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ASIA 2012.8

21世纪初越南文学的特点

张婷婷※

摘要:21世纪初的越南文学是涵盖2000年以后的越南文学概念。在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加快的
大背景下,越南作家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使新世纪的越南文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学越南新世纪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1333.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7912012]08-0067-0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etnamese Literature in the l£arly 21st Century

Zhang Tingting

Abstract:Vietnamese Literature in the early 2 1 st Century covers Vietnamese literature aider 2000.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and speeding up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Vietnamese writers continue its
self-innovation,Vietnamese literature in the new century presents a variety of development trends.

Key words:Literature:Vietnam;New century;New development

进入2l世纪,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大众传 用后现代的手法制造奇异感等,在进行“创作探险’
媒的发展继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同时,希望在读者面前展现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
越南也不例外。可以说,2l世纪既给越南提出了挑 貌。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些年长的作家开始转变创
战,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社会的发展、变化和 作风格,在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和发挥自我思想,他
相互交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思潮和理念的变化 们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而年轻的一代
必然以某种方式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使其在继承 也给越南文学带来了一些新的色调,他们的作品洋
和发扬20世纪文学成果的同时有了一些新发展, 溢着新时代的气息,他们不模仿谁,也不受国内或
显现出一些新现象。 国外哪个作家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不受时间、空间
的局限,更多地是受到全球化思想的影响。在这一
一、21世纪初越南文学的特点
时期,越南作家队伍的发展令人关注,“是以往任
(一)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写作风格不断 何时候都不可比拟的删。从黎明奎(Le Minh Khue)、
创新并积极走向世界 阮光韶(Nguy荟n Quang Thih)、陈德进(Trfin B电c

在个性张扬的21世纪,在国际交流,尤其是 Tifin)、陈氏长(mn Thi Trttb'ng)、夜银(D孕Ngfin)、


文化方面的全面交流加速以及全球化信息革命的
国际大背景下,随着艺术创作中对话精神和民主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讲师、博士研究生
识的增加,作家赋予创作以许多艺术上的创新,打
破了过去只追求一种类型,彼此类似的模式,纷纷 ①风黎(Phong Le):《越南现代散文历史和散文探析)
(越南)《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
走上了个性化的道路,他们运用新的方式、手段,

67

万方数据
武氏好(V8 Thi Hho)、谢维英(T.a DuyAnh)、胡 总之,小说的作家正在改变读者对于他们作品当中
英泰(H6 Anh Th6ti)、阮平芳(Nguy奁n B/nh 人物形象的传统观念和看法,并试图为当代和将来

Phtrang)、伊斑(Y Ban)、阮氏秋惠(Nguy荟n Thi Thu 越南小说的“革命”打下一定的基础。


Hue)、武氏春霞(V8 Thi Xuan Ha)、潘氏王英(Phan 2.诗歌
Thi V{ingAnh)到阮越霞(NguySnVi.仑t Ha)、阮玉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对诗歌、诗人的重新定义,
思(Nguy否n N90c Ttr)、阮玉纯(Nguy否n Ng.oc 当代的诗人把革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民主、
Thu矗n)、潘朝海(Phan TriSu H{ii)、文琴海(Vhn Cam 自由的文学氛围,国际交流和融入世界文学的趋势
Hai)、武廷江(V6 Dfnh Giang)、杜碧翠(D8 Bfch 以及对自我价值肯定的渴求成为诗人创造当代越
Thfly)、阮世雄(Nguy荟n Th6 Hflng)、阮廷秀(Nguy否n 南诗歌新浪潮的巨大动力。近年来,越南诗歌作品
Dfnh鼬)、阮世黄玲(Nguy荟n Thi Ho{ing Linh)…… 数量急速增长,日益显示出多倾向性、创作手法多
这些作家中,既有年长而富有创作力的知名作家, 样性等特点,诗歌的触角开始伸展到一切可能到达
也有思想活跃、创作风格独特的新生力量。 的领域.涉及到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尽管当代
作家艺术风格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 人对诗歌持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诗歌在当代呈现
方面。内容上,文学创作的重心从外在的客观现实 出来的丰富多彩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如
描述转向内在的心理描写。现代人的自我个性和内 友请(H讥Thinh)的诗集《与时间商量》(Thttcrng
心世界成为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诗歌新的挖掘对 l翻.6wg v6z"thch'gian,2005年,荣获2006年越南作
象。对自我的描述在新世纪的创作当中占据了相当 家协会奖),韦垂玲(Vi Thfly Linh)的诗集《童子》
的比例。作品的形式也不再拘泥于教条,不再有哪 (D6ng位,2005年,被认为是使读者和评论界燃
种创作方式具有主导地位,甚至有的学者还提出不 起对诗歌的希望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说明诗歌在当
接受“创作方式”这个概念。 代取得的成就。
同时,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在贯彻越南 3.回忆录、随笔
共产党关于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精神的 20世纪90年代至今,越南文坛再次出现许多
同时,越南作家积极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坛上取得 回忆录、随笔作品,给越南文学增添了前所未有的
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越南开始在地区文学论坛 生动画面。一些以往的文学事件、文章以及复杂事
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一些作家获得了各类东盟文学 件得以从一个新的、更广的视角进行深入的、至情
奖项。2007年以来,越南、老挝、柬埔寨还开始组 至理的审视。刚开始的一些作品:如苏怀(T6 Hoai)
织印度支那3国作家会议,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的《谁脚上的细砂》(Cdtb.uichdn ai,1993年)、《每
(二)传统文学形式的新发展 天下午》(Chieu砌疡,1997年),辉瑾(Huy CSn)
1.小说 。 的《两个回忆》(砌?∥songddi,2005年),素友
小说一改过去大多使用第三人称描写、再现生 (T6 HCru)的《回忆那个年代》(NhP/.aim.dtthdz;
活场景的固定的情节展开模式,采用多个视角塑造 2004年)等充分展现了回忆录对当代生活的深远影
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深刻、细致地再现了人物丰 响,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随后,随笔在回
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洞穿生活的 忆录的基础上继续在读者中找到了共鸣,确立了自
真谛。对人物性格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刻画成为新世 己的地位,代表作品有何明德(Ha Minh Dtic)的
纪小说的一大亮点,小说“人物革命”直接影响读 《三次来到美国》(Ba锄锄n粥ScM)7,2000年)、
者的感受。阮平芳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他的两部作 《细胞漫谈》(Tdnman砌万,2002年)、《走一天
品《最初》(Tho.at膨th彭y,2003年)和《坐》(N96i, 路》(Dim.dtngdy#dng,2004年)、《一个时期的人》
2006年)中的主人公成为多面性格和多面心理的典 (NgtrPicdam 年),杜周(D6
的《灯前漫谈》.dt(thoh"200础9

型,人物内心的孤独、无助以及对短暂人生的困惑 n dT)皇uddn
man ,h , )2005
C年
在现实生活中以性欲的方式发泄出来,对梦境的描 甫玉祥(Hohng Phil Ngoc Ttrbng)的《郑公山和小
写也成为制造人物神秘感和抒发个人情思的手段。 皇子的琴》(Tr/nh CdngS6w励cdyclan/ia沈hodng
68

万方数据
twbd,2005年)等,其中以何明德和苏怀的作品影 式的,以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词语的
响最大。 选用上,微型小说多用内涵丰富、具有高度概括性
4.纪实文学 和哲理性的词汇。
随着报刊能力的提升,文学纪实变得更加现代 越南的微型小说作家有范红河(Ph.am S6ng

化,其题材手法也有很多创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 H6ng)、阮光申(Nguy舌n Quang Than)、国勇(Qu6c


维的结合使纪实更能吸引读者。在纪实文学方面较 Dfing)、阮本(Nguy荟n Ban)、潘氏王英、潘朝海、
为突出的除一些年长的作家外,文征(V磊n Trtmg)、 阮国文(Nguy荟n Qu6c V磊n)等。
春巴(Xuan Ba)等一批年轻作家也以自己独特的 (四)文学批评理论日臻成熟
创作风格走进越南纪实文学中来,给报刊文学带来 随着革新事业的发展,越南的文学批评理论得
了一股清新之风。 以与世界的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交流。这使得这个领
(三)新文学形式一一微型小说的出现与繁荣 域的研究氛围空前热烈。对外国文学理论的吸收、
进入2l世纪,阮辉涉(Nguy否n Huy Thiep)、 利用可以分为3个层面:l。向越南翻译、介绍外国
阮氏秋惠、潘氏王英、武氏好、胡英泰、伊斑等作 的理论,这一层面的实践者是许多的学者和热爱文
家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 学的人士,如由张登容(Trtrong Dang Dung)翻译
所反映的内容和体现的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信息 的英伽登(Ingarden)的《文学作品》(载2001年
爆炸的今天,短篇小说更注重自身“突击队”的作 第3期的《外国文学》)和姚斯(Jauss)的《文学
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短篇小说更关心的是如 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z.ich嘶vdnh.ocnhwld
何能更快捷地与读者见面。中国作家张贤亮说:“当 s.tr khidu khtSh砝vth"khoa h.oc vdn hoc)(载2002年
今世界生活节奏加快,供人们接收信息、娱乐和消 第1期的《外国文学》)等,这些译文和译著对外
遣的方式已不仅是单纯地看书。这使我们这些写小 国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为越南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批
说的有意无意地考虑自己作品的规模,写多少容易 评理论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对照越南文学批
被接收。”微型小说的出现既是一种艺术的革新, 评理论有针对性地、系统地介绍外国理论,方榴
又满足了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当代读者的精神需 (Phuong L.tm)是这一领域的先锋。方榴在参阅大
求,成为越南很多文艺、文学办刊及网络的新宠。 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的文学理论研究,2001
微型小说最主要的特征是篇幅小、容量大。这 年出版了《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Zfiludnphd
一特点使得微型小说具备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时 bzhh vdnh.ocphwo'ngTdy励∥∥肠文学出版社),
一页报刊或网页可刊登3~4篇这样的小说。这是 向越南读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文学和美学理论。这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所不能比拟的。虽然篇幅小, 本书的重要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
有时只能描述一个心理瞬间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文学和美学理论。另外,系统介绍外国理论的著作
但在结构、人物、情节等各方面微型小说又与其他 还有阮文民(Nguy荟n Van Dan)的《文学研究方法
小说没有区别。实际上,微型小说最独到的地方是 论》(Pht:ongphdp lu.西n nghidn砌vdn h.oc,2004
以其思想深度向读者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价值 年,2006年再版,社会科学出版社)。这本书在论
取向。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篇幅小但并不意味着内 及每种方法时力求与越南的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
容小”。微型小说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 现状相联系,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对每种方法提
括战争、贫穷、市场经济下人们道德品质的倒退和 供指导原则和操作原理,有助于学者进行科学研
缺失j人们内心的孤寂、妇女的命运等,从表层到 究;3.外国文学理论与越南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实
深层,从眼前的事实到内心深处的波动,向读者展 践相结合。这3个层面互为补充,为当代越南文学
示了不同人群在各种环境下丰富的内心世界。 批评理论系统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微型小说人物较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人物通 一个时代文学的生命依赖于各种体裁的回生、
过独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情节通常发生 革新。对各种体裁的外部变动和内在细微的变化,
在事先安排好的场景或一个瞬间,结尾往往是开放 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一个文学阶段。

69

万方数据
全面审视新世纪文学体裁的运动、发展,虽然各种 尽的田野》是2005年文学领域中不可撼动的亮点。
体裁之间界限还比较分明,然而各个题材之间的相 蔡伯利(Thfii Bfi Lqi)是抗美救国战争中的一
互渗透、转化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现象。 名军医,抗战末期开始创作,是一名出色的战后以
(五)文学的展现渠道呈现多样化 战争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战争中及
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使人们的注意力 和平时期的军人和妇女为主要人物形象,以回忆为
不再专注于某一类事物,他们的喜好和追求变换无 基础,并善于在回忆中提炼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事
常。书干U、电台作为主要的文学传播渠道已经远远 件,详细描写事情的演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网络以其快 通过创作手段的不断创新,他的小说《重修》(Tr五ng
速、便捷以及较高的普及度成为一种新兴的、不可 tu,2003年)和《魔幻溪》(Khdma#la,2004年)
代替的文学传播渠道,很多作品,尤其是打破以往 受到读者的好评,其中,《重修》被越南文学艺术
传统创作手法的作品或潮流趋势借助网络在短时 协会全国委员会评为一等奖,《魔幻溪》被岘港文
期内流行开来。 学艺术协会评为一等奖。同时,这两篇小说还获得
岘港第一届(1997~2005年)文学艺术奖二等奖(该
二、代表作家介绍
届没有一等奖)。
阮玉思是越南南方继平原路(Bfnh Nguyen 胡英泰是一个经历丰富、创作力强的作家,他
L0)、山南(SonNam)等老一辈名作家之后年轻一 30年出版30多部书,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都是他
代涌现出的优秀作家,她在继承老一辈文学传统的 的擅长。他既不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也不算是浪漫
同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她的作 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将文化与作者的思想、感触融
品语言深入浅出、内涵深刻,她独特的创作手法对 为一体,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文化价值。
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当代 其中,小说《佛祖、萨维特里和我》(D蹈cPh.dt,ndng
社会的民主化精神,被认为是值得注意的文学现 Xavitri励tdi,2007年)反映了现代生活的重大问题,
象。她的代表作有《不灭的灯》(Ng.on ctdn khdng赢 即如何看待佛教徒历史问题。
2000年)、《外祖父》(Ongngo.ai,2001年)、《广袤 谢维英是与越南革新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步
的天空》(Bidn trdqmdnhmdng,2003年)、《除夕》 伐同行的作家,他的创作手法受西方小说思维的影
(Giaotht幺a,2003年)、《水流云飘》(Ntr萌cchdy朋珈 响。他的创作历程既是审视自己的过程,也是用辩
trdi,2004年)、《阮玉思短篇小说集》(Truy.dnngan 证的思想看待当代思想、精神的过程。对人的内心
NguyenNg.oc Tw,2005年)和《无尽的田野》(Cdnh 阴暗面和人性的描写和挖掘是谢维英作品的一大
ddngbdtt.dn,2005年)等。其中,《不灭的灯》获 特点,他的作品《天神忏悔》(Thidn thdnsdm hSi,
得2000年文学创作的一等奖。而《无尽的田野》 2004年)和《与黑暗告别》(锄b(舀tb6ng廊,2008
更是在读者和文学评论家当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年)显示出了作家选择描写对象和对象表现形式的
引起了不休的议论,其中更多的是褒赞之词。《无 能力。
尽的田野》讲述了社会动乱以及大变革背景下一个 段映顺(DoWn hnh Thu.an,笔名“顺”)是越
家庭由幸福到破灭的悲惨故事,表现了小人物在历 南海外文学的代表。她生活在巴黎,第一部作品《越
史洪流中的悲惨命运,让读者体会到现实角落里蜷 南制造》(Made in Vietnam,2003年)出版在加利
缩的阴影和黑暗。小说中的语言深深刺痛着人性与 福尼亚,之后又出了3部长篇小说:《中国街道》
灵魂的痛处,内容充满了性、暴力和酸楚,但是透 (Phcf砌,2003年)、《巴黎,2005年8月11日》
过这层黑暗,作品仍然放射出奇异的人类之爱的光 (Parz;ilthdng孑,2005年)、《T消失了》(Zmdt
辉,在读者中留下了对生活和人性的希望。越南学 uSh,2006年)。2005年,她获得了越南作家协会
者阮登孟(Nguy荟nD磊ngM.anh)称“她(阮思玉)
的才气仅凭《无尽的田野》这部作品便足以得到肯 ①杜元商(D5 Nguyen Thtrong):《对阮玉思(无尽的田野)
的几点感悟》,《作品和舆论》2006年第8期,第70~71页。
定”w。文学评论家阮和(Nguy荟n Hba)认为《无

70

万方数据
奖。特别是《T消失了》对现代社会个人命运的描 业重视程度的加强及对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
写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重视,相信越南文坛在不久的将来会涌现出更多如
的故事,因此叫做“T”。越南文学批评家认为这部 阮平芳、阮氏黄玲一样年轻有为的作家,出现一个
小说带有一定的西方色彩。顺的思想、哲学观点反 能与20世纪越南爱国文学和抗战革命文学等潮流
映了一个生活在现代西方的越南人的世界观,但她 相媲美的新世纪文学潮流。
的作品又都饱含着对越南的情思。
丰黎(Phong Le)是越南的文学评论家,从事 参考文献:
文学研究50余年,10多部专著及20多部主编著作。
1.(越)索科洛夫:《越南文化:全球化和市场》,《文
此外,还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文学研
学研究》2009年第10期,第80~95页。
究的论文。他是越南文学现代化进程中越南文坛上 2.(越)英支:《胡英泰文章现象》,《文学研究》2009
的一位见证者。他的作品《越南现代文章、学术的 年第8期,第47~56页。
部分作者》(M.dtsdg班rngm.dt v6n chu'ong-h.oc thudt 3.(越)段映阳:《在一体化背景下越南小说的创作手
VLdtNam hi.万n dai,2001年)再一次充分展示了他犀 法(以谢维英为例)》,《文学研究》2009年第7期,第85~
利的笔锋。2005年,他被授予国家科学奖。作品《文 95页。

中人》(Wgtt&itrong vdn,2006年)既是对他作为文 4.(越)杜元商:《对阮玉思(无尽的田野)的几点感


学评论员身份的补充,也是拓展。《文中人》记录 悟》,《作品和舆论》2006年第8期,第70~71页。

了作者对30多位越南现代作家和学者的印象,其 5.(越)黄锦江:《21世纪初越南小说的人物问题》,《文
学研究》20t0年第4期,第90~104页。
中第一部有吴必素(N96T缸T6)、石岚(Th.achLan)、
6.(越)黎育秀:《当代生活中的微型小说》,《文学研
阮辉想(Nguy荟n Huy Ttrong)、元鸿(Nguyen H6ng)、
究》2007年第2款,第55~63页。
南高(Nam Cao)、苏怀、武广(V6 Quang)、阮明
7.(越)黎氏胡光;《评论家丰黎》,《文学研究》2007
洲(Nguy舌n Minh Ch觚)、麻文抗(Ma V孙Khfing)、
年第10期,第130~136页。
春琼(Xuan Qu多nh),第二部中有邓台梅(D秘g Thai
8.(越)李怀秋:《革新时期的回忆录和随笔》,《文学
Mai)、武玉潘(Vfi N99c Phan)、怀青(Hoai Thanh)、
研究》2008年第10期,第76~88页。
阮克院(Nguy否n Kh矗c vi鲕)、武德福(Vfi鼬c 9.(越)马江麟:《当代诗歌韵律》,《文学研究》2007
Phfic)、高辉鼎(Cao Huy Dinh)、宁越交(Ninh Vi.6t
年第3期,第23~33页。
Giao)等。他通过对这些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及文学 10.(越)潘玉秋:《蔡伯利和创作手法的革新过程》,
事业的分析进而对他们进行评价、描述,同时把这 《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33~42页。
些作家的创作事业看作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 11.(越)丰黎:《期待新世纪初作家队伍的交接》,《文
文学历史进程,旨在凸显个性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色 学研究》2007年第7期,第3~13页。
彩。此外,作家们的生活回忆和个性、在作品和生 12.(越)蔡潘王英:《当代越南小说的陈述语言》,《文

活中的为人处事方式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交流等情 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96~108页。

况也成为丰黎描述作家们的调味剂。丰富的生活阅
历和专业训练使得丰黎有着强烈的文学敏锐度,简
单的几笔描写就能将作家或学者的精神面貌描绘
得既真切又生动,让人感触颇丰。

三、结语

2l世纪初的越南文学是在20世纪越南文学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她在继承和发扬越南文学传统的
同时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的特点和风貌。虽然在一些
方面还不太成熟和完善,但随着越南政府对文化事

7l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