚴部。影印大正藏中則收在經集部四,第八四二部第九
一三頁至九二三頁。除禪宗正是本經當機外,歷代講教諸宗無不以本經作教學課
本或悟後印證之寶典。蓋為禪學而「高標頓門‧兼備漸法」者,唯本經最為「契

6
理精到‧契機廣大」,在適合教課一點上獨稱殊勝無比也。今此所釋,以宗密略
疏(清光緒三十年揚州藏經院存版本)為主,亦略參大疏別義。至於文字上之移易損益,
講解上之重複插說,不免為自課中所方便附加,故已非舊疏原貎,唯仍與原義不
相違耳。
以下是所譯經文。今分段為釋,並附表解、冠科,以便參讀。

┌甲一
│序 分────────(自經首如是我門起至同住如來平等法會止)


│ ┌乙一、┬丙一、示平等境──────────────────文殊章
│ │示境行└丙二、示差別行┬丁一、示地上入佛地行────────普賢章
│ │ └丁二、示地前入地上行────────普眼章
│ │
│甲二 ┤ ┌丙一、境抉擇┬丁一、自悟境────────────金剛藏章
圓覺經 ┤正宗分│ │ └丁二、悟他境────────────彌勒章
大 科 │ │ │
│ │ ├丙二、行抉擇┬丁一、行 位────────────清淨慧章
│ └乙二、┤ ├丁二、行 法┬戊一、單法門─────威德自在章
│ 深抉擇│ │ └戊二、複法門─────辨音章
│ │ └丁三、行病患┬戊一、自心病─────淨諸業障章
│ │ └戊二、邪師病─────普覺章
│ └丙三、行方便───────────────────圓覺章

│甲三
└流通分──────────────────────────────賢善首章

7
┌總敍明親聞─────親聞者──我(阿難自稱)


圓覺經┤
序 分│ ┌略敍┬說法時──一時(即此殊勝法會從始至終之時)
│ │ │
│ │ └說法主──薄伽婆(有德稱──釋迦牟尼佛)
└通敍以證信┤
└廣明┬說法處──他受用土(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聽法眾──大菩薩十萬人俱,本經中諸菩薩為上首。

甲一、序分
乙一、總序明親聞
如是我聞:
統觀佛經新舊諸譯,最早譯作「聞如是」 ,後改作「我聞如是」,最後改定作
「如是我聞」 。此句為全經之總冠,應合釋為指法(總指本經)之辭,即謂「我所親
聞之法如是」也。如作 I Have Heard As Thus 之英語譯,恰到好處。此句,不僅是
一句而且是一段,不僅是序分的首段而且是全經的首段。此外,有作四字分釋者
則如次:
如是者,信順之辭,信成就也。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
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再析此二字釋之:如者當理之
言,是者無非之稱。真不壞俗名如,俗順於真為是。有無不二為如,如非有無為
是。凡聖因果不異圓覺名如,唯此因果方離過非為是。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
如為是,故稱如是。
我聞之我,是單數第一人稱,阿難海自稱也。我聞者,聞成就也,析言之:
①從佛所聞,②我所親聞,③聞聞乃至聞所未聞,(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
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此為小乘乃至始教──藏教乃至通教──境界,)④聞而不聞, (雖終日聞•
猶為無聞,又我既無我•聞亦無聞,此為終教──別教──境界,)⑤不聞而聞。 (從緣空故,不壞假
名,此為圓頓境界。)今經正被圓頓大機,故稱我聞。
以上兩段中所引種種傳統式講法,全係因機廣說•旁申精博之辭,但在直解
經文的實際上•並非必要。

乙二、敍時主處眾
丙一、略敍說法時說法主
丙二、廣明說法處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
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一時(Once or a certain time)。為指不定時間之名稱,即此殊勝法會從始至終稱
為一時,雖未確定其年月日,仍可簡別餘時,時成就也。佛陀說經,時有無量,
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但云一時。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時。

8
婆伽婆亦作薄伽梵,為 Bhagavat 之對音;婆伽(或薄伽)言德稱或德聲,婆
(或梵)言有,謂有德有名聲的尊稱。(在漸教中即當化身恩德,在頓教此經即當法身斷德,由
斷煩惱顯禪寂故。)為說法主,主成就也。佛有十號,此為十號以外之通稱。(十號見
羣經,茲從略。)
智與理合,名為入,亦即「性相俱泯.體同法界」的入定之入。神謂莫測,
通謂無礙,破業識而神妙無礙,故云神通。大光明謂智慧,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故云大光明。神通光明之性體,是諸佛眾生之本源。塵沙德用並蘊其中,百千通
光皆從斯起,故云藏也。亦即一切法所依之平等真如法性體。心性不起,即是大
智慧光明徧照法界;若約所放光及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梵語三昧,即三摩地,此云正定。正定中所受境界謂之正受,(正定等持,安住
藏中,不受諸受,)異於無明所緣受,故梵華雙彰而名之曰三昧正受。諸經入定有四
句:事入事起,理入理起,理入事起,事入理起。又,不在出定說亦有四句:或
在定說,或出定說,或說後入定,或但不入定。今經在定中所說,良由今經是理
定,不必出定然後起用也。
一切,指十方三世。如來者,本覺為如,始覺為來,始本不二名曰如來。(眾
生有本無始,猶言有根本智而無後得智,是如而不來。)
光嚴者,重重交光,照耀炳著,以佛智大光明為莊嚴也。住持者,安住「永
絕攀緣」,任持「不失不壞」,而不動自在也。
迷真起妄,妄見眾生;妄體原空,全是本覺;清淨心地,妄不能染;一切眾
生,本來常清淨涅槃,(眾生藏識之中,具足無漏清淨種子,即是覺性,亦即本覺,)故曰「是
諸眾生清淨覺地」。凡聖身心,取相似異;相皆虛妄(一切自他身心動作差別之相皆不可
,當體寂滅。寂滅故平等(無高下),皆同一際(無崖岸),即圓覺本際。(一切法皆依
得)
。既與覺體無異故,隨體圓滿,(真如性體徧於一切,)周徧法界。
以為體性,故稱平等本際)
不二隨順,即隨順(逢緣顯現不違不逆)不二(真如法一無此無彼)。凡夫順生死,二
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云隨順。又,依報則淨穢不二,正報則生佛不二,克體
則身心不二,通該則自他不二,與此相應是隨順。於此可見一色一香無非法界,
或拈一莖草現清淨法身者也。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者,依此不二真如法性之境,則宇宙虛空當下即是全體真
如,即皆淨土。佛無現土之念,無念而應緣;譬如明鏡無心,無心而現象。美惡
自彼,於我無定;無定之土,統名淨土,隨類普應,故云諸也。世尊說法之土,
正是依於一真法界所現起之他受用土。(若約凡聖一源,即從自受用土入法性土;此約應諸菩
薩,即從法性土現他受用土。)然淨及穢或性及相,此二種者:一質不成淨穢虧盈,異
質不成一理齊平;有質不成搜原則冥,無質不成緣起萬形。故形奪圓融,無有障
礙;三土四土,無不盡攝。(相宗三土:變化土,報土,法性土。於報中開出自受用他受用則亦四
土矣。天臺四土:凡聖共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禪家直指,不談法相,即穢即淨,
即自即他,即共居即常寂光。)
此段經文,自婆伽婆起至諸淨土止,只是一箇完整的文句。在文法的解析上,
婆 伽 婆 為 此 一 整 句 之 主 詞 ( Subject ), 入 於 以 上 是 此 一 整 句 的 表 詞 或 述 詞

9
,添插在表詞中之諸小句都是形容表詞中「大光明藏」之子句(Clause)。
(Predicate)
將此一整句作一簡單解說如次: 『婆伽婆入於神妙圓通大光明(大智慧)藏(平等真如
法性體)的定境(三昧正受)而現諸淨土。』再解說所插之子句:『此大光明藏,是三
世諸佛智光所莊嚴且所安住任持,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清淨本覺(阿賴耶識中具足
清淨種子),凡聖身心本無差別相而當體寂滅,寂滅故平等而皆同圓覺本際(真如性
,隨真如性體之周徧法界而圓滿十方,雖逢緣隨順而真如法性體不二,依此不
體)
二真如法性體而現諸淨土。』依此解說,較為簡易。
舒王問真淨克文禪師曰: 『諸經皆首標時處,圓覺經猶不然,何也?』師曰:
『頓乘所談,直示眾生日用現前,不屬今古。只今老僧與相公同入大光明藏游戲
三昧,互為賓主,非關時處。』一玄案:本經明明「一時」二字,即在諸經繫時
亦只此「一時」二字,又何異焉?想是問答重點在「處」 ,「時」則連帶及之耳。
又,不屬今古下應有「方所」二字,只提連帶之時而反脫正問之處,必不然也。
今釋:本經不言住處,蓋三世諸佛,隨所住處,雖顯說山城國土,無非常寂光土
大光明藏。本經為十萬大菩薩上根上智說,傳法菩薩隨機所見•就勝結集,故祇
明依真(淨土)而住,不言處所也。
丙三、廣明聽法眾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
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
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以上為序分。與諸眷屬者,稱性之眾必具主伴。皆入三昧者,由入定故得住
佛境。
當爾之時,凡聖體同,因果一相,法性之會,無我無人,故曰「同住如來平
等法會」。
唐會寧與爪哇智賢共譯之大般涅槃經後份(遺教品第一)云:阿泥樓豆安慰阿
難,輕其愁心,而語之言:『……汝依我語,諮啟如來四問:……如來滅後,結
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爾時,阿難……具陳上問而以白佛。……佛告
阿難:『……如汝所問,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者,阿難!如來
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
說是經。』大悲經第五(殖善根品末問教品首)云:
『阿難!我今以是正法寶藏,付囑
於汝,勿令毁滅!……』爾時,慧命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修行法眼?
若我修行佛正法眼,云何久住於諸天人廣行流布?世尊 !我復云何結集法
眼?……』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有諸大德諸比丘眾集法毘尼時,彼大德摩訶
迦葉最為上首。阿難!時彼大德諸比丘眾,當如是問: 「世尊何處說大阿波陀那?
何處說摩訶尼陀那?何處說大集法?……阿難!佛在何處說聲聞藏?佛在何處
說緣覺藏?佛在何處說菩薩藏?」阿難!時彼比丘如是問已,汝應如是答:「如
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菩提樹下,初成正覺。」「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伽耶城。」……「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跋提河邊•娑

10
羅雙樹間。」……「佛說經已,一切大眾,皆大歡喜,頂戴奉行。」阿難!汝應
如是結集法眼。……』大智度論卷二云:如佛般涅槃時,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
間,北首臥,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屬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
出。爾時,長老阿尼盧豆語阿難:『汝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海。一切
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
「佛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
語?」如是種種未來事,應問佛。』阿難聞是事,悶心小醒,得念道力助,於佛
末後臥床邊,以此事問佛。佛告阿難:『若今現前,若我過去後,自依止,法依
止,不餘依止。……從今日,解脫戒經即是大師。……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
是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林中。」何以故?過
去諸佛經初皆稱是語,未來諸佛經初亦稱是語,現在諸佛末後般涅槃時亦教稱是
語。今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是故當知:是佛所教
(阿難問佛佛教是語),非佛自言「如是我聞」 。……復次,欲令
(是弟子所言「如是我聞」)
佛法久住世間故,長老摩訶迦枼等諸阿羅漢問阿難: 『佛初何處說?說何等法?』
阿難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林中為五比丘說是苦聖諦。……』
如集法經中說。
統觀上引兩經一論之說,可見諸經首初總敍乃至詳敍證信各項,實係結集正
法寶藏時遵從佛陀最後所囑,而規定必須首安此等語者也。

11
┌1.真如實性法┐
├2.四智菩提法┤
┌一、總標──圓覺大陀尼門┼3.涅槃寂靜法┼頓悟本有圓覺妙心
│ └4.波羅蜜多法┘


│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文 殊 章┤ ┌1.約妄念相┤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
示平等境─│ ┌無明┤ └妄認緣影為自心相┘
─如來因地│ │ │
法行(令信│ │ └2.約覺性體──念相不離本覺,無明原妙明。
解真正如來└二、別說┤
本起因地) │ ┌無自身相──┐
│ ┌1.永斷無明┤ ├無輪轉生死
│ │ └亦無自心相─┘
└覺相┤
│ ┌虛空性故──有無俱遣
│ │
└2.清淨圓覺┤常不動故
│ ┌無知見故 ──┐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顯一心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覺徧十方故┘

甲一、正宗分
乙一、示境行
丙一、示平等境
丁一、長行
戊一、啟請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
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
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
復始。
敬是意業,意業無形,故以身口表之。頂禮,繞佛,長跪,叉手(合掌叉手即
金剛合掌印),是以身業表;白言,讚嘆大悲,是以口業表。
此會,指此平等法會。法眾,皆稱法性故。文殊,表信解之大智。
如來本起者,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法也。清淨因地法行,即最初之法。清淨,
謂圓照本體原無煩惱;因地,謂因行所依之心地,即是諸眾生清淨覺地;法行,
謂稱真法之行。求果者必觀於因,因若非真,果還是妄。所以請說本起清淨因地
者,為法行所依也。茲將大集經中佛說對比如次,以明法行之義。

若 有 比 丘 , 讀 誦如 來 十 二 部 若有比丘,能觀身心,乃至
經 , 樂 為 四 眾 敷揚 廣 思 惟 其 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
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 寂靜,我則說之名為法行。
不名法行。

發清淨心,即發菩提心也。直心正念真如,故清淨矣。發菩提心,永無忘失;

12
無忘失故,魔惑不嬈。有無俱離,覺照亦泯,能所絕等,即離諸病。此乃不發一
切心故名真發清淨心(無念纔是真如念)也。
戊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
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
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得正住持者,安住覺海•永息攀緣之謂住,任持法行,無漏無失之謂持,蓋
謂得於佛之本起因地法行中安住任持也。不墮邪見,即釋正法持之正字。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時,即佛讚許時。默然而聽,即一心專注聽法。
戊三、正說
已一、總標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
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因圓
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陀羅尼,此云總持,謂:圓覺體中總攝塵沙德用,從本以來持之不失故。大
智度論翻為能持,亦云能遮,謂:種種善法持令不失,惡不善心遮令不生,持善
遮惡即是萬行之本故。總而言之:圓覺陀羅尼,即一切無漏不思議功德之總持法。
門,出入之門也。出者,一切染淨諸法皆從中出故;入者,若了悟圓覺體用
則百千萬法悉皆悟入,欲了萬法須從圓覺中入故。又,從本起末為出,攝末歸本
為入;又,迷之則出,悟之則入。有出入義,故名為門。
流出者,非別有法從中流出於外,但依圓覺所總攝,(如所說真如實性法、四智菩
提法、涅槃寂靜法、波羅蜜多法,)功德無有窮盡,應用無有疲厭,故名為流出。
真如是理,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如所有性的法性。菩提,此云覺,始本不
二,法法皆如;本無無明,故云覺也。因圓果滿,無不由之,業用無邊,不可具
載。涅槃是果,此名寂滅或圓寂,謂「覺性本圓•無法不寂」也。波羅蜜是因,
波羅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合翻到彼岸,謂「度煩惱中流•離生死苦海•到涅
槃彼岸」也。一切眾生本來即寂滅相,若悟生死本來空寂,名到彼岸。
圓照,即本覺或第九阿摩羅識(無垢識)離於偏局之能照;清淨覺相,即所照
之真如(實際);故於一真如有此二義。
已二、別說
庚一、別說無明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
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
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
「虛空自性」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四大從緣假和合有,無我無生,離我我所,畢竟是空。然凡夫種種造業,長
劫輪廻,只由迷自法身•執此四大為我。

13
六塵緣影,即緣六塵影。心識對六塵有緣慮相,慮相如影。六塵影是所緣,
從識所變,舉體即空;心識(妄識)是能緣,緣心亦無體。除緣過六塵境之影子外,
實則別無心相。然凡夫認緣慮謂是自心,念念隨之漂沈苦海。只由迷自本心•妄
執緣影為心。
顛謂心識狂亂,倒謂背覺合塵,由顛故倒,倒有所執,所謂「妄想顛倒分別
計執」是也。如迷方向者,既一方迷,餘三俱轉,故云易處。顛倒而云種種者,
一般謂為人我執、法我執二種,或凡夫四倒、二乘四倒二種。若就本經迷身迷心
之文說,則有四對顛倒,如下表所列。

顛 倒
人 我 執 法 我 執
1. 四大非我認為我, 3. 四大如幻,本無而見有;
佛身真我而不認。 法身真實,本有而見無;
2. 緣念生滅,認為真心; 4. 緣念如珠中黑色,全空而執
真心了然,而不自認。 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實有而
見無。

顛惑此虛空自性,謂迷而不知虛空之清淨無物;迷彼實華生處,謂迷而以為
實是華生彼處;以喻惑此真空自性,迷彼身心生處。此乃但怪空裡有華,不覺眼
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惱,不知內畜迷情。「由此」二字,即指謂「因前妄認身心
相」也。既迷真以起妄,復認妄以作真,由此原因,故妄有輪轉生死。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
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
故。
無明無體者,但是假名,內外求之了不可得。念無自相,不離本覺,依覺起
迷;若約覺性體則無不覺,故推其本際,無明原是妙明。了斯無體,諸行不生,
不生故無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見空華時本無生處,不見時何尋滅處?妄執時言有,悟了始知有時原無。故
雖永斷無明,不可說言「於真如心中有無明滅處」
,以無明於真如心中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就妄執故說有,就實論故說無,真如心中本無生滅。
庚二、別說覺相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
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依真悟妄,頓出生死。如斯因地,方謂真修。非作故無者,非由我作觀行方
得身心空無;本性無故者,本性空寂,原來無故。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14
覺即知覺,覺相即知覺相,覺性即知覺性。依覺相言,相本空無,猶如虛空•
都無所有;(虛空無相,其可形容而知者已落虛空相而非虛空性,等於是空華相了;)知覺無者,
無其相,即同空華當體空無也。依覺性言,性本真常,如虛空性平等徧滿;故言
知覺猶如虛空者,只是空其諸相,不可說言無知覺性。只要不起念分別空有,非
謂「心性空無」,此遮其斷滅見也。
雖然,此猶在說性相•說有無,即非隨順清淨圓覺。直到有無俱遣,性相不
二,始是隨順清淨圓覺。
有無既不當情,斯即心言路絕,清淨覺體從此顯彰。但不背之合塵,即名隨
順,亦非別有能順。隨順淨覺,故言淨覺隨順。如是執盡病除,然後興心運作,
則聚沙畫地合掌低頭•皆成佛道矣。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徧十方故。
「虛空性」者,一切法空,無毫末相也。 「常不動者」 ,諸法從本來寂滅無所
動也。此二者明諸法。
「如來藏」者,無起滅即寂滅,寂滅名為一心,一心名如來藏,統攝諸佛眾
生皆自具足之清淨本源心體也。無知見者,如來藏中既無可起可滅,即無能執能
知。(迷時生死非起•淨心非滅,故無迷;悟時淨心非起•生死非滅,故無悟;無悟故無知見矣。此乃非
唯不可以識識,亦且不可以智知;識智俱如,方為自體真實識知,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性者,與
如來藏略異,法界性交徹有情世間與器世間而不分心境,如來藏則唯約有情數中
而但語心體。此三者共顯一心。
已三、結答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
修行。不墮邪見。』
結前文。
丁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即頌,頌有二種,此是重頌,頌長行也。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以上頌了悟本覺。智慧覺,即圓照清淨覺相。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
得。
以上頌摧破無明。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
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以上頌拂迹迹成因。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以上結牒問目。
正宗分中十一重問答,略分為二:以上文殊章初重問答,令信解真正如來本

15
起因地。(頓悟本有圓覺妙心,本無無明生死,方名真正信解。)以下十章十重問答,令依解
修行•隨根證入。(長久修證,節級不同,良以障有深淺•根有利鈍•習氣厚薄•心行依違故,須處
處隨根引令得出。)然修證之節級雖殊,而必藉本因,故云「依解」 。上令信解,下
令行證,一部華嚴亦唯此四耳。

16
┌1. 無始幻無明,皆從如來圓覺妙心而建立。
┌一、總標─┤
│ └2. 眾生幻化雖滅,而圓覺妙心則不因之動轉。


普 賢 章 ┤
示差別行──│ ┌1. 無明茍未永斷總名幻心。────────────┬以幻還修於幻
第一、地上入│ │2. 此種幻心須依幻的身心修行,方得除滅。─────┘
佛地行(示修│ │3. 依幻說覺,便非真覺;在此幻裡,覺亦是幻。───┐
大乘者知幻即│ │4. 覺若有無對待,猶未離幻。 │
離,不作方便│ │5. 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均應遠離。 ├修行如幻
漸次。) └二、詳示─┤6. 不可因其如幻反謂不用修行。 │知幻即離
│7. 離幻離離,遣離遣遣。─────────────┘
│8. 重重深入,得無所離,即永除諸幻,亦不入斷滅。─┐
│9. 所有幻法除滅已盡,而覺心不動。 ├離幻即覺
└10.幻已滅盡,方顯圓覺本來不動。─────────┘入佛地行

丙一、示差別行
丁一、示地上入佛地行
戊一、長行
己一、啟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
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
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普賢表示大行之體。信解圓覺,即是當根;雖達性腔,未明緣起,故問解行
如何契合。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
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
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
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一問幻幻何修?此問由前「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等文而來。意謂:身心既如
幻,能知亦是幻,將幻還除幻,幻幻何窮盡?即是以幻的身心•還修於幻的行,
豈不助長幻法?
二問斷滅誰修?此問亦由前拂迹中來。意謂:若以幻故,修令盡滅,一切皆
空,能所總無。遣誰修習?「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者,眾生之心,性本空寂,空
寂之心體無色相,云何修習得本空心?即是身心不可得,修行亦不可得,是修無
可修•行無可行,如幻之行亦無從修。修行之說既不成立,如何更說修行如幻?
三遮不修之失。本空本不修,多生生死苦;(常在生死輪廻中過幻化生活,即常居幻化
境生死流轉;)今空今不修,云何則脫苦?不了如幻境界者,未達緣起事相,不知
其為幻境也。從來不達事,妄想不解脫;今還不了知,如何得解脫?故知決定應
修。
四請修之方便。問對治之門,如何永離諸幻?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
修,終無得淨。初觀一體,雖覺全真;後遇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動

17
物情,)紛然起妄;此是暫離而不是永離。願為分別演說修行方便漸次,令得依修
對治,永除病根。
己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
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
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
然而聽。
末世眾生四字下,應有「諮詢如來」四字,文意方足。
如幻三昧者,由己達身心如幻,則冥合本覺真如,如鏡受影•非受非拒,故
名三昧正受。菩薩知身心一切是幻之理觀,而不廢如幻之事修,故曰「修習菩薩
如幻三昧」。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
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
一切眾生種種幻生,如偈云「幻無明故」。離相非空之謂圓覺,染而不染•
中實神解之謂妙心。皆生如來圓覺妙心者,依真起妄,諸有漏法皆從性淨真心而
生也。故重頌中有云:『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此雖云生,實
無生處,故此生字當作從而建立解。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
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
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
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
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
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無明茍未永斷,總名幻心,由智了達,還須依於如幻身心自力修行,方得滅
除;所了是幻,能了亦幻,不妨以幻修幻。
若泯絕無寄,(絕不依幻說覺,在此幻裏,覺亦是幻,)分別不生,(說有覺說無覺,既涉對
待,猶未離幻,)圓覺真心,自然顯現,原是幻化,故言不動。
離幻顯覺,正示用心。(1)離諸幻境(離幻-聞所聞盡),(2)離離幻之心(離離-覺
所覺空),(3)遣離離之離(遣離-空所空滅),(4)遣遣離之遣(遣遣-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須知萬法緣生,緣生是幻;萬法唯識,唯識亦幻。必至離無可離,方是即除諸幻。
如是幻化數重遣盡,圓覺原來不動,故曰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
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佛示用心竟,即答謂「不作方便•亦無漸次」。但知是幻,已名為離;但得
離幻,即原是覺。既無節級漸次,更欲作何方便?若待方便,修之漸離,則是實
法,何名幻化?若執是實法,還是妄計,何名修行?故曰「無方便漸次」。彼方
便漸次,乃為知幻不徹底•離幻不究竟者而設;在大乘頓機之人,理觀既真,事
修無怠,直是無需乎此。

18
一切菩薩以下二十一字,結前用心之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
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
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
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最初,文殊一章,約最上根人頓悟頓超,即無生死流轉。次,此普賢一章,
示修大乘者知幻離幻,不作方便漸次。如幻三昧,亦是地上菩薩之行,初心難於
遽修。兩章雖示境示行不同,均見此經被機在頓。

19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1漸次┤堅持禁戒 ├於是進修禪觀。
┌一、遠離無明┤ │安處徒眾 │
│ (正念遠│ └晏坐靜室─────┘
│ 離諸幻)│
│ 之事 │ 畢竟無體
│ │ ┌觀察身(此身< 實同幻化)┐
│ ├2思惟┤ 和合為相 ├恒作是念。
│ │ │ 有所緣影 │
│ │ └觀察心(此心< 實是妄心)┘
│ │ 有能緣心
│ │
│ │ ┌幻身滅┐
│ │ │幻心滅┴先空人我相┐
│ │ │幻塵滅┐ ├層層滅幻,步步住持。
│ └3住持┤幻滅滅┴法我相亦空┘
│ (修所└非幻不滅─法法皆真,十分清淨。
│ 成慧
│ )
│ ┌諸幻影像盡滅即得無方清淨;無分別智親證真如,
普 眼 章┤ │泯事相而顯理性,則一切世出世間諸法皆以真如而
示差別行 │ ┌1依理┤為實相。
──第二 │ │ 成事│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因心清淨而徧顯世出世諸法
、地前入 │ │ │清淨。
地上行( │ │ └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假說種種 │ │
方便由淺 ├二、隨順圓覺┤ ┌虛空平等不動────┐
入深而 │ 之功(示│ │四大┬平等不動 │
開悟) │ 理事無礙│ │ └徧滿法界 │
│ 法界) └2事得┤陀羅┬平等不動 ├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 理融│尼門└徧滿法界 │清淨徧滿圓無際故。
│ │六根┌平等不動 │
│ └六塵┴徧滿法界───┘


│ ┌─1不與法縛,不求法脫。──┐
│ │ 2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一切覺故,
│ │ 3不敬持戒,不憎毀禁, │
│ │ 4不重久習,不輕初學。──┘
│ │ 5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 │ 6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縛脫無二,
│ │ 7不即不離,無縛無脫, │無佛體同。
└三、覺心成就┤ 8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之相(修│ 9生死涅槃┬無起無滅,──┐
觀成功由│ └無來無去, │
加行智入│10其所證者┬無得無失, │
根本無分│ └無取無捨, │
分別智)│11其能證者┬無作無止, ├一切法性,
│ └無任無滅, │平等不壞。
└12無能無所┬畢竟無證, │
└亦無證者。──┘

丁一、示地前入地上行
戊一、長行
己一、啟請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跪
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
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
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
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假說
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章與上章,雖同為示行而深淺則異。上章,普賢所問幽深,如來稱理而答,

20
先欲消除心病,然後萬行俱修。此章,普眼意在新學,欲使教法圓足,請問起行
之門,故佛令持戒宴坐恒作是念等,展轉乃至觀行成就也。
思惟,觀察真妄,體驗成熟,即思慧也;住持,悟得妙境,安住其中,持之
不失,不為一切境而轉移,即修慧也。此二,問智。普令開悟,與法華經「欲令
眾生開示悟入」之意同;此是問悲。
聞此三昧之此字,指如幻三昧,即前立離幻法門也。假說方便者,以覺性本
圓,妄法本寂,實無所修;但以初悟之人,迷習難為頓息;是以請於無修之中假
說修習方便。不但上根之人可悟,中下根人亦可使開悟也。
己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
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
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
默然而聽。
己三、正說
庚一、遠離無明之事
辛一、漸次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
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欲求下,答修行漸次。正念者,無念也。念指妄念,有念是魔業,無念是法
印。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已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然正念與離幻相成,
由離幻故正念,正念故離幻。何以故?外存有法則內起緣念,內有緣念則外見有
法。故正念離幻在諸行之初。
奢摩他,此云止,止是定義,至靜為行。定有淺深,故標如來,簡非粗淺邪
小之定。先言定後言戒者,修無先後,僅文有先後耳。
辛二、思惟
壬一、觀身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髮毛、髮、爪、齒、皮、肉、
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
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
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壬二、觀心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
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恒作是念下,答云何思惟。先觀察身,後觀察心。四大和合者,堅濕煖動假
和合也。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四大各離者,正觀之時各
有所歸,即名為離,不說命終方名為離。
此虛妄心,(指第六識,)雖假緣生,不離真心氣分,故曰緣氣(經驗的習氣)。緣

21
相者,緣慮之相;言似者,明非實有也。緣心者,即前緣氣之心也。緣塵各散,
(若無所緣之塵)正顯心空,(即無能緣之心,)故曰「無心可見」。
身之與心,總屬人我執,以上一向判屬人空。
辛二、思惟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
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
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
者。
以上判屬法空。前於身心之中求無人我執,故名人空,此則身心及境一一自
空,法我執亦無,故名法空。
有徧計之情,即見幻生;有觀察之智,即見幻滅。對幻生言幻滅,對情執言
智慧,對待之法皆屬緣生,緣生則無實,故皆云滅。楞伽經云:『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者,正顯「圓覺性」本淨圓明,獨體全真,不因修得。若
得空心,心不幻化,故曰「非幻」;對前妄盡,即云真如;若依本經,但名圓覺。
先設鏡垢喻,以示無明之幻。所言磨鏡,祇是磨塵,所言修道,祇是遣妄。
重設寶珠喻,以示圓覺本淨,不墮諸數。所言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五色是數,
摩尼是清淨圓覺。愚人不了珠體,但見全是青黃,既墮青黃諸數則不見寶珠真體。
華嚴經云:『凡夫見諸法,但隨諸相轉,不了法無法,以是不見佛。』
以眾生妄執幻化故,說云「幻垢」;眾生依教離垢故,復說名菩薩。
幻垢如珠中五色,達之本無,故云盡;所離之垢既無,對離之智不立,故云
除;垢盡對除,即無對垢者(菩薩)及說名者(佛)。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
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證得諸幻滅影像,即證得「諸幻影像盡滅」,謂觀行成就,依他亦泯。無方
清淨,謂我相既無•即無方限,無邊虛空,謂虛空離識亦非實有。此段概言其相。
諸幻永滅,即是覺性圓明,而得無方無限量之清淨。
首楞嚴經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一時銷殞。』謂迷情所覆,覺
處見空;塵影既銷,空原是覺。顯謂空銷覺現,發謂妄盡心開,故曰「無邊虛空•
覺所顯發」。知空有雙絕,但是覺心;獨鑑明明,靈知不昧。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
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
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

22
覺圓明故者,(明是智慧,覺是菩提,圓謂圓滿,修因中稱智慧而成就時稱菩提也。)顯此心
本來清淨之因。(非以緣影為相。蓋謂「定慧合一寂而常照」,因此顯出此心本來清淨也。)比迷覺
心,心中執法;今見法性,法即皆空;故云清淨。如人不識珠體•但執青黃,若
見摩尼,即色清淨。
心者,總相,即第八阿賴耶識,為染淨所共依。心既清淨,則染分已轉為淨
分,染依已轉為淨依,即可捨阿賴耶識名而別稱第九無垢識(Amala Vijnana),即是
本覺。所謂轉識成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即是轉識成覺。故此下文頓同佛境。
見塵聞塵覺塵,皆云塵者,謂由我心計執故見一切色相,由執相故即見等是
塵。(不單說外色等名塵,不獨說根識名塵。)尋此見塵等體,還是我執之心。但取相生過
之處而別立名,非離根境識三而別有體。見清淨故,聞清淨故,但牒見字、聞字•
而不言塵者,足顯即見是塵•即聞是塵,非外塵也。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
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
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
有清淨。
以上,以覺圓明顯心清淨,以心清淨而遍顯世間諸法清淨。
開三界為二十五有:四洲(南瞻部、東毗提訶、西牛賀、北瞿盧),四趣,四禪天,四
空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想,淨居,梵王,六欲天。此皆
是有,各約實有,非正智攝故。(梵王在初禪,無想淨居在第四禪,四禪位中別舉此者,梵王有
見,外道無想,淨居唯聖,異餘天故。)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
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彼清淨故之彼字,牒前世間諸法。以彼例此,則出世諸法,若因若果,清淨
可知。
十力,謂「如來唯一諸法實相之智」具有十種力用,故說為十:(1)知是理處
非理處之智力,(2)知過現未來善不善無記三種業與報之智力,(3)知諸禪定解脫
三昧及依此所得諸果之智力,(4)知信等五根上中下之智力,(5)知種種欲樂•令
捨不淨增淨之智力,(6)對一三五乘種種不同機境•知即時異時誰可度誰不可度之
智力,(7)知一切覺道行因所至處之智力,(8)知宿命無漏智力,(9)知死此生彼之
天眼智力,(10)知眾生永斷習氣能如實知如實證之智力。
四無所畏:(1)正知一切法,(2)盡諸漏及習,(3)說一切障道法,(4)說出苦道。
四無礙智:(1)法無礙,(2)義無礙,(3)辭無礙,(4)樂說無礙。
佛十八不共法:(1)(2)(3)如次配身口念無失,(4)無異想,(5)無不心,(6)無不
知已捨,(7)欲無滅,(8)精進無滅,(9)念無滅,(10)慧無滅,(11)解脫無滅,(12)
解脫知見無滅,(13)(14)(15)一切身口意隨智慧行,(16)(17)(18)以智慧知過未現在
通達無礙。此十八中,但說智慧功德,不說自然果報法。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
分。祇以十法為體:精進、定、慧•各八,念四,戒三,信二,輕安、喜、捨、

23
思惟•各一。
茲更附表解如次:

┌1知是理處非理處之智力。
│2知過現未來善等三種業與報之智力。
│3知諸禪定解脫三昧及依此所得諸果之智力。
│4知信等五根上中下之智力。
十力─│5知種種欲樂令捨不淨增淨之智力。
│6知一三五乘種不同機境及知即時異時誰可度誰不可度之智力。
│7知一切覺道行因所至處之智力。
│8知宿命無漏智力。
│9知死此生彼之天眼智力。
└10知眾生永斷習氣,能如實知如實證之智力。

四 無 畏
佛 四 無 畏 菩 薩 四 無 畏
1一切智無所畏。 1總持不忘,說法無畏。
2漏盡無所畏。 2盡知法藥及眾生根性,說法無畏。
3說障道無所畏。 3一切異見皆能摧破,說法無畏。
4說盡苦道無所畏。 4能斷物疑,說法無畏。
解說:1正等覺無畏。 解說:1總持教法不忘眾義。
2漏永盡無畏 2了知眾生根性•隨根施給法藥。
3說障法無畏。 3破惡見立正法。
4說出道無畏。 4斷疑解惑。

┌─1身無失─────常用戒定智慧以修其身,功德滿足。
│ 2口無失─────無量辯才,隨眾機宜,而使證悟。
│ 3念無失─────心不散亂,於諸法中,心無所著。
│ 4無異想─────於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
│ 5無不定心────行住坐臥,無非勝定。
│ 6無不知已捨───一切法無不了知,了知已無不捨離。
│ 7欲無滅─────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
│ 8精進無滅────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
│ 9念無滅─────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
十八不共法─┤10慧無滅─────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際不可盡。
(佛之十八 │11解脫無滅────有為解脫與無為解脫,無為無滅。
種功德法)│12解脫知見無滅──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
│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一切身口意業隨智慧而行。
│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三世所有一切,
│17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若者眾生法,若者非眾生法,
└18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悉能通達無礙。

┌四念處(修實智慧)
│四正勤(修正精進)
│四神足(修四種定)
三十七助道品─┤五根
(分七科)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分

四 念 處 (修 實 智 慧)
五 蘊
治 凡 夫 四 倒 治 二 乘 四 倒

24
色 1觀身不淨, 1觀身畢竟空,
受 2觀受是苦, 2觀受內外空,
識 3觀心無常, 3觀心無所有,
想行 4觀法無我。 4觀法但有名。

┌未生惡遏令不生(如預防流水),

│已生惡斷令不續(猶如毒蛇)。
(不邪不怠)│
四 正 勤─┤未生善令生(如鑽木出火),
(修正精進)│
└已生善令廣(如溉甘果栽)。

┌1欲足(樂欲自在),

(神妙自在 │2勤足(精進自在),
足即是定) │
四神足(四如意足)┤3心足(心定自在),
(修四種禪定) │
└4慧足(觀慧自在)。
┌信根──正信三寶者,

│勤根──精進修善者,

五 根─┤念根──憶念正法者,

│定根──心止一境者,

└慧根──思惟真理者。

┌信 力──信根增長,能破邪信者;

│精進力──勤根增長,能破懈怠者;

五 力─┤念 力──念根增長,能破邪念者;

│定 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者;

└慧 力──慧根增長,能破諸惑者。

┌1擇法覺支──以智慧力擇法真偽,
│2精進覺支──以正勤心離邪修行,
│3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七覺支)│4輕安覺支──斷除粗重身心輕安,
七菩提分─┤5念覺支───正念善法皆不妄失,
│6定覺支───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7行捨覺支──捨諸煩惱捨一切法。
└ (行蘊所攝之捨心所)

┌1正 見───信解四諦等真理而不落邪見。
│2正思惟───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長,
│3正 語───修口業而戒非禮之語,
│4正 業───正直行為離於惡所,
八正道──┤5正 命───正當職業離於邪活,
│6正精進───勤修行持而不退轉,
│7正 念───憶念聖道而無邪念,
└8正 定───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

陀羅尼者,得總持菩薩於一一法中•持一切法入一切法故。八萬四千者,廣
說無量無邊也。一切清清,是總結一句,稱理平等也。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25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
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
等,清淨不動。
實相,從本已來自性清淨,一切妄法不能染。比迷似染,今悟本淨,故名性
清淨。唯此獨指實相為清淨之所以,既於自身證實相理,亦見一切眾生同一清淨
實相,以觀一切眾生不取於相而同圓覺性故。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
來成佛,以觀一切眾生本來具足菩提涅槃無漏智性(皆具如來智慧德性)故。
從上「覺圓明故顯心清淨」一段起至此段止,悟時既相躡清淨,迷時亦相躡
垢染。應云:覺不明故令心不淨,心不淨故見塵不淨,見塵不淨,眼根不淨,如
是乃至一身多身一多世界一切不淨。
辛二、事得理融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
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
平等不動。
此就一一事以顯真如理也。諸法相盡同虛空,本無生滅動搖,諸法既盡虛空
而不動,則覺性不動也。圓裹三世,覺性常淨,故云不動。理齊真淨,徧於虛空,
故言平等。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法句經云:『諸法從本來,
無是亦無非,是非相寂滅,本來無所動。』祇是泯事顯理遣相證性的真空觀。
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
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如是乃至
陀羅尼門徧滿法界。
言徧滿法界者,事遍於理,謂此即理之諸法•與理不異,故是事隨理徧的「理
事無礙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
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
無雜。
根性塵性,各指根塵自性,非謂泯根攝塵歸於一性。根之與塵,皆是事法;
隨舉一塵即遍一切法中,又含一切法在自塵中;一塵既爾,一切法皆然;故云「周
徧含容」
「無壞無雜」。即是事事無礙法界。何以故?唯是真心所現•皆如幻夢影
像故,此乃性相不二之不思議境故,與所依性非一非異故,故得遍多入一•攝一
容多也。
庚三、覺心成就之相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
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
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
無二•無憎愛故。
覺成就故一句, 總指圓彰法界以下之文,由斯故得同佛境界。同之所由,
經中自徵釋云:由「一切覺故」。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今則離「與•求•

26
厭•愛•敬•憎•重•輕」等八念也。於此所說八不之境,即中道平等覺義;覺
性不二,故一切皆覺。
喻光無愛憎。光即眼識現量所得,故無憎愛。楞嚴經云:『其目周視,但如
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云其目者,意取眼識;云汝識者,即是
意識;亦可但隨凡俗情見以目瞳為光。眼光喻覺性,前境喻一切法;曉了者,單
指眼光照矚,不擇色而視,識心未起分別之時。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
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
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修習此心得成就者,近結八境安心,遠結觀行成就。此心,於此,均指淨圓
覺心。
凡聖平等之文若猶不泯,則雖無憎敬,尚見持毁等,故須泯之方同佛見。由
自心已空,但是覺照,焉有凡聖差別之二?冥一如之無心•即萬物之恒寂故。普
照是功用,寂滅是體性,佛之所極,極於寂照。纓絡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 ,
今云同佛,是等覺(十一地)義,故云「普照寂滅」。於中者,亦即於淨圓覺心之
寂照中也。
始知即始覺,觀行成就方能知故;本成即本覺,知與不知是佛故;佛是究竟
覺,始之與本非二覺故。亦無始覺之異,四相(我人眾生壽者)本來同一覺故。(一乘
實法,頓說種子業識為如來藏,理超二乘滅識趣寂,故曰四相本來同一覺。不過,須於觀行成就後始能知
始能言耳。)此明縛脫無二•生佛體同。又,寂滅無二是自覺,世界及眾生是覺他,
成佛二字及生死涅槃如夢是覺滿,成就是滿義故,動寂雙亡方圓滿故。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
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如昨夢故一句,躡前文,由見生死涅槃如夢,即稱圓覺實性同佛境也。當知
下有四節:(1)迷時,生死無起•涅槃無滅;悟時,非滅却生死•發起涅槃,稱體
而觀,都無起滅。聖法非新來,凡心非滅去,直言體無起滅來去。故首三句•總
明稱實。(2)所證之境,非得真失妄•捨粗取妙;能證之心,都無分別•離於四病
(作止任滅)。故次六句•別指能所。(3)華嚴經云:『若有見正覺,解脫離諸漏,不
著一切世,彼非證道眼。』故次四句•雙泯能所。(4) 最後一句•總結稱實。超
空間而平等故•無不圓滿,超時間而不壞故•非同斷滅。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以上結牒問辭。如是修行概指正答漸次思惟住持等;漸次,指正念遠離諸幻•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等;思惟,指恒作是念一節;住持,指彼之眾生幻身滅故等;
如是方便,概括正答諸義皆是假說種種方便;如是開悟,即依此假說方便而得開
悟。

27
戊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不動徧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偈中,一切諸眾生下六句,為二空觀;如是漸修行下三句,為法界觀。

28
┌始終生滅,前有後無,聚散起止,─┬皆是輪迴相。
(就徧計執)┌1輪迴相┤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
┌一、妄不到真┤ └未出輪迴之妄心,辯於圓覺,彼圓覺性即隨妄流轉。
│ │
│ │
│ └2徧計執─不知┬無明本空┬故,不見到眾生本來成佛之理。
│ └圓覺本具┘


│ ┌1翳瘥華亡喻┬無明本無起,不可說言:十──────┐
│ │ └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 │
│(就圓成實)│ ├隱 答
│二、真不成妄├2空不生華喻┬圓覺性中本無一切煩惱,不可說言 │第三問
│ │ └: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 │
│ └3圓覺離<華┬雙拂生死無明,以明覺性非關迷悟,
│ 翳└普遍常恒,不增不減。
金剛藏章─┤
境深抉擇 │
──第一 │ ┌1如金在礦,不銷則不顯;以喻圓覺清淨心,不修則
、自悟境 │ │ 不顯。如是銷金之事,以喻引發本具佛性之功,不
│ │ 應說言「本非成就」 。此答第二問,以明眾生雖有
│三、銷妄成真│ 無明,亦可說本來成佛。
│ 金鑛喻(│
│ 就依他起│2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以喻
│ ) │ 絕不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不復生一切煩惱。此答第
│ └ 三問,以明佛不再迷。


│ ┌隨順淨圓覺心,自悟佛性本具,是為正見。
│ ┌1覺心為宗│ ┌菩提對煩惱之覺照,────┐
│ │ └絕對待┤涅槃對生死之解脫, ├凡屬對待,
│ │ └成佛不成佛,輪迴不輪迴。─┘都沒干涉。
│ │
│ │2已出輪迴之二乘─二乘涅槃,但證生空,法執猶存,尚不能證
│ │ 圓覺。
└四、開示正見│
而勸息妄│3未出輪迴之凡夫─世智思惟心,亦即輪迴見,更不能測度圓覺。

│ ┌1由攀緣而起之有作思惟,皆是根塵相對
│ │ 所成經驗習氣,皆是妄心,由此妄心
└4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思惟而起之邪見•測度淨圓覺心,則為
│ 妄中之妄。
│2但是浮心巧見,總不能證圓覺。
└3不用求真,但期息妄。

乙二、深抉擇
丙一、境抉擇
丁一、自悟境
戊一、長行
己一、啟請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
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
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
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
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金剛藏菩薩難其所疑,厥有三義:(1)疑真能生妄,(2)疑為說妄為真,(3)意

29
謂:本來是佛,煩惱何生?若無生中妄生起者,如來成佛•同本無生,無生之中
還應妄起?
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
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
三請,終而復始。
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善品為業。在五蓋中,(五蓋中有貪欲、瞋
恚、睡眠、掉悔、疑法,)疑有三:(1)疑自,謂己不能入理。(2)疑師,謂彼不能善教。
(3)疑法,謂於所學為令出離為不出離。今金剛藏所難三疑,即疑法也。此疑復有
己起未起,今皆含之,金剛藏請問令永斷故。然斷疑方便者:若疑境界,令悟唯
心;若疑法性,令觀無得。
悔,是不定之法,悔善則惡•悔惡則善故。今請永斷,則為屬惡者也。
己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
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
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
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
默然而聽。
秘密有二:一,如來之密藏,謂一乘如來知見,佛於漸教門中久默斯要故,
故云究竟方便。二,如來即秘密,由證密藏能所無二故•三業業具皆秘密也。三
業之密稱為三密:身密,謂非色現色,如摩尼等;語密,於一言中演無邊法海,
如谷響等;意密,無心成事等。
己三、正說
庚一、就徧計執以明妄不到真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
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
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一切世界,總指有情世界與器世界。始終等六對,辯其輪迴,謂但住有為即
屬輪迴心也。情界器界皆依妄念,既所依不斷,故能依亦然。念念相續•循環往
復•二句,正示輪迴之相。
取謂取著,執我我所;捨謂厭離,厭苦所依。又,於根身則厭苦粗障為捨•
欣淨妙離為取,於器界則厭此娑婆為捨•欣彼極樂為取。若取若捨,種種不同,
皆是顛倒妄心變現輪廻之相。楞嚴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一切
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以上是總指輪廻。
能觀是輪廻之心故,所觀圓覺亦爾。如夢見實物,物亦是夢故。後四句•示
真隨妄轉。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廻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
移,亦復如是。
此喻未出輪廻之妄心•辯於圓覺,則本非流轉之真如覺性,亦如水搖火轉•

30
月運岸移•而呈流轉之相也。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
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諸旋未息,如眼目動定•雲正駛•舟正行•而未止息之時,喻生死垢心。彼
物,指水火月岸,欲先住其搖轉運移尚不可得,喻圓覺。何況下兩句,正合。是
故以下,是先責起疑本末,答前問難三疑。雖非正答,已是標舉建立答義之勢;
意令息如上之念,即前疑早合自亡也。此段,先總呵三惑為徧計所執,不能辯到
圓覺真境。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
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此為翳瘥華亡喻。不知迷真故妄生,而橫執真能生妄。又,比來迷倒•妄見
輪迴,因聞普眼法門,了悟根塵清淨;聞道因除迷心故得清淨,不是新得妙門,
又執早晚更迷。
縱使心迷,生死亦寂;但緣迷故,妄似死生。眾生本自不生(無明等法虛妄無體),
幻華畢竟不起(無明斷已即無復生)。莫將翳待!莫以迷求!金剛藏問,正似此也。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
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此為空不生華喻。上兩段兩喻,隱答第三難。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
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迷見生死似華起,悟得涅槃似華滅,言圓覺離華離翳,(離者,如云不相干、沒交
涉之義,)則並拂生死無明。善男子下,隱答一二兩問。虛空非暫有無,覺性何關
迷悟?眾生既如華起,約誰更難無明?無明生死既空,何責本來成佛?空華終不
再起,果位何得還迷?由己計度不休,見他覺性流轉。若如是解,頓遣三疑。
況復者,非可比況之意;隨順者,不能為礙之意。覺為空性者,「空生大覺
中•寂照含虛空」也。復言平等者,圓覺雖是虛空之性,而冥合不分;周徧法界,
無分無限,無別能依所依也。意謂:空在覺中,空尚常寂;況覺空妙性,不因無
無明而暫有,亦不因有無明而暫無,隨順一切法而無礙,等徧常存,不增不減。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經無窮時
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此為金鑛喻。在鑛則隱,出鑛則顯,隱顯雖殊,金性本來平等;雖假爐冶銷
鎔,金性要須本有也。鑛喻煩惱,金喻覺性,此喻唯答佛不再迷之難。
意謂:圓頓之理雖齊,迷悟不妨成異;既有多生習障,還須背習顯真;真顯
則究竟清淨。若但用前喻,即撥無迷悟因果之相,便成邪見;若但用此喻,即成
眾生覺性本來不淨,失真常理,亦成邪見。道理微妙,一喻難齊,故說兩事,是
知此喻唯答第三難也。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
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31
先標覺心為宗,以此為立場而生其正見,後乃拂迹•明非斷滅,但離所拂•
非無覺心。隨順淨圓覺心,自悟佛性本具,是為正見。此自悟境之根本點,不可
忽也。拂有三節:菩提涅槃第一節,拂轉依之名也。由轉煩惱生死故曰菩提涅槃。,
體雖即真,名因妄得。成佛不成佛、輪迴非輪廻•兩節,皆雙拂對待,圓覺性中
都無。此事若有少見,則迷圓覺。故華嚴經云:『於法若有見,此則未為見;若
無有見者,如是乃見佛。』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
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以上兩對,舉勝彰劣。意謂:小聖真智尚不能親到小聖之理;況凡心劣於前
智,真覺又超前理,轉轉懸隔,何能造耶?此正同金剛般若經「四果之人尚無心
言我證得四果」,豈如來有定法得阿耨菩提耶?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
寂滅海,終不能至。
以上,舉喻顯情。顯分別心不能證覺,密譏前三種翻覆疑難。前云有思惟心,
即是此云以輪廻心。前云圓覺境界,即是此云大寂滅海,皆指大般涅槃境界而言。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以上,誡息妄心。指前未出輪廻等文,亦即遠指文殊章先斷無明。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
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
是處。
以下,重彰妄義。有作思惟(用攀緣心而起之一切思惟)從有心起一句,舉能起之
根識。有心者,識者;起者,心所也。皆是六塵妄想緣氣(根塵相對所成之經驗習氣)
一句,擧能牽之應境。非實心體者,實心無念故。縱實有思惟,思惟尚不能證覺,
(用此思惟以辯佛境,即用妄心妄見以測圓覺境界,實不可能,)何況此心早已如於空華,自無
其體,向上更欲求證,何異空華結果?故云輾轉妄想。無有是處者,只是邪見故
也。
己四、結斥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
非為正問。』
在重彰妄義下,上言無實體,此言無勝用。因前三番之疑,便都指出「但是
浮心巧見」總不能證覺。浮心,謂六塵緣影之心;巧見,謂邪僻不正之見。末二
句,結「問不當理」。
戊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鑛,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鑛。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
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32
┌一、輪迴根本──當知輪迴,愛為根本;了脫生死,斷愛為先。

│ ┌惡種性──下 三 途┐
│ ┌1三種性┤善種性──上 三 途├皆輪迴故不成聖道。
│ │ └不動性── 四禪八定┘
│ │
│二、輪迴三種├2勸 斷┬斷欲─先去其助力┐
│ 性 │ └斷愛─並除其根本┴脫生死免輪迴之先務。
│ │
│ └3菩薩道┬運智─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
│ └運悲─示現世間,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彌勒章 ─┤
境深抉擇 │
──第二 │ ┌1本無差別─斷輪迴根本,求圓覺境界,便得開悟。
、悟他境 │ │
│ │2不入五數─若不知求道修習,二障未斷之凡夫,名未熏未成佛。
│三、修佛菩提│
│ 五等差別│ ┌若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入二乘┬聲聞性
│ │ │ └緣覺性
│ └3依斷二障淺深│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入地) ;┐
│ 而有五性差別┤若二障永斷滿足菩提及大涅槃(佛果) 。┴菩薩性
│ │若依善知識因地法行而修,各異其果。─不定性
│ └若遇邪師,只成邪見,未得心悟。──外道性

│ ┌言教──十二分教開發未悟。
│ │ ┌形─如觀音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
│四、迴入塵勞 │示現└相┬或現慈悲。
│ 度生方便──修 悲┤ └或現威嚴。
│ (度生大願)│同事──親近易於攝近。
│ └令成佛果──不取餘乘。

│ ┌住佛圓覺───┐
│ │求善知識 │
└五、勤 修──修 智┤ ├依願修行,漸斷諸障;
(清淨大願)└莫值┬二乘 │障盡願滿,證大圓覺。
└外道──┘

丁二、悟他境
戊一、長行
己一、啟請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
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
廻•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
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
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
別?廻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唯願不捨救世大悲,令
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燿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
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本章,深究輪廻之根,謂窮其展轉根源•推其差別種性故。祕密藏者,即如
來藏,亦即圓覺,原為在纏眾生所本具,本來可以成佛,但為無明生死所覆而不
自知,故稱秘密藏。無畏道眼者,無畏即決定,道眼即五眼中之慧眼法眼,以能
正見故也。決定信者,楞嚴經所謂「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也。以上是
牒前稱慶,重種世尊以下是請問。
大寂滅海者,即淨圓覺海,亦即所謂佛海,皆指涅槃境界而言;涅槃具足般
若解脫法身三德,體深用廣,其大如海也。但以明了佛性本具•佛道本成故,亦

33
能生決定信心,不再以輪迴心起輪迴見。
因前章有「先斷無始輪迴根本」之言,故今問斷之之方。前云「種種取捨皆
是輪迴」,故此云諸輪迴。既一切皆是輪迴之相,當有幾種性。以上經文二句,
是問斷輪迴;上句為問意之總,下句為別問其詳。
法門無邊誓願學故,即從假入空成大智;眾生無邊誓願度故,即從空入假成
大悲;惑病既多,方藥非一。修佛菩提下經文二句,是問修悲智;上句詳問修持
差別,下句詳問化度方便。
慧目,即道眼;肅清,緣塵不雜;照燿心鏡,喻心如鏡,心淨自明也。圓悟,
無能無所•自在圓明故;無上,即同法華雙開「菩提」「涅槃」是無上義。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
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
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
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智證不生不滅(八不中道真如實相)之真理(理寂不起),堅信安忍而不動搖•不退
轉,此智名無生法忍。忍原與認通用,有認證之義,故忍與智亦可通解云。
真性無生,本來清淨;眾生未悟,妄心見生;生即必滅,故是輪迴。今悟實
相,了心無生,心既不生,輪迴永絕。如是安住,名無生忍。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
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以上,正答輪迴根本。諸欲者,不專指狹義之淫欲,亦兼及粗細五欲。愛為
欲所從生,欲復助愛相續,愛性不斷,故令生死相續。故還滅門之了脫生死,仍
以斷愛為先。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
果。
此承上文以示「愛」「命」間之關係,並啟下文以正答輪迴幾種性。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
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
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此正答輪廻之性有三:(1)惡種性:境背愛心,便生熱惱憎嫉,憎嫉故起瞋,
瞋故殺害凌辱,種種惡業從此便興。境順愛心,便生耽著,而起淫盜侵奪飲啖綺
妄等種種惡業。業言種種者,指十不善等。(2)善種性:知愛欲心是惡道因,於彼
欲境深生厭離;怖彼惡道,不造惡因,於離惡法門深生愛樂;比由愛欲故造惡,
今知欲可厭故捨十惡樂十善也。(3)不動性:知其愛惡愛善俱未免苦,棄彼愛心,
樂修捨法(能捨諸欲之四禪八定)
,而不知樂捨之心還同彼愛,
(其所愛著者,即所修之禪定者,)
故云還滋愛本。愛既未能解脫,善果終屬有為,但較增上耳。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
及除愛渴。

34
上第一句,總結上文所說三種性。愛為根本,故皆輪廻;不了自心,故非聖
道。是故以下,勸斷。既知生死皆生於貪欲渴愛故,欲脫生死,先斷此二。(斷
欲以先去其助力,斷愛以並除其根本。)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
諸貪欲而入生死。
維摩詰經云:
『眾生病則菩薩病。』示現等者,悲深也;非愛者,智深也。
「假
諸貪欲而入生死」句,可依重頌「示現入生死」解。
庚三、答修佛菩薩幾等差別問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
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自此以上,至「是名五性差別」,正答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先能除捨,方可勤求。如出鑛金,始堪為器。如是貪欲,楞嚴經說云:『有
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廻性。』有無二無,無二亦滅,於佛菩提方
可希冀。前云貪愛而此云憎愛者,憎亦由愛,故雖兼憎,意但說愛。
前說始終動靜乃至思度佛境•皆是輪迴,故彌勒問其種性。意云:比聞餘教
只言五道輪迴,今何得三乘行人亦未能免?故佛為說:由本貪欲顯出五性,故屬
輪迴,不以悟淨圓覺為本因故。
然菩薩性中修證行相,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
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楞伽經云:
『隨說彼而成,皆名教熏起。』厭惡樂善,三乘教熏,積習既深,
遂成別性。
若遇邪教師,於人法二我極為堅執,深淺皆障。若遇二乘人,於人我雖已斷
空,於法我未離愚執,故所斷尚淺。若遇菩薩及佛,人法兩空,永斷二障,故所
斷為深。依斷二障淺深,而有五性差別。
以上為總標因依。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上釋所依二障。事障即煩惱障即人我執,理障即所知障即法我執。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
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
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
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
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
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
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
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
差別。
上釋能依五性。

35
善男子至未成佛一段,先明未熏。本以發心修證約斷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
斷故非五數,亦未發心遇教故言未熏。若彼楞伽經文,即當第五無性。以下方是
熏成五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至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一段,明二乘性。二乘致果雖等•而
修法不同;若依四諦法而修斷者,為聲聞性;若依十二因緣法而修斷者,為緣覺
性。此為五性中之二。知生死苦,止息攀緣,故云除事,其實未能除三細也。障
有事理,執有人法,今僅斷其前,故云但能。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至滿足菩提及大涅槃一段,明菩薩性。二障已伏即
能悟入菩薩境界以上,約地前乃至入地以辨其相,故言已伏及悟入。此下,約入
地乃至果位以辨其相,故言永斷及菩提等。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至根無大小皆成佛果一段,明不定性。一切眾生皆
證圓覺,依圭峯宗密疏釋,應云「證諸眾生皆具圓覺」
,即已知自心本來具有也。
舒王問真淨克文禪師曰:『經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而圭峯易證為具,謂譯者之
訛,其義如何?』師曰:『圓覺如可改,則維摩亦可改也。維摩豈不曰「亦不滅
受而取證」?夫不滅受蘊而取證,與皆證圓覺之義同。蓋眾生現行無明,即是如
來根本大智。圭峯之言非是。』此兩說,姑并存之。覺性雖圓,遇教不同•欣趣
有異故,爾時修習便有頓漸。遇於勝教皆成,即無明無別定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至名為外道種性一段,明外道性。邪師過繆非眾生咎二
句,意顯此性定是新熏,非自本有。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一句,是結;結上聲聞性、緣覺性、菩薩性、不定性、外
道性。
以上答修悲智。菩薩修行,不出悲智二利。前問中先智後悲,今答則先悲後
智,意表即智之悲•即悲之智,無先無後,故互明之。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
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此答修悲,即大悲下化眾生。但有大悲,必能普化;但有方便,必稱根宜;
無其過累也。故思益經云:『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了世間
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知如是,不染於世間。』
開發未悟者,令知妄法本空•真法本淨。示現種種形相者,如觀音隨三十二
類而應其身。逆順境界者,或為眷屬親友,或為怨家,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
若聞得利益故。與其同事者,謂四攝中之一,意該餘三(布施、愛語、利行)。化令成
佛者,不取餘乘也。
菩薩因地之時,必發度生之願。乘此願力所生之處,更不退轉;心若疲倦,
即憶昔願力,以自策勵所為。不是隨情,故云皆依願力;又非希望報恩,亦非愛
見之悲,故言清淨。云無始者,同體大悲•稱性大願,性本具之,非別新得;但
由迷悟有發不發,發即無始。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
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

36
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
域。」』
此答修智,即大智上菩提。願是總相,通悲通智,兩段中皆說願力。具悲、
智、願,即菩提心。漸斷諸障者,理雖頓悟其空,事乃漸除方盡也。障盡即是解
脫,願滿即證大圓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
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提願,
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
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上來究輪廻之根竟。
前二章,於境之抉擇,已明上求佛道之自悟境及下度眾生之悟他境。此下六
章,於行之抉擇,則分行位、行法、行病患、行方便,層層辨明。

37
┌1圓覺無取無證(譬如眼根不自見眼)。
┌一、總標┤2於實相中(圓覺自性上)實無差別。
│ └3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行位差別。

│ ┌凡夫────(十 信 位)清淨自障─┐
│ ┌1由生至佛漸次│ │
│ │ 差別之隨順覺┤未入地菩薩 (三 賢 位)覺礙為礙 │略
│ │ 性 │ ├分
清淨慧章─┤ │ │已入地菩薩 (十地 聖位)離礙常覺 │四
行深抉擇 │ │ │ │位
──第一 │ │ │ 十一地 │
擇 │ │ └如來────(佛 果 位)即礙即覺─┘
│ │
└二、別明│
│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2頓根無層次之┤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隨順覺性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丙二、行抉擇
丁一、行位
戊一、長行
己一、啟請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
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
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
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
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下,略分修證之位也。既顯覺智之源,又究輪廻之本。已知圓覺凡聖無殊,
但未隨順圓覺從凡至聖如何差別,故次明之。言略分者,三賢統為一位,十地等
覺合之一門,修即修圓覺,證即證圓覺,圓覺無差。而依境修行,先循般若,故
修智以明位地也。
於一味淨覺之中,說輪廻本末種性差別雜染等法,而無乖失,故不思議。立
相之教•染淨超然,破相之宗•染淨俱絕;今顯出覺性,染淨融通,故本所未曾
聞見。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至云何差別,是正問。擧所證覺性,問能證位地。覺心一
味,因果皆差。二義既乖,故爾起問。問意重點則在令末世眾生亦可聞而開悟,
以至能入果位。
己一、許說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
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38
清淨慧問意,重在令末世眾生聞教開悟漸次能入,故答語直云「乃能為末世
眾生」。
己三、正答
庚一、總顯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
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
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
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
無寂滅及寂滅者。
圓覺自性下,明圓覺無證。非性者,非圓覺自性中有前五性及貪等輪廻差別
之性也。性有者,前世出世間諸差別性皆有圓覺自性也。(簡言之:圓覺自性,非差別
性,而諸差別性中皆有之。)循,隨,通用。圓覺不守自性,隨緣遍諸差別之性,諸性
起時,覺性隨起,故法身不增不減。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無取
無證者,非當情之境;意即謂:不可以圓覺為所取所證之法,不可以眾生菩薩為
能取能證之人也。
何以故以下,徵釋實相中(圓覺自性上)實無菩薩眾生等差別之相。約有幻垢,
名曰眾生;對離幻垢,名為菩薩;故二者皆空。然前輪廻及此修修證•皆云無者,
前似岸移,此如鏡像。故從第一義真實相中觀察,理智一如,覺性一如,絕智歸
元,無修無證,所謂「智似階差•理絕修證」也。
譬如以下,是喻,眼能見一切,惟不能自見眼根,以喻圓覺不自取證圓覺。
又,眼光矚物時,境則萬差,見即是一,故云平等。但約於凡聖分別勝劣之心•
說平等義,亦無能作平等之者。
眾生迷倒以下,對機說證。初,總標大意。眾生若無迷惑顛倒,則無差別之
義。迷倒之體,即根本無明及三細六粗;約此以明證覺差別,翻此以顯始覺階位。
未能除滅一切幻化者,執之為實也。於滅未滅者,謂障習漸盡•如一分塵盡一分
鏡明也。妄功用中,七地以還皆是夢中修也,故華嚴經中有夢渡大河之喻。圓明
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茍未永斷二障,皆得名妄;
至二障永斷,是為寂滅。「如來寂滅」者,諸佛同證此理故也。隨,與本相應;
順,與本無乖;謂得相應於「如來寂滅」而非起心別求寂滅。「實無寂滅及寂滅
者」,無能所相想之執,心念不生,不見有寂滅之法,亦無能寂者滅之令寂也。(思
益經云:不為令眾出生死入涅槃,但為眾生度生死二見耳。)
庚二、別明
辛一、答由生至佛之漸次差別
壬一、凡夫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
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
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
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39
次,證位階差。先明依位漸證。
妄想我者,我體原無,妄想為有;此指我體•即所執也。愛我者,執為我故,
便生愛著;此指我見•即能執也。我體本無,唯心故有,心既念念無常,我亦念
念生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明。由執我故,順
我則愛,違我則憎,故著五欲,(色聲香味觸為細五欲,財色名食睡為粗五欲,)皆迷執之過
也。
教令開悟,即聞熏;淨圓覺性,即內熏。無始妄習,一時悟現,如悟時覺夢;
然迷時即起滅,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見於妄念,如眼不自見。今既開悟,心冥
真覺,不以妄念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於起滅之念,起之與滅念念皆知;翻前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既悟圓覺,復知生滅,則此生乃是憂悲苦痛之勞慮性•即可
了知。言「性自」者,乃此生之性自勞慮耳。
若復有人以下,明息妄隨真。勞慮永斷者,絕求作之心也。得法界淨者,若
理法界則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淨;若事法界則分別念處之心、
差別塵境之法、十八界等,當體不生,名之為淨。何者?法界淨穢皆由自心,心
穢則穢,心淨則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者,粗念既盡,得少輕安,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
名為淨解,繫心在淨故成淨障;非外塵所擾,故言自障礙;作意於覺,故於圓覺
而不自在。是名凡夫隨順覺性一句,結成信位。(此明初修,約十信位言,未接聖流,猶在
凡夫,故云。)
壬二、未入地菩薩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
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前之淨解,是比量所得,故事理未能相應。今修禪觀以求實驗,使從前之比
量的理解,成為實驗到現量見覺。見解為礙者,見前淨解之礙也。是躡前信位•
以辨三賢位之相寄息於異相(指信位凡夫滯於淨解),即覺於念異•念無異相(謂三賢能
覺念異即得念無異相)也。雖斷解礙者,雖超越前位而預顯劣於後也。猶住見覺者,
指正當此位。(即此見覺功用,足以為礙也。)覺礙為礙而不自在一句,結成地前證覺之
相劣於登地。所覺是礙,故能覺亦礙,此則將礙除礙,故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
地者隨順覺性一句,結成賢位。
壬三、已入地菩薩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
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
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
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
入地者隨順覺性。
有照有覺以下,躡上賢位•以辨此聖位之相寄息於住相(指三賢猶住見覺),即
覺於念住•念無住相(謂登地能覺念住即得念無住相)也。見解為礙,仍是有照,指信
位中淨解;猶住見覺,仍是有覺,指賢位中覺礙之覺;俱名障礙者,正顯前十信

40
三賢之均非也。
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智無所得,則此常覺不住。常覺(無時不照)即是無分別智,不住(不須用功)即不取
種種論相故,離二取相即此照與照者寂滅,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
彼文雖局於見道,而證理之義十地無殊。亦可不同凡夫,故云常覺;不同地前,
故云不住。此則念無住相•覺住相無,故不住矣。以上為不住證之法,次以斷首
喻,後以合明。以礙心,指覺礙之覺,即有照有覺之心;滅諸礙,指所覺之礙。
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一句,謂:礙未滅時,即無能滅之義;礙若已滅,無能滅之人;
所以與斷首之喻相合也。
修多羅教以下,為不住教。地前未證真理,難忘言教;登地證理,不住名言;
不住故名真解教。凡設言象,在於得意;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故以標
月之指喻於言教,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忘指;因教
詮心,悟心忘教;存指則失真月,執教則失本心。意令證實忘標,故云畢竟非月。
文殊般若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故諸佛同以言詮顯理也。登地菩薩
從根本智親證真如法性,便可不須依於經教而能隨順覺性。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
順覺性一句,結成聖位(十地等覺)。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
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
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
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
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此明佛地一切智智境界,性相事理無復別二。平等照了一切諸法,智明圓覺
無分別心故,列十對法皆同真實,即所謂見性常住也。又若「見有障可斷•斷已
名覺•覺非究竟」,故「障礙即覺」方究竟矣。障礙,指每對中上句;究竟覺,
指每對中下句。十對者,釋如次: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是識智對。無念則得其正念,是智也;有念則為失念,
是識也。覺則離念,念則不覺。今明念本自空,原是無念;覺性平等,絕諸對待;
以是得失俱非,無非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是成破對。眾緣相會曰成,緣離曰破;又,進修曰成,
毀謗為破。緣無自性,成破一如,而圓覺淨性本無成破,故皆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是智愚對。大寶積經云:『癡從分別生,分別亦非有,
癡性與佛性,平等無差別。』智愚假立,不離覺性,故皆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是正邪對。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但
有虛名,同唯覺性,故皆菩提。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是真妄對。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涅槃
經云:『無明本際,性本解脫。』妄不離真,真外無妄,故無異境界。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是染淨對。夫戒定慧翻於三毒,三毒本空,
原是梵行。若順若逆,無非方便,故皆梵行。諸法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

41
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是依正對。依正二報,同是真如實性,故同一法性。
涅槃經云:『我以佛眼,遍觀二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
法性也。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是苦樂對。極惡業成,天宮即見地獄;極善業熟,地
獄即是天宮。二業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定?而況入塵度生,不以地獄為苦,不
以天宮為樂。心既本空,一切清淨,故寶積經有地獄三昧天宮三昧。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是有性無性對。性指佛性。有性者,人天乃至三乘性
也;無性者,一闡提性也。非唯他日廻心,現已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是縛解對。佛頂經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
虛妄,猶如空華。』然煩惱依識,識性既空,煩惱何縛?
上之十對,名相雖異,其意不殊。但緣佛證覺心,心無取捨,故得諸法普同
圓妙。今但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相即無礙之由。
法界海慧以下,明佛智。法界,賅括一切法而為界,即一真法界,言其廣大
真實。海則言其深淵莫測。以法界與海讚歎佛之智慧,故稱法界海慧。理量齊鑑,
無倒正知,由分別心諸相差別。今海慧離念,故照了諸差別相猶如虛空。換言之:
能照之慧離分別念,自在圓融,猶如虛空不拒一切色相之發揮。此名如來隨順覺
性一句,結成佛果位。
以上四位(由凡夫至如來),對機說證,名為依位漸證,展轉覺前前之非,展轉
證後後之位。
辛二、明頓根無層次之隨順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
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
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此段說忘心頓證。前由普示教門,就機說有深淺;今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
故示圓頓安心,即漸次而無漸次以隨順覺性,於覺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此當離
相,亦如華嚴經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後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別中之平等•平
等中之差別」,此中意趣正同彼也。
妄念者,攀緣取著外法也;念則違覺,故令不起。遇境隨緣,不起人法二執;
隨處了當,不更增生妄念。若求真捨妄,猶棄影勞形;若滅妄存真,似揚聲止響;
有心息妄,亦是妄心;故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境從心現,原是自心;任運依他,
不需計度;無了知即是無計度分別;若加了知,即迷現量。且心體本自知覺,何
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為加矣。心不見心,但不生情計度,自然如鏡照物。
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不自見)?彼當根眾,若聞此方
便法門(指無漸次之法門),心無疑惑,體達分明,領受任持,則坦然自合,亦同金
剛般若經中「不驚不怖不畏甚為希有」等也。以上說忘心入覺,即漸次而無漸次,
故不復有差別。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

42
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若但就現世,即頓機;若推其宿因,已承熏習。佛說下一句,謂:一切種智
(即佛智)由此而得,因果相攝決定無疑,是以如來印言成就。華嚴經云: 『若諸
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即得阿耨菩提。(同此一切種智。)』以
上是驗果知因,印成佛智。
戊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
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徧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恒沙佛,
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第一偈,圓覺無證。下,對機說證。第二偈首二句,總說大意,下說證位階
差。解礙是信位,未離覺是賢位,入地兩句是聖位,大覺兩句是果位。第四偈及
第五偈,是忘心頓證印成佛智。總結頓漸,故云多方便。

43
┌1一切修行法門,皆以證此圓覺體為究竟,實無差別可言。
┌一、總標┤2隨順根機,則修行方便多至無量。
│ └3今循機性歸納言之,有三種差別。

│ ┌1奢摩他───三止───(定 增)──靜觀(空觀)
威德自在章│二、別說┤2三摩鉢提──三觀───(慧 增)──幻觀(假觀)
行深抉擇│ └3禪 那───止觀不二─(定慧合一)──寂觀(中觀)
──第二┤
、行法抉│ ┌1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
擇──單│三、結說┤2趣入雖單從一門,功成即三皆圓證。
法門 │ └3偏修一行,但名親近;三事圓融,名證圓覺。

└四、校量功德──教化成就百千萬億二乘果,不如有人聞
此圓覺無碍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修行法門抉擇單法門三種事業表解

奢 摩 他 三 摩 鉢 提 禪 那

1. 止 觀 止觀不二

2. 觀 慮 靜慮圓修

3. 定增 慧增 定慧合一

4. 且却 妥噶

5. 靜觀 幻觀 寂觀

6. 空觀 假觀 中觀

7. 體真止 方便隨緣止 息二邊分別止

8. 泯相澄神觀 起幻銷塵觀 絕待靈心觀

附記:教下「術語」,其含義不盡與宗下相同。茲觀其同處而借作轉注
,列如上表。
丁二、行法
戊一、單法門
己一、長行
庚一、啟請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
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分別如是隨順覺性,是領前依位漸證;令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
得善利,是領前妄心頓證。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
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
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
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大城喻圓覺,四門喻行門,求圓覺者必須悲智雙修。請問一切方便漸次,是

44
所修之行;問修行人幾種,是能修之人。大寂滅海,即指如來淨圓覺性。
庚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
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庚三、正說
辛一、總標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
有三種。
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如來與一切法,同依圓覺為
體,故皆稱性而言平等,能稱之行實無有二。即如前二空觀門,根塵普淨,貪愛
俱寂,悲智雙行,離相離心,常無所得;一切菩薩無不如斯,隨事雖差,此意無
二故。
然眾生根性利鈍不同;煩惱厚薄,沈掉不等;隨其根性,設教多端,不爾則
難為趣入。楞伽經云:『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為處方;
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故「方便隨順•其數無量」者,約隨機之行以舉數
也。循,與隨通;循性即隨根性。眾生根性雖有萬差,而有此三種收盡一切。
辛二、別說
壬一、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
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
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發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須了悟身中淨圓覺性以為行本。本即解也,依解而
修方為妙行。以,用也;凡夫用妄,菩薩用覺,雖悟即動即靜,為欲對治煩動紛
亂之習,一向以靜境安心,(能悟之智即淨覺心,)用其所悟(所悟之境為淨圓覺)而起修
行。(先悟後修方是真修。)取靜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形色虛空地水火
風見聞覺知,乃至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不取於法為取靜也。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者,念澄智顯故覺得識心上煩動之相;能覺煩動者,必已在靜
上用功也。由前念澄覺識,慧性開朗,因靜生慧故曰靜慧,比隱今顯故云發生。
由慧發生,身心相盡,塵妄不起,名為永滅。客非本性,指塵污自體。由離根境,
內心自閑,寂靜清虛,輕安調暢,喧塵永息,粗重長袪。
茲再作一簡明講解:若已悟圓覺以為行本,即用此淨覺心(能悟之智)而修靜
行,由諸念之澄清,故覺得識心上煩動之相,而靜慧(因靜而生之慧)發生;由此智
慧之顯發•而身心相盡,塵妄不起•從此永滅。既離根境,內心自閑,便能內發
靜定輕安。
由寂靜故以下,言其感應。眾生圓明性體與佛不殊;但以妄情,凡聖似隔。
今身心相盡,妄念不生,圓覺妙心,凡聖交徹。理實而言,我之身心亦遍現十方

45
佛中。故古德云:『黃昏戌,寂寞身心總無物,恒沙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恒沙
佛。』今但約入觀者為主,故云諸佛於中顯現。如鏡中像者,喻諸佛心入行人觀
心•如影像也。修此取靜為行之方便,名奢摩他,為梵語 Samatha 之對音,大致
相當於密教之「且却」,此翻云「止」
,定增故稱三止,此即體真止,靜觀空觀義
也。在本經則稱泯相澄神觀,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準涅槃經釋,即名能
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淨等,結云「以是義故名為定相」。
以上,正說觀門之泯相澄神觀。
壬二、三摩鉢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
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
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
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
者名三摩鉢提。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一句,躡前標解也。心性指識,識與根
塵三和合有,各無自性,但是無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參閱普眼章恒作是念一段。)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一句,正明起行。諸幻,即幻智也;幻者,是能幻之者,即根
本無明;除幻者,依如幻始覺力,分覺根本不覺,始息滅相,終息生相,即是除
幻。(換言之:起諸如幻之智,即除滅無明。)變化諸幻而開幻眾者,隨機應化說法•開示
如幻眾生也。(換言之:復以此幻之智,發為幻用,作諸佛事以開悟如幻眾生。)若依觀心釋,變
起差別幻智,遍觀八萬塵勞之眾,一一稱真清淨,非障非蔽,即為開也。根塵既
消,自他無二,故能內發同體大悲。悲從定起,非其愛見,廣度眾生而無度生之
相,故輕安暢適。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二句,明諸菩薩從此觀門•方能起於悲智而
進至佛果。彼觀幻者非同幻故一句,拂幻法也,即彼觀幻之觀慧已超諸幻化而不
同;簡識殊智,能所勝劣異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一句,拂幻智也,即知超幻之
觀慧亦皆是幻。是諸菩薩所圓妙行一句,總結非幻稱真之行。如種榖依土長苗,
收子之時苗土俱棄;種喻覺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意謂:悟淨圓覺,依幻法
而起幻智,從幻智而忘心入覺,入覺則前二皆袪。(幻境既空,幻智亦亡,心境能所俱亡,
而淨圓覺性隨而圓證。)修此如幻觀行之方便,名三摩鉢提。三摩鉢提(提或作底),為
梵語 Sampatti 之對音,大致相當於密教之「妥噶」
,此翻云「觀」 ,慧增故稱三觀,
此即方便隨緣止,假觀幻觀義也;在本經則稱起幻銷塵觀,(但因原已含有等持義,一
般譯作三昧,)故前有如幻三昧。
此段經文,文字奧略,茲重為直講如次:『若已悟圓覺以為行本,即用此淨
覺心(能悟之智)而修觀行,了知心性(六識)根塵皆由幻化而有(皆無自性)隨機應化,
發揮幻用以開悟如幻眾生。(做夢中佛事,度如幻眾生。)因從淨覺心起幻觀行,便能內
發廣度眾生之大悲及無度生相之輕安。一切菩薩從此(淨圓覺)起修如幻觀行,漸
次增進。其漸次增進之相:如彼觀幻之觀慧,因已超諸幻化而不同(拂幻法),進
而又知超幻之觀慧亦皆是幻(拂幻智)。如是知幻即離,漸次深入,直至得無所離

46
而幻相永離,(幻境既空,幻智亦滅,心境能所俱亡,)離一分幻即證一分覺,淨圓覺性隨
而圓證(非幻稱真),如苗滋長。』
以上,正說觀門之起幻銷塵觀。
壬三、禪那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
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
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
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以淨圓覺心,是躡前兩種觀所依;不取幻化是離第二觀,不取諸靜相是離第
一觀。修禪寂者,以不取為功夫,二俱不取即無所依,無所依乃依絕對靈心耳。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託所起能,故二皆礙。身觸之覺,
心緣之知,由此分別,障正知見;「無知」,指無所知見,即所了身心;「覺明」,
指靈妙之體;「無知覺明」
,乃指終日覺而未嘗覺•終日明而未嘗明者也。然此無
知之覺明,乃是絕對靈心,不依諸礙(統指礙與無礙諸對待相),不著邊際方所:欲言
空寂,不似太虛;欲言相用,不從緣起;欲言知見,異於分別;欲言頑礙,異於
木石;欲言其覺,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類。故諸經教於「寂靜
空無」呵為邪小,於「知見明覺」無泯無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觀門,恐「知」
字引分別念,故宜但云「明」云。諸礙,指身心能所以及礙與無礙諸對待相;不
依者,直造靈明也。永得,謂究竟常然;超過,謂迥殊對待。礙境,指前「觀幻
涉於煩惱」;不取幻化即超過礙境,謂離事障。(不似修三摩鉢提偏取於幻化之觀。)無礙
境,指前「取靜同於涅槃」;不取靜相即超過無礙境,謂離理障。(不似修奢摩他者偏
取於靜相之止。)
受用,屬己資緣;世界,共居國邑;以及宛然形質之身與還有見聞之心。相
在,謂不異尋常;塵域,謂不離舊處;此由執認,沒體同他,今不生情,豈拘靈
照?二障既離,則外遺世界•內脫身心,雖表相在塵勞之域,而受用世界及身心,
但如器中鍠然之韻。鍠然,取其聲勢,不取訓字,應云如今器聲鍠鍠出外;器喻
世界身心,聲喻靈明觀智;聲越器外,非諸器所能拘,故聲聞四遠而器局本處,
以喻觀智約身心修得而身心所不能拘,觀智廓爾無邊而身心不離舊處。煩惱涅槃
喻如器,不相留礙喻如鍠。(辨疑誤云:器是樂器之通稱,鐘是樂器中一數,然鍠正因鐘聲而正不
取鐘體。比如大雅作樂,眾器同時發聲時,唯鐘聲清徹,透出眾樂器聲之外,故云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
惱涅槃合眾樂器聲,不能雜礙鍠聲故鐘獨出,煩惱涅槃之外為絕對靈心也。)不取幻化,幻化即寂;
不取靜相,靜相即滅;非故寂之滅之,但是真心實理,非對靜幻名為一心,並非
息動之寂•生已而滅,故云「內發寂滅」。
茲再作一簡明講解:若悟圓覺以為行本,即用此淨覺心(能悟之智)而修寂行
(定慧合一),不偏取幻化之觀,不偏取靜相之止,(與第二觀及第一靜行之偏修者不同,)
因為了知幻化身心皆為罣礙,故皆不取也。淨覺心上無妄想分別知見(無知)之覺
明體(絕對靈心),不依幻觀之涉煩惱,不依靜相之著涅槃,身心能所以及礙與無礙

47
諸對待相(諸礙)皆不依著,故得永超礙無礙境(永離事理二障)而直達靈明覺體。二
障既離,絕對無礙,始可內脫身心•外遺世界;其受用世界及身心,雖表相上仍
在塵勞舊域,但靈智已非世界及身心所能拘,譬如眾樂器中鍠然聲韻之獨出遠播
於外•已非器所能拘,煩惱涅槃亦不能使靈明覺智有所拘礙;由此便能內發寂滅
輕安。
在觀之時,用心同佛,故云「妙覺隨順寂滅」。此種境界,人所不見,自己
心識之量亦不能造,不可以識識智知,故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即無人我二相。)
一切眾生壽命,但為浮想任持,本無實體。其猶空雲,是空之浮氣,了知虛
空者即知浮雲畢竟非空;眾生壽命,是真之浮想,了知真寂者即知眾生壽命畢竟
非真。(即無生壽二相。)修此取寂為行之方便,名為禪那。禪那,為梵語 Dhyana
之對音,此翻云寂,亦云靜慮圓修。即慮而靜,故無散動,即當「定」義;即靜
而慮,故非無記,即當「慧」義;故禪那即止(靜)觀(慧)不二•定慧合一義,亦
稱寂觀、中觀,在本經則稱絕待靈心觀。一玄案:宗下以般若與禪那之統一為禪,
所謂「定而不慧則非定•慧而不定則非慧」 ,原本是一,並無先後。故已比原義更
為廣大真實矣。
以上,正說觀門之絕待靈心觀。既是定慧合一,云何絕待靈心?正由二不偏
滯,直造心源,故定慧一。然經文中,釋相則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顯雙非絕待;
後但約義以結,故取雙是齊融;雙遮雙照,絕對齊融,皆是中道,故釋相與結名
互顯。
三觀文初皆標「悟」者,聞前經領解故,謂:初靜觀,修文殊章中解;次幻
觀,修普賢全章普眼前半章之解;後靈心觀,修普眼後半章金剛藏全章之解;對
前經起行,昭然可見。
上來三種法門:奢摩他,即三止(定增)中之體真止,亦即空觀、靜觀、泯相
存神觀,依真證理修,證空如來藏也;三摩鉢提,即三觀(慧增)中之假觀、幻觀,
亦即方便隨緣止•起幻銷塵觀,依俗諦理修,證不空如來藏也;禪那,即離二邊
分別止,亦即止觀不二、定慧合一、中觀、寂觀、絕待靈心觀,依中諦理修,證
空不空如來藏也。
辛三、結說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
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此二法門,依悟淨圓覺而起觀行,觀行亦皆趣入圓覺,始終不離,故云親近
隨順。佛及菩薩同證同修,而隨機隨事行相各異。或多人同修一門,或一人具修
多行,若三五若百干,同之與異,隨類難準,然必皆依此三種事業。但不可執為
定三非一,亦不可執為是一非三。趣入雖單從一門,功成即三皆圓證。若偏修一
行,但名親近;三事圓通,名證圓覺。
辛四、顯利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
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48
此為校量顯勝,聞此(此無礙法門即指三種方便)者,聞慧;隨順者,思慧;修習
者,修慧。一剎那頃,時間極促,豈況長時修妙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以上,說修單法門三種事業竟。下章,兼明單複修習,而正明在三法門之變
化離合,依如是三種事業之旨而詳明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49
┌1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
┌一、總 標┤
│ └2依於未覺幻力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辨音章 │ ┌奢摩他───(唯取止靜)────澄渾息用觀
行深抉擇│ ┌1單修┤三摩鉢提──(慮觀如幻)────庖丁恣刃觀
──第二┤ │ └禪 那───(止觀等寂)────呈音出礙觀
、行法抉│ │
擇──複│ │
法門 │ │ ┌止(靜),觀(慮)──運舟兼濟觀
│ │ │止(靜),禪(寂)──湛海澄空觀
│ │ │止,觀,禪 ───首羅三目觀
│ │ │止,禪,觀─────三點齊修觀
│ │ ┌以止為首 ┤止 , 觀─────品字單雙觀
│ │ │之複修 │ 禪
│ │ │ │止 , 禪─────雙頭獨足觀
│ │ │ │觀
│ │ │ │止 , 觀─────果落華敷觀
│ │ │ └禪
│ │ │
│ │ │ ┌觀 , 止─────先武後文觀
│ │ │ │觀 , 禪─────功成退職觀
│ │ │ │觀,止,禪─────幻師解術觀
│ │2複修┤以觀為首 ┤觀、禪,止─────神龍隱海觀
│ │ │之複修 │觀 , 止─────龍樹通真觀
└二、別 說┤ │ │ 禪
│ │ │觀 , 禪─────商那示相觀
│ │ │止
│ │ └觀 , 止─────大通宴默觀
│ │ 禪
│ │
│ │ ┌禪 , 止─────寶明空海觀
│ │ │禪 , 觀─────虛空妙明觀
│ │ │禪,止,觀─────舜若呈神觀
│ └以禪為首 ┤禪,觀,止─────飲光歸定觀
│ 之複修 │禪 , 止─────多寶呈通觀
│ │ 觀
│ │禪 觀─────下方騰化觀
│ │止
│ │禪 , 止─────帝青含變觀
│ └觀

└3圓修┬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止
└於諸性相無離覺性。├觀─────如意圓修觀
┘禪
戊二、複法門
己一、長行
庚一、啟請
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
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
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
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諸方便,指前三種法門。前說三法門,雖行相分明,未審諸菩薩所修為復
一人具三?為三人各一?為前後?為同時?為依次?為超次?故先問所修,後申
所以問之故。
庚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
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
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庚三、正答

50
辛一、總標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
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此正答中之舉意標數。一切如來下二句,明所依之本。依於淨圓覺心,根本
上不須有修習之事;一切修習方便漸次,皆依幻未永離障未盡斷而後可說。一切
菩薩下二句,正明諸輪大意。輪者摧輾義,能摧惑障令正智轉,故名為輪。或謂:
三種法門通稱為定,變化離合•輪替修習,故稱定輪。
辛二、別說
壬一、明單修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
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自此以下二十五段,為正答中之觀網交羅,別說二十五輪,即依於前章三種
法門而示單複修習之方式。初有三輪單修止(靜)觀(慮)禪(寂),次有二十一輪
交絡止(靜)觀(慮)禪(寂),後有一輪圓修止觀禪寂。讀本段時,應先參讀上威
德自在章單法門別說奢摩他一段。(其首初方便則應讀下圓覺章修奢摩他一段。)
若諸菩薩下,(此下各段均同,)亦應一一有「悟淨圓覺」四字以為起行所依;
為前經文有故,恐繁複故,略而不載。此下三段,皆首標「唯」而結云「單」,
意顯不兼餘二;力所未兼,非輕餘行也。依此段單修一輪而言,唐代惟慤法師稱
之為「澄渾息用觀」。
唯取極靜者,取靜為行,一門深入,不兼餘事也。由靜心之力,覺身心空。
瞥念尚無,煩惱何據?煩惱不起,即是覺心,故云「究竟成就」 。不起法空之座,
便入寂滅涅槃。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
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鉢提。
讀本段時,應先參讀上威德自在章單法門別說三摩鉢提一段。(其首初方便則應
參讀下圓覺章修三摩鉢提一段。)
依此段單修一輪而言,惟慤稱之為「庖丁恣刃觀」。庖丁為文惠君(梁惠王)
解牛故事,出莊子養生主篇;以喻菩薩利眾生萬行,應緣入俗而自智無傷。
修觀以起幻為行,故云「唯觀如幻」。變化世界種種作用者,能將世界自在
變化而起種種作用,如娑婆變為淨土•地獄變為天宮,苦樂淨穢皆如幻也。菩薩
修如幻觀,在觀之時,同心同佛,亦能依於佛力起此作用,故云「以佛力故」。
但菩薩雖觀一切世界咸同幻化•了無實性,而常作如幻佛事•文殊章所謂「有大陀
羅尼名為圓覺」者是;故今之「於陀羅尼」,即是「於圓覺門」。寂念是修禪那工
夫,靜慧是修止工夫,於圓覺門不失前後二法之工夫,可見一門深入亦仍是三法
圓具也。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讀本段時,應先參讀上威德自在章單法門別說禪那一段。(其首初方便則應參讀下

51
圓覺章修禪那一段。)
依此段單修一輪而言,惟慤稱之為「呈音出礙觀」。意謂:器質音融,隨叩
應響;聲韻之呈,出離諸礙也。
諸幻無邊,難可窮究,故直云滅,滅者絕念也。作用施為,又妨禪寂,故云
不取。修禪那者以不取為工夫,靜相幻化二俱不取即無所依,無所依乃依無相真
如耳。入佛境界經云:『諸法猶如幻,如幻不可得,離諸幻法故,敬禮無所觀。』
獨者,不假諸行也。但與圓覺真心相應,煩惱自無所有,無所有處即證實相也。
以上三輪,說單修三法門竟。以下二十一輪則明交絡三法門之複修。初七輪
靜止為首,兼於幻寂;次七輪幻觀為首,兼於靜寂;後七輪禪寂為首,兼於靜幻。
寂與靜異者,靜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靜祇是定,寂是涅槃。(靜定的至靜亦有
誤稱為寂靜或禪定者,但此寂字或禪字祇可作靜定的形容詞看,異於禪寂之寂或涅槃的寂滅之寂。)
壬二、明複修
癸一、以止為首之複修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
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先取止靜(靜慧所證),即標靜止為首。以靜慧心照諸幻者,即從靜躡踪起行兼
修幻觀。若無靜慧,則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以上說初七輪之一,惟慤稱之為「運舟兼濟觀」。修靜以出塵即運舟,發慧
以化物即兼濟。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
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由「靜慧」證取「至靜性」 ,「寂靜」也;此寂靜之寂,與禪寂之寂不同,故
此句與上段第一句相同,同標靜止為首。斷煩惱是因亡,出生死是果喪,(煩惱是
生死之因,煩惱斷即生死可永出,)故「便斷煩惱」下,(與下段「後斷煩惱而入寂滅」句同,)
是躡至靜而修禪寂。
以上說初七輪之二,惟慤稱之「湛海澄空觀」。先湛海則波瀾不動,即至靜
(止)以反流;後澄空則水性清明,即寂滅(禪)以顯性。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
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寂靜慧,靜也;復現幻力等,幻也;斷煩惱而入寂滅,寂也。以上說初七輪
之三,惟慤稱之為「首羅三目觀」。三者俱修,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至靜力,靜力;斷煩惱已,寂也;後起下二句,幻也。煩惱既斷,愛見已無,
則入塵垂手,不慮染著,自在無礙,故後起之行無不淨妙,可解眾生之縛。
以上說七輪之四,惟慤稱之為「三點齊修觀」。三點者,如梵文伊字(□);
一人俱修三法門,此「齊」字應解作「俱」,非謂同時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

52
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鉢提禪那。
至靜力,靜也;心斷煩惱(有心於斷而未盡斷時)是寂,後句是幻,齊兼幻寂。
以上說初七輪之五,惟慤稱之為「品字單雙觀」。先單修靜如品字上口,後同時
齊修寂幻如品字下兩口,故云單雙。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
他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先齊標靜幻,後兼寂。此輪與前輪異,前輪靜獨為初,後始齊兼寂幻;此輪
則靜與幻齊為初,後始單兼於寂。以上說初七輪之六,惟慤稱之為「雙頭獨足觀」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境界。此菩薩者,名
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先齊標至靜寂滅,後兼幻。以上說初七輪之七,惟慤稱之為「果落華敷觀」。
果落者,即以靜定之樹結寂滅中道之果;後敷華,復以幻觀入有情界度諸眾生,
同令獲得涅槃之果也。
以上七種複修,皆以修止為首,茲為便覽計,重行分列如下表:
1、運舟兼濟觀──止,觀。
2、湛海澄空觀──止,禪。
3、首羅三目觀──止,觀,禪。
4、三點齊修觀──止,禪,觀。
5、品字單雙觀──止,觀。

6、雙頭獨足觀──止,禪。

7、果落華縛觀──止,觀。

癸二、以觀為首之複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
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說次七輪,一一標幻為首,而兼餘二。此為次七輪之一,惟慤稱為「先武後
文觀」
。武王代紂,後銷戈□為農器,喻此菩薩先變化種種已•後入靜止。是以終
日度生而無度生之相。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
摩鉢提•後修禪那。
此為次七輪之二,惟慤稱之為「功成退職觀」。菩薩發慧利物即是功成,修
寂內證名為退職。。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
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作佛事,幻也;安住寂靜,靜也;斷煩惱,寂也。此為次七輪之三,惟慤稱
之為「幻師解術觀」
。謂:先起變化如作術法;後靜止,而終歸寂滅,如解術也。

53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
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無礙作用,幻也;斷煩惱,寂也;安住至靜,靜也。此為次七輪之四,惟慤
稱之為「神龍隱海觀」。謂:起幻法化眾生如神龍之飛騰,歸寂滅,而安靜止,
如神龍之隱海也。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
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方便作用,幻也,二俱隨順,齊兼靜止禪寂也。此為次七輪之五,惟慤稱之
為「龍樹通真觀」。謂:先起幻,後歸至靜寂滅;如龍樹初行幻術廣化邪途,後
習真乘自階聖果也。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
名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先齊標幻靜,後兼寂。此為次七輪之六,惟慤稱之為「商那示相觀」。商那
和修即優婆毱多之師,先以神力作用而示至靜降伏毱多慢心,後歸寂滅。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
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先齊標幻寂,後兼靜。此為次七輪之七,惟慤稱之為「大通宴默觀」。謂:
大通如來先化用利物歸寂,而後安住至靜也,無作者,不假功用也。
以上七種複修,皆以修觀為首,茲再為表列如次:
1、先武後文觀──觀,止。
2、功成退職觀──觀,禪。
3、幻師解術觀──觀,止,禪。。
4、神龍隱海觀──觀,禪,止。
5、龍樹通真觀──觀,止。

6、商那示相觀──觀,禪。

7、大通宴默觀──觀,止。

癸三、以禪為首之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
那•後修奢摩他。
說後七輪,一一標寂為首,而兼餘二。此為後七論之一,惟慤稱之為「寶明
空海觀」
。佛頂經云:『同入如來寶明空海。』今禪寂靈心即本覺明,如寶明也;
後至靜而安住清淨,如空海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
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以寂滅力,寂力;而起作用二句,是兼幻觀。此為後七輪之二,惟慤稱之為

54
「虛空妙用觀」。謂:禪寂靈心之體如虛空,起化即妙用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
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寂滅力種種自性一句,寂也;安於靜慮,靜也;起變化,幻也。入塵不染,
而能隨順種種自性以行化度。此為後七輪之三,惟慤稱之為「舜若呈神觀」。舜
若即虛空神,遇日光映之則暫現,喻此先寂次靜後幻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
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寂滅力無作自性一句,寂也;(無作者,不假造作也;)起於作用,幻也;清淨境
界歸於靜慮二句,靜也。此為後七輪之四,惟慤稱之為「飲光歸定觀」。飲光即
大迦葉,先證禪寂,次起神通,後歸至靜者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
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寂滅力種種清淨一句,寂也;而住靜慮起於變化二句,齊兼靜幻也。此為後
七輪之五,惟慤稱之為「多寶呈通觀」。多寶佛先成道證如來體,後於塔中發起
法華如靜幻無礙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
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先齊標寂滅至靜,後兼幻。此為後七輪之六,惟慤稱之為「下方騰化觀」。
即法華菩薩六萬恒沙從下方湧現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
齊修禪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先齊標寂幻,後兼至靜。此為後七輪之七,惟慤稱之為「帝青含變觀」。此
寶含諸物像,對即應變,應而還空;以喻禪寂靈心包含德用•應緣起幻,而復安
靜。
以上七種複修,皆以修寂為首,表列如次:

1、寶明空海觀──禪,止。
2、虛空妙用觀──禪,觀。
3、舜若呈神觀──禪,止,觀。。
4、飲光歸定觀──禪,觀,止。
5、多寶呈通觀──禪,止•

6、下方騰化觀──禪,觀。

7、帝青含變觀──禪,止。

壬三、明圓修

55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
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最後一輪,圓修三種法門,惟慤稱之為「如意圓修觀」。如意寶珠,四方俱
照,以喻大智頓覺•三種齊修也。即止即觀即禪,任舉其一而餘二齊具也。
以圓覺慧者,稱圓覺而發慧也。圓合一切者,由圓覺合理,理即非理,故全
即事;由圓覺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如是圓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
等,舉體相應,是為圓合,中道義諦於是現焉。非理非事雙遮顯中,即理即事雙
照顯中,遮照同時是為圓覺。
於諸性相無離覺性者,依性修靜止,依相修幻觀,依覺性修禪寂也。清淨隨
順者,二十五輪雖云依於未覺幻力而顯差別,要皆為圓覺門之修習故也。
茲再依表式獨列一條以說明圓修一輪如次:


如 意 圓 修 觀 ── 觀 ──

辛三、結示依修習之方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
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
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
疑悔,即不成就。』
以上,說二十五輪竟。是名菩薩至修行如是二句,結成正因。若諸菩薩以下,
總示修習。示修此二十五輪之時,於事中威儀法式及用心方便三業事理,當具足
修習。持梵行,戒也;寂靜(止息妄情),定也;思惟(一心正念),慧也;具戒定慧
心,在此止觀禪寂法門•如是修行,必定成佛。求哀懺悔經三七日者,多生業累•
恐障淨心,懺悔求哀•發露先罪,日數若少•慮不精誠,三七日中•已彰懇禱。
於二十五輪至隨手結取四句,謂:若自有樂習一門,儘可隨便積修;若勝劣
難分不能自決,則書此二十五輪名字文句,安置道場之中,禮念虔誠精祈一行,
信手結取不加簡擇。依結開示二句,依所捻結中所示,頓漸自矢,無貪其餘。一
念疑悔即不成者,心懷疑阻則併失前功,縱使再修亦較難成就。
己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辨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
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
提。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
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偈中「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兩句,簡非所為也。長行中無,今為兩釋:
一者,兩句皆作上根釋,謂唯除上根圓頓悟解之人及於一切定相之法不隨順者•

56
則不必依二十五輪及道場捻結等。不隨順法者,不執諸相•即不隨順倒法,既不
執相隨倒•即隨真覺;此乃頓入圓明,觸目合道,即是前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等類,
故除外之。二者,下句作無信下根釋,謂如一闡提之都不信者,即不能隨順正法
者,故亦除外。若依第二釋,則所謂上智與下愚不移也。

57
┌由認四相,展轉生妄之過患; ┐
┌1總明┤但以認我故,非覺心違拒之過患;├總敍過患緣由
│ 四相└我相既在,動念息念俱歸迷悶。 ┘
┌一、四相為┤
│ 迷悶所│ ┌我 相┬眾生心所證者──────┐
│ 因 │ │ └能所未忘.即是我相。──┴約事驗我。 ─┐無
│ │ │人 相┬悟我相之非, ─────┐ │別
│ └2詳明┤ └心存少悟.即成人相。──┴悟我成人。 │有
│ 四明│眾生相┬了證了悟而免我人相諸過─┐ ├我
│ │ └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了迹迹生。 │知
淨諸業障章│ └壽命相┬覺前三相之過,心存少覺.┐ │我
行深抉擇│ └業智相續未忘,名壽者相。┴潛續如命。 ─┘盡
──第三┤ 者
、行病患│
─自心病│
│ ┌認我取證.終不為真 ─┐
│ ┌1存我失道┤說病為法.增益諸病 ├不能入清淨覺
│ │ │將凡濫聖.是增上慢 │
└二、四相為│ └趣果迷因.增長我見 ─┘
修行病│
患 │
└2斷惑成因┬未除四種相,不能成菩提;
└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丁三、行病患
戊一、自心病
己一、長行
庚一、啟請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
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御.歷恒沙劫勤苦境界.
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
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
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
復始。
不思議事,謂:前總明觀行,一向稱理而修,猶可領解;乃於一味之中廣張
諸輪屈曲差別,差別不乖一味,尤為難見,故不可思議。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一句,
即指三種法門,遠成所答文殊之問。令諸大眾以下至深自慶忍一小段,是悟因行。
夫果德稱真,約理可照;因行治染,體解是難;今一念備知,炳然齊現,故深慶
之。
若此覺心以下至迷悶不入,是此淨諸業障章正問。此中問意不說本來都迷,
意明:已知覺性圓明諸法清淨,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覺源?所作所為情猶憎愛?自
他全別,難自渾融;比對果人,天地懸遠。覺心本淨,悟即應用。更有何法染污.
令我用心異佛?
法性者,諸法之性。若直談心性本體,則名覺性;若推窮差別之法皆無自體.
同於一性,即名法性。今摧破四相,豁融諸法,全同覺性,故云開悟法性。前文
但云覺性,唯此段經文云法性,意在此矣。
庚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

58
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淨諸業障一章,除我入覺。雖約計執淺深說有四相差別,然唯是我見;故
經文除別列四名之外,節節皆有我字。若除此執,便是圓覺,故云入覺。
庚三、正答
辛一、正明四相為迷悶所因
壬一、總明四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
及與「壽命」。
從無始來者,未曾悟故,故下有生盲之喻。妄想執有者,無中橫計故。我、
人、眾生、壽命,以我執為本,統唯我相;但由所計所執之不同,展轉約義而立
四相之異名。四名復有二相:一,迷識境(但約凡夫識境之迷),謂:取自體為「我」,
展轉異於餘趣為「人」,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為「眾生」 ,計我一報命根不
斷而住為「壽者」,如金剛經論所說。二,迷智境(乃求道者智境之迷),即此圓覺經
說,見下經文當知。今列四相表解如次:

四相(凡夫識境之迷與求道者智境之迷)表解
識境四相(見金剛經論) 智境四相(見圓覺經)
我 於五蘊法中計有實我, 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取其所
相 有我之所有也。 證,執著不忘而認之為我。

人 於五蘊法中計我為人, 比前我相已進一步,不復認證為我,
相 異於餘趣也。 尚持我悟之心。

於五蘊法中計我依五蘊而生,盛衰 比前人相又進一步,雖已超過我人之

苦樂種種變異相續也。 相,尚存了證了悟之心。

壽 比前眾生相復進一步,雖已超過「了」
於五蘊法中計我一期之壽命,成就
命 心,尚存能覺之智,如彼命根潛續於
不斷而住有分限。
相 內。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
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真我本有,迷之謂無;妄我本空,執之謂有;四相皆是顛倒橫計也。由執四
相為實我體,所以於自生愛.於他生憎,順我者愛.違我者憎,愛憎皆由我執,
故曰由此。四大五蘊.迷性妄生,眾緣假合.已是虛妄;更於其上重執我人(愛
,故曰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以此二妄(妄體妄境相依)故,生起造作種種妄業;業
憎)
能引至苦樂之果,故名業道。業成即受生死流轉,生死流轉是所至之果。厭三界
不安皆如火宅,息緣斷惑,趣寂耽空,志在灰身滅智,故曰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見有涅槃,仍由我證,即是法愛,我相宛在,故名妄也。)
以上,說展轉生妄之過患。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59
前問「云何迷悶不入」
,今答謂:由認四相展轉生過;縱離六道,復隨二乘,
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前問「因何使諸眾生不入」,今答謂:非因覺性違拒使能入
者不入,但由「認我」故不入也。諸能入者,自是信解行等,入時既非覺入,不
入亦非覺拒,覺體原無出入;故入與不入•無責於覺也。
以上,說違拒覺心之過患。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
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
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動念指苦集(起惑造業)方面言,息念指滅道(沈空滯寂)方面言。動念既為背覺,
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稱迷悶?何以故下,即釋此正明。由將無始住地無明為我
主宰故,動是我動,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動息俱迷。此是直釋,即對徵之釋。
生無慧目者,未曾悟故。前得本起因地,則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無明,則一
切皆是魔業。前以覺圓明故根塵普淨,則云一切是覺;今以無明為本,則云皆是
無明。由愛故得身,斷身即違愛,人身縱使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終不能斷;斷餘
或可,自斷誠難。認我亦爾,斷一切煩惱惡業容有得者,欲令斷我則是難能。何
以故?我終不能還斷我故。又,有我故必不覺我,如眼不自見故。必情忘想盡,
與覺一體,覺是真性則妄我本無,方名為斷。此是轉釋,即委細釋於前文本起之
義。
以上,說動息俱迷之過患。是故當知以下,結之以成障道之所以云。此處之
隨順,猶言融洽。相續者,本從無明而生憎愛,憎愛還熏無明,種子現行相續不
斷。將此求道,喻如緣木求魚。寶積經云:『於身生寶愛,不離於我人,彼作是
修行,由斯墮惡趣。』
以上三段,總敍過患緣由。
壬二、詳明四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
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鍼艾,則知有我;是
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
皆是我相。
自此段以下,別釋四相。首為約事驗我。我難自見,約事證知,但驗自他各
殊,即證自中有我。設令修道,捨妄證真,但覺有心,總名我相。
譬如下,約喻以釋。弦是緊急或緊張,緩是緩慢或弛緩,皆是肢體不調手足
失度之狀。意謂:修道者燕居靜室或隱深山,心絕經營,境無違順,習閑成性,
暫得忘情,不覺自他,謂證無我;若違順所逼,宛有心生,(如下經文「若復有人歎謗
其法即喜恨」等,)心既未平,方知我在。
其心乃至下,結指細相。意謂:非但證知二乘涅槃為我相,設使證知如來涅
槃,亦是我相。蓋如來涅槃但覺體,非別有可證。今雖證得涅槃乃至證於如來,
只此不忘能所,即是我相未除。文中「心」字指第七識,所證即第八識見分, 「者」

60
字正指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
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
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次為悟我成人。悟證,覺前非也,悟前我相之非也;「者」字正指人相。不
認我,不作證心也;所悟能悟,同前非也。絕所證之過,除能悟之累。若少作悟
心,即成人相。亦即此超過一切證者之「悟」 ,悉為人相。此悟乃推論比量之義,
故以心悟名為人相。其心乃至下,正明正智不袪即是存悟,存悟即著人相。(縱能
悟到「證得涅槃仍是我者」,若有悟心少存,即落人相之執。)備殫者,無所不盡也,殫盡其修
行過程中所證之理也。倘存些微能所悟心,則雖殫盡證理,仍未能離此細相也。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
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
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
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
有所了,名眾生相。
又次為了迹迹生。前二相俱是心迹,總不執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
是迹,故云「了迹迹生」。了前能悟,悟是所了;悟既成所,了又名能;展轉無
窮,皆成能所;能所及處,皆是對待。了此「無定」(即下文「不定執一」及「不執主宰」
,故離前非,計所不瓪,謂免諸過;不覺此計又是眾生。眾生者,
義) 「不定執一」
之謂也。
了證指了我相,了悟指了人相,故云「皆為我人」
。了「證者」空則我不及,
了「悟者」空則人不及,「不執主宰」故離我人,心不忘了故即眾生相。兩見所
不及者之「者」字正指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
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末上為潛續如命。都無所執,但擬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過;即此無執之
業智相續未忘,非故生心,故云潛續。
心照清淨者,即心之照故云清淨,即自覺也;覺所了者,覺前三相,即覺他
也;覺彼所了證悟等盡徹心源,無別能了而為了所不及者,故云心照。「者」字
即指壽命相。一切業智者,即此門之覺心,擬將此智修習一切無漏之業故也。壽
命相門中之覺仍是業智,雖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見。此業智未忘,即壽命相。
猶如命根者,一以取喻心滯覺相而不自見,兼取相續不斷之義。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此段,細釋上一段,若心照見.是此門之覺相,一切覺.是通指諸相,皆為
塵垢.是統言過患。由將此心.見前諸覺,故不離塵,以心未忘故;此是釋此門
過患之所以。其下,以喻反釋:湯銷冰盡,更無能知盡者,反明此業智未忘.心
存少覺.即是我病未盡。喻如冰若言我盡,即此言盡之冰便是不盡。若以法正合,

61
應云「無別有我知我盡者」。
辛二、結示四相為修行之病患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
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自此段以下,明存我失道。不了四相至但名有為,謂由前四相皆有取證也。
既將此心修行,則行行皆帶能所,故不成聖,正同華嚴「多劫六度不名菩薩」也。
夫正法之時,修則皆證;末世之時,人多取相;今既取證相,則正法亦同末
世。若遇此教,了達病源,則雖末世,還同正法。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
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先徵釋不了四相不成果聖果之故。良由認我取證,終不為真。認賊為子下,
以喻釋。意謂:六根取境•猶可制禦,藏識妄我•難以辨明,故如來藏中功德之寶•
念念衰耗,由此貧窮•難集福智。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
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再徵釋取證云何妨道之故。良由心有愛憎,終非解脫。夫生死輪廻本自愛憎,
欲求解脫須盡此源。今愛涅槃還是本愛,今憎生死亦是本憎,棄苦欣樂雖殊,僧
愛原是本習。帶之修道,佛果豈成?伏「我愛」根為涅槃相,自是相似涅槃。本
愛涅槃擬除生死,愛心既在即生死根,愛根憎苗,自非解脫。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
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再緊躡上段徵釋何知證法非解脫之故。下文再以讚毀驗我釋之。良由實證者
必無我,無我故即無瞋喜;今為法瞋喜,即知證法非真,我未盡故。壽命相中之
覺,仍是業智,亦即我相之未盡者。此段正標我未盡,下段再以讚歎毀謗驗之。
「法」字,指上段中之涅槃相;「微證」
,指證、悟、了、覺,但不可自計以
為清淨耳。如果自計以為清淨者,即是法執。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
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
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世境違順粗重易明,唯就法門最難覺察,但言為法瞋彼度此,不知此心原是
我相。
潛伏藏識者,種子也;遊戲諸根曾不間斷者,現行也;遇境則發,相續流轉。
彼修道者三句,結成障覺。以上說認我為真之過患。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
命,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
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此段則是說病為法之過患。若知我空則無毀我者,若見有毀我者則未得我
空;有我說法則我未斷,若知我空則無我說法。經文於毁者言無,於說法者言有,

62
反順以明過患也。
說病為法,指上反順所推之過患,即是四相;四相若存,總名為病。以病為
法,誠可憐憫。帶病修行故增諸病,反言之,則稱實修行唯益實德。末句,結成
障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
成就。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妬。由彼眾
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此段,說將凡濫聖之過患。佛說了義稱理法門,皆言「心境本空•惑念本淨•
凡聖不異•因果皆圓」,就佛見之•理實如此。唯眾生迷倒已久•種習根深,縱令信
解法門,現用亦隨原來之念,但以分別心識解他無礙言教,謂言佛意亦祇如此;
此為抑聖同己。心既是念故不覺念,不知「冥通證入」 ,異於隨相信心,「認佛平
等」之譚,不能斷惑求證。故印言「終不成就」 ,正如華嚴謂「如貧數他寶」也。
未得未證兩句為騁己齊聖。今謂得謂證者,是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證而言證者,
則根本戒中大妄語戒,非此文意。然諸聖人形類不定,得與不得•內證在心,何
以辨他未得未證?故觀心行以驗真虛。夫聖人用心,他己無二,見他勝進或法教
流行,念念歡喜,必能隨順。自驗自心如此,或即證悟不虛。若己衰他順則嫉,
己盛他衰則喜,則已驗出凡情,縱令深解妙境,但屬心之所緣,勿錯認之謂得謂
證。
由彼眾生,雙指「抑聖同己」及「騁己齊聖」兩類之人。未斷我愛者,見勝
進嫉妒,亦由我愛也。末句,結成障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此段,說趣果迷因之過患。希望成道,趣果也;無令求悟唯益多聞,迷因也。
即知先須悟道,然後多聞增益。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數,不務了心;心既
不通,解義唯多則我見唯長。華嚴經云:『不能了自心,增長一切惡。』大智度
論云:『多聞無智慧,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燈而無目。』皆正同此。
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
愛、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
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
覺海。』
但當精勤以上一段,明斷惑成因。令得,修也,謂修真實境中一切功德妙用;
令斷,斷也,謂斷顛倒境中一切障礙之法,對境不生貪瞋愛慢(根本煩惱愛攝於貪)
諂曲嫉妒(小隨煩惱)。重擧彼我恩愛者,生死根本最難拔故,念盡則自他俱寂矣。
漸次成就至不墮邪見,結成因也。末兩句,反釋以明不生憎愛則入覺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於心,
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
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
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63
剎,具云剎多羅,為梵語 Ksetra 之對音,此云國土世界,即境域也。悟剎,
如云悟境。

┌證┬七識執持八識見分而有證,──┐
│ └有能證所證即是我相。 │
│ │
├悟┬已悟前證之妄,而必存少悟, │
┌一、自心病┤ └即為人相。 │
│ │ ├四相滅己
│ ├了┬已了證悟之非,而存有了心, │見性成佛
│ │ └即眾生相。 │
│ │ │
│ └覺┬已覺前三過患,而能覺未空, │
│ └即壽者相。 ┘
禪行病患┤
(禪病)│
│ ┌作┬病在生心造作,作意覓佛;──┐
│ │ └圓覺性非作得故。 │
│ │ │
│ ├任┬病在任意浮沈;身心放蕩; │
└二、邪師病┤ └圓覺性非任有故。 │
│ ├四病遠離
├止┬病在強壓妄情;心存止息; │究竟涅槃
│ └圓覺性非止合故。 │
│ │
└滅┬病在滅除心境;沈空滯寂; │
└圓覺性非枯寂故。 ┘

64
┌1心不住相(離凡夫煩惱境界)。
┌一、求善知識┤2不著二乘境界(離二乘滯寂境界)。
│ (正知見人│3雖現塵勞,心恒清淨(染中不染境界)。
│ ─四法)└4示有諸過,常讚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不同自造諸)。

│ ┌1生心造作病┬病在驅馳覓佛, ───┐
普覺章 │ │ └圓覺性非作得故。 │
行深抉擇│二、依離四病┤2任意浮沈病┬病在放縱身心, │
──第三┤(作任止滅)│ └圓覺性非任有故。 ├四中皆無觀慧,
、行病患│ │3止息妄情病┬病在心存息滅, │率心偏住一行故。
─邪師病│ │ └圓覺性非止合故。 │遠離此四病,
│ └4滅除心境病┬病在執空住寂, │證得般涅槃。
│ └圓覺性非枯寂故。 ───┘


│ ┌1盡命供養明師善友────(莫疑其迹)
│ │2親近斷憍慢───────(心無憍慢)
│三、事師心行┤3遠離斷瞋恨───────(不起惡念)
│ │4現逆順境猶如虛空────(心無改易)
│ │5不犯非律儀───────(戒根清淨)
│ └6了知身心畢竟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四、應除種子(自他憎愛)┬1等心觀人(怨家父母無二)
│ └2等心觀法(涅槃生死不殊)

│ ┌1大心──盡虛空一切眾生,
└五、發 心 ┤2第一心─我皆令入究竟圓覺;
│3常心一於圓覺中無取相者,
└4不顛倒心─除彼人我一切諸相。

戊二、邪師病
己一、長行
庚一、啟請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
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
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聖賢隱伏,邪法增熾。
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
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禪病,即四相。何等人?問何等之人是善知識也。緊躡前文「求善知識不墮
邪見」故有此問,答中具指。
庚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
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
聽。
無畏道眼者,修行而得正知正見,譬如行路,有目可恃,前途無畏。
庚三、正說
辛一、應求之人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
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
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

65
藐三菩提。
此段以下,答第一問,指示明師令事。發大心,是正因,簡餘乘也。求善知
識,是正緣,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也。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
見。正知見人是名真善知識,所以簡外道也。
心不住相則離凡夫煩惱境界,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即離二乘滯寂境界。雖現塵
勞•心恒清淨者,現染之中而不染也。維摩詰經云:『雖有妻子,常修梵行。』華
嚴經云:『菩薩在家與妻子俱,未曾捨離菩提之心。』均正相同。示有諸過者,
欲度有過眾生,先以同事相攝,仍然讚歎真實梵行,不同於邪人諸過也。未二句,
結成大益。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
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摶、財、妻子、眷屬?若
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常現清淨,指前順行;示現過患,指前逆行。此段,令知事師道,但依法門,
莫疑其迹。心無憍慢,指善男說,正明不疑。又,此藥治徒,師勿錯服!(此指邪
人為師,自造過患,飾非說理,令無量人墮大惡趣者。)
「摶」指摶食,即段食;財指錢帛;妻子,最親者;眷屬指隨從者。
不起惡念,由前無憍慢故也。憍慢若起,惡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入?
覺心既明,即慧光開發,觸向無染,故曰「心華」;稱體無邊,照十方剎。(冥心
覺體,盡法界為大伽藍。)
辛二、應依之法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此段以下,答第二問,分別四病令除。心病無邊,要唯此四(邪師病),隨有
其一即不堪為師。妙法,指隨順圓覺各種觀行。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
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此言生心造作之病。既是造作生情,豈合無為寂照?此病從前幻觀中來,彼
云「一切菩薩從此起行」,至諸輪中皆云「度生起行起用」
,失彼文意,成此作病。
圓覺體性.原非造作,生心造作.如何契之?若了覺性本圓,不用興心求益。
不興心處即合覺心,合覺心時自無諸妄;無諸妄已則所作相應,積土聚沙皆成佛
道。即於上來諸行.遇緣力及便為,隨病隨治.不順妄念。但得妄盡,性自清明。
歇即菩提,豈從外得?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
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
有故,說名為病。
此言任意浮沈之病。此指「妄任他妄.真任他真.好閑任閑.作亦任作.好
事惡事一切不知.任運而行任緣而活」,統統任其自放之心的一類人。一切諸法
性,如火熱水濕等各各差別之性也。此病因前云「圓覺清淨.本無修習.依於未
覺.幻力修習」而來,失彼文意,自謂「已覺.何必作幻」,故成任病。

66
作病在驅馳覓佛,任病在放縱身心。設令善惡不拘,即名無記之性。七賢豈
是大道,四皓寧為聖人?尚昧欲天,焉合覺體?行人至此.溺水沈舟,宜自警懷,
勿霑斯病!故前云「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脫」。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
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此言「自息妄情」之病。息念離相而得之一切性,是諸法無性之性,非即覺
性。寂然之寂,指空寂而言。此病從前靜觀中來,迷彼「取靜為行」及「由澄諸
念」之言,因成此病。
覺無本念,見念即乖;性本靈明,迷照亦失。真本無念,念既乖真;性本無
止,止已違性;故言非止合故。(不知忘念愈息愈多,即此息妄之心仍是妄念;且見有妄念可息,
即已乖彼無念之覺心。所謂「動念息念皆歸迷悶」,即指此病。)前文中「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正治此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
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
相故,說名為病。
此言「滅除心境」之病。前但止息心念令寂,不妨見有根塵,只不隨念愛染,
故云止息;此則更計身心根塵本來空寂,進於根塵亦無,堅持空寂之相。由見空
無,故云除滅。
夫覺體靈明,不唯寂滅,而寂照不二。今滅惑住寂,失彼明照,豈合覺體?
況圓覺者,非動非靜而雙融止觀,恒沙妙用又無礙難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
雖言近似,理則全疎;與理相違,故云「非」也。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
觀。
此結明真偽。將前四行自驗其心,隨落一門則知是病,離四病者,但離偏執,
非離其法,故云「離者則知清淨」。
然上四門原為諸經勸讚,況前止觀禪寂三法門中具有斯文,今此以為病者,
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無觀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窮善友圓意,不
究佛教經文。纔悟一門之義,便不能久事明師;纔見一經妙文,便不能廣窮聖意。
但貪單省執一為圓,是以本經總呵為病。若能四皆通達,不滯一門,則四皆清淨,
並皆入道。雖然作種種作,原來任運清閑;雖頓覺身心本空,習起還須息滅。又
須常合覺體•不得取四為心,則自然休時非休•作時非作。故維摩詰經云:『但除
其病而不除法。』作是觀者,離四也;雖不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惧落四中而不
建志立節,即如上所釋病除法在;是正觀也。他觀者,取四也;又或離四而更又
生情,便信胸襟而別為見解;是邪觀也。
既聞經識病,須求離病之師;既事此師,即修無病之行。若師若徒,病無別
相,雖含二義而無二途也。
辛三、行何等行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

67
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
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此段答第三問,辦事師之心。首標「欲修行者」,結云「如是修行」
,菩薩行
門本無定迹,隨當時事,隨差別機,但令善事明師;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
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知識。因欲來親近而便生憍慢,因疏我
親彼而便生瞋恨,即「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之意,既一念翳心,即百萬障起,
故皆云「應斷」。猶如虛空者,心無改易也。
了知身心兩句,結明同體悲智。若不了善友及諸眾生與己同體者,則雖知菩
提可進而不能屈節事師,雖知薩埵可悲亦不能忘軀弘道,故此示也。
辛四、應除之病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
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
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此段答第四問,明除病之行。
自他憎愛,前已頻明,今復說者,前但現行,此明種子故,是入道微細病故。
由此種子難契圓明,故隨所聞法門.即生心作意捨此取彼.憎妄愛真難忘能所。
現行粗而易覺,種子細而難明,故偏指也。若復有人丁,前半是「等心觀人」,
後半是「等心觀法」,皆明能治。前既云怨家父母無二,後應云生死涅槃不殊,
不殊則無自他憎愛。故知諸病祇由愛真憎妄見自見他,故不能久事師宗,但自生
情起行。今既斷斯種子,則諸病自除;故觀人中云即除諸病,觀法中云亦復如是。
辛五、云何發心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
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
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此段答第五問,顯發心深廣。說其心相,則同金剛般若經中四心,即彌勒頌
所謂「廣大」「第一」
「常」其心「不顛倒」也。盡於虛空一切眾生,如金剛般若
經之四生九類,發廣大心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如金剛般若經之入無餘涅槃,
發第一心也;於圓覺中無取覺者,如金剛般若經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薩,不顛倒
心也。末二句,通結發四心之得離邪見。。
己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
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覺。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
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
常依止智慧,便得超邪見,正覺般涅槃』
末句中「正」字,一作「證」
,見影印大正藏並卍續藏中本經及疏鈔。謂「般
涅槃」此云「入證覺」
,華梵並舉故云「證覺般涅槃」
。此句,長行無,唯偈中有。
但此一術語,用華梵並舉者實為少見,茲姑兩說並存之。

68
┌1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
│2在伽藍安處徒界。
│ ┌普眼章差別法門。
│3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威德章三法門。
│ └辨音章二十五輪。
│4無他事因緣即立期安置靜居。
│5禮佛懺悔┬恭敬禮(敬從心發)假觀禮(從體起用)┬經三七日
┌一,道場┤ └懺是發露先罪,悔是改過自新。 ┘
│ 形相│6佛在時,當正思惟,觀行無間。
│ │7佛滅後,設像存想,生正憶念。
│ │8遇善境界,得心輕安,不作聖解。
│ │9常以正念攝散亂心,會緣入實。
│ │ ┌不假徒眾,獨自稱名。
│ │ │居菩薩乘,不依聲聞。
圓覺章 │ └10坐夏安居┤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行方便深│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抉擇 ┤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 └為修無上妙覺大因緣故。


│ ┌1總標─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非所本信,不作聖解。)
│ │
│ │ ┌修奢摩他 ┬初觀成不見身相,名一身靜。
│ │ │(至靜) └身靜時當體是覺,名一身覺。
│ │ │
└二、加行┤2別說三┤ ┌大智求佛,先當憶想如來。
修證│ 法門首┤修三摩鉢提┤漸次修行勤苦三昧。
│ 初方便│(正憶持)└廣發大願,自熏成種。
│ │
│ └修 禪 那┬先取數息觀門,心息相依,而得無念。
│ (數 門)└了知心相(生住滅念始末分劑頭緒數量)


└3結 勸┬遍修三法門┬本覺離念,名為佛出。
勤修習└互修三法門┘

丙三、行方便
丁一、長行
戊一、啟請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
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
眾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
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
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
是三請,終而復始。
云何安居修此圓覺,問道場也;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問加行也。得道之處,
名曰道場;下根修證,於此處誓志尅期,加功用行以求證入,故名加行。
戊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
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
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戊三、正答
己一、道場行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
具大乘性,信佛祕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
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69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謂「聞慧初開」 ;欲修行者,謂「菩提心發」
(初重因義) (二
重因義);明當機也。隨分思察及道場加行(三重因義),修菩薩行也。已說者,指前
文殊章初、普眼章差別法門、威德章三法門•及辨音章二十五輪所說。有緣事故
者,謂:圓機菩薩不滯空閑,有種種施為作諸利益•廣度群品•備學法門•安處徒眾
等緣事之故,不能專心修習,即可隨其可能之分思惟體察,故言隨分。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
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
他事因緣,指上利他諸事及安處徒眾等緣事。
立三期者,約三根配之,有其二義:一約障盡難易配,上期下根,中期中根,
下期下根。二約精進懈怠配者,反之。(利而精進者上期,鈍而精進者亦上期,其鈍而且感者
下期。)根有利鈍,期有遠近,對病投藥,此之謂也。以上說道場期限。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
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
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當正思惟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不假設像。施設形像下四句,明設像之意。
謂佛陀去世,不覩真儀,設像諦觀,引心入法。相即無相,即見如來,亦可想佛
真身常住不滅。
若稱理說:觀行無間是佛現在,間斷之時是佛滅後,斷後復作觀行思惟是設
像存想。
懸諸旛華至求哀懺悔,明隨相用心之禮懺儀式。依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
經,法事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佛,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
隨喜,七、廻向,八、發願。今略唯二,謂禮佛、懺悔。然文雖略,法必具行。
禮佛者,以名召體,觀而禮之。準勒那三藏禮佛觀門,優劣共七:一、我慢
禮,二、唱和禮,(此二非儀,)三、恭敬禮,(敬從心發,運於身口,五輪著地,)四、無
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觀身與佛皆從緣起,如幻如影,普運身心遍禮一切,)
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緣他佛,)七、實相禮。(若內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實相。)
其後四禮皆屬觀行,謂:第四空觀,禮真諦佛,入法之性故;第五假觀,禮俗諦
佛,從體起用故;第六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不計空色直見本覺實性故;第七則
三觀一心,禮三諦一境佛,不取真棄假泯絕無寄故。今經既是隨相門中,且當第
三(恭敬)第五(起用)禮也;餘在下離相攝念中。
懺者,具云懺摩,乃梵語 Ksama 之對音,此云悔過,梵華並舉故云懺悔。
若別說者,懺是陳露先罪,悔是改過自新。稽首十方諸佛,乃求哀憫加被我此懺
悔之心。遇善境界者,感應也;或見佛像•或覩光明,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
作聖解,即墮群邪。本章經文云: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此皆是開始
入壇三七之中,一心行此,故得心輕安。(感應遇善境界,只是宗教經驗,在有宗教熱忱的初
修行人最易發現,但切不可作輕安好境界看。若欣喜而作聖解,自以為得輕安,此有隨墮摩邪之危。若能
對此種宗教經驗不加理會不作聖解,則種種現象自然消滅。經過此一危機而歸清淨,方是輕安。)
末二句,明會緣入實。謂:初以塵心粗重,令託勝相為緣;相既皆虛,誠宜

70
入實。三七過後,即可一直修習三種法門。攝念者,以正念攝散亂之心。當知「唯
心無外境界」,空假又寂•方能現佛之像而不著佛相。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
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
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
徒眾。
上明菩薩遇夏安居之異於聲聞。為俗乖律即非,因大廢小無失;故決定毘尼
經云:『持聲聞戒是破菩薩戒,持菩薩戒是破聲聞戒。』止住,即安居也。清淨
者,菩薩則心性清淨,聲聞則境界清淨,故云「當為清淨菩薩止住」。不必復念
聲聞律制集眾安居,故云「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踞,居也;居菩薩乘,簡二乘。修寂滅行,簡四諦行。清淨實相(即指圓覺)
住持(以契入圓覺為住持),簡事相住持。伽藍,具云僧伽藍摩,為梵語 Sangharama
之對音,此云眾園。圓覺則萬德所依,以七識波浪既不翻動,故八識海澄流注寂
滅;體遍法界•故得名大,於四智中則八識已轉成大圓鏡智也。(緊要在以大圓覺為我
伽藍一句。)
身即前五識,依色根等所發故。心即第六意識。以五識取塵,意識分別,熏
動心海,波浪從生,故不名安。今意無妄想分別,五不妄緣外塵,識浪永寂,與
體一如,故名身心安。身安故前五識即轉為成所智,心安故第六意識即轉成妙觀
察智。先由四惑(即第七識中之四煩惱──我癡我慢我愛我見)相應,妄計賴耶為自內我,
於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見;今既所緣性寂,能緣七識自如,如性皆同,故第七識轉
成平等性智而身心安居矣。涅槃自性無繫屬者,為簡二乘計著方處,今順法性(即
本來不生不滅之真如自性)故無所屬。
復庵類解引普融示眾云:『德山入門便棒,此豈不是成所作智?玄沙與天龍
遊山見虎,此豈不是平等性智?臨濟示眾云:有一無位真人,在汝等面門入出,
未證據者看看!此豈不是妙觀察智?雪峯示眾云:我這裏似一面古鏡相似,胡來
胡現,漢來漢現。此豈不是大圓鏡智?』蓋謂既以圓覺為所依住之處,則一切識
性盡成圓覺之智也。
坐夏安居,小乘與大乘略有八異:一、所依異,別界.圓覺;二、假實異,
定實.示現;三、住持異,事相.實相;四、結安異,對首作法.獨自稱名;五、
成安異,身不出界.心不起念;六、失安異,身出越界.念起背本;七、還界異,
身不逾時及界.念不間斷而覺;八、所期異,阿羅漢果.無上菩提。故云「不依」
「為修」。茲再列表以明之如次:

大小乘坐夏安居八異表解
異 點 小 乘 大 乘
1所依異 別 界 圓 覺

71
2假實異 定 實 示 現
3住持異 事 相 實 相
4結安異 對首作法 獨自稱名
5成安異 身不出界 心不起念
6失安異 身出越界 念起背本
7還界異 身不逾時及界 念不間斷而覺
8所期異 阿羅漢果 無上菩提

大因緣者,指欲修圓覺妙行之因緣;不拘小節之意亦以此。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此結示休期。道場三期已滿,(三期中任擇自立之期限為準,)小乘夏限未終,以本
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隨往無礙。
己二、加行修證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
境界,終不可取。
前句十六字,指前行人。後句十二字,總標加行中所證之境而誡其邪謬。謂
信解行證•雖階段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證之法•原來不異。解則解其所信,修則修
其所解,證則證其所修。今明:證得境界,若非本所信解等法,即不應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
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此段以下,答加行,先說別修三法門。此段修止(靜觀)。
靜極便覺者,超動靜相,圓覺顯現,如前從空入中也。如是初靜二句,釋上
靜相自他普遍;遍靜雖無先後,約行趣入故從狹至寬。覺亦如是者,例於靜也,
應云「如是初覺•從於一身至一世界」
。(靜是定是體,覺是慧是用。)初觀成不見一身之
相,名一身靜;以身靜時當體是覺,名一身覺;世界亦然。
知眾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覺,眾生全在覺中•故所起念無不了達;如影入鏡,
鏡照無遺。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鉢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
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
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前至靜法門不假外緣,今起幻門中須憑聖境。前威德章內圓說,故約大悲化
生;今道場之內且自克修,故約大智求佛。然當廣發大願自熏成種,則大悲下度
自在願中,限滿對緣即起化用。漸次者,前至靜歸體,功則頓現;今隨差別之相,
故應漸次。所以前有起於功用,今則無文也。此段修觀(幻觀)。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劑
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

72
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
取。
數門乃「五停心」中之一門。(一、多貪眾生令入不淨觀,二、多瞋眾生令入慈悲觀,三、
多散亂眾生令入數息觀,四、多癡眾生令入因緣觀,五、多障眾生令入念佛觀。)先取數門者,此有
二意:一者,先用數息觀門,治諸覺觀漸入妙境。(此依出入息者,天台家因之演出六妙
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或依次序,或隨便宜。詳後表解。)二者,即下文「所
知生滅心念」便是數門。(此依心念者,禪家因之於調身調息之後由調心而頓入。)由於心息相
依,因調息而心可淨,因數息而念可知。故心中一切粗細妄念,可以了知其生住
異滅之相及其始末分劑(長短久暫之分限)頭緒數量。十信凡夫覺滅相,三賢覺異相,
十地覺住相,位滿覺生相。覺生相者,動念都盡,唯是一心在。故論云「心無初
相」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之生住異滅乃至皆無自立,
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既云「動念都盡」 「本來平等同於一覺」 ,正當此門絕待中觀。

┌數息門┬於身體調穩可使不易疲勞之後,須善調呼吸(令不澀不滑),數息自
│ └一至十,以攝亂心(想心在數不令馳散),而為漸次入定之首方便。

│ ┌一心依息(心息相依)知入知出,長短冷暖皆知,唯不得強勉存數而
│ │致墮「起念」之失,故隨自然微妙之進行•捨數息而修隨息。即隨其
│隨 門┤腹式呼吸自然之動,(女子胸式呼吸而腹部不動,是例外,並不須改
│ │,)其息愈細愈緩愈深而達其最高肺活量之深泘吸。於是,若數若不
│ └數,亦自忘其在數在不數,唯隨其自然,不得存心作意去數。

│ ┌緊接隨息而調心,所謂「息心靜慮」也。隨息而心安明淨,不使有「
六妙門┤止 門┤起想」之亂,故捨隨而修止,一心安止極息處(上下息極際)。若進
(次第│ └而止增太過,則起從觀以免誤落昏沈。
相通)│
│ ┌觀屬智用,所謂提撕參究之心行,即禪家之「提起本參」也。若止增
│觀 門┤而慧未並發,心即味著諸定,故宜起觀靈明,因無漏之方便智而得衡
│ │正止增太過之失。若成觀而觀增太過,則復從止以正之,以免誤落掉
│ └舉。

│ ┌還即轉心返照,所謂「返觀觀自性」也。有「能觀」「所觀」可言者
│還 門┤是否自性?若知能觀心虛妄無實,則我執之顛倒自亡,無漏之方便智
│ └自然而明,禪寂之自性體自然而見。

│ ┌心無依著,妄波不起;雖於修還時破能觀所觀之倒執,亦不因此而住
└淨 門┤於無能所,前念不生•後念不滅,如是不住不著,止觀不二而定慧合
└一,惺惺寂寂而寂寂惺惺,即到如來清淨禪矣。

┌數 息┬修數─攝心在數,不令馳散。┬心息相依。
│ └證數─覺心任運,不加功力。┘

│ ┌粗住─心漸虛凝(心定),不起緣慮(亂正)。
六妙門┤ ┌欲界定┤細住─於後心泯泯轉細。
│ │ └證──持身法起。(此法起時┬身心自然,正坐不疲;
│ │ └如物持之,無分散意。)
│ │
│ │未到地定┬欲界定後,身心泯然虛豁。失欲界之┬由此地生初禪。
└所 證┤ └身,坐中不見頭手床敷,猶若虛空。┘

│ ┌有漏禪┬欲界初禪中即能發無漏(六妙門中慧增故)
└一切禪┤無漏禪┘
│亦有漏亦無漏禪
└非有漏非無漏禪

經文中無「無念」之言,如何同此?答:三觀體用,文在前章,今此但明修

73
之方便;彼有絕待之念,又有寂滅之文。由是靈心絕待,絕待無念,一覺靈心,
豈非同耶?是知:絕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滅念。
如是周遍至無不了知,謂:初則宴坐照見,後則行住皆知,知即無患。
漸次增進至所受用物,謂:淨心是圓覺自體,世果本在其中(覺力漸進體無不周);
觀行成就,全合靈源(行住坐臥念念是覺)
;知雨滴數•固宜本分,非唯雨滴•萬物皆然。
凡夫之類迷此本心,隨念所知•故無其用。此段修禪那(寂觀)。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
現於世。
前問「三種淨觀以何為首」
,故於答後結云「是名三觀首初方便」 。即知前章
三法門二十五種定輪雖具釋相,趣入方便是此所明。(奢摩他之取靜,三摩鉢提之憶念,
禪那之數門,乃三觀最初起首之法。)
如來本所示生,祇緣勸物修習;今三觀既備則萬行已圓,故就此人已名佛出;
又即此人本覺離念名為佛出。
然前離四病,云正覺般涅槃;今修三觀,名如來出世。今以出世涅槃相對而
釋,有其二門:一者,約實義。有三:初約緣起即空之真諦,則非出非般;(如來
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次約真如緣起之俗諦,則念念處處而出現.念念處處而涅槃;
(應知自心,念念自內證佛成正覺,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末約第一義諦,即常住世常涅槃。
(寂而常照為住世,照而常寂為涅槃。)二者,約對機。機緣感則菩提樹下而出現,機緣
盡則雙林樹間而涅槃。(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
若諸眾生下,說徧修三觀。徧修者,即前圓修靜幻寂三法門也。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
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
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此段,說互修三觀。初言修觀不成,次令懺業斷惑,末令隨便互修。
有人色相所礙,空靜之觀難成;先觀色幻,幻即全空,靜觀方成。復有執定
實色,礙於心識,難修幻觀;先知其體本無而不妨覩相,方成假幻。復有修中難
成絕對;先知假全空而無假.空全假而無空,空假俱無,絕無對待,方成寂滅。
又有人直見心源,方知諸法即性故空.不壞相故假,或但從性現故假.無別所現
故空。
丁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欲行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
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
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
無始一切罪;諸障若鎖滅,佛境便現前。』
本經經首五種證信,緣起斯彰,是為序分。自文殊章以至此圓覺章共十一章,
是為正宗分。此正宗分中,文殊普賢普眼三章,為示境行,為本經根本;而文殊
一章尤為根本中之根本。金剛藏以下八章則為深抉擇,蓋抉擇而示境行中未竟之

74
意也。
經文至此,正宗分竟。以下則為流通分。

75
┌1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共說。
│2三世如來所共守護。
┌一、總 顯┤3十方菩薩之所歸依。
│ └4十二分教清淨眼目。

│ ┌1大方廣圓覺陀羅尼。
│ │2修多羅了義。
│二、經 名┤3秘密王三昧。
│ │4如來決定境界。
│ └5如來藏自性差別。

賢善首章┤三、流布位地┬1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能說。
流通分│ └2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四、奉 持┬1頓機眾生從此開悟。
│ └2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五、校量功德┬1積滿七寶以用布施,不如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 └2教恒河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六、保護持經人─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

│ ┌1諸金剛─┐
└七、外護眾 ┤2諸天王 ├稟命護法,信受奉行。
└3諸鬼王─┘

甲三、流通分
乙一、長行
丙一、啟請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帀,長
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
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
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
是三請,終而復始。
正宗分中但問所詮法義,法義雖已圓備,凡心難可任持;聞時領會分明,過
後恐還遺忘。事須持教,以教貫穿;文既不遺,隨文解義,依義起觀,方成真正
修行。
「至於何地」一問,指分布流傳之人,其智慧功德將畢竟至何位地。
丙二、許說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
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
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丙三、正說
丁一、總顯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
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不了義經則隨方有說不說,了義之教則無佛不譚,故云「百千萬憶恒河沙諸
佛所說。」
三世如來之所守護者,華嚴經云:『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

76
未曾聞者皆悉得聞。』
十方菩薩之所皈依者,因行之中無不從此成佛也。十二部經清淨眼目者,謂:
本經推窮迷本.照徹覺源,是以理貫群經.義無不盡。於此若解,則諸教煥然可
見。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清淨眼目」也。
丁二、正答
戊一、答名字何等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祕密王三昧,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陀羅尼,此云總持。首二名,前於經題下已釋。非根器不聞名秘,隨根器異
聞名密;三昧之名,其數無量,圓覺三昧是彼根源,故稱王也。
如來決定境界,謂「極證之處」。如來藏自性差別者,如來藏即圓覺在纏之
名,妄不能變名為自性,隨緣起妄名為差別。又,「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即
是差別。
戊二、答流布位地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
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前數章說「是諸眾生清淨覺地」,又說「無明貪愛四相四病」
。今云「唯顯如
來境界」者,下句自釋云「唯佛能說」故;說無明等皆無所有,正是佛境。佛境
若不顯現,眾生豈得皆空?生若不空,豈徹覺地?故華嚴信位即境甚深。雖智與
智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由於本經唯顯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
戊三、答云何奉持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
羣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蝱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宗是頓教,事具漸門;既頓漸俱收,則遲速皆益;入與不入,總可留心。(故
正宗分中分上中下。)
譬如下,是喻。以「大海不讓小流」喻漸教固乖頓教而頓教必具漸門。以蚊
蝱喻二乘受持,以阿修羅喻發大心者或外道而進於菩薩者之受持。大海有無量之
人,飲之則量腹少多;以喻圓覺有無邊法門,受之則隨器頓漸也。
戊四、答所得功能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
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
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以施寶與聞經校量福德,以度人與說經校量功德。聞者假令不解,亦生其福;
說者當屬能解,故唯智也。
凡全偈者,所謂四句。句有二種,即文句,義句。若約文句,即兩句為半偈。
若約義句,即說「一切法本來空寂」是半偈,顯「空體不空」方為全偈。或以「無
常」「真常」為半與全,涅槃經上的雪山半偈及全偈可舉為例。
戊五、答云何護持經人

77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
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
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此宗信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該果海,不是小緣。惡魔樂生死,外道著諸見,
此二者皆令初心行人退屈。但莫令惡魔外道惱其身心,即是護持。然惱身心,俱
通魔外。
乙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
此義而說偈言:『賢善首當知!是經諸佛說,如來善護持,十二
部眼目。名為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現如來境界。依此修行者,增進
至佛地;如海小流水,飲者皆充滿。假使施七寶.積滿三千界,不如
聞此經;若化河沙眾.皆得阿羅漢,不如宣半偈。汝等於來世,護是
宣持者,無令生退屈。』
此偈,依宋淳熙間復庵類解本。
乙三、外護稟命護持
丙一、敍金剛護法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并
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
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
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
疫病銷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金剛,以其手持金剛杵得名,義即大力士。火首,稱其頭首如有火□也;摧
碎,稱其功用;尼藍婆,或譯青色金剛(見陀羅尼集經)。其家,指在家眾言。財寶
豐足常不乏少者,謂:財寶為修道資緣,不必富者方名豐,但得常不乏少,可令
進趣妙門不退屈即足矣。
丙二、敍天王護法
爾時,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
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
令安隱•心不退轉。』
大梵王,指初禪天娑婆世界主。二十八天王,總指諸天;護國天王,別指四
天王;須彌山王,指帝釋忉利天主。
丙三、敍鬼王護法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
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吉槃荼,亦云鳩槃荼,住於林野,茹毛飲血,不屬人天而居鬼趣,為諸鬼眾
之王,來至道場為十萬鬼王之上首。一由旬,合四十華里(二十公里)。
乙四、總結

78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
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菩薩為當機眾,餘為護法眾,此分之眾,雖所居之土各有不同,但會所實只
一處,唯聞者心境各異耳。
歡喜奉行者,依文殊所問經說有三種義:(1)能說者清淨,不取著名利所染
故;(2)所說法清淨,以如實知法體故;(3)得果清淨,即說益也。信受者,此信
與經首信成就之信,深淺不同。何以知之?大智度論云: 『如是我聞,生信也(信
為入法之初機);信受奉行,生智也(智為究竟之至要)。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以此
可知。
圓覺經自課竟。

7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