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一.填充:(50%,2%)

1. 《庖丁解牛》的作者是 莊子 ,名 周 ,是 戰國 時期中葉人,是 道 家的代表人物。


2.《莊子》有《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一般以為《內篇》是莊子學說的精
華所在。
3. 《莊子》一書的主要藝術特色為大量運用 寓言故事 來說理。
4. 《庖丁解牛》出自 《莊子.內篇.養生主》 ,體裁是 寓言 ,它是帶有 勸喻 或 諷刺 的故事。
5. 「養生主」的意思是 保養生命的主宰 ,簡單來說是指人的 精神 。
6.《庖丁解牛》善以解牛喻養生之道,如以「牛體」喻 (錯綜複雜的)社會 、 「牛的筋肉骨節」(喻世
上紛繁的)事務 、
「刀」喻 (人的)生命 、
「刀刃」喻 (人的)本性 、
「解牛的過程」喻 人生的歷程 、
「解牛的方法」喻 養生的方法 ,說明保存刀,使刀不受損即保護精神──「養生主」的道理。
7. 莊子認為要保護精神的方法是 緣督以為經 ,這也是《庖丁解牛》一文的中心思想。
8. 古文中常見「通假字」,如本文中「生」為 性 的通假字,「郤」為 隙 的通假字,「族」為 眾的通
假字。

二.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語體文:(1-3 題 10%,4 題 20%)


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
2.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困窘。
3.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壞事不要受刑罰
4.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遵從自然中正之路以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自身,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不給父母留下憂患,可

終享天年。

三.詞義配對:請把答案(參考欄中「」的字詞)填在__上 3%
參考: 「技經」「肯」「綮」之未嘗 莫不「中音」 技「蓋」至此乎 而況大「軱」乎
足之所「履」 「砉」然嚮然 「奏」刀「騞」然 膝之所「踦」
1. 履:踩、踏。
2. 踦:[粵音倚] 抵住。
3. 砉:[粵音或] 皮骨分離的聲音。
4. 奏:進,推進。
5. 騞:[粵音或] 用刀解剖時發出的聲音。
6. 中音:[粵音眾] 符合節拍。
7. 蓋:怎麼。
8. 技經:枝脈和經脈,引申為筋肉。
9. 肯:[粵音海] 附著骨的肉。
10. 綮:[粵音慶] 筋肉結合處。
11. 軱:[粵音姑] 大骨。

四.修辭:請把答案填在__上 3%
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對偶
2.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對偶
3.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排比
4.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排比
5. 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擬聲
6.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對偶/誇張
7.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 層遞(遞進)
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8. 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對偶
9.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 對偶/誇張/層遞
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遞進)/反襯

五.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語體文:(1-2 題 10%,3 題 20%)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我追求的,是道,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砍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

來的構造。

六.詞義配對:請把答案(參考欄中「」的字詞)填在__上 4%
參考: 「善」刀而藏之 「族庖」月更刀 如土「委」地 為之「躊躇」「滿志」
「怵」然為「戒」 刀刃若新「發」於「硎」 「謋」然已解 每至於「族」
1. 族庖:一般的廚子。
2. 發:磨好。
3. 硎:[粵音刑]磨刀石。
4. 族:聚結。
5. 怵:[粵音卒] 害怕。
6. 戒:小心。
7. 謋:[粵音或]牛體解開時發出的聲音。
8. 委:墜落。
9. 躊躇:從容自得。
10. 滿志:心滿意足。
11. 善:揩拭。

七.修辭:請把答案填在__上 4%
1. 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 對偶/誇張
2.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誇張
3. 視為止,行為遲。 對偶
4.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 擬聲
八.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語體文:(1-2 題 10%,3 題 20%)
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
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
視為止,行為遲。
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
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那麼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餘地的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