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1306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年 9 月第 42 卷第 9 期  Chin J Sch HealthꎬSeptember  2021ꎬVol.42ꎬNo.

􀅰环境暴露与儿童健康专栏􀅰

佳木斯市学校教室 PM2.5 连续监测及学生暴露水平评价

杨文静1 ꎬ樊琳1 ꎬ叶丹1 ꎬ王姣1 ꎬ张宇晶1 ꎬ闫旭1 ꎬ王宇2 ꎬ包名家3 ꎬ王林1 ꎬ王先良1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ꎬ北京 100021ꎻ2.清华大学ꎻ3.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摘要】   目的  了解学校室内 PM 2.5 污染状况和学生暴露水平ꎬ为学生健康防护提供基础数据ꎮ 方法  通过在线环境监


测仪对佳木斯 8 所中小学 16 间自然通风教室的 PM 2.5 进行为期 2 个学期的连续监测ꎬ同时抓取室外 PM 2.5 数据进行对比研
究ꎬ对学生在校期间暴露量进行评价ꎮ 结果  春、秋两学期教室内 PM 2.5 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26. 93 ± 24. 7) 和( 31. 85 ±
30.37) μg / m3 ꎬ教室内外 PM 2.5 I / O 值分别为 0.92 和 0.95ꎬ存在强相关性ꎮ 两学期所有教室的全天 PM 2.5 平均质量浓度为
(28.93±26.85) μg / m3 ꎬ略高于白天学生在校期间的(27.53±26.53) μg / m3 ꎬ且工作日质量浓度高于周末ꎮ 随着楼层升高ꎬ室
内 PM 2.5 质量浓度逐渐下降ꎮ 学生在校期间的累积暴露量ꎬ春季学期为 28.48 μg / m3 ꎬ秋季学期为 31.87 μg / m3 ꎮ 结论  教
室内 PM 2.5 随时间、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的变化会有所不同ꎬ且室内 PM 2.5 的污染程度极大依赖于室外污染源ꎻ春、秋两学期
学生在校期间 PM 2.5 暴露量有所差异ꎮ
【 关键词】   颗粒物ꎻ空气污染ꎻ室内ꎻ环境监测ꎻ公共卫生
【 中图分类号】   G 478  R 122  R 17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9817(2021)09 ̄1306 ̄05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school classrooms and assessment of students􀆳 exposure level / YANG
Wenjing ∗ FAN Lin YE Dan WANG Jiao ZHANG Yujing YAN Xu WANG Yu BAO Mingjia WANG Lin WANG Xianlia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PM 2.5 pollution in school classrooms and the student exposure level and to pro ̄
vide basic data to safeguard the health of students. Methods  This study continuously monitored the PM 2.5 levels of 16 naturally
ventilated classrooms in eigh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Jiamusi for one academic year using an online environmental monito ̄
ring instrument. At the same time outdoor PM 2.5 data was captured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student exposure to PM 2.5 during
school hours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M 2.5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semesters was
26.93± 24. 7 and 31. 85 ± 30. 37 μg / m3 respectively and the indoor / outdoor ratio I / O was 0. 92 and 0. 95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all classrooms during both semesters was
28.93±26.85 μg / m3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27.53±26.53 μg / m3 during the daytime when
students were in school.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on workdays was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on weekends and this was termed
the " weekend effect". The indoor PM 2.5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on higher floors. The comprehensive exposure concentration of
students during school was 28.48 μg / m3 in spring semester and 31.87 μg / m3 in autumn semester. Conclusion  PM 2.5 levels in the
classrooms varied according to time the horizontal space and the vertical space and the level of indoor PM 2.5 pollution largely de ̄
pended on outdoor pollution sources. Differences in PM 2.5 exposure were observed between.
【Keywords】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uon indo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ublic health

    研究表明ꎬ暴露于室内和室外高浓度颗粒物环境 究表明ꎬ当 PM 2.5 质量浓度低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标


会对人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ꎬ而学校环境中颗粒物浓 准限值时ꎬ其浓度升高仍然会对患有哮喘儿童的肺功
度升高可能会对学生的健康、课堂表现和课业成绩产 能产生短期负面影响ꎮ 儿童容易暴露于空气污染物
生负面影响 [1]
ꎮ 其中 PM 2.5 不仅会增加儿童呼吸系统 中ꎬ不仅是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的患病率ꎬ还影响肺功能和免疫功能ꎮ Dales 等 [2]
研 发育ꎬ也因为与体重相比儿童所呼吸的空气量相对较
高 [3] ꎮ 我国中小学校ꎬ尤其是城市学校ꎬ常位于居民
区和交通干道附近ꎬ空气污染相对严重ꎬ且教室多数
【 基金项目】   托 幼 机 构 和 中 小 学 室 内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研 究 项 目 采用自 然 通 风 [4] ꎬ 污 染 物 可 通 过 门 窗 进 入 室 内ꎮ 此
(20181903) 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2055) 外ꎬ学生在校期间有 80% 的时间在教室度过ꎮ 所以教
【 作者简介】   杨文静( 1984 -   ) ꎬ女ꎬ山西大同人ꎬ硕士ꎬ助理研究员ꎬ
室空气质量与学生健康的关系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健康防护ꎮ
【 通信作者】   王先良ꎬE ̄mail:wangxianliang@ nieh.chinacdc.cn
公共卫生问题ꎮ 本研究对佳木斯市 8 所中小学 16 间
DOI 10.16835 / j.cnki.1000-9817.2021.09.008 教室的 PM 2.5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连续在线监测ꎬ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年 9 月第 42 卷第 9 期  Chin J Sch HealthꎬSeptember  2021ꎬVol.42ꎬNo.9 1307

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暴露量进行评价ꎬ以期为阐明校 对学生在校期间的 PM 2.5 暴露水平进行评价ꎮ


园 PM 2.5 暴露 对 健 康 影 响 及 提 出 干 预 措 施 提 供 基 础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活动场所是教室及操场ꎬ所以
数据ꎮ 计算暴露量时ꎬ需综合考虑室内、外环境中 PM 2.5 质量
浓度以及暴露时间ꎮ 累积暴露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C = ( C1 t 1 +C2 t 2 ) / ( t 1 +t 2 )
1.1  对象  佳木斯市位于中国东北ꎬ由于天气寒冷ꎬ 式中:C 为累积暴露浓量( μg / m 3 ) ꎬC 1 为学校户
秋冬季供暖期长ꎬ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大ꎮ 按照行政区 外 PM 2.5 暴露水平( μg / m 3 ) ꎬC 2 为学校室内 PM 2.5 暴露
划及空间地理位置分布ꎬ选取 8 所学校( 中、小学各 4 水平( μg / m 3 ) ꎬt 1 为学校户外暴露时间( h) ꎬt 2 为学校
所) ꎬ每所学校选取 2 间教室进行室内 PM 2.5 质量浓度 室内暴露时间( h) ꎮ
连续监测ꎮ 在选定的学校中尽量选取分布于不同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
层、不同年级的教室ꎬ以便对 PM 2.5 时间变化和空间分 行分析ꎮ 由 于 污 染 物 浓 度 不 符 合 正 态 分 布ꎬ 教 室 内
布情况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影响进行研究判断ꎮ PM 2.5 的全天(24 h) 和白天(8 hꎬ8:00—16:00) 平均质
1.2  方法 量浓度的差异ꎬ以及不同年级 PM 2.5 暴露量的差异分
1.2.1  监测方法  在所选教室黑板外侧ꎬ以外伸支架 析ꎬ均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ꎮ 教室内、外 PM 2.5 质量
的方式在距离地面 2 m 高度处安装在线智能环境监 浓度关系采用 Spearman 相关系数分析ꎬ不同楼层教室
测仪ꎬ内含 PM 2.5 传感器及数据远程传输模块ꎬ传感器 的 PM 2.5 质 量 浓 度 比 较 采 用 单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和 LSD
量程在 0 ~ 1 000 μg / m 之间ꎬ 采用移动网络信号接

法ꎮ 检验水准 α = 0.05( 双侧概率) ꎮ
入ꎬ数据实时监测ꎬ以 5 s 间隔的数据模式传输至环境
2  结果
信息中心( EIC) 平台ꎬ每小时取 1 个平均值ꎮ 每套仪
器的传感器均由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进行标 2.1  教室内 PM 2.5 质量浓度  依据学生在校和离校时
定ꎬ并出具标定检测报告ꎬ校准系数>0.92ꎬ适用于建筑 间ꎬ将数据按照工作日和周末、全天和白天分别进行
室内环 境 长 期 监 测ꎬ 数 据 传 输 较 为 稳 定 可 靠ꎮ 室 外 统计ꎮ 在整个监测期间ꎬ两学期所有教室的全天 PM 2.5
PM 2.5 数据采集于国家环境监测总站ꎮ 平均质量浓度为(28.93±26.85) μg / m 3 ꎬ略高于白天学
1.2.2  监测时段  监测时段涵盖 2019 学年ꎮ 春季学 生在校期间的(27.53±26.53) μg / m 3 ꎬ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从 2019 年 2 月 20 日至 7 月 4 日ꎬ秋季学期从 2019 义( P<0.05) ꎮ 除此之外ꎬ春季学期ꎬ除了周末ꎬ其他时
年 9 月 20 日至 2020 年 1 月 9 日ꎮ 暑假与寒假由于多 段白天与全天 PM 2.5 质量浓度均值的差异也均有统计
数学校关闭断电ꎬ暂无记录ꎮ 学意义( P 值均<0.05) ꎮ 见表 1ꎮ
1.3  PM 2.5 个体暴露水平计算  采用综合暴露量( C)
表 1  教室室内全天和白天 PM 2.5 平均质量浓度比较 / ( x±sꎬμg􀅰m -3 )
Table 1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M 2.5 in classrooms on weekday and weekend / ( x±sꎬ μg􀅰m -3 )
春季 秋季
组别 总体
工作日 周末 全部 工作日 周末 全部
全天 28.28±25.59 23.57±16.07 26.93±24.70 36.69±37.65 29.79±26.03 31.85±30.37 28.93±26.85
白天 27.90±28.67 22.88±16.09 25.13±22.35 35.60±33.17 28.35±23.89 30.13±28.13 27.53±26.53
Z值 2.37 0.98 2.49 0.95 0.26 1.59 2.79
P值 0.02 0.33 0.01 0.34 0.79 0.11 0.01
 
2.2  各学校 PM 2.5 浓度  不同学校教室在春季学期和 PM 2.5 质量浓度达到 237.00 μg / m 3 ꎬ后续相对平稳ꎮ 秋
秋季学期白天(8 h) PM 2.5 平均质量浓度见图 1ꎬ总体来 季学期则随着时间推移ꎬPM 2.5 质量浓度在波动中逐渐
说ꎬ秋季学期高于春季学期ꎬ而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教 上升ꎬ12 月底时出现 143.29 μg / m 3 的日均质量浓度峰
室差异不大ꎮ 其中位于前进区 H 校的一间教室在秋 值ꎮ 两学期连续来看ꎬ进入 12 月后到第 2 年 3 月ꎬ是
季学期的 PM 2.5 平均质量浓度最高ꎬ达到 34.27 μg / m 3 ꎻ 室内外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时间ꎮ
春季质量浓度最高的是同样位于前进区的 G 校ꎬ 为 室内外 PM 2.5 质量浓度比值( I / O) 可用来表征两
32.62 μg / m 3 ꎮ 质量浓度最低的教室出现在郊区的 E 者之间的关系ꎮ 在本研究监测期间ꎬ春季和秋季学期
校ꎬ为 23.16 μg / m 3 ꎮ I / O 值分别为( 0.92 ± 0.30) ( 0.95 ± 0.28) ꎮ 此外ꎬ结果
2.3  室内外 PM 2.5 日均质量浓度变化   春秋两个学 显示ꎬ春季与秋季学期ꎬ教室内、外 PM 2.5 质量浓度之间
期ꎬ室内外 PM 2.5 日均质量浓度变化见图 2 ~ 3ꎮ 两者的 均存 在 相 关 关 系 ( r 值 分 别 为 0. 90ꎬ 0. 92ꎬ P 值 均 <
曲线波动有较高的契合度ꎬ且室外浓度略高于室内ꎮ 0.01) ꎮ
春季学期在 3 月初出现较严重的污染ꎬ室内最高日均
1308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年 9 月第 42 卷第 9 期  Chin J Sch HealthꎬSeptember  2021ꎬVol.42ꎬNo.9

2.4  不同楼层教室 PM 2.5 质量浓度  本研究所监测的


16 间教室分布于不同楼层ꎮ 春季学期一至四楼 PM 2.5
质量浓度分别为 27.56ꎬ26.32ꎬ25.76ꎬ25.02 μg / m 3 ꎬ秋
季学期分别为 31.79ꎬ31.18ꎬ30.28ꎬ29.15 μg / m 3 ꎬ随着
楼层的升高ꎬ室内 PM 2.5 质量浓度逐渐降低ꎮ 通过方差
分析ꎬ不同楼层间 PM 2.5 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 11.48ꎬP < 0.01) ꎮ 此外ꎬ通过 LSD 法对不同楼层
教室的 PM 2.5 质量浓度进行两两比较发现ꎬ除了三层与
四层教室( P = 0.22) ꎬ其余所有楼层教室的 PM 2.5 质量
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 ꎮ
2.5  学生在校期间 PM 2.5 暴露水平  8 所学校小学生
和初中生平均在校时间分别为 7 和 8 hꎬ平均户外活动
图 1  不同学校教室春季和秋季学期的白天(8 h) PM 2.5 时间分别为 1.9 和 1.2 hꎮ 秋季学期 PM 2.5 累积暴露质
平均质量浓度 量浓 度 均 低 于 春 季 学 期ꎬ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Figure 1  Daytime (8 h) PM 2.5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0.05) ꎮ 见表 2ꎮ
school classrooms in spring and autumn semester
表 2  不同学段学生春秋学期在校期间 PM 2.5 累积暴露
质量浓度比较( x±sꎬ μg / m3 )
Table 2  PM 2.5 comprehensive exposure concentration of student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semester( x±sꎬ μg / m3 )
学段 春季 秋季 Z值 P值
初中 28.56±25.89 31.00±28.18 -3.63 <0.01
小学 28.39±35.73 32.74±31.27 -2.25 0.03
合计 28.48±35.77 31.87±31.27 -2.93 <0.01

3  讨论

本次连续监测显示ꎬ佳木斯市所有教室内 PM 2.5 的
24 h 平均质量浓度较低ꎮ 现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GB 18883—2002) [5] 中未对 PM 2.5 的浓度限值做出规
图 2  春季学期教室 PM 2.5 日均质量浓度变化曲线 定ꎬ但低于«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 中
Figure 2  Variation curve of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规定的日平均质量浓度一级标准 0.035 mg / m 3 ꎮ 此外
PM 2.5 in spring semester
工作日室内 PM 2.5 的平均浓度值均高于周末ꎬ显示出一
定的“ 周末效应” ꎬ与周国治等 [6] 的一项研究结果相
似ꎬ该研究发现长沙市工作日 PM 2.5 的平均质量浓度高
于周末 4 μg / m 3 左右ꎬ除 PM 2.5 之外ꎬO 3 、SO 2 、NO 2 等污
染物均存在类似规律ꎮ 分析原因可能与道路车流量
有关ꎮ 周末为休息日ꎬ市民开车出行时间分散ꎬ有益
于污染物扩散ꎬ而室内 PM 2.5 主要来源为室外ꎬ故产生
了周末 污 染 物 浓 度 低 于 工 作 日 的 效 应ꎮ 但 Othman
等 [7] 在吉隆坡市中心一项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ꎬ主要
原因是该学校位于城市主干道旁边ꎬ经调查该主干道
周末的车流量高于工作日ꎮ 以上均提示人类生产生
活对污染物浓度变化具有较大影响ꎮ
图 3  秋季学期教室 PM 2.5 日均质量浓度变化曲线 本项目监测的 8 所学校分别位于佳木斯市的前进
Figure 3  Variation curve of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区、东风区、向阳区和郊区 4 个区ꎬ所以室内 PM 2.5 质量
PM 2.5 in autumn semester 浓度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性ꎮ 其中 PM 2.5 质量浓度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年 9 月第 42 卷第 9 期  Chin J Sch HealthꎬSeptember  2021ꎬVol.42ꎬNo.9 1309

较高的 H 校、G 校和 B 校均属于前进区ꎬ地处市中心ꎬ PM 2.5 平均质量浓度为(26.93±24.7) 和( 31.85±30.37)


是佳木斯的门户和对外交通枢纽ꎬ路网密度高ꎬ车流 μg / m 3 ꎬ略高于 WHO« 空气质量准则» [28] 的日平均浓
量大ꎬ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大ꎬ由此导致市区空气污 度指导值 25 μg / m 3 ꎮ 教室内 PM 2.5 的日均质量浓度有
染物浓度较高 [8]
ꎮ 此外ꎬ佳木斯天气寒冷ꎬ供暖季从 明显的季节性变化ꎬ冬季采暖期高于其他季节ꎬ且白
10 月 15 日到次年 4 月 15 日ꎮ 本次监测中ꎬ秋季学期 天学生在校期间略低于全天ꎮ 除了时间ꎬ区域与空间
有 86%的时间属于供暖季ꎬ而夏季学期只占 41%ꎬ可 也存在一定差异ꎬ与郊区相比ꎬ位于市中心前进区的
能是导致教室内秋季学期整体 PM 2.5 质量浓度高于春 学校教室内 PM 2.5 质量浓度相对较高ꎮ 随着教室所在
季的 原 因 之 一 [9]
ꎮ 以上结果也与多项研究结果吻 楼层的增加ꎬ室内浓度逐渐下降ꎮ 春季和秋季学期教
合 [10-12]
ꎮ 室内外 PM 2.5 I / O 值分别为 0.92 和 0.95ꎬ显示出两者
室外 PM 2.5 对室内 PM 2.5 的质量浓度和组分有很大 极强的相关性ꎬ从侧面说明室外污染源和道路交通排
影响 [13]
ꎬI / O 是一种表达两者关系的参数ꎬ也能侧面 放等参数是室内 PM 2.5 的主要贡献来源ꎮ 学生在校期
反应 室 内 源 的 强 度 [9]
ꎮ 由于受到室内颗粒物排放 间的平均综合暴露量低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ꎬ可能与
率 [14]
、建筑物结构 [15]
、空气交换率 [16]
、室外污染物浓 当地空气质量状况、学校作息制度、污染物监测方法
[17]
度和气象条件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ꎬI / O 值存在很大 等不同有关ꎬ有待今后更详细的对比研究ꎮ
的不确定性 [18]
ꎮ 本研究中ꎬ室内 PM 2.5 质量浓度比室
4  参考文献
外略低ꎬ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教室内 I / O 平均值均小
[ 1]   MENDELL M JꎬHEATH G A.Do indoor pollutants and thermal condi ̄
于 1ꎬ表明室内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室外ꎮ 此外美国、
tions in schools influence student performance? A critical review of
澳大 利 亚、 瑞 士 等 国 的 一 些 研 究 也 有 类 似 的 结
the literature[ J] .Indoor Airꎬ2010ꎬ15(1) :27-52.
果 [19-22] ꎮ 其中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项研究 [20] 结果显 [2]   DALES RꎬCHEN LꎬFRESCURA A Mꎬet al.Acute effects of outdoor
示 I / O 值低至 0.2ꎬ主要原因是该学校教室采用的机 air pollution on FEV1: a panel study of schoolchildren with asthma
械通风系统ꎬ而非本研究中的自然通风ꎮ 此外也有多 [ J] .Europ Res Jꎬ2009ꎬ34(2) :316-323.

项研究结果显示室内 PM 2.5 污染程度可能超过室外ꎮ [3]   WHO.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Children􀆳s Health and Development ̄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EB / OL] . [ 2021 - 04 - 15] . https: / / www.
马来西亚一项对 12 所学校教室进行颗粒物浓度检测
euro.WHO.int / __data / assets / pdf_file / 0010 / 74728 / E86575.pdf.
的研究结果显示 I / O 值在 1.3 ~ 6.3 [9] ꎮ 原因可能是污 [4]   MOHAMMADYAN MꎬALIZADEHLARIMI AꎬETEMADINEJAD Sꎬet
染物可以从室外迁移到室内ꎬ而室内污染源会加剧污 al.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t schools:indoor ̄outdoor relationship and
染程度ꎬ包括教室人员密度、学生与老师的活动( 走动 determinants of indoor concentrations [ J] . Aerosol Air Quality Resꎬ

及粉笔的使用) 等 [23-24]
ꎮ 通过 PM 2.5 的室内外相关性 2017ꎬ17:857-864.
[5]   环境保护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EB / OL] .[2021-04-15] .http: / /
研究可得出室内 PM 2.5 对室外的依赖性ꎮ 春季和秋季
www.mee.gov.cn / image20010518 / 5295.pdf.
学期室内、外 PM 2.5 水平之间存在强相关性ꎬ由此可推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ꎬ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测室内和室外 PM 2.5 的来源可能相似ꎮ 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 EB / OL] . [ 2021 - 04 - 15] . http: / / www.
除了季节变化ꎬPM 2.5 的质量浓度在空间上也存在 mee.gov.cn / image20010518 / 5295.pdf.

一些规律性波动ꎮ 楼层越高的教室ꎬ室内 PM 2.5 质量浓 [6]   周国治ꎬ宋冰冰ꎬ罗岳平ꎬ等.2016 年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的“ 周


末效应” 及“ 假日效应” [ J] .中国环境监测ꎬ2018ꎬ34(4) :68-76.
度越低ꎬ这一发现与 Jung 等 [25] 的研究结果一致ꎮ 由
ZHOU G ZꎬSONG B BꎬLUO Y Pꎬet al.Holiday effects on ambient air
于地面水平的强源排放和较弱的垂直扩散条件ꎬ城市 quality in Changsha during 2016 [ J] . Environ Monit Chinꎬ 2018ꎬ34
地区的颗粒物水平随着高度上升有明显下降趋势ꎮ (4) :68-76.
本次监测涉及 4 所初中和 4 所小学ꎬ在整个监测 [7]   OTHMAN MꎬLATIF M TꎬMATSUMI Y. The exposure of children to

期间ꎬ初中生在校期间 PM 2.5 综合暴露量均高于小学 PM 2.5 and dust in indoor and outdoor school classrooms in Kuala Lum ̄
pur City Centre[ J] .Ecotoxicol Environ Safetyꎬ2019ꎬ170:739-749.
生ꎮ 可能为初中生课业相对较多ꎬ在校时间长ꎮ 小学
[8]   LIN C QꎬLAU A K HꎬLI Yꎬet al.Difference in PM 2.5 variations be ̄
生的平均综合暴露量在春季和秋季学期分别为 28.39 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ver eastern China from 2001 to 2015
和 32.74 μg / m 3 ꎬ低于邓芙蓉等 [26] 对北京市某城区学 [ J] .Atmosphereꎬ2018ꎬ9(8) :312.
龄儿童平均个体暴露量的评估结果( 98. 13 μg / m ) ꎬ 3
[9]   JI WꎬWANG YꎬZHUANG D.Spati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in PM 2.5

以及曹宁等 [27]
评估焦作市某郊区小学生在校期间的 concentration between heating and non ̄heating seasons in Beijingꎬ
China[ J] .Environ Pollꎬ2019ꎬ248:574-583.
平均综合暴露量(62.00 ~ 64.92 μg / m 3 ) ꎮ
[10] 梁娟珠ꎬ周俊佳.福州市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 环境监
综上所述ꎬ经过为期 1 年对佳木斯市 8 所中小学 测管理与技术ꎬ2019ꎬ31(2) :30-34.
校教室内 PM 2.5 的连续监测ꎬ得出春秋两学期教室内 LIANG J ZꎬZHOU J J.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 ̄
1310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年 9 月第 42 卷第 9 期  Chin J Sch HealthꎬSeptember  2021ꎬVol.42ꎬNo.9

tant in Fuzhou[ J] .Adm Tech Environ Monitꎬ2019ꎬ31(2) :30-34. -1278.


[ 11] HAN Lꎬ ZHOU Wꎬ LI W. Increasing impact of urban fine particles [21] WICHMANN JꎬLIND TꎬNILSSON A Mꎬet al.PM 2.5 ꎬsoot and NO 2 in ̄
( PM 2.5 ) on areas surrounding Chinese cities [ J] . Entific Reportsꎬ door ̄outdoor relationships at homesꎬpre ̄schools and schools in stock ̄
2015ꎬ5(1) :12467. holmꎬsweden[ J] .Atmosp Environꎬ2010ꎬ44(36) :4536-4544.
[12] CHEN JꎬSHAN MꎬXIA Jꎬet al.Effects of space heating on the pollu ̄ [22] HOU Yꎬ LIU Jꎬ LI J. Investig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in primary
tant emission intensities in " 2 + 26" cities[ J] . Build Environꎬ2020ꎬ school classrooms[ J] .Proced Enginꎬ2015ꎬ121:830-837.
175:106817. [23] 邱鹏程ꎬ胡晓 红ꎬ 田帆ꎬ 等. 粉笔尘 对 教 室 颗 粒 物 浓 度 影 响 分 析
[13] LIU Cꎬ ZHANG Y. Relations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PM 2.5 and [ J] .中国学校卫生ꎬ2017ꎬ38(10) :1585-1586.
constituent concentrations[ J] .Front Environ Enginꎬ2019ꎬ13( 1) :1- QIU P CꎬHU X HꎬTIAN Fꎬet al.Influence of chalk dust on particle
20. concentration in classroom [ J] . Chin J Sch Healthꎬ 2017ꎬ 38 ( 10 ) :
[14] SARNAT J AꎬLONG C Mꎬ KOUTRAKIS Pꎬet al. Using sulfur as a 1585-1586.
tracer of outdoor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J] .Environ Technolꎬ2002ꎬ36 [ 24] MAJUMDAR DꎬGAJGHATE D GꎬPIPALATKAR Pꎬet al.Assessment
(24) :5305-5314. of airborn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set ̄
[15] ASHMORE M RꎬDimitroulopoulou C.Personal exposure of children to tled chalk dust during writing and dusting exercises in a classroom
air pollution[ J] .Atmosp Environꎬ2009ꎬ43(1) :128-141. [ J] .Indoor Buil Environꎬ2012(1) :1-11.
[ 16] SINGER B CꎬHODGSON A TꎬHOTCHI Tꎬet al.Passive measurement [25] JUNG K HꎬBERNABÉ KꎬMOORS Kꎬet al.Effects of floor level and
of nitrogen oxides to assess traffic ̄related pollutant exposure for the building type on residential levels of outdoor and indoor polycyclic ar ̄
east bay children􀆳s respiratory health study [ J ] . Atmosp Environꎬ omatic hydrocarbons[ J] .Atmosphereꎬ2011ꎬ2(2) :96-109.
2004ꎬ38(3) :393-403. [26] 邓芙蓉ꎬ王欣ꎬ苏会娟ꎬ等.北京市某城区儿童大气 PM 2.5 个体暴露
[17] CHEN CꎬZHAO B.Review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环境与健康杂志ꎬ2009ꎬ26(9) :14-17.
particles:I / O ratioꎬinfiltration factor and penetration factor[ J] .Atmo ̄ DENG F Rꎬ WANG XꎬSU H Jꎬ et al. Personal exposure to PM 2.5 of
spher Environꎬ2010ꎬ45(2) :275-288. children living near traffic roa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Beijing
[18] 张振江ꎬ赵若杰ꎬ曹文文ꎬ等.天津市可吸入颗粒物及元素室内外 [ J] .J Environ Healthꎬ2009ꎬ26(9) :14-17.
相关性[ J] .中国环境科学ꎬ2013ꎬ33(2) :357-364. [27] 曹宁ꎬ王明仕ꎬ王明娅ꎬ等.焦作市学龄儿童在校期间大气 PM 2.5 暴
ZHANG Z JꎬZHAO R JꎬCAO W Wꎬet al.Residential indoor ̄outdoor 露水平评价[ J] .环境与健康杂志ꎬ2014ꎬ31(12) :1085-1087.
relationships of PM10 and elements in Tianjin [ J ] . Chin Environ CAO Nꎬ WANG M Sꎬ WANG M Yꎬ et al. Exposure assessment on
Healthꎬ2013ꎬ33(2) :357-364. PM 2.5 in schoolchildren on school days in JiaozuoꎬHenan[ J] .J Envi ̄
[19] BOZLAKER Aꎬ PECCIA Jꎬ CHELLA S. Indoor / outdoor relationships ron Healthꎬ2014ꎬ31(12) :1085-1087.
and anthropogenic elemental signatures in airborne PM 2.5 at a high [28] 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2005 年修订) [ EB / OL] .[ 2021- 04
school:impacts of petroleum refining emissions on lanthanoid enrich ̄ -15] .http / / www.WHO.int / airpollution / publications / aqg2005 / en / .
ment[ J] .Environ Sci Technolꎬ2017ꎬ51(9) :4851-4859. WHO.Air Quality Guidelines( global update 2005) [ EB / OL] .[2021-
[20] GUO Hꎬ MORAWSKA Lꎬ HE Cꎬ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cle 04 - 15 ] . http / / www. WHO. int / airpollution / publications / aqg2005 /
number concentrations and PM 2.5 in a school:influence of outdoor air en / .
pollution on indoor air[ J] .EnvironꎬPollut Res Intꎬ2010ꎬ17(6) :1268 收稿日期:2021-01-04  修回日期:2021-02-14  本文编辑:汤建军

􀤂􀤂􀤂􀤂􀤂􀤂􀤂􀤂􀤂􀤂􀤂􀤂􀤂􀤂􀤂􀤂􀤂􀤂􀤂􀤂􀤂􀤂􀤂􀤂􀤂􀤂􀤂􀤂􀤂􀤂􀤂􀤂􀤂􀤂􀤂􀤂􀤂􀤂􀤂􀤂􀤂􀤂􀤂􀤂􀤂􀤂􀤂􀤂
( 上接第 1305 页)
[ 19] ALSHATTI K AꎬZIYAB A H.Pet ̄keeping in relation to asthmaꎬrhini ̄ [24] 王子熹ꎬ曲辉ꎬ王瑞琦ꎬ等.青岛及北京地区五年间空气中豚草花
tisꎬand eczema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in Kuwait:a cross ̄sec ̄ 粉的调查与分析[ J]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 1) :73 -
tional study[ J] .Front Pediatrꎬ2020ꎬ23(8) :1-10. 76.
[20] MILLER J D. The role of dust mites in allergy[ J] . Clin Rev Allergy WANG Z XꎬQU Hꎬ WANG R Qꎬ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mmunolꎬ2019ꎬ57(3) :312-329. airborne ragweed pollen in Qingdao and Beijing areas from 2010 to
[21] RUDERT AꎬPORTNOY J.Mold allergy:is it real and what do we do 2015[ J] .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 Univꎬ2019ꎬ33(1) :73-
about it? [ J] .Expert Rev Clin Immunolꎬ2017ꎬ13(8) :823-835. 76.
[ 22] BORDAS ̄LE FLOCH VꎬGROEME RꎬCHABRE Hꎬet al.New insights [25] BURGESS J AꎬLOWE A JꎬMATHESON M Cꎬet al.Does eczema lead
into ragweed pollen allergens[ J] .Curr Allergy Asthma Repꎬ2015ꎬ15 to asthma? [ J] .J Asthmaꎬ2009ꎬ46(5) :429-436.
(11) :63. [26] CIPRANDI GꎬCIRILLO IꎬTOSCA M Aꎬet al.Bronchial hyperreactivi ̄
[23] 王晓艳ꎬ丁佳琪ꎬ陈艳蕾ꎬ等.豚草花粉在夏秋季花粉症中的致敏 ty and spirometric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特点分析[ 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ꎬ2020ꎬ27(4) :180-183. [ J] .Respir Medꎬ2004ꎬ98(9) :826-831.
WANG X YꎬDING J QꎬCHEN Y Lꎬet al.Sensitization characteristics [27] CIPRANDI GꎬCIRILLO IꎬTOSCA M Aꎬet al.Bronchial hyperreactivi ̄
of ragweed pollen allergy among patients with hay fever during summer ty and spirometric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 ̄
and autumn season [ J ] . Chin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ꎬ tis[ 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ꎬ2004ꎬ133(1) :14-18.
2020ꎬ27(4) :180-183. 收稿日期:2021-01-05  修回日期:2021-03-30  本文编辑:顾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