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

第三章 灭弧原理及主要开关电器

1. 电弧的形成和熄灭
2. 切断交流电路时电压的恢复过程
3. 交流电弧熄灭的基本方法
4. 高压断路器原理及主要结构
5. 特高压断路器和智能断路器
6. 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
第一节 电弧的形成和熄灭
当用开关电器切断通有电流的线路时,只要
电源电压大于10~20V、电流大于80~100mA时,
切断瞬间在触头间就会产生电弧。
一般用以切断电流的开关电器(高压断路
器、低压开关电器和熔断器等)中,均有专门
用来熄灭电弧的灭弧装置。
电弧的危害
①电弧的存在使电路不能断开;
②电弧高温可能烧坏触头或破坏触头附近
的绝缘材料;
③电弧不能熄灭将使触头周围的空气迅速
膨胀形成巨大的爆炸力,炸坏开关自身并严
重影响周围其它设备运行。
1、电弧的形成和弧隙中介质的游离过程

电弧的电极发射大量的自由电子

电弧的产生及维持是触头绝缘介质的中
性点被游离的结果,游离就是中性质点转
化为带点质点。电弧是一种游离的气体放
电现象。
热电子发射
触头分离瞬间,接触电阻突然加大而产生的高温及
电弧燃烧,使阴极表面出现强烈的炽热点,将使阴
极的金属材料内的大量电子不断逸出金属表面。
强电场电子发射
触头分离的一瞬间,触头间距离很小,则产生很
强的电场强度(3×106V/m以上),阴极表面的电
子便会被强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
这种强电场发射是在弧隙间最初产生电子的主要原
因。
弧隙中的中性质点被游离产生自由电子
和正离子
碰撞游离
电弧的形成主要是碰撞游离所致。阴极表面发射
出的电子和弧隙中原有少量电子受电场力作用,向
阳极加速运动,与气体的中性质点发生碰撞。当电
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就会使气体的中性质点分离为
电子和正离子。
热游离
电弧形成之后,维持电弧燃烧所需的游
离过程是热游离。在高温作用下,分子热运
动加速,中性质点由此获得能量而分离成带
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正离子。
2、弧隙间隙的去游离
电弧中发生游离的同时,还进行着使带电质点
减少的复合和扩散的去游离过程。
复合
复合是指正负离子互相吸引,结合在一起,
电荷互相中和的过程。运动中的自由电子和正
离子相互吸引也会发生复合,使弧隙间的自由
电子减少,此过程称为去游离。

发电厂电气部分
扩散
带电质点从电弧内部逸出到周围介质中的
现象。

浓度扩散:带电质点由浓度高的弧道向浓
度低的弧道周围扩散,使弧道中带电质点减
少。

温度扩散:弧道中的高温带电质点向温度
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
游离和去游离是电弧燃烧中的两个相反过程,
这两个过程的动平衡,将使电弧稳定燃烧。若游
离过程大于去游离过程,将会使电弧更加强烈地
燃烧;反之,将会使电弧燃烧减弱,以致最终熄
灭。

开关电器中为了加强灭弧能力采用各种措施减
弱游离过程,从等离子体观点来看也就是控制温
度,使触头间的介质由等离子体态转化为其他物
态。
3、电弧的特性及灭弧的基本原理
交流电弧具有过零值
自然熄灭及动态的伏安
特性两大优点。
由于弧柱的热惯性,
电弧温度变化即热游离
程度变化滞后于电流变
化,因而电弧电压呈现 图3-2 电弧电压Ua波形

图3-2所示的马鞍形。
3、电弧的特性及灭弧的基本原理
对应于正弦波电流,半个波内
,电弧电压中间大部分平坦,只
有在电流靠近零点,瞬时值很小
时,电弧电压升高,呈现为电弧
尖峰。图中A点是电弧产生时的
电压,称为燃弧电压,而B点是
电弧熄灭时的电压,称为熄弧电
压。显然,由于介质的热惯性,
燃弧电压必然大于熄弧电压。
交流电弧的上述特性,特别是
过零值的自然暂时熄灭,对采取 图3-2 电弧电压Ua波形
措施加强去游离,以使在下半周
电弧不会重燃而最终熄灭尤为重
要。
3、电弧的特性及灭弧的基本原理

决定交流电弧熄弧的基本因素是弧隙的介质强
度恢复过程和加在弧隙上的电压恢复过程。
弧隙介质强度的恢复过程
在电弧电流过零时电弧
熄灭,弧隙的绝缘能力要
经过一定的时间恢复到绝
缘的正常状态的过程,称
之为弧隙介质强度的恢复
过程。以耐受电压Ud(t)表
示。
弧隙介质强度Ud(t)的
恢复主要由断路器灭弧装
置的结构和灭弧介质的性
质所决定。
在t=0电流过零瞬间,介质强度突然
出现升高的现象称为近阴极效应。
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在电弧电流自然过零后,电源施加于弧隙的电压,
将从不大的电弧熄灭 电压逐渐增长,一直恢复到电
源电压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弧隙电压称为恢复电压。
以恢复电压Ur(t)表示。
该电压恢复过程可能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变化过
程,主要取决于系统电路的参数。

综上,电弧能否重燃,取决于介质强度恢复过程
和电源电压恢复过程的“竞赛”。如果恢复电压在某
一时刻高于介质强度,弧隙即被击穿,电弧重燃;反
之则电弧不重燃,直接熄灭。
第二节 切断交流电路时电压的恢复过程
在交流电流通过零值时,开关电器触头上出
现的恢复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磁暂态过
程引起的,系统恢复电压上升的速度和幅值对交
流电弧过零值后的熄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而
对各种开关电器的性能、结构和运行产生重要影
响。
现以开关电器中的断路器为例说明。
如图3-5(a)所示电路,k点发生短路时,断路器QF
能否开断电路,取决于电弧电流过零自然熄灭后,弧隙
介质强度的恢复与弧隙电压恢复的过程。

图3-5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
(a)开断电路;(b)等值电路
1、弧隙电压恢复过程分析
交流电弧过零值时,断
路器触头上出现的电压恢
复过程是电路中的电磁暂
态过程。设电源G为中性
点接地的电力系统,断路
器QF带有并联电阻r,R、
L、C为一相电路元件参数,
等值电路如图(b)。
断路器电压恢复过程相当于电压为U0的直流电源突
然合闸于RLC串联电路时,在电容C两端的电压Uc变
化过程,就是断路器触头之间的电压恢复过程,即
Ur=Uc。由等值电路图可得:
整理得线性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1 R 1 2 1
1) (  )  时
4 L rC LC

a1 rU 0
c1   (U r 0  )
a 2  a1 Rr

a1 rU 0
c2  (U r 0  )
a 2  a1 Rr

rU 0 1 a1t a2t rU 0
Ur  Uc   (a 2 e  a1e )(U r 0  )
R  r a1  a 2 Rr
一般R都很小,即R远远小于r,
Ur0<< U0, L>>C,式(3-5)可简化为:
a1t
U r  U 0 (1  e )
这表明弧隙电压恢复过程是非周期性
的,且按指数规律变化。
若忽略高压电网的R,且电网参数满足:

(3-3)

1
1 1 1 1 1  4r 2 C  r 2
a1         1    
2rC 4r 2C 2 LC 2rC 2rC  L  L
r
 t
L
Ur  U 0 (1  e )
可见,恢复电压最大值不会超过U0
(如图),因此就不会发生过电压。
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就代表该瞬间电
压恢复速度,表明电压恢复的快慢。

图3-6 恢复电压非周期性变化过程
1 R 1 2 1
2) (  )  时
4 L rC LC

rU 0
Ur  Uc   (c1 cos  0 t  c 2 sin  0 t )e t
Rr

1 1 R 1 2
0   (  )
LC 4 L rC

  t 
U r  U 0 1  ( sin  0 t  cos  0 t )e 
 0 

U r  U 0 (1  cos  0 t )
 在周期性振荡 图3-7 周期性振荡恢复电压
过程中,触头弧隙 1- 0的情况;2-   0的情况
的恢复电压最大值
可达2U0,如图3-7中
曲线1所示。
 如计及Ur0,
则恢复电压最大值
可达2U0+Ur0。在
实际电路中,由于R、
r的存在,将产生衰
减,故恢复电压最
大值一般小于2U0。
图3-7 周期性振荡恢复电压
1- 0的情况;2-   0的情况

 由此可见,在高压电网发生纯感性短路、开断电弧过零时,
U0如恰为工频电源电压幅值,则恢复电压的最大幅值将达到两
倍电源电压振幅,从而在电路中便可能出现过电压。
 幅值系数及电压恢复速度是描述恢复电压的重要特征量。幅值系数是瞬态恢复

电压的最大值与工频恢复电压最大值的比值,一般为1.3~1.6;

 电压恢复速度通常取固有振荡频率的半周期内电压恢复的平均速度。

dUr 0 0
|av   0 0U 0 sin 0tdt  4 f 0U 0  V/s  (3-13)
dt 
 当触头间并联电阻r<rcr时,电压恢复过程为非周期性;当r>rcr时,为周期性过

程。即临界并联电阻为
1 L
rcr   (3-14)
2 C
弧隙电压恢复过程,取决于电路的参数,而触头两端的并联
电阻可以改变恢复电压的特性。当并联电阻的数值低于临界电
阻时,将把具有周期性振荡特性的恢复电压过程转变为非周期
性恢复过程。从而,大大降低恢复电压的幅值和恢复速度,相
应地可增加断路器的开断能力。
 在断路器触头间通过辅助触头接入一定数值的并联电阻,
使主触头间产生的电弧电流被分流或限制使之容易熄灭,而且
使恢复电压的数值及上升速度都降低,同时使可能的振荡过程
变为非周期振荡,从而抑制过电压的产生。
 在多个灭弧装置串联的积木式结构的断路器上,由于灭弧
装置的导电部分与断路器底座和大地间分布电容的存在,使断
路器开断电路时,每一个断口在开断位置的电压分配和开断过
程中的恢复电压分配将出现不均匀现象,影响到整个断路器的
灭弧能力。为此,通常在断路器的多断口(每一个灭弧室)上
加装并联电容,只要电容量足够大(其电容量一般为1000~
2500pF),断口上的电压分布就接近相等,从而保证了断路器
的灭弧能力。
2、不同短路类型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

 断路器的弧隙恢复电压与线路参数和开断瞬间工频恢复电压U0有直接关系,从

而不同的短路类型将对断路器开断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

(1)开断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单相短路电路

当电流过零,工频恢复电压瞬时值为 。通常短路时,功率因数很低,一般 cos 


<0.15,所以 sin  ≈1。此时

U 0  U m sin   U m (3-15)

即起始工频恢复电压,近似地等于电源电压最大值。
(2)开断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的三相短路电路

 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相电流过零时间不同,因此,断路器在开断三相电路时,

电弧电流过零便有先后。在电流首先过零电弧熄灭的一相称为首先开断相。

 图3-8示出发生短路开断后,A相首先电流过零。此时,B、C相仍由电弧短接。

A相断路器靠近短路侧触头的电位相当于B、C两相线电压的中点电位。

图3-8 A相电弧熄灭后的等值电路及相量图
 由图3-8(b)可知,
  1  
U oo '  U AB  U BC  1.5U A (3-16)
2
可见,A相开断后断口上的工频恢复电压为相电压的1.5倍。

 在A相熄弧之后,由图3-8(b)可见,经过0.005s(电角度90°)后,B、C两

相的短路电流同时过零,电弧同时熄灭,在B、C两相弧隙上,每个断口将承受线电

压的一半,即0.866倍相电压。

 断路器开断三相电路时,其恢复电压是首先开断相为最大。所以,断口电弧的

熄灭,关键在于首先开断相。但是,后续断开相,燃弧时间将比首先开断相延长

0.005s,相对来讲,电弧能量又较大,因而可能使触头烧坏,喷油、喷气等现象比

首先开断相更为严重。
(3)开断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三相接地短路电路

 该系统发生三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分断过程分析方法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经分析,当系统零序阻抗与正序阻抗之比不大于3时,其首先开断相的恢复电压的

工频分量为相电压的1.3倍。第二开断相恢复电压的工频分量可为相电压的1.25倍。

最后开断相就变为单相情况,也就是相电压。

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额定电压高,相间距离大,一般不会出现三相直

接短路,如果出现,则各相工频恢复电压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的三相短路分

析结果相同,即首相开断系数仍为1.5。
从上面分析可见,断路器开断短路故障时的工频恢复电压除与系统中性点接地方

式、短路故障类型有关外,还因三相开断的顺序而异,其中首先开断相的工频恢复

电压最高。而断路器首相开断时工频恢复电压最大值Uprm1为

2 (3-17)
U prm1  K1 U sm  0.816 K1U sm
3

Usm为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

K1为首相开断系数,为首先开断相的工频恢复电压与相电压比。
通常,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两相接地短路及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工频恢复电压

均较三相接地故障为低,且认为三相直接短路的机会极少,故依据三相接地短路时

的故障,取首相开断系数为1.3;而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般以三相短路故障(接

地或不接地都相同)为最高,即首相开断系数为1.5。若计及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的异地两相接地故障,则计算短路电流开断相的工频恢复电压最大值时,K1=1.73。

该异地两相接地故障,通常是单相接地故障的继发故障,且接地故障发生在断路器

的不同侧的两相处。
3、特殊运行方式下的开断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

 备受关注的特殊运行方式:小电感电流开断、电容电流开断、近距离开断及失步

故障开断等。

断路器不仅在开断电力系统的短路大电流时可能出现震荡恢复电压,延长开断电

路的时间,而在某些特殊运行方式时,即使开断的是小电流(如空载变压器和空载长

线)也可能出现过高的恢复电压上升速度或幅值,发生不能开断电弧或在系统中引起

危险的过电压,从而威胁设备的绝缘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开断小电感电流

开断空载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及空载高压电动机,开断的都是数值不大的电感性

电流。

 对于依靠电弧自身能量灭弧的自能式断路器而言,小电流的电弧能量不足以灭弧,

而此感性电弧电流过零自然熄灭时,加在断路器触头上电压正好是电源电压的幅值,

易使电弧重燃,出现不稳定电弧电流,导致系统恢复电压产生高频振荡。

 对于外能式断路器,由于具有很强的吹弧能力,当切断小电感电流时,往往在电

弧电流到达零值之前,被强行熄灭,从而产生截留过电压,威胁系统安全。
(2)开断电容电流

 开断电容器组或超高压空载长线,虽然开断电流不大,但在电弧过零时,电容上

或线路上电压是电力系统交流电压最大值Um,由于断路器处于电流为零的开断状态,

残留在电容或线路上的电荷无处释放;经过半个周期,断路器断口两侧的电压将是电

容上电压Um 与电源侧电压-Um 的叠加,即恢复电压呈现 2Um 值,如果断路器熄弧

性能不够,电弧再次重燃;又经过半个周期,电路将产生振幅为 3Um 的高频振荡。

依此类推,理论上,假设每隔半个工频周期后就重燃一次和熄弧一次,则过电压将按

3Um、-5Um、7Um、-9Um…增长,从而威胁电力系统设备安全及系统稳定性。

开断容性电流产生的过电压的实质是,因电弧电流过零后电容上存在残余高幅值

电压,以及断路器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较慢而发生的“电击穿”。
(3)近距离开断

 近距离开断是指大容量系统中,距断路器出线端数百米至几千米线路上发生短路

的故障开断。

由于断路器与故障点之间数百米至几千米线路上存在分布参数的电感与电容,使

断路器开断瞬间线路上的残留电荷往复反射,在断路器断口间产生高频振荡,使瞬态

恢复电压起始部分的上升速度很高,电弧难以熄灭。

 通常近距离开断以35~110kV 中等电压的电力系统中最为严重。
(4)失步故障开断

 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或冲击负荷时,可能使一部分发电机过负荷,另一部分发电

机欠负荷,导致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发电机转入异步运行。

失步故障开断的电流虽然远小于短路电流,但恢复电压很高,最严重的失步是两

个电力系统电压正好相反,此时开断瞬间的工频恢复电压可达近2倍相电压,计及断

路器首相开断系数,断路器首相开断时,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工频恢复电压为3

倍相电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为2.6倍相电压。

考虑到两电源完全反相开断的概率很低,国际IEC高压断路器标准规定,断路器

首相开断时的工频恢复电压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为2.5倍相电压,而中性点直接接地

系统为2倍相电压。
第三节 交流电弧熄灭的基本方法
如果加强弧隙的去游离或减小弧隙电压的恢
复速度,都可以促使电弧熄灭。
利用灭弧介质
电弧中的 去游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
弧周围介质的特性。如介质的传热能力、介电强
度、热游温度和热容量。这些参数数值越大,去
游离作用越强,电弧越容易熄灭。
用特殊金属材料作灭弧触头

采用铜钨合金、银钨合金等耐高温的金属材
料做开关触头,可以减少电弧作用下金属蒸气
量,抑制游离作用,使弧隙介质强度恢复加快,
提高了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延长触头寿命。
利用气体或油吹动电弧
采用气体或油吹弧,使带点离子扩散和
强烈地冷却复合。
采用多断口熄弧
在相等的触头行程下,多断口比单断口的
电弧拉长,而且拉长的速度也增加,加速了
弧隙电阻的增大。同时,由于加在每个断口
的电压降低,使弧隙恢复电压降低,亦有利
于熄灭电弧。

提高触头分离速度,迅速拉长电弧
断路器加装并联电阻
上述几种方法,着重于提高断路器介质强度的恢复上升速度。而系统恢
复电压上升的速度及幅值,对交流电弧的熄灭具有决定性影响。为了降
低恢复电压上升速度及熄弧时的过电压,通常在大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
器及110kV以上的高压断路器,特别是特高压断路器上的断口处加装并
联电阻,如图3-11所示。

图3-11 分、合闸并联电阻滞后分断和提前关合的动作原理

 分闸时,主触头先打开,由于有并联电阻接入,不仅使主触头间产生的
电弧容易熄灭,而且使恢复电压的数值及上升速度都降低,并联电阻对电路
的振荡过程起阻尼作用,可能使振荡过程变成非周期振荡过程,从而抑制了
过电压,当主触头间电弧熄灭后,辅助触点打开,完全开断电路。合闸时,
顺序相反,辅助触点先合,让其预合在电阻性负荷上,然后合上主触头,避
免合闸过电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