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几点想法 桂诗春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2

DOI : 10. 16499 /j . cnki . 1003 -5397. 1998. 01.

007

大学张永言教授独具慧眼 ,力倡此事 ,他的学 问题 ,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服务。


生已经开始着手此项研究。 这个工作很有价 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已经开了 11届 ,第 11
值 ,应该有更多的同行参与其事。 届 的会 议 主 题是 “跨 学 科 的 应用 语 言 学”
汉语史研究还有许多重要课题有待我们 ( Appli ed Li ng uistics Across Di sci plines) ,而
去做 ,北京大学如蒋绍愚教授等多次提到的 1999年在东京召开的第 12届大会的主题是
历代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问题、北方汉语 “语言在 21世纪的任务: 统一 性和多样性”
与阿尔泰语的接触问题 ,以及金元戏曲中出 ( the Ro le o f Lang uag e in the 21 Cent ury: U-
现 的 ABC 式 (如“呆 答孩”“灰 不答”“生 各 ni t y and Div ersi ty )。 第 12届大会提出了 30
干” ) 与 ABCD 式 (如 “剔 留 团 ” “希 胡 多个接受论文的领域 ,既包括各个语言学科
都” )一类新的构词方式的产生等问题 ,都需 和交叉语言学科 ,如: 语言理论、词汇学与词
要今后一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典编纂学、方言、语用学、修辞风格学、对比语
(江蓝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言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所长 ,邮编: 100732) 神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 也包
括很多应用领域 ,如: 双语与多语制、儿童与
成人语言机制、语篇分析、第一 /第 二语言习
得、课程设计、语 言测试、机器 翻译、需 要分
析、语言紊乱、教师培养等。可见 ,应用语言学

发展我国应用语言学 发展的势头是广泛地应用各个语言学科的理
论和研究成果来解决各种与语言有关的实际
问题。 这对我们应用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个任
的几点想法 务: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加强横向联系 ,组
织起来 ,迎接新的挑战。国际应用学大会是以
国家为单位的一个世界性组织 ,有好几次大
桂诗春 会 (包括 1999年的东京大会 )都曾向我们传
递信息 , 希望我国组团参 加 ,但我国条 块分
割 ,难以把各方面的应用语言学家组织起来 ,
目前在国内尚没有一个团体 ,更谈不上组团
  应用语言学在本世纪经过一个从成长走 参加 ,实为憾事。希望领导关心 ,各方协作 ,大
向成熟的历程 ,而 21世纪将是它大展宏图 , 力促成 ,使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界能够有一个
往各个领域纵深发展的时代。 我谈一些个人 “家” ,尽快成为国际大家庭的成员。
的感想和希望。 其次 ,我国的语言文字是维系国家统一
首先 ,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广 ,应用语言学 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目前内地、港、台的社会
的边界也在延伸。 “应用语言学”的涵盖面越 用语 (包括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 )和汉字编
来越广。 在我国 ,刘涌泉、乔毅和桂诗春都写 码系统都不统一 ,往往造成混乱和误解。这些
了《应用语言学》 ,但前者谈的主要是语言识 用法和编码系统沿用已久 ,很难统一于哪一
别、机器翻译、情报检索、信息处理、言语统计 个系统。几方面的专家应该坐下来 ,根据语言
等问题 ,而后者谈的则是语言基本理论及其 学的理论和原则 ,交换意见 ,寻找一个解决方
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 案。不能求同 ,也可存异。例如通过建立内地、
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则是研究语言文字的应用 港、台社会用语的语料库 ,编制三地的用语对
· 10· 语言文 字应用
照表 ,甚至编写用语转换的程序 ,以利信息交
流和沟通思想。 也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
用语观察站 ,把三地的不同用法及时报告给
用户。英国 Cobuild语料库在网上设立网址 , 我 的 意 见
并 且 向电 子 邮 件用 户 每 周 发送 一 个 称 为
Wo rdWa tch 的邮件 ,及时报告社会用语 (如
美国 英语和英国英语 )的 动态变化 ,可 供参
考。
姚天顺
第三 ,加强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有的人
认为应用语言学考虑的仅是实际的应用 ,往
往忽略基础理论研究 ,结果应用的成果局限
性很大。 例如我国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层出   早在本 世纪 80年代 , 日本政府就 投资
不穷 ,研究者只从文字的结构着眼 ,而忽略汉 196亿日元 ,成立电子辞书研究所 ,专门研究
字使用的心理语言过程的探讨。一般来说 ,从 电 子词典。 美国国防 部的高技术研究 项目
思想到言语输出 ,其语言的外壳是声音。汉语 DARP A, 也 专 门开 设“语音 与 自然 语言 研
不是拼音文字 ,其语言表征是否有声音的 ,就 究” ,受到世人注目。 特别是全世界正走向网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 美国认知 络时代 ,网上的语言信息占整个传送信息的
科 学家司马贺 ( Herbert Simo n)和一些中国 90% 以上。 语言信息的过滤、筛选、翻译、摘
学者的研究表明 ,即使是汉字的处理也要经 要、书写、检索、分类、校对、识别、理解等等一
过“语音环” ( pho nolo gical loop ) ,所以对用计 系列的问题都出现了 ,涉及到政治保卫、文化
算机写作的人来说 ,用音码输入较为直接 ; 但 侵略、信息交流、科研教学各种重大领域。 这
是对打字员来说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字 , 是世界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其语言输入是视觉的 ,则可能用形码较为直 面对语文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很多事情
接。 所以对编码法的评估不能离开用户。 有 使我们非常尴尬。例如我多次出国讲学 ,有时
些打字员也可能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看 ,而是 跟外国人讲: “在我们中国 ,你可以找任何一
以整个词组或句子来看 ,然后转换成声音表 本正规一点的汉语词典 ,没有一本词典标上
征 ,再进行输入。那么哪一种输入法好呢? 也 词性的。”几乎人人都不相信 ,五千年文明古
有待观察和研究。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说明 , 国 ,怎么可能连动词、名词都争论不清呢。
应用型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基础研究。 往往是 很多国家 ,为了国民的基础教育和语言
以基础研究为先导 ,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研 工程研究 ,建立各种各样语料库。例如美国的
究。 Brow n 语料库、 AHI语料库 ,英国的 LOB 语
第四 ,语言和文字都是信息的载体。在信 料库、 O T A 语 料库 ,德国 的 IDS 语料库 , 还
息社 会里 ,语言文字的处理 (包括储存 和检 有日本的 ,瑞典的 ,荷兰的 ,挪威的 ,俄罗斯的
索 )都离不开计算机。语言文字工作者比一般 … …所有这些语料库都是一个民族自己真实
人更有赖于“数字化生存” ,学习计算机、使用 的东西 ,不是西方借鉴的语法理论。对这方面
计算机已经是迫在眉睫、急不可待的事情。 的研究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交
叉性学科 ,很多问题须要解决 ,但是在我们中
(桂诗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教 国 ,一个正式发表的可借用的语料库都没有 ,
授 ,邮编: 510421) 使得很多工作处于困境。
1998年第 1期 ·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