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8.
1
y  x2  x 
4
的圖像的 x 截距是 0.5。

1
複習 2 (第 2.5 頁) 因此,  x 2  x   0 的根是 0.5。
4
1. 2 x 2  11x  6  0
(2 x  1)( x  6)  0 9. (a) y  px2  qx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於兩點。
2x 1  0 或 x6  0 因此,方程 px2  qx  0 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1
x 或 x6
2 (b) y  mx2  nx  s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一點。
因此,方程 mx2  nx  s  0 有一個二重實根。
2. 9 x  24x  16  0
2

(3x  4)(3x  4)  0 (c) y  ax2  bx  c 的圖像與 x 軸不相交。


3x  4  0 或 3x  4  0 因此,方程 ax2  bx  c  0 沒有實根。
4 4
x 或 x 10. 5k  4  16
3 3
5k  4  4  16  4
4
∴ x (重根) 5k 20
3 
5 5
∴ k4
3.  6 x 2  13x  6  0
6 x 2  13x  6  0 11. 1  2k  7
(2 x  3)(3x  2)  0 1  2k  1  7  1
2x  3  0 或 3x  2  0  2k 6

3 2 2 2
x 或 x ∴ k  3
2 3

12. 8(k  3)  32  0
4. 利用二次公式,
8k  24  32  0
 2  22  4(1)(168) 8k  8  8  0  8
x
2(1) 8k  8

 2  676 8 8

2 ∴ k  1
 2  26

2 13. 1  3(2k  1)  0
  14 或 12 1  6k  3  0
6k  4  4  0  4
5. 利用二次公式, 6k  4

 5  5 2  4(7)(1) 6 6
x
2(7) 2
∴ k
3
5 3

14
學多一點
∵  3 不是一個實數。
∴ 方程沒有實根。 學多一點 (第 2.23 頁)
 (8) 
6. 利用二次公式, (a) PQ 的中點    , 0 
 2(1) 
 1  12  4(2)(4)
x  (4, 0)
2(2)
1  33

4 (8) 2  4(1)(14)
(b) PQ 的長度  單位
1
7. y  x 2  x  6 的圖像的 x 截距是 –2.0 和 3.0。  8 單位 (或 2 2 單位)
因此, x 2  x  6  0 的根是 –2.0 和 3.0。

35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學多一點 (第 2.29 頁) 課堂練習 (第 2.28 頁)


(a) i 4n 1  (i 4n )(i)  (1)(i)  i 1. (a)  3  3   1  3i

(b) i 4n  2  (i 4n )(i 2 )  (1)(1)   1 (b)  5  5   1  5i

(c) i 4n 3  (i 4n )(i3 )  (1)(i)   i


(c)  9  9   1  9i  3i

(d) i 4 n  1
(d)   16   16   1   16i   4i

課堂練習
2. (a) x 2  36  0
課堂練習 (第 2.7 頁) x 2  36
x    36
根的性質
 的值   36   1
( = b2 – 4ac) 2 個不相等 1 個二重實 沒有實根   6i
實根 根
(a) 0 
(b) 9 x 2  4  0
(b) 24 
4
(c) –31  x2  
9
(d) –400 
4
(e) 25  x 
9

課堂練習 (第 2.9 頁) 4
  1
9
1. (a) 0 (b)  < 0
2
 i
2. (a) 2 (b)  > 0 3

3. (a) 0 (b)  < 0 課堂練習 (第 2.30 頁)

4. (a) 1 (b)  = 0 實部 虛部

(a) 3  4i 3 –4
5. (a) 1 (b)  = 0
(b) 5  7i –5 7
6. (a) 2 (b)  > 0
(c) 8 8 0
課堂練習 (第 2.18 頁)
3 3
兩根的和 兩根的積 (d) i 0
2 2
(1) 9
(a) x2  x  9  0  1 9 1 1
1 1 (e)   2  2
(8) 3 4 4
(b) 2 x  8x  3  0
2  4 
2 2
3 3 1 1 課堂練習 (第 2.31 頁)
(c)  4 x 2  3x  1  0   
(4) 4 4 4 (a)  (b)  (c)  (d) 
1 1
(d)  3x 2  x  0   0 即時練習
(3) 3
(10)
(e) 5x 2  10  0 0  2 即時練習 2.1 (第 2.7 頁)
5
∵ 方程 px 2  12x  18  0 有一個二重實根。
x 2  5x  7 5 (7) ∴ =0
(f)   5  7
即 x 2  5x  7  0 1 1 即 12 2  4( p)(18)  0
144  72 p  0
p2

36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即時練習 2.2 (第 2.8 頁) 即 32  4(2)(2m  1)  0


∵ 方程 3x  2 x  k  0 沒有實根。
2
9  16m  8  0
∴ 0 1  16m  0
即 (2) 2  4(3)( k )  0 1
m
4  12k  0 16
12k  4 1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 。
1 16
k
3
1 (b) m 的最小整數值是 0。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 當 m = 0 時,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3
 2 x 2  3x  [2(0)  1]  0
即時練習 2.3 (第 2.9 頁)
2 x 2  3x  1  0
(a) 對於方程 (k  3) x 2  6 x  1  0 , (2 x  1)( x  1)  0
  6 2  4(k  3)(1) 1
x 或 x 1
 36  4k  12 2
 4k  48 1
∴ 圖像的 x 截距是 和 1。
2
(b) ∵ (k  3) x 2  6 x  1  0 是一個二次方程。
即時練習 2.6 (第 2.15 頁)
∴ x 2 的係數不可以是 0。 (a)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即 k 3 0 [ x  (5)]( x  2)  0
k  3 ( x  5)( x  2)  0
(i) ∵ 方程 (k  3) x 2  6 x  1  0 有兩個相異實根。
x  5 x  2 x  10  0
2
∴ 0
x 2  3x  10  0
4k  48  0
k  12 (b)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12 (除 k  3 以外)。
  1    2 
(ii) ∵ 方程 (k  3) x 2  6 x  1  0 有實根。  x      x      0
  4    3 
∴ 0
 1  2
4k  48  0  x   x    0
 4  3
k  12
 1  2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12 (除 k  3 以外)。 12 x   x    12(0)
 4  3
即時練習 2.4 (第 2.10 頁) (4 x  1)(3 x  2)  0
(a) ∵ y  3x 2  2mx  3m 的圖像與 x 截只接觸於 12x 2  3 x  8 x  2  0
一點 P。 12x 2  11x  2  0
∴ 0
即時練習 2.7 (第 2.16 頁)
即 (2m) 2  4(3)(3m)  0
(a) 兩根的和  8  (3)
m 2  9m  0 5
m(m  9)  0 兩根的積  (8)(3)
m 0 或 m9  24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b) 對於 m = 9,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x 2  (5) x  (24)  0
3x 2  2(9) x  3(9)  0 x 2  5 x  24  0
x  6x  9  0
2

( x  3) 2  0 (b) 兩根的和  (4  5 )  (4  5 )


x  3  8
∴ P 的坐標是 (3, 0) 。 兩根的積  (4  5 )(4  5 )
 (4) 2  ( 5 ) 2
即時練習 2.5 (第 2.11 頁)
 16  5
(a) ∵ y  2 x 2  3x  (2m  1) 的圖像有兩個 x 截距。
 11
∴ 0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x 2  (8) x  (11)  0
x 2  8 x  11  0

37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即時練習 2.8 (第 2.19 頁) 即時練習 2.11 (第 2.21 頁)


(a) 對於方程 (k  3) x 2  kx  2k  0 , (1) 1
兩根的和   
(k ) 3 3
兩根的和   9
k 3 兩根的積   3
1 k 3
∴ 
(a)       (  2   )  3
2 2 2 2
2 k 3
k  3  2k  (   ) 2  3
k 3 2
1
    3(3)
 3
2k
(b) 兩根的積  1
 9
k 3 9
 2(3)
 
82
33 9
6

6
 1   2  2
(b)  
  
即時練習 2.9 (第 2.20 頁) ( 2  2   2 )  2

(10) 
兩根的和    (  2)  
1 (   ) 2  2

2  2  10 
2  8 2
1
 4    2(3)
 
3
兩根的積   (  2) 
3m (3)
1 1
4(4  2)  3m 6
 9
24  3m 3
m8 55

27
即時練習 2.10 (第 2.20 頁)
3 即時練習 2.12 (第 2.22 頁)
兩根的和        3
1 ∵  和  是 3x 2  5x  3  0 的根。
2 (5) 5
兩根的積     2 ∴    
1 3 3
(a)         (1     )
2 2
3
  1
 (2)[1  (3)] 3
4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3  1)  (3  1)  3(   )  2
(b) (3   )(3   )  9  3  3   5
 3   2
 9  3(   )   3
 9  3(3)  (2) 3
992 (3  1)(3  1)  9  3  3  1
 16  9  3(   )  1
5
 9(1)  3   1
1 1  1  1 3
(c)  
 1  1 (  1)(   1) 5
  2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     1 x 2  3x  5  0
(3)  2
 即時練習 2.13 (第 2.28 頁)
(2)  (3)  1
(a)  49   36  49  i  36  i
1
  7i  6i
4
i

38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25 25 5  i 5  i 1 i
(b)    9   i  9 i (b)  
4 4 1 i 1 i 1 i
(5  i )(1  i )
5
  i  3i  2
2 1  (i ) 2
1 5  i  5i  i 2
 i 
2 1 i2
5  6i  (1)

即時練習 2.14 (第 2.31 頁) 1  (1)
4  6ai  2b  24i 4  6i

比較實部,可得: 2
4  2b  2  3i
b2
比較虛部,可得: 7  4i 7  4i i
(c)  
6a  24 2i 2i i
a  4 7i  4i 2

2i 2
即時練習 2.15 (第 2.32 頁) 7i  4( 1)

(a) (6  2i)  (4  11i )  6  2i  4  11i 2( 1)
 (6  4)  (2  11)i 7i  4

 10  9i 2
7
2 i
(b) (13  8i)  (5  9i)  13  8i  5  9i 2
 (13  5)  (8  9)i
 18  17i 即時練習 2.18 (第 2.35 頁)
利用二次公式,
即時練習 2.16 (第 2.33 頁)  2  2 2  4(1)(5)
x
(a) (5  2i )(3  i )  (5  2i )(3)  (5  2i )(i ) 2(1)
 15  6i  5i  2i 2  2   16

 15  6i  5i  2(1) 2
 (15  2)  (6  5)i  2  4i

  13  11i 2
  1  2i
(b) (3  2i )  (3)  2(3)(2i)  (2i )
2 2 2

即時練習 2.19 (第 2.36 頁)


 9  12i  4i 2
∵ 2  i 是方程 x 2  px  q  0 的一個根。
 9  12i  4(1)
∴ (2  i ) 2  p(2  i)  q  0
 5  12i
4  4i  i 2  2 p  pi  q  0
(c) (5  3i )(5  3i )  (5) 2  (3i ) 2 [4  (1)  2 p  q]  (4  p)i  0
(3  2 p  q)  (4  p)i  0
 25  9i 2
 25  9(1) 3  2 p  q  0 ......(1)
∴ 
 34 4  p  0 ......(2)
由 (2) 可得:
即時練習 2.17 (第 2.34 頁) 4 p 0
5 5 4  3i p 4
(a)  
4  3i 4  3i 4  3i 把 p  4 代入 (1),可得:
20  15i 3  2(4)  q  0
 2
4  (3i ) 2 q5
20  15i

16  9i 2
20  15i

16  9(1)
20  15i

25
4 3
  i
5 5

39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跟進練習 7
2. 兩根的和    7
1
跟進練習 (第 2.11 頁) 4
兩根的積  4
1. x(8  x)  2m  0 1
8 x  x 2  2m  0 1 1  1  1
(a)  
  1   1 (  1)(   1)
x 2  8 x  2m  0
  2
∵ 方程 x 2  8x  2m  0 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
∴ 0       1
(8) 2  4(1)(2m)  0   2
即 
  (   )  1
64  8m  0
(7)  2
m8 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8。 (4)  (7)  1
3

2. (a) ∵ y  9 x 2  (k  1) x  1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 4
一點 P。
(b) (   )(    )     2   2  
∴ 0
 ( 2  2   2 )
即 (k  1) 2  4(9)(1)  0
 ( 2  2   2 )  4
k 2  2k  1  36  0
 (   ) 2  4
k 2  2k  35  0
 (7) 2  4(4)
(k  5)(k  7)  0
  33
k  5 或 k  7
跟進練習 (第 2.34 頁)
(b) 對於 k = 5,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1  2i 1  2i 1  2i
9 x 2  (5  1) x  1  0 1. (2  3i )   (2  3i )  
1  2i 1  2i 1  2i
9x2  6x  1  0 1  2i  2i  (2i ) 2
 2  3i 
(3x  1) 2  0 12  (2i ) 2
1 1  4i  4i 2
x  2  3i 
3 1  4i 2
 1  1  4i  4(1)
∴ P 的坐標是   , 0  。  2  3i 
 3  1  4(1)
對於 k  7 ,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 3  4i
 2  3i 
9 x 2  (7  1) x  1  0 5
9x2  6x  1  0  3  4
  2     3  i
(3 x  1) 2  0  5   5 
7 11
1   i
x 5 5
3
1 
∴ P 的坐標是  , 0  。 2. (a) (2  5i)  ( x  3i)  (4  yi)  (6  i)
3 
2  5i  x  3i  4  yi  6  i
跟進練習 (第 2.22 頁) (2  x)  2i  10  ( y  1)i
1. 兩根的和  2  兩根的積 比較實部,可得:
(1) k 2  x  10
  2
k 1 k 1 x 8
1 2k 比較虛部,可得:

k 1 k 1 2  y 1
k  1  2k 2  2k y 3
2k 2  3k  1  0
(2k  1)(k  1)  0 (b) (6  xi)(2  3i )  yi
2k  1  0 或 k  1  0 12  2 xi  18i  3xi 2  yi
1 [12  3x(1)]  (2 x  18)i  yi
k 或 k  1 (捨去)
2 (12  3x)  (2 x  18)i  yi
比較實部,可得:
12  3x  0
x  4

40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比較虛部,可得: 9. ∵ 方程 2 x 2  x  m  0 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2 x 18  y ……(1) ∴ 0
把 x  4 代入 (1),可得: 即 (1) 2  4(2)(m)  0
2(4)  18  y
1  8m  0
y   26
1
m
8
練習 1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
8
練習 2A (第 2.12 頁)
初階 10. ∵ 方程 5x 2  2 x  (m  1)  0 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1. 對於方程 x 2  4 x  1  0 , ∴ 0
  42  4(1)(1)  12 即 2 2  4(5)(m  1)  0
∵ 0 4  20m  20  0
∴ 方程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 16  20m  0
4
m
2. 對於方程 3x  2 x  2  0 ,
2 5
4
  (2) 2  4(3)(2)   20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 。
5
∵ 0
11. ∵ 方程 kx 2  4 x  10  0 沒有實根。
∴ 方程沒有實根。
∴ 0
1 即 (4) 2  4(k )(10)  0
3. 對於方程  9 x 2  3x  0,
4 16  40k  0
 1 2
  3  4(9)    0
2
k
 4 5
∵ 0 2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 方程有一個二重實根。 5

4. 考慮 2 x 2  4 x  2  0 。 12. ∵ 方程 3x 2  6 x  (2  k )  0 沒有實根。
  (4)2  4(2)(2)  0 ∴ 0
∴ y  2 x 2  4 x  2 的圖像有一個 x 截距。 即 (6) 2  4(3)[(2  k )]  0
36  12(2  k )  0
5. 考慮  x 2  5x  7  0 。 60  12k  0
  52  4(1)(7)  3  0 k 5
∴ y   x 2  5x  7 的圖像沒有 x 截距。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5。

6. 考慮 10x 2  3x  1  0 。 13. ∵ y  x 2  3x  2 p 的圖像只有一個 x 截距。


  (3)2  4(10)(1)  49  0 ∴ 0
∴ y  10x 2  3x  1 的圖像有兩個 x 截距。 即 (3) 2  4(1)(2 p)  0
9  8p  0
7. ∵ 方程  4 x  4 x  k  0 有一個二重實根。
2
9
p
∴ 0 8
即 4 2  4(4)(k )  0
16  16k  0 14. ∵ y  mx2  8x  7 的圖像沒有 x 截距。
k  1 ∴ 0
即 (8) 2  4(m)(7)  0
9 64  28m  0
8. ∵ 方程 px2  6 x   0 有兩個相等實根。
2
16
∴ 0 m
7
9
即 (6) 2  4( p)   0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16

2 7
36  18 p  0
p2

41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15. ∵ 方程 8x 2  4 x  (3  k )  0 有實根。 即 (6) 2  4(m)(36)  0


∴ 0 36  144m  0
即 4 2  4(8)(3  k )  0 1
m
16  96  32k  0 4
 80  32k  0 ∵ mx  6 x  36  0 是一個二次方程。
2

5 ∴ x2 的係數不可以是 0。
k 即 m0
2
5 1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除 m  0 以外)。
2 4

方程 2 x2  x  (k  1)  0 有實根。 1 2
16. ∵ 21. (a) ∵ y x  3x  k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
∴ 0 4
一點 P。
即 12  4(2)(k  1)  0
∴ 0
1  8k  8  0
1
9  8k  0 即 3  4 (k )  0
2

4
9 9k  0
k
8
k 9
9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8
(b) 對於 k = 9,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1 2
17. ∵ y  ( p  2) x 2  12x  9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 x  3x  9  0
4
一點。
x 2  12x  36  0
∴ 0
即 122  4( p  2)(9)  0 ( x  6) 2  0
x  6
144  36 p  72  0
∴ P 的坐標是 (–6, 0)。
72  36 p  0
p2 22. (a) y   x 2  5(2 x  k )
  x 2  10x  5k
18. ∵ y  2 x 2  x  (3m  1)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於兩個
∵ y   x 2  10x  5k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
相異點。
一點 Q。
∴ 0
∴ 0
即 12  4(2)[(3m  1)]  0
即 (10) 2  4(1)(5k )  0
1  24m  8  0
100  20k  0
 7  24m  0
k  5
7
m
24
(b) 對於 k  5 ,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7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  x 2  10x  5(5)  0
24
x 2  10x  25  0
進階 ( x  5) 2  0
19. 25  px  4 x  0
2
x  5
4 x 2  px  25  0 ∴ Q 的坐標是 (5, 0) 。
∵ 方程 4 x 2  px  25  0 有一個二重實根。 ∴ OQ 的長度  [0  (5)] 單位  5 單位
∴ 0
p 2  4(4)(25)  0 p
即 23. y  x(1  x) 
2
p 2  400  0 p
( p  20)( p  20)  0  x  x2 
2
p   20 或 p  20 p
  x2  x 
2
20.  6 x  36  mx2  0 ∵ y  x2  x 
p
的圖像沒有 x 截距。
mx  6 x  36  0
2 2
∴ 0
∵ 方程 mx2  6 x  36  0 有兩個相異實根。
∴ 0

42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 p 27. (a) ( x  2)( x  3)  k


即 12  4(1)    0
 2 x2  x  6  k
1 2p  0 x  x6k 0
2

p
1 ∵ 方程 x 2  x  6  k  0 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2 ∴ 0
1 即 (1) 2  4(1)(6  k )  0
∴ p 的取值範圍是 p  。
2 1  24  4k  0
25  4k  0
24. 12x 2  4 x  1  k
25
12x 2  4 x  k  1  0 k
4
∵ 方程 12x 2  4 x  k  1  0 有實根。 25
∴ 0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
4
即 4  4(12)(k  1)  0
2

16  48k  48  0 (b) k 的最小整數值是 6 。


64  48k  0 當 k  6 時,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4 x 2  x  6  (6)  0
k
3 x2  x  0
4 x( x  1)  0
∴ k 的最大值是 。
3 x  0 或 x 1

25. y  9( x  1) 2  m  6
28. 對於方程 x 2  2 px  p( p  1)  0 ,
 9( x 2  2 x  1)  m  6
  (2 p) 2  4(1)[ p( p  1)]
 9 x 2  18x  3  m
 4p2  4p2  4 p
∵ y  9 x 2  18x  3  m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
∴ 0  4p
0
即 (18)  4(9)(3  m)  0
2

∴ 對於任意正數 p,方程 x 2  2 px  p( p  1)  0 有
324  108  36m  0
兩個不相等實根。
216  36m  0
m  6
29. ∵ 方程 ax2  3x  c  0 有兩個相異實根。
∴ m 的最小值是 6 。
∴ 0
26. (a) y   x(2 x  3)  p  1 即 3 2  4ac  0
 2 x 2  3x  p  1 9  4ac  0
9
∵ y  2 x 2  3x  p  1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於 ac 
4
兩點。
9
∴ 0 ∴ 任何一對使 ac  的整數 a 和 c 均可接受。
4
即 3  4(2)( p  1)  0
2

∴ 「a  1, c  2」或「a  2, c  1」或「a  1, c  1」


9 8p 8  0
1 8p  0 (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1
p 30. ∵ y   x 2  mx  n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一點。
8
∴ 0
1
∴ p 的取值範圍是 p  。 即 m 2  4(1)(n)  0
8
m 2  4n  0
(b) p 的最大整數值是 0。
m 2  4n
當 p = 0 時,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 任何一對使 m2 = 4 的整數 m 和 n 均可接受。
 2 x 2  3x  0  1  0
∴ 「m  0, n  0」或「m  2, n  1」或「m  2, n  1」
2 x 2  3x  1  0
(2 x  1)( x  1)  0 (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1
x 或 x 1
2
1
∴ 該圖像的 x 截距是 和 1。
2

43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1 5.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31. (a) 6x2  7x   2k
3  1
x 2  (5) x      0
1
6 x 2  7 x   2k  0  2
3 1
x 2  5x   0
1 2
(i) ∵ 方程 6 x 2  7 x   2k  0 有兩個相異
3 2 x 2  10x  1  0
實根。
∴ 0 6. 兩根的和  3  (4)  1
 1  兩根的積  (3)(4)  12
即 (7) 2  4(6)   2k   0
 3 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49  8  48k  0 x 2  (1) x  (12)  0
57  48k  0 x 2  x  12  0
19
k 5 9
16 7. 兩根的和    (2)  
19 2 2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
16  5
兩根的積    (2)  5
(ii) k 的唯一一個負整數值是 1 。  2
當 k  1 時,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
6 x 2  7 x   2(1)  0  9
x 2     x  (5)  0
3  2
5
6x  7 x   0
2 9
x2  x  5  0
3 2
 1 2 x 2  9 x  10  0
 x  (6 x  5)  0
 3
1 5 2 3 5
x 或 x 8. 兩根的和    
3 6 3 2 6
 2  3 
7 5 兩根的積       1
(b)  3( x  p)  ( x  p)   0
2

2 6  3  2 
5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6( x  p)  7( x  p)   0
2
5
3 x 2    x  (1)  0
1 5 6
x p  或 x p  (由 (a)(ii)) 5
3 6 x2  x 1  0
1 5 6
x p 或 x p 6x2  5x  6  0
3 6

練習 2B (第 2.17 頁) 9. 兩根的和  (2  3 )  (2  3 )  4
初階 兩根的積  (2  3 )(2  3 )
1.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22  ( 3) 2
( x  2)( x  5)  0
 43
x 2  7 x  10  0
1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2.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x  (1)]( x  6)  0 x 2  (4) x  (1)  0
( x  1)( x  6)  0 x2  4x  1  0
x 2  5x  6  0
10. 兩根的和  ( 5  4)  ( 5  4)  8
3.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兩根的積  ( 5  4)( 5  4)
[ x  (3)][ x  (2)]  0
 ( 5 ) 2  4 2
( x  3)( x  2)  0
 5  16
x 2  5x  6  0
 11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4.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x 2  (8) x  (11)  0
x 2  (9) x  (2)  0
x 2  8 x  11  0
x2  9x  2  0

44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 1 6   1 6  2 14. (a) 2 x 2  15x  18  0


11. 兩根的和    
 3   3  3 ( x  6)(2 x  3)  0
   
x6  0 或 2x  3  0
 1  6  1  6 
兩根的積     3
 3  3  x  6 或 x
   2
12  ( 6 ) 2

9 1 1
1 6 (b) 所求二次方程的根分別是 和 ,即
 6 3

9 2
5 1 2
  和  。
9 6 3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2  5   1    2 
x2   x      0
3  9  x      x      0
  6    3 
2 5
x2  x   0  1  2
3 9  x   x    0
 6  3
9x2  6x  5  0
 1  2
18 x   x    18(0)
進階  6  3
12. (a) x 2  12x  27  0 (6 x  1)(3 x  2)  0
( x  3)( x  9)  0 18x 2  15x  2  0
x 30 或 x 90
15. (a) 利用二次公式,
x3 或 x9
 (2)  (2) 2  4(1)(4)
x
(b) 所求二次方程的根分別是 3  3 和 9  3 ,即 2(1)
0 和 6。 2  20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或 1  5 )
2
( x  0)( x  6)  0
x( x  6)  0
1 1 5
x 2  6x  0 (b) 所求二次方程的根是 (1  5 ) ,即 。
2 2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3. (a) 2 x 2  3x  2  0
  
(2 x  1)( x  2)  0  x  1  5  x  1  5   0
 
2  2 
2x 1  0 或 x2  0 
1  1  5  1  5 
x 或 x2 4 x  x  4(0)
2  2   2 

[2 x  (1  5 )][2 x  (1  5 )]  0
 1
(b) 所求二次方程的根分別是     和 2 ,即 (2 x  1  5 )(2 x  1  5 )  0
 2
1 (2 x  1) 2  ( 5 ) 2  0
和 2 。
2 4x2  4x  1  5  0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4x2  4x  4  0
 1 x2  x 1  0
 x  [ x  (2)]  0
 2
16. (a) x(3x  4)  1
 1
 x   ( x  2)  0 3x  4 x  1  0
2
 2
利用二次公式,
 1
2 x  ( x  2)  2(0)  4  4 2  4(3)(1)
 2 x
(2 x  1)( x  2)  0 2(3)
2 x 2  3x  2  0  4  28   2  7 
 或
6  3 
 

45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 2 7  5. 對於方程 mx2 + 9x + n = 0,


(b) 所求二次方程的根是 3  ,即  2  7 。
 3 
   1 9
兩根的和  (4)      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2 m
[ x  (2  7 )][ x  (2  7 )]  0 9 9
 
( x  2  7 )( x  2  7 )  0 2 m
m 2
( x  2) 2  7  0
x  4x  4  7  0
2
 1 n
兩根的積  (4)   
x  4x  3  0
2
 2 m
n
17. (a)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2
2
( x  m)( x  n)  0 n 4
x 2  mx  nx  mn  0
x 2  (m  n) x  mn  0 6. 設方程的另一個根為 。
10
(b) 當 m = 1, n = 6 或 m = 6, n = 1 時, 兩根的積  (2)   
1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5
x 2  (1  6) x  (1)(6)  0 ∴ 另一個根是 5。
x2  7x  6  0 k
兩根的和  5  (2)  
當 m = 2, n = 3 或 m = 3, n = 2 時, 1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k  3
x 2  (2  3) x  (2)(3)  0
x 2  5x  6  0 7. (a) 兩根的積  2 
6
k
練習 2C (第 2.24 頁) k3
初階
(5) (4) 4
1. 兩根的和   5 (b) 兩根的和   
1 k 3
9
兩根的積  9
1
2
8. (a) 兩根的和  1  
k 2
2. 6  x  2x2  0 k 2 2
2x2  x  6  0 k4
(1) 1
兩根的和   
2 2 5k 5(4)
(b) 兩根的積     10
6 k 2 42
兩根的積   3
2
12
9. 兩根的和    (  5)  
10 5 4
3. 兩根的和    2  5  3
(4) 2
2  2
0
兩根的積  0  1
4
m
兩根的積   (  5) 
4. 7  x   x(1  3x) 4
7  x   x  3x 2 1(1  5) 
m
3x 2  2 x  7  0 4
2 m   16
兩根的和  
3
7
兩根的積 
3

46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10. 兩根的積    4 
4  1  1 1 1 1
(b) 1  1    1   
9        
4
4 2  1 1 1
9  1     
1 1     
 或  
 1 1
3 3 1    
(k )  5  (1)
兩根的和    4  
9 1

k 5
5 
9
k  45 14. ∵  和  是 x2 – 5x – 3 = 0 的根。
1 1 (5)
當  時, k  45   15 ∴    5
3 3 1
 1 3
當  
1
時, k  45    15 (捨去)    3
1
3  3
(a)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1
∴  , k  15 3  3  3(   )
3
 3(5)
 15
(3) (3 )(3 )  9
11. 兩根的和       3
1  9(3)
7
兩根的積     7  27
1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a)   (1   )       
x 2  (15) x  (27)  0
 3  (7)
x 2  15x  27  0
 4
(b)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b) 2 (   1)   (  2)  2  2    2      
      
 2(   )  3  3   3  3
 2(3)  3(7) 5

  15 3
     
     
12. 兩根的和      
6
6  3  3  9
(1) 3

4 9
兩根的積    4
1 
1
(a)  2    2   (   ) 3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4)(6)
 24  5  1
x2     x      0
 3  3
(b)  2  2   2  3   3  2   2  2 (1     ) 3x 2  5 x  1  0

 ( ) 2 [1  (   )]
15. ∵  和  是 2 x2  x  4  0 的根。
 (4) (1  6)
2
1
∴   
  80 2
4
   2
(1) 1 2
13. 兩根的和       
5 5 (a)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5 (  1)  (   1)      2
兩根的積     1
5 1
 2
1 1   2
(a)  
   3

1 2
 5
1
1

5

47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  1)(   1)        1 (ii) ∵ 5 是 y = –x2 + mx + n 的圖像的其中一個


 1 x 截距。
 2      1 ∴ 5 是 –x2 + mx + n = 0 的其中一個根。
 2
設方程的另一個根為 。
3
 n
2 兩根的積  5   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
5  15
3  3
x2  x     0   3
2  2
∴ P 的坐標是 (–3, 0)。
2 x 2  3x  3  0
m
(b)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b) 兩根的和  5  (3)  
1 1 1  1 (1)
  m 2
1   1   (1   )(1   )
2   
 進階
1      
18. 兩根的和  兩根的積
2  (   )
 (3k )  (k  2)
1  (   )    
1 1
 1
2    3k  k  2
  2
4k  2
 1
1      (2) 1
 2 k
2
 5
 1  1 1
 
  19. 兩根的積  2  兩根的和
1  1  
 1      
 (m  5)  10 
1  2 
 m  m
1  (   )  
m  5 20
1 
 m m
 1
1      (2) m 2  5m  20m
 2
 2 m 2  15m  0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m  15)m  0
x  (5) x  (2)  0
2
m  15  0 或 m  0 (捨去)
x 2  5x  2  0 m  15

q k 1
16. (a) 兩根的和 =  20. (a) 兩根的和  
p 3
12 12 (5k  1) 5k  1
兩根的積 =  兩根的積  
p p 3 3
∵ 兩根的和 = 兩根的積 + 6
k 1 5k  1
∴   6
(b) ∵ –2 和 3 是 y = px2 + qx – 12 的圖像的 x 截距。 3 3
∴ –2 和 3 是 px2 + qx – 12 = 0 的根。  (k  1)  (5k  1)  18
12  k  1  5k  1  18
兩根的積    2  3
p 4k  20
p2 k 5
q
兩根的和    2  3 (b) 把 k = 5 代入方程,可得:
p
q  1 (2) 3x 2  (5  1) x  [5(5)  1]  0
 2 3x 2  6 x  24  0
x2  2 x  8  0
17. (a) (i) 把 (0, 15) 代入 y = –x2 + mx + n,可得: ( x  4)( x  2)  0
15  0 2  m(0)  n
x40 或 x2  0
n  15
x  4 或 x2

48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1 (8)
21. 設方程的根為  和 。 24. 兩根的和        4
 (2)
1 2k  3
兩根的積     兩根的積   
3

3
 k 2 2
2k  3
1 (a)  2     2  ( 2  2   2 )  
k
 (   ) 2  
k  2k  3
k3  3
 (4) 2    
 2
35
22. 設方程 2 x 2  5kx  8  0 的根為  和  ,其中    。 
2
(5k ) 5k
兩根的和       
2 2
8 (b)  2  3   2  ( 2  2   2 )  
兩根的積     4
2  (   ) 2  
∵ 兩根的差是 3。  3
 (4) 2    
∴   3  2
(   ) 2  3 2 29

 2  2   2  9 2

(   ) 2  4  9
6
2 25. 兩根的和        6
 5k  1
   4( 4)  9
 2  2
2
兩根的積     2
25k 1
 25
4 1 1  2  2
(a)  
k 42 2 2  2 2
k  2 或 2 ( 2  2   2 )  2

 2 2
23.  :   2 : 5 (   ) 2  2

 2 ( ) 2

 5 (6) 2  2(2)
2 
  (2) 2
5
 10
(21)
(a) 兩根的和      
9
 1  1    1
2
  
7 (b)            
5 3        
7

7 2  2 1
   
5 3  
5
   2  1
2

3      2 2  
    
2 5 2
∴     1 1  1
5 3 3      2  2  
   
1
c  2  (2)(10) 
(b) 兩根的積    (2)
9
45
 2  5  c 
    2
 3  3  9
10 c

9 9
c  10

49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6) 28. ∵  和  是 2 x2  4 x  3  0 的根。


26. 兩根的和 =      3
2 4
3 ∴       2
兩根的積 =   2
2 3 3
 

(a)  2   2  ( 2  2   2 )  2 2 2
 (   ) 2  2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3  2   2  ( 2  2   2 )  2
 32  2 
2  (   ) 2  2
6  3
 (2) 2  2  
 2
(b) (   ) 2   2   2  2 7
3  2  2  ( ) 2
 6  2  2
2  3
  
3  2
9

(c) 由 (b) 可得:     3 或  3 (捨去,∵    ) 4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9
(d)     (   )(   )
4 4 2 2 2 2 x2  7 x   0
4
 ( 2   2 )(   )(   ) 4 x 2  28x  9  0
 6  3 3
29. ∵  和  是 x2  px  5  0 的根。
 18 3
( p)
∴    p
1
2
27. 兩根的和        2 5
1    5
1
4
兩根的積     4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1 (   )  (   2 )  3  3
(a)     (  2   )  2
2 2 2 2
 3(   )
 (   ) 2  2  3p
 (2) 2  2(4) (  2 )(   2 )    2 2  2 2  4
 12
 2 2  2 2  5
 2( 2  2   2 )  4  5
(b)  3   3  (   )( 2     2 )
 2(   ) 2  
 (   )( 2   2   )
 2 p 2  (5)
 (2)[12  (4)]
 2 p2  5
  32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x 2  3 px  (2 p 2  5)  0
(c) (   ) 2   2  2   2
  2   2  2 30. ( x  2)( x  1)  p
 12  2(4) x  3x  (2  p)  0
2

 20 (3)
兩根的和       3
1
(d) 由 (c) 可得: 2 p
兩根的積     2 p
    20 或  20 (捨去,∵    ) 1
   3  (   )( 2     2 )
3 ∵ (2  1)(2  1)  4
∴ 4  2   2  1  4
 (   )( 2   2   )
4  2(   )  3
 ( 20 )[12  (4)] 4(2  p )  2(3)  3
 8 20 (或 16 5 ) 8 4p 6  3
4 p  1
1
p
4

50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31. x( x  k )  1  k  0
1
x 2  kx  1  k  0 (b) 把 r  代入方程,可得:
2
(k )
兩根的和       k
1 1 2 1 
x    2x  2  0
1 k 2 2 
兩根的積     1 k
1 x 2  5x  4  0
∵ (3   )(3   )  32
( x  1)( x  4)  0
∴ 9  3 2  3 2    32 x 1 或 x  4
10  3(   )  32
2 2
∴ A 和 B 的坐標分別是 (1, 0) 和 (4, 0)。
10  3(  2   2  2 )  32
2
34. 設 kx 2  2(k  1) x  4  0 的根為  和 ,其中  < 。
16  3( 2  2   2 )  32
∴ A 和 B 的坐標分別為 (, 0) 和 (, 0)。
16  3(   ) 2  32 (a) ∵ P(5, 0) 是 AB 的中點。
16(1  k )  3k 2  32  
∴ 5
2
16  16k  3k 2  32
[2(k  1)]
 5
3k 2  16k  16  0 2k
(3k  4)(k  4)  0 k 1
5
3k  4  0 或 k 4  0 k
4 k  1  5k
k 或 k4
3 1
k
4

32. (a) (i) ∵  是 x 2  6 x  5  0 的根。


1
∴  2  6  5  0 (b) 把 k  代入方程,可得:
4
 2  5  6
1 2 1 
6 x  2  1 x  4  0
(ii) 兩根的和        6 4 4 
1
 2  6  (5  6 )  6 x 2  10x  16  0
 5  6(   ) ( x  2)( x  8)  0
 5  6(6) x 2 或 x 8
∴ A 和 B 的坐標分別是 (2, 0) 和 (8, 0)。
 41
∴ AB 的長度  (8  2) 單位
 6 單位
(b) ∵  是 x 2  6 x  5  0 的根。
∴  2  6  5  0
練習 2D (第 2.36 頁)
 2  5  6 初階
 2  6  5  6  6 1. (a)  9   81  9  i  81  i
 5  6(   )  3i  9i
 5  6(6)  12i
 41

 36  16 36 16
33. 設 rx2 – (r + 2)x + 2 = 0 的根為  和 ,其中  < 。 (b)   i  i
49 49 49 49
∴ A 和 B 的坐標分別為 (, 0) 和 (, 0)。
6 4
(a) ∵ OA  OB  5 單位  i i
7 7
∴   5 2
[(r  2)]  i
 5 7
r
r2
5 2. (a) 12  xi  3 y  6i
r
比較實部,可得:
r  2  5r
12  3 y
1
r y4
2
比較虛部,可得:
x  6

51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b)  2 x   144  8  yi 3 11.  6i (2  5i)  12i  30i 2


 2 x  144  i  8  y (1)i  12i  30(1)
 2 x  12i  8  yi  30  12i
比較實部,可得:
2 x  8 12. (2  2i )(1  7i )  (2  2i )(1)  (2  2i )(7i )
x4  2  2i  14i  14i 2
比較虛部,可得:  2  2i  14i  14(1)
12   y  (2  14)  (2  14)i
y   12  16  12i

3. (4  8i)  (7  2i )  4  8i  7  2i 13. (1  4i )(4  i )  (1  4i )(4)  (1  4i )(i )


 (4  7)  (8  2)i  4  16i  i  4i 2
 11 6i  4  16i  i  4(1)
 (4  4)  (16  1)i
4. (2  i)  (3  6i)  2  i  3  6i  17i
 (2  3)  (1  6)i
 1  5i 14. (1  6i )  1  2(1)(6i )  (6i )
2 2 2

 1  12i  36i 2
5. (1  3i)  (4  5i )  1  3i  4  5i
 1  12i  36(1)
 (1  4)  (3  5)i
  35  12i
  3  2i

6. (8  7i)  (2  9i )  8  7i  2  9i 15. (6  5i ) 2  6 2  2(6)(5i )  (5i ) 2


 (8  2)  (7  9)i  36  60i  25i 2
  6  16i  36  60i  25(1)
 11 60i
7. (5  xi)  ( y  3i )  7
5  xi  y  3i  7 16. (8  3i )(8  3i )  8 2  (3i ) 2
(5  y)  ( x  3)i  7  64  9i 2
比較實部,可得:  64  9(1)
5  y  7  73
y   12
比較虛部,可得: 9  4i 4
17.  3 i
x 3  0 3 3
x3
5i 5i i
18.  
8. (3x  5i )  (6  10 yi)  0 i i i
3x  5i  6  10 yi  0 (5  i )i

(3x  6)  (5  10 y)i  0 i2
比較實部,可得: 5i  i 2

3x  6  0 i2
x2 5i  (1)

比較虛部,可得: 1
5  10 y  0   1  5i
1
y
2

9. 3(2  5i)  6  15i

10. i(3  2i )  3i  2i
2

 3i  2(1)
 2  3i

52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10  12i 10  12i i 11  13i 11  13i 2  5i


19.   23.  
 4i  4i i 2  5i 2  5i 2  5i
(10  12i )i (11  13i )(2  5i )
 
 4i 2 2 2  (5i ) 2
10i  12i 2 22  26i  55i  65i 2
 
 4i 2 4  25i 2
10i  12( 1) 22  29i  65(1)
 
 4(1) 4  25(1)
12  10i 87  29i
 
4 29
5  3i
 3 i
2
7  6i 7  6i 2  i
24.  
1 1 1  2i 2i 2i 2i
20.  
1  2i 1  2i 1  2i (7  6i )(2  i )

1  2i (2) 2  i 2
 2
1  (2i ) 2 14  12i  7i  6i 2

1  2i 4  i2

1  4i 2 14  5i  6(1)

1  2i 4  (1)

1  4(1) 20  5i

1 2 5
  i
5 5  4i

3i 3i 4i 25. 利用二次公式,


21.  
4i 4i 4i  (2)  (2) 2  4(1)(2)
3i ( 4  i ) x
 2 2 2(1)
4 i
2 4
12i  3i 2 
 2
16  i 2
2  2i
12i  3( 1) 
 2
16  (1)
 1 i
3 12
  i
17 17
26. 利用二次公式,

3i 3i 3i  4  4 2  4(1)(8)


22.   x
3i 3i 3i 2(1)
3 2  2(3)(i )  i 2  4   16
 
32  i 2 2
9  6i  i 2  4  4i
 
9i2 2
9  6i  (1)   2  2i

9  (1)
4 3 進階
  i 27. (5  2i )  (2  3i )(1  4i )  5  2i  (2  3i )(1)  (2  3i )(4i )
5 5
 5  2i  2  3i  8i  12i 2
 5  2i  2  3i  8i  12(1)
  5  13i

53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28. (2  i )(3  2i )(2i  1)  (2  i )[(3  2i )(2i )  (3  2i )(1)] 32. (1  xi)  i (1  yi)  2  3i 3


 (2  i )(6i  4i 2  3  2i ) 1  xi  i  yi 2  2  3(1)i
 (2  i )[3  4i  4(1)] 1  xi  i  y (1)  2  3i
 (2  i )(7  4i ) (1  y )  ( x  1)i  2  3i
 (2  i )(7)  (2  i )(4i ) 比較實部,可得:
 14  7i  8i  4i 2 1 y  2
 14  15i  4(1) y  1
  10  15i 比較虛部,可得:
x  1  3
2i 2i x  4
29. 
(3  i )(1  3i ) 3  i  9i  3i 2
2i 33. ( x  i )(2  3i )  1  yi

3  10i  3(1) ( x  i )(2)  ( x  i )(3i )  1  yi
2i 2 x  2i  3xi  3i 2  1  yi

10i [2 x  3(1)]  (3x  2)i  1  yi
(2  i )i (2 x  3)  (3x  2)i  1  yi

10i 2
2 x  3  1 ......( 1)
2i  i 2 ∴ 
 3x  2  y......( 2)
10(1)
由 (1) 可得:
2i  (1) 2x  3  1

 10
x  1
1 1
  i 把 x  1 代入 (2),可得:
10 5
3(1)  2  y
y  5
30. (7  3i )  (7  3i )  [7  3i  (7  3i )][7  3i  (7  3i )]
2 2

 (7  3i  7  3i )(7  3i  7  3i )
xi 3
 (14)(6i ) 34. 
y  2i 2  i
 84i
xi(2  i )  3( y  2i )
2 xi  xi 2  3 y  6i
6 
31. (7  2 xi)    y   xi x(1)  2 xi  3 y  6i
i 
 x  2 xi  3 y  6i
6
7  2 xi   y  xi  x  3 y ......( 1)
i ∴ 
6 i 2 x  6......( 2)
7  2 xi    y  xi
i i 由 (2) 可得:
6i 2 x  6
7  2 xi  2  y  xi
i x  3
 6  把 x  3 代入 (1),可得:
(7  y )    2 x  i  xi
 (  1)  (3)  3 y
(7  y )  (2 x  6)i  xi y 1
比較實部,可得:
7 y  0 35. (a) i15  i 433  i 3  i 2  i  (1)  i   i
y  7
比較虛部,可得: (b) i 21  i 451  i
2 x  6  x
3x  6 (c) i 28  i 47  1
x2
(d) i 34  i 482  i 2   1

54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36. ∵ 4  i 是方程 x 2  mx  n  0 的一個根。 把 p  2 代入 (1),可得:


( 4  i )  m( 4  i )  n  0
2 8  (2)  q  0

q  10
16  8i  i 2  4m  mi  n  0
[16  (1)  4m  n]  (8  m)i  0
(15  4m  n)  (8  m)i  0
39. (a) ∵   3 7i 是方程 x 2  px  q  0 的一個根。
∴ (3  7i ) 2  p(3  7i)  q  0
15  4m  n  0......( 1)
∴  9  42i  49i 2  3 p  7 pi  q  0
 8  m  0 ......( 2)
由 (2) 可得: [9  49(1)  3 p  q]  (7 p  42)i  0
8  m  0 (40  3 p  q)  (7 p  42)i  0
m  8 40  3 p  q  0
∴ 
把 m  8 代入 (1),可得: 7 p  42  0
15  4(8)  n  0 若 x  3  7i ,則
n  17 (3  7i ) 2  p(3  7i )  q
 9  42i  49i 2  3 p  7 pi  q
37. ∵ p  i 是方程 x  4 x  q  0 的一個根。
2
 [9  49(1)  3 p  q]  (7 p  42)i
∴ ( p  i ) 2  4( p  i )  q  0  (40  3 p  q)  (7 p  42)i
p 2  2 pi  i 2  4 p  4i  q  0 0
[ p  (1)  4 p  q]  (2 p  4)i  0
2
∴   3  7i 是 x 2  px  q  0 的另一個根。
( p 2  1  4 p  q)  (2 p  4)i  0 ∴ 同意楚穎的說法。

 p 2  1  4 p  q  0......( 1) (b)     (3  7i)  (3  7i)  6


∴ 
2 p  4  0 ......( 2)   (3  7i)(3  7i)  32  (7i)2  9  49(1)  58
由 (2) 可得: p
2p  4  0 兩根的和   6
1
p 2 p  6
把 p  2 代入 (1),可得: q
兩根的積   58
(2) 2  1  4(2)  q  0 1
q5 q  58

1 1 1  3i 課後檢測 (第 2.40 頁)
38. (a)  
1  3i 1  3i 1  3i 1. (a)  (b)  (c) 
1  3i (d)  (e) 
 2
1  (3i ) 2
(7) 7
1  3i 2. ab   
 2 2
1  9i 2
1  3i ab 
4
2

1  9(1) 2
1  3i
 3. ∵ y  4 x 2  12x  k 的圖像只有一個 x 截距。
10
∴ 0
即 (12) 2  4(4)(k )  0
10  1  3i 
(b)  10  144  16k  0
1  3i  10 
k 9
 1  3i
10
∵ 是方程 x 2  px  q  0 的一個根。
1  3i 4. ∵ 方程 kx 2  x  3  0 沒有實根。
∴ (1  3i ) 2  p(1  3i )  q  0 ∴ 0
即 (1) 2  4(k )(3)  0
1  6i  9i 2  p  3 pi  q  0
1  12k  0
[1  9(1)  p  q]  (6  3 p)i  0
1
(8  p  q)  (6  3 p)i  0 k
12
8  p  q  0......( 1)
∴ 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1

6  3 p  0 ......( 2) 12
由 (2) 可得:
6  3p  0
p 2

55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1) (b) (7  2i)  (3  5i)  7  2i  3  5i


5. (a)      1
1  (7  3)  (2  5)i
 4  7i
3
(b)    3
1  3i (2  6i)  6i  18i 2
(c)
 6i  18(1)
4 4 4   4
(c)     18  6i
  
4(   )
 2i 2i 1  2i
 (d)  
1  2i 1  2i 1  2i
4(1)
 2i  4i 2
(3)  2
1  4i 2
4
 2i  4(1)
3 
1  4(1)
4 2
(d)  2   2  ( 2  2   2 )  2   i
5 5
 (   ) 2  2
 12  2(3) 總複習 2 (第 2.41 頁)
7 初階
1. 對於方程 2 x 2  5x 1  0 ,
6. (a)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 52  4(2)(1)  33  0
( x  3)[ x  (2)]  0 ∴ 方程有兩個不相等實根及其圖像的 x 截距數目
( x  3)( x  2)  0 是 2。
x2  x  6  0
2. 對於方程  x 2  8x 16  0 ,
(b)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 82  4(1)(16)  0
[ x  (1  5 )][ x  (1  5 )]  0 ∴ 方程有一個二重實根及其圖像的 x 截距數目是 1。
( x  1  5 )( x  1  5 )  0
3. 對於方程 4 x 2  7 x  4  0 ,
( x  1) 2  ( 5 ) 2  0
  (7) 2  4(4)(4)  15  0
x 2  2x  1  5  0 ∴ 方程沒有實根及其圖像的 x 截距數目是 0。
x 2  2x  4  0
1 2
7. (a) 2 x  4i  6  yi 4. 對於方程  x  3x  2  0 ,
2
比較實部,可得:  1
2x  6   (3) 2  4  (2)  13  0
 2
x3 ∴ 方程有兩個不相等實根及其圖像的 x 截距數目
比較虛部,可得: 是 2。
4  y
y 4 5. ∵ y  x 2  4 x  (3  p) 的圖像有兩個 x 截距。
∴ 0
(b) 5  3xi  9i  y 即 (4) 2  4(1)(3  p)  0
5  3xi   y  9i 16  12  4 p  0
比較實部,可得: 44p  0
5  y p 1
y  5 ∴ p 的取值範圍是 p < 1。
比較虛部,可得:
3x  9 6. ∵ y  (1  p) x 2  6 x  5 的圖像與 x 軸不相交。
x  3 ∴ 0
即 6 2  4(1  p)(5)  0
8. (a) (3  3i)  (2  i)  3  3i  2  i 36  20  20 p  0
 (3  2)  (3  1)i 56  20 p  0
  1  2i 14
p
5
14
∴ p 的取值範圍是 p  。
5
56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7. ∵ 方程 4 x 2  8x  (2 p 1)  0 有實根。 (b) 把 k  


1
代入方程,可得:
∴ 0 8
即 8 2  4(4)[(2 p  1)]  0 1
2x 2  5x  3  
64  32 p  16  0 8
48  32 p  0 16x  40x  24  1
2

3 16x 2  40x  25  0
p
2 (4 x  5) 2  0
3 5
∴ p 的取值範圍是 p   。 x
2 4

8. 3x 2  6 x  k  3 (6)
11. 兩根的和   3
3x 2  6 x  k  3  0 2
  (6) 2  4(3)(k  3) 7 7
兩根的積  
 36  12k  36 2 2
 72  12k
(a) ∵ 方程 3x 2  6 x  k  3  0 有兩個不相等實根。 (5) 5
12. 兩根的和   
∴ 0 (2) 2
即 72  12k  0 1 1
k 6 兩根的積  
2 2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6。

(3)
(b) ∵ 方程 3x 2  6 x  k  3  0 沒有實根。 13. 兩根的和  
∴ 0 a
3
即 72  12k  0 6
a
k 6
1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6。 a
2
9. (a) ∵ y  2kx 2  24x  18 的圖像只有一個 x 截距。 c c
兩根的積  
∴ 0 a 1
即 (24) 2  4(2k )(18)  0 2
576  144k  0 c
9  
1
k 4
2
9
(b) 對於 k = 4,對應的二次方程是 c
2
2(4) x 2  24x  18  0
8 x 2  24x  18  0
4k  2
4 x 2  12x  9  0 14. (a) 兩根的和  
7
(2 x  3) 2  0 4k  2
2  
3 7
x
2 14  4k  2
3 k4
∴ 該圖像的 x 截距是 。
2
(k  1)
10. (a) 2 x 2  5x  3  k (b) 兩根的積 
7
2 x 2  5x  3  k  0 4 1

∵ 方程 2 x2  5x  3  k  0 有兩個相等實根。 7
∴ 0 
5
即 (5) 2  4(2)(3  k )  0 7
25  24  8k  0
1  8k  0
1
k 
8

57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15) (b)       (   )
3 3 2 2
15. 兩根的和    (  7)  
1  4(73)
2  7  15  292
4
k   2 2
兩根的積   (  7)  (c)  
1   
4(4  7)  k 73

k  44 4

16. 設 x 2  kx  18  0 的根為  和 2 。 (6)


19.      2
18 3
兩根的積   (2 ) 
1 k k
  
2 2  18 3 3
∵ (1  2 )(1  2 )  1
2  9
∴ 1  2  2   4  1
  3 或 3
1  2(   )  4  1
(k )
兩根的和    2    k
1  2(2)  4    0
3  k  3
4
當   3 時, k  3(3)  9 4 k 0
3
當   3 時, k  3(3)  9
k  3
∴ k  9 或 9
20. (a)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
17. 兩根的和        2
2 [ x  (3)] x    0
 3
8
兩根的積     4  2
2 ( x  3) x    0
(a) 2  2    2(   )    3
 2
 1 3( x  3) x    3(0)
 2    4  3
 2
( x  3)(3 x  2)  0
3
3x 2  7 x  6  0
1 1  
(b)   (b)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2 2  2
  1    5 

1  x      x      0
  4    2 
 2
2( 4)  1  5
 x   x    0
1  4  2

16  1  5
8 x   x    8(0)
 4  2
 1  1 1 (4 x  1)(2 x  5)  0
(c)           1  1 
      8 x 2  22x  5  0
1
 42 (c)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4
25 [ x  (2  11)][ x  (2  11)]  0

4 ( x  2  11)( x  2  11)  0
( x  2) 2  ( 11) 2  0
9
18. 兩根的和        9 x 2  4 x  4  11  0
1
4 x 2  4x  7  0
兩根的積     4
1
(a)  2   2  ( 2  2   2 )  2
 (   ) 2  2
 (9) 2  2(4)
 73

58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21. ∵  和  是 x 2  5x  13  0 的根。 24. 設 2 x 2  8x  1  0 的根為  和  。


5 (8)
∴     5    4
1 2
13 1
  13  
1 2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1 1    2   2  ( 2  2   2 )  2
 
    (   ) 2  2
5
 1
 13  4 2  2 
5 2
  15
13
 2  2  ( ) 2
 1  1  1
    2
      1
 
1 2

 13 
1
1 4
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3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
x 2  15x   0
5  1 4
x2  x     0
13  13  4 x 2  60x  1  0
13x 2  5 x  1  0
25. ∵ y  x 2  10x  k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於 P( , 0) 和
22. ∵  和  是 3x 2  10x  6  0 的根。 Q(  4, 0) 。
10 ∴ x 2 10x  k  0 的根是  和   4 。
∴   
3 (10)
兩根的和    (  4)  
6 1
   2
3 2  4  10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2  6
(3  2)  (3  2)  3(   )  4 3
 10 
 3    4 k
 3 兩根的積   (  4) 
1
 6 3(3  4)  k
(3  2)(3  2)  9  6  6  4
k  21
 9  6(   )  4
 10  y  2 x 2 12x  k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
 9(2)  6    4 26. (a) (i) ∵
 3 於一點。
 34 ∴ 0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即 (12) 2  4(2)(k )  0
x 2  (6) x  (34)  0
144  8k  0
x 2  6 x  34  0 k   18

23. 對於方程 x 2  9 x  7  0 , (ii) 把 k  18 代入  2 x 2 12x  k  0 ,可得:


9  2 x 2  12x  18  0
兩根的和    9
1 x 2  6x  9  0
7 ( x  3) 2  0
兩根的積   7
1 x  3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P 的坐標是 (3, 0) 。
[ x  (9)]( x  7)  0
∵ y  2 x 2  12x  18 的圖像與 y 軸相交
( x  9)( x  7)  0
於 Q。
x 2  2 x  63  0
∴ 把 x  0 代入 y  2 x2  12x  18,可得:
y  2(0) 2 12(0) 18  18
∴ Q 的坐標是 (0,  18) 。

59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1 29. (a) (8  yi)  ( x  3i )  2


(b) △OPQ 的面積   OP  OQ
2 8  yi  x  3i  2
1
  3  18 平方單位 (8  x)  (3  y )i  2
2 比較實部,可得:
 27 平方單位 8 x  2
x6
27. (a)  49   100  49  i  100  i 比較虛部,可得:
 7i  10i 3 y  0
  3i y3

9 25 9 25 (b) 2  3i  xi  yi 2  4i 3  6i 4
(b)      i  i
16 4 16 4 2  3i  xi  y (1)  4(i )  6(1)
3 5 2  3i  xi  y  4i  6
 i i
4 2 2  3i  (6  y )  ( x  4)i
7 比較實部,可得:
 i
4 2  6 y
y4
28. (a) (7  3i)  (1  i)  7  3i  1  i
比較虛部,可得:
 (7  1)  (3  1)i 3 x4
  6  2i x7

(b) (2  5i)  (3  5i)  2  5i  3  5i (c) xi(6  3i )   y  12i


 (2  3)  (5  5)i
6 xi  3xi 2   y  12i
 5  10i
6 xi  3x(1)   y  12i
 3x  6 xi   y  12i
(c) (2  i )(3  2i )  (2  i )(3)  (2  i )(2i )
3x   y......( 1)
 6  3i  4i  2i 2 ∴ 
 6  3i  4i  2(1) 6 x  12 ......( 2)
由 (2) 可得:
 (6  2)  (3  4)i
6 x  12
8i
x2
把 x  2 代入 (1),可得:
(d) (3  4i ) 2  32  2(3)(4i )  (4i ) 2
3(2)   y
 9  24i  16i 2 y6
 9  24i  16(1)
  7  24i
30. (a) ( x  3) 2  25  0
( x  3) 2  25
i i 3  i
(e)  
3i 3i 3i x  3    25
 3i  i 2 x  3  5i

9  i2 x  3  5i
 3i  (1)

9  (1) (b) 利用二次公式,
1 3  (6)  (6) 2  4(1)(11)
  i
10 10 x
2(1)
6 8
5  i 5  i 1  5i 
(f)   2
1  5i 1  5i 1  5i
6  8i
 5  i  25i  5i 2 
 2
1  25i 2
 5  26i  5(1)  3  2i

1  25(1)
i

60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c) 利用二次公式, (b) ∵ y  (m  2) x 2  (2m  5) x  (m  1) 的圖像與


 (4)  (4) 2  4(3)(2) x 截相交於兩點。
x ∴ 0
2(3)
即 (2m  5) 2  4(m  2)(m  1)  0
4 8
 4m 2  20m  25  4(m 2  m  2)  0
6
4  8i 4m 2  20m  25  4m 2  4m  8  0

6 24m  33  0
2 2 11
  i m
3 3 8
11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 (除 m  2 以外)。
8
進階
31. (a) 2 x 2  2  3x  k 34. (a) ∵ y = ax2 + 8x + c 的圖像與 x 軸只接觸於一點。
2 x  3x  2  k  0
2
∴ 0
  (3) 2  4(2)(2  k ) 即 82  4ac  0
 9  16  8k ac  16
 8k  7 由於 a 和 c 是正整數,
當 a = 1 和 c = 16 時,a + c = 1 + 16 = 17;
(b) 若 k 是一個負整數,則   0,即該方程沒有實根。 當 a = 2 和 c = 8 時,a + c = 2 + 8 = 10;
∴ 同意政賢的說法。 當 a = 4 和 c = 4 時,a + c = 4 + 4 = 8;
當 a = 8 和 c = 2 時,a + c = 8 + 2 = 10;
32. (a) ∵ 方程 3x 2  (k  3) x  12  0 有一個二重實根。 當 a = 16 和 c = 1 時,a + c = 16 + 1 = 17。
∴ 0 ∴ a + c 的可能值是 8、10 和 17。

即 (k  3) 2  4(3)(12)  0 (b) 對於方程 2x2 + (a + c)x + 10 = 0,


k  6k  9  144  0
2
Δ = (a + c)2 – 4(2)(10) = (a + c)2 – 80
當 a + c = 8 時,
k 2  6k  135  0
Δ = 82 – 80 = –16 < 0
(k  15)(k  9)  0 在這情況中,方程 2x2 + (a + c)x + 10 = 0 沒有實根。
k  15  0 或 k 9  0 ∴ 不同意志健的說法。
k   15 或 k 9
35. ( x  k )[ x  (k  2)]  1
x 2  kx  (k  2) x  k (k  2)  1
(b) 把 k  9 代入 3x 2  (k  3) x  12  0 ,可得:
3 x 2  (9  3) x  12  0 x 2  kx  kx  2 x  k 2  2k  1  0

3 x 2  12x  12  0 x 2  2 x  (k 2  2k  1)  0

x2  4x  4  0 x 2  2 x  (k  1) 2  0

( x  2) 2  0 對於方程 x2  2 x  (k  1)2  0 ,
x  2   (2) 2  4(1)[(k  1) 2 ]
∴ 圖像的 x 截距是 –2。  4  4(k  1) 2
0
33. (a) ∵ y  (m  2) x 2  (2m  5) x  (m  1) 的圖像與 ∴ 對於任意實數 k,二次方程 ( x  k )[ x  (k  2)]  1
x 軸相交於兩點。 有兩個相異實根。
∴ (m  2) x 2  (2m  5) x  (m  1)  0 是一個二次
方程。 36. (a) ∵ (3 p  1) x 2  ( p  3) x  1  0 是一個二次方程。
∴ x 2 的係數不可以是 0。 ∴ 3 p 1  0
∴ m2  0 p3
兩根的和  
m2 3 p 1
1
兩根的積 
3 p 1
∵ 兩根的和相等於兩根的積。
p3 1
∴  
3 p 1 3 p 1
 ( p  3)  1 ( 3 p  1  0)
p40
p 4

61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b) 若兩根的和相等於兩根的積,則 p  4 。 (1  2k )
38.       2k  1
把 p  4 代入 (3 p  1) x  ( p  3) x  1  0 ,可得:
2 1
[3(4)  1]x 2  (4  3) x  1  0 3k
   3k
1
 11x 2  x  1  0
∵  2   2  43
  (1)  4(11)(1)
2

 45 ( 2  2   2 )  2  43

0 (   ) 2  2  43
∴ 該二次方程的根必定不相等。
(2k  1) 2  2(3k )  43
∴ 同意耀文的說法。
4k 2  4k  1  6k  43  0
(1) 1 4k 2  2k  42  0
37. 兩根的和       
3 3
2k 2  k  21  0
5 5
兩根的積     (2k  7)(k  3)  0
3 3
2k  7  0 或 k 3  0
(a) (   ) 2   2  2   2
7
 ( 2  2   2 )  4 k 或 k 3
2
 (   )  4
2

2
1  5
    4   39. 兩根的和  (2  bi)  (2  bi)  
b
3  3 1
61 4  b

9 b  4
兩根的積
61  [2  (4)i ][2  (4)i ]
(b) (   )  2

9  (2  4i )(2  4i )
61  4  16(1)
   (∵    )
9  20
61 c
 ∴  20
3 1
 2   2  (   )(   ) c  20
 1  61 
  
 3  3  40.     
m
 m
1
61 3
    3
9 1
對於二次方程 x2  4 x  n  0 ,
(c)     (   )(     )
3 3 2 2
(4)
兩根的和  (3   )  (3   )  
 (   )[( 2  2   2 )   ] 1
 (   )[(   ) 2   ] 6     4
6  (   )  4
 61   1  2  5 
        6  (  m)  4
 3   3   3 
   6m  4

16 61 m  2
27
n
兩根的積  (3   )(3   ) 
1
9  3  3    n
9  3(   )    n
9  3(m)  (3)  n
9  3m  3  n
6  3(2)  n
n0

62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41. ∵  和  是 x 2  4 x  11  0 的根。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4 (4  3 )  (3  4 )  7(   )
∴     4
1  p
 7  
11  2
   11
1 7p
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2
(  3 )  (   3 )    3    3 (4  3 )(3  4 )  12 2  25  12 2
 2(   )  12( 2  2   2 )  
 2(4)
 12(   ) 2  
8 2
(  3 )(  3 )    3 2  3 2  9  p q
 12   
 2 4
 3( 2   2 )  10
12 p 2  q
 3( 2  2   2  2 )  10 
4
 3( 2  2   2 )  16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3(   ) 2  16  7 p   12 p 2  q 
x2    x  0
 3(4)  16(11)  2  
2
4 
 224 4 x 2  14 px  12 p 2  q  0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x 2  (8) x  (224)  0 44. ∵ y  2 x 2  5x  k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於兩點。
x  8 x  224  0
2
∴ 方程 2 x 2  5x  k  0 有兩個相異實根。
∴ 0
1 1 3
42. (a) 兩根的積    即 (5) 2  4(2)(k )  0
  1
25  8k  0
1
 3 25
 k
8
1
   同樣,圖像的 y 截距是正數。
3
∴ 2(0) 2  5(0)  k  0
(1)1 1
兩根的和     k 0
  1 25
 ∴ 0k 
1 8
 ∴ k 的可能整數值是 1、2 和 3。

1
1 45. (a) ∵ y  kx 2  (2k  1) x  k 的圖像與 x 軸不相交。

3 ∴ 0
1 (2k  1) 2  4(k )(k )  0
  即
3
4k 2  4k  1  4k 2  0
4k  1  0
(b)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1
 1  1 k
x    x      0
2
4
 3  3 1
3x 2  x  1  0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 。
4

43. ∵ 2 和 2 是 x 2  px  q  0 的根。 (b) 當 x = 1 時,


p y  k (1) 2  (2k  1)(1)  k
∴ 兩根的和  2  2  
1  k  2k  1  k
2(   )   p  4k  1
   
p 對於 k  1 , y  4(1)  1  3 。
2 ∴ 點 P(1,  3) 有可能位於圖像上。
q
兩根的積  (2 )(2 ) 
1
4  q
q
 
4

63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46. 考慮二次方程 x 2  (2k  1) x  k (k  1)  0 。 (6  i )(2  3i ) 12  16i  3i 2


(c) 
  (2k  1) 2  4(1)[k (k  1)] 4  2i 4  2i
12  16i  3(1)
 4k 2  4k  1  4k 2  4k 
4  2i
1 0
15  16i
∴ 該二次方程有兩個相異實根。 
4  2i
∴ y  x 2  (2k  1) x  k (k  1) 的圖像有兩個 x 截距。 15  16i
∴ 所畫的圖像不正確。 
2(2  i )
15  16i 2  i
47. (a) 設 x 2  kx  3  0 的根為  和  ,其中  
2(2  i ) 2  i
0    。
30  47i  16i 2
k 
      k  0 2( 4  i 2 )
1
30  47i  16(1)
3
   3 
1 2[4  (1)]
∵ AB  2 單位 14  47i

∴    2 10
7 47
(   ) 2  4   i
5 10
 2  2   2  4
( 2  2   2 )  4  4 3i 3  i 1  2i
(d) (2  i ) 2   4  4i  i 2  
(   )  4  4
2 1  2i 1  2i 1  2i
3  7i  2i 2
(k ) 2  4(3)  4  4  4i  i 2 
1  4i 2
k 2  12  4 3  7i  2(1)
 4  4i  (1) 
k 2  16 1  4(1)
k  4 或  4 (捨去) 1  7i
 3  4i 
5
  16 27
 
(b) M 的 x 坐標  i
2 5 5
k

2 2i 5  2i 2i (3  5i )  (5  2i )(3  5i )
(e)  
4 3  5i 3  5i 9  25i 2

2 6i  10i  15  31i  10i 2
2

 2 
9  25i 2
∴ M 的坐標是 (2, 0) 。
15  37i

9  25(1)
48. (a) i 17  i 441  i
15 37
  i
34 34
(b) i 2016  i 4504  1
50. (a) (2  xi)(4  i )  15  yi
(c) i 6  i15  i 615  i 21  i 451  i
8  4 xi  2i  xi 2  15  yi
[8  x(1)]  (4 x  2)i  15  yi
(d) (i 5 ) 23  i 523  i115  i 428 3  i 3   i
(8  x)  (4 x  2)i  15  yi

49. (a) (7  3i)  (6  2i)  (9i  2)  7  3i  6  2i  9i  2 8  x  15 ......( 1)


∴ 
 (7  6  2)  (3  2  9)i 4 x  2  y......( 2)
  1  10i 由 (1) 可得:
8  x  15
(b) (4  i )  6i (2i  1)  4  i  12i 2  6i x7
 4  i  12(1)  6i 把 x  7 代入 (2),可得:
 (4  12)  (1  6)i 4(7)  2  y
  16  7i y  26

64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2  4i 53. ( x  2)( x  4)  5  m
(b) 1 i
x  yi x  6x  8  5  m  0
2

2  4i  (1  i )( x  yi) x2  6x  3  m  0
2  4i  x  xi  yi  yi 2
(a) ∵ 方程 x2  6 x  3  m  0 有兩個非實根。
2  4i  [ x  y (1)]  ( x  y )i ∴ 0
2  4i  ( x  y )  ( x  y )i 即 6 2  4(1)(3  m)  0
 x  y  2 ......( 1) 36  12  4m  0
∴ 
 x  y  4......( 2) 24  4m  0
(1) + (2): m6
2 x  2 ∴ m 的取值範圍是 m > 6。
x  1
(b) m 的最小整數值是 7。
把 x  1 代入 (1),可得:
把 m = 7 代入 x2  6 x  3  m  0 ,可得:
1  y  2
x2  6x  3  7  0
y  3
x 2  6 x  10  0
利用二次公式,
 1 
51. (a) z  (3  i )  k    6  62  4(1)(10)
 3i  x
2(1)
 1 3i 
 (3  i )  k   
 3i 3i  6 4

 3i  2
 (3  i )  k    6  2i
 9i  
2

2
 3i 
 (3  i )  k    3i
 9  (1) 
 3 1  2  3i 是方程 x2  px  q  0 的根。
 (3  i )  k   i  54. (a) ∵
 10 10  ∴ (2  3i ) 2  p(2  3i )  q  0
30  3k 10  k
  i ......( 1) 4  2(2)(3i )  9i 2  2 p  3 pi  q  0
10 10
∵ z 的虛部是 2。 4  12i  9(1)  2 p  3 pi  q  0
10  k (4  9  2 p  q)  (3 p  12)i  0
∴ 2
10 (5  2 p  q)  (3 p  12)i  0
10  k  20 5  2 p  q  0......( 1)
∴ 
k   10 3 p  12  0 ......( 2)
由 (2) 可得:
(b) 把 k  10 代入 (1),可得: 3 p  12  0
30  3(10) 10  (10) p4
z  i
10 10 把 p  4 代入 (1),可得:
 2i 5  2(4)  q  0
q  13
52. 設 z  a  bi ,其中 a 和 b 是實數。
z  6  i  a  bi  6  i
(b) 把 p  4 和 q  13 代入 x2  px  (q  k )  0 ,
 (a  6)  (b  1)i
可得:
∵ z  6  i 是一個虛數。
x2  4 x  13  k  0
∴ a60
∵ 方程 x2  4 x  13  k  0 有實根。
a  6
(1  4i ) z  (1  4i )(6  bi) ∴ 0
即 42  4(1)(13  k )  0
 6  24i  bi  4bi2
16  52  4k  0
 [6  4b(1)]  (24  b)i
 36  4k  0
 (4b  6)  (24  b)i
k 9
∵ (1  4i) z 是一個實數。
∴ k 的取值範圍是 k  9 。
∴ 24  b  0
b  24
∴ z  6  24i

65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 1  2i  1  2i 2 i 3. 答案:D
55. (a)  
2 i 2 i 2 i ∵ 方程 x 2  (8  k ) x  9  0 有一個二重實根。
∴ 0
 2  2i  i  2i 2

2  i2 (8  k ) 2  4(1)(9)  0
 2  3i  2 (1) 64  16k  k 2  36  0

2  (1) k 2  16k  28  0
 3i (k  2)(k  14)  0

3 k  2  0 或 k  14  0
 i
k 2 或 k  14
5
(1  2i ) 6   1  2i  4. 答案:A
(b)   (1  2i )
( 2  i) 5  2 i  ∵ y  x 2  10x  c 的圖像與 x 軸相交於兩點。
 
∴ 0
 (i ) 5 (1  2i )
即 (10) 2  4(1)(c)  0
 (i )(1  2i )
100  4c  0
 i  2i 2
c  25
 i  2 (1)
∴ c 的可能值是 15 和 20。
  2 i
5. 答案:D
(1  ai)(a  i )  a  a i  i  ai (6)
  
2 2
56. (a) 6
1
 a  a 2i  i  a(1)
k 2
 (a 2  1)i    k 2
1
2 2 3
∵  
(b) (1  i)  (1  2i)(2  i)  (1  3i)(3  i)  (1  4i)(4  i)
2   2
 (12  1)i  (2 2  1)i  (3 2  1)i  (4 2  1)i 2   2 3
∴ 
 34i  2
2(   ) 3

多項選擇題 (第 2.46 頁)  2
1. 答案:C 2( 6) 3

I. 3x 2  7 x  5  0 k2 2
24  3k  6
  (7) 2  4(3)(5)  11  0
3k  18
II. 4x 2  x  3
k 6
4x 2  x  3  0
  12  4(4)(3)  49  0
6. 答案:D
III. x 2  12x  2 x  25

a  2 a  9  0
2

x  10x  25  0
2 ∵  2

b  2b  9  0
  102  4(1)(25)  0
∴ 只有 II 及 III 有實根。 ∴ a 和 b 是方程 x 2  2 x  9  0 的根。
∴ 答案是 C。 2
a  b    2
1
2. 答案:D 9
ab   9
∵ 方程 x 2  8x  p  0 沒有實根。 1
∴ 0 a 2  b 2  (a 2  2ab  b 2 )  2ab
即 (8) 2  4(1)( p)  0  (a  b) 2  2ab
64  4 p  0  (2) 2  2(9)
p  16  22
∴ p 的取值範圍是 p > 16。

66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7. 答案:D 12. 答案:B


∵  是 2 x 2  4 x  3  0 的根。 設 z  a  bi ,其中 a 和 b 是實數。
∴ 2 2  4  3  0 11  2i
 1  2i
z
2 2  4  3
11  2i
∵  和  是 2 x 2  4 x  3  0 的根。  1  2i
a  bi
(4) 11  2i  (1  2i )(a  bi)
∴    2
2
11  2i  a  2ai  bi  2bi 2
2 2  4  4  3  4
11  2i  a  2ai  bi  2b(1)
 4(   )  3
11  2i  (a  2b)  (2a  b)i
 4(2)  3
11  a  2b......( 1)
 11 ∴ 
2  2a  b ......( 2)
(1)  (2)  2 :
8. 答案:C
5a  15
兩根的和  3  5  3  5
a3
6 把 a = 3 代入 (1),可得:
兩根的積  (3  5 )(3  5 ) 11  3  2b
 32  ( 5 ) 2 2b  8
 95 b  4
4 ∴ z  3  4i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x2  6x  4  0 香港數學競賽 (第 2.47 頁)
1. ∵ 1 是 x2  ax  2  0 的根。
9. 答案:B ∴ 12  a(1)  2  0
4
    4 1 a  2  0
1
a  3
7
   7 ∵ a 和 b 是 x 2  5x  c  0 的根。
1
5
對於所求的二次方程, ∴ 兩根的和  a  b  
(  1)  (   1)      2 1
 3  b  5
 4  2
b  2
 6
(  1)(  1)        1 兩根的積  ab 
c
   (   )  1 1
(3)(2)  c
 7  (4)  1
c6
 2
∴ 所求的二次方程是 ∴ a  b  c  3  (2)  6  1
x 2  (6) x  (2)  0
2. 考慮 ( x  2006)( x  2007)  2007 。
x 2  6x  2  0
r1  r2  2006 2007
10. 答案:A r1r2  2006 2007 2007
2  i(ki  3)  2  ki 2  3i  2007 2005
 2  k (1)  3i 考慮 ( x  r1 )( x  r2 )  2007 。
 (2  k )  3i 兩根的和  r1  r2
∴ 實部是 2  k 。  2006 2007
兩根的積  r1r2  2007
11. 答案:D  2007 2005 2007
( x  4i)  (3  i )  6  yi
 2007 2006
x  4i  3  i  6  yi ∴ ( x  r1 )( x  r2 )  2007 的根是 2006 和 2007。
( x  3)  3i  6  yi
比較實部,可得:
x3 6
x9
比較虛部,可得:
y  3

67
新高中數學與生活 (第二版) 4A 課本練習詳解

3. px2  dx  1 (b) ∵  5x2  20x  5  0 的圖像的 x 截距是  和


px2  dx  1  0 。
d ∴  和  是  5x2  20x  5  0 的根。
兩根的和    (2)  9
p 20
  
d  7 p (5)
1 4
兩根的積   (2)  9
p
1    
p (c) M 的坐標   , 0
18  2 
∴ d 
7 4 
  , 0
18 2 
 (2, 0)
備試特訓 M 與 C 之間的距離

考試模式題目 (第 2.49 頁)  (2  0) 2  [0  (5)]2


1. (a) ∵ y  x 2  mx  n 的圖像與 y 軸相交於  29
C(0, –5)。 6
∴ 把 x = 0 和 y = –5 代入 y  x 2  mx  n,可得: ∴ M 與 C 之間的距離不是大於 6。
 5  02  m(0)  n
2 2 1  3i
n  5 3. (a)  
1  3i 1  3i 1  3i
2  6i

(b) ∵  和  是 y  x2  mx  5 的圖像的 x 截距。 1  9i 2
∴  和  是 x2  mx  5  0 的根。 2  6i

m 1  9(1)
    m
1 3
1   i
5 5 5
   5
1
    (   ) 2 2
(b) (i) ∵ 是方程 px2  4 x  4  0 的根。
1  3i
  2  2   2 2
1 3  1 3 
∴ p  i   4  i   4  0
 (  2   )  4
2 2
5 5  5 5 
 (   ) 2  4  1 6 9 2  4 12
p  i i   i40
 25 25 25  5 5
 ( m) 2  4(5)
 8 6  16 12
p   i   i0
 m 2  20  25 25  5 5
∵ ABC 的面積  15 平方單位  16 8   6 12 
  p   p  i  0
1  5 25   25 5
∴  AB  OC  15 平方單位
2 比較實部,可得:
1
 (   )  5  15 16 8
 p0
2 5 25
  6 16 8
 p
m 2  20  6 5 25
p  10
m 2  20  36
(ii) 當 p  10 時,二次方程可寫成
m 2  16
m   4 或 4 (捨去) 10x 2  4 x  4  rx2
(10  r ) x 2  4 x  4  0
2. (a) ∵ y  kx2  20x  (2k  5) 的圖像與 y 軸相交於 ∵ 方程 (10  r ) x2  4 x  4  0 有兩個相異
C(0, –5)。 實根。
∴ 把 x = 0 和 y = –5 代入 ∴ 0
y  kx2  20x  (2k  5) ,可得: (4) 2  4(10  r )(4)  0
 5  k (0) 2  20(0)  (2k  5) 16  160  16r  0
 5  2k  5 16r  144
k  5 r 9
∴ r 的取值範圍是 r  9 。
68
2 一元二次方程 (二)

4. 答案:A 2. 設該長方形的長度和闊度分別為 x 和 y。
kx 2  10(2 x  25)  0 依題意, x  y  17 及 xy  60 。
kx 2  20x  250  0 古巴比倫人的 輔助理解的對應
解題步驟 代數符號
∵ 方程 kx2  20x  250  0 有重根。
0 1 17 1
∴ (17)  ( x  y ) ,記為 P
2 2 2
(20) 2  4(k )(250)  0
2
400  1000k  0  17  289
   P2
2  2 4
k 
5 289 49
 60 
4 4
2 P 2  xy ,記為 Q2
5. 答案:A 7
 
  
k
 k 2
1 17 7
  12 P  Q ,即等於 x
1
   1 2 2
1 17 7
 5 P  Q ,即等於 y
 2     2  ( 2  2   2 )  3 2 2
 (   ) 2  3
 (k ) 2  3(1) ∴ 長方形的長度是 12,闊度是 5 (或長度是 5,闊度是
12)。
 k2  3

6. 答案:A
I. u  v  (5  6i)  (5  6i)
 10
II. uv  (5  6i )(5  6i )
 25  36i 2
 25  36(1)
 61
u 5  6i
III. 
v 5  6i
5  6i 5  6i
 
5  6i 5  6i
25  60i  36i 2

25  36i 2
25  60i  36(1)

25  36(1)
11 60
  i
61 61
∴ 只有 I 及 II 是實數。
∴ 答案是 A。

數學探究 (第 2.52 頁)

2
1 
1. 左方   (   )  
 2 
1 2
 (  2   2 )  
4
1 2
 (  2   2 )    
4
1
 (   ) 2
4
2
1 
  (   )
2 
 右方

6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