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二課 孔乙己

一, 主旨

作者通過虛構的舊式知識分子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抨擊舊育和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
並揭露了當時人對不垟幸者的冷酷無情,希望藉此喚醒民眾,達到改變社會的目的。

二, 段落大意:

本文共十三段,結構完整,分序幕,,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五部分:

1. 序幕(1-3 段)--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顧客的種類、酒店掌櫃和小伙計,最後引出故
事的主人翁--孔乙己。此時孔乙己己尚未正式出場。
2. 開端(第 4 段)--介紹孔乙己的外貌、衣著、談吐、綽號由來、為人、潦倒遭遇和被其他酒客玩
弄嘲笑情況。
3. 發展(5-10 段)--深入介紹主人公孔乙己:

(1) 孔乙己出身與生活潦倒的原因。
(2) 孔乙己是從不拖久酒錢的顧客。
(3) 其他酒客嘲弄孔乙己取樂的情況。
(4) 藉孔乙己教小伙計寫字說明他為人熱情的一面。
(5) 藉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小孩反映他為善良的一面。
(6) 通過孔乙己已未還清酒債,透露他因偷丁舉人家的東西被打斷了腿,為下文
孔乙己失蹤埋下伏筆。

4. 高潮(第 11 段)--中秋過後,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顯得精神頹喪,對別人的嘲笑不大分辯;
5. 結尾(第 12-13 段)--孔乙己已有一年多沒有露面,仍欠咸亨酒店十九個錢酒債,推想他己
死去,故事亦至此結束。

三, 寫作技巧:

(1) 結構嚴謹,脈絡分明
(2) 以小寓大,含義\深刻
(3) 人物鮮明,形象突出
(4) 造句精煉,用詞準確

四, 思考題

(1) 作者以孔乙己作為他他塑造的落魄文人有何義?試述己見。

答:由於孔乙己是個封建社會的落魄書生,考不上功名,又沒有謀生的技能,但於不下讀書
人的架子,不讀書人的架子,不肯幹粗活,幸而寫得一筆好字,本來可以替人鈔書糊口,
但又好喝懶做,發展到偷書和文房四寶。作者塑造這個落文人,是藉此諷剌那此只知死
啃書,本不識變通,又不肯面對現實的讀書人。

/wck_no2 p.1/5
(2) 咸亨酒店的顧客可分為哪兩類?兩者有何區別?作者筆下的孔乙己跟兩類顧客又有什麼
不同?
答:咸亨酒店的顧客可分為長衫客和短衣幫兩類。

兩者的區別有二:
衣著不同--前穿長衫,後者穿短衣。
經濟狀況不同--長客比闊綽,可以踱進隔壁的扆子裏,要酒要菜,坐下來慢慢地喝;短
衣幫則沒有樣闊綽,多數在放工後買碗酒靠櫃檯外站著喝,即使要買下酒物,也只是買
碟鹽煮筍或茴香豆,而不會買昂貴的葷菜。
作者筆下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作者突出孔乙己這一特點,是要
表明孔乙己的經濟地位己處於短衣幫之列,所以要站著喝」;酒由於他不,肯幹粗活要保
持高人一等的讀書人身份,所以「穿長衫」;他的表現與眾不同,所以是「唯一的人」。

(3). 一般小說多用第三人稱敘述,通過咸亨酒店的小夥計--「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來敘述,使孔乙己這個人物更具有實感,故事的發展引人入勝,讀者也有耳聞目睹的感
覺,增加可信的程度。

(4) 孔乙己最怕別人提及他那兩件事?為什麼?

答:孔乙己最怕別人提及他偷東西和考不上秀才。因為他是讀書人,應該知書識禮,按照孔
夫子教導,非禮勿動,但他然偷東西,是十分丟臉的事,所他最怕別人提及。孔乙己平
時在知衣幫面前炫耀學識,也將自己的前途寄託在科舉考試上,考取秀才是踏上仕途門
坎的第一步,因此在他的心目中,考不上秀才認為是極大的遺憾和奇恥大辱,所以也最
怕別人提及。

(5) 什麼叫做插?試就本文舉例說明。

答:插敘是指在述過程中,補充一些有關情況或解說有關情形。例如本文在第五段中,敘述
孔乙己出埸時顧客笑他偷書,便加插一段文字。說明孔乙己也讀過書,但沒有進學,又
不會營,便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就是插敘。

(6) 孔乙己的悲刻性收埸,責任由誰承擔?試述己見。

答:這是個「誰之過」的問題,應由三方面去分析:
1. 孔乙己本人:迂腐執著,不肯面對現實,又自認高人一等,好喝懶做,不努工作,是
他的致命傷。
2. 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使知識份子只知埋頭讀,勿略謀生技能,倘若僥倖得中,則地方
己改變,衣食無憂;否則窮困潦倒,備受冷嘲熱諷,自尊受辱,往往造成悲劇。孔乙己
便是這個制度的犧牲品之一。
3. 社會大眾:對社會的不幸者不加援手,反而冷嘲熱諷,冷漠無情,他們的態度是使孔
乙己這個悲刻人物產生的原因之一。

/wck_no2 p.2/5
五. 會考題

(1) 試據《范進中舉》(節錄)及《孔乙己》兩篇小說,回答以下各問?

1.范進和孔乙己的遭遇有什麼相同地方?兩篇通過他們的遭遇,諷刺些什麼?
答:范進和孔乙己的遭遇三:
1. 兩人都熱哀科舉考試,都曾屢試落選。
2. 兩人長期過著窮困潦例的生活。
3. 兩的大半生都飽受別人的奚落、嘲諷。

兩篇小說諷刺的內容有兩點:
1. 舊社會的讀書人熱衷科舉、功名,至死不悟。
2. 社會的人庸俗劫,利冷酷無知。

2. 范進起初從鄰居口中聽到自己中了舉人;孔乙己被人問及為什麼撈不到半個秀才,各有
什麼反映?兩人當時想法怎樣?

兩人的反應想法:
反應 想法
范進 裝著聽不見低頭往前 沒信心中,舉以為鄰居
走,希望賣雞換米救 騙
命。
孔乙己 ;臉上籠上灰,色嘴裏說 感到沒有面子頹唐不
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話。 安。

3. 兩篇的作者各用什麼人稱敘述故事?就兩篇結構看來,哪一篇比較完整?試扼要說明。

兩篇的人稱:《孔乙己》用第一人稱;《范進中舉》用第三人稱。

兩篇的結構:

1.《孔乙己》有開端、發展,高潮、結束,雖屬短篇,結構十分完整。

2. 范進中舉》是章回小說《儒林外史》第三回節錄,寫儒生范住進的若干事情以表達小說諷刺
的主題,就事本身來說,結構不算很完整。

3. 魯迅在《孔乙己》的前半寫孔乙己的身世和經歷,後半寫他最後一次買酒的情形。全篇以孔
乙己為角,故事結構很完整。

4. 本文節錄部,分作者吳敬梓只記述范進生平的一部,分述及范進本人,范進的母親、妻子
岳丈、眾鄉和集上等人,故事結構比較鬆散。
(以上為 93 年試題)

(2). 根據《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兩篇,回答下列各題?(95 年試題)

一. 下項描述中,哪合於孔乙己和范進的情況?試分別指,出並各舉一例說明:

甲 注重體面
乙 生活艱難
丙 講究信用

/wck_no2 p.3/5
答:對孔乙己及范進的描述:

孔乙己 范進
甲 注重體面 1. 穿長衫顯示是讀書人,有學

2. 否認偷書,強辯竊書不算偷
3. 否認被人打斷了腿,說是跌

乙 生活艱難 1. 窮得要吐飯,替人抄書糊口 1. 家窮平日難得吃小菜飯


2. 偷東西(書籍、紙筆硯墨) 2. 要賣雞錢來買米
3. 常依賴丈人救濟度日
4. 不擅營生,考試回來,家人
已餓了兩三天。
5.
丙 講究信用 從不拖欠酒錢,偶有拖欠,一個
月內還清。

二. 《孔乙己》中段有「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一句,句中的「人」包括哪些人?他
們從何而得「快活」?他們的心態怎樣?
答:這裏所說的「人」包括酒客、掌櫃、小伙計、小孩子。
這些人之所以感到「快活」,是因為:
1. 酒客和掌櫃揶孔乙己偷書,考不到秀才。
2. 小伙計看見孔乙己被人揶揄而頹唐不安,感到可笑。
3. 小孩子想向孔乙己要茴香豆,孔乙己慌張窘迫無計的表情和那番「之乎者也」的話令
他們忍俊不禁。
他們的心態:幸災樂禍或將快槳建築在別人痛若之上。

三. 《范進中舉》未段有下列胡屠戶一番話,他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試舉出兩處語帶誇張
的地。
「我那裏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著他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
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裏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
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
我小女在家裏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
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困然不錯!」

答:眾鄰居得悉范進中舉,有人向焆屠戶揶揄,胡屠戶便陪笑說這一番話,話中稱女婿,並
誇耀自己有眼光。

或:范進得悉中舉而發瘋,後清醒過來,胡屠戶與眾人為范進整理容顏裝束時,胡屠戶對鄰
居說的。

語帶誇張的例子:
1. 說范進是個賢婿,才學高“、品貌好,城中張府、周府的老爺也比不上他。
2. 說自己雖然年老<能帶眼識人。
3. 說女兒年紀雖大,也有不少\富笮願意來結親。

/wck_no2 p.4/5
(3). 根據《孔乙己》一篇,回答以下問題:(97 試題)

「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句話曾出現兩次,這和孔乙己做了哪些事情有關係呢?又
這些事情,反映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是怎樣的?試舉一例說明。

作者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顯示了孔乙己的心態是怎樣的?篇
中掌櫃先後四次說過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反映了掌櫃為人怎樣?

孔乙己最後一次在咸亨酒店出現的時候,他的外貌和打扮怎麼樣?為什麼作者到意安排他
在「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的環境下出現?

本篇具備了小說哪些寫作特點?試指出其中四項。

答:孔乙己做過的事情:
a. 孔乙己偷了書給人吊著打,還死要臉的爭辯和反駁,說些「君子固窮」之類叫人難
懂的話。
b. 孔乙己給人嘲笑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2 得唐和難堪,說了些「之手者也」叫人全不
懂的話。

孔乙己的社會地位:

社會地位低。例,証:孔乙己是讀書人,但考不上秀才,不能當官,被人嘲笑,不受尊重
孔乙己的心態:
他沒有營生本領,不能像其他上層人坐著喝酒,但他仍要借外表衣著顯示自己仍然是
讀書人;可見他虛榮心重/自尊心重/死愛面子/自欺欺人。
他的外貌和打扮:
a. 他臉上黑且瘦,已不成樣子; b. 穿一件破夾襖;
c. 腿斷了; d. 盤著雙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纏在肩上掛。刻意安排孔乙己出現:
運用襯托手法/借景抒情/令人更同情孔乙己悲慘的遭遇。
具備小說的四個特點:
a. 情節發展一開端,發展、高潮及結局。 b. 結構嚴謹。
c. 人物對話。 d. 以 物開展故事情節 e. 有主線、有伏筆。 (任答四項)

離開

/wck_no2 p.5/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