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六國論

精讀講義

主旨:

作者借六國被秦國所滅的史事,指出六國滅亡都是由於賄賂秦國,進而借古諷今,指
出北宋的統治者不應該向外族實行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否則只會重蹈六國滅亡的覆
轍。

考核重點:

 論證手法的運用: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 「借古諷今」的寫法
 修辭手法的運用:比喻、對比、設問、對偶、誇張

一、全文論點:

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 統領下文的分論點,使結構嚴謹

 先破後立,開門見山:駁斥錯誤觀點、提出自身立場

分論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分論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二、分論一 ※對比論證※

1.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弊在賂秦

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 割地是不孝的行為

3.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 割地是愚笨


而無效的舉措

4.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弊在賂秦,加劇禍患

※比喻論證※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薪>>土地   火>>秦國的野心   抱薪救火>>以地事秦

三、分論二 ※不賂者以賂者喪※非兵不利,戰不善※

齊國: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不賂者以賂者喪

燕國: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非兵不利,戰不善※

趙國: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非兵不利,戰不善※

四、六國的優勢

整體: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

個別: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結論: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五、借古諷今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告誡北宋執政者不可繼續輸幣求和:六國VS北宋

同:面對強大的敵人、賄賂手法相似

異: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北宋擁有天下之大

1. 提醒君主,北宋有對抗外族的能力
2. 不應該賄賂外族苟且偷安
3. 暗示朝廷無能,比六國還不如
4. 勸諭朝廷不要重蹈六國覆轍,要以武力對抗外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