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目录

城市规模分布.....................................................................................................................1
1、城市界定及识别...................................................................................................................1
1.1 什么是城市?...............................................................................................................1
1.2 如何界定城市?...........................................................................................................1
1.3 现有的城市识别方法...................................................................................................1
1.4 城市的定义和界定对城市规模分布测度的影响......................................................1
1.5 不同类型的城市(行政、实体、功能城市)概念适用范围..................................1
2、城市规模分布的定义及测度..............................................................................................2
2.1 城市规模分布的定义...................................................................................................2
2.2 城市规模分布的测度(万庆,2018)......................................................................2
2.2.1 帕累托指数。(手册 4,53 章,p259;沈体雁,2012)...........................2
2.2.2 首位度指数。....................................................................................................3
2.2.3 赫芬达尔指数...................................................................................................5
2.2.4 城市基尼系数。(一般不常用作规模分布的测度)...................................7
3 城市规模分布的统计分布规律(这边一个总体思路还是,先画一张图,包含各种分
布模式,让大家直观看出来每种模式是什么样子。然后要说出每种模式是用什么方法验证
的,散点图?公式?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自己数据验证我们的城市是属于哪种分布)............7
3.1 帕累托分布(公式 图 如何验证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帕累托分布?是
散点图简单观察,还是用什么拟合方法?)........................................................................7
3.2 对数正态分布(万庆,2018 下同)(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的符合这种模式)...8
3.3 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8
3.4 q 指数 (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8
3.5 双峰分布 (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8
3.6 Yule 分布(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8
4、影响因素与理论解释...........................................................................................................9
4.1 影响因素(孙斌栋,2019).......................................................................................9
4.2 理论解释(Henderson,2010 吴光周,2017)........................................................9
5、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演进................................................................................................13
5.1 城市规模的增长.........................................................................................................13
收敛增长(convergent growth)..................................................................................13
发散增长(divergent growth)....................................................................................13
平行增长(parallel growth).......................................................................................13
6、城市规模分布绩效 分类感觉不太合理,而且这个地方要把用的什么数据、指标、
方法也说一下,不能仅仅单说结论..............................................................................................15
6.1 经济绩效.....................................................................................................................15
6.2 社会绩效(加年代,参考文献)............................................................................15
6.3 生态绩效.....................................................................................................................16
7. 城市规模分布研究在中国 or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16
城市规模分布

1、城市界定及识别

1.1 什么是城市?

1.2 如何界定城市?
界定城市的两种思路:形态(多依据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功能(多依据通勤流)
行政给定的城市范围

1.35 现有的城市识别方法
连片建成区即为城市
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边界是城市
人们社会交往范围边界是城市(POI 数据)(Ma et al,2019)
我们识别的城市 不透水面+人口门槛

“城市”的界定,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即行政性城市,或按功能定义的城市区域。大多
数学者认为“按大都市区域来划分是最合理的”( RR,1980),但在国际案例的典型案例
研究中这种看法常被忽略。数据的有限性。
不同城市定义下 a 值的变化:1,功能性定义的城市帕累托指数比较小;2,功能性定
义的城市帕累托指数变动幅度较行政性定义的城市小;3,假设 a=1 的话,功能性定义的城
市帕累托指数更接近 1。(手册 3,p20)
在 功 能 性 中 , 还 包 括 通 过 建 成 环 境 的 连 续 性 或 街 道 交 叉 口 的 连 通 性 定 义 ( Jiang
B,2011)、定义为大都市区域的交通流量的整合(Cottineau,2017 该文献中提及,未标
注引用文献)
1.43 城市的定义和界定会对城市规模分布测度的影响?

1.54 不同类型的城市(行政、实体、功能城市)概念适用范围
行政城市适合哪类研究?功能城市适合哪类研究?优缺点各是什么,是否需要识别城
市?

1.5 现有的城市识别方法
连片建成区即为城市
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边界是城市
人们社会交往范围边界是城市(POI 数据)(Ma et al,2019)
我们识别的城市 不透水面+人口门槛

“城市”的界定,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即行政性城市,或按功能定义的城市区域。大多
数学者认为“按大都市区域来划分是最合理的”( RR,1980),但在国际案例的典型案例
研究中这种看法常被忽略。数据的有限性。
不同城市定义下 a 值的变化:1,功能性定义的城市帕累托指数比较小;2,功能性定
义的城市帕累托指数变动幅度较行政性定义的城市小;3,假设 a=1 的话,功能性定义的城
市帕累托指数更接近 1。(手册 3,p20)
在 功 能 性 中 , 还 包 括 通 过 建 成 环 境 的 连 续 性 或 街 道 交 叉 口 的 连 通 性 定 义 ( Jiang
B,2011)、定义为大都市区域的交通流量的整合(Cottineau,2017 该文献中提及,未标
注引用文献)

2、城市规模分布的定义及测度

2.1 城市规模分布的定义
城市规模分布是指某区域 (国家、地区等) 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研究目的是探
讨区域内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 揭示区域人口在城市中的分布特征(陈
彦光,1998)
研究尺度
国家(全球/某些国家 OECD…/单个国家)
城市群
省域
市区、市域(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还是以市为最小单位比较好)
2.2 城市规模分布的测度(万庆,2018)
2.2.1 帕累托指数。(手册 4,53 章,p259;沈体雁,2012)
The power law was first recognized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cities (y) and
population size (p): y=A*p-a, where A is a constant defined by the size of the largest city
(Auerbach, 1913). Zipf (1949) found that the population (Pi) of a city and its rank (Ri) within
cities ordered by population size can also be described by the power law: P i=P1/Ria, where P1 is the
population of the largest city.
公式为 P(size>S)=A/Sa 或者 lnRank=A-a*lnSize
公式中,P 为城市规模分布中规模大于 S 的城市的概率,S 为城市规模,Rank 为城市
位序,A,a 为常数。
指数越小越平均,越大越集中。
幂律指数计算方法(手册 4,53 章,p259;沈体雁,2012)
① OLS 回归方法
该方法用位序 i 的对数对规模 S( i) 的对数做普通最小二乘回归( OLS) 得出幂律指数
ζn:
OLS 回归的缺陷:1,在小样本的的情况下是有偏的;2,不满足回归分析的相互独立
假设,将城市的规模进行排序得到位次,然后将位次对规模进行回归,导致残差之间具有
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是的回归中真实的噪声被低估了,从而使得幂律指数指标误和标准
误方差的估计值存在偏差;3,帕累托分布(幂律分布,规模位次分布)是否是很适合的城
市 规 模 分 布 的 描 述 还 存 在 质 疑 。 在 基 本 模 型 上 再 附 加 二 次 项 :lnRank=A-
alnSize+b(lnsize)2,RR(1980)年发现,增添的二次项的系数一般是很显著的,而且在 2/3
的情况下是正数。但 OLS 回归中的平方项对规模的对数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是否可以拒绝
zipf 法则值得进一步思考。
解决办法:1,蒙特卡洛模拟方法;2,小样本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
消除偏差(gabaix & Ioannides,2011),即将位序改为(位序-1/2):ln(Rank-1/2)=A-aln(Size)
,实验证明 1/2 是最优位移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估计偏差。
② Hill 估计方法
Hill( 1975) 给出了具有 n 个城市样本( S( 1) ≥…≥S( n) ) 的齐普夫定律幂律指数计算公
式:

虽然该计算公式满足最大似然估计量的有效性,但 Hill 估计量也存在低估真实标


准误和低估幂律指数的问题(Dobkins and Ioannides,2000)。
许多学者都在努力寻找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复杂非线性过程就是其中一个比较
受关注的研究领域(Embrechts et al.,1997;J.Beirlant et al.,1999;Feuerverger and
Hall,
1999)。
2.2.2 首位度指数。
首位度指数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态的常用指标,主要表征城市体系中城市人口在最
大城市的集中程度,常用的首位度指数有 2 城市指数、4 城市指数和 11 城市指数。其中,2
城市指数指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和的比值:S=P1/P2。4 城市指数指
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第二、第三、第四大城市人口规模之和的比值:
S=P1/(P2+P3+P4)。11 城市指数的公式表达为:S=2P1/(P2+P3+…+P11)。按照位序—
规模的原理,所谓正常的二城市指数是应该 2,正常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应该是
1。
2.2.3 城市人口累计频数 (这个是对规模分布进行分类的把?不属于测度指标?)
Berry 的这个不是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而是城市规模分布的演化过程,这几个过程最
终都会形成位序-规模分布。
2.2.3 赫芬达尔指数
zuizho
2.2.4 城市空间基尼系数。(一般不常用作规模分布的测度)
城市人口在不同城市间分布的均衡程度是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特征。空间基尼系数就
是度量空间集中度的常用指标。城市规模的空间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城市间规模差距越大
人口越倾向于集中在大城市;反之,则表明城市间规模差距较小,人口在城市间呈均衡分
布。本文采用 Marshall 提出的空间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测度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集中度。计
算公式为:

式中:Pi、Pj 分别为城市 i 和 j 的人口规模;μ 为区域所有城市的平均人口规模;n 为


城市数量。

3 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统计分布规律(这边一个总体思路还是,

先画一张图,包含各种分布模式,让大家直观看出来每种模式是什

么样子。然后要说出每种模式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散点图?公式?

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自己数据验证我们的城市是属于哪种分布)

与上面 2.2.3 berry 的那个关系,这边用【类型】可能不合适

3.1 帕累托分布 (公式 图 如何验证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分

布符合帕累托分布?是散点图简单观察,还是用什么拟合

方法?)
从奥尔巴赫(1913)开始,人们就认为城市规模分布非常近似于幂律分布1 。
公式:
P(size>S)=A/sa
lnRank=A-a*lnSize
实际上,城市规模分布符合指数为 1 的幂律的命题通常被称为 zipf 定律。这是为了纪
念 George zipf Zipf 而提出的。Zipf 1949 年的著作《人类行为和最小努力原则》(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收集了许多在社会科学中显然会成立的经验规律。
城市规模分布的经验定律的另一名字就是等级-规模法则:如果指数为 1 的幂律严格成立,

1
Zipf 定律与 Pareto 定律都是简单的幂函数, 我们称之为幂律分布; 还有其他形式的幂律分布, 像位次
规模分布、规模概率分布, 这四种形式在数学上是等价的。(幂律分布研究简史,胡海波和王林)。
那么第二大城市的人口将是第一大城市的人口的 1/2,第三大城市的人口是第一大城市的
1/3,以此类推。(藤田等,1999,空间经济学,p256)。
帕累托分布是城市规模最经典的统计分布形态,齐普夫分布是帕累托分布的特殊形式。
有关城市规模帕累托分布检验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研究结论并不统一。部分学者发现
一些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不仅服从帕累托分布, 还服从齐普夫分布。也有学者发现部分国
家的城市规模分布仅服从帕累托分布而并不服从齐普夫分布。一些跨国比较研究表明,许
多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与齐普夫分布甚至帕累托分布有一定偏差。(他们采用了什么时间
和空间尺度上的数据,运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会导致结果不同?)

3.2 对数正态分布(万庆,2018 下同)( 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的符合这种

模式)
J.Eeckhout 指出,如果不设置规模阈值,将所有城市都纳入样本空间,那么对数正态
分布能更好地刻画城市规模分布特征。M.Levy 对 J.Eeckhout 的结论提出质疑,他发现
美国城市规模分布曲线仅底部和中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此, J.Eeckhout 进行了回应:
对上尾分布的分析方法存在缺陷,美国城市规模分布曲线上尾实际上也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然而,Y.Ioannides 等发现,采用全样本检验时,美国城市规模分布曲线主体部分服从对
数正态分布,而上尾服从帕累托分布。J.Luckstead 等发现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仅在早期服
从对数正态分布。魏守华等也证实对数正态分布适用于刻画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
3.3 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
W.J.Reed 等最早提出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理论模型。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的
主体是对数正态, 而尾部则满足幂律。W.J.Reed 等证明其随机变量的分布具有双边幂
律拖尾特征。W.J.Reed 的实证研究证实人口聚居点规模服从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 。
K . Giesen 等 同 样 发 现 , 一 些 国 家 的 城 市 规 模 分 布 服 从 双 帕 累 托 对 数 正 态 分 布 。
R.González-Val 等采用最大似然估计、Kolmogorov Smirnov 和 Cramérvon Mises 检验等方
法对 68 个城市规模截面样本进行 4 种统计分布模式检验,研究表明 59 个样本服从双帕累
托对数正态分布。另外,N.K.Vitanov 等对保加利亚的实证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3.4 q 指数 (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

q 指数分布模式实质上是帕累托分布的特殊形式。K.T.Soo 对马拉西亚城市规模分
布函数进行估计,发现 q 指数分布仅能刻画下尾分布而不能较好地拟合上尾分布 。
R.González-Val 等研究发现,q 指数分布对 68 个城市规模截面样本的拟合优度不如双
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综上所述,各国城市规模统计分布并无统一模式。随着发展阶段的变迁, 一国城市规
模统计分布模式也不会一成不变。除此之外,还会因城市界定标准、人口的截断值、城市
数量、估计方法和回归形式的不同而得出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Cottineau,2017)
3.5 双峰分布 (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

3.6 Yule 分布(图 用什么方法验证符合这种模式)

4、影响因素与理论解释

4.1 影响因素(孙斌栋,2019)
分类不合适,相互交叉,不是并列关系,另外自然地理因素应该也影响
注意跟下面理论解释结合
每种影响因素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都可能有两种,使的城市规模分布越分散,也可
能使得城市规模分布越集聚,两方面的文献都要找一下
首先,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城市规模分布有很大联系。El Shaks 认为城市规模分布
会随着经济发展先集中后分散。陆旸也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大城市的人
口规模并不会无限膨胀①。Rosen 等基于短期数据的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分布会随着经济
增长趋于分散。对 57 个国家的 2011 年截面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带来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
但城市化率高的国家,其城市规模分布更加分散。
其次,经济地理变量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密度、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
开放水平、互联网和基础设施条件都将影响城市规模分布:① 人口规模。尽管一些文献认
为人口众多的大国具有更加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但基于跨国的研究发现,较大的国家人
口规模有利于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② 非农产业水平。Fujita 认为标准化生产的成熟制造
业从大城市向成本较低的低等级城市扩散,导致国家城市规模分布更加分散。而陆旸发现
制造业占比代表的集聚经济能够促进人口集中。③ 对外开放水平。传统的观点认为,沿海
城市因位于开放前沿而获益。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观点认为,对外开放会降低关税和交通
成本,内陆城市拥有更大的市场,经济活动趋向于空间分散。盛科荣等的研究支持了后者
的观点。④ 基础设施条件。中心地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都指出,运输成本是影响人口和
经济集聚的重要因素。Krugman 等认为,人口和经济活动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呈分散—集
中—再分散的 U 型分布。目前实证文献测度交通基础设施的指标不同,尺度不同,结论也
不统一。此外,影响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社会经济变量还包括集聚经济、规模经济、收入
差距、房价、工业化、对外贸易等(万庆,2018)。
再次,政治环境也是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1949 年后城市规模分布的波动被
认为与政策不连续性密切相关。Alperovich 研究表明旨在实现更多人口扩散的政策效应有
限,政府干预往往会促使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Ades 等认为,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会导致城
市规模分布出现极化。盛科荣等都指出,民主化程度的增强会促使城市规模分布向均衡化
发展。政府干预是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中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和城乡人口迁移政策是中国
城市规模分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最后,刘易斯等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往往
因寻求更高的收入而大规模迁入城市,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化人口倾向于迁入
哪类城市,需要实际检验。段瑞君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人口增加影响
更为显著。
4.2 理论解释(Henderson,2010 吴光周,2017)
理论解释什么?解释为什么存在城市规模分布?解释城市规模分布为什么呈现特定的
规律(幂律?齐普夫?帕累托?还是对数正态、q 指数)?
下述具体理论也很乱,或许可以按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阐述
每种理论的不足要说一下,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理论,但事实上并没有一个人们普遍认
可的,就是因为每种理论都存在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前提,或者一个尚未被证明的前提假
设,找出每种理论不足,可以看看哪种前提假设更容易被满足或证明,形成我们自己的理
论。
4.2.1 加贝克斯(1999)Gibrat’s law
如果不同的城市以相同的期望值增速和方差随机增长(增速均值的吉伯特法则),那
么城市规模分布的极限收敛于齐普夫法则。
许多专家提出,一个近似的幂律可以从 Gibrat’s law 中产生,但要假设城市的期望增长
率和其他规模无关。最近,Gabaix(1997)更加精确地说明了需要什么条件来使其成立。
假设当城市规模在某个范围内变化时,城市人口的期望增长率和该增长率的变化都与城市
规模无关,且期望增长率为 0。这样,就会得到一个稳态分布。这一稳态分布在一定的范
围内可以近似模拟幂律,且指数为 1。
我们认为,它具有独创性,但并非完全令人满意。即使有扰动,也可以假设城市的规
模收益是不变的,这样期望增长率就会与规模无关。然而, Gibrat 定律还要求增长率的变
化也与城市规模无关。这就比较难理解了,如果一个城市只是由几个产业简单地组成,各
产业间即没有正的溢出效应也没有负的溢出效应,那么仅就多样化来说,增长率的变化难
道不会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降低么?经济学仍然不能解释这一疑问。〗(藤田等,1999,空
间经济学,p265)
Cordoba(2008) 通 过 数 学 推 导 证 明 了 Gibrat 法 则 是 zipf 法 则 的 必 要 条 件 , 而
Gabaix(1999)经推导证明的的是一个充分条件。
4.2.2 西蒙(Herbert simon,1955;Ijiri & Simon,1977)
西蒙假设,一个城市的人口随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不连续的增长,而且将人口的增加量
称为“块(lumps)”。同时,他假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以块衡量的人口为 P。当一个新
的块产生时,它会以某个概率 π 流到以前无人居住的地区去,即创造出一个新城市。而任
何一个城市得到下一个块的概率与其自身的人口数量成比例。西蒙通过这一过程求极限得
到了幂律,但这个模型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获得齐普夫法则。(藤田等,1999,空间经
济学,p260)
Simon 认为,城市规模分布大范围的变化实际上就表明,并不存在什么权衡(外部经
济与外部不经济(亨德森模型)、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中心地区理论))。也就是说,
城市规模的大小与这些因素并不相关,西蒙指出,正是由于这种不相关性,才使得随机增
长过程可以让城市规模分布在极大范围内发生变化。而且,这一变化范围的上端可以由幂
律很好的描述。(藤田等,1999,空间经济学,p259)
如果我们关注这种城市规律的幂律(其指数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普遍适
用 性 , 那 么 至 少 有 三 个 理 由 表 明 , 西 蒙 模 型 代 表 了 “ 经 济 主 义 ” 模 型 ( economistic
model)的一大进步:1,它预测了幂律,而城市体系模型和中心地方模型都没有做到这一
点。2,决定幂律中的指数的参数是形成一个新城市的概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一概
率并没有像规模经济或城市运输成本这些变量那样发生巨大的变化。 3,神秘的指数 1,尽
管看起来很难证明,在这里却有一个自然的解释:一般而言,但增加的人口流入现有的城
市而不是形成新的城市时,就会出现指数为 1 这种情况。(藤田等, 1999,空间经济
学,p263)
Dobkins & Ioannides (2001)肯定了西蒙模型一个更加重要的特征,即新城市出现于老城
市附近的概率随老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提高,这会导致更大的城市集聚区的形成。但是,西
蒙模型有很多严重的缺陷。在产生齐普夫发展极限的情况下,它并不能很好的收敛,而且
需要城市数量无限增加,其增速与城市人口增速相同。(手册 4,53 章,p265)
4.2.3 城市体系非空间模型
亨德森( Henderson,1974) 提出的城市体系非空间模型则阐释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 假设取决于生产技术、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等因素) 之间的合力导致城市规模分布的产生。
亨德森认为,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城市内特定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外部不经济则主要取决
于城市的规模。这种不对称导致两种结果: 首先,外部经济性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
异( 例如纺织工业城市没有理由再建大型钢铁厂,而金融城市包揽全国的金融业务却是有
效率的) 。所以, 城市的最优规模取决于它的功能。其次,由于城市规模造成不经济,那
么就应该把相互间没有溢出效应的产业( 如钢铁生产业和出版业) 放置在不同城市,以避免
交通拥挤和地租的攀升。因此, 亨德森认为城市应该专业化( 至少在出口产业上) 生产一
种或几种能够产生外部经济的产业。该模型指出,城市的规模分布并不是一种自然事件,
它是与产出和生产条件的区域组合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将各城市规模作为受城市功能
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变量。由于该模型所推导出的城市规模分布是由外部规模经济和城市拥
挤不经济之间的权衡形成的,所以城市规模分布应当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幂律指数无法
获得稳定值 1。
罗森塔尔和斯特兰奇认为,对于一个典型的行业来说,当地产业规模扩大一倍,工人
的生产率就会提高 2%到 10%;此外,在相同的当地工业规模下,城市规模扩大一倍也可能
导致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对高科技工业而言。在中国、巴西和韩国开展的工作表明,这
种规模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也至关重要。例如,对于韩国,亨德森,李,和李(2001)发现,增加自己
的产业规模产生生产力大幅提高重工业和运输设备等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而规模外部性更
小的传统产业如纺织品和食品加工业布局在较小的城镇和城市。除了高技术产业之外,很
少有证据表明这些制造业本身从较大的城市规模中受益;相反,他们受益于更大的类似或相
互关联的活动集群。在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和发展时,这些是使工业活动聚集在一起的有
力诱因。
基础设施成本、通勤成本以及环境退化是如何随着城市或城市群扩大而变化的?
4.2.4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 Theory)是由克里斯塔勒在 1933 年提出,廖什在 1940 年
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区域内的城市数量,规模和范围。中心地理论认为,城
市的规模取决于城市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规模经济的程度。不同产业的规模经济的溢
出效益和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同,因此市场规模也有所不同。中心地的功能是为周边的市场
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多,市场的规模就越大,所带来的城市规模
就越大。不同规模的城市产生城市的等级系统,城市的等级越高,规模经济的效应就越高。
值得一提是 Hsu(2008)在一个空间模型中用中心地理论解释了齐普夫法则,该空间模型
中不同规模的城市在整个经济体中发挥不同的职能,即服从中心地理论。由于中心地理论
反映的是相邻两个城市等级的市场区面积比为 2 的城市等级均衡状态,因此该模型提出了
与城市等级特性相一致的一系列均衡状态。根据中心地理论,商品的规模经济程度与市场
规模相关,大城市提供小城市提供的所有商品,从而产生了城市规模偏态分布曲线。在固
定成本的分布函数呈对数形式时,城市规模分布的齐普夫定律成立,该模型将中心地理论
与齐普夫定律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但有两个相邻城市等级产生的商品增量几乎相等,且城
市等级数足够多的情况下,齐普夫定律成立。
虽然中心地理论尚存在不足之处,如中心地理论只能解释零售业、服务业等的空间分
布,而不能对工业主导城市的规模分布给出完全的解释;但其显著的优点是为实际的规模
分布提供了充分理论的解释,比城市系统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但提出的预测可被实证研究
所检验(berry,1967),而城市系统理论只能独立存在。正是由于存在缺陷,才驱使学者做
进一步探究并在一下理论中对齐普夫定律做出新的解释。(沈体雁,P98-99)
作为城市规模分布传统理论的中心地理论 的发展,在贝克曼(1958)、贝克曼和麦克
弗森(1970)的研究以后逐渐减弱了。中心地理论指出了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存在,然而它
无法解释何种机制促使中心地系统进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观察到的规模分布形式的问题
(利温,1968)(手册 3,35 章,P24)张贞冰等以中心地模型为空间范式,对武汉都市圈、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总量是影响区域空间演
化的重要因素,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空间自组织演化将更趋
合理。
4.2.5 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是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力和信息来降低自身的熵值,受内在机制
影响,自行地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演化,不断提高自己结构的有序度和
自适应、自发展功能的过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各种要素的
交流。Allen P M 等在 1980 年代初提出一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自组
织模型——A-S 自组织模型。A-S 模型对 1950—1980 年美国的城市结构变化进行模拟,相
当精确地模拟了那些城市的发展过程。Portugali 认为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自发地组织内部
结构,而不依赖于外部原因(条件)的现象,是开放复杂系统基本属性,表现出非线性、
不稳定、分形结构和混沌等特征。Fujita、Krugman 提出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模型,选定参
数的具体数值进行模拟分析,清晰地再现了城市体系演化的自组织过程。 Tabuchi 等对上述
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得出了模型的解析解,而不仅仅是数值模拟。陈彦
光认为城市和城市体系都是最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并提出了三个自组织系统的定量判据:
一是时间尺度的 1/f 涨落,二是空间尺度的分形结构,三是等级尺度服从 Zipf 定律。总而
言之,自组织理论认为,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城市体系按照一定的机制自
发的演化,逐渐形成当今的城市规模体系。
4.2.6 优先连接理论
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系统单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关系。外部要素
加入系统时,不是完全随机地加入到某个系统单元中,而是按照一定的概率,有选择性地
加入某个系统单元。Barabasi 和 Albert 在 1999 年,研究万维网的网络度的时候时侯提出
了 BA 模型,模型指出:在网络生长的整个过程中,外界会不断地有节点加入到网络系统
中,新加入的节点与已存在的节点相连接的概率与节点的度有关,新节点会优先选择节点
度较高的节点连接,经过网络的不断生长,网络的度的概率分布收敛于幂律分布。BA 模
型存在明显的缺陷,陈禹等认为 BA 模型虽然较好地解释了无标度网络的形成机制,但是
它对于现实的情况过于简化,为了对现实的复杂网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作者考虑了三个
方面的因素:进行择优连接时的搜索成本和建立新连接的成本;发展过程中有些连接会发
生变化;网络初始状态的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BA 网络的三种扩展模型。针对
BA 模型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许多学者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模型,包括局域演化模型 、
AB 模型、嵌入删除补偿模型适应度模型、指数网络模型等等。优先连接理论思想可以用
于解释城市人口规模的演变过程。城市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源于城市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的出生与死亡),另一方面源于人口的迁移。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对人口迁移的吸
引力较大,迁移人口优先选择加入规模较大的城市,逐渐呈现出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市
越来越小的现象,即所谓的人口“马太效应”。
4.2.7 人类动力学理论
人类动力学理论从个人独立的行为过程出发,研究个人在处理一件事情的基本过程。
人类动力学理论认为人们在处理各类事物时,通常对各类事物的优先级进行划分,首先处
理高优先级的事物,这种行为模式是导致幂律分布的重要原因。Barabasi 在研究人们在处
理电子邮件的发送与回复行为的时间间隔的统计规律时,发现相邻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分
布 服从 幂律 分布 而不 是泊 松分 布; 洪伟 等研 究了 人类 短消 息通 讯中 的时 间间 隔分 布
[22];李楠楠等分析了鲁迅、钱学森等名人的邮件通讯数据,发现了通讯中存在的多种
无标度特性,这预示人类个体行为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动力学机制。人类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动力。人类动力学机制作用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按照人类动力学的机制进行演化,城市规
模分布逐渐收敛于幂律分布。
4.2.8 分形学理论
分形就是指“一些几何对象,其 Hausdoff-Besicovitch 维数严格大于拓扑维数”,分形
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相似性,即事物部分与整体存在某种自相似的特征。区域城市的规模
分 布 在 一 定 时 空 条 件 下 具 有 分 形 ( fractal ) 性 质 。 1982 年 , 分 形 理 论 创 始 人
B.B.Mandelbrot 首次将分形几何的思想应用到城市位序—规模分布中,说明规模分布的幂
指数就是城市规模的分形维数。1991 年,Batty 在主要研究城市的形态和结构时,首次提
出了分形城市的概念。陈彦光将分形城市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指出分形是大自然的优化结
构,分形体能够最有效地占据空间,借助分形思想规划城市和城市体系,能更为有效地利
用地理空间和环境。陈勇等对我国 1959—1989 年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实证研
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口规模服从幂律分布,而且幂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4.2.9 克鲁格曼_自然优势
〖克鲁格曼(1996)认为,城市齐普夫发展可能来源于自然优势的齐普夫法则。事实
上他给出了河流规模服从齐普夫发展的证据,这可能会导致城市的幂律。城市的人口规模
与该城市的自然优势成正比。
显然,想要证实这个假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作为城市规模分布持续性的解释,从地
理幂律到城市规模幂律还需要进一步详细的研究。例如,我们从藤田和森(1997)的论文
得知,不连续的物质景观,例如自然港口和水路运输,会对城市区位产生重要影响。当然
并不是所有这些自然特征的实际维度都会对城市的规模产生影响,例如通航河流的流量是
相关的,但是沿海区位却与流量无关。此外,理论基于特定设施的利益为给定,这也有问
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弄清楚这方面的问题。〗(手册 4,53 章,p272-273)
4.2.10 克鲁格曼_空间随机连接(1997)
〖克鲁格曼(1997)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幂律中的随机性也许与随机增长无关,而
与空间上的随机连接有关。例如,假定一些港口城市通过一个由运输点之间的随机连接而
形成的运输网络供应内地,其首选连接方向则反映历史或地理上的事件。另外,我们也可
以假设这种连接存在于产业关联的某些抽象空间里。不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内陆
地区的规模分布都将反映出“渗透理论”(Percolation theory,物理学中的一个非常成熟的领
域,最初激发此思想例子是多孔岩的连接部分的规模分布)中的一些原理。渗透模型很容
易产生幂律。实际上,以流量衡量的河流模型的分布相当切合幂律!渗透模型也学能解决
与西蒙模型有关的一些问题。当然,所有这些都仅仅是猜想。〗(藤田等,1999,空间经
济学,p266)

5、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演进

5.1 城市规模分布的增长
这个是城市规模分布的增长吗?还是一个国家内部,城市的增长情况?如果城市符合
这种增长情况,最终城市规模分布会分散或集聚
Eaton 等借助于区域经济增长领域的相关概念, 将城市规模分布的演变模式归纳为以下
三种:
收敛增长 (convergent growth)
新城市不断涌现, 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不断追赶上规模较大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 ,
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更趋均衡。
发散增长 (divergent growth)
规模相对较大的城市膨胀速度明显快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 城市体系内的规模分布
更趋不平衡。
平行增长 (parallel growth)
城市体系中各种规模的城市增长率大体相似, 城市规模分布保持相对稳定。对国内外
城市规模分布及其演变模式的大量经验分析表明, 许多国家或地区 (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
中国家) 的城市呈现平行增长模式。(每种假说适用范围)
5.2 相关研究方法(可以考虑不要这部分)
5.2.1 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王乾,2019)
采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是研究城市动态演进的有效方法。马尔可夫链是一种时间和状
态均为离散的马尔可夫过程。根据城市规模数据离散化为 k 个等级,计算各等级的概率分
布及其跨期变化,将城市演进过程近似为马尔可夫过程。其运算方程为:

式中:ft + 1 和 ft 分别表示某个城市在期末和期初的规模等级。转移矩阵 M 的元素 Mij 表示 t


时期属于等级 i 的城市在 t + 1 转换到等级 j 的概率。
城市演进的过程伴随着每个城市规模等级的上升、不变和下降,即不同等级城市的流

动性在改变。 转移矩阵 M 作为表征这一过程的关键要素,本身可以反映不同国


家不同等级城市的流动性水平。本文采用两种流动性测度指标,第一种是 Shorrocks 所定义
的 SM(I Shorrocks Mobility Index):
式中:M 的迹决定了 SMI 指数的大小,值越大表示 t 时期属于某等级的城市在 t + 1
时期仍属于同一等级的可能性越小,越有可能发生流动。第二种方法构建新的方向流动性
测度指标 DMI(Direction Mobility Index)。其表达式为:
式中:前半部分表示城市向更高等级移动的流动性指数,即向上的流动性水平,后半部分
表示向下的流动性水平,其中 2| i - j | - 1 为跨级流动的权重,跨越的级数越高难度越大,因此
赋予更大的权重。正值 DMI 值指示城市向上的流动性大于向下的流动性,负值 DMI 则相

反。
5.2.2 空间基尼指数
5.2.3 Global Moran’s I 与 Local Moran’s Ii
Global Moran’s I 是最为常用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 可用来测度不同规模等级的城
市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差异特征。若 Moran’s I 为正, 表示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空间上集
聚, 形成城市密集区;若 Moran’s I 为负, 表明规模不等的城市在空间上呈现分散格局, 中心城
市的极化作用较强;若 Moran’s I 接近期望值-1/ (n-1) 时, 说明城市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不存在
明显的空间格局。
Local Moran’s Ii 统计量是 Global Moran’s I 的分解形式[17], 可用来进一步度量城市 i (包
括非城市区域, 下同) 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程度, 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 zi 和 zj 是城市 i 和 j 上城市人口的标准化, wij 是空间权重, 其中∑jwij= 1。若 Ii 大于


0 且 zi 大于 0, 城市 i 属于 HH 类型, 规模较大的城市在空间上集聚;若 Ii 大于 0 且 zi 小于 0, 城
市 i 属于 LL 类型, 规模较小的城市在空间上集聚;若 Ii 小于 0 且 zi 大于 0, 城市 i 属于 HL 类型,
中心城市处于极化发展阶段;若 Ii 小于 0 且 zi 小于 0, 城市 i 属于 LH 类型, 处于周边城市发展
的阴影区。

6、城市规模分布绩效 分类感觉不太合理,而且这个地方要把

用的什么数据、指标、方法也说一下,不能仅仅单说结论

整体而言,城市规模分布的绩效研究相对较少,可能的原因是:1,如果城市规模分布
保持稳定,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没有意义(从已有研究来看,尤其是在长期研究
中,城市规模分布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城市规模分布不以经济绩效与否转移);2,对城市
规模分布的形成尚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所以可能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城市规模经济绩效研
究。(李琬)

这边要考虑构架单中心、多中心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或许单多中心也是对城市规
模分布进行分类的一种思路,整个大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上来,不
要被单多中心带偏,这样的话,用城市规模分布的作为关键词的绩效类文章可能十分有限
可能也主要涉及经济方面

在控制了其它重要的生产要素后, 单中心规模分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随着规模由
小变大, 具有最优经济绩效的城市规模分布形式存在单中心-多中心-单中心的转变;西部地区
城市规模单中心分布更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孙斌栋,2016)

6.1 相关研究比较少的可能原因:(李琬)
1,如果城市规模分布保持稳定,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没有意义(从已有研究
来看,尤其是在长期研究中,城市规模分布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城市规模分布不以经济绩
效与否转移);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形成尚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所以可能没有进行下一
步的城市规模经济绩效研究。
6.12 经济绩效
现有结论:
单中心有利于经济发展
多中心有利于经济发展
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
6.23 社会绩效收入分配效应(社会因素) ((加年代,参考文

献)
赵颖(2013)利用中国县级城市面板数据分析中小城市规模分布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
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中小城市规模的倾斜式发展,即城市规模分布扁平化, 有助于劳动者
工资的绝对收入增长,能够优化工资分配格局。
6.4 公共支出效应(社会因素)

王伟同(2016)等针对社会舆论和政策导向片面强调大城市高额公共成本的认识误区,
实证检验中国城市规模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 相比于小城市, 大城市具有
更强的规模效应,人口向大城市集聚能够节约公共成本。【这是篇关于城市规模的文章,
不是规模分布】
6.35 污染减排效应(生态绩效因素)
陆铭(2014)等认为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实证研究
表明采用空间基尼系数衡量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空间集中度每增加 1 个标准差,会导致主
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李顺毅(2016)发现,城市规模分布的空间集中程
度与工业碳排放强度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U”型关系,过度分散或过度集中均不利于降
低工业碳排放强度。

7. 城市规模分布研究在中国 or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据我自己的了解哈 不过我也好久没跟踪过这个主题的文章了,国际上城市规模分布的
相关研究基本不太有动静了,不过中国这个主题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热的,主要是切了中
国目前的一些热点,比如对于中国超大、大城市规模的争议进而涉及到的关于城市发展道
路方针的定调(大、小、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定调),觉得可以辟出中国的专题(如果考虑
发论文的话),内容可以包括:讨论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状态(唐为, ;张志强,
;),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扁平化原因的讨论(梁琦, ;唐为, ; 范建勇,房价, ;
),讨论对城市规模分布(律)的不恰当的运用(陈钊&陆铭,上海太大了吗)

近几年对于全球尺度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较少、主要是不同国家城市可比性较差
主要集中于 OECD 国家,单个国家,集中于 OECD 是因为他们的数据库提供了可比数
据,大概 30 多个多家。
近几年有韩国、印度、中国等单个国家的研究。
8 参考文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