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逍遥游

3 .貽:饋贈。
惠子謂莊 子 曰:「 魏王貽 3 我大瓠之種 4, 4. 大瓠之種:大葫蘆的種子。
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5;以盛水漿 6,其堅不能自舉 7 5.樹,種植。成,成長。實:果實/指容納。
也;剖之以為瓢 8,則瓠落無所容 9。 非不呺然 1 0 6. 用以盛水。
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 11 之。」莊子曰:「 夫子固 7. 自舉,承受。
拙於用大 1 2 矣 。宋人有善 為不龜手 1 3 之藥者 8. 瓢:勺子。
,世世以洴澼絖 1 4 為事 。 客聞之,請買其方 1 9. 瓠落無所容:指瓢勺太大,無處可容。
5 百金。聚族而謀 1 6 曰:『我 世世 為 洴澼 絖, 10. 呺然:虛大貌。
不過 數金; 今一朝而鬻技 1 7 百金,請與 1 8 11. 掊,擊破
之。』客得之 ,以說 1 9 吳王。 越有難 2 0,吳王 12. 固,實在。拙,不善於。大, 大物。
使之將 2 1,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 2 2 而 13. 龜,通皮膚受凍而坼裂
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 14. 絖,泛指棉絮。洴澼,漂洗。
則所用之異也。 15. 方,配方,處方。
16. 聚,聚合。族,家族。謀,商議。
今子有五石之瓠 , 何不慮 2 3 以為大樽 2 4 17. 鬻技:賣藝。
而 浮乎江湖, 而憂其瓠落無所容 ? 則夫子猶 有 18. 與:給與
蓬之心 2 5 也夫!」 19. 說,遊說。
20. :越國又來侵境。難,戰事
21. 使之將:使,使令。之,指遊說吳王之客人。
22. 裂,割。
23. 慮,考慮。
24. 大樽:一種繫於腰間以漂浮的游泳工具
25. 蓬之心:心靈茅塞不通。

惠子謂莊子曰 :「吾有大樹 ,人謂之樗 。其大 27. 大本擁腫:樹幹臃腫。大本,樹幹。擁,腫也。


擁腫 2 7 而不中 2 8 繩墨 2 9,其小枝卷曲而不中 28. 中,合乎。
規矩 3 0,立之塗 3 1,匠者不顧 3 2。今子之言, 29. 繩墨:木匠用來取直的工具。
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 30. 規矩:畫圓的工具叫「規」,畫方的叫「矩」。
31. 塗,途
莊子曰:「子獨 3 3 不見 3 4 狸狌乎?卑身而 32. 顧:回頭看。
伏,以候敖者 3 6,東西跳梁 3 7,不辟 3 8 高下, 33. 獨:難道,豈。
中於機辟 3 9,死於罔罟 4 0。今夫斄牛 ,其大若垂 34. 狸,野貓 ; 狌,俗稱黃鼠狼。
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 4 2 鼠。 36. 敖,閑遊。
37. 跳梁,跳躍。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 38. 不辟:不避。
4 3,廣莫 4 4 之野,彷徨 4 5 乎無為其側,逍遙乎 39. 機辟:機弩之類的捕獸器具。
寢 臥其下 ?不夭斤斧 4 6,物無害者。無所可用 , 40. 罔罟:指捕獸的網具。
安所困苦哉?」 42. 執:捕。
43. 無何有之鄉:寬曠無人的鄉間
44. 廣莫:遼闊。
45. 彷徨,隨意徘徊
46. 不會受斧頭砍伐。
主旨
借惠子與莊子的對話──「五石之瓠」、「不龜手之藥」以及「大樹樗」之故事,討論「小用大用」
的定義與「無用之用」的意義。

中心論點: 自在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人要去除成見,重新體會「有與無」、「大與小」、等相對概念,才可理解事物本質達精神自由。)

分論點一:不被既定用途限制,才可發揮大用
寓言故事/手法 內容 莊子的道理
舉例論證 惠子的見解  一件事物在不同時機將發揮
‧太大的事物未必有用。 不效果。
大瓠大而無用,以盛水不夠堅硬,作水瓢又因  說明「用」有大小之別,人
1.五石之瓠 太大而沒有器皿可以容納它 。 要去除成見,才能「大
‧處置大瓠的方法:把它砸爛 用」,用得其所。
 譏諷惠子有「蓬之心」,說
莊子的見解 明心境亦有小大之別。唯有
‧ 對大瓠的看法:利用大瓠當作腰舟,浮游於 去除成見,放下執著,才能
江湖 看破局限。

舉例論證
對比論證 引述不龜手之藥的故事,指出宋人世代勞動,出
售藥方而獲得百金;客人則向吳王獻藥而獲得封
2.不龜手之藥 地,說明同一事物 ,因為用法不同,所得的結
用途 果迥異。

分論點二:無用能保自身,亦是有用
寓言故事/手法 內容 莊子的道理
舉例論證 舉出狸狌和斄牛的特點及遭遇,指出狸狌靈活自 說明任何事物,不論大小,都有
對比論證 如,善於捕鼠,卻死於陷阱;斄牛體形龐大,不 自己的用處,也各有本身限制。
會捕鼠,卻不會遭到傷害。 相對外物之「大」與「小」,更
3.狸狌和斄牛 重要是內心如何「用大」與「用
小」,能否用得其所。
類比論證 惠子的見解 說明世人心境往往有執念,缺少
‧對樗的看法:樹幹不中繩墨,小枝不中規矩 逆向思維,只懂墨守成規,慣以
4.大樹對樗 ,因此木匠不屑一顧 。樗沒有用途。 「有用」為用,而不知萬物本相
對而生,「有用」可以為患,
莊子的見解 「無用」亦可大用。
樗的用途:移植到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讓人 以「道」觀之,無所可用,反可
逍遙自在地在樹下徘徊、躺卧 頤養天年,讓精神逍遙快活。如
此看來,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寫作手法:
善用寓言說理
 運用寓言,使文章充滿故事性,引人入勝;同時又能引發讀者深思,從精簡的故事中思索背後的
深意,達到有效的說理效果。
 「不龜手之藥」的故事就是寓言,莊子以之說明同一種事物,拙於用大的人只落得平凡境遇,善
於用大的人卻能加官進爵。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宋人聚集族人討論應否賣出不龜手藥方的場面,
結果因為百金的誘惑而賣之。宋人雖然隆重其事,但仍然因為見識所限,沒有考慮到藥方可能具
有更大的價值,突顯其愚昧無知、拙於用大的形象,與買藥方進獻予吳王、最終因功加官進爵的
「客」形成強烈的對比,達致深刻諷刺世人不善於用大的效果。

善用比喻說理
運用比喻,能夠將抽象的道理變得簡單易明,作者善於運用比喻,具體說明了學習的各項道理。
(1)惠子以「五石之瓠」與「樗樹」比喻莊子的言論。其言教人放棄爭奪,順應本性,脫離世俗,這在
當時社會背景下是不被接受的,甚有曲高和寡之意味。「五石之瓠」和「樗樹」雖大,但在世俗準則
下均是無用之物,不被世人重視,好比莊子的言論,不能經世致用。
(2)莊子以「蓬草」為喻,說明惠子的心仍然閉塞不通。「蓬」是一種彎曲不直的草,「直」方能
「通」,惠子的心不能通達,看不到大葫蘆在盛水器、瓢以外的用途,與「蓬草」的特質相似。
(3)作者又以「狸狌」比喻急於致用但不得善終的人。「狸狌」本有才能,機巧靈活,縱橫林間,既有
才能,就毫不隱藏,盡情施展;就像那些急切希望得到別人賞識的人一樣,努力表現自己。他們都有
同樣的結果:因為只顧展現才能,未能發現危機所在,故不慎跌入陷阱之中,死於非命。最後,作者
以「斄牛」比喻在別人眼中無用但能保全天年的人。「斄牛」體形龐大,但動作遲鈍,不可能抓住任
何小動物,可謂「無用」。然而,因為牠不急於求進,故此亦不會誤落陷阱,失去性命。正如沒有才
能可被賞識的人,自知毋須一展所長,也不必與人競爭,因此不會招人嫉妒,免於落入人事鬥爭的漩
渦之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