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1920/中四級/單元三指定篇章/韓愈《師說》導學案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中四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三指定篇章 韓愈《師說》 導學案

姓名: 鍾皓程 班別(學號):_4D ( 20 ) 日期:_ 三月九日

丁、課文問答(30 分) 分數﹕______________/30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

(1)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固:_ 本來

(2)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或:___ 向

2 試把以下文句語譯為白話文。(4 分)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爲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
爲師就近於諂媚。
3 課文開首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對整篇文章的結構及氣勢有甚麼作用?(4 分)

 結構:
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是整篇師説的中心論點。韓愈在文章首句便道出自古以來讀書的人就一定會

有老師的中心論點,提綱挈領,直接抨擊士大夫等人對於恥於從師而學的批評,再透過餘下段落作

古今、自身以及不同社會階層作對比論證,深化論證。
 氣勢:
韓愈在文章開首就直接地道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的中心論點,對於士大夫等人認爲向老師學習是羞恥

的事的錯誤看法作出直接的抨擊,帶出强硬的氣勢。

1
1920/中四級/單元三指定篇章/韓愈《師說》導學案

4 以下哪些項目是本文的寫作特色?(2 分)
 氣勢充沛  呼應緊密
 夾敍夾議  善用比喻
 善用語氣詞
A B C D
A 、、 ○ ○ ○ ○
B 、、
C 、、
D 、、

5 第 6 段運用了兩個不同的論證方法來論證「聖人無常師」這個論點,試點出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並加以說明。(2 分,4 分)

(1) 論證方法 I: 舉例論證


(2) 說明 I:
在第六段中,韓愈舉了孔子作例。孔子是舉世公認的聖人,許多他說出的道理亦受儘世人認同。
但他以郯子、萇弘、師囊、老聃爲師,而這些人的道行卻不及孔子,論證聖人無常師的論點。
(3) 論證方法 II: 引用論證
(4) 說明 II:
韓愈又引用了孔子在論語裏所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即在衆多同行的人中,一定有能做他老師

的人,因爲每個人所見識的都不一樣,總有地方可以學習。學生的學識不一定比老師少,而老

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繼前者的舉例論證後再深化論證聖人無常師的道理。

6 試指出本文末段有甚麼作用,並加以析述(6 分)

文章末段有呼應前文和總結的作用。在末段中,韓愈指出整篇師説是爲李蟠而寫,以贊許其無常

師,縱使自己六藝經傳,仍不拘於時,向不同人學習。韓愈所描述李蟠的這些特點正與前文所提

及的士大夫等人對學習的看法截然相反。李蟠對學習的看法就像韓愈一樣,只要道理在哪裏,老

師就在哪裏。人人都可以成爲自己的老師,藉此再一次抨擊士大夫等人恥學於師的謬論。

2
1920/中四級/單元三指定篇章/韓愈《師說》導學案

7 韓愈在《師說》中感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中國不少優良傳統都逐漸或已經消失,有人認
為中國傳統的孝道也正逐漸消失,你同意嗎?試說明你的理由。(4 分)
我同意中國傳統的孝道也逐漸消失的説法。中國傳統的孝道是兒時遵從父母的教誨,長大後養育

父母,在父母垂暮之際時刻照顧,直至百年歸老。但在現代社會的生活模式下,人人都忙著外出

工作,從早上忙到晚上,甚至連回家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些人甚至要離鄉別井到大城市上班,

將父母留在家鄉,每年只在春運期間回想見面,未能時刻照顧,還要父母日夜擔心著自己。所以,

我認爲中國傳統的孝道正在消失。

戊、課後反思
我認為自己達到以下學習目標:
1 認識韓愈及唐宋古文運動 
2 分析《師說》的論點 
3 分析《師說》的論證手法 

如果達到,我可以更上一層樓:
1 延伸閱讀:精讀的 1 頁至 68 頁 
2 考試技巧:我有信心可以答中所有問答題 
3 文化增益:唐宋八大家 

https://www.chiculture.net/0411/html/a00/0411a00.html

You might also like