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0

学而思网校教研中心

仅供内部学员使用

物理
P H Y S I C S 高一 讲义

关注公众号
回复“资料”有惊喜
  学而思网校,为 6∼18 岁孩子提供小学、初中、高中全学科课外教学;十
余年教学沉淀,采用在线双师直播模式,AI 技术辅助教学;课堂互动多,课程
有回放,老师及时答疑,学生不满意可随时退费。目前,全国有 200 多个城市
的中小学生在网校学习。
从 2016 年至今,学而思网校一直致力于让教学更高效,让学习更有效,
让学员的进步看得见,为此相继推出了“在线学习更有效”的品牌主张、I DO
个性化学习体系、动态学习报告、错题订正功能等。同时在功能上将人脸识
别、语音识别、触感互动等技术引入在线课堂,让在线学习有更多可被量化的
数据、可追踪的学习轨迹,甚至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逐渐
缩小线上、线下的学习体验差距。
2019 年,学而思网校高中课程全新升级:
(1)紧跟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
命题趋势,课程精准匹配高中生学业需求;
(2)全新推出辅导老师服务体系,
为学生提供专业、专心的督学、规划和陪伴,
“私人教练”般全方位护航学生成
长;
(3)推出“乐考”诊断检测系统,针对性巩固学生易错易混模块,高效把脉
薄弱知识点;
(4)在长期直播班外开创“模块 3 节课”、期中期末短期班等新
品类课程,推出学前规划课、家长课堂等高能课程包,全面提升在线课程学习
体验。
在软实力方面,教研老师根据以往对学员的学情收集及学员学习成绩的
反馈,打磨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诠释深奥的定理;根
据各省市学校的考试考察方向及命题形式,结合网校历届学员的作答数据分
析,精心挑选每一道例题,旨在为每一位学员提供更优质、更符合学员自身情
况的教学内容。
序言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很高兴遇见你。当你打开这本书,看到我对你写下的这些话语时,说明你的初中
已经结束,你迎来了向往已久的高中生活。
从这一刻开始,你将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学校,结识新的老师和同学,更
加丰富广阔的高中知识也会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些同学可能会住校,开始一
个人的生活。你会憧憬高中生活,也可能会担心自己是否能面对未知的困难和不适
应。请你不要害怕,未来的三年,在你披荆斩棘,茁壮成长时,父母会是你坚强的后
盾。当然,
还有我,为你的学习一路保驾护航,在三年后送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初中到高中,新的开始,望你不忘来路,深知归路。不为过去的成就沾沾自喜,
也不因曾经的失利而踟蹰不前。让自己变成一张白纸,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全力以
赴,用坚定的眼神、自信的笑容、挥洒的汗水书写新的篇章。所以,我想提前告诉你:
一: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
划。这样才能在进入高中生活的时候有条不紊,从容面对多学科、更困难的学习任
务;
二:莎士比亚说过: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
而在我们自己。”所以要做自己思想上的主人,不寄托希望于别人,自己安排学习与
生活。
三: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要懂得与别人分享你的知识。一朵鲜花打扮不
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的前进总是单枪匹马,一起拼搏过的时光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知道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从
一开始就下足决心踏踏实实地走好这三年的每一步,才会迎来三年后那个收获成功
的自己。
同学,拿起你手中的武器,我们一起加油!
暑秋 课程体系说明

2. 秋季拓展拔高

1.暑假基础预习

  暑秋内容主要分为运动学、静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四
个模块。高考所占分值为 25% 左右。四个模块是整个高中物理体
系的基础,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搭建后面的知识体系:
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是我们理解能量观念的前提,而运动与相互作
用观念和能量观念又是我们理解电磁学模块、光学模块、原子物理
模块、热学模块的基础。因此四个模块的学习过程是我们夯实物理
基础的过程,是我们形成物理观念养成科学思维的过程,是保障我
们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
  课程设置上,我们秉承“暑寒预习 + 秋春同步”的科学学习体
系,暑假快速预习,让同学们在开学前就能掌握本学期的重要知识
点和基本题型,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秋季复习巩固,同步拔高,精
准定位每一模块的重难点。两个课程相辅相成,不仅能让学生在期
中、期末考试中游刃有余,而且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与题型方法体
系,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课方式
01

如何在学而思网校听课?
手机、平板、电脑均可在线直播听课。

02

如何下载学而思网校客户端?
(1)手机或平板应用市场或app store 搜索“学而思网校”即可下载手机APP;
(2)电脑登录www.xueersi.com 即可下载电脑客户端。

Tips:下载最新版本客户端,上课体验感更佳!

03

手机APP如何上课、看回放,如何下载
课程、调换课、下载学习资料、跨版本难度换课、答疑、提交作业
1 2 3 4
打开“学而思网校”手 找到你要上的讲次,待课 点击页面上方的“课程”,通 点击右上角的“ ”,
机APP,点击屏幕下方 程开始时点击“直播”进 过上方迅速找到“正在学” 在下拉 菜单中进行
的“学习”按钮,在屏 入课堂;点击悬浮按钮 或其他状态的课程,点击具 “下载课程”、“换
幕上方点击“任务”; “未完成”快速进入未完 体课程进入场次列表页,点 课”、
“跨版本 难度
成任务列表界面,点击 击上方的“学习资料”下载 调课”的相关操作。
“随堂测”实现作业在线 与课程相关的讲义答案及主
作答或拍照提交; 讲上传的资料,点击“答疑”
可进入在线答疑平台;

1 2 3 4
04

电脑客户端如何上课、 看回放、下载学习资料

打开“学而思网校”客户端,“上课”界面下展示的是即
将开始的课程,点击“我的课程”,进入课程列表页;

2 3

通过上方按钮,筛选“正在学”的课程, 在课程列表页的右上方,点击“学习资
点击具体的课程进入,可进行看课、 料”可下载与课程相关的资料。
看回放操作;

05

网页版如何调换课、下载学习资料、跨版本难度调课
1 2 3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www. 在“学习中心”找到相应的课 点击相应课程下方的“查看全
xueersi.com打开网校网页版,在 程,课程右下角可见“调换 部”,进入后在列表的右上方点击
首页的上方选择“学习中心”点击 课”入口; “学习资料”即可下载相应资料。
进入,在列表页的上方点击“跨版
本难度换课”即可进行相应操作;

1 2 3

Tips:
①“下载课程”是指缓存可回放的课程,在无网时观看。②“换课”指同版本、同班型之间的换课,
“跨版本难度换课”指不同版
本(例如江苏、浙江)、或班型(例如三星、四星)之间的换课。③“跨版本难度换课”也可通过点击屏幕右下方的“我的”—“调
换课”入口实现。当选择的课程不满足跨版本难度换课需求时,此功能在手机APP界面和电脑网页版界面均不展示。

实际操作以最新版本为主
C ONTENTS
目录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模块 1 质点与参考系 3
模块 2 时刻与时间 5
模块 3 路程与位移 6
模块 4 速度与速率 8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模块 1 加速度 13
模块 2 x-t 图像 16
模块 3 v-t 图像 19

第3讲 公式法描述运动
模块 1 速度时间公式 27
模块 2 位移时间公式 28
模块 3 位移速度公式 30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模块 1 弹力 37
模块 2 滑动摩擦力 40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模块 1 静摩擦力 49
模块 2 力的合成 51
模块 3 力的分解 54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模块 1 共点力平衡 61
模块 2 受力分析 63
模块 3 牛顿第三定律 66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模块 1 牛顿第一定律 73
模块 2 牛顿第二定律 75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 知道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理解物体能够看成质点的条件;
2. 理解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区分;
3. 区分矢量标量,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并会相应的计算。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模块 1
1
质点与参考系
1

知识精讲

一、机械运动
  物质运动有多种形态,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某个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
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三、质点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
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存在。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成对质点
运动的描述。实际物体可抽象为质点处理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同一物
体做不同运动时,是否可抽象为质点,必须依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常见的为直线坐标系,除
此之外,还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等)。如下图一维坐标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 A 点,此时它的位置
坐标 xA = 3m,若它运动到 B 点,则此刻它的坐标 xB = −2m。

3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例1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辽宁舰”
航母“高大威武”
,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
D. 研究“辽宁舰”
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达标检测 1 ★★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
B. 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作质点
C. 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陈一冰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陈一冰看作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例2 ★★★
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
运动的,
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大地 B. 太阳 C. 运动员 D. 背景

4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模块 2
2
时刻与时间
1

知识精讲

时刻与时间间隔
  时刻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时间间隔则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
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时刻:表示某一瞬间,与时间轴上的点对应。
  时间间隔:表示某一段时间,
与时间轴上的线段对应,简称“时间”

精讲精练

达标检测 2 ★★
关于时刻和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 1min 只能分成 60 个时刻
C. 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

例3 ★★★ 正确率:73%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
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 表示时刻,称为第 2s 末或第 3s 初,也可以称为前 2s


B. t2 ∼ t3 表示时间,
称为第 3s 内
C. t0 ∼ t2 表示时间,称为最初 2s 内或第 2s 内
D. tn−1 ∼ tn 表示时间,称为第 (n − 1) s 内

5
高一 / 物理

模块 3
3
路程与位移
1

知识精讲

一、路程与位移
  在初中的课本中我们就已经知道,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一般来说,当物体
从某一点 A 运动到另一点 B 时,尽管可能沿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在物理学
中用一个叫做位移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 (质点) 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
有向线段表示位移,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一般用 x 来表示,单位是米 (m)。在说位移的时候,不仅要说大
小,还要指明方向,比如一段时间内,
汽车的位移为 5m,方向向右。  

二、矢量与标量
  在物理学中,像位移、力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像路程、温度、质量这些物理量叫
做标量,它们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6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精讲精练

达标检测 3 ★★★
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 1
运动,经 5m 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 7m 后停下。则皮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  )
A. 路程是 12m B. 路程是 2m
C. 位移是 2m D. 位移是 −2m

例4 ★★★
如图所示,
某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弧由 a 点运动到 b 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0,
0 B. 2r, πr
向东;
C. r, πr
向东; D. 2r,向东;
2r

7
高一 / 物理

模块 4
4
速度与速率
1

知识精讲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不但有大小,
而且还有方向,
是矢量。速
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⑴ 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x
   ⑵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即 ∆t → 0 时,
v= 。
∆t
3 速率与平均速率
   ⑴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
是标量;
   ⑵ 平均速率: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精讲精练

例5 ★★
2017 年 8 月 6 日,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 100 米决赛中,运动员加特林以 9 秒 92 夺得冠军。这是由
于他在这 100 米中(  )
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 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 平均速度大 D. 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例6 ★★★
x
对速度的计算式 v =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t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 v 与运动的位移 x 成正比,
与运动的时间 t 成反比
B. 速度 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 x 和时间 t 都无关
C. 此速度计算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8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随堂测
1
1 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成质点的是(  )
A. 确定奥运会冠军在万米长跑中的比赛成绩
B. 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打出的弧圈球的转动
C. 研究冬奥会运动员在花样滑冰比赛中的动作、姿势是否优美
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2 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 x,然后再沿东偏北 60◦ 方向又运动了 x,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 √
A. 2x B. 3x C. x D. 2x

3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出现的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运输高压力现象。某同学买了北京西到贵阳北的高
铁票,如图所示,从铁路售票网查询到该趟车历时 8 小时 46 分钟,行程为 2026 公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 08 : 55 表示一段时间
B. 该列车高速行驶时,可以取 10m 位移的平均速度近似看作这 10m 起点位置处的瞬时速度
C. 该趟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31km/h
D. 该趟列车的最高速度为 231km/h

9
高一 / 物理

秋季你会遇见
1
正确率:65%

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
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 1% ∼ 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 500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
间最接近(  )

A. 10-3 s B. 10-6 s C. 10-9 s D. 10-12 s

答案 B
解析 曝光时间极短,
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
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子弹在该时间内的位移。
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 10-2 ,
故子弹位移的数量级为 10-4 ,
而子弹飞行速度约为 500m/s,
故曝光时间估算为
x 10-4
t= = s = 2 × 10-7 s,最接近 B 选项。
v 500
10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课堂总结
1

11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

学习目标

1.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2. 知道 x − t 图像和 v − t 的意义,能够读懂图像得到相关信息,根据图像判断物体
的运动状态;
3.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学会用图像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
题。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模块 1
1
加速度

知识精讲
2
1 速度变化量
   (1)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程度。
∆v = v末 − v初 。
   (2) 表达式:
   (3) 单位:m/s。
   (4) 方向:由初末速度决定,
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与 v 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2 加速度
   (1) 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通常用 a 表示。
   (2)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v
   (3) 表达式:a= 。
∆t
   (4)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符号是 m/s2 或 m · s−2 。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5) 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3 加速度方向和运动的关系
   (1) 当 a 与 v 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 当 a 与 v 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 当 a = 0 时,
v 随时间不发生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沿着一条直线,存在加速度,
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3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例1 ★★ 正确率:73%
∆v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 = 可知(  )
∆t
A. a 与 ∆v 成正比,
与 ∆t 成反比
B. 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同
2 C. a 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D. ∆v 越大则 a 越大

达标检测 1 ★★
羽毛球以 80m/s 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将其以 90m/s 的速度反向击回,击球时间为 0.02s。取球飞来的
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球的加速度为(  )
A. −500m/s2 B. 500m/s2
C. −8500m/s2 D. 8500m/s2

达标检测 2 ★★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给出初速度、
加速度的正负,
下列对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v0 > 0, a 的大小增大,物体做减速运动
a < 0,
B. v0 > 0, a 的大小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
a < 0,
C. v0 < 0, a 的大小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a > 0,
D. v0 < 0,
a < 0,a 的大小减小,物体做减速运动

14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例2 ★★★ 正确率:59%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例3 ★★★ 正确率:83%

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两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 2m/s2 ,
乙的加速度恒为 −3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变化快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C. 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15
高一 / 物理

模块 2
2
x-t 图像

知识精讲
2

  如图所示,跑步者沿着直线运动,
建立一维坐标系 x,
下表记录的是跑步者在不同时刻对应的不同位置。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如下,像这样在 x − t 坐标系中,描述位移 x 和时间 t 关系


的图像,叫做“位移-时间”图像或x − t 图像。

16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 x − t 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 x −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二、变速直线运动的 x − t 图像
   x − t 图像不是直线的运动,
是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为某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 x − t 图像。

三、图像能反映的物理量
   (1) 任意时间对应的位移;
   (2) 发生某一位移对应的时间;
   (3) 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7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达标检测 3 ★★★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位移时间 x − t 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做直线运动
C.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例4 ★★★ 正确率:93%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的道路行驶,位移 −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汽车的运动,描述正
确的是(  )

A. 10 ∼ 20s 这段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 = 30s 时汽车在返回出发点的途中
C. t = 40s 时汽车离出发点最远
D. 汽车前 10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前 20s 内的平均速度

18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模块 3
3
v-t 图像

知识精讲
2
1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
  在 v − t 坐标系中,描述速度 v 和时间 t 关系的图像,
叫做“速度-时间”图像或v − t 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甲、乙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两物体以 5m/s 和
1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

  根据 v − t 图像,可以确定的是:
   (1) 图像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的大小 v0 ;
∆v
   (2) a = ,
即为直线的斜率。
∆t

19
高一 / 物理

   (3) 物体的位移是 v − t 图像中的线下面积 (图中阴影部分),如下图所示。

精讲精练

例5 ★★
雨滴在高空形成后,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雨滴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当雨滴速度为 v0 时开
始计时,其运动的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经过时间 t1 ,速度达到 v1 。假设在 0 ∼ t1 时
间内雨滴的质量不变。在 0 ∼ t1 时间内,雨滴运动的加速度(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20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例6 ★★ 正确率:85%

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物体的 v − t 图像,其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是(  )

达标检测 4 ★★★ 正确率:90%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像。对于该图像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0 ∼ 2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 2 ∼ 4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C. 0 ∼ 2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3s 时,质点的速度为 2m/s

21
高一 / 物理

随堂测

1 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 100km/h。但是,它们起步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是不
同的,例如某小型轿车约需用 20s,某旅客列车约需用 500s。关于以上所述小型轿车与旅客列车的运动说
2 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的速度变化量较大 B. 轿车的速度变化率较大
C. 列车的加速度约为 0.2m/s2 D. 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5m/s2

2 小球以 v1 = 3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 t = 0.01s 后以 v2 = 2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


球在这 0.01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 100m/s2 ,
方向向右 B. 100m/s2 ,
方向向左
C. 500m/s2 ,
方向向左 D. 500m/s2 ,
方向向右

3 明洲同学从家中出发,
沿平直的马路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
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设出发
时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22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秋季你会遇见

正确率:50%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 2s,它们运动的 v − t 图像
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2

A. t = 2s 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 40m
B. t = 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 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答案 B,D
解析 解:
由于两球的抛出点高度未知,
则 AC 均错;
由图像可知 4s 时,两球距出发点的位移均为 40m,
位移相等, 则 B 正确;
v
由于两球的初速度都为 30m/s,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均为 t = 0 = 3s,则 D 正确。
g
23
高一 / 物理

课堂总结

24
第2讲 图像法描述运动

P H Y S I C S

25
第3讲

公式法描述
运动
学习目标

1. 掌握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和位移速度公式,
并能够应用于简单的计算;
2. 了解和熟悉运动学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3讲 公式法描述运动

模块 1
1
速度时间公式

知识精讲

速度时间公式
∆v vt − v0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 = = ,可以得 vt = v0 + at,公式中 v0 表示的 0 时刻的速度,即为初速度,vt
∆t t
表示的是 t 时刻的速度;同样,可以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得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

精讲精练

例1 ★★★ 正确率:86%

在运用公式 v = v0 + at 时,
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 v、
v0 、a 才取正、负号
② 在任何情况下 a > 0 表示做加速运动,
a < 0 表示做减速运动
③ 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a > 0 表示做加速运动,
a < 0 表示做减速运动
④ v 的方向总是与 v0 的方向相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达标检测 1 ★★
一辆电车, 在一段下坡路上以 0.5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原来的速度是 8m/s, 则行驶了 20s
时的速度为(  )
A. 20m/s B. 8m/s C. 18m/s D. 10m/s

例2 ★★★
以 6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获得大小为 2m/s2 的加速度,几秒后它的速度大小将
变为 10m/s(  )
A. 5s B. 2s C. 3s D. 8s

27
高一 / 物理

模块 2
2
位移时间公式

知识精讲

位移时间公式
   v − t 图像所围的“面积”代表物体运动的位移,这个结论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成立。

3 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 ,加速度为 a,运动时间为 t,物体的位移应该为多少?


  如图所示,梯形的“面积”
就代表了物体在时间 t 内的位移:

1
S = (OC + AB) × OA
2
  把“面积” 及各线段换成所代表的物理量,上式变成
1
x = (v0 + vt ) × t
2
  将 vt = v0 + at 代入,
可得:
1
x = v0t + at 2
2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公式。

28
第3讲 公式法描述运动

精讲精练

例3 ★★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 位移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C. 加速度、速度、
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D. 加速度、速度、
位移的方向并不一定都相同

例4 ★★★
飞机在跑道上着陆的过程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 72t − 4t 2 ,位移 x 的
单位是 m,时间 t 的单位是 s。若以飞机刚着陆 (t = 0) 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飞机着陆过程中的
初速度 (t = 0 时的速度) 和加速度分别为(  )
−8m/s2
A. 72m/s, B. −72m/s,
8m/s2
−4m/s2
C. 36m/s, D. −36m/s,
4m/s2

达标检测 2 ★★★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 = 10t + 2t 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
质点(  )
A. 初速度为 10m/s B. 加速度为 2m/s2
C. 前 3s 的位移是 36m D. 前 3s 的平均速度为 16m/s

例5 ★★★★ 正确率:52%

−2m/s2 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
一物体以 5m/s 的初速度、 4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
A. 4m B. 36m
C. 6.25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9
高一 / 物理

模块 3
3
位移速度公式

知识精讲

位移速度公式
  如果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及到时间 t,即它只是一个中间量,那么我们可以在 vt = v0 + at 和
1
3 x = v0t + at 2 两式中消去 t,可以得到:
2
vt2 − v20 = 2ax
  若初速度为零,则
vt2 = 2ax

精讲精练

例6 ★★
一物体以 6m/s 的初速度、大小为 3m/s2 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则物体能滑行的位
移为(  )
A. 2m B. 6m C. 12m D. 36m

达标检测 3 ★★ 正确率:91%

某航母跑道长为 200m,飞机在滑行前,借助弹射系统可获得 10m/s 的初速度,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


最大加速度为 6m/s2 ,
则航母静止时,飞机能达到的起飞速度为(  )
A. 30m/s B. 40m/s C. 50m/s D. 60m/s

例7 ★★★
P、Q、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 P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Q 点的速度为 v,
到 R 点的速度为 3v,则 PQ : PR 等于(  )
A. 1 : 3 B. 1 : 6 C. 1 : 8 D. 1 : 9

30
第3讲 公式法描述运动

随堂测

1 一个路口绿灯亮起时司机开始由静止启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 4m/s2 ,则 3s 末的速度为(  )
A. 4m/s B. 10m/s C. 12m/s D. 36m/s

2 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x = 5t + 5t 2 (x 以 m 为单位,
t 以 s 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2.5m/s
B.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 10m/s2
C.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10m/s
D.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一致

3 舰载机通过弹射系统获得初速度,再利用自身发动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进而飞离航空母舰。某型
号的舰载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m/s2 ,起飞所需的速度为 50m/s,跑
道长只有 90m。为了使飞机能正常起飞,弹射系统使飞机获得的初速度至少为(  )
A. 40m/s B. 35m/s C. 32m/s D. 30m/s

31
高一 / 物理

秋季你会遇见

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由违章引起,在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路的中心
线 (图中虚线所示,汽车的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重合) 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车头到十字路口 (道路中心
线交点) 的距离分别为 30m、40m 时,道口恰好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
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车身长 5.0m,宽 2.0m。并已知甲车的速度为 v1 = 36km/h,设两车相撞前均匀
速行驶。

3 (1)试判断在穿过路口的过程中乙车的速度范围。

(2)若已知乙车的速度 v2 = 70.2km/h,甲车立即加速使车匀加速行驶并先通过交叉点,为不致相撞,加速度大
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乙车的速度 v2 = 90km/h,乙车司机立即刹车使车匀减速行驶让甲车先通过,为不致相撞,则加速度大小
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在穿过路口的过程中乙车的速度范围为 10.83m/s ⩽ v乙 ⩽ 15.86m/s。


(2)若已知乙车的速度 v2 = 70.2km/h,甲车立即加速使车匀加速行驶并先通过交叉点,为不致相撞,加速度大小
应满足 a ≥ 8.00m/s2 。
(3)若乙车的速度 v2 = 90km/h,乙车司机立即刹车使车匀减速行驶让甲车先通过,为不致相撞,则加速度大小
应满足 a ⩾ 7.87m/s2 。

32
第3讲 公式法描述运动

解析 (1)设车长为 a, 车宽为 b,甲车速度 v甲 = 36km/h = 10m/s, 若乙车较快,则如图 1 所示。


b
s甲 −
甲车的车头刚好撞上乙车的车尾,甲车行驶的时间: t= 2,
v甲
b
s乙 + + a
乙车行驶的时间:t= 2 ,
v乙
b b
s甲 − s乙 + + a
2 = 2 30 − 1 40 + 5 + 1
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 ,可得: = ,
v甲 v乙 10 v乙
解得:
v乙 = 15.86m/s,
若乙车较慢,则如图 2 所示,
b
s甲 + +a
t′
乙车的车头刚好撞上甲车的车尾,甲车行驶的时间: = 2 ,
v甲 3
b b b
s乙 − s乙 − s甲 + + a
t′
乙车行驶的时间: = 2 ,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
所以 2 = 2 ,
v乙 v乙 v甲
代入数据解得:
v乙 = 10.83m/s,
10.83m/s ⩽ v乙 ⩽ 15.86m/s。
由上可得乙车的速度范围是:

(2)甲车立即加速使车匀加速行驶并先通过交叉点, 为不致相撞,
位置关系如图 3 所示:
b
s乙 −
乙运动的时间为: t1 = 2 = 39 s = 2s
v乙 19.5
b 1
对甲车有:s甲 + + a = v甲t1 + a1t1 2
2 2
代入数据解得: a1 = 8.00m/s2
所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应满足 a1 ≥ 8.00m/s2 。
(3)若乙车的速度 v乙 = 90km/h,乙车司机立即刹车使车匀减速行驶让甲车先通过,甲车运动的位移为:s甲 +
b
+ a = v甲t2 ,
2
代入数据解得: t2 = 3.6s,
b 1
对乙车: s 乙 − = v 乙 t2 − a 2 t2 2 ,
2 2
代入数据解得: a2 = 7.87m/s2 ,
所以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应满足 a2 ≥ 7.87m/s2 。

33
高一 / 物理

课堂总结

34
第3讲 公式法描述运动

P H Y S I C S

35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学习目标

1. 了解弹力的概念,能够判断弹力的方向,
判断弹力的有无;
2. 知道胡克定律,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3.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能够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模块 1
1
弹力

知识精讲

1 力的性质
   (1) 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他力无关。
   (3) 矢量性:力是矢量,
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
2 重力
  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
4
G = mg,高中一般取 g = 10m/s2 。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是物体的等效作用点,
可能在物体之内,
有可能在物体之外,
不能认为
重力只作用在重心上。
3 弹力
   (1)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
性形变。在观察物体的微小形变时,使用了小量放大的物理思想。
   (2) 弹力的产生条件:① 相互接触;② 存在弹性形变。
   (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4 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 的长度 x 成正比,即 F = kx。式中的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或倔强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用 N/m 表示。
  变形式 ∆F = k∆x。

37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例1 ★★ 正确率:80%

关于弹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B. 只要物体间有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 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弹力
D.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要恢复原状而对使它形变的物体产生弹力

达标检测 1 ★★
4
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N 的示意图分别画成下列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

例2 ★★★ 正确率:80%

在图中,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A、D 选项中的细线均沿竖直方向。a、b 间


一定有弹力的是(  )

38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达标检测 2 ★★
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原长为 x0 ,下端挂钩码时长度为 x1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
内),则弹簧弹力的大小为(  )

k k
A. k (x1 − x0 ) B. kx1 C. D.
x1 − x0 x1

例3 ★★
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 F 与弹簧长度 L 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弹簧原长
L0 = cm,
由此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例4 ★★★ 正确率:72%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l1 ;改用大小为 F 的力拉


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l2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F F 2F 2F
A. B. C. D.
l1 + l2 l2 − l1 l1 + l2 l2 − l1

39
高一 / 物理

模块 2
2
滑动摩擦力

知识精讲

1 滑动摩擦力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挤压的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
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方向和大小
  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大小:滑动摩擦力 Ff 的大小与压力 FN 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与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4
Ff = µ FN
其表达式为:
   µ 为滑动摩擦因数,
它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 (粗糙程度) 有关,没有单位。

精讲精练

例5 ★★ 正确率:67%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Ff = µ F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的压力一定是重力
B. 大小与相对速度大小无关
C. 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D. 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平行

40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达标检测 3 ★★ 正确率:84%

如图,
重力 G = 10N 的物体,在 F = 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
桌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 0.2,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 为(  )

A. 1N B. 2N C. 5N D. 10N

例6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 20kg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 0.1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
左、大小为 10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g = 10m/s2 )(  )

A. 10N,向右 B. 10N,
向左 C. 20N,向右 D. 20N,向左

例7 ★★★ 正确率:96%

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
大,则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41
高一 / 物理

随堂测

1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②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③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④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一弹簧的两端各用 10N 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 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 5N 的外


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
A. 6cm B. 3cm C. 1.5cm D. 0.75cm

3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擦黑板。已知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为 8N,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则黑板擦与黑


板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2N B. 3.2N C. 20N D. 32N

42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秋季你会遇见

某同学用图 (a) 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


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
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
下表中给出,其中 f4 的值可从图 (b) 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43
高一 / 物理

回答下列问题:
(1) f4 = N。
(2)在图 (c) 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 f − m 图线。
(3) f 与 m、
木块质量 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及重力加速度大小 g 之间的关系式为 f =
,f − m 图线 (直线) 的斜率的表达式为 k = ;
由绘出的 f − m 图线求得 µ =
(4)取 g = 9.80m/s2 ,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2.75
(2)

(3)µ (M + m) g µg
(4)0.40

44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
弹簧秤的指针在 2.70 和 2.80 之间,读数为 2.75N。
(2)通过描点后,
画图如图所示

(3)f 与 m、木块质量 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及重力加速度大小 g 之间的关系式为


f = µ (M + m) g;k 的表达式为 k = µ g。
2.93 − 2.15 k 3.9
(4)由图像可以得出斜率为 k = = 3.9,所以 µ = = = 0.40。
0.25 − 0.05 g 9.8

45
高一 / 物理

课堂总结

46
第4讲 三种常见力

P H Y S I C S

47
第5讲

力的合成与
分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相对运动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区别,掌握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方法;
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掌握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 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力的分解问题,并掌握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模块 1
1
静摩擦力

知识精讲

1 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接触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尚保持相对静止时,彼此作用着阻碍相对
滑动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静摩擦力,
一般用 Ff 表示。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存在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 Ff 在 0 与最大静摩
擦力 Ff max 之间。
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区别: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静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有相对运
动趋势,无相对滑动。
  联系: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稍大,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二者相等。 5

精讲精练

例1 ★★
下列情景中,
物体 M 所受摩擦力 f 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49
高一 / 物理

达标检测 1 ★★ 正确率:84%

如图所示,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当用 F = 10N 的水平力推物体时,物体没被推动,当改用


5N 的水平力推物体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例2 ★★★ 正确率:82%

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 F 将重为 G 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哪


一个是正确的(  )

A. 由木块已静止,可知 F < G
B. 由木块已静止,可知 F = G
C. 如果压力 F 增大,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D. 如果压力 F 增大,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仍不变

例3 ★★★ 正确率:64%

下列有关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 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50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模块 2
2
力的合成

知识精讲

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等效,这个力称为另
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我们把求几个力的合力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如图所示,两个力合成时,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相邻两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
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仅适用于力的合成运算,
也适用于任何的矢量合成,
例如:
速度、
加速度、
位移等。所以平
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

51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例4 ★★★ 正确率:67%

某同学为了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 F 随 θ 变化的关系,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把 E 点与力


的传感器相连接得到合力大小,如图乙所示在计算机上显示了合力 F 与夹角 θ 变化的规律,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分力之间夹角 θ 越大,
合力越大
B. 合力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5 C. 根据图像无法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D. 这两个分力大小分别是 3N 和 4N

达标检测 2 ★★
两个大小分别为 3N 和 4N 的共点力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A. 0 B. 5N C. 10N D. 15N

52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例5 ★★ 正确率:68%

有三个力 F1 、F2 、F3 ,恰好可围成一个封闭的直角三角形,在下列四个选项表示的情形中 (如图),三个


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例6 ★★★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分别为 1N、2N、3N、4N、5N、6N 的六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其合力大小
为(  )

A. 0 B. 1N C. 2N D. 3N

53
高一 / 物理

模块 3
3
力的分解

知识精讲

1 分力与力的分解原则
  已知合力求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我们以要分解的力为对角线,选
定分解方向做出平行四边形,那么邻边就代表了分力。不同的分解方法会得出不同组的分力。
2 正交分解
  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力的正交分解。
  力的正交分解法求合力步骤如下:
   ⑴ 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
   ⑵ 将各力正交分解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
   ⑶ 分别求出两个方向的合力 Fx 和 Fy ;
5    ⑷ 然后再分方向进行讨论和计算。

54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精讲精练

达标检测 3 ★★
一个竖直向下的 180N 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其大小等于 240N,另一个
分力的大小为(  )
A. 60N B. 260N C. 300N D. 420N

5
例7 ★★★
将一个大小为 6N 的力 F 沿相互垂直的 x 轴和 y 轴分解。已知力 F 与 x 轴的夹角 θ = 60◦ ,
如图所示,
则力 F 在 x 轴上的分力 Fx 的大小为(  )

A. 2N B. 3N C. 6N D. 12N

55
高一 / 物理

随堂测

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货箱,货箱所受的重力 G = 1000N。某人用 F = 400N 的水平力拉货箱,没有拉


动。则货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是(  )

A. 400N B. 600N C. 1000N D. 1400N

2 两个共点力 F1 与 F2 ,其合力为 F,则(  )


5
A. 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 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C. 分力 F1 增大而 F2 不变,
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
合力 F 一定增大
D. 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减小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则拉力 F 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


3 一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拉力为 F,

F F
A. B. C. F sin θ D. F cos θ
sin θ cos θ

56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秋季你会遇见

正确率:54%

两光滑平板 MO、NO 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 θ0 = 75◦ 的 V 形槽,用 θ 表示 NO 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


示,若球对平板 NO 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则下列 θ 值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 B
解析 解:将球的重力分解,如图所示,FM 、FN 分别是对平板 OM、ON 的压力,由图中平行四边形可知,若
FN = G,则 θ0 = 180◦ − θ0 − θ ,θ = 30◦ 。

57
高一 / 物理

课堂总结

58
第5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P H Y S I C S

59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学习目标

1. 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 熟悉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并掌握受力分析方法;
3. 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模块 1
1
共点力平衡

知识精讲

1 共点力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者更多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
点上,但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2 平衡状态
  我们认为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即受力平衡,
也称之为平衡态。
3 共点力平衡
  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态,那么其所受合力为零,
即 F合 =0,
这就是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精讲精练

达标检测 1 ★★
若某一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则该物体一定是(  )
A. 静止的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各共点力的合力可能不为零
D. 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

61
高一 / 物理

例1 ★★ 正确率:79%

下面四个图像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 A,B,
C,D 的加速度 a,速度 v,位移 x 和滑动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受力可能平衡的是(  )

例2 ★★★ 正确率:45%
6 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 θ 的斜面,以速度 v 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 m 的苹
果,
它受到周围苹果的作用力的合力(  )

A. 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B. 方向竖直向上
C. 大小为零 D. 大小为 mg

62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模块 2
2
受力分析

知识精讲

受力分析步骤

63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例3 ★★ 正确率:62%

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图中描述足球在斜向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其正
确的是 (G 为重力,
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
Ff 为空气阻力)(  )

达标检测 2 ★★
如图所示,
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则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下列正确的是(  )

A. 重力、支持力、
压力
B. 重力、支持力、
摩擦力
C. 重力、下滑力、
支持力、摩擦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压力、
摩擦力

64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例4 ★★★ 正确率:47%

图中物体 A 受力个数为三个的有(  )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例5 ★★★★ 正确率:41%

如图所示,一个固定斜面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一物块质量为 m,在一个垂直于斜面的推力 F 作用下,


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受力个数为(  )

A. 一定受 4 个力 B. 可能受 4 个力
C. 一定受 3 个力 D. 可能受 3 个力

65
高一 / 物理

模块 3
3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精讲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牛顿第三定律
  大量事实表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精讲精练
6
达标检测 3 ★★ 正确率:100%

如图所示,
书本放置在课桌上,
力 F 为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
则 F 的反作用力是(  )

A. 书本所受的重力 B. 课桌所受的重力
C. 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D. 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66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例6 ★★★
如图所示,
击球员用棒球棍回击飞过来的棒球时,
球棒击棒球的力(  )

A. 大于球撞击球棒的力 B. 小于球撞击球棒的力
C. 比球撞击球棒的力更早产生 D. 与球撞击球棒的力同时产生

例7 ★★★ 正确率:45%

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在计算机上,其中一只系在
墙上,另一只握在手中,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拉动手中的传感器,两只力传感器的相互 6
作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就显示在计算机上,如图所示。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的结论是(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任何时刻大小都是相等的、方向都是相反的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合力为零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在两个运动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7
高一 / 物理

随堂测

1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中国很多地方有放孔明灯的习俗。如图所示某质量为 m 的孔明灯升空后与
竖直方向夹角为 θ 斜向上匀速运动,
则此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是(  )

mg mg
A. mg B. mg tan θ C. D.
cos θ sin θ

2 木块沿粗糙固定斜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3 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间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68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秋季你会遇见

正确率:49%

如图,柔软轻绳 ON 的一端 O 固定,其中间某点 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 N。初始时,OM 竖直且


( )
π
OM 与 MN 之间的夹角 α α >
MN 被拉直, 并保持夹角 α 不变,在 OM 由
。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
2
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D
解析 解:如图所示,M 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方向均不变,FOM 、FMN 之间的夹角
不变,作动态三角形,由图可知,OM 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FMN 逐渐增大,FOM 先增大后减
小。
所以 MN 拉力一直增大,
OM 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故选:
AD。

69
高一 / 物理

课堂总结

70
第6讲 共点力平衡

P H Y S I C S

71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学习目标

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并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模块 1
1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精讲

1 伽利略的猜想及验证
  观察现象:
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时,
速度增大;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
速度减小
  猜想:
当小球沿水平面运动时,
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情况下,
小球在水平面上越滚越慢,
最后停下来,

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
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实验:如下图,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向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
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将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得远些。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那么伽利略推理:如果斜面的倾角无限小 (即
为平面),那么小球为了到达等高的位置将沿平面几乎可以一直滚动下去。

  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
2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3 惯性
  定义: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
做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73
高一 / 物理

精讲精练

例1 ★★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取而代之
B.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斜面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C. 牛顿第一定律所述情况尽管在实际中做不到,但仍具有实际意义
D. 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物体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这都是外力作用的结

达标检测 1 ★★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7 A. 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增大战斗机的惯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 火箭升空时,火箭的惯性随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D.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74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模块 2
2
牛顿第二定律

知识精讲

  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
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表示,即 F = kma,k 为比例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 1kg 物体获得 1m/s2
即 1N = 1kg · m/s2 故 k = 1。那么,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写为:
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外力为 1N,
F = ma。

精讲精练

例2 ★★
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 = kma 中,比例系数 k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 1
B. 与质量 m、
加速度 a 和力 F 三者均无关系
C. 是由质量 m、加速度 a 和力 F 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
D. 是由质量 m、加速度 a 和力 F 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
7

例3 ★★★
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使物体的加速度
变为原来的 2 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
A. 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1
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
2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D. 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75
高一 / 物理

达标检测 2 ★★★
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 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g = 10m/s2 )(  )

A.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2m/s2
B.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2
C.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2
D.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2m/s2

例4 ★★★★ 正确率:86%

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
速度和所受外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

A.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大
C.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76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达标检测 3 ★★★ 正确率:64%

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小车内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块被压缩的弹簧压向左壁,小车向右
加速运动。若小车向右加速度增大,则小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 N1 和小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 N2 的大
小变化是(  )

A. N1 不变,
N2 变大 B. N1 变大,
N2 减小
C. N1 、
N2 都变大 D. N1 变大,
N2 不变

例5 ★★★ 正确率:47%

吊车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将集装箱由静止吊起,集装箱获得大小为 a 的加速度,现改用 2F 的拉力


7
吊起这个集装箱,
则集装箱的加速度大小 (不计其他阻力)(  )
A. 大于 2a B. 等于 2a
C. 大于 a 而小于 2a D. 小于 a

77
高一 / 物理

例6 ★★★
如图所示,质量为 60kg 的滑雪运动员,在倾角 θ 为 30◦ 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 90m 到
达坡底,用时 10s。若 g 取 10m/s2 ,求:

(1)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员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受到的合外力大小。

78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随堂测

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远运动员可通过助跑来增大惯性
B. 汽车匀速运动时惯性小,急刹车时惯性大
C. 匀速前进的火车上,由于惯性,
原地向上起跳的乘客将落在起跳点
D. 向东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乘客会向西倾倒

2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一定的物体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只决定于这一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而与这之前或之后的受力无关
B.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
C. 公式 F = ma 中,各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
D. 一旦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立即为零,速度也立即变为零

1
3 电梯内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用细线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当电梯以 g
3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大小为(  )
1 2 3
A. mg B. mg C. mg D. mg
3 3 4

79
高一 / 物理

秋季你会遇见

如图所示,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相同,a 和 b、b 和 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 S1 和 S2 相连,通过系在 a 上的


细绳悬挂于固定点 O。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1)弹簧 S2 的弹力大小为多大?绳子对物体 a 的拉力为多大?

(2)若把细绳剪断的瞬间,三个物体还受力平衡吗?

答案 (1)mg,
3mg。
(2)a 受力不平衡,
b、c 受力平衡。
解析 (1)隔离 c 物体,对其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弹簧 S2 对其的弹力,二力平衡,故弹簧 S2 的弹力大小为
mg;
我们可以把 a、
b、c 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利用整体法,很容易得出绳子的拉力等于三个物体的重力,即 3mg。
(2)绳子剪断的瞬间,a 还受到重力与弹簧弹力,但是绳拉力没了,所以 a 受力将不再平衡。此时弹簧还没有改
变形变量,
b、c 受力情况和之前相比没有变化,所以 b、c 受力平衡。

80
第7讲 牛顿运动定律

课堂总结

81
112003171874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