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W1:【视知百科】中日韩都用筷子,但筷子的画风怎么差那么多

Link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kAlKy_mk

中日韩都用筷子为什么长得不一样
中国 日本 韩国三国都普遍使用筷子
不过他们长得却大不相同
如今 把三国的筷子放在一起 你可以一眼把他们分辨出来
毫无疑问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 最初叫 箸
目前能见到的较早筷子是用骨头制成的
到了上周时期有了用象牙 青铜制作的箸
这时筷子只用来捞有羹汤的菜
筷子独霸餐桌 夹除流食以外的所有食物
是在宋代以后才形成的
筷子变成如今上边放下边圆的模样是在明清时期
这时箸的长度多在 25 厘米左右
名字也逐渐变成了筷子
筷子被我们祖先发明后 因为方便好用
逐渐转到了 朝鲜半岛和日本
韩国出土的最早的筷子来自公元 6 世纪 比中国人晚了上千年
至于日本通常的说法是筷子弥生末代时期
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 不过跟中国成对的筷子不同
它是用竹子作成为的镊子一样的东西 日语叫 折箸
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被认为是神器
广大日本群众这时仍然继续用抓饭吃
他们用上筷子是 700 多年以后的事
不过日本人很讲究 他们把箸分为荤素两副:
吃鱼和禽类的筷子叫真鱼箸;吃素菜的筷子叫菜箸
因为文化 饮食特点等原因
筷子的长度 形状和材质在中日韩三国 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最长的是中国的 韩国次之 日本的最短
大约因为日本人崇尚分餐制 也没有给人夹菜的习惯
所以筷子也没必须要太长
长相也有分歧 我们的筷子足部往往又圆又粗
韩国的筷子身纤细 足部扁平 据说这是方便夹豆子
又容易在小碟里撕开泡菜
日本的箸则头尖身短 保留了隋唐遗风
这跟日本人爱吃鱼有关系 因为它适合挑鱼制
从材质上看 中国筷子的传统材料有 竹 木 骨 金属
韩国人喜欢用金属制作的筷子
上流社会用金银筷子 老百姓用的多是铁筷
后来变成不锈钢的
金属筷耐高温 不易变形
而韩国人喜欢烤肉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日本的竹木筷子在材料上就有些寒碜了
不过人家还是有办法 早在 16 世纪他们就在筷子上涂漆
以彰显富有和尊贵 现在高档的漆筷可以卖到 20 万日元
有趣的是筷子还一度成为日本经济的晴雨表
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流行金光闪闪的箸
到了 90 年代素颜筷子又成为了主流
Week 2: 为什么有的人不吃香菜?
Link v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5atDmTrlI

嗯为什么有人不爱吃香菜?
吃不吃香菜?和豆腐脑吃甜还是吃咸?
番茄炒蛋加糖还是加盐?吃饺子蘸醋还是蘸酱油一样?
分分钟让人友谊破裂 爱情消亡家庭关系恶化
想知道粽子为什么南方吃咸 北方吃甜
微信微博关注“视知 TV”回复“粽子”给你答案
热爱香菜的人和厌恶香菜的人 到底谁是异端?
数据证明 还是吃香菜的人多
其实 你能不能接受香菜味 最主要是看出地的饮食习惯
一项 2012 年的研究显示 有 21% 的东亚人
17%的欧洲人 和 14%的非洲人不能忍受香菜
而在经常用香菜做菜的 南亚、拉美和中东
只有 3%到 7% 的人不喜欢香菜
除了出生在哪 人爱不爱吃香菜 还和基因有关系
加拿大学者们发现 有种叫 OR6A2 嗅觉 受体基因的东西
能接受香菜中大量含有的醛类物质的信息
而这个基因有两个变种
其中一个会更强烈的突出香菜中的肥皂味
遗传了这个变种基因的人就会厌恶香菜
为什么香菜会被基因标记出来呢?
当然是因为香菜的味道太刺激了
远古时 人们很容易因为吃了有毒的东西而挂掉
所以人体进化出了 “吃味道奇怪的东西就想吐” 的机制
来避开有毒物质 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淘汰掉
所以想训练自己热爱香菜的人 也可以反向利用这种心理因素
不断自我催眠 没事儿 这东西没毒
虽然对香菜的厌恶刻在不少人基因里
但是进化了的人类 随着年龄增长
还是有机会逐渐接受咖啡、辣椒和香菜之类味道强烈的食物的
这有可能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你的味觉退化了
除了干等和多练以外 捣碎香菜叶子
可以让茎叶中的醛类物质 转化成别的无香物质
要是诚心的话就试试吧 祝你成功
Week 3: 日本从中国学去的抹茶,为什么比中国茶更受欢迎?
Link v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1Q4qV07vw

日本从中国学去的抹茶,为什么比中国茶更受欢迎?
日本抹茶很出名 不过茶叶磨成粉在冲水的喝法 最早是中国人发明

唐代人的“煎茶法” 把茶粉和调料一起煮
宋代的“点茶法”用茶粉调成茶膏 再加水快速搅拌
这两种喝法里都用到了茶粉 当时叫它“末茶”
到了元明两代因为统治者口味变化
社会经济动荡 文人阶级衰落 茶叶假货太多等
这样那样的原因 和末茶的人越来越少
明代前期 不磨粉的“散茶”在中国流行起来
而平安奈良时期 日本人就已经开始在唐代人的影响下喝茶了
镰仓时代 荣西禅师在中国学会了点茶技艺
日本抹茶道真正摆脱中国茶道的影响
与禅宗哲学结合 还是在安土桃山时代的千利体手中
抹茶的生产非常复杂
在生产过程中要避光 茶叶摘下来要用蒸汽杀青
研磨时对颗粒大小也要求很高 所以抹茶要比其他绿茶贵得多
抹茶走红也是近 20 年的事
日本人 70 年代最爱喝碳酸饮料 80 年代流行咖啡
直到 90 年代菜喜欢上瓶装茶
在茶饮届最受欢迎的就是抹茶味
可口可乐公司和星巴克也陆续出了抹茶味饮料
不光饮料市场 连冰淇淋 日本人都最爱抹茶的
欧洲人美国人和中国人也越来越离不开抹茶
日本有将近一半的抹茶粉出口到美国
北(京) 上(海) 广(州) 卖抹茶甜品的店铺 全都超过 1000 家
虽然抹茶口味受人喜爱 但是传统抹茶道 步骤太复杂 学习成本又

所以真正的好抹茶即使在日本也算小众
日本企业写配料表时都会区分 “抹茶粉”和 “绿茶粉”
中国怎么有像日本一样的行业标准
所以你在很多地方吃到的“抹茶”
其实是用绿茶磨粉冒充的 物以稀为贵 喝不到真抹茶
就先吃盒抹茶味冰淇淋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