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1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1 通过观察,应用所有涉及的感官和工具(若有需)进行定性的观察,以讲解所发生的现象
或变化
1.1.2 通过分类,根据拥有相同特征的组别来进行比较或确认异同。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测量和应用数目、推断、预测、沟通 KMS:/
教学活动:
 学生用各种器官来观察,并说出所观察到的变化。
 学生将教师所准备的图片以各种特征来分类。
 学生预测结论。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挂图、植物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3 通过测量和应用数目,以正确的方法使用工具和标准单位来测量。
1.1.4 通过推断,对所获得的观察资料,作出合理的解释或初步结论。
科学技能:KPS:观察、测量和应用数目、推断、预测、沟通 KMS:1,2,4,5
教学活动:
 学生用温度计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
 学生把冰块放入三个杯子里,学生观察那一杯水里的冰块最快融化。
 学生作出推断。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冰块,水,杯子,温度计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5 通过预测、对一件事或现象的观察、旧有经验或资料,作出一项合理的推测。
科学技能:KPS:观察、测量和应用数目、推断、预测、沟通 KMS:1,2,4,5
教学活动:
 学生用温度计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
 学生把糖放入三个杯子里,学生预测哪一杯水里的糖最快溶解。
 学生作出推断。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糖,水,杯子,温度计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6 通过沟通、应用正确的形式记录资料或想法及有系统地将其呈现。
科学技能:KPS: 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讨论以最适合的方法呈堂前一天的实验结果及推断。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7 通过运用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根据时间依序排列事件或现象。
1.1.8 通过诠释资料,从资料中选出与物体、事件或变化形式相关的见解,并加以现明。
科学技能:KPS:观察、测量和应用数目、推断、预测、沟通 KMS:1,2,4,5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第 10 页的实验。
 学生说出材料上颜色水的水印和时间的关系。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颜色水,三种不同的纸张,烧杯,秒表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11 通过什出假设,在项研宄中说出变数之间的关系,并作出一个可验证的概括说明。
1.1.9 通过操作性定义,根据特定的观点,针对所进行和所观察的事项,讲述一个说明。
1.1.10 通过控制变教,确定有是研究的操纵性变数后,再确定其反应性变教和固定性变数。
科学技能:KPS: 假设、控制变数
教学活动:
 学生作出一个疑问。
 学生根据疑问,作出假设。
 学生通过假设,说出变数。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7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
1.1.7 通过运用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根据时间依序排列事件或现象。
1.1.8 通过诠释资料,从资料中选出与物体、事件或变化形式相关的见解,并加以现明。
科学技能:KPS:观察、做实验 KMS:1,2,4,5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第 10 页的实验。
 学生说出材料上颜色水的水印和时间的关系。
 学生把所获得的资料整理并分析后,作出合理的解释。
 学生说出在活动三中所做的假设是否正确。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颜色水,三种不同的纸张,烧杯,秒表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8
主题:科学探究
单元:科学技能
内容标准:1.1 了解科学程序的技能
学习标准:1.1.12 通过实验,使用基本的科学程序技能,收集及诠释资料和作出结论,以验
证有关假设并做报告。
科学技能:应用及掌握科学仪器和物质
教学活动:
 学生讨论如何进行一个完整的实验。
 学生制作降落伞的模型并进行实验。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分类、联想、分析、推论
教具:颜色水,三种不同的纸张,烧杯,秒表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实验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9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1 人类的呼吸
学习标准:
2.1.1 确认呼吸过程中所涉及的器官。
2.1.2 通过观察各种媒介,讲述呼吸过程的空气流程和肺部里所发生的气体转换。
科学技能:KPS: 观察、分类、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闭上眼睛,静心关注自己的呼吸。
 学生观看视频(人类呼吸)。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投影机,手机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0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1 人类的呼吸
学习标准:
2.1.3 分辨吸气和呼气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科学技能:KPS: 观察、分类、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分享前一天所观看的视频。
 学生分组讨论在我们吸入和呼出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区别。
 学生派代表上前来呈堂。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1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1 人类的呼吸
学习标准:
2.1.4 通过活动,讲述吸气和呼气时,胸腔的起伏。
2.1.5 概括呼吸率是基于所进行活动的种类。
科学技能:KPS: 观察、分类、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第 23 页的活动 3.
 学生讨论人类的呼吸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2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1 人类的呼吸
学习标准:
2.1.6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人类呼吸过程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以绘图,画出人类呼吸的过程,并呈堂。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3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2 排泄和排遗
学习标准:
2.2.1 说出排泄与排遗的定义。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诠释资料
教学活动:
 学生回顾三年级所学过知识,联系排遗与食物消化的关系。
 学生了解排泄和排遗的定义。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4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2 排泄和排遗
学习标准:
2.2.2 确认排泄的器官和排泄物。
2.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人类排泄与排遗的。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诠释资料
教学活动:
 学生确认排泄器官(肺,肾,皮肤)
 学生确认每个排泄器官的排泄物。
 学生以图表更了解排泄器官和排泄物。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5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2 排泄和排遗
学习标准:
2.2.3 针对排泄物与排遗的重要性,作出推断。
2.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人类排泄与排遗的。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诠释资料
教学活动:
 学生复习排泄器官和排泄物。
 学生表演没有排泄和排遗对我们身体带来的影响。
 学生分享为什么我们需要排泄和排遗。
 学生了解有助排泄和排遗的生活习惯。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6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2 排泄和排遗
学习标准:
2.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人类排泄与排遗的。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诠释资料
教学活动:
 学生画出排泄器官和排遗器官。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顺序排列、概括、评价、叙述意见、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7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3 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
学习标准:
2.3.1 说出感官受到外来刺激时人类所作出的反应。
2.3.2 解释并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对外来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预测、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外来刺激有哪些。(声音、味道、光线、气味、触动)
 学生表演对各种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 学生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对外来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跨课程元素:创造性及创新思维
思维技能:归因、提出见解、联想、总结
教具:相机,柠檬,冰块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8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3 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
学习标准:
2.3.3 针对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重要性,作出推断。
2.3.5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观察结
果。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预测、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讨论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重要性。
 学生表演如果没有反应将会有什么后果。
跨课程元素:创造性及创新思维
思维技能:归因、提出见解、联想、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19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3 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
学习标准:
2.3.4 讲述会影响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习惯。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预测、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酗酒、滥用药物、吸强力胶、吸烟、饮食不均衡等习惯会如何影响我们对外来刺
激作出反应。
跨课程元素:创造性及创新思维
思维技能:归因、提出见解、联想、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0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人类
内容标准:2.3 人类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
学习标准:
2.3.5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呼吁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
科学技能:KPS: 观察、推论、预测、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设计出海报,呼吁人们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
跨课程元素:创造性及创新思维
思维技能:归因、提出见解、联想、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1
主题:生命科学
单元:动物
内容标准:3.1 动物的呼吸器官
学习标准:
3.1.1 确认动物的呼吸器官。
3.1.2 根据呼吸器官将动物分类。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阐明
教学活动:
 学生认识动物的每种呼吸器官。
 学生根据呼吸器官分组讨论动物的例子。
 学生根据呼吸器官将教师所给予的动物卡片分类。
 学生回家上网找出更多的例子。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和分类
教具:卡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2
单元:动物
内容标准:3.1 动物的呼吸器官
学习标准:
3.1.3 概括有些动物拥有超过一个呼吸器官。
3.1.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动物呼吸器官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
教学活动:
 学生认识不止一个呼吸器官的动物。
 师生共同讨论课本 47 页的问题。
 学生分享在网上找到的动物例子。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和分类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3
单元:动物
内容标准:3.2 脊椎动物
学习标准:
3.2.1 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定义。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阐明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定义。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和分类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4
单元:动物
内容标准:3.2 脊椎动物
学习标准:
3.2.2 举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阐明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讨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学生报告讨论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和分类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5
单元:动物
内容标准:3.2 脊椎动物
学习标准:
3.2.3 根据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鱼类的专有特征来分类脊椎动物。
3.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脊椎动物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阐明
教学活动:
 学生上网找图片。
 学生根据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鱼类的专有特征来分类脊椎动物。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比较异同,分组和分类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6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1 植物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学习标准:
4.1.1 通过各种媒介,观察并说出植物对外来刺激的反应。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观看 PPT 上的植物图片,说出植物对外来刺激的反应。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假设
教具:PPT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7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1 植物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学习标准:
4.1.2 联系植物的部分与其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诠释资料
教学活动:
 学生复习植物的部分,并联系植物的部分与其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 学生以图表来联系植物的部分与其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假设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8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1 植物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学习标准:
4.1.3 通过研究,总结植物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部位。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预测、沟通、诠释资料、实验 ;KMS:3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实验,以观察植物的嫩芽对阳光产生反应。
 学生一星期后把观察结果画出来。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假设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29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1 植物对外来刺激作出的反应
学习标准:
4.1.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植物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预测、沟通、诠释资料、 ;KMS:3
教学活动:
 学生画出嫩芽对阳光产生反应后的结果。
 学生画出根对水和地心引力产生反应后的结果。
 学生画出叶子对触碰产生反应后的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归因、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假设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0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2 光合作用
学习标准:
4.2.1 说出光合作用的定义。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看图说出故事,了解植物为什么不像人类和动物一样需要寻找食物。
 学生聆听教师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
 学生看视频,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评价、总结、推断、概括
教具:视频,LCD projector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1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2 光合作用
学习标准:
4.2.2 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所需的原料。
4.2.3 通过各种媒介,观察并说出光合作用的产物。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根据前一天观看的视频,说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所需的原料。
 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
 学生表演光合作用的过程。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评价、总结、推断、概括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2
单元:植物
内容标准:4.2 光合作用
学习标准:
4.2.4 推论光合作用对生物的重要性。
4.2.5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光合作用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论、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对生物的重要性。
 学生讨论植物对外来刺激产生反应对光合作用有哪些帮助。
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评价、总结、推断、概括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3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1 光沿着直线传播
学习标准:
5.1.1 通过活动,说出光沿着直线传播。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活动 1(课本 78 页),说出说出光沿着直线传播。
 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光沿着直线传播的例子与重要性。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手电筒,纸巾盒,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4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1 光沿着直线传播
学习标准:
5.1.2 通过活动,比较和分辨光被透明体、半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阻挡时所形成影子。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80 页的实验。
 学生比较和分辨光被透明体、半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阻挡时所形成影子。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手电筒、三种纸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5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1 光沿着直线传播
学习标准:
5.1.3 进行实验以测试影响影子大小及形状的因素。
5.1.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光沿着直线传播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控制变数、做实验、假设、传达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82 页的实验。
 学生回答课本里的问题。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手电筒、书本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6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1 光沿着直线传播
学习标准:
5.1.3 进行实验以测试影响影子大小及形状的因素。
5.1.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光沿着直线传播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控制变数、做实验、假设、传达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83 页的实验。
 学生回答课本里的问题。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手电筒、书本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7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2 光的反射
学习标准:
5.2.1 通过进行活动以说出光可以被反射。
科学技能:KPS:观察、传达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84 页活动。
 师生共同讨论活动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手电筒、镜子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8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2 光的反射
学习标准:
5.2.2 概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光的反射的原理。
科学技能:KPS:观察、传达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光的反射的原理。
 学生观赏视频(光的反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LCD Projector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39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2 光的反射
学习标准:
5.2.3 绘画镜子反射光的射线图。
5.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光的反射。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做实验、假设、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86 页的活动。
 学生在笔记本里绘制射线图。
 学生了解光在平滑表面和粗糙表面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光源盒、镜子、白纸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0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3 光的折射
学习标准:
5.3.1 通过各种媒介,观察并说出光的折射。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89 页的活动。
 学生说出什么是光的折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硬币,水,碗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1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3 光的折射
学习标准:
5.3.2 通过进行活动,举例说明光的折射。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观察课本里的例子,并分享所看到的。
 学生举例说明其它有关光的折射。
 学生了解光的折射有什么重要。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2
单元:物理科学(光的特征)
内容标准:5.3 光的折射
学习标准:
5.3.3 通过进行活动,讲述彩虹的形成。
5.3.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讲解有关光的折射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沟通 KMS:1,5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94 页的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95 页的活动。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三棱镜、望远镜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3
单元:物理科学(声音)
内容标准:6.1 声音
学习标准:
7.1.1 通过活动,说出声音由振动所产生。
科学技能:KPS:观察、、做实验、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发出各种声音,并聆听周围的声音。
 学生了解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 学生进行课本 100 页的活动 1.
 学生通过活动后,分享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尺,碗,汤匙,空罐,保鲜膜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4
单元:物理科学(声音)
内容标准:6.1 声音
学习标准:
7.1.2 讲述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科学技能:KPS:观察、做实验、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94 页的 2 活动。
 学生说出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布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5
单元:物理科学(声音)
内容标准:6.1 声音
学习标准:
7.1.3 举例在日常生活声音可以被反射的现象。
7.1.4 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
6.1.5 针对解决声音污染的问题,说出见解。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回声、声呐、超音波。
 学生分享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声音反射有关的现象。
 学生分享如何降低回音。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图片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6
单元:物理科学(声音)
内容标准:6.1 声音
学习标准:
7.1.4 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
6.1.5 针对解决声音污染的问题,说出见解。
科学技能:KPS: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何谓乐音和噪音。
 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
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声音污染的问题。
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图片,录音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7
单元:物理科学(能)
内容标准:7.1 能的来源和能的形式
学习标准:
7.1.1 说出能的定义。
7.1.2 通过各种媒介,观察并讲述各种能的来源。
科学技能: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能的定义,并说出能的定义。
 学生进行课本 112 页的活动,了解能的来源。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8
单元:物理科学(能)
内容标准:7.1 能的来源和能的形式
学习标准:
7.1.3 解释后举例各种能的形式。
科学技能:观察、分类、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每种能的形式。
 学生讨论生活中进行的活动中所涉及的能的形式。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49
单元:物理科学(能)
内容标准:7.1 能的来源和能的形式
学习标准:
7.1.4 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能的转换。
科学技能: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什么是能的转换。
 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能的转换。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0
单元:物理科学(能)
内容标准:7.1 能的来源和能的形式
学习标准:
7.1.5 概括能不可以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转换形式。
7.1.6 以绘画、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创意地解释有关能的来源和能的形式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能不可以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转换形式。
 学生绘制出五种能的转换例子。
 学生分享成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1
单元:物理科学(能)
内容标准:7.2 可更新能源和不可更新能源
学习标准:
7.2.1 通过各种媒介,观察并解释后举例可更新能源和不可更新能源。
科学技能:观察、分类、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观赏视频。
 学生根据视频,举例可更新能源和不可更新能源。
 学生分类可更新能源和不可更新能源。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2
单元:物理科学(能)
内容标准:7.2 可更新能源和不可更新能源
学习标准:
7.2.2 针对明智地使用能源的重要性,说出见解。
7.2.3 以绘画、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可更新能源和不可更新能源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观察、沟通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明智地使用能源,以及它的重要性。
 学生观赏课本 128 页建议的视频。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归因、比较异同、联想、分析、推论、说出见解、假设、预测、概括、总结
教具:LCD Projector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3
单元:材料科学(材料)
内容标准:8.1 材料的来源
学习标准:
8.1.1 举例说明物体的材料来源。
8.1.2 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物休。
8.1.3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材料来源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分类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四种材料来源。
 学生进行课本 135 页的活动 1,将材料分类。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比较异同、联想、分组分类
教具:各种物体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4
单元:材料科学(材料)
内容标准:8.2 材料的性质
学习标准:
8.2.1 通过活动,讲述材料的性质。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测量与应用数目,控制变数。诠释资料、假设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吸水能力、浮水能力)
 学生进行活动,以帮助他们更了解材料的性质。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比较异同、联想、分组分类
教具:各种纸张,水,桶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5
单元:材料科学(材料)
内容标准:8.2 材料的性质
学习标准:
8.2.1 通过活动,讲述材料的性质。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测量与应用数目,控制变数。诠释资料、假设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导电能力)
 学生进行活动,以帮助他们更了解材料的性质。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比较异同、联想、分组分类
教具:电路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6
单元:材料科学(材料)
内容标准:8.2 材料的性质
学习标准:
8.2.1 通过活动,讲述材料的性质。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测量与应用数目,控制变数。诠释资料、假设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透光能力)
 学生进行活动,以帮助他们更了解材料的性质。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比较异同、联想、分组分类
教具:手电筒、三种纸张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7
单元:材料科学(材料)
内容标准:8.2 材料的性质
学习标准:
8.2.1 通过活动,讲述材料的性质。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测量与应用数目,控制变数。诠释资料、假设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弹性、传热能力)
 学生进行活动,以帮助他们更了解材料的性质。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比较异同、联想、分组分类
教具:弹簧、热水,三种不同的汤匙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8
单元:材料科学(材料)
内容标准:8.2 材料的性质
学习标准:
8.2.2 应用有关材料性质的知识来创造物品。
8.2.3 推论创造物品时所选择的材料。
8.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材料性质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物体,并分享为什么要使用那些材料了制作。
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比较异同、联想、分组分类
教具:各种物体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59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1 地球的地心引力
学习标准:
9.1.1 通过活动,观察并讲述地球的地心引力。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54 页活动一。
 学生说出活动之后的感受。
 学生观看视频以了解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上进行日常生活。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分析
教具:豆袋、凳子、椅子、LCD projector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0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1 地球的地心引力
学习标准:
9.1.2 通过活动,概括地球上的所有物体可以固定在其位置。
9.1.3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地球的地心引力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56 和 157 的活动 2 和活动 3.
 学生分享没有地心引力的地球会是怎样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连想、分析、说出见解
教具:磁铁、回形针、保鲜膜、橡皮泥、颜色纸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1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学习标准:
9.2.1 说出地球绕着地轴自转的同时也沿着轨道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学生画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草图,并向同学展示。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联想
教具:图片、地球仪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2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学习标准:
9.2.2 讲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所需的时间。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58 页活动 4.
 学生说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所需的时间。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作联想、观察、推断
教具:地球仪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3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学习标准:
9.2.3 通过活动,讲述地球绕着地轴自转所产生的现象。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实验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59 页活动 5.
 学生做结论。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4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学习标准:
9.2.3 通过活动,讲述地球绕着地轴自转所产生的现象。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60 页活动 6.
 学生说出太阳看起来在移动其实是地球自转的缘故。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5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学习标准:
9.2.3 通过活动,讲述地球绕着地轴自转所产生的现象。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61 页活动 7(影子的变化)
 学生说出太阳的方向和物体影子的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影子的长度也会跟着改变。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木棍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6
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
内容标准:9.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学习标准:
9.2.4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62 页活动 8(创意海报)
 学生分享作品。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7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1 杠杆
学习标准:
10.1.1 通过活动,确认杠杆的阻力点、支点及动力点。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杠杆的阻力点、支点及动力点。
 学生被分为三组,每组都有三个工具,学生讨论后将每个工具的阻力点、支点及动力点写出。
 学生分享答案。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工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8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1 杠杆
学习标准
10.1.2 概括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与所需的力之间的关系。
10.1.3 以绘图、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创意地解释有关杠杄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实验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69 页活动 2,并说出怎样才能更省力。
 学生用自己的橡皮、尺和铅笔再次做实验。
 学生了解生活中我们怎么利用杠杆更省力。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长尺、椅子、铅笔盒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69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2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学习标准:
10.2.1 通过活动,解释后举例简单机械的种类和用处。
10.2.2 使用两个或以上的简单机械来解决问题。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实验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滑轮和齿轮。
 学生通过活动和图片了解滑轮和齿轮的用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手表、滑轮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70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2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学习标准:
10.2.1 通过活动,解释后举例简单机械的种类和用处。
10.2.2 使用两个或以上的简单机械来解决问题。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实验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斜面和螺旋。
 学生通过活动和图片了解斜面和螺旋的用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说出见解
教具:螺丝起子、瓶盖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71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2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学习标准:
10.2.1 通过活动,解释后举例简单机械的种类和用处。
10.2.2 使用两个或以上的简单机械来解决问题。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实验
教学活动:
 学生了解尖劈和轮轴。
 学生通过活动和图片了解尖劈和轮轴的用处。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说出见解
教具:刀。玩具车轮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72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2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学习标准:
10.2.3 总结复杂机械的定义。
10.2.4 以绘画、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讲解有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传达
教学活动:
 学生被引导复杂机械是由多过一个简单机械所组成的。
 学生一起解决活动 10 的问题。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73
单元:工艺与优质生活(机械)
内容标准:10.2 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学习标准:
10.2.3 总结复杂机械的定义。
10.2.4 以绘画、信息与通信技术、书写或口述,讲解有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能:KPS:观察、推断、传达
教学活动:
 学生进行课本 180 页活动 11。
 学生展示作品。
跨课程元素:信息通讯技术
思维技能:分析
教具:
评估方式:随堂评估
反思: 能达标。 需要私下辅导。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