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逍遙遊》莊子

中六級
《逍遙遊》莊子(教師版)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逍遙遊》莊子

姓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別 : ______________( )

1 of 28
《逍遙遊》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 369—公元前 286),名周,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


國蒙(安徽 蒙城)人,曾任漆園吏。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
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 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
莊和蒙叟。據說曾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 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
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

本篇節錄自《莊子‧內篇‧逍遙遊》,〈逍遙遊〉一篇的主旨,據陳
鼓 應《莊子今注今譯》的看法,是說一個人當透破功、名、利、
祿、權、勢、尊、位的束縛,而使精神活動臻於優游自在,無掛無礙
的境地。」

2 of 28
《逍遙遊》莊子

試解釋以下面文句中有符號的字。
原文 白話文語譯
第一段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1)貽我(2)大瓠之 惠施對莊周說:「魏惠王(1) 贈送

(3)種,我(4)樹之成而(5)實五石;以盛水漿,其 給我(2) 大葫蘆 的(3) 種子 ,

堅不能自(6)舉也;(7)剖之以為瓢,則(8)瓠落無 我把它(4) 種植 起來,結成了葫蘆,

所容。非不(9)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5) 果實/容受 有五石的重量。用來盛

水,葫蘆的質地不夠堅硬,在盛水之後,外殼

虛脆易碎,無法自己(6) 承受 /支撐 本

身的重量。把葫蘆(7) 破開 成兩半當

水瓢用,則過於(8) 平淺/巨大 ,無

法容納東西。這個葫蘆並不是不夠(9) 空

而巨大 ,但是卻沒什麼用處,因而

3 of 28
《逍遙遊》莊子

莊子曰:「夫子固(10)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 我把它擊破了。」

不(11)龜手之藥者,世世以(12)洴澼絖為事。客聞 莊子說:「你真是(10) 不善於 運用

之,請買其(13)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 大的事物。從前宋國有人善於製造預防手部

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14)鬻技百金, (11) 皮膚因受冷而裂開 的藥,

請與之。』 世世代代以(12) 漂洗棉絮 為職

業。有客人聽了這件事,願意出百金買他的

(13) 藥方 。他召集全家族的人來商量

說:『我們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為業,只得到

很 少 的 錢 ; 現 在 一 旦 (14) 出賣技術

,就可以得到百金,就賣給他吧!』

原文 白話文語譯
第一段
客得之,以(15)說吳王。越有難,吳王(16)使之 客人得到這藥方,去(15) 游說 吳王。

(17)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18)裂地而封 那時吳國正好和越國發生戰爭,吳王

之。 (16) 派遣 他 (17) 帶領軍隊

,冬天,和越人水戰(因為有預防皮膚龜裂的

藥),把越人打敗,吳王(18) 分割 一

塊土地封賞給他。
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19)不免於洴澼絖, 同樣是使用令手不龜裂的藥方,有的靠著它得
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20)慮以 到封地,有的則(19) 只是用來 漂
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 洗棉絮,就是用法的不同啊!現在你有五石大
猶有(21)蓬之心也夫!」 的大葫蘆,為什麼不(20) 考慮 用繩

子把葫蘆綑綁成大酒樽的樣子,縛繫在身上當

腰舟,用它來浮渡江湖,卻還憂愁它大而平

4 of 28
《逍遙遊》莊子

淺,無法容納大量的水,可見你的(21) 心

靈茅塞

不通 啊!」

原文 白話文語譯
第二段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 其 惠子又對莊子說:「我有棵大樹,人們都

(22)大本擁腫而不(23)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 叫它『樗』; 它的(22) 樹幹 卻肥短

規矩。(24)立之(25)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 而盤結不正,不(23) 符合 繩墨取直

而無用,衆所同(26)去也。」 的要求,它的樹枝彎彎扭扭,也不符合圓規和

角尺取材的需要。雖然(24) 生長 在

(25) 路途 旁,木匠連看也不看。現

今你的言談,大而無用,大家都會(26)

離棄 它的。」
莊子曰:「子(27)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 莊子說:「先生你(27) 難道 沒看見
候(28)敖者 ; 東西(29)跳梁,不(30)辟高下,中於 過野貓和黃鼠狼嗎?低著身子匍匐於地,等待
(31)機辟,死於(32)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 (28) 四處走動的小動物 ;一會兒

5 of 28
《逍遙遊》莊子

之雲 ; 此能為大矣,而不能(33)執鼠。 東,一會兒西,(29) 跳躍不斷 ,不

(30) 逃避 危險,一會兒高,一會兒

低 , 上 下 竄 越 , 最 終 落 入 獵 人 設 下 的 (31)

機關陷

阱 ,死於(32) 捕獸網具 之

中。再有那斄牛,龐大的身體就像天邊的雲;
今子有大樹,(34)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
它的本事可大了,不過不能(33) 捕捉 老
之鄉,廣莫之野,(35)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
鼠。
寢臥其下 ; 不(36)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
如今你有這麼大一棵樹,卻(34) 擔心
安所困苦哉?」 它沒有什麼用處,怎麼不把它栽種在什麼也沒

有生長的地方,栽種在無邊無際的曠野裏,

(35)

隨意徘徊 於樹旁,優遊自在地躺臥

於樹下。大樹不會遭到刀斧(36) 摧折

,也沒有什麼東西會去傷害它。雖然沒有派上
什麼用場,可是哪裡又會有什麼困苦呢?」

惠子對大瓠的看法:
惠子認為大瓠 大而無用 ,因為用它來盛水卻 不夠堅 舉
硬 ,剖開它來做水瓢,又 太平太淺 ,不能容 例

物,故把它 撃破 。 證

莊子的回應:
以「 不龜手之藥 」的故事反駁惠子「大瓠無用」的說
第一次莊子
與惠子的大 法,他指出宋人把藥方 賣給客人 ,結果 得到百
瓠之辯 金 ,客人則把藥方 獻給吳王 ,結果而得封 對

地 。以此說明同一樣事物,只要 用法不同 , 論
結果可大有分別。 證

莊子的建議:可以大瓠作 腰舟 , 浮游 於江湖之上。 6 of 28

莊子帶出的道理:只有不囿於 世俗之用 ,才能發揮


事物的「大用」 。
《逍遙遊》莊子

惠子對樗樹的看法: 舉

惠子認為樗樹的樹幹 長滿木瘤 ,不中 繩墨 ,樹

枝又 彎彎曲曲 ,不中 規矩 ,所以木匠都對它們不屑。 證
莊子的回應:
以狸狌和斄牛的遭遇作比喻,指出狸狌雖能捕捉小動物,在世人眼 比
第二次莊子與 喻
中為 有用 ,可是經常因捕捉老鼠而 死於機關獵網中 及
惠子的樗樹之
辯 ,「無用」於 自保 。反觀斄牛雖身形巨大, 對

不能捉老鼠,看似 「無用」 ,但反而得以 保天年 。 論
莊子的建議:可把樗樹種植在 遼闊的曠野上 , 證
供人 逍遙休憩 ,免遭 砍伐傷害 。

7 of 28




《逍遙遊》莊子

莊子帶出的道理: 比

指出世俗人眼中的有用,反而會為自己帶來 禍害 ,相反於世 及
第二次莊子與
惠子的樗樹之 「無用」,卻能在 保養生命 上起着大用,帶出「 無用 對
辯 比
之用,方為大用 」的道理。 論

要做到「 無己 」,不受 外物 蒙蔽,不拘囿於


達致逍遙境界
的方法 世俗價值觀 ,才可達到逍遙的境界。

8 of 28
《逍遙遊》莊子

核心部分
1.惠施和莊子對「大瓠」的用途有不同看法,莊子以「不龜手之藥」的故事回應。試指出故事中
「宋人」和「客」的做法分別怎樣對應惠施和莊子的看法,完成下表。(15 分)
惠施: 莊子:

只想到用大瓠來 盛水 (1 分)和 提出大瓠可用作腰舟,讓人 在水上浮游


大瓠的  剖開做瓢 (1 分),卻因它 (1 分)。大瓠的體積巨大,
用途
不堅硬,且巨大而平淺,所以認為它「 有別於一般的瓠,要突破 固有的想法

無用 (1 分)」。 (1 分),考慮它的用處。

宋人: 「客」:

「不龜 只懂得用「不龜手之藥」來 避免因漂洗 能擺脫 成見 (1 分),想到把「不


手之 棉絮 (1 分 ) 而皮膚破裂( 1 分) (2 龜 手 之 藥」 給 軍 隊 用 於  水戰 (1
藥」的
用途 分),結果 一生離不開這個行業 分),結果 得到封賞 (1

(1 分)。 分)。

惠施和宋人都 被成見和世俗的觀念局限 莊子和「客」都 能擺脫成見和世俗的觀念


二人的 (1 分 ) ,茅塞不通,不能通達事理。( 1 (1 分),思想超脫(1 分)。
共通點 分) (2
(2 分) 分)

2.試根據《逍遙遊》(節錄),判斷以下陳述。(2 分)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
判斷
(1) 莊子舉「不龜手之藥」的故事,目的在說明只要運用事物得
○ ● ○
當,就能致富。
(2) 莊子認為不追求世俗的「有用」,就能發揮事物的「大
● ○ ○
用」。
(1) B。莊子舉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指出事物的用法不同,效果便會不同,以作說明大瓠用途的
鋪墊。
(2) A。莊子以大樹說明「無用」才能達到「大用」的逍遙境界。

9 of 28
《逍遙遊》莊子

3.試根據以下《逍遙遊》中的節錄部分回答所附文題。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汫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
為汫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宋人」和「客」分別以甚麼態度運用事物?(2 分)
A 「宋人」墨守成規;「客」瞻前顧後。
B 「宋人」瞻前顧後;「客」靈活變通。
C 「宋人」靈活變通;「客」墨守成規。 A B C D
D 「宋人」墨守成規;「客」靈活變通。 ○ ○ ○ ●

4.試根據《逍遙遊》(節錄),回答以下問題。
(1)惠施說大樗「大而無用」,試說明他認為大樗「無用」的原因,以及他怎樣運用間接描寫手法
突出大樗的「無用」。(3 分,3 分)
 大樗「無用」的原因:惠施指大樗雖然龐大,但它的樹幹上有很多贅瘤,不符合用作直的
建材,(1 分)而且樹枝蜷縮彎曲,不能做圓形或方形的東西。( 1 分)因為它不符合製造
木器的標準,所以惠施認為它「大而無用」。(1 分)

 間接描寫手法:文中寫大樗「立之塗,匠者不顧」(1 分),指木匠對生長在路旁的大樗不屑
一顧,( 1 分)通過專業木匠的反應,突出大樗不適合製造器具,強調它「無用」。( 1
分)

(2)惠施對莊子說大樗「無用」,目的是甚麼?試說明惠施運用的手法,以及運用這種手法的優點。
(2 分,2 分)
 目的:惠施的目的是舉出另一個「無用」的例子,駁斥莊子在上文有關大瓠有用的說
法,(1 分)並藉此諷刺莊子的言論大而無當,誇誕而不適用於世。(1 分)

 手法及優點:惠施運用了比喻,以大樗比喻莊子的言論,(1 分)運用這種手法,可以使抽
象的觀點變得更為形象、具體。(1 分)

5.莊子指出「狸狌」和「斄牛」在世人眼中的特性,分別為牠們帶來甚麼結局?試以自己的文句分
10 of 28
《逍遙遊》莊子

別說明。(4 分)
 「狸狌」:狸狌能夠以 伏擊和跳躍( 1 分) 來捕獵,但是容易 踏中機關而死 ( 1

分)。

 「斄牛」:斄牛身形龐大,不能捕捉老鼠( 1 分),反而使牠不會誤墮機關而喪命,得以安

享天年(1 分)。

6.以下《逍遙遊》(節錄)的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2 分)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A 暗喻
B 借代
C 借喻 A B C D
D 誇飾(誇大斄牛的體形。) ○ ○ ○ ●

7.以下引文把狸狌和斄牛兩個例子並舉,運用了甚麼寫作手法?(1 分)這種寫作手法如何加強說
理效果?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6 分)

「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
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1) 寫作手法:對比(1 分)
(2) 說理效果:作者舉出狸狌身手靈敏,能夠捕鼠 (1 分),卻讓牠墮入機關招致殺身之禍 (1

分),對比斄牛身軀龐大,不能捕鼠 (1 分),但因此免遭禍患( 1 分),從而突顯出世人

以為有用的特質,反會對事物本身帶來傷害,( 1 分)如此一來,不應拘執於世人眼中

的「有用」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1 分)

11 of 28
《逍遙遊》莊子

8.試根據《逍遙遊》一文,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認為大樗可以有甚麼用途?試摘錄有關句子作答。(1 分)
「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

(2) 作者為甚麼認為大樗有上述用途?又他借大樗的用途帶出甚麼主張?試綜合全文分析說
明。(5 分)
作者認為大樗在世俗眼中無用,不會被人砍伐 (1 分),因此可以把它種在遼闊的曠野上,供

人休憩。(1 分)作者通過大樗的用途,帶出事物的「有用」和「無用」是相對的關係 (1

分),人們應當不拘囿於世俗的價值觀,破除自身的成見 (1 分),並依循事物的本性加以使

用 , 就 能 體 會 事 物 的 大 用 。 ( 1 分 )

9. 莊子在《逍遙遊》(節錄)中多次運用對比來論證觀點。試分別指出以下哪一個選項最能描述莊
子通過該對比所論證的觀點?(4 分)
選項:
A 人們應擺脫世俗對「有用」和「無用」的標準。
B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毋須與別人比較。
C 人們以是否有用來評價事物的做法,並不可取。
D 使用者的想法和用法會影響事物的功效。
E 能保全生命才稱得上是有用。

對比: A B C D E
 「宋人」與「客人」: ○ ○ ○ ● ○
 「狸狌」與「斄牛」: ● ○ ○ ○ ○
答案分析:(4 分,每分題 2 分)
 D 正確:《逍遙遊》(節錄)中以宋人世世代代利用防止皮膚凍壞的藥來漂洗絲絮,只得數
金,對比客人用同樣的藥打仗,能獲得封地,證明事物雖然相同,但使用者的想法、
用法不同,會使事物的功效有極大分別,故選項 D 正確。

12 of 28
《逍遙遊》莊子

 A 正確:《逍遙遊》(節錄)中以狸狌雖能跳躍伏擊以捕獵動物,但容易誤中機關,死於獵
網之中,對比斄牛的身體龐大不能捕獵,卻能安享天年,證明世俗人眼中的「有
用」會為自己帶來禍害;於俗世「無用」反而能保全生命,對自己有着大用 。可見
莊子通過這個對比論證人們應擺脫世俗「有用」和「無用」的標準,故選項 A 正確。
10.在《逍遙遊》(節錄)一文中,作者提到「逍遙」的境界,試以自己的文句說明達到逍遙境界的
方法。(2 分)

作者認為只要不受外物蒙蔽,不拘囿於世俗價值觀 (1 分),破除自我的成見與偏執,取消自身與

外物的界限(1 分),便可達到「逍遙」的境界。

13 of 28
《逍遙遊》莊子

進階延伸部分
1.在《莊子‧逍遙遊》(節錄)中,莊子列舉「狸狌」、「斄牛」和「樗」三種事物,說明甚麼道
理?(4 分)試另擬一個可說明這道理的例子,並略加解釋。(3 分)
 道理:莊子以「有用」的狸狌多誤中機關,死於網中 (1 分),「無用」的斄牛和樗樹則能遠離

傷害(1 分),說明俗世人眼中的「有用」反而會為自己帶來禍害 (1 分),相反「無用」的事物

卻能在保養生命方面起着大用(1 分)。

 例子:鯊魚、鯨魚等海洋生物因為具食用、醫藥、工業等用途,遭人類濫捕,數量持續下降 ,

有些更瀕臨絕種。牠們因為對人類「有用」,能帶來利益而招致禍害,無法做到保養生命的「大

用」。(3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莊子撰寫《莊子‧逍遙遊》(節錄)的目的是甚麼?(4 分)你認為莊子提出的看法於現今社會
有沒有意義?試舉生活例子說明。(4 分)
 寫作目的:本文借記述莊子與惠子的對話,論述「有用」及「無用」的相對關係 (1 分),帶出

「無用方為大用」的道理(1 分),闡明只有「無己」,不受外物蒙蔽(1 分),不拘囿於世俗價值觀

(1 分),才可達到「逍遙」的境界。

 看法: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擺脫世俗價值觀的局限,才能體會事物的用途。例如香港

每年都會產生超過一萬公噸的廢車胎,這些廢車胎雖對汽車無用,但經回收再造後,卻可製成兒

童遊樂場地墊等橡膠產品,再度發揮功用。(4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4 of 28
《逍遙遊》莊子

3.《逍遙遊》(節錄)中,怎樣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達到論辯的效果?試加以說明。(6 分)
文中先由惠施表明自己的觀點,向莊子提出質疑;( 1 分)莊子接着針對惠施的看法,提出理據,

證明惠施的論點是錯誤的 (1 分),並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論點。( 1 分)這是運用駁論的方法 (1

分),駁倒對立的論點,令自己的論點更具說服力,( 1 分)而且一問一答的論辯形式屢見機鋒,大

大增加議論的趣味。(1 分)

4.莊子在《逍遙遊》中指出人們眼中事物的「無用」,對事物本身可能是「大用」,你同意嗎?試
舉生活例子,說明你的看法。(4 分)
同意。人往往會因為世俗的成見,看不清事物本身的用處,因而認為它「無用」。( 1 分)例如有
人擁有藝術天分,可是覺得這種才能無利可圖,因而鬱鬱不歡,認為自己「無用」,但沒有想到藝
術不但可陶冶性情,更可用藝術品為其他人的生活增添美感,正是「大用」。(3 分)/
不同意。長久以來,人對不同事物「有用」、「無用」的看法已有共識,強把「無用」說成「大
用」只是詭辯。(1 分)例如有人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終日游手好閑,因為「無用」而得
以不必花時間、精力工作,可以養生,但其實他不能在短暫的人生中做有意義的事,只是浪費生命,
絕不能說是有「大用」。(3 分)(答案僅供參考,言之成理即可。)

15 of 28
《逍遙遊》莊子

惠子拙於用大
 惠子種瓜 : 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
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
(一) 之。
《  以藥為喻 : 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

遙 結 絖,則所用之異也。
遊 構  莊子結論 : 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



莊子無用之用
)

(二)  無用之物: 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


 正反對比: 狸狌 …… 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 斄牛 ……
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 無用之用: 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 …… 不夭斤斧,
物無害者。

突顯犛牛逍遙自在,真做到「無用之用」
誇張 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



遊 修 強調看似無用的事物,才是最有用,達至逍遙的境界
辭 反問
》  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



)

使句式靈活多變,讀起來富節奏感
對偶  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
 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16 of 28
《逍遙遊》莊子

通過對話形式,先否定惠子指控,再確立莊子思想
 惠子藉「吾為其無用而掊之」之言,暗示莊子學說
大而無用 ; 莊子回應時,以「夫子固拙於用大矣」
主客 反駁惠子,並以不龜手之藥為比喻,說惠子「猶有
對話 蓬之心也夫」
及  惠子借樗樹直言莊子「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
先破 同去也」 ; 莊子回應時,先否定惠子的「大而無
後立 用」,再以狸狌和犛牛作對比,道出「無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的道理

通過比喻,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方便讀者理解

 惠子以「魏王貽我大瓠之種」、「吾有大樹,人謂

遙 之樗」為喻,諷刺莊子學說「大而無用」
遊 作 比喻  莊子以「不龜手之藥」為喻,諷刺惠子「拙於用
》 法 論證 大」
(

節  莊子以狸狌「死於罔罟」和犛牛「能為大矣」的結
錄 局為喻,申述「無用之用」的道理
)

通過事物特質的對比,使道理具體易明
 「宋人」對「客」 :
對比
論證  對於不龜手之藥,客善用其大,宋人卻拙於用
大,結果「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從而
說明「拙於用大」的道理
 「狸狌」對「犛牛」 :
 狸狌看似有用,卻「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犛牛「不能執鼠」,看似無用,卻因為避開了
機關陷阱,因此「能為大矣」,從而說明「無
用之用」才是逍遙之道

17 of 28
《逍遙遊》莊子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18 of 28
《逍遙遊》莊子

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
矣。

19 of 28
《逍遙遊》莊子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
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20 of 28
《逍遙遊》莊子

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
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21 of 28
《逍遙遊》莊子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22 of 28
《逍遙遊》莊子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 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

23 of 28
《逍遙遊》莊子

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

24 of 28
《逍遙遊》莊子

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 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
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 ; 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

25 of 28
《逍遙遊》莊子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
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26 of 28
《逍遙遊》莊子

各位同學,如欲觀看相關影片,請掃描以下的 QR Code,於網上觀看。
27 of 28
《逍遙遊》莊子

《逍遙遊》簡介 0’55”

惠施的大葫蘆 2’09”

不龜手之藥 1’54”

無用的樗樹 1’45”

28 of 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