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附录(一)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
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
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
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
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
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
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
其法。
(节录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附录(二)

现代文
竹子刚开始生长的时候,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
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
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
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
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
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
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
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了解得很清楚,但事到临头
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
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
(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
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
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附录(三)

1
古今文句的对比与词汇注解

古文 现代文 注解
竹 之 始 生 , 竹子刚开始生长的时候,只是 词汇注解:
一 寸 之 萌 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 之:(虚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耳 , 而 节 叶 俱全。 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
具焉。 “的”。
萌:(实词)嫩芽。
焉:(虚词)作为句未的陈述,相当于
“了”

自 蜩 腹 蛇 蚶 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 词汇注解:
以 至 于 剑 拔 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 蜩腹:(实词)蝉的肚皮。
十 寻 者 , 生 是有节有叶的。 蛇蚶:(实词)蛇腹下的横鳞。
而有之也。 也:(虚词)文中“也”作为语助词,
用于句末表示判断。

今 画 者 乃 节 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 词汇注解:
节 而 为 之 , 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 今:(实词)文中表示现在、如今。
叶 叶 而 累 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 乃:(虚词)作为副词,表示竟然、
之 , 岂 复 有 呢? 却。
竹乎? 岂:(虚词)作为副词,表示难道、哪
里。
乎:(虚词)作为语气助词,表达感
叹。

故 画 竹 必 先 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 词汇注解:
得 成 竹 于 胸 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 故:(虚词)作为连词,表示所以、因
中 , 执 笔 熟 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 此。
视 , 乃 见 其 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 乃:(虚词)表示就、才。
所 欲 画 者 , 所 见 去 画 , 去 捕 捉 看 到 的 形 之:(实词)作为动词,表示到、去。
急 起 从 之 , 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 遂:(实词)表示完成。
振 笔 直 遂 , 一样迅速。

2
以 追 其 所
见,如兔起
鹘落,少纵
则逝矣。

与 可 之 教 予 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 词汇注解:
如 此 。 予 不 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 予:
能 然 也 , 而 理。 1(实词)给予的意思。
心识其所以 2 (实 词) 作为 代 词 ,表 示 我 。予 ,
然。 余,吾,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予、
余、我,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定语、宾
语。

夫 既 心 识 其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 词汇注解:
所 以 然 , 而 不 能 做 到 , 认 识 和 行 动 不 统 其:(实词)指示代词,相当于“当
不 能 然 者 , 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 中”或“其中”。
内外不一, 一 致 , 这 都 是 学 习 不 够 的 毛
心 手 不 相 病。
应,不学之
过也。

故 凡 有 见 于 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 词汇注解:
中 而 操 之 不 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 凡:(实词)作为副词,表示凡是、概
熟 者 , 平 居 为了解得很清楚,但事到临头 括。
自 视 了 然 , 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 居:(实词)作为动词,表示充当、担
而 临 事 忽 焉 竹才是如此吗! 任。
丧之,岂独
竹乎?

子 由 为 《 墨 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 词汇注解:
竹 赋 》 以 遗 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 曰:(实词)说。
与 可 曰 : (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 庖丁:(实词)指厨师。
“ 庖 丁 , 解 所 采 纳 ; 轮 扁 , 是 制 造 车 轮 《庄子·养生》说:庖丁解牛的技艺高
3
牛 者 也 , 而 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 妙,因为他能洞悉牛的骨骼肌理,运刀
养 生 者 取 书人所运用。 自如,十九年解了数千只牛,其刀刃还
之;轮扁, 同新磨的一样,毫无损伤。
斫轮者也, 轮扁:(实词)指制造车轮的人。
而读书者与 《庄子·天道》载:桓公在堂上读书,
之。 轮扁在堂下斫轮,轮扁停下工具,说桓
公所读的书都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责问
其由。轮扁说:臣斫轮“不徐不疾,得
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
于其间”,却无法用口传授给别人。
斫:(实词)作为动词,表示砍;削。
《冯婉贞》:“冯婉贞挥刀奋斫,所当
无不披靡。”
今 夫 夫 子 之 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 词汇注解:
托 于 斯 竹 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 邪:(虚词)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也 , 而 予 以 识,难道不是吗?
为有道者则
非邪?”

子由未尝画 “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 词汇注解:


也 , 故 得 其 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 未:(虚词)作为副词,表示没有、不
意而已。 曾。

若 予 者 , 岂 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 词汇注解:
独 得 其 意 , 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 若:(实词)作为动词,表示像。
并得其法。 方法。

4
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