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2

全国董氏奇穴针灸学高级讲座

讲义

台湾郑全雄教授

北京 2009 年 3 月 28 日至 31 日

1
壹 董氏奇穴及学术思想应用
(经杨维杰老师授权讲授)

本文系综合一谈二谈三谈董景昌学术思想而成
前 言
董氏奇穴近年风行世界,不论在欧美及大陆皆掀起一片学习及研究热潮,

个人忝为董氏嫡传门生,并首先编写发挥董氏奇穴之专著,至感荣兴。三十年来

曾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述董氏之学。有关董老师之学术渊源及理论基础,个人

于 1973 年董师出版「董氏正经奇穴学」时,曾向老师提间。老师曾说:「此系祖

传而来,自己亦有发现发挥,原理与易经及内经有关。」此外即未再多言,至其

1975 年去世,亦未再提及其渊源学理。个人据此线索,努力探求,深入研究,

结合自己之大量临床经验,攒研其间三十多年,每随经验而有新悟,益觉其博

大精深,今不揣浅陋,将个人对恩师学术思想之体会及心得概介如下:
董氏奇穴系董氏绍衍祖学,研究发展,自成一派的一家之学,是一种疗效

高,应用容易的针灸之学。

董师景昌,山东省平度县人,生于民国五年,逝于民国六十四年,临床四

十年,临诊四十万人次,其中包括对军公教及贫困民众之义诊,即达十万人次,

曾数度荣膺好人好事代表。并于民国六十年至六十三年间五度前往高棉为龙诺总

统治疗半身不遂,功在邦交,而荣获先总统 蒋公颁赠最高荣誉状,为中医界

获得此项殊荣之第一人。

董师除对奇穴颇多发明外,对于临床应用各家学说亦多发挥,恩师学间精

深,学生虽穷数年心力,但所能领悟者仅其十之一、二,愿就所知内容尽量述介

于后:

2
一、董氏奇穴之穴位与取穴
(一)董氏奇穴之分布
董氏奇穴内容计有七百四十余穴,分别散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

虽不若十二经络之循环不断,相接无端,但亦有一定脉络可寻,规律而简单,

例如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小臂部称「三三部位」,大臂部

称「四四部位」,足趾部称「五五部位」,足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

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另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也是十二个部位,并不难于找寻。同时,这些穴

位的分布,在效用方面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肝门能治急性肝炎,

位于小肠经上,腕骨能退黄亦在小肠经上,这是认识到小肠为分水之官,能清

利湿热的应用。又如心门与小海相近而治心脏病变,其门其正其角在大肠经上能

治痔疮,解穴能治气血错乱与梁丘相近……等等,便都足以说明董师对经络及

脏象学说有深刻认识,才能创见这么多新穴。

此外董师对神经学说的应用,也有特别的发挥。神经解剖学知识指出,人体

各部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的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

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就较

人体其它部份为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相连系的神经元数量也就较多,

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董氏奇穴大部分布于肘膝以下,就

是此一原理的发挥。还有在手上脚上,拇指、拇趾的功能就比其它的指趾复杂,

疗效当然更为广泛,这也就是董师何以乐用大敦、隐白、太冲等穴并在拇指附近

研创妇科、制污、止涎、五虎、灵骨等穴的原因。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学为救人

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秘而主张公开,编写奇穴之目的,亦无一丝名

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

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某血海、某某三阴交者,又岂可以道里计。至于那

3
些剽窃别人创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在董师感召之下,个人多年来虽亦发现数十奇穴,亦不敢冠以维杰某某穴,

仍从恩师命名之法,命定穴名(例如小节穴)。

董氏奇氏之命名有以部位名命者,如正筋、灵骨、正会、肩中、侧三里、四花

中、外穴等。有以效用命名者,这一类比例极大,又分以五行命名者如土水、木

穴、水金、木火、木斗、木留等,以脏象命名者如妇科、脾肿;眼黄、肝门、肠门等,

也有以部位与效用结合命名者如手解、指肾等。还有以穴位之数字命名者如三重

三江、双河、七星、五岭等,了解了董氏奇穴命名的方法,不但对奇穴的位置易

于控制,对于其应用更能掌握。

(三)董氏奇穴之取用
1.暗影及青筋

暗影有时亦可称之为发乌,亦系病变之一种反应,即当某脏腑或某经络有

病变时,常常在某处发现暗影,一般而言,在手掌及面部较易出现,身体其它

地方也会有此现象,不过较难发现而已,这种方法除了反应病变有助诊断外,

并且有些可以以之施针发生治疗作用,此法董师甚为精通,以此形成固定治疗

穴位,例如水金治咳喘,五虎穴治手脚痛,重子、重仙治肩背痛……等,就是此

一方法之发挥。

此一法则与儿科三关诊断法之原理颇为接近,主要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

愈高,暗影越明显。它图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

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高,青紫色的纹路(暗影)就越明显。由于各脏腑之压力不同

反应之部位亦不尽相同。

青筋相当于静脉瘀,据经验血压心脏病变及呼吸病变较为常见,其它病痹

证亦可见及。这种静脉形状特别显著,颜色特别紫蓝,俗称「青筋」,此症多发

生在委中、尺泽、臂上部;间或四肢外侧及鱼际、然谷部也有、更有发生在肠骨前

沿及肩胛与腹壁的。

凡全身都可因此引起病患。若不注意此症,其所有患处则永不能根治;若能

4
治此、其病患常在一两周后,最迟一两个月,不加治疗就霍然而愈。

据个人经验,有些病治疗一次,即有全愈者,一般经针治一次后即大见减

轻,数次后,其病就根治。治疗时用三棱针刺破络脉,流出些黑血,每隔五六天

再放一次,到脉管不一现瘀胀为止。董师亦常根据手掌及手指之青瘀部位诊断疾

病,发展出独门之「董氏掌诊学」。
2.全 息

在中医天人合一学说中认为每一个局部均与全体相关,每一个局部均能反

应全体,也皆能以之治疗全体,这就是全息论的观点。因此有掌针、眼针、耳针、

足针、头针等多种针法的发明。当然最重要的是体针,体针虽以十四经络对应五

脏六腕。但若将手臂足腿每一部皆再予区分,每一部份仍能各自治疗全身疾病。

这种事实充分反映了人身整体相关。全息论的出现深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按

生物全息论,人体任一肢节都是整体的缩影。都有与整体相应的穴位,例咁第二

掌骨侧,这里的穴位从指根向掌根歧骨,对应有头、颈、上肢、肺、肝、胃、十二指

肠、肾、腰、下腹、腿、足等各部位穴位,第五掌骨侧也有这样的对应。在各个节肢

及其它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份中,都有着与第二掌骨侧相同的穴位分布规律,

各节肢的各穴分布都遵循着与第二掌骨侧同一比例:头穴和足穴联机的中点是

胃穴。胃穴与头穴联机的中点为肺穴。肺穴与头穴联机分为三等分,从头穴端算

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胃穴与足穴的联机分为六等分,从胃穴

端算起的中间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和腿穴。上述穴

位只是具有代表性的点,其它穴位可以以这些穴位为参考点得出。

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与全息律亦有极相似之处,董师强调任一局部皆能治

疗全身疾病,董师虽然将全身区分为十二治疗部位,但每一部位均可独立治疗

全身疾病。临床施治时,常艺术化的由病人决定针手或脚而治疗病人。同类性质

作用的穴道在手及脚皆有分布,例如指五金、手五金、足五金;指驷马、足驷马

即是显例。再如一个穴组本身即常蕴有全息意味。例如灵骨、大白并用董师温阳

补气要穴,治病之螱,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拟。

5
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而贴近骨头,三间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

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

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侧面之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

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再如五虎穴,自指尖向手掌,依序为

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五虎穴董师原治全身骨肿。按此五穴之

分布及主治本身即有全息意味,五虎一常用于治疗手指痛、手掌痛及腱鞘炎;五

虎三用于治疗脚趾痛,(五虎二则用于加强五虎一、二之作用);五虎四用于脚背

痛;五虎五用于治疗脚跟痛。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

身病变的穴组,例如驷马上、中、下之治肺系疾病;天黄、明黄、其黄之肝系疾病

肾关、人皇、地皇之治肾系疾病。每一部位全息下点与另一全息上点相交之处,

则上下病变皆能治疗。例如灵骨可治脚跟痛,也能治头晕。曲池能治头晕,也能

治下部之膝盖痛。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用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立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

是借着全息作用,全体互应的结果。尤其是八八部位三针并列的脏腑治疗系列,

更与全息律有着不谋而合的关系。例如:治肺脏病的驷马上、中、下;治心脏病

的通关、通山、通天;治肝脏病的明黄、天黄、其黄;治肾脏病的通肾、通胃,通

背。就有上针治上部、中针治中部、下针治下部的作用。整体合用,全体照应,疗

法当然突出。
3.对 应

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

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著。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

⑴ 等高对应 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

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

有其相合之处,推广应用治疗内科病也可不采用双侧同穴针刺,而采用单侧或

双侧异穴针刺。

6
⑵ 手足顺对 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

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如髋有病可取肩部

穴位(例: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

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个人常以五虎穴治脚趾痛,

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一此一对应之运用。

⑶ 手足逆对 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

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

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

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

腿痛酸,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⑷ 手躯顺对法 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

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上臂与胸 (或背)脘,肘与

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阴部。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

阴部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部穴位施治)。董师以大间

等五个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⑸ 手躯逆对法 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

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与(腰)上臂与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如胸脘有

病可取前臂穴位施治,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

取胸脘及下腹穴位施治)。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阴道病。目前流行

之手针以手指治头部都与此一原理有关。

⑹ 足躯顺对法 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肢与

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小腿与下

腹(腰骶),足与阴部。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下腹有病可针小腿,反之大腿及小

腿有病,亦可在胸腹施治。临床常以内庭治经痛,大敦、隐白治崩漏,以及复溜

治腰骶痛,三阴交治下腹病……等,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

⑺ 足躯逆对法 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

7
踝与颈项、小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

下腹有病可针大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临床常以临泣治偏头痛,

陷谷治阳明头痛,束骨治后头痛。董师亦以正筋、正宗治颈项不适,都与此一对

应法有关。

⑻ 头骶对应法 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头面与尾骶亦形成一

种对应。例如临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以头部之百会治疗脱肛就是常见

的例子,董师亦常以冲霄穴治头痛,也是此一原理之运用。

⑼ 头足对应 头顶百会与脚底之涌泉也形成对应,即所谓「天顶对地门」,

所以用涌泉治疗顶痛及脑部病变。

⑽ 前后对应 人身前后亦有对应关系,如胸背对应,腰腹对应,颈口对应

等,董师常以颈部之总枢穴治发音无力,呕吐等,一般十四经穴则以承浆治项

强,就是这种对应的应用。
4.体 应

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明及应用,掌握此一原则,不

只能将董氏奇穴应用得更深入更有效,以之于用在十四经穴方面,也能加强及

突出其效果。体应之要点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

⑴ 以骨治骨 治骨刺常用削骨针,即四花中及其下三寸的倒马针,两针紧

贴骨头才有作用。本组穴位治疗膝盖骨刺,肥大性、退化性关节炎疗效很好。董

师扎针,能贴骨就尽量贴骨,例如灵骨、火主、大白等穴贴骨而入,不但针感强

而且疗效高。又如常用九里(风市)穴每每深至贴骨,治疗各种风病、疼痛以及半

身不遂,疗效哀好。目前有一派说法强调骨膜传导,认为骨膜有传导作用,因此

扎针时尽量贴骨或抵骨,疗效较佳。

⑵ 以筋治筋 贴筋进针可治筋病,例如尺泽在大筋旁,可治全身的筋病,

对运动病变效果很好。又如正筋、正宗(阿基利斯腱)是一大筋,针刺入正筋、正宗

可治疗颈筋强硬,小腿筋紧等多种筋病。

⑶ 以肉治肉 例如驷马及肩中皆是肌肉较为丰富的部位,最常用来治肌肉

8
方面的病变,尤其是肌肉萎缩,疗效甚好。在十四经面,曲池、手三里、合谷都

是肌肉较丰富的地方,治疗肌肉病变效果也较好。当然肌肉萎缩多为阳明湿热或

火烁肺金,针这些穴位对清阳明及肺金的疗效都很高。驷马、肩中、曲池、手三里

合谷等穴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

⑷ 以脉治脉 紧贴脉管的穴位可治脉病,例如针人宗、地宗,因靠近血管,

调整血液循环,治心脏病及血管硬化效果很好。肺经的太渊穴在脉旁为脉会,治

疗脉管病效果很好。此外,根据五行对应原理,还能以骨治肾,以筋治肝,以脉

治脾,以皮治肺等,董师书中随处可见,这里就不再多与例证。

二、董氏奇穴与经络
(一)循 经
循经取穴是针灸辨证取穴的最基本原则与方法。董氏奇穴大致亦不例外。董

师由于研究奇穴的突出,以致竟有些人对其在十四经穴的成就懵然不知,这的

确是一件可惜的事,殊不知董师因为对十四经穴的深入与扩大,才有数百奇穴

的发明,而董师在十四经穴之应用方面确有许多发前人所未发之处,例如以脾

关治感冒,以伏免治心悸、心脏病,犊鼻治唇生疮,公孙治腰痛、手麻,三阴交

治腰痛、落枕,阴陵泉治前头痛,腕骨治眼病,肩外俞治小腿痛,膏肓棱针点刺

治膝痛,承扶治瘰疬,风市治肩痛、胁痛、半身不遂,陷谷治偏头痛、腹泻,风

府点刺治呕吐……等等,董氏奇穴虽名之为「奇穴」,但董老师常说其奇穴为

「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亦即穴位之分布与十四经有密切

关系,若非对十四经穴有极为深刻之认识,断难发现如此多之奇穴,在其原著

书后亦附有「董氏对十四经穴主治病症之修订」可资参考。这里再举几个奇穴中

的例子,与各位说明:董师常用肝门穴治肝病,中医认为肝病多湿,小肠为分

水之官,小肠之原穴腕骨即为治黄要穴(通玄指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肝门穴

位于手臂小肠经中央,即合经络,又合全息治中焦肝病之理、其效显著,自无疑

义。又如正筋、正宗之治疗颈项,即合对应(详见七七部位正筋之说明)又与膀胱

9
经有关,治疗颈项病当然有奇效。再如搏球之治背痛;其门、其正、其角之治痔

疮;天黄、明黄、其黄之治肝病;下三皇之治泌尿、脾胃、妇科病包含三阴交穴在

内;人士、地士、天士及曲陵穴等之治气喘感冒与肺经有关;门金之治肠胃病变

与胃经有关……等等,真是不胜枚举,这些皆足以说明董氏奇穴是以十二正经

为基础发展起来,而又兼颤对应全息,因此效果更为突出。

此外循经取穴除包括本经取穴外,尚有表里经取穴,例如以脾经之火菊治

疗前头(阳明头痛);以内关治疗三焦之气机不显;在四花中、外、丰隆点刺出血

治疗痰(脾聚痰湿)瘀阻滞之病……等亦是,不胜枚举。

(二)交 经
交经又名通经取穴法,或称六经同名经相通取穴法,即太阴通太阴,阳明

通阳明,少阴通少阴,太阳通太阳,厥阴通厥阴,少阳通少阳的三阴三阳相通,

实际上就是六经同名经相通。这种关系,对人体的病理生理均有影响,例如心肾

之气必须相交,就是因于手足少阴相接的特点;包络相火可以寄附于肝瞻,专

赖手足厥阴通连为之维系。

六经相通,在伤寒论中,记之甚详,并以之辨证论治,但在针灸治疗之应

用方面却少人知。但应用的机会则不在少数,效果也很好。董师在奇穴方面也常

应用通经法。例如,以腕顺一、二穴治疗膀胱经腰痛,还可治对应的足外侧痛。

又如以鱼际可治公孙(手太阴通足太阴)部位痛,再扩展演伸出五虎穴治大趾痛。

这种方法有时不需要有固定的穴位也能治疗疾病,只要掌握经络、掌握对应比例

即可,例如小腿承山部位痛,可在手臂的中段(太阳经)找穴位治疗即可。

(三)五脏别通用法
这是董氏奇穴应用最突出、最广泛及最精华的部份,虽然在董师书中从未提

及这方面的理论,但其应用则时时处处与之相合。五脏别通首先见于李挺「医学

入门」,引自脏腑穿凿论。唐宗海之「医经精义」有较细的发挥。但他们都并未深

入了解其源流,五脏别通应系由六经之开合枢变化发展而来 (开阖枢则又系由易

经演变而来)。灵枢根结篇说:「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又说:「太

10
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以三阴三阳同气相求,作手足相配之表如下:

三  阳    太阳〈开〉  少阳〈枢〉   阳明〈阖〉
这样

就构成了 阴 手 足膀胱 小肠手 足 胆 三焦手 足 胃 大肠手
三 足
肺与膀胱 阳 相
同 配

通,脾与 相 手 肺 脾 足 手 心 肾 足 手心包 肝 足

小肠通,
 三  阴   太阴〈开〉   少阴〈枢〉    厥阴〈阖〉
心与胆通, 〈按:横向排列,则为同名经相通,如手足太阳相,手足太阴相通…〉

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除五脏别通外,胃也应与包络通。从此一原理来探源

董氏奇穴之原理及应用,许多疑惑自可不言而解,以此原理发挥应用更能挥洒

自如,早在 1992 年个人重新修订之「董氏奇穴针灸学」已将此一原理之应用明注

于该书各穴位之说明中,现将其中部份用例再提出看看,当能更了解其应用。

例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但可治膀胱经之背痛,及肩胛部疼痛。肝门穴

在小肠经上,小肠为分水之官,清利湿热之效甚好,所以能治肝炎。眼黄穴在心

经上,透过心与胆通,所以能治眼发黄;还巢穴在三焦经上,因三焦经与肾相

通,故透过治理三焦,疏肝补肾能治妇科病、不孕症等。又如火包穴在胃经第二

脚趾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痛甚效。通关、通山在胃经上治心脏病亦甚效。木

穴在大阳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气痛,其它大、中、小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能

治疝痛。又五十肩病痛多在肩背小肠经处,针肾关(在脾经上)特效。

十四经穴应用五脏别通之原理取穴,疗效亦非常好,例如,以曲池治头晕,

就是透过大肠与肝通的应用。腕骨在小肠经,能清脾湿,治黄疸,自古为治黄要

穴。中渚在三焦经上,治肾亏腰痛甚效。足三里为胃经穴,但治心脏病甚效。内

关为心包络穴位,但治膝痛甚效,此因通过膝部最主要之经络为胃经。

此种方法应用极灵活,例证甚多,疗效极好,在此不再多举。

三、董氏奇穴手法
1.动气及倒马针法

11
董氏奇穴施针手术简便,仅用「正刺」、
「斜刺」、
「浅刺」、
「深刺」、
「皮下刺」

与「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不采「弹」、
「摇」、
「捻」、
「摆」等手法,

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由于不拘泥于补泻,董师研创出另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动气针法

与倒马针法。动气针法即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所活动活动,看有无改善,再决定继

续捻针或换针。本人将此种手法为老师定名为动气针法,首刊于 1975 年版「针灸

经纬」,老师亦甚赞同此老,遂沿用至今。大陆虽亦有类似手法,但首见于 1988

年「黄河医话」名之为「运动针法」并自谓首创,实则已晚于本人 13 年,晚于董

师则更久矣。近年来大陆及国外对此几种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数,事实早在 1985

年山西科技版之吕景山着的「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已经引证本人著作及动气针

法。

董师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

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

例如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穴,并令患者咬牙或动颚,可

立即止痛;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亦可立即

止痛。虽说奇穴有奇用,但是动气针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动气针法不只限

于奇穴有效,更适合于十四经穴,不但适用于止痛,用于内科,亦有着效。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⑴ 先决定针刺穴道。

⑵ 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

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

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⑶ 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

患部引气。

⑷ 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

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刻舒畅。

12
动气针法简单实用,且在不明虚实思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

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依个人经验,仅就五输原络,俞

募都会等特定穴位,灵活运用即可,价得推广应用。

倒马针法系董师所创用之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

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一针法,此一针法亦常与

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

具体操作是:
⑴ 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

⑵ 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

马针。

⑶ 在倒马针的基础下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这种邻近两针同时并列的针法,较之散列的多针的效果,是来的较大而确

实的,在内关取穴施针之效果如果等于一分,加取间使穴使成并列之倒马针,

则其效果并不只是二分的增加,而可能是三分或五分,究其原因,可能是有互

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

全身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使用倒马针以增强疗效,如内庭、陷谷合用对肠胃病

有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

经痛;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腰膝痛;其它如合谷、三间倒马针,

复溜、太溪倒马,申脉、金门之倒马……等不胜枚举,可以推广使用。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也还有上

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两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

的意义。

在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复根据动气针法的基础研究创出「牵引针法」,

效果之佳,较动气针法尤有过之而无不及,详细内容可参看拙著之「针灸经纬」
2.重视深浅

针刺的深浅关乎疗效极大,古书中不乏记载,董氏奇穴中亦经常提及深浅

13
不同的主治有别,例如:大间及小间穴之手术部份指出:「五分针,正下一分治

心脏,二至二点五分为肺分支神经」。地士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气喘、感冒、

头痛及肾亏。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地宗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

二寸治重病」。这些只是列举其一以示全部。可以说董氏奇穴全部穴位,无不贯

彻深浅之理。

董师用穴之深浅大致依循下列几项原则。

⑴ 根据病位 一般病在表、病在肌肤宜浅刺;病在骨、病在脏腑宜深刺。有

时治外感表症常在背部大椎、肺俞、膏肓点刺出血即为浅刺之例。同一穴位之深

浅主治亦有别,在前述之大小间、地士,均已举例说明,其要旨为治近宜浅,治

远宜远。又如最常用之足三里穴,董师常说:针五分一寸治腿部病,针一寸至寸

半治肠胃病,治心脏病气喘病至少宜寸半以上,头面病则宜二寸以上,临床应

用确有至理。

⑵ 根据病性 一般热症、虚症宜浅刺;寒症、实证宜采刺;新病宜刺浅,久

病宜刺深。董师治疗较轻较短之病,常以手指颜面较浅部位之穴道针刺,对久病

重病则以小腿大腿部位较深之穴位为主;热病在较浅穴位(背部)及井穴点刺,

寒症久病则在腿部、肘部血管或肌肉较厚部位深刺久留或点刺。

⑶ 根据四时节令 一般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董师治疗疾病不只遵行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之理,在选穴处治方面亦有不同,充分体现了董师对时间

治疗学的认识。

⑷ 根据体质 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刺深;削瘦、虚弱、肌肉脆薄及

婴儿宜刺浅,董师亦遵循此原则进针,对体力劳动者进针较脑力劳动者通常稍

深。

⑸ 根据穴位 董氏奇穴用穴多以四肢为主,肥厚部份可稍深,其余部份宜

稍浅。穴分天地人三部,局部刺浅,再远入中,最远入深。躯干胸背概以三棱针

轻浅点刺为主,头面部穴位多以浅针直刺或卧针平刺为主。绝无危险,且疗效高

总之,董师针刺论深浅,虽据病位、病性、体质、节令、穴位而定,但总以穴

14
浅宜浅,穴深宜采;治近宜浅,治远宜深;新病宜浅,病久宜深为要。取穴多在

四肢,强调宁失之深,勿失之浅,如蚊蝇之叮咬难期收功。由于深针有透穴作用

加强了经脉间之联系,并扩大了针刺之主治范围,且由于一针多穴,合乎精简

原则,不但减轻进针之疼痛,又能加强刺激量,提高针刺效应,最为董师所乐

用,但不论深浅,又必以得气为度。
3.注重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以加强及持续针威及其作用,从

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否需要留针,留针时间长短,必须因人、因病、因时、

因穴及视「气」而定。

⑴ 因人而异 根据体质、年龄不同而决定留针与否及时间长短。体质壮实、

肌肉丰满者,受邪较难,得之则邪深,刺宜深刺久留。体质瘦弱、皮薄肉少者及

儿童则应浅刺疾出,不宜留针。

⑵ 因病而异 根据病程、病位、病性而定;久病邪气入深及病邪在阴分、营

分、属寒、属虚者(久病虽实则宜棱针点刺出血)宜深针久留;初病邪气表浅或病

在阳分卫分,属热属实者应浅刺而不留针。

⑶ 因时而异 根据天时季节而定,春夏人之阳气在表,宜浅刺少留或不留。

秋冬阳气在里,应深刺而留针。同理,下午晚上针刺,一般较上午及中午留针稍

久。

⑷ 因穴而异 穴位浅、气浮在外宜浅针不留,穴位深可稍留久,但必须注

意由于「热病则顶针,寒病则吸针」,寒病久留为防针体被吸入,必须多留一部

份针体在外,以免发生滞针弯针(长时留针,体位异动有可能发生弯针)。董师针

刺多采舒适之卧位,并在四肢穴位进行留针;绝无弯针,亦不怕吸针,是较安

全的针法。

留针时间多久为宜,目前较通行者有两种说法:

⑴ 据灵枢五十营篇所言:「二十八脉,……漏水下百刻,以分画夜。……气

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指出气血运行一周,需时二刻,一昼

15
一夜为一百刻,则二刻为零点四八小时,为廿八分四十八秒。

⑵ 据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

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一昼一夜在人体运行五十周,以廿四小时一

干四百四十分计算,即廿八分四十八秒循环一周。从上述两点看来,留针至少宜

超过廿八分四十八秒,目前为求计算方便,一般留针三十分是合理而适宜的。
4.注重主次先后

一般而言,董师如欲针刺三针,必先针中间的一针,再上、下各一针。据研

究先针一针于穴道上,再针于他处的穴道上,则其气皆往先前扎的穴道上走,

此即个人研创之牵引针的原理。如坐骨神经痛属太阳经者,先针灵骨、大白 (主

针),次用束骨牵引,此前二针作用会被束骨所自然牵引,也可能束骨会被前二

针牵引,而可能在中间的痛点交汇,因此应先针治疗针,后扎牵引针。

董师针刺常遵古法「先针无病为之主,后针有病为之应」,右边有病则先针

无病的左边,左上有病则先扎右下,右上有病则先扎左下 (个人亦先针治疗针,

之后再扎牵引针。)。好几个症状一起呈现,则先针主症,后针次要症。多经的穴

位一起使用时,则应注意其是否有克应间题,如土经的穴和水经的穴在一起使

用,有可能土克水,可先针土经穴位,再针水经穴位;捻针时亦先捻土经穴,

再捻水经穴。

四、董氏奇穴与中医学说
(一)治疗注重五行及脏象学说之应用
董师在治疗方面极为重视五行之调和及脏象学之应用,其穴位以五行及脏

象命名者,便有类似相关之治疗效用,例如水金穴就有金水相通之义,能治疗

肺不肃降、肾不受纳之金水不通病变,诸如咳嗽、气喘、打呃、腹胀、呕吐、干霍乱

等皆有特效。

又例如驷马中、上、下三穴能治疗肺病,中医理论肺主气,又主皮肤,因此

本穴治疗鼻炎,牛皮癣、青春痘均有特效,对于各类皮肤病效果亦佳。
另外透过五行生克,尚能治疗结膜炎(使火不克金),甲状腺肿(使金能制木)

16
亦有卓效。天黄、明黄、其黄三穴能治疗肝硬化、肝炎,也能治眼昏、眼痛。通关、

通山、通天能治心脏病、心脏性风湿病,也能治膝盖痛,下肢浮肿。通肾、通胃、

通背能治疗肾脏炎,全身浮肿、四肢浮肿,也能治口干、喉痛。肾关为补肾要穴

对于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肩痛、背痛、头痛、腰酸皆有显效。

又如木火穴即可疏肝去风,又可清火或温阳,是治疗半身不遂的好穴道。这

些便是透过脏象学说发挥应用的着例。另外透过五行学说及预防思想,这种治法

可以运用的更灵活,例如治咳喘,遵古说:「发则治肺,平时治肾」,在发作期

常针水金配合曲陵、三士,平时则针下三皇等,此类治例真是多不胜举。

(二)治疗重视脾胃学说
董师对于李东垣之脾胃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临床治疗对于调理脾胃有很多

发明,认为若能使脾胃升降失调导致正常,则许多病便能治愈。其治疗心,肺两

经之病多从胃经着手,例如常用之驰马上中下穴,及通关通山通天穴位置均与

胃经有交迭关系。常用驷马治鼻炎,即有补土生金之意。常用通关通山治心脏病

有「子能令母实」之意。(土水穴能治胃病,位于肺经,也是此一原理的反面应用)。

其治疗肾病多从脾经论治,认为崇土可以制水,所以通肾、通胃、通背三穴皆在

脾经之上。对于脾肾两虚之病认为补肾不如补脾,先宜调后天,其乐用之下三皇

(天皇副、人皇、地皇)名曰补肾,实亦皆在脾经路径上。治蛋白尿脾肾双补肾关很

好,这些就都反应了董师的创穴用针是其源有自,深合理论根据的。

(三)治疗注重活血化瘀善用棱针点刺
运用三棱针放血治病,可谓董师之拿手绝活,余从董师学习多年随侍老师

之侧,常见董师应用三棱针治疗,数年大病往往豁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止于

倾刻,其效果真是令人难以思议,董师刺络用穴之范围不受古书所限,除一般

医师常用之肘窝、膝腘、侧额、舌下、十二井、十宣、耳背等部位,董氏善用爱用并

有发明外,至于下臂、下腿、脚踝、脚背、肩峰等几乎无处不能放血,尤其是腰背

部位,董师更是以之灵活运用治疗全身病变。

董师对于历代有关活血化瘀文献多所涉猎,对于内经「病久入深,营卫之行

17
濇、经络时疏,故不通」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
「寒气客则脉不通」等瘀血学说及

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颇有认识。主张师「宛陈则除之」及「治风宜治血,血行风

自灭」之法,运用棱针点刺广泛治疗多种病变,例如以委中治坐骨神经痛、腰痛

项强、下肢风湿痛、痔疮;尺泽治胸闷、气喘、五十肩;足三里治胃病、肠胃炎;

以太阳穴(相当于领厌穴部位)治偏头痛、头晕、结膜炎;三金穴治膝痛;金林穴

治大腿痛;精技穴治小腿痛;双凤穴治手脚麻;三江穴治妇科病;总枢治小儿

高烧、呕吐……等,所涉范围可谓内、外、妇、儿、伤科全部包括在内。

董师之刺络针法最大特点在于取穴多半远离患处,正合乎古法正统之「泻络

远针」,效果卓著而确实,反观时下点刺放血多取「阿是」或邻近穴位,效果未

必突出,与董师相较,益见董师针术之高超。
而董师之刺血又灵活寓有它法,例如在太阳穴(风袭高位)刺血能去风活血;

在耳背刺血能清火活血;在背部(阳之所在)刺血能温阳活血;在委中刺血能利

湿活血,在四花中、外(丰隆穴附近)刺血能化痰活血,在十二井刺血能开窍活血

其刺血疗法之灵活,也真是不胜枚举。

(四)治疗重视节气之配合
时间治疗学(Chonother Peuteutics)虽是新近崛起的一门临床科学,但远在二

千年前的中医古籍「内经」中,却早已有较多的篇幅论述时间治疗学的要则,并

提出了一些因时施治的方法,例如在季节治律方面曾说:「春刺荣,夏刺俞,秋

刺合,冬刺井」,又说:「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

……肾主冬,……」,董师深体内经之意在面对全身泛发性的疾病时,常在与主

旺之脏俯有关经穴施针,春日针三黄;夏季针通关、通山;秋天针驷马;冬天针

下三皇等,都在临床常见。对于病久体虚病患,又常配合季节针其母经有关穴位

以收补虚之功。临床治疗痹症,极为重视季节与症状之关连性。

春日风胜多见行痹,冬日寒胜多见痛痹,夏秋湿令多见着痹。治疗或以肝为

主,或以脾肾为主,各以该季当旺之脏为主,再结合其它有关脏腑治疗,收效

至为宏速。此外亦常配合内经一日四时分刺法治疗多类疾病,例如治疗咳嗽,先

18
针奇穴水金,再按内经「朝刺荣,午刺俞,夕刺合,夜刺井」原则,加针鱼际、

太渊或尺泽等穴,每次仅取二穴,用针少却效果显著。至于子午流注,董师虽未

明言其重要,但却认为于下午三~五时(申时)点刺出血,对膀胱经之病变(例如于

委中点刺治疗痔疮)可收平时之加倍效果,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之纳子法的应用 ,

这就说明了董师对于时间治疗学亦有相当的绍识。

个人平日针刺骨刺最常应用人中、后溪、束骨、复溜等穴,因此这类病人下

午来针,效果较佳。因未时十二经流注至小肠经,申时流注至膀胱经,酉时流注

至肾经,又未时任督流注开人中穴,下午恰值未、申、酉时,针这几个穴位与时

辰流注有关,当然效果甚好。

五、董氏奇穴治疗发挥
1.一经治多经

标幽赋说:「……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其原意是说针一条经络应顾及到

左右的邻经,这样才不会针错经络,本人随董师学习,并融合古学加以发挥,

定出「用一经必能治多经」之说,也就是说扎一经时应同时考虑能治到好几条经

络,这样开阔视野,照顾整体,扩大应用范围,一针治疗多病。例如针大肠经穴

位,要考虑到表里经的肺经,其次要考虑到有同名交经关系的足阳明经,也就

是所谓的手阳明通足阳明,再其次五脏别通的大阳与肝通的肝经也要考虑进去,

例如取用董氏奇穴灵骨,大白,因在大阳经上,可治大肠的病变,也可补肺气

(因与肺经表里),又因手足阳明相通,治胃经的病也有效,而董老师最常用来

治半身不遂则又属肝与大肠通的运用。
2.一穴多穴用

标幽赋说:「……取五穴用一穴必端」,它的意义是说:取一穴要上、下穴

(同经五行及母子关系)左右(邻近经络)穴都要注意到,这样取穴才会准确,才会

提高。个人则以为用一穴时必须考虑到脏象、经络、五行、全息、五脏别通……等

关系,这样疗效才会确实,才会全面,才会提高。例如灵骨及大白穴,在经络属

大肠,透过五脏别通可治肝经病变,因五行属木、火,效与木火穴有类近之处,

19
治疗中风半遂甚效,穴性属俞原,俞主体重节痛,原与三焦之气相应,所以补

气温阳之作用亦强,因大肠与肺经表里,这种作用就更强,而从目前之全息律

来看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合用之则调理全身气机之作用极强极好。再从灵骨

大白之命名来看又有金水相通,益气养阴之作用,可谓具备了治疗多种疾病的

双向调节作用。
3.互引互治

许多穴位是牵引针,也是治疗针。是治疗针也是牵引针,这样的穴位在应用

时治疗效果尤其好,例如灵骨穴可治网球肘,也可用对侧手三里、曲池当治疗针

以同侧灵骨为牵引针,这样灵骨穴即可当牵引针,也有治疗作用,如此效果最

好,又如承浆穴可治落枕、重子、重仙穴也可治落枕,用重子、重仙时加上承浆

又作牵引,又当治疗针,这种用法治疗落枕效果最好。
4.夹穴多治

治疗时夹着它的穴及被夹的穴均有相关作用,例如通关、通山可治心脏病,

这与它们二穴夹着伏免穴有关,盖伏免穴,针灸大成述其为脉络之会,此穴调

整血脉之作用极强,也可治心脏病变。通关、通山夹伏免穴而有此作用理应类似

当然通关通山位在胃经,透过胃与包络通及调理脾胃而有此种作用自有其道理。

又如合谷在灵骨、大白之间,亦有灵骨、大白的作用,只是稍弱而已。而灵骨、大

白夹合谷,合谷为大肠经(与肝通)的木穴,疏肝效果很好,治疗中风、半身不遂

当然有效。在颜面神经麻痹,只有剩眼皮闭合不全时合谷甚效(口面合谷收),这

也因其与善治半身不遂的灵骨、大白穴夹其穴有关,当然有这种疏肝治中风的作

用了。

六、结语
学习中医,尤其是针灸,能具备深厚的现代医学知识,当然更为有利,但

设若脱离中医的学理,亦决不可能产生好的成绩。因此深入了解掌握中医原理将

有助于针灸临床的更大发挥,董师的学术成就及临床效果,就是此一事实的明

证。董师之针灸医术,浩如瀚海,深若渊壑,并不只前述几项,其它如精通掌诊

20
重视辨证论治,往往治疗不同病患,所针部位相同,而收效良好;取穴灵活机

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用针精要,反对一病多针,要求

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用针常在二、三针内,然每能针之至,立起沉疴

令人叹服。总之,董师景昌幼承祖学,专攻针灸,医术精湛,超迈前贤,个人得

以入其门下,并承厚爱,尽授绝学,无限感念,仅就所学所知,举其荦荦大者

于前,虽不能概括董师学术精华之什一……,但已足见董师学术之博大微奥。堪

称当代针圣而无愧。

无可置疑的,三十年来,台湾针灸界虽是百家争鸣,各有发挥,但若无董

师景昌的出现,及董氏奇穴的发明风行,这些成果不会显得如此突出。针灸界必

须珍惜这份既有的成果,也希望各位能以即有的条件,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来研

究董氏奇穴,相信必能作出更辉煌的成就与贡献。

近几十年来,中国针灸迅速传遍世界,国内针灸界近几年亦有长足的进步,

但董氏奇穴这块瑰宝,仍有待各位去发掘琢磨,扩大流传,使其更光辉的为世

人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1999 年元月于中华中医学说学理学会(时任该会理事长)

按:「一谈董氏奇穴及其学术思想」淤 1981 年 3 月 25 日讲于台湾三军总医

院针灸科
「再谈董氏奇穴及其学术特色」于 1988 年春天讲于美国针灸学会

「三让董氏奇穴学术思想与特色」铃 1998 年冬讲于中华中医学说学理学会

21
贰 谈谈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杨维杰医师
针刺手法,补泻为极重要部份,此为大多数医师所公认,但是也有一些医

师在治病时不用补泻手法,而用一些独特的针法也能收到很好的疗效,这也是

值得探讨及研究的课题。在此,笔者拟就个人最常应用的几种特殊针法:提出来

与各位同道谈谈,期能抛砖引玉,对针灸之学术及临床能有所帮助。这是我已应

用四十年的针法,临床数十万人次,曾写于 1975 年出版之「针灸经纬」。其内容

有董老师常用之「动气」、「倒马」及我个人创用的「牵引针法」。

一、动气针法
关于动气针法,笔者早年曾拜晤过不少针灸医师,不曾见他人使用。此一针

法甚为当时针灸名医董景昌博士常用及善用,董师之董氏奇穴施术简便,仅用

「正刺」、
「斜刺」
「深刺」、
「皮下刺」、与「留针」等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

由于不拘泥于补泻,董师研创出另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动气针法

与倒马针法。动气针法即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活动活动,看有无改善,再决定继续

捻针或换针。本人将此种手法为老师定名为动气针法,首刊于 1975 年版(针灸经

纬),老师亦甚赞同此名,遂沿用至今。大陆虽亦有类似手法,但首见于 1988 年

《北方医话》名之为「运动针法」并自谓首创,实则已晚于本人 13 年,晚于董师

则更久矣。近年来大陆及国外对此几种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数,事实早在 1985 年

山西科技出版社吕景山着的《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已经引证本人著作及动气针

法。

董师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

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

例如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穴,并令患者咬牙或动颚,可

立即止痛;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亦可立即

止痛。虽说奇穴有奇用,但是动气针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动气针法不只限

22
于奇穴有效,更过合于十四经穴,不但适用于止痛,用于内科,亦有着效。例如

个人用束骨治后头痛,用公孙治前头痛,用陷骨治太阳穴偏头痛,用中渚治腰

痛,支沟治腿痛,取穴均只一穴,立即止痛,动气针法的功用是居最大原因的。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⑴ 先决定针刺穴道。

⑵ 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

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

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七针。

⑶ 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积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

患部引气。

⑷ 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

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即舒畅。

动气针法简单实用,且在不明虚实证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

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依个人经验,仅就五输原络,俞

募郄会等特定穴位,灵活运用即可,值得推广应用。

究其作用原理,可以这样认为:每一穴皆可治疗十数种病或更多,《易经》

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若针后不活动患处,则作用可

能向各处放散而不能集中。古人很强调治神,在活动患处时,个人神志专注集中

于患处,所谓「动引其气」,穴位之治疗作用向患处集中,当然效果甚佳。

二、倒马针法
倒马针法系董师所创用之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

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一针法,此一针法亦常与

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是;
(一)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

(二)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

23
马针。
(三)在倒马针的基础下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这种邻近两针同时并列的针法,类似古代的「排针」及「傍针刺者,直刺傍

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也」,此种针法尤其适合久病久痛。此种针刺方法,较之

散列的多针的效果,是来的较大而确实的。在内关取穴施针之效果如果等于一分

加取间使穴使成并列之倒马针,则其效果并不只是二分的增加,而可能是三分

或五分。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一条经脉上连用数穴,即相连俞穴的排刺,一则

可较正确掌握穴位,所谓「宁失其穴,莫失其经」,二则使局部治疗范围扩大;

而且接连的刺激反应较强,而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效果自然不

错。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也还有上

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二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的

意义。例如灵骨、大白并用为董师温阳补气要穴,治病之多,几乎全身无所不包

疗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拟。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俞穴,灵骨

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

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

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

(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身病变的穴组,例如驷马上、中、下之治肺系疾病;天

黄、明黄、其黄之治肝系疾病;肾关、人皇、地皇之治脾肾系疾病,若以位置而论

中间一针为中焦,则其上针为上焦,下针为下焦。因此在治全身病变时,三针不

可缺一。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列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是

借着全息作用,全体呼应的结果。

全身有很多地方都可使用倒马针以增强疗效,如内庭、陷骨合用对肠胃病有

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经

痛;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腰膝痛;其它如合、三间倒马针,复溜、

24
太溪倒马,申脉、金门之倒马……等不胜枚举,可以推广使用。

三、牵引针法
在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复根据动气针法的基础研究创出「牵引针法」。

这种针法对于痛痒麻症,疗效尤佳。

牵引针法的作用在疏导平衡作用,取对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与同侧远处另

一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牵引的形态,仍然不取近处穴位,使其可以「动引其气」,

痛点在两穴中央,两穴相引,必然通过痛点,于「通则不痛」,立即可以抑止疼

痛而达到治病之目的。效果之佳,较动气针法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牵引针法具体操作是:
(1)先在健侧远程选取穴位作为治疗针。

(2)再在患侧另一端选取一穴作为牵引针。

(3)然后在两端同时捻针,使两针互相感应。

(4)令病人痛点稍微活动或按摩后,再稍微捻针,痛可立止。也有许多病人,

当在两端穴位施针时,未用手法即已止痛,这就是两穴相互感应的关系 (可以说

穴位也有牵引的作用)

(5)收效后按情况决定出针或留针。留针时,中间需频频或定时捻针以催气。

这种针法施用简单,效果良好,例如左肘痛,可在右侧风市刺一针,再在

左侧合谷刺一针,可立止肘痛;又如右肩痛,可在左丰隆取穴,再针右侧中渚,

可以立止肩痛。再如左膝盖痛,可取右侧内关,再取左侧太冲,可立止膝痛。

一般而言,牵引之疏导穴,以取患侧该经之荥俞穴为主,所诮「荥俞治外

经」。尤其是痛症,则多以「俞」穴为主,所谓「俞主体重节痛」。例如肩痛除在对

侧远处施针治疗外,如属阳明部位,则以同侧三间取穴牵引;如属侧肩痛 (少阳

部位),则在中渚牵引;如后肩痛(太阳部位),则在后溪牵引。其它各种疼痛,均

可以此类推。总之,以患者肢端俞穴为牵引穴,健侧远程为治疗穴,以上都是很

好的实例,也正符合了内径「上有病而下取之(远取以疏导),左有病而右取之(对

取以平衡)」的理论。如果双侧同病,例如双膝痛,可针双内关,再针双太冲,捻

25
左侧内关穴针,活动右膝,捻右侧内关针,活动左膝,其作用仍然是对侧交互

影响的。

有时牵引针也不必绝对针在肢端远处,例如脸面部的病都可用迎香作牵引,

因迎香为大肠经之终点,胃经之起点,大肠经及胃经循行整个脸面,脸面的病

如青春痘、脂漏性皮炎、鼻炎等都可用迎香作为牵引针(也是治疗针),极为有效。

这种例子不多,可以说是牵引针法的一种变化。

牵引针法应用时,一针在上,一针在下,实寓有「交济」之意,山于上下相

通,作用更强;又由于一针在健侧,一针在患侧远程,也含有交叉取穴之意,

而且不论是治疗针或牵引针,皆有治疗作用,也可以说是「双重治疗」,基于这

些原因,疗效当然很好。

牵引针法,也可以与倒马针法合用,效果亦佳,例如左侧坐骨神经痛,可

针右侧奇穴大白、灵骨,再针左侧申脉一针。灵骨、大白相互构成倒马,但它们

与申脉却形成牵引。

小 结
特殊针法类别很多,绝不仅有本文所述的三种,但这几种针法是个人经验

所常用的有效的几种特殊针法,这些针法不但收效快,更大的优点是可以用于

一些虚实难断,或虚实夹杂的病症,尤其对于一些不知补泻的针灸医生,更是

方便,所以特此介绍出来,以供大家研究应用。

(本文原刊于 1975 年拙著「针灸经纬」,2003 年 3 月修改刊于加州针灸中医

师公会)

26
叁 开阖枢原理与脏腑别通
如果对四柱八字有兴趣并加以研究,对临床也是很有帮助,我因为早期研

读易理学、易学及天干地支,对于学习董氏奇穴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其中的五行

与中医有极大的关系。

我的许多学生都深入研究易学,在这方面出色的学生也很多,有几位在台

湾及日本都很出名。我基于对临床的帮助而学习易理,也有这方面的著作,研究

阴阳及八卦,对临床很有帮助,或许有人不这样认为。但今天要讲的「开阖枢」

与易学就有密切的关系。在深入讲解之前,为了帮助大家更易理解开阖枢,先讲

一下易学与经络。

在针灸学里,经络的定位、定向、定性与定序都可以说与易理密切相关,现

在大家看看手里拿着的图表,我来给大家说明。

一、先天八卦与脏腑经络之定位
《系词》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即先

天八卦之由来,图示如下〈见图一〉。

再将

此图按

《说卦》所言:「天地〈乾坤〉定位,山泽〈艮兑〉通气,雷风相薄〈震巽〉,水火

〈坎离〉不相射」之内容展开,则如图〈图二〉。
圖一 先天八卦的由來圖 圖一 先天八卦的方位圖
将脏腑与先天八卦对应并配置于先天八卦中,由于干为老阳〈阳中之阳〉,
〈乾上坤下〉 〈乾上坤下〉

为阳之极,故统诸阳之主督脉。坤为老阴〈阴中之阴〉,为阴之极,故统诸阴之

主任脉。其余脏腑根据其属性配于各之内〈图三〉。兑卦属金,肺大肠亦属金,故

配置于兑卦;离卦为火,心及小肠亦属火,故配置于离卦:巽卦属木,主风,

27
肝胆亦属木,故配置于巽卦;坎卦属水,肾与膀胱亦属水,故配置于于坎卦;

艮属土,脾胃亦属土,故配置于艮卦。多余之心包与三焦则配置于震卦中,盖震

为龙雷之火,心包三焦为相火。这样左边之三卦,兑离震为阳仪,全主手之经络

右边之巽坎艮为阴仪,全主足之经络,而且如此则合于《说卦》之「天地定位,

〈实应系相射〉」,构成 1.肺、大肠〈兑泽〉与
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脾胃〈艮山〉对应;2.心、小肠〈离火〉与肾、膀胱〈坎水〉相对应;3.心包、三焦〈震

雷〉与肝胆〈巽风〉相对应;4.督脉〈干天〉与任脉〈坤地》对应。

除任督

两脉为奇经

自成循环外,

其它十二脏

腑就形成了三个对应的小系统,亦即肺、大肠、脾胃系统;心、小肠、肾、膀胱系

统;心包、三焦、肝,胆系统。而目前的事实即是十二经脉循环为一个大循环系

统,而其下也就有着这三个小循环系统,而每一卦有一脏一腑,彼此则互为阴
圖三
阳表里。

二、先天八卦与六经定性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之名首见于《周易》,厥阴、阳明始见于《内经》,太

少本就含有阴阳的多少和变化,属于古人认识世界的工具,它影响了《内经》,

利用其理论来研究人体。人体部位在身上有胸、背、侧之分,在四肢也有内外中

三部之分,《内经》中人体上的阳明和厥阴,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按阴阳的原

则,结合部位之特点提出来的。

六经之太少厥阴阳明之定性,如果用易理来解说,将更容易理解。这里试将

先天八卦依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之次序展开〈见图四〉,并将其所属之脏腑列于其

下,干主督脉,坤主任脉,任脉及督脉皆属于奇经,不与脏腑连属。将其它之六

28
卦按阳仪〈兑离震卦,脏在前〉阴仪〈巽坎艮卦,腑在前〉排列〈此有阴阳对称平

衡之意〉,再依对应卦象之脏与脏、腑与腑相连,则肺脾相连为脏属阴画--〈阴

爻〉,大旸与胃属腑属阳画-〈阳爻〉,心肾相连为脏画--,小肠膀胱相连为腑画

-,心包肝相连为脏画--,三焦胆相连为腑画-,将上列按阴阳次序画于右边

即下列图式〈图四及图五〉,此一图式在很多书中皆能见及,但也仅止于此,而

未能进一步的加以分析或发挥。

我们深入研究及探索,会发现这 与脏腑的定性有很大的关系。此一卦象

恰为火〈〉水〈〉下,即如同人身之心在上,肾在下,天地以乾坤定位,人身以火

水定位。将此一卦象〈图五〉:六爻,根据天地阴阳之气阴升阳降之原则,分析

其性质,阳往下增加,则最上之阳爻为少阳,依次为太阳,最下之阳爻为两阳

合明谓之阳明。阴往上递减,最下之阴爻为太阴,依次为少阴,最上之阴爻为两

阴交尽谓之厥阴,如此产生出三阴三阳〈见图六〉,将此六爻阴阳之性质还原于

图四之中,脏腑之阴阳进一步属性亦随之定性,即肺脾为太阴,大肠胃为阳明,

心肾为少阴,小肠膀胱为太阳,心包肝属厥阴,三焦胆属少阳〈图七〉。

三、开
阖枢
与经
圖七 六經開合樞
络定
向〈兼
谈脏
腑别
通〉

29

圖六
《内经》根据阴阳互根理论,提出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素问.阴阳离合

论》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

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阖思想显然源于《周易系辞》之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能。”,仔细探究

这其实来自易卦。

根据《易经》六爻的关系之象,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之间

存在着一种呼应关系,称之为「应」。在这种关系啊,凡是爻性相反则可交感,

称为「有应」;若爻性相同〈两者皆阴或皆阳〉则不应。应则顺利,象征事物对立

面存在着谐和、统一的运动规律。又重卦中的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

上爻为同位,因初爻为下卦的下位,四爻为上卦的下位;二爻为下卦的中位,

五爻为上卦的中位,同为中位;三爻为下卦的上位,上爻为上卦的上位,同为

上位。

在前述火水定位图之三阴三阳中,下卦及上卦之下爻太阳、太阴在最外为

“开”,下卦及上卦之中爻阳明及厥阴在内属“阖”,上下卦之上爻少阴及少

阳皆为转化之枢”阖”。合乎「对应」
〈一阴一阳〉及「同位」的原则〈图七〉,象征

着一四爻、二五爻、三六爻闲,存在着谐和统一的运动规律及同类的性质。应用

于人身,就有着同类的生理和病理活动。

三阴三阳中之下卦第一爻太阴及上卦第一爻太阳在最外为开,也就是说包

括手足太阳之膀胱经及小肠经,包括手足太阴之肺经及脾经为开。每当寒邪伤人

最先伤阳,即伤最外之太阳,寒为阴邪易从下起,先伤足太阳,故伤寒论叙证

从足太阳膀胱经起。每当热邪伤人,最先伤阴,热为阳邪多从上而来,先伤手太

阴肺经。外邪先伤太阳太阴,即因太阳太阴为「开」之故。上下卦之上爻皆为变化

之处,上卦之上爻少阳及下卦之上爻少阴皆为转枢之位,少阳在表里之间其证

以寒热往来为主,又有兼表兼里之分。例如小柴胡汤为少阳正证,又有偏表之柴

胡桂枝汤及偏里之大柴胡汤,柴胡加龙牡汤等。少阴亦有寒化热化之证,如寒化

之四逆汤,真武汤等,热化之黄连阿胶汤等。阳明及厥阴皆在卦之中爻,有闭合

30
之意,故为阖。观伤寒之邪,当其阳亢之极则入阳明,而成循衣摸床不识人之重

病;阴寒之极则入厥阴,则为厥逆之证。而温病热入手厥阴心包则神昏,入足厥

阴则动风,皆为病症之极,已至闭阖之最后阶段,而有严重之精神证状。

开合

枢怎样影

响经络?

试将手掌

握成一个

圆形如太极〈图八〉,便可发现开阖呕两两相连。先看少商与少泽,一为太阴,

一为太阳,即是开;关冲为少阳经,少冲为少阴这为阖;中冲为厥阴经,商阳
圖八 圖九
为阳明经,中冲与商阳为阖,这就汇成了开合枢的规律。依此圆形从最外之太阳

向内运行〈传经〉,依次为少阳,最后为阳明,阳尽则阴,依次为太阴、少阴,

最后为厥阴。将拳头伸开则开阖枢之关系成下图〈图九〉。

若将脚掌弯卷起来,亦成太阳太阴紧邻排列,厥阴阳明紧邻排列。至于涌泉

日人赤羽幸兵卫作〈知热感度测验〉时,以至阴与窍阴间之内至阴代替,这样亦

成为少阳少阴紧邻排列的状况,说明了开阖枢有一定的排列次序。〈见图十〉

此种

位置与

《素问.

阴阳离合

论》所说:

31
圖十 圖十一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及《阴阳离合论》所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

之前,名曰厥阴。」相符。内经据此而确定经络循行部位〈图九、十〉,三阳在阳面

三阴在阴面,然后根据阳仪〈兑离震由太阳少阴而来〉,故肺、大肠〈兑〉,心、小

肠〈离〉,心包、三焦〈震〉走手上,阴仪〈巽坎艮由太阴少阳而来〉,故肝、胆

〈巽〉,肾、膀胱〈坎〉,脾、胃〈艮〉走脚上〈见到一、图二〉。又据阴升阳降,或到

指端止,或从指端起,例如太阳经从小指走在阳面之最外,少阳沿约指〈无名

指〉走在阳面之中间,……其它以此类推。

此一开阖枢握拳之图以顺时钟方向旋转,也甚合《伤寒论》太阳传少阳,传

阳明,传太阴、少阴、厂阴的六经传变次序。〈见图十一〉

每当提及开阖欐,总有一个疑点会被提出讨论,就是关于究竟是「少阴为

枢」或「厥阴为枢」的问题。内经并无「厥阴为枢」之文句,后世以厥阴与少阳表里

且厥阴亦有寒热往复之症状,而强以厥阴为枢,殊属不合。本文在前述中已对

「少阴为枢,厥阴为阖」的作用详加说明,并从经络排列次序作了比较分析,当

不致再有疑问,为了加强说明,再就少阴与厥阴的位置略加解说分析,当可更

加清晰确定。

从条文及症状看,少阴心肾阳虚确是生死关头,从其死证条文较多,不难

理解少阴之危,但若细看,喊阴死证条文更多于少阴,而厥阴病更危于少阴病,

少阴病寒化危证长见合并厥阴的昏痉等症,如「伤寒脉微而厥(少阴阳虚)至七八

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出现厥阴昏厥)此名脏厥。」,可见厥阴应是在少阴之

后。又从温病条辨看「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条下吴鞠

通自注「此言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概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

生,二经均可主以复脉者,乙癸同源也。」,明白指出了少阴在前,厥阴在后,

少阴影响厥阴。这样少阴为枢就不是问题了。

四、后天八卦与经络循环〈定序〉
大家对经络循行的顺序可以说无人不知,但是对于似乎抽象的经络下点功

夫,还是必要的。我曾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专研易学,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

32
士专研伤寒论,在中西医科大学攻读博士研究针灸,因此对易学、伤寒论及经络

有一些特别的研究心得,愿与各位分享。

前面我们谈过先天八卦影响决定了经络的位置、性质及方向,此外的经络顺

序则与后天八卦有关,我们再来看看后天八卦及不论那个方向相加都是十五的

洛书九宫图。(图十二、十三、十四)

在马王

堆出土医书

中,经络并

未相互衔接,

在《阴阳十

一灸脉》及《手足十一灸脉》中并无一定之循环次序,但在《内经.灵枢》中已有

完整之循环次序。由于受易学“寰道观”影响而产生出循环理论。从经络之循环

次序来看,其与九宫数即后天八卦实有密切关系,后天八卦之卦位〈图十二〉如

下:上为离,下为坎,左上为巽,左为震,左下为艮,右上为坤,右为兑,右
圖十二
下为干。因任督二脉不参与十二经之循环,将任督两脉除外。试将脏腑依其五行

属性排列于后天八卦中:水(坎),火(离)各一卦,将属水之肾及膀胱定位在坎(1

位),将属火之心及小肠定位在离(9 位)。金、木之卦各二,由于肝胆属木,所以

定位在震巽,肺大肠属金,所以定位在兑干,但肝属阴木,胆属阳木,根据后

天八卦之宫位数(即洛书之数,见图十三、十四),而将阳木胆定位在 3 的震位,

阴木肝定位在 4 的巽位。同理将阴金肺定位在阴数 6 的干位,阳金大肠定位在阳

数 7 的兑位,此亦与前述图四之手经〈阳仪〉脏在前,足经〈阴仪〉腑在前相符。

土虽然有两卦,但若将脾胃分置于艮坤两卦,则心包及三焦将无位置可安。根据

九星流年学说,若逢 5 数则将阳寄于 2,阴寄于 8,其它金、水、木、火则无寄位

33
之说。前曾述及脾胃经在足在下属阴,因此寄于 8,余下之 2 位则将心包及三焦

寄于此,即坤位,坤为火中土,心包及三焦含相火,安于坤位,亦合乎其五行

属性。根据前述 1 至 9 的顺序运行(中间之 5 已寄于 2,8 位,则跳过 5,向前顺行)

则成为:1.膀胱、肾→2.心包、三焦→3.胆→4.肝→6.肺→7.大肠→8.胃、脾→9.心、

小肠→1.膀胱、肾……的循环,正合乎目前十二经络循环的顺序。

在中医

学中有所谓

的「天人相

应」,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指天地,考察天地的变化原理,才有这样的理

论出现。人体的运行也符合着天地的运行,这样才能了解经络的原理。
圖十三 洛書
开阖枢在于说明三阴三阳离合、互根、转化、及经气升降出入转输的规律,

对于应用《伤寒论》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温病也有一定的指导及启发作用,用

之于治疗一般杂病,疗效显著。由于阴阳失和〈失衡〉是《伤寒论》的总病机,如

何促进阴阳自和,就在于调动三阳三阴开阖枢的失衡,使之调和〈平衡〉。

由前述得知,太阳太阴有一定类属及相关,少阳及少阴性质相关,阳明厥

阴相关,《素问》及《灵枢》均提及「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

少阴为枢,厥阴为阖。」,试以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

阴为枢,厥阴为阖,将其展开,太阳太阴相对〈开〉,少阳少阴相对〈枢〉,阳明

厥阴相对〈阖〉,阴与阳对,手与足对,配合作表如下:

34
这样

就构成了

肺与膀胱

通,脾与

小肠通,

心与担通,

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除五脏别通外,包络也应与胃通,从而确立了六脏

六腑全能相通的「六脏别通」,即「脏腑别通」,透过「脏腑别通」的脏腑关系,用

于内科及杂病均甚为有效。
圖十五
三十多年来,个人以此方法运用方药及针灸治病甚多,极有疗效〈方药另文

举例〉,用于针灸效果更为突出。

开阖枢与脏腑别通为董氏针法的核心内容,各位在这里知道开阖枢从易学

而来。易学强调对称及平衡,董氏奇穴也很强调对称与平衡。下面重点介绍其应

用,说明脏腑别通的发挥。

五、脏腑别通
(一)肺与膀胱通
膀胱的不利与不约,在于肺的调控,肺气宣肃机能障碍,调控失利,膀胱

蓄泄功能随之紊乱,肺对膀胱的调控,是通过「气」的作用而完成的,所谓「气

化则能出矣」。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

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

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的条文,这是「肺虚不能制约膀胱」的

小便遗溺不禁证。临床有肺气不利,水停迫肺、肺气上逆之喘症,常以清利膀胱

的方法止喘。膀胱气化失常,可以透过治肺来调节,例如常用的「提壶揭盖」法

35
就如吴鞠通说的:「启上闸,化肺气,宣上即利下。」。朱丹溪也说:「肺为上焦

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尝用麻黄汤开上窍启下窍以利尿,又以之控制

尿频治愈老人及小儿遗尿。针肺经列缺可治尿频及多尿,针脾经之阴陵泉可利尿

也可治尿频、针肺经鱼际穴可治膀胱经所行之背痛,针背部输穴能治气喘,也都

是肺脾(太阴)与膀胱(太阳)通的应用。

董氏奇穴用位在肺经的重子、重仙治疗膀胱经部位的背痛。

有关子宫的疾患也与膀胱经有关,《伤寒论》有太阳经蓄血症,证状为「太

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太阳蓄血证常有如狂的精神症

状,有许多妇女子宫蓄血瘀血,也会有精神的症状,如痛经、闭经、热入血室等

常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再如《金匮要略》中的子宫疾患,常用桂枝伏苓丸治

疗,这两个方子都有膀胱经主药桂枝。从此而论重子、重仙能治子宫肌瘤,可以

说是透过脏腑别通的肺与膀胱通起到作用的。妇科穴在大指肺经上,而能治妇科

病,尤其是子宫疾患,也系此一脏腑别通理论的发挥。

(二)脾与小肠通
脾主运化,统括小肠的受化功能,小肠赖脾肾阳气的温煦方能化物,小肠

的分清必浊又为脾脏化生气血升清降浊,创造物质条件。脾主升喜燥恶湿,湿邪

易伤脾阳;小肠主降喜暖恶寒,寒邪易伤小肠阳气。脾与小肠相互协同,关系紧

密。从内经相沿迄今,小肠病与脾胃病并未严格区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

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
《伤寒论》说:「太阴病,腹满而吐,

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虽在说脾病,也可看作小肠受盛异常的

病变。因此小肠病常两者共治。小肠有寒则温中袪寒,小肠有热则清肠泻脾;小

肠吸收不良肠鸣泄泻,则健脾助运并加分清利湿之品,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

治脾亦即治小肠。临床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便溏清稀,胃纳不佳,此常见于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小肠吸收不佳之病患,辨证属脾胃阳虚,可以黄耆建中汤或附

子理中汤治疗。又如《金匮》之黄土汤治远血,吴鞠通认为「粪后便血,责之小肠

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湿热同科。」病因责在小肠,但以黄土汤温脾摄血,其实

36
即是脾与小肠通治之例。

针灸常以小肠经之腕骨穴减肥。湿热黄疸在古书中最常用腕骨穴〈见通穴指

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能解脾湿。董氏奇穴肝门穴也在

小肠经上,能治疗肝炎。古今对肝炎的认识无不认为在于袪湿。急性肝炎之阳黄

主在阳明,慢性肝炎之阴黄主在太阴,治疗重点均在除湿,小肠为分水之官,

能调整大小便,去湿作用极强。此外,以脾经之阴陵泉治疗五十肩,疗效显著,

也都是脾与小肠通的用例。

(三)心与胆通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

官,决断出焉。」。胆与情志有阙,在人体精神意请思维活动的领域中,起着相

当之作用。心主血脉,胆助消化,心主君火,胆主相火,胆之排必精汁,主三焦

升降与痰湿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功能失常,常可导致血脂升高及心血管病如冠

心病、心绞痛、心肌硬塞、心律失常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冠心病、心绞痛之形成

与高脂血症有关,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梗阻等病均可使血脂升高。心病从胆

论治,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报导很多,以小柴

胡汤、温胆汤治失眠也很有效。而胆病从心论治,以瓜篓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瞻

囊炎也有一定效果。目前以胆心同治治疗心脏病或胆病,其疗效似较单纯治瞻或

治心要高效的多。针刺胆经之风市治失眠、心脏病及胆囊炎,效果甚好。针心经

神门治胆虚心怯也很有效,此外奇穴眼黄穴在心经上而能治眼黄,这些都是心

与胆通的治例。

(四)肾与三焦通
《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肺脾肾

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上焦气化,主司津液精微的布敷,主要在肺;中焦气

化,主司营卫精血的生化,主要在脾;下焦气化,开窍于二阴,司决渎排糟粕,

主要在肾,肾又为三焦气化的本源。三焦另一个系统是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

火系统、心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肾与命门为相火在下焦。肾以一脏

37
水火相兼,两个系统皆本于肾,肾又是阴阳水火之脏,水火两个系统在疾病过

程中可相互转化,但多出现在疾病后期,这是因为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久病

入肾,肾脏兼水火阴阳,为身体之总枢所致。临床治疗肾病要考虑三焦,治三焦

要顾及到肾。例如少阴四逆虽责之肾阳虚,但治疗则用四逆汤,方中有附子温下

焦肾阳,干姜温中焦脾阳,甘草温上焦心阳,可谓三焦之阳皆治。

在伤寒论方剂中如上的用例很多,中医的基本原则是「治病留人」,治愈疾

病要顾到体质,不可虽治愈疾病,但身体体质变坏,更不能病未治愈而体质更

差。因此在伤寒论的许多方子中,常加入甘草、生姜、大枣,顾护正气。又如已用

过麻黄汤,只能用桂枝汤;已用过大承气汤,虽有可下之证,亦不可再用大承

气汤,这都在强调保护正气治病留人,而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些激烈手段,疾

病尚未治愈,身体已不能承受治疗而先倒下。

中医的另一项重要原则是「双向调节」,双向调节在针灸中经常使用,例如

心脏搏动太快针内关,可使其转慢,心脏搏动太慢针内关,可使其增快;又如

胃蠕动太快针足三里,可使其减慢,胃蠕动太慢针足三里,可使其增快。针灸双

向调节作明显而具安全性。当然《伤寒论》中也有很多方子有双向调整作用,例

如四逆散中柴胡能升,枳实能降,调理气机作用很好;但其中又有芍药、甘草能

理血,可以说气血皆调能升能降。又如桂枝汤其中之桂枝、生姜温阳调卫,芍药

大枣滋阴和营,所以能「和阴阳」、「调营卫」,有双向调节作用。

第三是「顾及整体」,例如虽说四逆汤温肾阳,事实上三焦之阳皆温。再如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喘,表面看是治上面的喘,但此方的杏仁善理上焦肺气,

厚朴善理中焦之气,桂枝能平冲理下焦之气,虽说是治肺喘,其实是三焦之气

上中下皆治。

再来看看肾与三焦通,三焦经的五输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

都与水〈肾〉有关,再者董老师治肾炎常用中白、下白,治浮肿也用中白、下白。

此外,三焦经的中渚治腰痛很有效,董老师之奇穴还巢治不孕,这个穴位在三

焦经上,也是透过脏腑别通补肾而发挥作用的。

38
(五)肝与大肠通
肝主疏泄,有协调二便的作用,而大肠传导亦全赖肝气疏泄,吴鞠通在胁

痛、中燥、单腹胀等医案中,都提到肝协调二便的作用,前阴为肝经所循行之部

位属肝,主治自无疑议,而疏大便则合于肝与大肠相通之意。例如:鸟梅丸主治

的久痢,属湿热痢疾久而不已,系木郁横土,肝之疏泄不畅,而致下利里急后

重。白头翁汤证亦系肝(木)郁土中,湿热郁踞肠间,由于土因而木郁,木愈郁则

土愈困,此时调肝疏木才能有效,白头翁汤即在于清解阳明热毒疏泄肝气以治

利。又如四逆散加薤白也能治痢,两者治前阴病亦颇有效,盖前阴病多属湿热属

肝经也。针治大肠经之曲池穴能降血压治肝阳上亢之证,及治疗各类头晕皆甚有

效。奇穴骨在大肠经治头晕也很有效。木穴在大肠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痛,其

它大、小、外、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能治疝痛。针干经之太冲穴能治腹中痛泻,

这都是肝与大肠通的应用。

(六)心包与胃通
临床常见老年人因饱餐胃气上冲,而致心肌梗寒发作的病人不在少数。由于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有的上消化道症状也很突出,同时治胸痹方也可通用于治

胃痛,所以称为「心胃同治」。阳明胃与心包络通,阳明实热上冲心包,扰乱神

明出现心包的证状,以承气汤泻胃家实热,阳明得治,厥阴自安。《温病条辨.

中焦篇》还有「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

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阳明胃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

小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厥阴病篇》亦有「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

汤,」〉。阳明常与厥阴同病,除有承气攻下法外,还有用牛黄、紫雪凉开之法及

牛黄凉开与气攻下并用之法。临床上治疗疫痢热毒而见昏谵痉厥时常用承气汤治

疗,即「治痢还需利,攻下以护正。」,使险症转危为安。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治

胃痛(因胃经循行所过)及膝痛甚效。胃经之三里穴治心脏病胸闷亦甚效。董老师

用通关、通山、通天等穴治疗心脏病,这些穴的位置都在胃经上,这都是包络与

39
胃通的用例。

结 语
个人在开阖枢枢学说启示下·以之解说五脏别通之脏腑通治原理,并补足了

「心包与胃通」的六脏别通治疗原则,从而使脏腑通治的内容更为完备。并用之

于治疗一般杂病,疗效显著。尤其是用于针灸治疗效果更为突出,盖目前一般针

灸之经络疗法悉以同名经〈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等,或表里经

〈如手阳明与手太阳表里等〉为主。同明经取穴一手一足一上一下〈如手阳明治足

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重点在疏导。表里经取穴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如手阳明

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重点在平衡。但脏腑别通则一脏一腑一手一足一阴

一阳〈即以来与膀胱通而言,肺为手之阴经,膀胱为足之阳经。〉,有高度的疏

导及平衡作用,效果当然突出,这就是董氏奇穴原理中最重要的核心。

译按:杨维杰先生在台湾是四柱方面的名家,先生二十多年前的著作「系统

八字学」,在台湾至今仍是同类书籍中最畅销的。
(译者朱贤煜)

40
肆 对应平衡针法
对应取穴法是一种取穴简单,效果卓著的针灸疗法,这种针法很受广大针

灸医师的喜爱,董师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临床经验亦很丰富,这里整理董师

及个人的经验,以及一般流传之此类针法,略作叙述。

对应取穴法为何效果显著。这是因为阴阳学说认为:在自然现象中,一切事

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形式,总是分为阴阳两种属性,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状

态,人体各部都有阴阳对立面的存在,例如上为阳,下为阴,胸腹在内为阴,

背腰在外为阴。经络也分为手足(上、下)阴阳两大类,分布于人身,并如环无端,

运行全身,保持着身体的动态平衡。

而人身左右两侧经脉的经气也是互相影响的,人在行走时必是左右手足交

叉配合活动,而不是以同侧的形式运动,这样又维持着上下左右交叉的大的平

衡。古人即以此采巨刺,缪刺等针法广泛的治疗多种疾病。

一、对应方法
对应取穴法之对应,董师常用者计分九法,即等高对应、手足顺对、手足逆

对,手躯顺对、手躯逆对、足躯顺对、足躯逆对、上下对应、前后对应等九种,现

即将各对应法简述如后:

(一)等高对应法
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针灸,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

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穴点痛可针右曲池,左合谷穴痛可取右合谷等,这种

针法在没有经络或穴道之痛点对侧亦可施针,极为方便。

(二)手脚顺对法
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对置,以肘与膝为对应中心点,可有下列对应,即

肩与髋、上臂与大腿、肘与膝、下臂与小腿、手与脚。如髋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

为主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

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董师即常以肩中穴治髋痛,个人亦常以

41
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此法应用最多,在「通经取穴法」中已

有详细介绍,可参考之。

(三)手脚逆对法
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

下臂与大腿、手与髋。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

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董师常取

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均系

此一原理之应用。

(四)手躯顺对法
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

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

下腹(腰骶),手与阴部。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阴部病可取手部

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部穴位施治)。董师以大间等五个间穴治疝

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五)手躯逆对法
将上肢与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

胸(背)脘,肘与(腰)上臂与下腹(或腰骶),肩与阴部。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

治,下腹有病可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穴位

施治)。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阴道病。目前流行之手针以手指治头

部都与此一原理有关。

(六)足躯顺对法
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下肢与躯干顺向并

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

足与阴部。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下腹有病可针小腿,反之大腿及小腿有病,亦

可在胸腹施治。临床常以内庭治经痛,大敦、隐白治崩漏,以及复溜治腰骶痛,

三阴交治下腹病……等,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

42
(七)足躯逆对法
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与头、踝与颈项、小腿

与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如胸脘有病可针小腿,下腹有病可

针大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临床常以临泣治偏头痛,陷谷治阳明

头痛,束骨治后头痛。董师亦以正筋、正宗治颈项不适,都与此一对应法有关。

将上述方法列表如下:

对应部位 头 胸朊(背) 脐 下腹(腰骶) 阴部


手躯顺对 肩 上臂 肘 下臂 手
手躯逆对 手 下臂 肘 上臂 肩
足躯顺对 髋 大腿 膝 小腿 足
足躯逆对 足 小腿 膝 大腿 髋

※归结上述第五、七两项之手躯逆对及足躯逆对两法,手指可对应于颈顶,

因此等同于百会、神庭等穴,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变,急救能治中风急症,如厉

兑、隐白常用治疗梦魇不宁。大敦、少商共享合称鬼哭穴,治疗痴癫之症。腕踝相

当于颈部,除前述正筋治颈强外,亦常用腕踝穴位治颈项病,如列缺治颈项强

痛。

(八)上下对应法
除了手与脚及手脚与躯干的对应外,还有头部的上下对应(当然头与脚也是

上下对应)。这又可分为:

1.头部自身上下对应:头与喉对应,百会能治喉部病。

2.头与尾骶对应:例如临床以骶部之长强治癫狂之脑病;以头部之百会治

疗脱肛就是常见的例子,董师亦常以通宵穴治头痛,也是此原理之运用。
3.头脚对应:头顶对应于脚底,常以涌泉穴治头顶痛,也可用百会治脚底

痛。

(九)前后对应法
人身前后胸腹及腰背也有着阴阳对应,临床上有俞募穴的应用,此为人所

共详,而腰背胸腹局部之间也相互对应,例如腰部疼痛,可在其对应之腹部位

43
置针刺,取得平衡调和,即可达到止痛目的,比如说:腰部肾俞部位痛,肾俞

距腰脊命门穴一寸半,可以在腹部天枢穴(距肚脐二寸,肚脐与命门穴相对)内

开五分针刺。此外头部也有前后对应,例如常以项前之承浆治颈部强硬及疼痛;

以颈部之哑门治疗口喉不能发声及吞咽等。

二、针 法
上述各种对应法之取穴,一般先辨知病痛点属于那一经格,然后选一对应

法在其对应部施针。取穴以同名经为主,例如肩痛患处在手阳明即手太阳经部位

若以「手脚逆对法」取穴,则可取足踝部足阳明及足太阳穴位施治。又如鼠蹊部

痛,痛点为足阳明经所过,若按「手足顺对法」可取肩部手阳明经穴施治(肩颙穴

有效);若按「手足逆对法」则可取手掌部手阳明经穴位施治(灵骨穴有特效)。

若对应部位无十四经穴位可 取,则可在对应部位找压痛反应点针

治,或按比例找部位施治,或取 最邻近之穴位施治,都能收到疗效。例

如承山穴痛,可在前臂部太阳经 中点取穴。

上述各种取穴,按经验以左 取右,右取左为佳,至于任督脉之病

痛,则以任脉取少阴经,督脉取 太阳经为主(因少阴夹任,太阳夹脊)。

手足逆对

44
手 对手 对足
躯 躯 躯 躯
顺 逆 干 逆




45
伍 谈「体应全息」针法应用
体应针法包含体与体之对应,及体与脏之对应,可以说是全息针法的一部

份,也是董氏奇穴学之中心思想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可以找到其刺法渊

源。许多古人的经验也与此相合,目前虽也能看到些零星的应用经验,但整体性

全面性的论述并不得见,这理综合董师景昌及个人近四十年之临床经验,将理

论与临床做一简要阐述。体应全息亦称「刺五体法」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

以脉治脉:以肉治肉;以皮治皮。又可以五体治五脏,其原理及源流应系来自

《内经》。董师应用颇多,个人应用尤多,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 以体治体
一、以骨治骨
以骨治骨相当于古法之刺骨法,《刺齐论》说:「刺骨无伤筋」,此一刺法之

要则有二,

一是进针抵骨,此法相当于《内经》之《输刺法》。
《官针篇》说:「输刺者,

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

二是贴骨进针,此法相当于《内经》之《短刺》,《官针篇》说:「短刺者,刺

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董氏奇穴贴骨进针之穴位甚

多,进针抵骨之穴位也不少。清代周孔四先生在《周氏经络大全》说:「凡病在内

而上下行者,经脉也;左右行者,络气也。其为穴也,经行至此而为之凝,故穴

必附于骨。」。

近代研究有「骨膜传导」之说,骨膜富含神经及血管,针刺抵骨或贴骨,透

过骨膜传导,治疗一些骨关节的疾病,效果甚佳。例如灵骨贴骨治坐骨神经痛特

效〈配大白贴骨更佳〉;人中、后溪、束骨均能治疗腰颈骨刺,配风市穴抵骨更佳

灵骨贴骨治疗脚跟骨刺甚效。加取束骨穴贴骨牵引更佳。曲池穴贴骨进针治肱骨

外上踝炎〈网球肘〉;太冲贴骨治手脚痛,尤其是治疗膝痛更有效。

二、以筋治筋

46
以筋治筋相当于古法之刺筋法,《刺齐论》说:「刺筋者无伤肉」,此一刺法

之要则有二,一是刺在筋上,此法相当于《内经》之《关刺法》,《官针篇》说:

「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一是刺在筋旁,此法相当

于《内经》之《恢刺法》,《官针篇》说:「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这两种刺法,对于治疗筋病效果均甚佳,包括身体的拘挛,强

直,抽掣,弛缓皆有疗效。例如董氏奇穴之「正筋」穴在阿基利斯腱之大筋上,

刺入筋中,治疗颈项强直及疼痛甚效,治疗腰扭伤效果亦佳。再如尺泽穴位于大

筋旁,贴筋刺入尺泽穴,可治全身拘急挛缩的病变,治疗五十肩之肩臂强硬不

举,治疗手掌挛缩不伸,都甚为有效,治半身不遂也极为常用。因本穴为肺(金)

之子(水)穴,泻之能使金不克木,筋自然就舒弛伸展。但又何尝不是以筋治筋之

作用?其它如承山、阳陵能治筋病,也都可以说是此一刺法及理论的应用。

三、以脉治脉
以脉治脉相当于古法之刺脉法。
《刺齐论》说:「刺脉无伤皮」,此一刺法亦

有两种,一种是刺络出血,即刺血疗法;《官针篇》中的络刺、豹文刺、赞刺可说

均属此法之范畴。
《官针篇》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豹文刺者,左右

前后针之,中脉故也,以取经络之血者。」;「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

之出血,是谓治瘫肿也。」。另一种刺法,则是刺入至大血管〈动脉〉旁,不伤血

管不出血,紧贴血管以治血管之病,此种针法在古书未见记载,为董师常用之

针法之一,亦当属刺脉法。

刺络法临床极为常用,对于难病及痼疾有特殊疗效,对于急性大病及热病

也常有极好之疗效。因临床应用实在太多,不克在此一一列述,仅举出数例,便

足以了解此法应用之广泛及实用。如:在十二井穴刺出血可治中风昏厥、高热、

咽喉肿痛…等。在委中刺血可治后头痛、颈项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腰扭伤、下腿

痛、痔疮、疮痈、霍乱、急性吐泻……等。在肘弯点刺出血可治五十肩、手臂痛、气

喘、心脏病、霍乱…等。在耳背刺血可治眼病、口歪眼斜、皮肤病、失眠、多汗等均

47
甚效。董师另采「泻络远针」法,在背部刺血治脚痛、膝痛、在下腰刺血治上臂痛

在小腿之四花中、外穴刺血治躯干之内脏病甚效,都是很平常的用例。尤其难能

者,董师常采取贴脉治脉之法,此法对一般人并不陌生,如各书所载「脉会太

渊」,以太渊穴治疗各种血脉之病,早即为针灸医师索所熟悉,董师更将此法发

挥,应用范围更广。例如地宗穴,贴近动脉,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心脏病

及血管硬化」;又如火硬穴及火主穴下有太冲脉经过,亦常以此治血脉病。

四、以肉治肉
以肉治肉相当于古法之刺肉法。
《刺齐论》说:「刺肉无伤脉,刺肉无伤筋」

《官针篇》中的浮刺、分刺、合谷刺可说都属刺肉法。
《官针篇》说:「浮刺者,旁

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分刺,次分肉之间也。」
「合谷刺,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浮刺为刺浅层的肌肉,亦可采斜刺或横刺,治肌急

而寒就是治肌怕冷及挛缩拘急等。分刺则是刺较深层的肌肉,治疗肌肉痛,麻木

不仁或萎缩。

合谷刺则是直刺至一定深度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向左右或前后各斜刺一

针,形同鸡足般的「个」字,治疗感受风寒湿所致的肌痹症。

例如临床上常以合谷、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及大腿驷马穴等肉多处治疗肌

肉萎缩甚为有效,虽说「萎症独取阳明」,又怎能说不是以肉治肉的疗效使然呢

这些穴位治疗肌肉挛缩拘急或末梢神经沿炎亦有效。承山及肩中在肌肉较多处,

治肌肉病亦甚效。

五、以皮治皮
以皮治皮相当于古法针灸的刺皮法。《刺齐论》说,「刺皮无伤肉」。《官针

篇》中的毛刺、半刺即系刺皮法。
《官针篇》说:「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半刺

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毛刺叙述刺浅恰如毫

毛之浮浅细微,手法轻虚;半刺则指浅刺,浅内疾发亦如拔毛状,也可说类同

毛刺,只是较毛刺略深,只浅刺皮肤,不伤肌肉,相当于近代的皮肤针〈梅花

针〉的叩打刺激法。毛刺多用于局部麻木不仁的浮痹症和一些皮肤病。相当于半

48
刺之梅花针刺法,其治疗以微充血或微出血为度,治疗皮肤感觉异常、神经性皮

炎、斑秃、脱发、酒齄鼻都有很好的疗效,也可用三錂针浅刺散刺代替。但《官针

篇》曾说:「肤白勿取」,可以了解本法镵针〈浅刺出血〉原系为阳盛而设,肤色

变赤有血热者较宜,例如皮肤病皮肤色赤、丹毒,多发性疖肿或带状疱疹色赤等

均可以此法治之,上述治法多在病变局部施治。

董师之刺皮法别开生面,其多在肌肉肥厚处针治皮肤病,此有补土生金之

意,也有以皮治皮之应。如驷马穴治皮肤病极效。

此处为阳明经所过,多气多血,调理气血作用甚好,但不宜深刺,以应皮

毛。或以泻营法刺之,即先针至地部,然后再提至人部,施以强捻泻针后,再提

至天部,然后留针,此即《难经》所说:「当泻之时,从营取气。」,此种针法对

皮肤变赤之皮肤病尤为有效。曲池穴治皮肤病亦同此理此法。

第二节 以体治脏〈体脏对应〉
五体刺法,除能以体治体,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脉治脉,以肉治肉,

以皮治皮外,还能透过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而以骨治

肾,以筋治肝,以肉治脾,以脉治心,以皮治肺,达到体脏对应的治疗效果。

《官针篇》说:「半刺者,……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豹文刺……以取经络

之血者,此心之应也。」,「关刺者,……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

「合谷刺……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输刺者……深内至骨

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这就说明了五体刺法与五脏的相应。以下即简单举

述一些治例略作发挥。

一、刺皮应肺
临床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病,针水金或水通穴采皮下针施治。在少商商阳浅刺

点刺治肺热喉痛或发热,又如浅针食指之木穴治鼻病等,皆系采皮与肺相应的

刺法。

二、刺肉应脾
刺肌肉能应脾,肉厚之处有补气理气之效用,合谷太冲在手指及脚趾之间

49
肌肉较丰厚之处,理气作用甚强,虽说因系「原穴」之故,但脾〈气〉肉相应也有

关系。针驷马穴能治皮肤病也能健脾补气。董氏奇穴如治肺之驷马,治心之通关

通山、通天,治肾之通肾、通胃、通背,治肝之天黄、明黄、其黄,及镇痛要穴风

市都在肌肉丰厚之大腿处,实亦健脾,重视脾胃学说之故。

三、以脉治心
刺血治疗心脏病最为有效。笔者以肘弯、四花中外〈条口、丰隆附近〉刺血治

愈多例严重必脏病患。刺脉如地宗穴能使阳症起死回生〈强心〉,能治心脏病及

血管硬化;又如火硬火主夹太冲穴,下有动脉应手,针此能强心,并治心脏麻

痹。太冲穴亦有强心作用,曾以太冲治疗昏厥,经针人中百会未效,而太冲即效

者数例。

四、以筋治肝
阳陵泉为治筋病要穴,也是治肝胆病的要穴,以承山治脚挛急抽筋有效,

治疗胃痉挛痛及治月经痉挛痛也有效,这些也都与肝有关。

五、刺骨应肾
灵骨穴贴骨进针治腰痛,亦能补肾治足跟痛及肾亏各病。妇科穴及还巢穴皆

应贴骨进针,始能达到补肾治肾治不孕的效果。腕顺穴所治各症与肾有关,针刺

时贴骨疗效较佳,三阴交穴贴骨进针补肾之作用更强。

某些穴位透过筋骨或筋肉的对应关系,能与多脏对应,治疗病症更多,例

如手三里刺在筋上,曲池穴贴骨进针治疗肱骨外上踝炎及手肘肌腱病变甚效。此

即由于筋骨皆治,肝肾并补之故。又如手千金穴在太阳经及少阳经中间,在筋下

骨前,能筋骨并治通于肝肾。所治各病与筋骨肝肾有关。再如个人最常用的液门

穴,在筋下贴骨进针,进至中白〈中渚〉及下白肉多处,如此则与脾肝肾皆相关

脾肝肾之病皆能治,主治之病既多而有效,为个人常用十大要穴之一。

50
陆 刺血疗法
刺血又称刺络或放血,是中医的一种独特针刺治疗方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

的历史,应用极为广泛,且疗效显著。四十年前余从董师景昌学习针灸,常见其

应用刺血治疗。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止于顷刻,其效果常令人

不可思议。据董师表示,刺血疗法适用于任何疾病,却疗效不逊于毫针,有过之

而无不及,当年随侍老师之侧,每见董师应用三棱针,尝叹此种针法之神奇。

董师刺络用穴之范围不受古书所限,除一般医师常用之肘窝、膝腘、侧额、

舌下、十二井、十宣、耳背等部位、董师善用爱用并有发明外,至于下臂、下腿、脚

踝、脚背、肩峰等几乎无处不能放血、尤其是腰背部位,董师更是以之灵活运用

治疗全身病变。所涉范围可谓内、外、妇,儿、伤科全部包括在内。

余临床三十余万人次,以刺血治疗重病,顽疾甚多,益觉刺血疗效之实际

及可贵。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刺血疗法。

第一节 源起与发展
在《黄帝内经》的 162 篇中,有四十多篇谈及刺血,论述了刺血疗法的名称

刺血的依据、作用、针具、针法、取穴、主治范围、应用方式及禁忌注意事项等,极

为全面详细。

刺血或称放血,或称点刺,或称刺络、络刺、刺营等。其名词最早出现于《内

经》,《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四曰络刺,络刺者,刺

小络之血脉也。」
《灵枢.经脉》篇说:「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

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刺营者出血」

其所以刺络者,是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之「宛陈则除之」,及《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之「血实宜决之」而来。
《难经.第二十八难》也说「其受邪气蓄

则肿热,砭射之也。」。

刺血的起源很早。远在石器时代,祖先们当身体某一部位偶然被尖石或棘草

刺伤出血,但身体的另一处伤痛却意外减轻或消失,于是产牛一种思悟。刺破某

51
些部位出血,能减轻或治愈病痛,继而出现了专门用以治疗的石制工具即砭石。

《素问.血气形志》说:「病生于肉,治之以砭石。」,《灵枢.治法方宜论》:

「东方之域……其病皆痈肿,其治宜砭石。」,《灵枢.玉版》说:「故痈疽已成脓

肿,惟砭石铍针之所取也。」,都提到了砭石的治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

铁器时代,出现了金属制造的针。
《内经》中所谓的「锋针」就是现代用于针刺放

血治病的三棱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九针之名,各不同形,……四曰锋

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灵枢.九针》篇也说:「四

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

自《内经》之后,历代不少医家对刺血之术的应用,收到了惊人的效果。史

书记载华佗曾以针刺出血治愈曹操的「头风症」。西晋皇甫谥的《甲乙经》,在《奇

邪血络》论中专门讲述了刺血络为主的治法。唐代侍医秦鸣鹤、张文仲针刺百会

及脑户出血,治愈了唐高宗李治的风眩目不能视症。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中

记载有刺血治疗背疽显效的医案。

金元时代刘河间针刺泄热治疮疡、疼痛喜用放血疗法〈见《素问.病机气宜

保命论》〉。其弟子张子和应用针刺放血袪邪治病,在当时最有成就怯在其代表

著作《儒门事亲》中记有针灸医案约三十则,几乎皆为刺血治例。书中并曾写道

「余尝病目疾,……百余日,羞明隐涩,肿痛不已,忽眼科姜仲安云:宜……出

血三处,……来日愈大半,三日平复如故。余自叹曰:百日之苦,一朝而解,学

医半世,尚阙此法,不学可否?」。李东垣也擅长针灸,在其代表著作《脾胃论》

中记述有「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
「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等刺

血经验,其弟子罗天益亦善用刺血治病,并在著作《卫生宝鉴》中收录了不少刺

血治验。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论述了放血穴位及放血急救治疗「大风发眉坠落」

「小儿猢狲痨」及「中风急救」等,并记有放血实例。清代傅清主提出眉心出血治

产后血晕;叶天士针委中出血治咽喉痛。郭志邃刺血治急症「痧症」,并总结经

验编成《痧胀玉衡》一书。

52
近数十年来,刺血针术又复得到重视,治疗范围更加广泛,治症也扩展及

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医师及研究人员对治

疗经验作了总结,对治疗机理也有许多研究及进展。

针刺放血在国外也有一定的进展,也有不少献记载及报导,限于篇幅不再

多述。

第二节 刺血的理论依据及基本原则
刺血疗法之理论根据,主要来自于《内经》,其根本要点,就是「血实宜决

之」及「宛陈则除之」。下面略作分析。

〈一〉血实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决即泄去血〈见张景岳批注〉。
《素问.调经论》说:

「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灵枢.脉度》论说:「盛而血者疾诛之」都是

说:血实脉盛的宜决之诛之出其血而治之。临床常见的高热神昏疮痈肿毒,及体

质壮实的农民劳工患病,也多为血实之症。

〈二〉宛陈则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

枢.小针解》说:「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宛陈」指郁积陈久之病,即络脉中

瘀积之血,「去血脉」指刺血以除血脉郁结之久病。
《素问.调经论》说:「孙络外

溢,则经有留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有所堕坠,恶血内留。」,所

谓「留血」,「恶血」都是「宛陈」,都是经络瘀血,宜用刺血治疗,现代常见的一

些长年疾病或疼痛,甚至某些急性扭伤都有恶血瘀血,用刺血治疗效果甚好。

显然刺血理论来源于「病在血络」,则其原则:

〈一〉首在据血络而刺之:《素问.调经论》说:「刺留血奈何,歧伯曰:视

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又说:「病在脉,调之

血,病在血,调之络。」。《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孙络病者,治其孙络出

血。」。血络包括络脉、别络、孙络及浮络,《灵枢.脉度论》说:「经脉为理,支

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论》说:「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

络脉也。」。别络、浮络及孙络从大到小,分布全身。病在血络可从其形状及颜色

53
观察。
《灵枢.血络论》说:「血脉者盛坚横以刺,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

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
《灵枢.经脉篇》说:「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

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血。」。临床时常见病患有些血管形如小红

虫状或红丝条状,也有的成细小的红点,漫散全身各处,也有形状特别明显,

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此种情况多见于委中、尺泽及太

阳等穴。

此外,也可从络脉郁血之后的色泽变化诊断病变,《灵枢.经脉》说:「凡

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清矣;胃中有热,

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

者,少气也。」。指出通过望诊血络,可以诊断疾病之寒热及病变脏腑。

〈二〉根据行体肥瘦,即根据体质而刺血。
《灵枢.终始》说:「凡刺之法,必

察其形气。」。
《素问.刺疟论)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五胠俞各一,

适肥瘦出其血。」。张景岳解说:「适肥瘦出其血者,谓瘦者浅之,少出血;肥者

深之,多出血也。」。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

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这些都在强调临

床刺血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来决定出血量多少及针刺深浅。

〈三〉顺应季节时辰:古人重视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刺血治病,亦因时令不

同而异。
《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春夏秋冬各有所刺」。又说「春刺散俞,见血

而止。」。
《素问.刺腰痛论》强调刺太阳「春无见血」,刺少阳「夏无见血」,刺阳

明「秋无见血」。这是根据五行之四时衰旺而定的。足太阳冬旺春衰,故春无见血

足少阳春旺夏衰,故夏无见血。足阳明长夏旺而秋衰,故秋无见血。临床刺血在

一天中也有同样状况。上午巳午时阳气在上,最宜刺太阳穴出血。下午阳气在下

尤其三至五时为膀胱经气旺之时,在委中刺血最宜。

〈四〉审气血多少:刺血必须根据十二经气血多少,决定能否刺血及出血量

的多少。
《灵枢.官能》说:「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

气血多少。」。在前述「气血多少理论之应用」一章中,已根据《太素》考证,指出

54
「阳明、太阴多气多血」、
「太阳、少阴多血少气」、
「少阴、厥阴多气少血」,因此阳

明、太阴、太阳、少阴皆宜出血,少阴厥阴不宜出血。
《针灸大成卷九.眼目》也说

「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

故也。」目前治疗目赤肿痛可用攒竹,太阳等刺血,亦与气血多少理论相符。临

床上因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实证皆多,最宜刺血,太阳多血少气亦宜刺血。商

阳,丰隆,攒竹,委中都是刺血常用的穴位,甚至足三里,解溪,三间都能刺

血治不少疾病。

第三节 刺血的取穴特点及方式
刺血疗法之取穴部位及方式,与一般毫针针刺有相似之处,但亦有其独自

的特点,其取穴方式大致如下:

〈一〉据经络取穴:有循经取穴及表里经取穴之分。
1.本经取穴:又称循经取穴,即病在何经,就取何经穴位刺血。有在局部及

邻近取穴者,也有远处取穴。
《灵枢.热病》说:「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

中血络出血。」,《素问.刺腰痛论》说:「足太阳之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

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上述之病皆与太阳膀胱经有关,所以皆以该

经合穴委中刺血甚效。临床常以委中刺血治疗后头痛、颈项痛、腰背痛、痔疮、尾

闾痛、后腿痛等膀胱经病变。用丰隆穴刺血治疗前头痛、胸痛、乳痛、胃痛等阳明

经之病痛皆甚效。循经取穴以远处为佳,《标幽赋》说:「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

上针。」实为经验之言。
2.异经取穴,主要以表里经为主,《素问.刺热论》说:「肺热病者……刺手

太阴、阳明出血如豆大,立已。」。
《灵枢.五邪》说:「邪在肾,……腹胀腰痛,

大便难……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前者病在肺,肺及表里经大肠

经刺血有效。后者病在肾,取肾及表里膀胱经刺血有效。有时以列缺刺血治阳明

头痛,也是表里经的应用。

〈二〉据穴性取穴:多以特定穴为主,五输穴应用甚多。
1.井穴:井穴最适于急症及热症,《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脏

55
者,取之井。」,病在脏则常有神志病变。井穴尤适于急救开窍醒神,《伤寒论》

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井穴为十二经的起止点,刺之能接

阴阳,因此治厥逆甚效。
《针灸大成》也载有「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

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

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临床曾以井

穴刺血救醒多例中风昏迷濒死病人,确有起死回生之殊效。
2.合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

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灵枢.四时气》说:「病在腑取之合」。
《灵枢》及

《素问》中有多篇论及合穴刺血的实例,取穴包括委中、委阳、足三里及阳陵泉,

甚至有在曲泉〈肝之合穴〉刺血者〈见《灵枢.癫狂篇》〉。之后许多医书中,也都

有不少合穴刺血治病的记录。古人用合穴放血治病颇为广泛,尤其是霍乱吐泻、

心痛暴厥以及疟病等急性肠胃病变及胆经病变,多取尺泽、曲泽、委中等合穴刺

血。而「经满而血者」之实症血症病甚多,委中、尺泽、曲泽、足三里等合穴都是刺

血常用穴位。
3.荥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俞主外经」,外邪侵袭,痹阻经脉

或跌打损伤瘀血壅滞之症皆可刺荥俞穴出血。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足少

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刺然谷之前出血,如食倾而已。」。这里的然谷即

荥穴,另外如三间〈大肠荥〉刺血治感冒发热肺炎等有效;鱼际〈肺荥〉刺血治肺

炎,气喘、腱鞘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也都很不错,也都是荥穴刺血的治例。
4.奇穴:有些奇穴刺血常用于急症,如金津玉液治疗舌肿大;十宣治乳蛾

及急救等。董师应用奇穴刺血尤多,效果亦极突出,既能治急症,也能治慢性久

病。例如背部之精枝〈二椎、三椎各旁开六寸〉刺血治小腿痛甚效;金林〈四、五、

六椎旁开六寸〉刺血治疗大腿痛、坐骨神经痛。
5.其它非经穴处:多在血脉瘀阻处,这多半有血管突出或血丝浮现等反应,

对之刺血即能见效。刺血时再驸以火罐拔之,效果益佳。

第四节 刺血常用部位及适应症

56
刺络中最重要亦最常用者即为静脉刺络。下面我们就看看静脉刺络常用之部

位:
1.肘窝部 为自古常用之部位,相当尺泽、曲泽穴位,视鼓起之青筋放血。

主治:呼吸器及心脏病(心绞痛用之特效),霍乱、中暑、上肢风湿神经痛、五

十肩、半身不遂。
2.膝腘部 相当于委中穴位之部位,效果佳而最常用。(古称血郄,最适于刺

血)

主治:肠炎、痔疮、腰痛、项强、下肢风湿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骨刺、颈

椎病、高血压、类中风、半身不遂、脑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血栓

闭塞脉管炎、风疹、伤暑、疔疮、癃闭等。
3.下臂部 相当于手三里穴之部位。

主治:面疔、痈、结膜炎、牙痛、湿疹、荨麻疹等。
4.下腿部

⑴ 阳明部位 相当于足三里、条口附近(即董师之四花中穴)部位。视青筋放

血。

主治:胃炎、肠胃炎、久年胃病、胸痛胸闷、慢性气管炎、丹毒、多发性神经根

炎。
⑵ 少阳部位 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即董师之四花外穴)视青筋放血。

主治:急性肠胃炎、肋膜痛、心脏疾病、胸部发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坐骨

神经痛、肩臂痛、偏头痛、高血压等。

⑶ 太阳部位 相当于承山穴部位,视青筋放血。

主治:痔疮、背痛、静脉瘤。

⑷ 太阴部位 相当于阴陵泉附近。

主治:内痔、外痔、痛经、不孕、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
5.外踝部 包括丘墟、昆仑一带。

主治:足关节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6.内踝部 包括中封、照海穴一带。

57
主治:中耳炎、疝气、不孕症。
7.脚 背

⑴ 阳明部位 解溪穴附近。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丹毒、末梢神经炎,血栓闭塞脉管炎、象皮腿

⑵ 少阳部位 相当于临泣、侠溪、地五会等穴位附近。

主治:牙痛、少阳经附近之偏头痛坐骨神经痛。
8.侧额部 相当于颔压穴部位,俗称太阳穴。

主治:头痛、头晕、结膜炎、眼底出血、中风、气喘、食道病变等。
9.舌下部 相当于奇穴金津玉液,即舌下紫脉。

主治:喉炎、言语障碍、中风、休克、心脏麻痹、恶性感冒等。

第五节 其它刺血常用部位
除上述几大常用较大静脉部位外,尚有耳背,十二井、十宣、后背、肩峰、颜

面等部位。由于这些部位较不易发现青筋或无较大静脉,因此治疗时不是寻找青

筋放血,由于经验之累计,只要在固定穴位刺针,使出些微红血,即达治病目

的,这些部位亦有称之为细络者。

下面略予说明:
1.十二井穴 即十二经络之井穴部位。

主治:卒中、急性炎症、心脏麻痹、退热等。
2.十宣 位于十指之尖端。

主治:卒中、心脏麻痹。
3.耳背或耳尖 有细小之紫筋数条,对准放血。

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皮肤病、桑颔关节炎、失眠、心悸、

多汗。
4.颜面 颊、颧、鼻头、鼻翼部位。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鼻炎、头痛、三叉神经痛。
5.口腔 口腔黏膜。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58
6.掌缘 后溪至腕骨一带。

主治:风疹块、气喘。
7.脚侧然谷一带。

主治:脑震荡。
8.肩峰 相当于肩颙穴附近部位。

主治:出黄水治肾脏病,出黑血治手腕及手背痛。肩凝、五十肩、荨麻疹、乳

腺炎等。
9.腰背 全部腰背俞穴均属放血范围。

主治:脏腑病变及其有关经络之病,刺其俞穴出血。
10.七星穴 包括在项部入发际八分之总枢穴及其下一寸。

主治:呕吐(五脏不安)、感冒头痛、小见高烧、小儿各种风症、中风失语、吞咽

不适。

说明:总枢穴即督脉之风府穴,分枢即督脉之哑门穴,虽然因为有七个穴

道,故称七星,但并不需要每个穴都针,一般只要针总枢(风府)、分

枢(哑门)即能达到疗效,点刺出血效果更佳。

11.五岭穴 包括五道穴线:第一道穴线从大椎骨下第二节江口穴起,每下一

节为一穴,其顺序为火曲、火套、火长、火明、火枝、火门、土月、土泄、直至

第十椎下土克穴为止,共十穴。第二条穴线(左右共两条)从江口穴向左右平

开四指,金北穴起下一寸为一穴,其顺序为金斗、金吉、金陵、火金、木东,

木杜,直至木梅穴为止,共八穴。第三条穴线(左右共两条)从第二条线向外

横开四指,共有金枝、金精、金神、木原、木太、木菊、木松七穴,每穴间隔约

一寸。

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

之手足麻痹、半身不途、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痧症、血管硬化

之腰痛、肝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12.双凤穴 从大椎骨以下第二与第三脊椎骨间,向左右横开一寸五分之火凤

59
穴起,每下一寸一穴,其顺序为火主、火妙、火巢、火重、火花、火蜜七穴(左

右共十四穴)。

主治︰手痛脚痛、手麻脚麻、手足血管硬化。
13.九猴穴 包括火凤、火主、火妙、金堂(金斗上二寸)、金北、金斗、金吉、金枝、

金精九穴。

主治:猴痧。

※说明:本穴之排列共分三行,位置为第二椎旁开寸半之火凤穴起,每下

一寸一穴,计有三穴(含火凤),大椎旁开三寸之金堂穴起每下一寸一穴,

计有四穴(含金堂),第二椎旁开六寸之金枝及下一寸之金精,计二穴,

总共九穴,为治疗猴痧之要穴,故称九猴穴,可记忆为「二椎寸半连三穴

一椎旁三连四穴,二椎旁六连一穴」。
14.三金穴 包括金斗、金吉、金陵三穴。

主治:膝盖痛。

※说明:金斗、金吉、金陵三穴分别位于第三四五椎外开三寸处,相当于膀

膀经之魄户、膏肓、神堂穴,点刺出血少许,治疗膝关节疼痛,确有立竿

贝影之效,数年大疾亦往往愈于霍然。
15.精枝穴 包括金精、金枝两穴。

主治:小腿发胀、小腿痛·

※说明:精枝穴含金精、金枝两穴,分别位于第二椎及第三椎旁开六寸处,

点刺出血,治疗小腿酸胀疼痛,效果极为迅速而突出。
16.金林穴 包括金神、木原、木太三穴。

主治:血管硬化之坐骨神经痛。

※说明:金神、木原、木太三穴分别位于第四五六椎外开六寸处,亦即紧接

于精枝穴下,点刺治疗大腿及坐骨神经痛确有卓效。
17.顶柱穴 包括金吉、金陵、火金、金神、木东、木杜、木梅、木原、木太、木菊、

木松等十一穴(两边共廿二穴)。

60
※说明:顶柱穴计有十一穴,两侧合计为廿二穴,分二行排列,第四椎至

第九椎每椎旁开三寸各一穴,计六穴,第四椎至第八椎每椎旁开六寸各

一穴,计五穴,可记忆为「四椎旁三连六穴,四椎旁六连五穴」。
18.后心穴 包括大椎骨下第四个脊椎关节处火云、火长、火明、火校、火门、土

月六穴及脊椎旁开一寸五分之火妙、火巢、火重、火花四穴(两边共八穴)与旁

开三寸之金吉、金陵、火金三穴(两边共六穴)。

主治:羊毛痧、疔疮、心脏衰弱、胃病、急性心脏麻痹、风寒入里、重感冒、中

风、各种急性痧症。
19.三江穴 包括第十三椎下之分线穴起,每下一节一穴其顺序为水分、水克、

水管、六宗、凤巢、主巢七穴及十四椎下旁开四指之六元、六满、六道、华巢、

环巢、河巢六穴(两边共十二穴)。

主治:经闭、子宫炎、肠炎、闪腰岔气、急性肠炎。
20.双河穴 包括第十四椎下之六元、六满、六道、华巢、环巢、河巢六穴(两边共

十二穴)。

主治:手臂痛、肩背痛。
21.冲霄穴 包括第二十椎下之妙巢穴,廿一椎下之上对穴及上对穴下一寸之

上高穴,共三穴。
主治:小脑痛、小脑发胀、项骨正中胀痛。
22.喉蛾九穴 在喉结及其上一寸与下一寸五分处,另加该三处各左右旁开一

寸五分处,共九穴。
主治:喉蛾、喉痛、甲状腺炎、喉痒、痰塞喉管不出(呼吸困难,形状如哮喘)。

23.十二猴穴 平行锁骨下一寸三分处共三穴,再下一寸五分处又三穴,两边

总共十二穴。
主治:猴痧、血管硬化之哮喘、肝霍乱(伤寒、重感冒、霍乱均会引起猴痧)。

24.金五穴 在胸骨上端半月状之下陷凹处金肝穴,每下一节为一穴,其顺序

为金阴、金阳、金转、金焦共五穴。
主治:肝霍乱、消化不良(胃胀)、肋痛、气管不顺,各种痧症

61
说明:金五穴之金肝穴即任脉之天突穴,其下之金阴、金阳、金转、金焦四

穴亦即为任脉璇矶、华盖、紫宫、玉堂等穴。
25.胃毛七穴 从岐骨下缘陷凹处,直下一寸一穴,共三穴。旁开一寸五分各两

穴(两边四穴)。

主治:羊毛痧、胃病、各种霍乱、心悸、胃出血。

说明:胃毛七穴部位之旁开「一寸五分」改为「二寸」更易找穴,因此胃毛七

穴之位置应系鸠尾、巨阙、上脘(以上三穴属任脉)及两旁之不容、承满

(属胃经),两侧计四穴,总共七穴,位于胃部附近,并以治胃病为

主,故称胃毛七穴,当然,原来之旁开一寸五分亦可刺血。
26.腑巢廿三穴 肚挤直上每一寸一穴共二穴,肚脐每下一寸一穴共五穴,肚

脐旁开一寸一穴,其上一穴,其下二穴(共四穴,两边共八穴),肚脐旁开

二寸一穴,其上一穴,其下二穴(共四穴,两边共八穴),总共廿三穴。

主治:肠炎、子宫炎、肾炎、肾痛、脐痛。

说明:腑巢廿三穴虽有廿三穴之多,但并不每穴皆用,在精穴简针原则下,

一般只针以肚脐为中心,向四面各旁开一寸之穴位为主,随病情之

严重而向四方扩张用穴。

上述所举者,概为常见之应用部位,民间所传放血验方及特效部位,当不

止此数,今后刺络之发展,仍待各位先进及后学之继续努力,以期于使此种传

统疗法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六节 常见疾病之刺血治疗
刺络对于疾病之治疗,应用广泛,效果宏速,为不争之事实,唯医书向少

记载,甚为遗憾,爰据各家医书之散载及个人对董氏奇穴刺络体会与经验,按

照常见疾病分类提要如后:

(一)头 部
1.头顶痛:上星、百会。

2.后头(脑)胀痛:A.冲霄 B.委中。

62
3.偏头痛:A.四花外 B.太阳。

4.前头痛:四腑一、二及上里 B.四花中。

5.突然头晕:五岭;血压高头晕:A.五岭 B.耳背。

6.感冒头痛:A.三商 B.七星。

7.血管神经性头痛:太阳。

(二)眼 病
1.风眼肿痛(角膜炎):

A.太阳穴 B.肝俞 C.五岭(肝、胆、心俞)D.耳后静脉点刺。

2.眼眶胀痛:A.少商 B.太阳。

3.结 膜 炎:A.太阳 B.攒竹 C.少商。

4.麦 粒 肿:A.耳背 B.曲池 C.足中趾尖。

5.翼状赞肉:A.少泽 B.至阴。

(三)耳 病
1.耳下腺炎:A.少商 B.耳尖 C.临泣、侠溪、地五会。

2.耳  痛:四花外。

3.中耳炎(聤耳):足踝附近。

(四)口 病
1.口舌生疮:A.耳尖 B.金津、玉液 C.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

2.口舌及咽喉肿:三重、少商。

3.口唇生疮:A.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 B.上唇穴、下唇穴。

(五)牙 病
牙 痛:外踝尖至临泣、侠溪、地五会。

(六)鼻
1.鼻 衂:A.少商 B.肝俞。

2.酒渣鼻:A.脾俞 B.胃俞 C.鼻尖-正本穴(七星针)。

3.敏感性鼻炎:正本。

(七)咽 喉

63
喉咙总治:A.少商、商阳先行点刺,再行对症治疗。

B.亦可于耳背或耳尖点刺,再对症治疗。

1.扁桃腺炎:A.少商、商阳 B.三重。

2.喉头炎:A.少商、商阳、合谷 B.三重。

3.咽肿水药米粒不下:A.少商、商阳、合谷 B.三重 C.关冲。

4.喉 痛:A.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点刺 B.哑门 C.喉蛾九穴。

5.喉 蛾:少商。

6.发音无声:总枢。

7.痰塞喉管不出:喉蛾九穴。

(八)哮 喘
A.背部五岭(膈俞、肺俞、心俞等穴)B.太阳、尺泽。

C.四花外 D.后溪至腕骨在线之青筋。

(九)颈 项
1.甲状腺肿:A.三重 B.耳后静脉 C.喉蛾九穴。

2.项骨正中线痛:A.冲霄 B.委中。

(十)上 肢
上肢总治:可于肘弯点刺,再对症治疗。
1.手腕痛:A.四花中、副 B.临泣、侠溪、地五会 C.水俞。

2.肩 痛:四花外。

3.指 麻:A.后心 B.双凤。

4.掌背红肿、手指肿:四花中、副。

5.手 痛:手足血管硬化、手麻:A.双凤 B.四花外 C.水俞。

6.臂痛(前)A.双河 B.四花外 C.水俞。

7.肩臂痛:A.双河 B.四花外。

8.腱鞘囊肿:囊肿部位鸡爪刺刺出黏液及血。

(十一)下 肢
下肢总治:皆可于委中点刺,再对症治疗。

64
1.两腿发酸:金林、金枝。

2.坐骨神经痛:A.太阳经痛-委中或金林。

B.少阳经痛-四花外或金林。

3.膝 痛:三金。

4.小腿痛(胀):精技。

5.足踝肿痛:委中及阳陵泉。

6.脚 跟:委中。

7.足麻、足痛:A.双凤 B.隐白。

8.足趾痉挛:外踝中央。

9.香港脚流黄水:A.外踝中央至临泣青筋点刺。B.制污。

10.四肢麻痛:井穴刺血。

(十二)胸 腹
1.肋痛(肝硬化、肋膜炎):四花外(可配肝俞)。

2.腹 痛:四花中、副。

3.胸闷(胀):A.尺泽 B.四花中。

4.脐 痛:A.腑巢(23)穴(选部份穴位,见前面腑巢二十三穴之说明)B.四花

外。

(十三)腰 背
腰背总治︰可于委中点刺,再行对症治疗。
1.脊 痛:A.委中 B.人中。

2.腰 痛:委中。

3.转筋强直:委中。

4.血管硬化之腰痛︰顶柱、委中。

5.背 痛:承山。

(十四)心 脏
心脏病总治:A.肘弯 B.四花中 C.五岭。

1.心脏扩大:五岭穴(上焦部分)。

65
2.心脏血管硬化:四花中、副。

3.心脏麻痹:四花中、副、十二井穴。

4.心惊悸:胆穴。

5.心脏衰弱:后心。

6.心 痛:火包、尺泽。

7.心跳剧烈:四花中、副。

(十五)肝 胆
1.黄 疸:隐白、脾俞、胃俞。

2.肝硬化:四花外、肝俞。

3.肝 病:火包。

(十六)肺 病
1.支气管炎(吐黄痰):四花外。

2.哮 喘:A.背部五岭 B.太阳 C.尺泽。

D.四花外 E.后溪至腕骨在线之青筋。

3.急性肺炎:A.大白 B.肺俞、风门。

4.肺经杂症:四花外均可主治之。(或加肺俞更佳)。

(十七)脾 胃
1.胃脘痛:四花中、副。

2.胃 炎:A.四花中、副 B.内庭至解溪。

3.急性胃痛:A.四花中、副 B.曲泽、委中。

C 五岭之中焦部份(胃俞及上下)。

4.胃出血:A.胃毛七 B.四花中、副。

5.胃溃疡:四花中、副。

6.十二指肠溃疡:A.内庭至解溪上青筋点刺。B.外踝附近点刺。

7.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A.四花中、副、外 B.曲泽,委中。

(十八)肾
1.肾脏炎:A.水俞扎出黄水 B.腑巢 C.肾脏周围。

66
(十九)肠
肠病总治:四花中、外。
1.十二指肠:A,内庭至解溪上青筋点剩 B.外踝附近点刺。

2.盲肠炎:四花中、副、外。

3.疝气:内踝附近。

4.急性肠胃炎:四花中、副、外。

5.急性肠炎:A.四花中副 B.三江。

6.急性腹痛:曲泽、委中。

(二十)妇 科
1.乳房肿痛:四花中、副。

2.经 闭:三江。

3.子宫炎:三江。

4.胎衣不下:火包。

5.白 带:A.三江 B.十七椎下、八髎。

(二十一)血管病
1.中 风:十二井。

2.高血压:A.四花外 B.五岭 C.委中。

3.高血压致手足麻痹或半身不遂:A.五岭。B.尺泽、委中。

4.静脉瘤:当瘤上点刺。

(二十二)小见科
1.小见疳疾(多食而瘦):A.四缝 B.肝俞、膈俞、胃俞、身柱。

2.小儿痘疮:A.委中、曲泽 B.耳背。

3.小儿惊风:A.十宣 B.七星 C.印堂。

4.小儿气喘:大白。

5.小儿夜哭:胆穴。

6.小儿发高烧、呕吐:总枢(七星)。

7.小儿重舌:少泽、少冲、隐白。

67
8.痄腮:少商、关冲。

(二十三)杂 病
1.干霍乱:A.总枢 B.五岭。

2.霍 乱:A.委中 B.尺泽、曲泽。

3.邪 祟:A.委中 B.少商。

4.痔 疮:委中。

5.急救中暑:十二井。

6.癫 痫:A.发作期:十二井 B.缓解期:五岭。

7.皮肤病:耳后静脉点刺。

8.偷针眼:A.脾俞、胃俞 B.耳后静脉 C.曲池。

9.猴 痧:十二猴穴。

10.各种痧症:A.五金 B.五岭。

11.羊毛痧:A.胃毛七穴 B.后心。

12.疔 疮:后心穴。

13.全身疲劳:背面。

14.呕吐(五脏不安):A.七星(总枢)B.五岭。

15.带状疱疹:A.疱疹周围 B.耳背。C.制污。

病案举例
1.汪 XX,三十六岁,公务员,左腿坐骨神经痛,不能行走,疼痛部位属胆经,

视其左腿丰隆至阳陵泉一带有青筋鼓起,刺之出血,一次痊愈,行走如常。
2.颜 XX,二十岁,学生,患结膜炎已三天,眼白充满红丝,视其耳背上紫色

细脉,以三棱针出血少许,第二天再行探亲,已痊愈。
3.谢太太,三十三岁,双膝风湿痛多年,来诊时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

点刺出血少许,即刻疼痛减轻大半,再以毫针在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

部,一次而愈,至今十年未再复发。并介绍病友多人来诊。

68
4.涂 XX,四十岁,军人,腰部扭伤两天,疼痛异常不得翻身,视病患委中部

位青筋暴起,以三棱针刺之,血流少许,旋即痛减能起床翻身,再以毫针

针刺束骨穴,一次痊愈。
5.王太太,四十岁,偏头痛近二十年,痛剧则呕吐,初诊时抱头而来,当即

在其太阳穴点刺出血,实时头痛立刻轻减,之后未再来诊,电话告知已痊

愈,并介绍头痛病友多位前来治疗。
6.杨 X,三十六岁,因嗜食槟榔,致口不能张,仅能容一指,口腔白斑,辛

辣点滴不能沾,沾之则痛剧,经林口某大医院诊为口腔癌。特邀余自美返台

治疗,在太阳穴、尺泽点刺后即能张口吞下水饺(张口三指有余),之后每周

点刺一次,前后三个月(余返台一月,该病患来美二月)白斑转红,张口如常

人,五味不忌,一切正常,今已四年,一切安好。
7.韩 XX,三十五岁,气喘三年,逢冬易发,来诊时正逢发作,在其背部肺俞、

膏肓,大椎及尺泽点刺并针水金、鱼际,立刻轻松,每周一次,仅如此治疗

三次,竟三年未发,并于世界日报(美洲最大华文报纸)刊登铭谢启事。

体 会
一、刺络俗名放血,但现在一般人多有称之「点刺」者。

二、依据个人多年经验,久年风湿疼痛,虽经毫针治疗,但常有复发者,唯

经施以刺络辅助,则未见复发者。

三、刺络之治病原理,据内经谓:「久宛则除之」,即指久年老病必须放血

去除,个人以为,病久则邪气盛,血脉不得通,乃宛陈于该处,平常血行尚能

通过,则不觉痛楚,天阴作雨,气压改变,脉道益狭,气血通过困难,虽经毫

针通气,唯病久邪深,血不得行,则针去病仍存在,纵然得以治愈,时间拖累

甚多,却有复发可能,因此放血实为必要,血去则痛止,此亦即古人所言:「治

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

四、据经验,以毫针针刺,采用巨刺疗效较佳,但放血则以同侧效果为佳。

69
五、据经验,放血仍以远处施针,作用较大,此甚合「泻络远针,头有病而

脚上针。」的古义,同理下有病而上面针,所以治疗下肢病痛,我们常在背上施

针。

六、放血手法可参看拙著「针灸经纬」上篇手法篇「三棱针之运用」。

(1990 年 10 月海峡中医杂志社专题演讲)

70
捌 脏腑别通之应用
个人自 1972 年根据《内经》,将「脏腑别通」法则用于针灸(以前未见人使用)

并于 1975 年刊载于拙著《针灸经纬》,转眼间已三十余年。在这段期间,个人以

此法运用于针灸及方药治病甚多,极有疗效,用于针灸更为突出。

脏腑别通又称脏腑通治,首见于明李延《医学入门》,引自《脏腑穿凿论》。

清.唐宗海之《医学精义》则有较详细的解说,大要是「心与胆通,心病怔忡,

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颠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

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通,脾病宜泄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肺与

膀胱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肾与三焦通,肾病宜调和

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纪说通治,当然有其相通之路径,唐宗海之《医学

精义》中虽有解说,但似仍气化为主,且李唐二人并未探讨及涉及其源流,对于

胃与包络是否相通也未交待。
个人研究探索发现:脏腑通治应系从六经之开阖枢变化而来(见《素问.阴

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试以「太阳为开,太阴为开;少阳为枢,少阴

为枢;阳明为阖,厥阴为阖」同气相求,以脏腑经络配合作表如下:

三  阳   太阳〈开〉  少阳〈枢〉   阳明〈阖〉
这样

就构成了 阴 手 足膀胱 小肠手 足 胆 三焦手 足 胃 大肠手
三 足
肺与膀胱 阳 相
同 配

通,脾与 相 手 肺 脾 足 手 心 肾 足 手心包 肝 足

小肠通,
 三  阴   太阴〈开〉   少阴〈枢〉    厥阴〈阖〉
心与胆通, 〈按:横向排列,则为同名经相通,如手足太阳相,手足太阴相通…〉

肾与三焦通,除五脏别通外,包络也应与胃通,从而确立了六脏六腑全能相通

的「六脏别通」,即「脏腑别通」,透过「脏腑别通」的脏腑关系,用于内科及杂病

均甚有效。

71
一、肺与膀胱通
膀胱的不利与不约,在于肺的调控,肺气宣肃机能障碍,调控失利,膀胱

蓄泄功能随之紊乱,肺对膀胱的调控,是通过「气」的作用而完成的,所谓「气

化则能出矣」。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

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

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的条文,这是「肺虚不能制约膀胱」的

小便遗溺不禁证。

临床有肺气不利,水停迫肺、肺气上逆之喘症,常以清利膀胱的方法止喘。

膀胱气化失常,可以透过治肺来调节,例如常用的「提壶揭盖」法就如吴鞠通说

的:「启上闸,化肺气,宣上即利下。」

朱丹溪也说:「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尝用麻黄汤开

上窍启下窍以利尿,又以之控制尿频治愈老人及小儿遗尿。针肺经列缺可治尿频

及多尿,针脾经之阴陵泉可利尿也可治尿频、针肺经鱼际穴可治膀胱经所行之背

痛,针背部输穴能治气喘,也都是肺脾(太阴)与膀胱(太阳)通的应用。

董氏奇穴用位在肺经的重子、重仙治疗膀胱经部位的背痛。

有关子宫的疾患也与膀胱经有关,《伤寒论》有太阳经蓄血症,证状为「太

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太阳蓄血证常有如狂的精神症状

有许多妇女子宫蓄血瘀血,也会有精神的症状,如痛经、闭经、热入血室等,常

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再如《金匮要略》中的子宫疾患,常用桂枝茯苓丸治疗

这两个方子都有膀胱经主药桂枝。

从此而论重子、重仙能治子宫肌瘤,可以说是透过脏腑别通的肺与膀胱通起

到作用的。妇科穴在大指肺经上,而能治妇科病,尤其是子宫疾患,也系此一脏

腑别通理论的发挥。

二、脾与小肠通
脾主运化,统括小肠的受化功能,小肠赖脾肾阳气的温煦方能化物,小肠

的分清泌浊又为脾脏化生气血升清降浊,创造物质条件。脾主升喜燥恶湿,湿邪

72
易伤脾阳;小肠主降喜暖恶寒,寒邪易伤小肠阳气。脾与小肠相互协同,关系紧

密。从内经相沿迄今,小肠病与脾胃病并未严格区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

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
《伤寒论》说:「太阴病,腹满而吐,食

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虽在说脾病,也可看作小肠受盛异常的病变

因此小肠病常两者共治。小肠有寒则温中袪寒,小肠有热则清肠泻脾;小肠吸收

不良肠鸣泄泻,则健脾助运并加分清利湿之品,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亦

即治小肠。

临床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便溏清稀,胃纳不佳,此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

溃疡、小肠吸收不佳之病患,辨证属脾胃阳虚,可以黄耆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治

疗。又如《金匮》之黄土汤治远血,吴鞠通认为「粪后便血,责之小肠寒湿,不与

粪前为大肠湿热同科。」病因责在小肠,但以黄土汤温脾摄血,其实即是脾与小

肠通治之例。

针灸常以小肠经之腕骨穴减肥。湿热黄疸在古书中最常用腕骨穴〈见通穴指

要赋、玉龙歌、玉龙赋〉,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能解脾湿。

董氏奇穴肝门穴也在小肠经上,能治疗肝炎。古今对肝炎的认识无不认为在

于袪湿。急性肝炎之阳黄主在阳明,慢性肝炎之阴黄主在太阴,治疗重点均在除

湿,小肠为分水之官,能调整大小便,去湿作用极强。此外,以脾经之阴陵泉治

疗五十肩,疗效显著,也都是脾与小肠通的用例。

三、心与胆通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

官,决断出焉。」胆与情志有阙,在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领域中,起着相当

之作用。心主血脉,胆助消化,心主君火,胆主相火,胆之排泌精汁,主三焦升

降与痰湿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功能失常,常可导致血脂升高及心血管病如冠心

病、心绞痛、心肌硬塞、心律失常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冠心病、心绞痛之形成与

高脂血症有关,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梗阻等病均可使血脂升高。心病从胆论

治,以小柴胡汤、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报导很多,以小柴胡

73
汤、温胆汤治失眠也很有效。而胆病从心论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胆囊

炎也有一定效果。目前以胆心同治治疗心脏病或胆病,其疗效似较单纯治胆或治

心要高效的多。针刺胆经之风市治失眠、心脏病及胆囊炎,效果甚好。针心经神

门治胆虚心怯也很有效,此外奇穴眼黄穴在心经上而能治眼黄,这些都是心与

胆通的治例。

四、肾与三焦通
《灵枢.本脏》说:「肾合三焦、膀胱。」,三焦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肺脾肾

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上焦气化,主司津液精微的布敷,主要在肺;中焦气

化,主司营卫精血的生化,主要在脾;下焦气化,开窍于二阴,司决渎排糟粕,

主要在肾,肾又为三焦气化的本源。三焦另一个系统是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

火系统、心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肾与命门为相火在下焦。肾以一脏

水火相兼,两个系统皆本于肾,肾又是阴阳水火之脏,水火两个系统在疾病过

程中可相互转化,但多出现在疾病后期,这是因为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久病

入肾,肾脏兼水火阴阳,为身体之总枢所致。

临床治疗肾病要考虑三焦,治三焦要顾及到肾。例如少阴四逆虽责之肾阳虚

但治疗则用四逆汤,方中有附子温下焦肾阳,干姜温中焦脾阳,甘草温上焦心

阳,可谓三焦之阳皆治。

再来看看肾与三焦通,三焦经的五输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

都与水〈肾〉有关,再者董老师治肾炎常用中白、下白,治浮肿也用中白、下白。

此外,三焦经的中渚治腰痛很有效,董老师之奇穴还巢治不孕,这个穴位在三

焦经上,也是透过脏腑别通补肾而发挥作用的。

五、肝与大肠通
肝主疏泄,有协调二便的作用,而大肠传导亦全赖肝气疏泄,吴鞠通在胁

痛、中燥、单腹胀等医案中,都提到肝协调二便的作用,前阴为肝经所循行之部

位属肝,主治自无疑议,而疏大便则合于肝与大肠相通之意。例如,鸟梅丸主治

的久痢,属湿热痢疾久而不已,系木郁横土,肝之疏泄不畅,而致下利里急后

74
重。白头翁汤证亦系肝(木)郁土中,湿热郁踞肠间,由于土因而木郁,木愈郁则

土愈困,此时调肝疏木才能有效,白头翁汤即在于清解阳明热毒疏泄肝气以治

利。又如四逆散加薤白也能治痢,两者治前阴病亦颇有效,盖前阴病多属湿热属

肝经也。针治大肠经之曲池穴能降血压治肝阳上亢之证,及治疗各类头晕皆甚有

效,奇穴灵骨在大肠经治头晕也很有效。木穴在大肠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痛,

其它大、小、外、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能治疝痛。针肝经之太冲穴能治腹中痛泻

这都是肝与大肠通的应用。

六、心包与胃通
临床常见老年人因饱餐胃气上冲,而致心肌梗塞发作的病人不在少数。由于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有的上消化道症状也很突出,同时治胸痹方也可通用于治

胃痛,所以称为「心胃同治」。阳明胃与心包络通,阳明实热上冲心包,扰乱神

明出现心包的证状,以承气汤泻胃家实热,阳明得治,厥阴自安。《温病条辨.

中焦篇》还有「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

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阳明胃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

小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厥阴病篇》亦有「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

汤。」。阳明常与厥阴同病,除有承气攻下法外,还有用牛黄、紫雪凉开之法及牛

黄凉开与承气攻下并用之法

临床上治疗疫痢热毒而见昏谵痉厥时常用承气汤治疗,即「治痢还需利,攻

下以护正。」,使险症转危为安。针刺心包经之内关穴治胃痛(因胃经循行所过)及

膝痛甚效。胃经之足三里穴治心脏病胸闷亦甚效。董老师用通关、通山、通天等穴

治疗心脏病,这些穴的位置都在胃经上,这都是包络与胃通的用例。

结 语
个人在开阖枢枢学说启示下,以之解说五脏别通之脏腑通治原理,并补足

了「心包与胃通」的六脏别通治疗原则,从而使脏腑通治的内容更为完备。并用

之于治疗一般杂病,疗效显著。尤其是用于针灸治疗效果更为突出,盖目前一般

针灸之经络疗法悉以同名经〈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等,或表里

75
经〈如手阳明与手太阳表里等〉为主。

同明经取穴一手一足一上一下〈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重点

在疏导。表里经取穴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阳〉

重点在平衡。但脏腑别通则一脏一腑一手一足一阴一阳〈即以肺与膀胱通而言,

肺为手之阴经,膀胱为足之阳经。〉,有高度的疏导及平衡作用,效果当然突出

这就是董氏奇穴原理中最重要的核心。

76
玖 谈开阖枢与易理及脏腑别通
杨维杰
六经气化功能的作用规律,也就是经气升降出入的规律,古人将其概括为

『开阖枢』。
『开阖枢』之名始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原文

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

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甲乙经.经脉根结》也有同样的记载。

扼要地说,就是以门户的开、阖、枢为喻,形象地概括人体的功能、病理变

化及内在联系,亦即是开指开达向外的作用,阖指内敛向里的功能,枢有枢机

枢纽的作用。开阖思想显然源于《周易系辞》之“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

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能。”

『开阖枢』理论在中医学中确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但对《伤寒论》及《温病》

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对于经络及脏腑理论的完善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其中包

括经络走向、同名经运用及脏腑别通。探索开阖枢的根源实与易理亦有着密切关

系,尤其是与后天八卦联系更深〈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从先天八卦探索开阖枢〉,

这里就以后天八卦为主,来看看其与开阖枢及脏腑别通的关系。

一、开阖枢与易理
先天八卦以乾坤定上下之位〈图一〉,后天八卦以坎离定上下之位〈见图二〉

先天八卦谈对待,后天八卦重流行,天地以乾坤定上下位,人身则以坎〈水〉离

〈火〉定上下之位。

《素问.

阴阳应象大

论 》 说 :

「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 图一             图二

77
也。」,张景岳说:「造化之权,全在水火。」,赵献可说:「世人但知气血为阴,

不知水火为阴阳之根。」李中梓也说:「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都指出了水火为

阴阳之根,并也均强调了水升火降,水火既济的重要性。交济在中医的经络中有

着基本体现即阴升阳降。试以双腿站立双手上举,则可见足三阴从足至胸,手三

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即充分体现了阴升阳降的精

神。
《内经》即以水火为人身之定位,即火在上,水在下为体,成?之象〈图三〉

亦即心在上,肾在下之象。

再根据阴升阳降求其用,阳往下增加,最上之阳爻是为少阳,其次之阳爻

为太阳,最下之阳爻为两阳合明谓之阳明。阴往上递减,最下之阴爻为太阴,依

次为少阴,最上之阴爻为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如此产生出太阳、少阳、阳明、太

阴、少阴、厥阴六经〈见图四、图五〉,中医之六经定名应系即从卦爻象而来。

少阳 少阳
厥阴
阳 厥阴
降 太阳 太阳
少阴
少 阴

阳明 升
阳明
太阴
太 阴

图三〈水火之象〉 图四〈六爻阴升陯降〉 图五〈六爻定六经〉

在《易》卦六爻的相互关系中,由于诸爻的位次、性质、远近距离等因素,爻

与爻相互间有着「承、乘、比、应」的关系,因而用来解释《周易》经文。掌握其原

则,对了解《周易》经文有很大方便。六爻位次之间的「承、乘、比、应」的关系,

象征着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它有很强的哲学概括意味,富有启迪性

概而言之,主要为:

⑴ 呼应关系,表现为对立力量的统一、互补与和谐。

⑵ 亲比关系,表现为同类性质力量的互相依托、支持和帮助。

78
⑶ 仰承关系,表现为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仰承、支持和另一种力量对

此力量的主宰、依靠。

⑷ 反对关系,这是唯一不和谐的因素,是祸乱之源。
〈指「乘」,此处从简不

详述。〉

「比」是指相连两爻的关系,就是两相比邻的意思。如初爻与二爻比,二爻

与三爻比,三爻与四爻比,四爻与五爻比,五爻与上爻比,两爻相比,象征事

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承」是比的另一种情况,但说的是相邻两爻一为阴,一为阳,其中阴爻在

下,阳爻在上,表现为阴对阳的承接,支承,就是以下承上的意思。《易》例侧

重揭示阴爻上承阳爻〈阴承阳〉的意义,象征卑微、柔弱者顺承尊高、刚强者。若

以先天八卦之乾坤来定位,则上三卦为阳,下三卦为阴,不合阴承阳之「承」的

关系。而后天八卦火水定位的六爻,恰是一阴一阳,阴在下承上,合乎「承」的

原则。

古人认为,重卦六爻有上、中、下三个层次,把六级爻位,两两并列,下二

爻〈初爻、二爻〉象征地,为地位;中二爻〈三爻、四爻〉象征人,为人位;上二爻

〈五爻、上爻〉象征天,为天位。天、人、地为「三才」。如此,火水定位之一二爻,

三、四爻,五、六爻,均互为比承,而成一阴一阳之象,又合三才之分为三组,

即成太阴、阳明一组;少阴、太阳一组;厥阴、少阳一组;彼此密切相关,一阴

一阳,互为表里〈见图六〉。

「应」指的是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的阴阳交感对应关系,具体说,就是初爻

与四爻交应,二爻与五爻交应,三爻与上爻交应。对应之爻一阴一阳的,可以两

相交感,称为「有应」;象征事物矛盾、对立面存在着谐和、统一的运动规律。如

果两者皆为阴爻,或俱为阳爻,必不能交感,称为「无应」或「敌应」。敌应则凶

象征事物处在分离或对立状态。

重卦中的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为同位。因为初爻为下卦的

下位,四爻为上卦的下位,同为下位;二爻为下卦的中位,五爻为上卦的中位,

79
同为中位;三爻为下卦的上位,上爻为上卦的上位,同为上位。

此一火水定位卦〈实系未济卦,未济卦的卦义系指宇宙万物不断发展,永远

在变化,无穷无尽。〉之六爻的一四、二五、三六爻均为同位,且阴阳互应为「有

应」,存在着谐和统一的运动规律及同类的性质。应用在人身就有着同类的生理

和病理活动,此即合乎《内经》之「太阳为开,太阴为开,少阳为枢,少阴为枢

阳明为阖,厥阴为阖。」之六经开阖枢。〈见图六〉

三阴三阳中,下卦及上卦之下爻太阳、太阴在最外为“开”,下卦及上卦之

中爻阳明及厥阴在内属“阖”,上下卦之上爻少阴及少阳皆为转化之枢为

“枢”。〈见图六〉

六 少阳 六 少阳 枢
表里
五 三 厥阴 五 厥阴 阖
太阳
阴四三 阳 太阳 四
表里 少阴
三 少阴 三
中 之 下
二 二 阳明 开
阳明
卦 第 一 表里 太阳
初 太阳 初
爻 太 阴
图六             图七
及上卦第一爻太阳在最外为开,也就是说包括手足太阳之膀胱经及小肠经,包

括手足太阴之肺经及脾经为开。每当寒邪伤人,最先伤阳,即伤最外之太阳,寒

为阴邪易从下起,先伤足太阳,故伤寒论叙证从足太阳膀胱经起。每当热邪伤人

最先伤阴,热为阳邪多从上而来,先伤手太阴肺经。外邪先伤太阳太阴,即因太

阳太阴为「开」之故。上下卦之上爻皆为变化之处,上卦之上爻少阳及下卦之上

爻少阴皆为转枢之位,少阳在表里之间其证以寒热往来为主,又有兼表兼里之

分。例如小柴胡汤为少阳正证,又有偏表之柴胡桂枝汤及偏里之大柴胡汤,柴胡

加龙牡汤等。少阴亦有寒化热化之证,如寒化之四逆汤,真武汤等,热化之黄连

阿胶汤等。阳明及厥阴皆在卦之中爻,有闭合之意,故为阖。观伤寒之邪,当其

阳亢之极则入阳明,而成循衣摸床不识人之重病;阴寒之极则入厥阴,则为厥

逆之证。而温病热入手厥阴心包则神昏,入足厥阴则动风,皆为病症之极,已至

80
闭阖之最后阶段,而有严重之精神证状。

开阖枢在于说明三阴三阳离合、互根、转化、及经气升降出入转输的规律,

对于应用《伤寒论》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温病也有一定的指导及启发作用,用

之于治疗一般杂病,疗效显著。由于阴阳失和〈失衡〉是《伤寒论》的总病机,如

何促进阴阳自和,就在于调动三阳三阴开阖枢的失衡,使之调和〈平衡〉。

二、开阖枢与脏腑别通
由前述得知,太阳太阴有一定类属及相关,少阳及少阴性质相关,阳明厥

阴相关,素问及灵枢均提及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

为枢,厥阴为阖。试以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太阴为开,少阴为枢,

厥阴为阖,将其展开,太阳太阴相对〈开〉,少阳少阴相对〈枢〉,阳明厥阴相对

〈阖〉,阴与阳对,手与足对,配合作表。

三  阳   太…阳〈开〉  少阳〈枢〉   阳明〈阖〉
这样

就构成了 阴 手 足膀胱 小肠手 足 胆 三焦手 足 胃 大肠手
三 足
肺与膀胱 阳 相
同 配

通,脾与 相 手 肺 脾 足 手 心 肾 足 手心包 肝 足

小肠通,
 三  阴   太阴〈开〉   少阴〈枢〉    厥阴〈阖〉
心与胆通, 〈按:横向排列,则为同名经相通,如手足太阳相,手足太阴相通…〉

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除五脏别通外,包络也应与胃通,从而确立了六脏

六腑全能相通的 r 六脏别通」即「脏腑别通」,透过「脏腑别通」的脏腑关系,用

于内科及杂病均甚为有效。

三十多年来,个人以此方法运用方药及针灸治病甚多,极有疗效〈方药另文

举例〉。用于针灸效果更为突出,例如以曲池治头晕特效〈肝与大肠通〉;以内关

治胃病及膝痛特效;足三里治心脏病甚效〈包络与胃通〉;中渚治肾炎、腰痛甚

效〈肾与三焦通〉;列缺治尿频〈肺与膀胱通〉;阴陵治五十肩〈脾与小肠通〉;神

门治胆怯心虚,风市治失眠〈心与胆通〉……等。此一原理也是董氏奇穴核心原

81
理之一,这里简略加以举述,例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但可治膀胱经之背痛

木穴在大肠经上,但能治肝经之疝气痛;其它大、中、小浮间皆在大肠经上,都

能治疝痛,也可治肝经所过之阴部痛、尿道炎等。胆穴在中指心包经上,可治心

悸、胆怯,也可治夜哭等胆虚之证;心膝在心包经上,可治胃经所过之膝痛;指

肾及中白、下白穴在无名指三焦经上,能治肾脏病;还巢穴在三焦经上,因三焦

经与肾相通,故透过其治理三焦,疏肝补肾能治妇科病、不孕症等。又如火包穴

在胃经第二脚趾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痛甚效。通关、通山在胃经上治胃病及

心脏病均甚效。眼黄穴在心经上,透过心与胆通,所以能治眼发黄。又五十肩病

痛多在肩背小肠经处,针肾关〈在脾经上〉特效……等等。

盖目前一般针灸之经络疗法悉以同名经〈如手阳明治足阳明,手太阳治足太

阳〉等。或表里经〈如手阳明治与手太阳表里〉等为主。同名经取穴一手一足一上

一下,重点在疏导。表里经取穴一脏一腑一阴一阳,重点在平衡。但脏腑通治则

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即以肺与膀胱通而言,肺为手太阴经,膀胱为足太阳经〉一

上一下,一手一足,可以说疏导与平衡并用,效果当然突出。

82
拾 杨师常用十四经穴经验提要
十四经三百六十五穴(或说三百六十一穴),各家经常应用穴位不过数十。

也有仅以十数穴交互配用即以之治疗全身病痛者,如马丹阳之天星十二穴即是。

我个人平日临床平均取穴平均每次仅二、三穴,有时往往只用单穴一针即治

总计应用穴位连董氏奇穴在内亦不到三十。而效果之迅速及显著皆极为实际灵验

其中也有许多个人的独特经验,开古人之所不曾有,例如以内关治膝痛,曲池

治头晕、束骨治颠顶痛、液门消除疲劳并治眼皮沉重难睁、大腿酸痛……等等。这

只不过是几个简单的例子。

最重要的是这些穴道的应用都合乎经络与辨证论治的法则。个人最常用的十

四经穴〈俞募郄会原络五输等特定穴,个人亦常精简配用,效果极佳,在此不再

赘述,可参看前述有关章节。〉约为十二个,这些称为「特级穴道」,其它穴常用

者为「一级穴道」,再其次为「二级穴道」。倘能灵活运用特级穴道,面对一般临

床即很余裕,若再配合常用之董氏奇穴,则疗效更高。治疗原则对于痛症除少数

例外均采健侧为主〈例外者特别注明〉,若两侧均痛或头面躯干中央疼痛,则双

侧均取。若内脏病症亦以双侧皆取为原则,针法以动气针法为主。

〈注:|表示患侧,∠表使健即对侧,‖表示双侧。↓表示点刺出血,ㄣ表

示灸〉。

以下内容本来是个人上课时的大纲,上课时则每穴治症的作用原理皆详加

解释。

这里限于篇辐虽不能详加解释,但亦重点说明。

一、十二特级穴道
此十二个穴道,用途广泛疗效显著,在每日之临床中都有机会用于病患。

(一)风市〈足少阳胆经〉
在膝上七寸,外侧两筋间。人身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到处是穴。

主治:
1.为镇定要穴,总治全身各种疼痛。

83
2.人体侧面之各种疼痛尤其特效。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肩背痛、肋骨痛、

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
3.骨刺。4.半身不遂。5.解晕针、滞针。6.耳鸣甚效。

7.失眠特效。8.下肢风湿。9.下肢皮肤病。

10.颜面神经麻痹。

杰按:
1、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经镇定作用甚强,主

治病症极多。
2、
《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篇》皆说:「少阳为枢」,少阳为转枢

之腑,主半表半理之病,一般疾病已离表而未深入内里者,多在半表半里之间。
3、此外疾病有时间性者多属少阳病。

4、李梃《医学入门》及唐宗海《医经精义》皆说:「胆与心通」,心主神志,十

一脏亦取决于胆,可见胆亦主神志。风市穴顾名思义为「风」之市,因此能去风

止痛止痒及镇定安眠,又胆经绕耳一周,并穿过耳内而出,治耳鸣耳聋皆效。观

小柴胡汤及温胆汤主治证既多又效,即可知少阳主治作用之广及效。
5、又《灵枢.经脉篇》说:「少阳是主骨所生病」即「少阳主骨」,因此风市穴

治疗骨刺(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甚效。

(二)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
在手掌后(大陵)上二寸,两筋间。

主治:
1.心脏各种病变。2.胸闷、胸痛。3.膝痛甚效。

4.中指麻木。5.容易落枕。6.大腿内侧痛。7.定喘。

8.胃病。9.呃逆。10.恶阻。11.腹痛。12.晕车。

13.头晕。14.腰扭伤。15.血管性头痛。16.过敏性反应。

17.愈病性失音。18.急性乳腺炎。l9.咽喉肿痛。

20.原发性痛经。21.肋痛。22.癔病。23.郁症。

杰按:

84
内关可以说是全身第一大穴,是急救必用之针。透过手厥阴(心包络)与阳

明(胃)相通,调理气血作用极强,对晕厥、心脏衰弱等急症皆有效。

本穴为心包经之络穴,别走手少阳,与三焦表里。又为奇经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于阴维脉,本穴具有醒脑开窍,宣闭固脱,宁心安神,镇静止痛,解郁疏肝,

宽胸理气,和中降逆,健脾止呕之功。主治功效甚多,大致以心血管,消化系、

精神神经及循行部位病变为主。同时对于五脏气机功能逆乱病变亦有调整作用。

本穴为理气要穴,能散滞解郁。亦为血脉病要穴,还可调整血压及血脂。

本穴治膝痛甚效,为个人数十年之特殊经验,此系基于包络与胃通,胃经

通过膝眼(犊鼻)。又膝痛与血循密切相关,心脏差者亦易罹膝疾。董师之以

「火」或「心」命名之穴位皆能治膝痛即其明症。

(三)液门〈三焦经荣穴〉
在手小指四指之间合缝处陷中。握拳在小筋之前凹窝下针。

主治:
1.消除疲劳。2.感冒甚效。3.五官病要穴。

4.眼皮沉重难睁(眼肌无力) 。5.喉痛甚效。

6.耳鸣、中耳炎。7.上中焦壅热之症。8.各种头痛。

9.颈部扭伤、落枕。10.肩痛|。11.大腿疼痛∠。

12 腰痛。13.胸肋痛。14.荨麻疹、皮炎止痒。

15.恶心呕吐。16.偏痈患肢肿胀。

杰按:
《金针梅花诗抄》说本穴「一针四透古来稀」,事实上不只透穿或透过四穴,

自液门进针透过中渚、后溪、少府,深针还可透腕骨,也包括了董氏奇穴之中白

下白。六穴之效果皆融入其中。进针时在筋下贴骨进针,针达中渚腕骨等俞原多

气之所。可谓筋骨肉皆治,亦即风寒湿脾肝肾皆能治及。又按全息分布律来看,

本穴可谓眼耳口鼻区皆能透达,而为五官病之要穴。本穴为三焦经荥水穴,三焦

与肾间动气及免疫机能有关,且「荥俞主外经」,治疗感冒甚效。补肾之作用亦

85
甚好。

(四)后溪〈小肠经俞穴〉
在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
1.腰痛∠。2.闪腰岔气∠。3.颈椎病‖。4.腰椎病‖。

5.颈项强不能回顾∠。6.落枕∠。7.肩痛∠。8.背痛。

9.坐骨神经痛∠。10.腿弯痛∠。11.三叉神经痛∠|。

12.颜面神经震颤。13.耳痛。14.痉病。15.惊厥。

l6.癫痫。17.癔病。18.疟疾。19.督脉失衡。

20.荨麻疹。21.配腕骨∠治手腕痛|。22.配腕骨治黄疸。

杰按:
后溪为小肠经俞穴属木,俞主体重节痛,木主筋,木主风。因此有较好的止

痛舒筋袪风之功。本穴又系奇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主一身之阳气,

腰痛、闪腰岔气是督脉阳气受阻。针后溪能转输阳气,腰痛可愈。又后溪通督脉

督脉入脑又统诸阳,因此本穴治脑病神志病及热病疟疾等有效。

(五)太冲〈肝经俞穴:亦为原穴〉
在大趾与二趾之间,行间穴后寸半。

主治:
1.急救强心。2.膝痛膝肿。3.行步艰难。4.喉痛要穴。

5.血压高。6.厥阴头痛。7.头晕。8.眼病。9.鼻衄。

10.胃酸过多。11.肝气不和之胃痛。12.神经衰弱。

13.疝气。14.阴部痛。l5.阴缩。16.尿潴留。

17.颜面神经麻痹。18.肋间神经痛。19.胆绞痛。

20.肝炎、肝硬化。21.颞颔关节紊乱。22.周身麻木。

23.开四关(配合谷)能镇定、镇静、镇痉、镇痛、疏肝袪风。

24.开四关为治鼻病要穴。

杰按:

86
太冲为木经土穴,治疗肝脾(木土)不和之病甚效。有疏肝理脾之功,为疏

肝理气要穴,对多种风(木病)湿(土病)疗效显著,为治风湿要穴。

肝经绕过阴部一周,本穴为肝经俞穴。荥俞治外经,因此治阴部病甚效。本

穴下有太冲脉经过,能以脉治脉,以脉治心,故对昏厥、心脏病等皆甚有效。因

本穴与筋与心血有关(肝主藏血)亦为治膝痛特效穴。因其为调肝要穴,所以肝

气、肝火、肝风抽动的病,及眼病、血症、头晕,肝炎、肝硬化等都有效。

肝经上入颃颡至脑。本穴治喉痛特效,治神志病亦甚佳,尤其是与合谷并用

谓之开四关。能镇静治失眠及多梦;镇痉治痉挛抽搐;镇痛治胆绞痛、痛经、头

痛、肋痛。袪风能治中风;疏肝能治肝脾不和,能排石。治郁症。四关穴亦为治鼻

病要穴,由于大肠经绕鼻之外侧;肝经过颃颡治鼻腔内部,因此合谷、太冲合用

治疗鼻病甚效。

(六)束骨〈足太阳膀胱经之俞穴〉
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陷者中。

主治:
1.后头痛‖。02.头顶痛‖。3.颈项强硬∠。颈痛∠。

4.背痛∠。5.腰痛‖。6.太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

7.颈椎及腰椎骨刺。

杰按:
束骨穴为俞穴,主体重节痛,五行属木与风及筋有关。治疗本经所过之处的

疼痛及屈伸不利的病变皆有疗效,又本穴为水经(膀胱经)木穴,补水润木的

效果极佳,因此治疗之病症极多。
由于经络循环之故,治人身后面的疼痛都有效,由于 1.膀胱经夹脊而行,

其经别并入脊中,肾主骨。2.本经与其表里,故治颈腰椎骨刺,与后溪或风市并

用,为有效成方。

(七)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合穴〉
在腘中央约纹中。

87
主治:
1.腰扭伤特效↓。2.脚根痛↓。3.脚踝痛↓。

4.痔疮特效↓。5.严重之后头及颈项痛↓。6.颈椎骨刺↓。

7.腰椎骨刺↓。8.脚跟骨刺↓。9.坐骨神经痛↓。

10.腰背各种疔疮痈毒。11.其它恶性毒病(如性病)↓。

12.下肢胀痛↓。13.美尼尔氏病↓。14.鼻衄↓。

15.乳痈↓。16.急性吐泻↓(急性肠胃炎)(配尺泽更佳)。

17.气喘↓(配尺泽)。

杰按:
委中为血郄,郄穴能治急症,此穴刺血能治多种急症,系刺血第一要穴。膀

胱经为少气多血之经,适于刺血,对于一切瘀血热毒,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皆能

见效。对于膀胱经所过之重性疼痛及久年疼痛,刺血均能见大效。治疗痔疮在委

中刺血,纵然系多年重症,亦仅二、三次而痊愈。

本穴所主之病,几乎全以刺血为主,疗效显著。治疗气喘、严重吐泻配合尺

泽穴刺血,效果更佳。

(八)尺泽〈手太阴肺经之合穴〉
在肘窝横纹之外侧,摸之有一大筋,筋外侧之凹陷中。

主治:
1.咳嗽‖。2.五十肩(泻针)|。3.半身不遂∠。

4.网球肘|。5.任何关节屈伸、挛急‖。

6.尿意频数‖癃闭‖。7.上腹疼痛‖。8.鼻衄‖。

9.牙痛。10.痿症。11.荨麻疹。

※以上皆以毫针针刺为主。
12.气喘。13.霍乱(急性吐泻)(配委中更佳)。

14.急性呕吐。15.胸闷胸痛。16.肩臂不举,肩臂痛。

17.手腕痛。18.急性扁桃腺炎。

※以上皆以三棱针刺血甚效。

88
杰按:
尺泽亦为刺血要穴。本穴为肺经合水穴,合主逆气而泄,因此对肺经之气逆

病如喘咳等疗效颇佳。本穴为金之水穴,肺(金)主肃降,肾(水)主受纳,治

疗咳喘当然有效。

古代文献,诸如《甲乙经》、
《肘后歌》、
《玉龙歌》都记载本穴能治手臂拘挛

筋急,肘臂疼痛,手臂不能上举等。针本穴尤其是泻法甚为有效,盖本穴为金之

子穴,泻金使其不能克木,木舒则筋即舒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

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也说肺为肝之主,尺泽穴在大筋旁,根据《灵枢

官针篇》及《素问.刺齐论),所言,刺入筋中,或贴筋而刺,至筋病甚效,对

于肢体之拘挛,牵扯,弛缓,强直等均有疗效。

(九)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
屈肘横纹头。

主治:
1.头晕特效‖。2.高血压、低血压。

3.清利头目(青春痘、结膜炎、鼻炎)。4.皮肤病要穴。

5.急性菌痢。6.麦粒肿。7.肘痛∠。8.膝痛。

9.伛偻(腰直不起来)(配人中)。10.气滞肋痛及腹痛。

11.急性乳腺炎。12.外感热症。13.风水面浮。

14.各类风湿。

杰按:
曲池为大肠经之合穴。有清热袪风,调理肠胃之功,并能清头明目,调和营

血,透过大肠与肝通,治疗头晕,血压高疗效极好。由于关节对应及手足阳明相

通,治膝关节扭伤(胃经通过膝眼)效亦甚佳。阳明经多气多血,调理气血功能

极好,本穴善于治疗气分血分实症热症,本穴能治外感高热及阳明热盛之证,

透过肺与大肠表里,可治荨麻疹、皮炎、皮肤搔痒症、丹毒、疖肿等。

(十)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

89
主治:
1.肠胃病要穴,善治□胃溃疡。□食欲不振。口呕吐、吞酸。

□消化不良。□腹泻。2.肥厚性鼻炎。3.抽筋、转筋。

4.齿痛。5.强心.治心脏病,6.定喘。7.颜面神经麻痹。

8.痿症。9.解晕针。10.急性乳腺炎。11.落枕。

12.尿潴留(配阴陵泉)。13.痛风。14.预防感冒。

刺血可治疗下症甚效
1.心脏麻痹、心脏病。2.胸闷。3.久年胃病。

4.急性肠胃炎。5.气喘。

杰按:
足三里为胃经(土经)之合穴,为土经之土穴,补土作用尤强。脾胃为后天

之本,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调理气血作用极强,可谓百病皆治。古谚

「肚腹三里留」,本穴对腹部及小肚之肠胃病皆有疗效。此亦本于手足阳明相通

之理。本穴能强心定喘,胃与包络通,故能强心。补土能生金,且「逆气而泄取

之合」故能定喘,治心脏病及气喘皆宜深针并久留针,刺血亦甚好。

本穴灸补虚脱病变,针治也能补虚。补土能去湿,脾胃为痰湿之源,本穴治

痰湿病变,降血脂有效,治风湿也有效。本穴能健脾补元气,增强免疫功能,能

预防感冒。对于B肝能转阴也有加强作用。

(十一)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位〉
在内踝尖上三寸。

主治:
1.妇科病要穴。2.肾脏病要穴。3.糖尿病。

4.肾亏性弱(配大敦治阳萎,配肾关治早泄)。

5.腹胀(配内庭或足三里)。6.失眠(配神门)。7.腰椎痛。

8.易落枕(配内关)。9.疝气(配大敦)。

10.生叉神经痛|。11.皮肤病要穴(配曲池或血海)。

12.梅核气(慢性咽炎)。13.肾绞痛。14.足根痛。

90
杰按:
三阴交为脾肝肾三阴经之交会,根据脾肝肾三脏的生理、病理,三阴交可治

疗因脾肝肾三脏功能失常所致的病变,如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其功用

可健脾利湿,补肾益气,舒肝活血利气等。

本穴为妇科第一要穴,治疗各类妇科皆常应用。也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要穴

由于脾统血肝脏血,本穴亦为血病要穴,所谓「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

本穴对于一些风病亦甚有效,为治皮肤病要穴。亦能治一些疼痛。

本穴为肝脾之交会,亦有疏肝理气之功,因此能治疗气滞及肝郁病变如梅

核气,肾绞痛、失眠等。能补肾亦能治肾亏及足根痛。

(十二)丰隆〈足阳明胃经络穴〉
外踝上八寸骨行骨外廉陷中(即腔骨前缘外侧一寸半,腔骨腓骨之间)。

主治:
1.下颔关节炎。2.前额痛、眼眶痛∠、‖。3.颜面痛。

4.颜面神经麻痹。5 落枕∠。6.肩关节周围炎∠。

7.颈部、胸部肌肉痛。8.袪痰治咳嗽、哮喘。

9.健脾和胃治各种胃炎。10.降血压。11.降血脂。

12.癔病性失音。13.袪痰安神志癫痛狂或中风。

※以上以毫针针刺为主。
14.冠心病。15.哮喘。16.急性肠胃炎。17.高血压。

l8.高血脂。l9.头痛。20.耳痛。21.三叉神经痛。

22.慢性鼻炎。23.肩臂痛。24.胸胀胸痛。25.肋痛。

26.坐骨神经痛。※以上以三棱针刺出黑血甚效。

杰按:
丰隆为胃之络穴,沟通脾胃,能健脾和胃,善治脾胃之病。中医认为脾胃为

生痰之源,因此丰隆有清降痰浊之功。古诀认为本穴为「痰之会」,为袪痰要穴。

俗谚「百病皆生于痰」。本穴有袪风化痰,开窍安神之功,主治范围甚广,凡由

痰湿引起之疾病皆能治疗,如咳嗽、气喘(见《肘后歌》)、血脂高,及痰迷心窍

91
或痰热扰心之癫痫狂或中风皆有效。

《甲乙经》说,本穴主「喉痹猝喑,实则癫狂……」。
《千金方》说:「主胸痛

如刺」。
《针灸大成》说:「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

经,善于通腑泻热,活络除湿,且脾胃主肌肉,本穴对肌肉风湿痛甚效。《会元

针灸学》说:「丰隆者,阳血聚之而隆起,化阴络,交太阴,有丰满之象,故各

丰隆。」本穴对气分血分之实症皆能治之。

本穴亦为刺血要穴,刺血机会有时较委中及尺泽还多。也有谚语说:「怪病

必有瘀,杂病必有瘀,久病必有瘀,难病必有瘀」,因此活血化瘀法治疗「久、

难、怪、杂」之病甚效。此处常有瘀筋浮现,极适合刺血,而且在小腿正面,极为

方便。既然本穴为「痰会」,又为刺血要穴,能活血袪痰,允为治疗疑难杂症第

一刺血要穴亦不为过。

本穴刺血除治疗心脏病,肺脏病及前述刺血所列疾病甚为有效外,对于侧

身各种病变更有特效。如上述之偏头痛、耳痛、肩臂痛、肋骨痛,侧面(胆经)之

坐骨神经痛及足跗痛均有特效。

二、十二个一级穴位
(一)公孙〈足太阴脾经络穴,奇经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在足大趾本节后一寸。

主治:
总治前身各病。补脾兼补肾要穴。能平冲降逆。
1.前头痛。2.眉骨鼻骨酸痛。

3.脾胃胸腹各种病(急性胃痛、胃下垂甚效)。

4.高血压|。5.手麻‖。6.肠梗阻。7.痛经。8.呕吐。

9.呃逆。10.奔豚气。

(二)涌泉〈足少阴肾经井木穴〉
足掌心陷中,足底前三分之一处。

主治:
本穴能补水润木,肝肾并调,去风去寒及开窍。

92
1.急救要穴(厥逆要穴)。2.半身不遂,腿屈不灵。

3.不语症。4.鼻衄。5.血尿。6.紫癜。7.通乳。

8.尿潴留。9.婴儿不啼。10.抽筋、震颤。

11.脑外伤后遗症。12.昏睡不醒。13.头顶痛。14.黄疸。15.疝气。

16.消渴。17.蛋白尿。18.癫瘸。

19.中风闭症。20.狂症。21.奔豚。22.癔病。

23.不射精症。24.顽固性呃逆。25.呕吐。26.降血压。

(三)梁丘〈足阳明胃经之郄穴〉
在膝上二寸,阴市下一寸两筋间。

主治:
A.阳明经多气多血,郄穴亦多气多血,本穴调理气血作用极强。

B.郄穴能止血止痛,尤善治急痛。本穴治疗腹部之急痛尤为有效。

1.胃痛、胃溃疡、胃出血及各种肠胃病均甚效。2.腹痛‖。

3.乳痛。4.缺盆痛∠。5.伤科新病。6.腹泻。

7.恶心呕吐。8.腹痛。9.胆石痛。

(四)合谷〈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拇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

主治:
A.大肠与肺表里,肝经与大肠通,又阳明多气多血,本穴对呼吸、消化、循

环皆有调整作用。
B.四总穴歌诀「口面合谷收」。本穴常用于治五官病,本穴常与太冲配用,

称之开四关,有镇静、镇痉、镇痛作用。
1.齿痛(配足三里,治上下齿痛)∠。2.鼻炎∠。

3.颜面神经麻痹∠。4.肘痛|。5.感冒。6.止喘(配内关)。

7.疔痈(配曲池)‖。8.面目各病(配曲池)。

9.急性扁桃腺炎、针合谷、配少商。10.呃逆。11.肠痉挛。

12.肩周炎|。13.大腿痛∠。14.髋关节痛∠。

93
15.足根痛∠。16.配太冲称为开四关,为镇定要穴。治中风、小舞蹈病、口噤、

脏躁、奔豚、失眠、血管性头痛、癔症性失语。

(五)阴陵泉〈足太阴脾经之合穴〉
在膝下内辅骨下陷中。

主治:
A.本穴为脾(土)经合(水)穴,能脾肾双补,为治水要穴(水肿及小便

不利)。
B.「合治府病」,本穴调理脾胃作用甚好。

C.「合治逆气而泄」,本穴为治满要穴,及治慢性腹泻要穴。

D.「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本穴对肩周炎及慢性头面病疗效亦好。

1.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痛。2.肩周炎。

3.急慢性腹泻(配曲池)。4.糖尿病(配三阴交)。

5.肾脏病变、肾性水肿、蛋白尿(配复溜)。

6.胃酸过多、反胃(配肾关)。7.小便不通(配足三里)。

(六)陷谷〈足阳明胃经之俞穴〉
在次趾外,本节后,去内庭一寸。

主治:
A.本穴为胃(土)经俞(木)穴,能调理肝脾治肝脾(木土)不和之病。

B.「俞主体重节痛」,治本经所过之沉重及疼痛有效。

C.荥「俞」外经,本穴治阳明经之各种疼痛皆效。

1.偏头痛∠(太阳穴之偏头痛)特效。

2.腹泻(尤其是痛泻)甚效。3.腹胀。4.胸肋满。

5.鼻塞。6.面部浮肿。7.上眼皮下垂(无力)。8.痛经。

9.腹股沟疼痛。

(七)阳陵泉〈足少阳胆经之合穴〉
在膝下一寸外尖骨前之凹陷处。

主治:

94
A.本穴为胆经合穴,治胆腑之病极效,亦治肝病。

B.本穴为「筋之会」,对运动系统疾病疗效甚好。

C.本穴为少阳木经之土穴,能调理肝(木)脾(土)不和,及肝木侮土之

病。
D.木主筋,土主肉,木主风,土主湿,筋肉及风湿并治,又少阳主骨所生

病(《灵枢.经脉》),因此筋骨肉皆治,为治运动系统重要穴位。
E.「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灵枢.九针十二原》),又善治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五十肩等。

主治:
1.内脏出血‖。

2.阳陵泉为筋之会,对各关节屈伸不利有良效。

3.上肢痛。4.偏头痛。5.三叉神经痛∠。6.手腕痛。

7.胁痛(有特效)‖。8.胃溃疡要穴。9.胆囊病变要穴。

10.颜面神经麻痹。11.耳鸣。12.口苔。13.痹症。14.半身不遂。

15.膝痛∠。16.带状庖疹〈点刺〉

(八)鱼际〈手太阴肺经之荥穴〉
在大指本节后内侧赤白肉际散纹中。

主治:
A.本穴为肺经(火)穴,能调肺阴到市阳,肺炎、肺寒、喘咳皆有效。

B.本穴为荥穴,荥俞主外径,感冒及喉痛皆有效。

C.奇穴之「土水穴」即此穴,本穴非只治肺,脾肾亦治,理气及健脾作用亦

甚强。
1.定喘第一针。2.大便不正常∠。3.胃痛。

4.喉痛∠(配液门有特效)。5.手掌痛∠。6.腱鞘炎。

7.气管炎。8.肺炎。9.急性扁桃腺炎。10.自汗‖。

11.上肢及肩痛。l2.咳引尻痛。13.岔气肋腰痛。

(九)中渚〈手少阳三焦经之俞穴〉

95
在无名指与小指之本节后间陷中。

主治:
A.本穴为三焦经俞穴,「俞主体重节痛」
「荥俞主外经」对于三焦经之疼痛甚

效。
B.手少阳与足少阳同名经同气相求相通,亦能治足少阳经之疼痛。

C.三焦与肾脏腑别通,本穴亦能治肾病。

D.本穴五行属木,亦能舒郁理气。

1.急性腰痛。2.起坐性腰痛∠。3.手臂痛。4.肩关节炎。

5.落枕。6.急性扁桃腺炎。7.耳鸣。8.舌颤。9.耳中痛。

10.头痛。11.背痛。12.脊间心后痛。13.腰臀痛。

14.中风后手握难开。15.类风湿关节炎。16.胸闷胃痛。

(十)复溜〈足少阴肾经之经穴〉
太溪上二寸。

主治:
A.复溜为肾经之经(金)穴,经主喘咳寒热,金与肺与皮毛相应。故本穴善

治无汗,自汗及盗汗。
B.本穴为肺之母(金)穴,能补肾温阳利水,又能滋补肾阴,治疗口干,

遗精,失眠,眼病等。
C.本穴理气补肾善治急性慢腰痛,足根痛,骨刺。

1.闪腰疼痛。2.慢性腰痛。3.手麻。4.眼科各病之要穴。

5.利水治水肿及寒饮。6.骨刺必取。

7.无汗多汗,自汗,盗涅(配合谷、后溪)。8.急救回阳。

9.口干。10.肾亏各病皆可治疗。

(十一)外关〈手三阳三焦经络穴〉
阳池上二寸,桡尺两骨间。

主治:
A.外关穴为三焦经络穴,沟通三焦与心包,能理气活血止痛。

96
B.手足少阳同名经桐通,也能治足少阳经之病痛,对于偏头痛,落枕、耳鸣

腮线炎等有效。
C.脏腑别痛三焦与肾通,本穴也有理气活血补肾作用。

D.本穴为奇经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阳维病苦寒热,本穴有和解少阳,

除热散风清利头目五官的作用。本穴能袪风湿通经络止疼痛,能治多种关节痛,

尤善治上肢痛。
1.外感头痛。2.偏头痛。3.耳鸣。4.颞颔关节痛|。5.落枕。

6.颈肌风湿痛。7.肩周炎。8.背痛。9.急性腰扭伤。10.环腰痛。

11.腰冷。12.胸胁挫伤。13.膝痛。14.小腿痛。15.踝扭伤。

16.少阳经坐骨神经痛。17.中指麻木。18.网球肘。

19.中指麻木。20.五指疼痛。21.腹痛。

22.下胎衣。23.配临泣或风市总治少阳经之疼痛。

(十二)悬钟〈又名绝骨,足少阳胆经穴,为髓之会〉
在外踝上三寸。

主治:
A.悬钟为髓会,可益髓生血治贫血及白血球不足。

B.本穴能舒筋活络,壮骨益髓,穴属少阳,能治项强,落枕,胁胀痛,半

身不遂。
C.能益髓健脑治头痛,脑瘤,脑炎。

D.《甲乙经》说悬钟为三阳之大络,如此则三阳病皆治,尤善治少阳阳明两

经合病,及治风痰之病,如颜面神经麻痹,乳发炎,乳肿痛,脾肿大,脾硬化

等。
1.落枕(项强)。2.髋骨痛。3.小儿麻痹。

4.半身不遂下肢不利。5.头痛。6.脑炎。7.脑瘤。8.急性腰扭伤。

9.脚踝扭伤。10.协胀痛。11.贫血。12.白血球不足。13.脾肿大。

14.脾硬化。15.扁桃线炎。16.甲状腺肿大。17.乳痛。

18.乳发炎。19.乳腺小叶增生,

97
三、其它常用穴位
以下按经络次序排列,不再加按语及解说,仅列出常用于治疗之有效病症。

(一)孔最〈手太阴经之郄穴〉
尺泽下三寸。

主治:
1.痔出血ㄣ(于委中放血后,配孔最、承山尤佳)。2.胃溃疡。

3.肺经急性病。4.急性扁桃腺炎。5.急性咽炎。6.尿血配命门。

(二)列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
去腕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富食指末陷中。

主治:
1.全头痛、偏正头痛。2.落枕。3.鼻衄。4.小便艰癃闭。

5.阴中痛。6.点刺治胸部打伤瘀血。

(三)少商〈肺经之井穴〉
大指内侧去瓜甲韭叶。

主治:
1.急救(中风、昏厥、心脏麻痹等之急性发作者。取十二个手指尖之井穴放血

2.喉痛、扁桃腺炎。3.腮腺炎。4.鼻衄。5.顽固呃逆。6.退热。

7.狂症(配大敦)。8.癔病性失音。9.降血压。10.中风后上肢麻木。

(四)商阳〈手阳明大肠经〉
次指内侧。

主治:
1.喉痛↓。2.急救。3.退热。4.呃逆。5.腹泻。6.便秘。

(五)三间〈手阳明大肠经之木穴〉
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

主治:
1.牙痛。2.恶阻。3.肚子痛。4 腰痛。5.心口痛。

6.三叉神经痛。7.肩周炎。8.失眠,嗜眠。9.目痛。

98
10.落枕。11.咳嗽。12.手指痉挛。

(六)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下三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

主治:
1.肩背痛|。2.耳痛(配太溪)。3.疔痈瘰疬。4.鼻炎。5.落枕。

6.急性腰扭伤。7.膝痛。

(七)迎香〈手阳明大肠经〉
鼻翼旁开五分。

主治:
1.鼻炎(引针)。2.面上似有虫行。3.青春痘。4.便秘。

5.胆石症(透四白)。6.胆绞痛(透四白)。7.心律失常。

(八)条口〈足阳胃经〉
在足三里下五寸(下廉上一寸)。

主治:
1.肩痛、肩臂不举(五十肩)。2.肘痛。3.食指痛。

4.腰扭伤。5.转筋。6.筋急口噤。

(九)内庭〈足阳明胃经之荥穴〉
在次趾中趾之间,脚叉缝尽处之凹陷中。

主治:
1.经痛。2.月经困难。3.难产(孕妇禁针)。4.风疹块。5.牙痛(上)。

6.腹胀。7.脸肿。8.鼠蹊部疼痛。9.小儿吐乳。

(十)承山〈足太阳膀胱经〉
在委中下八寸,踹肉之间。

主治:
1.腰背疼痛∠,腰扭伤∠,有特效。

2.痔漏、便血,先委中放血,再孔最配承山。(刺血甚效)。

3.跌打损伤-先刺承山再对侧痛点。4.抽筋、转筋。5.经痛。

99
6.下肢发凉。7.习惯性便秘。8.落枕,后头痛。9.胃痉挛。

(十一)昆仑〈足太阳膀胱经〉
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

主治:
1.脊椎痛‖──特效。2.五更泻‖。3.则外踝肿痛‖。

4.坐骨神经痛|。5.后头痛。6.脚腕痛。

(十二)阳池〈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
腕背横纹中。

主治:
1.糖尿病。2.睪丸炎。3.外踝扭伤。4.灸治子宫后倾。

(十三)支沟〈手少阳三焦经之穴〉
在阳池后三寸,两筋骨间陷中。

主治:
1.胸脘痞闷‖。2.肋骨神经痛∠。3.前臂痛∠。4.便秘(良效)‖。

5.坐骨神经痛(少阳约)∠。6.胆固醇偏高。

(十四)大敦〈足厥阴肝经之井穴〉
拇指兼爪甲根外侧一分许。

主治:
1.阳萎。2.疝气。3.崩漏。4.狂症(配少商)。5.镇定。6.急救。

(十五)大椎〈督脉〉
诸阳之会-在第一椎上之凹陷中。

主治:
1.一切热病(如扁桃腺炎)。2.外感症。3.疟疾。4.四肢逆冷。

5.温阳(阳虚各病)。6.气喘(配丰隆)。7 脐周痛。8.青春痘。

9.寄生虫病。

(十六)百会〈督脉〉
头顶之中心,两耳联机之正中央。(诸阳之会)

100
主治︰
1.外感高热。2.头痛,头晕。3.脑充血、血压高↓。

4.脑贫血ㄣ。内脏下垂、脱肛、子官下垂ㄣ。5.遗尿。

6.鼻炎、鼻塞。7.中风半身不遂,足根痛、足底痛(上下对应也)。

(十七)水沟〈人中也〉〈督胸〉
上唇沟上三分之一处(手足阳明督脉交会)

主治:
1.急救(人事不省、晕针)。2.脊痛(腰椎痛)配昆仑。

3.脸面浮肿。4.口臭(配大陵)。

5.急慢性腰痛(配后溪或中渚甚由)。6.颈腰骨刺。

7.便秘。8.镇定(癫狂、急惊风)。

(十八)承浆〈任脉〉
下唇之凹陷中。(手足阳明任脉交会)

主治:
1.颈项强直、落枕(属前后对应)。2.男子疝气、女子症瘕。

3.糖尿病。4.闭经(开上窍启下窍且任脉通于阴部)。5.齿痛。

(十九)膻中〈任脉〉
气会膻中──在两胸之间。

主治:
1.气喘。2.一切气病(气逆气滞、气郁皆有效)。

3.胸闷。4.呃逆。5.通乳。

(二十)中脘〈任脉〉
腑会中脘──在肚脐上四寸。

主治:
1.前头痛。2.整体治疗之要穴。

3.胃肠炎、胃下垂、胃痉挛、胃痛。

4.妊娠呕吐(初期可刺)。7.水臌。

101
(二十一)气海〈任脉〉
主调气。在肚脐下一寸半。

主治:
1.肾亏各病。2.妇女月经不调。3.五淋(各种小便不利)要穴。

4.白带要穴。5.各种气病。6.闪腰岔气。

(二十二)中极、关元〈任脉〉
中极在肚脐下四寸,关元在肚脐下三寸。

主治:
1.为任脉与脾肝肾之四阴交,为滋阴固本要穴。

2.肾亏各病、阳萎(用针)、早泄(用灸)。

3.膀胱炎、淋病、尿道炎(泌尿系之病变)。

4.妇女月经不调。

5.小便不禁、不通。

6.脱症急救。

7.重性心律不整。

10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