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B1 L3

 地理資料的收集
名稱 空間 屬性
要素內
現象發生位置或範圍 該現象特性

表現方
地址、坐標 文字、數字、表格、GIS

 收集方法
資料類
取得方式 特性 例子


可用性、正確性較高

一手 經由地理實察、問卷訪談取得 觀察、定位

取得較費時費力


取得容易
間接方式獲得經由他人處理過的資 點
二手 文獻、學術報告
料 缺
可用性、正確性低

 問卷調查
問卷類
封閉式 開放性 混合性

設計方
選擇題 簡答題 選擇+簡答

易於統計 設計彈性
優點 施作容易 了解意見、想法
統計分析、了解內涵
人數較多
無法獲得更深入的想 難以使用表格分析
缺點
法 若較難,事後回收率低
 地理資料的處理
屬性資料→統計表、統計圖
空間+屬性→統計地圖

6
B1 L3

統計

 統計圖
類別 特性 圖示
隨時間變化的情形

折線
圖 比較多個不同地點的某項地理現象

柱狀 長條圖
圖 分析地理現象逐年的變化趨勢

6
B1 L3

各扇形面積占圓餅比例即所佔比例
比例總和為 100%

圓餅
圖 適合 5 至 7 個類別分析比較,類別過
多,會使統計圖或判讀更加困難

散布 由整體的散布點型態看出變數關係
圖 正相關(正比)、負相關、不相關

6
B1 L3

地理現象由三個要素組成,總和為
100%(三角圖解)

三角
形圖
年齡、就業、土壤組成結構

方位 方位角
線段長
頻率

用以分析 360°風
風花 向資料
風速等 線段粗

級 細

線段不具方向性
雷達圖
表示多種現象的發生頻率或比率

6
B1 L3

次數 橫坐標(地理現
分配 象) 河流流量次數
曲線 縱座標(發生次 分配圖
圖 數)

 統計圖
類別 特性 圖示
數值相同的點加以連線
連續分布情形

等值線

等高線圖、等溫線圖

點子圖 某一現象的空間分布及相對數量
易繪易讀
等積投影的底圖

6
B1 L3

缺點 無法表示正確數值代表或折衷位置

點符號表示數量多寡的地圖
人口數量、農作物產量

分級符
號圖
結合圓餅圖

線量圖 箭頭代表物體的起點、終點
粗細代表數量大小
表現流量、物量的特性

6
B1 L3

色彩、花紋等面量符號,表示某地理
現象的類別或數量大小

面量圖
數據不連 人口密度、人口數量分
續 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