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l Research or;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087

回归传统:当代数字化建筑几何建构策略研究
Returning to Tradition.Study on Geometric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Contemporary Digital Architecture

陈中高l Chen Zhonggao吉国华I Ji Guohua

摘要:当复杂形式的建筑设计日益普遍,几何学对于建筑师理解复杂建筑形体的操作实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并
以此催发几何学与建筑学关联性的重新审视。本文从梳理两者关系的演变历程出发,分析了当代数字化建筑实践的
4种几何建构策略——几何生形、几何转化、协同模拟和几何重构,并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指出面向建筑本体需求的
数字化几何思维是建筑学传统的回归,可以为数字化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认识和参考。

关键词:几何学、建筑学、数字化设计、几何逻辑、设计思维

Abstract:At a time when complex forms of atchitecturaI design has become the norm.geometry iS evermore

important for a rchitectsto make sense of the forms’operation processes.It Ieads to rethinking the relevance of

geometry and a rchitectu re.Based on review the evolutionaI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is a rticle analyzes four
geometric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 ry digitaI architectu raI practice:geometric form—finding.geomet—
ric transformation.synergetic simulation and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Combing with case studies,lt points out
that the digitaI geometric design—thinking iS the return of the a rchitecture。S tradition.which provides a more rea—

sonable understanding and reference for digitaI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Geometry,Architecture.Digital Design,Geometriclogic.Design Thinking

建筑学自产生以来便与几何学密不可分. 字时代的几何学是一项正在进行的传统回归.依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几何学在建筑学中的地 赖于数字技术.它能够为复杂建筑形体的生成、

位正在发生改变。从2005年布兰科。克拉列 分析和建造提供实践可能性,以期重拾几何触发

维奇(Branko Kolarevic)提出数字化设计是几何 建筑学的创造力。

关联的定义过程.…到2010年托尼・科特尼

克(Toni Kotnik)将数字化设计概括为几何”图灵 一、传统的消失


机”rruringmachines)的操作.【2】再到2013年阿
希姆‘门格斯(Achim Menges)提出几何学是无 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娜神庙应该是最早应

缝链接运算系统与物理系统的中介.13]可以看到. 用几何规则设计的建筑.其平面和结构元素都

藻零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出现一种以几何学作 从方格网中发展而来。14]至中世纪.得益于几何

学院.博士研究生.烟台大学建筑 为普遍命题与建筑学建立关联的趋势。在这一背 学.当时石匠们普遍采用一种称为切石术(Stere

耋譬k讲坚:+。碴。。。音蛔。. 景下.几何学与建筑学的关联性则需被重新审视。
吉国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R。。。。。1’广124“—广“’“眠01“o““5”。甲“。 otomy)的几何操作来指导石材设计与加工.这一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操作层面简要梳理建筑学和 种平行投影方法.能够在真实建造前建构出建筑

国B家(5(51自378然24科8)学盖羹薯喜薹鐾嚣
.山东省高等学校 几何学两者关系的发展历程,重点是基于案例来
儿1IJ芋两看夭糸的友辰仂程,重点是基十粢修¨采 各组成部分的三维形态和精确比例.而无需现场

型堂整当!型罂.!11磐蟹兰二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一……………………一…~一一
阐述当代数字化建筑的几何建构策略.并将之置 进行设计与度量。1567年,法国建筑师菲利贝
(KYCXl 70030) 于完整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讨论.我们会发现.数 尔‘德洛姆(Philibert Delorme)在《建筑要典》(乜

万方数据
088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1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Premier Tome de I’Architecture)中对这一

蔼≯霾”髓

操作进行详细阐述,Is]他强调其从原理到

技巧各个层面支撑着建筑系统的内在逻辑 "曩
蠢黧舅三麓鎏
隧囊|季器黉
(图1)。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Battista
餐零一嘲 m¨戡H~1.{,f.一 r一:一卜_二rL'I:_lrL
警薯{J童删;一霉
叠三二釜 :…I--…--I…::~I"'一,1~1,

繁j
作n....¨n 一~ "u....H“

Alberti)继承并发扬了维特鲁威(Marcus

r-Tf- 1T:T辩'TT--*1蕊":-NZ露
越H※0妊肖::薪。E杓.f器量罩i舀

-震曩密爱j煮{要是;曩童蒌i};誊董鞠
:二::, :;::1 r=::=:£:=:LⅣ,K,;羊毒
Vitruvius)的古典柱式体系.进一步提出 -・#=: ::=-:一.二J ::■:-:;:c够,一举:
\/。 :.0 :::;茸:;::j1::P:r”.■’:;荠}

比例系统作为建筑设计的普遍原则。事实

上.这一原则是一套系统化的几何方法, 图1:菲利贝尔德洛姆对拱形切石术的几何特征图解

利用直尺和圆规.建筑师通过基于线段切

分的几何操作来完成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

全过程。【61之后.在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时期.建筑设计过程中关系的量化需求导 远滞后于几何学发展。一直到数字时代.

Brunelleschi)、阿尔伯蒂等建筑师的透视学 致几何学不断丧失地位。至19世纪初,任 几何学传统的消失.使其仅作为隐藏建筑

研究基础上.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西 教于巴黎综合工科学院的法国建筑师路易 学背后的绘制和表现工具.成为“死的几

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将几何学引入 斯‘迪朗(Louis Durand).将与画法几何相 何学”。…1

到透视学中.并以此为起点促进了射影几 关的正交投影和模数化网格引入到建筑学

何、画法几何等几何学的发展。…这时期, 中【9】(图2),这促使几何学的重要性理解转 二、探索与转型


建筑学以几何学为设计基础,两者是相互 向于为了完成设计而采用的工具.从而丧

依赖和彼此促进的。因此.从中世纪到文 失本身所具有的创造属性。同时.他把几 20世纪初期.以安东尼奥‘高迪(Antoni

艺复兴,几何规则与实体建筑的逻辑关系 何学建立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之上,将 Gaudi)、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是直接的,无需思维的转换。立足于几何 之建筑类型化。这一切促使建筑学开始疏 Fuller)和费雷’奥托(Frei Otto)为代表的

操作.建筑师确立建筑真实建造的几何形 离于几何学.使其实质成为建筑制图的辅 设计者致力于几何形式和力学性能的一致

态和建造逻辑。此时,作为设计思维的几 助性工具,并一直影响着现代意义上的建 性研究,创造出网格结构和薄壳结构的建

何学不仅指导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同时为 筑学直到今天。现代建筑阶段.画法几何 筑形式(图3)。其中,高迪开创出直纹面

建造施工提供思路和方法.使得建筑成为 已不是建筑学必修的专业训练之一.¨0】同 的建筑形式语言.在他设计的圣家族大教

可控的整体系统。 时.建筑师也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前辈 堂中,建筑形式完全采用直纹面构成,【121

1570年,伴随着印刷术的影响,帕拉 们主动关注几何学.他们已习惯于几何学 这种曲面由按照一定轨迹运动的直线形


第奥(Andrea Palladio)在《建筑四书》中已 作为单纯技术的思维模式,同时满足于欧 成,因此便于施工者支模建造。柯布西耶

采用纯数字计算的方式来阐释有关柱式的 式几何的建筑应用,从而远离微分几何, (Le Corbusier)通过与数学家雅尼斯’泽纳

比例关系.【8】表明建筑学开始出现从几何 拓扑几何等复杂几何学带来对建筑学理解 基斯(Lannis Xenakis)的合作.【13】在朗香教

学往代数学转变的迹象.1 7世纪科学革命 的新可能性,进而导致了建筑学科的知识 堂和布鲁塞尔世博会58号展馆的设计中

安东尼高迪 费利克斯坎得拉 皮尔路易吉奈尔维


圣家族大教堂(1882 霍奇米洛克餐厅c1 958 罗马奥运会小体育馆(1 958

艾拉迪欧迪斯特 费雷奥托 巴克敏斯特富勒 海困兹伊斯勒


工人基督教堂(1960) 汉堡国际花园展览厅{1963 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1967 戴廷根高速公路服务站(1968

图3:20世纪初期探索建筑形式与力学 致性的代表设计师

万方数据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I Research OF]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089

同样采用这类曲面来控制建筑形体和建造

施工。此外,奥托利用肥皂沫实验获得极

小曲面的几何形式.并将之付诸于建筑轻

型结构的实践。当时,这种通过几何规则

与建筑结构、施工建造等建筑逻辑寻求一
格林戈林恩奥地利OMV公司展馆(1992) 弗兰克盖里迪斯尼音乐厅(1996) 扎哈哈迪德奥地利滑雪跳台{1999
致性的设计方法,为以功能至上的现代建
图4:20世纪90年代数字转型期的代表建筑师及作品
筑提供了更多的设计可能性。然而.这时

期的探索存在着其时代局限性:一方面,

氐矗
此类建筑设计大都源于工程师和数学家.

而建筑师很少去关注几何学建构的建筑形

式创新;另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技

术,此类设计方法有着不确定性,因而无
图5利用极小曲面组织空间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
法在建筑实践中普遍应用。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数字转型

(DigitalTurn)i141则是建筑形式的新几何

学探索。一方面.从复杂科学引进的不连

续性、递归性及自相似性被建筑师作为设

计策略的理论基础,引发了建筑形式的转
图6.哈萨克斯坦新国家图书馆的莫比乌斯环外形(左)和剖面示意(右
变: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

展,光滑的样条曲线在建筑形式上得到普

遍应用。基于这两方面原因.自由曲面迅 造中衍生的问题,进而转向于寻求一种与 式。同时,极小曲面的几何规则确保了建筑

速成为时髦的建筑形式语言,甚至一时成 建筑逻辑协调的数字化几何建构思维。下 的高结构性能.不仅可作为分隔界面.同时

为数字化建筑的标签.这一时期的建筑师 文试图在当前纷繁的数字化建筑设计中归 是承重体系.为寻找空间形态和结构合理的

以格雷戈‘林恩(Greg Lynn)、弗兰克‘盖 纳出几何建构的4种策略:几何生形、几 设计过程提供了有力的逻辑。

里(Franke Gehry)和扎哈。哈迪德(Zaha 何转化、协同模拟和几何重构.并通过分 在哈萨克斯坦新国家图书馆方案竞赛

Hadid)为代表(图4)。但是.由于建筑 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阐述其内容。 中.丹麦BIG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作品(2009)

师无需了解隐藏设计背后的几何规则.而 成为最终方案被选定(图6)。整个方案外

是根据直觉判断和美学认知来完成建筑形 1.几何生形 形为莫比乌斯环.包含两个相互咬合的组

体的产生,建筑无法与客观环境或真实建 成单元——规整的圆形和盘旋的立体空间.

造取得关联.只是在计算机虚拟空间中实 基于几何算法的建筑生形是数字时代 从而用一个连续的表面将图书馆、博物馆和

现其复杂外形的精确描述。因此.此时新 建筑学与几何学建立联系的最直接方式. 服务功能等空间组合的变化包裹在内,这种

几何学仅仅是作用于建筑表皮,并未推进 在计算机中输入几何算法的参数方程,把 方式下各空间不再是传统的水平毗邻排列.

几何学与建筑学两者的实质关系,从而引 生成的图形作为建筑形体的雏形.并以此 而是转变为各种功能相互叠落的方式.从

发建筑设计中几何思维的转变。 为起点开始进一步的深化设计,例如几何 而通过不同方向的拓展.塑造出一个高度

镶嵌、泰森多边形、分形几何等算法常作 契合建筑功能需求的动态循环空间。

三、当代数字化建筑几何建构策略 为建筑形式的设计选择。 在数字化转型时期,由于输入的几何

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 算法并未考虑任何建筑相关信息.因此往

当前.数字化技术与建筑学的结合正 院(2014)是利用三周期极小曲面作为空间构 往集中于生成图形化的建筑形体.这也是

不断改变和拓展着建筑设计思维.随着算 成单元的建筑案例(图5).整座建筑的墙,柱、 其被批判的原因之一。作为这一问题的回

法设计.性能化设计等新方法的不断出现, 楼板彼此形态相连,打破了传统水平楼板划 应.当前.在基于几何算法的建筑生形过

复杂建筑形体作为理性数据和感性审美互 分的分层式空间,营造出持续生长的空间效 程中.更多的是在设计初期即建立几何形

动的输出结果,极大地丰富了建筑设计内 果。基于建筑师的腔体设计理念.在超过5 体与功能需求的关联,或是利用可建造的

容。面对这一设计条件,建筑师逐渐认识 万m2的剧院综合体内,只采用一种几何秩 几何规则生成建筑形体,以此作为数字化

到传统的几何思维已无法有效处理设计建 序来组织形态,进而呈现出新的建筑有机形 建筑建构的一种出发点。

万方数据
090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I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2.几何转化 几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相关的生物 筑模型。在这过程中.单元形态是动态的,

学范畴有一定了解.才能生成合理性和创 趋向于整体结构稳定的同时.结构性能赋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生物 新性兼具的建筑形式。 予其精确的几何参数.从而生成不规则的

内部的复杂几何结构能够被观察.挖掘和 六边形单元。该设计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几

转译。受此启发,建筑仿生设计从早期生 3.协同模拟 何形态与力学设计目标融合,直观地展示

物形态的单纯模仿开始趋向于生物几何 了几何协同的模拟找形过程。

系统的建筑转化。生物几何系统不仅呈现 借助计算机技术.几何形式自身可作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事务

生物的形态特征.同时包括生物内在结 为建筑设计对象进行衍生和操作。在这一 所设计的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构的组织关系.可以转化为更合理的建 策略中,基于物质性能和几何属性双向互 (2004)是较早基于环境性能的协同找形

筑形式。 动的制约关系.模拟两者融合的动态过程. 案例(图10)。考虑到超高层建筑对周围气

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运算所(ICD)从 这样就形成了几何协同建筑性能的设计找 流的引导特征,整个设计利用空气动力学相


201 3年开始进行连续的建筑仿生研究和实 形方法.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内容。 关算法,以风压小,室内便于通风的限制条

践。在2016年的展亭设计中(图7),他 斯图加特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201 1 件作为制约因素,对建筑空间进行计算机模

们首先通过对海胆结构的观察.总结其双 年公共展亭的建造中(图9).基于有限元 拟和风洞试验.从而生成得到螺旋曲面的建

层结构、单元之间纤维连接、壳体开放、 分析,将力学性能融入构筑物形体的计算 筑外形。此外.建筑内庭空间以螺旋状方式


壁厚不均匀等几何系统特征,并基于这一 性生成中。设计师首先导入预先设定的单 排布.同样是通风和采光共同需求的结果。

特征,决定展亭的结构形态、连接方式和 元形状.然后由计算机程序根据结构静荷 无论是基于结构性能或是环境性能,


材料分布。最后完成的展亭整体为开放壳 载和预应力.自动生成最终稳定的三维构 这种几何协同的核心是建立起性能参数与
体形式,采用双层木板单元组合而成.材

料厚度为3-6mm的不均匀分布。同时,


相邻单元模拟海胆的连接方式.利用碳纤

维进行编织而完全不需要金属连接件。这

一构筑物跨度达到93m,重量为780kg,清

晰地展示了生物几何系统转化为建筑轻型

结构的巨大潜力。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 Sch001)在

2016年基于树木的自然分支系统探索了建 图7a转化对应关系C1开放式壳体;2纤维连接3双层结构.4材料不均匀分布
图7b海胆生物(上)和转化后的建筑形式(下)
筑大跨结构的设计可能性(图8)。这一设
图7基于生物几何系统的建筑转化
计流程可分为:1)利用三维扫描多种适

当的树形.构建出有效的几何系统数据库i

2)逐个分析分枝结构的分支角度、最小

直径;3)选择最优生长的分支结构形态, m

在计算机中用网格曲面近似模拟;4)建 ~0 。

立精准的几何参考系统.确保组件的位置

和相互关系,从而与建造对接。最终建成 I翮 一蝴,臁 ∞lf一_日 ㈣,0㈣ ~糊0翮 ㈣0勰 一黜●勰 ~州0勰


一邪 一黼 .,0一瞰 。薹|,勰
的拱形桁架跨度为25m.由20根树木分

支组成.并且在建造大跨结构的同时保证

用料浪费最少。

有别于传统的仿生建筑设计,生物几

何系统的建筑转化更加关注从形式到建造

各个环节的对应关系.以此决定建筑材料、

节点和建造方式直至最终的形式呈现。在

这过程中.选用什么样的几何特征以及如

何转化为建筑语言.需要建筑师对生物的 图9:基于结构性能的几何协同模拟(左为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右为最终的稳定形式

万方数据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I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091

几何形式的关联.并将动态的模拟过程明

确地呈现在建筑师面前。作为结果.建筑

形体不仅反映物质性能的需求.同时与生

成逻辑相互匹配.从而为建筑创新提供具

有信服力的设计依据。

4.几何重构
图10.基于环境性能的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 图11:通过可展开面重构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
楼螺旋曲面形式

当下,复杂建筑形体涉及的材料尺寸、

嵌板类型、曲面加工等建造问题.已成为

几何学的重要议题。2007年.奥地利几何 (图1 2).关注于测地线(Geodesic)的几 成为建筑自身的构建系统。这对于切石术、

学家赫尔穆特・波特曼(Helmut Pottman) 何特征应用.设计者通过对自由曲面的曲 比例系统以及透视学中承载的几何操作而

首次提出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几何学” 率分析.生成并选择测地线来重构曲面。 言.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Architectural Geometry)【151这一研究领域. 由于测地线是曲面空间中两点的局域最短 罗宾‘埃文斯(Robin Evans)曾将建

201 4年.他明确强调这一领域是面向复杂 路径.具有最小弯曲半径的特点,因此. 筑学中的几何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古典时

建筑形体建造的几何学设计,【16】其核心策 建造过程中可方便使用直木条进行编织, 代的”构成几何”、早期现代的“投射几

略是几何重构。这是指利用可建造的单元 不仅用料使用最省,而且可获得尽可能大 何”和20世纪早期的“意指性几何”。【19】

拟合原始的复杂几何形态,重构出便于实 的空间。 其中.他认为构成几何呈现为建筑物自身.

质建造的近似形体,从而符合材料加工和 随着数字建构理论的出现和数控建造 两者融于一体,投射几何则是建筑学的制

施工成本的要求.包括曲面平板化、可展 技术的发展.复杂建筑形体逐渐具有高性 图工具,对于当时意指性的新几何学而言.

曲面∽】重构等操作方法。 能的可建造性.并深刻地改变着从形式到 罗宾斯有预见地提出批判性思考,认为其

弗兰克-盖里往往把可展曲面作为构 建造的传统逻辑。在这一变化中,几何重 往往成为建筑的“符号”及“护身符”。”0l

成单元进行曲面重构.以便于真实建造。 构促使建筑设计过程和建造过程紧密相 但正如他敏锐地指出.当时新几何学的建

在设计之初.他一般使用草图和模型表达 连.从起决定性的设计过程开始.通过几 筑潜力尚未得到完全挖掘。口1】如今,几何

建筑形态,然后通过三维扫描将模型形态 何操作获取与物质属性的内在关联,以实 学正重塑在建筑学中的地位.不再是单纯

从实物传递到计算机,最后凭借计算机软 现形式.建造、经济三者的平衡。 的技术工具.而是面向建筑本体需求的设

件的几何解析能力进行优化与重构。在路 计思维。基于数字技术.建筑的形式系统

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2014)(图11). 四、传统的回归 已被发展整合为设计模型的几何呈现,背

整个建筑通过优化成可展曲面的几何操 后的几何逻辑贯穿于从设计到建造的每一

作,表面的数千块玻璃板和近万块水泥板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数字时代的 个环节.并在建筑外在表达上是一致的和

都采用单曲率面板.从而降低建造成本和 几何学正脱离几何的单纯美学架构.直接面 可读的。因而,在这过程当中,以严谨的、

施工难度。 对空间.环境和材料等建筑本体议题.建构 科学的几何方式创新和实现复杂建筑形式

英国智能几何协会(Sma rtgeometry) 一种以几何学为建筑策略的思维方法【18】,从 成为某种必然。尽管这种方式下建筑呈现

在201 2年木条网格壳体的编织过程中 而使通过具体方法进行操作的几何逻辑. 更多的是复杂的、动态的,但本质上是让

图12a曲率分析(左l和弯曲木条展开后的平面图{右)

图12整个建造理念基于测地线几何特征的木条网格壳体

万方数据
092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I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学出珊
参考文献
中世纪 文艺复兴 早期现代 现代 几何探索 散宇转型 当代

1200 1450 797 1890 1906 1990 2007 …River Oxman.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切石木 比倒系统 平、立、剖面 功能主义 直纹面 自由曲面的 形式系统 digital agelJ]Design studies,2006,27(3):229—265
透视学 图模数化网格 正交投影 薄壳结构 建最形态 的几何呈现
【2]曲茜迪朗及其建筑理论[J】建筑师,2005(4):40—57
MasterbuiIder L B
AIberti J L DurQrtd LSullivan AGaudi G Lynn H Bottman
高迪 林恩 【3]Toni Kotnik.Digital a rchitectu ral design
大石匠 阿尔伯蒂 迪朗 沙利文 波特曼

内化于几何学 学科交叉 几何学的 建筑学 新几何学的 新几何学的 作为建筑箫略的


as
explo ration of computable functions[J]
的建筑学依鞭与促进 建筑类型化 滞后千几何学 经验探索 精确描速 新几何学
Inte rnational Jou rnal of a rchitectu raI

f. . . . . . . . . . . . . . .一
融合期 琥离期 摸索期 新的融台
computing,2010,8(1):1—16

【4】Edwa rd AIlen.Waclaw Zalewski Fo rm

图13几何学与建筑学关系演变的脉络归纳 and fo rces:designing efficient,exp ressive

st ructu res【M】Wiley,2009

【5]Sig rid Ad riaenssens,Fabio G ramazio,Matthias


Architectural Design,201 5,8s(s):32 Kohle r,et al Advances in rchitectu ral geomet ry
几何学回归建筑学的传统(图13).基于 a

【4】大卫M雅各布森解密啥德良时期的建筑 2016IN】.vdf Ho(hschuIVe rIag AG.2016


建筑规则和逻辑,建筑师通过几何操作来
及其几何学[c]//建筑文化研究【7】同济大学出版 【6[Ma rtha Tsigka ri,Adam Davis,SMG A Sense
控制设计与建造的多重维度需求。 社.201 5:21. of Pu rDOse Mathematlcs and Pe rfo rmance

f5]Antoine Picon Architectu re and in Envi ronmental Design【J】Architectu ral


mathematics:Between hubris and rest raint[J1 Design,2011.81(4):54—57
结语 Architectu ral Design,2011,81(4):31

[6]Ma rio Ca rpo.D rawing with numbe rs:geomet ry

数字时代的几何学和建筑学是相互依 and nume racy in ea rly mode rn a rchitectu raI

design[J】Jou rnal of the Society of A rchitectural 图片来源


赖和积极互动的,一方面,复杂建筑形体
Histo rians,2003,62(4):449.

的生成和建造需要几何学理论作为支撑; 17】Robin Evans The p rojective cast:a rchitectu re 图1:Robin Evans The p rojective cast:a rchitectu re

另一方面,在整合功能、材料和建造的过 and its th ree geomet ries【M】MIT p ress,2000:1 51 and its th ree geometries[M】MIT press,2000:185

【8]同6 456 图2:同上326


程中.建筑所需的几何策略同样促进几何
【9】同7:326—327 图3:https:Hwww a
rchdaily com/79741 9
学的发展。然而,当数字设计作为一种通 [1 0]Ma rk Bu rry Geomet ry Wo rking Beyond https://www archdaily com/591415/spotlight-felix-candela

用知识和技术,易倾向于越加惊奇的复杂 Effect[J】A rchitectural Design,2011.81(4):81 https:ffwww a rchdaily com/644580/spot¨ght・

111】同7:xxvi J原文为Whan Jmean by a dead pier—Juigi—nervi一2/


几何形式创作.以至于过分强调造型,这
geomet ry is an aspect of geomet ry no longe r https://www a
rchdaily mx/mx/02—98249
时需关注几何学在建筑学中适用性的问 unde r development from within.Dead geomet ry is https://www pritzke rp rize com/Iau reates/frei-OttO

innoculation against
题。此外.无论是何种几何建构策略.都 an unce rtainty. https://en wikipedia org/wikI/Buckminster—Fuller

”2】同10:83. https://structu rae net/structu res/deitingen-service—station


存在着局限性.比如几何生形往往使设计
[1 3]lannis Xenakis Music and 图4:http://glfo rm com/bui|dings/h2一house/
自由受到约束.几何重构容易导致最终形 a rchltectu re:a rchitecturaI p rojects.texts.and http://www a
rchltectmdgazine com/p roject—

式偏离原先设计意图.等等。因此.如何 realizations[M]Pend ragon P ress,2008:98 gallery/walt—disney・conce rt—hall—o

【14】Ma rio Ca rpo The digital tu rn in a rchitectu re http://www zaha—hadid com/a r(hitectu re/
以合理、高效的几何途径实现全新的建筑
1992—201 2【Ml Wiley,2012:12. be rgisel—-ski—jump/
形式,并把控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仍 [15】Helmut Pottmann.And rea s Asperl.Michael 图5:http://www a
rchdaily.com/796428,toyo—

Hofe r.et al A rchitectu ral


需持续而深入的探索。 Geometry[M】Bentley itos-taichung—met ropolitan—ope ra—house-

Institute P ress.2007:145.164 photog raphed—by—Iucas-k—doolan

【16】Helmut Pottmann,Michael Eigensatz,Ami r


图6:http://www.a rchdaily.com/33238/natlonaI—

Vaxman,et a1.A rchitectural Geomet ry[J]Computers& lib ra ry—in—astana—kaza khstan—big/

G raphics,2015(6):145-164 图7—1:Simon Beche rt,Jan Knippe rs.OIive r

【17】可展曲面:属于直纹面.可以保长变换到平面中 David Krieg.et al Textile Fabrication

完全贴合.便于/m-F.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 Techniques for Timber Shells[C]//AAG 2016 vdf


注释 域.弗兰克盖里是第一个将可展曲面引入建筑工程 Hochschulve rIag,2016:158/164

的建筑师。 图7・2 http://icd.uni—stuttga rt de/?p=16220

…B ranko Kola revic Architectu re in the digital 【18]Jane Bu r ry,Ma rk Bu r ry.The new mathematics 图8 http://designandmake aasch001.ac.uk/

age:design and manufactu ring[M]Taylo r& of a rchitectu re[M】Thames&Hudson.2010:13. woodchlP—ba rn/

F rancis,2005 25.
【19】同7:349.原文为compositional geomet ry, 图9:http://icd uni—stuttga rt de/?p=6553

【2]Tonl Kotnik The re is geomet ry in p rojective geometry,signified geomet ry 图10:http:ffwww foste randDa rtners.corn/
a rchitectu re【c】//5eIfo rganlzlng Fo rms and same mentality affected
【20l同7:349原文为The p rojects/30-st—ma ry—axe/

Pp rocesses:Symposium 2014.IUP2014(1):36 the approp riation of new geomet ry.which became 图”http://www fondationlouisvuitton.fr/en/I—edifice html

【3]Achim Menges The new cybe r—physical making an Inspi rational talisman of conside rable powe r 图1 2:http://matsysdes岣n com/201 2/04/1 3/
In a rchitecture:computational const ruction【J】
【21】同7:349 s92012-g ridshell/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